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曹营上将-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Ω檬潜辉醮吡恕!

    曹操身后的夏侯惇一听袁术跑了当即说道:“主公,我带人去追!”

    曹操却摆摆手,说:“元让稍安勿躁,此次攻打寿春,以奉孝之策围三缺一,为的就是让袁术有机会逃跑,以不至于其做困兽之斗使我军伤亡更大。如今袁术穷途末路,弃城而逃,所谓‘穷寇莫追’,袁术如今已经是一无所有,就让他自生自灭去吧。”

    周围人听完后纷纷说道:“主公英明。”

    曹操欣然一笑,继续带着众人“游览”这残破的皇宫。

    十日后,曹操班师回朝。这时曹操想起了还在白马的夏侯渊,于是召集众谋士,讨论是否现在就进攻吕布。

    荀彧认为军队刚刚打完仗,此时士兵需要休整,粮草军械也需要重新补充,而且曹操刚刚占领了袁术的地盘,也需要一段时间消化,扩张太快只会适得其反,此时不宜再征讨吕布。

    这个看法得到了荀攸、刘晔以及陈群等人的赞同。

    而以郭嘉、贾诩、程昱等人却认为吕布经过和袁术以及刘备、夏侯渊的交战,实力有所损耗,而曹军此时刚刚取得大胜,士气正旺,应该趁此进攻吕布。若是过一段时间,军队的锐气势必减弱,而吕布又恢复了元气,再打吕布就会困难许多。

    这就让曹操很纠结了,双方说的都有道理,听谁的?权衡之下,雄才大略的曹操最终做出了自己的决定:“如今淮南尽入我手,吕布已成困兽,只不过这笼子稍微大了点。但牢笼再大终究是牢笼,且让这头猛虎再多活些许时日也不无不可。此间还需仰仗诸位各司其职,积蓄实力,届时毕其功于一役!”

    众人听罢齐声应诺,曹操虽然嘴里说着吕布,然而此时他想的却是击败吕布之后的事,一想起此事,他心里不由再一次念叨着一个名字——袁绍。

    曹操南征大胜,免不了又是一番论功行赏,跟随曹操南征的将领、谋士自不用说,刘备因为吃了败仗,曹操没有再给他加官封爵,但却又给他补充了兵马粮草。

    至于夏侯渊等人,夏侯渊被任命为陈留太守,曹纯被提拔为昭德将军,成为了白马驻军的主将,顶替了宇文宪。

    曹操在夏侯渊上报的战功中,知道了宇文宪生擒高顺、看穿臧霸心思的事情,以及强调了宇文宪所练之尖兵营在这次战役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最后再结合宇文宪这几年来驻守白马的功劳,曹操决定将宇文宪调至许昌,官拜“屯骑校尉”。

    这个官职虽然带有“校尉