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命运与使命:中国知识分子问题世纪回眸-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夏湘蓉、徐近之、楼桐茂、鲍觉民等。
  生 物 学:王日玮、方文陪、伍献文、朱树屏、吴汝康、陈邦杰、罗
  士苇、金维坚、高尚荫、童第周、曾呈奎。
  心 理 学:丁瓒、龙叔修、雷肇唐、潘寂。
  农    学:沈其益、俞大绂等。
  工    学:张维、杜长明、赵宗燠、屈伯川、孟昭英、陈士骅、陈彬、
  夏坚白等。
  医药卫生:沈其震、冯兰洲、李振翩、金宝善、俞人俊、杨浪明、薛
  愚等。
  和中国科学社等有所区别,中华自然科学社从一成立就强调继承和发扬“五四”时代的科学与民主精神,赋予“科学救国”口号以新的含义。1935年发表的《年会宣言》宣布:“确立平民精神为本社的基本精神,根据这种精神来推动科###动”;1936年8月,题为《社友的前途》的社论进一步申明:“本社应社会的需求而产生,以服务社会为目的。我们努力普及科学,就是为着提高大众的科学知识,从而改变大众的生活。请全体社友以大众的前途为前途,以大众的出路为出路”;1936年5月发表的《自然科学者的两大责任》,把“开发自然”与“改造自然”联系起来,认为:“科学工作者诚当忠实于自己的职责,聚精会神于科学研究,不断地谋创造和发明,使科学日新月异,发出光辉。不过我们要知道,自然和人的关系远不如社会和人的关系来得密切,一切自然的恩惠必须通过社会的机构,才能达到人们的身上,这样,人们才能享受到科学的利益。……如果科学工作者承认科学的成果不是少数人所享有的话,就应当对于这个不合理的社会,急切地负起改造的责任”23。
  

科技工作者的组织活动与历史贡献(3)
正是在这一精神的鼓舞下,抗日战争期间,中华自然科学社运用本身的知识和学术研究成果,积极编辑出版《国防科学丛书》,如《弹道学概论》、《火药》、《飞机原理》、《军事气象学大纲》、《国境筑成及要塞工程》、《军事轻便铁路工程》、《军用急造道路工程》、《交通之破坏修复及遮断》、《枪炮射击学概论》、《军马及家畜之防毒》、《军中卫生》等,积极为全民族的抗日战争贡献力量。此外,还举办战时技术训练班、通俗军事科学讲习班、战时科学讨论会,并组织战时科学服务团,把科学事业运用于抗日战争的实际。如1939年组织西康科学考察团,分地理气象、农林畜牧、药物、工程四个组,7月出发,赴西康东南部作实地考察,10月回重庆,写出15万字的考察报告,含概地形、气象、森林畜牧、植病、矿产、水利、民族、社会、交通、工程等多项内容。分送各有关部门参考,并举办展览,影响社会各界民众。嗣后,还组织和了多种考察团,如西北科学考察团、川康科学考察团、西北史地考察团、蒙古新疆考察团、川西科学考察团、綦江考察团、川康高原考察团等。有些社友如李秀峰,在主办大川冶炼厂的过程中,只身独马深入崇山峻岭开采铁矿,与土匪、恶霸、乡镇保长展开极其复杂的斗争,遭遇多种险情,临危不惧,这种奋斗精神受到中华自然科学社和社会舆论的称赞。有些社友如沈其震、屈伯川等,则亲赴抗日前线,投入敌后解放区的建设工作。
  中国工程师学会,是个与国家经济建设实际有更为直接关系的学术团体,1931年由“中华工程师会”与“中国工程学会”合并成立,1950年学会活动结束,据1949年统计,会员有16717人,专门工程学会15个,团体会员129个。20年时间里,为中国工程学术理论的发展,为国家工程建设事业,为抗日战争,做了大量工作。如1931年年会专门研究:“大学工程课程标准;提倡投资;开发西北之责任;调查江淮水灾;统一数字读法;暂订标准化等”;1933年年会确定:“发起航空学术运动,调查国产材料,组织国防工程设计委员会,组织四川考察团,整理汉阳钢铁厂,禁止钨砂出口等”;1936年年会内容:“援助有关国防之发明,注意建设国防,设立工程材料实验合作委员会,研究发展工业及统治方法等”;1938年年会内容:“开除参加敌伪组织及违反民族利益之会员,慰劳抗日殉职的工程师家属等”;1941年年会,研究开展“工业标准化运动”;1942年年会,“以西北建设为主题”;1947年年会讨论:“抗日胜利后的北平情况,黄河堵口工程,电动中文打字机,东北资源与工业,制度与建设,南京建设,全国铁路情况等”24。抗日战争时期,学会还组织战地工程师团,赴前线参战。不少会员为抗日战争和国家建设做出突出贡献,如茅以升领导修建钱塘江铁桥,孙越琦组织开发油田,支秉渊在国内创始制造柴油机,龚继成负责修建中印公路及油管,李承干研制兵工器材,朱光彩负责花园口堵口工程,等。
  中国工程师学会在几十年实践中形成的“讲求科学,讲求实用”的思想,为科学技术界留下一笔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如该学会1941年修订的《工程师信条》,集中反映了这种精神,现录于下:
  “(一)遵从国家之国防经济建设政策,实现总理(孙中山)之
  实业计划。
  (二)认识国家民族之利益高于一切,愿牺牲自由,贡献能力。
  (三)促进国家工业化,力谋主要物资之自给。
  (四)推行工业标准化,配合国防民生之需求。
  (五)不慕虚名,不为物诱,维持职业尊严,遵守服务道德。
  (六)实事求是,精益求精,努力创立创造,注重集体成就。
  (七)勇于任事,忠于职守,更须互切互磋,亲爱精诚之合作
  精神。
  (八)严以律己,恕以待人,并养成整洁朴素,迅速确实之合
  

科技工作者的组织活动与历史贡献(4)
作精神”25。
   。。

民主革命年代科技工作者的人生之路(1)
中国的科学技术知识分子,由于生活和工作于饱受外国侵略势力凌辱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有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他们深受五四运动的影响,本身又都有留学西方的经历,渴望民主、反对专制,张扬科学、反
  对愚昧的精神更为突出;他们所从事的科学技术工作决定,与一般人文知识分子比较,又具有更加务实的作风。绝大部分人走的是远离政治。“科学救国”、“工业救国”之路,一般地讲,与统治集团没有明显的矛盾,甚至是为统治集团所需要、所重视,正所谓“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然而在中国这样一个长期处于动荡的社会环境中,想走“科技救国”、“工业救国”之路,举步维艰,想远离政治,难上加难。不少科技工作者,或主动或被动,或多或少的卷入到政治中来。上述种种主观与客观的条件,构成中国近代科技工作者艰难曲折,五光十色的人生之路。
  著名的化学工业专家范旭东和侯德榜,是我国科技工作者走“工业救国”之路,并为国家作出杰出贡献的代表人物。
  范旭东(1884—1945),早年留学日本,对日本的碱业十分熟悉。辛亥革命后曾在南京临时政府财政部任职。1914年在天津塘沽开办久大盐业公司,1917年创办永利制碱公司,1922年创建我国化学工业第一个研究机构——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为我国化学工业的起飞,迈出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步。范旭东在《黄海二十周年纪念词》中,表达了他立志走“工业救国”之路的志向与心情:“中国广大众民,本不应患贫患弱,……中国如没有一班人,肯沉下心来,不趁热,不惮烦,不为当世功名富贵所惑,至心皈命为中国创造新的学术技艺,中国决产不出新的生命来。世论辄嫌这看法太愚缓,权势在握的人十九又口是心非之,我人何敢强聒?惟有邀集几个志同道合的人关起门来,静悄悄地自己去干,期以岁月,果能有些成就,一切归之国家,决不私利,否则也唯力是视,决不气馁”26。在重重困难面前,他矢志不移的说:“当了裤子也要办黄海”。1945年范旭东因病去世,中国共产党领袖毛泽东致唁电,赞扬他:“工业先导,功在国家”。
  范旭东的另一大功劳是,建立起以侯德榜为首的一支高水平的技术队伍。侯德榜,1890年生,1911年考入北京清华留美学堂,1913年被保送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后又到哥伦比亚大学学习,1921年获博士学位,同年10月应范旭东邀请,回国出任永利碱业公司技师长。
  20世纪初流行于世界制碱业技术,是由比利时化学家苏尔维发明的“苏尔维制碱法”。由于保密措施严格,各国科学家为破解此技术所做的种种努力均宣告失败。年轻的中国化工专家侯德榜,经过刻苦钻研,终于揭开其秘密。1924年以“红三角”命名的新产品纯碱在永利碱厂投产,该产品在美国举办的万国博览会上和1930年瑞士国际商品展览会上获金质奖章,侯德榜本人则被誉为中国制碱大王。1933年,侯德榜在美国纽约出版巨著《纯碱制造》,立即被译成多种文字广为传播,对世界制碱工业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被国外同行赞为“中国化学家对世界文明所做的重大贡献”。
  1937年,在侯德榜主持下,中国第一个合成氨联合企业——永利铵厂首次试车成功,开创了中国人自己生产化肥的历史,并且成为亚洲一流的化工厂。日本侵华战争正式爆发以后,曾派人疏通侯德榜,要他将工厂留下不要撤走,侯德榜回答:“宁肯给工厂开追悼会,也绝不与侵略者合作!”后来,他又为适应抗日战争需要,将工厂转产硝酸铵,制作炸药。战火逼近,工厂被炸,侯德榜率技术骨干和老工人,携带部分设备,西迁四川,在岷江畔五通桥建立永利川西化工厂。侯德榜本人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与全厂职工经过500多次的反复试验,终于创造出制碱新工艺,被中国化学工程师学会命名为“侯氏联合制碱法”。
   。 想看书来

民主革命年代科技工作者的人生之路(2)
这时候的侯德榜已经享誉世界,成为英国皇家学会名誉会员(当时亚洲仅中国和日本各一名),美国化学工程师学会和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荣誉会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战争胜利前夕,他谢绝印度一家公司年薪10万美元的聘请,毅然回到祖国,投入新中国的建设事业,并于195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02年一家报纸发表《侯德榜——民族化工业先驱》文章指出:“侯德榜的一生,是中国知识分子奋进、爱国和进步的典型。他一生在化工技术上有三大贡献:第一,揭开了苏尔维制碱法的秘密;第二,创立了中国人自己的制碱工艺——侯氏制碱法;第三,在晚年为发展小化肥工业做出了突出贡献”27。
  梁希和李四光则属于科技知识分子中的另外一种类型。他们都是取得杰出成就的科学家,早年走的都是科学救国之路,随着对国民党蒋介石政府的失望,逐渐卷入到###中。两人的区别在于,梁希主动的涉入政治,成为反对专制独裁,倡导民主的斗士,而李四光则是被动卷入政治,在蒋介石政权的拉拢面前,表现出一个学者的正直不阿和独立人格。
  梁希(1883—1958),杰出的林学家,被称为“中国森林学的导师”、“林业界的一代师表”。早年为寻找救国救民之路曾学习军事,先后入浙江武备学堂和日本士官学校学习海军,并于1907年加入同盟会。后来目睹新旧军阀的所作所为,失去对军事的兴趣,1913年考入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农林学部林科,主攻林产制造和森林利用学。1916年回国,先后在东北从事林业工作和在北京农业专门学校任教。1923年赴德国留学,研林业化学和木材防腐学,4年以后回国,一直在几个大学任教和主持研究工作达20几年之久。他的《林产制造化学》和《森林利用学》两部讲义以及《松脂试验》、《木素定量》、《川西木材强度之研究》等一大批有创建性的学术论文,对教育和培养我国一代林业科学家起了重要的作用。1937年1月,当选为中华农学会理事长。
  日本侵华不断加剧,进一步燃起了梁希的爱国热情和对时局的关心。对国民党不抵抗主义的失望,使他把目光转向坚持敌后抗战的延安。他曾对朋友说:“中国的希望在延安”,并表示要亲自到延安,参加抗日战争。在重庆期间,他积极参加“民主科学座谈会”活动,后来在这个座谈会基础上,于1946年5月成立“九三学社”。梁希成为这个以文教和科技界高级知识分子为主体、高举“民主与科学”大旗的民主政团的发起者和筹备者,并当选为监事。梁希的反独裁、反内战的言论,引起国民党政府的注意,不断有特务对他施以恐吓。梁希大义凛然的说:“如果我梁希的名字能够写在闻一多之后,可谓死得其所,何惧之有?”1947年春,梁希曾为青年人做《科学与政治》的报告,表达了一个科学家对政治的理解和态度。他说:“科学工作者应过问政治,讨论政治,必要时改造政治,改造到它适合科学的需要。要教政治适合于科学,必须反封建”。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梁希出任林业部长,他表示:“人逢盛世,我要珍惜我的晚年,加倍努力工作”。
  李四光(1889—1971),1904年15岁时赴日本留学,进弘文学院普通科学习,3年以后考入大阪高等工业学校。他是同盟会第一批最年轻的会员之一,1912年辛亥革命以后,出任湖北省实业部长。随着袁世凯、黎元洪等篡夺胜利果实,李四光辞去政府任职,怀着科学救国的思想赴英国继续求学,入伯明翰大学学习采矿,后转学地质学。毕业以后,应国民政府农商部地质调查所所长丁文江之邀,于1920年5月回国,,开始他的大学教授生涯。
  李四光一面教学,一面从事学术研究。1927年出版第一部科学著作《中国西北部之蜓科》,为此获英国伯明翰大学自然科学博士学位。1928年由北京赴南京,任地质研究所所长,此后20年提出和完成了一系列的富有开创性的研究成果。如在中国有没有第四纪冰川问题上,打破国外权威看法,赢得学术界普遍重视;提出“山字型构造体系理论”,认为地质上的一切构造现象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经常是成群出现,为认识地质现象提供了重要的工具;1936年出版《中国地质学》一书,被自然科学史家李约瑟评价为:“最卓越的地质学家之一李四光为我们提供了第一部内容丰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民主革命年代科技工作者的人生之路(3)
富的地学著作——《中国地质学》”28。
  李四光的杰出成就引起国民党政府的重视,抗日战争刚开始时,蒋介石曾邀请各大学知名教授及各界领袖举行谈话会,李四光做为首批邀请对象赴庐山开会。会前与汪精卫交谈,李提出“现在再不打,别无出路”的抗日意见,而汪精卫大谈“不能打”的道理,李四光十分失望,断然拒绝参加正式会议。1939年湖北成立临时参议会,李四光被任命为副议长。李由于对此类会议不感兴趣,每次开会总是以各种理由拒不出席,1941年正式提出辞呈。后来,蒋介石千方百计拉拢他,希望他出任###长或驻英大使等,均被李一一拒绝。1942年在中国地质学第十八届年会上,李四光的书面发言谈到国际科学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时讲到:“西方的科学大师曾经不得不面对着教堂的挑战,……今天的挑战不来自教堂,而是来自某些国家的政府、按照集权主义者的逻辑,地质学家将仅仅当成一些国家控制的活机械”29。李四光的言论和行动惹恼了蒋介石,为了家人的安全,不得不搬到农村居住。1948年2月,应邀赴伦敦参加国际地质年会,由于实际与理想的矛盾,滞留国外。
  新中国的成立,给失望中的李四光带来新的希望,他率全家回国参加建设事业,先后出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长。为中国的地质和石油事业,特别是为大庆油田等一系列新油田的开发,从理论论证上做出巨大贡献。1958年,68岁的自然科学家李四光提出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在申请书中表达了稚童般的赤诚之心:“几年来,我看见不少的老朋友和许多青年同志,都努力改造自己,力求进步,终于能够象婴儿投入母亲的怀抱那样,投入了党的怀抱。我常常想向他们学习,常常希望彻底地改造自己,争取踏踏实实地站稳无产阶级立场,对残余的乃至潜伏的资产阶级思想作坚决斗争”30。
  地质学家丁文江与翁文灏都是学者兼政治家。他们在自然科学领域是伟大的科学家,在做人方面是正直而有思想的知识分子,然而在政治殿堂却不是“高手”,充其量只能算“跑龙套”者。在他们身上,自然科学真理的相对分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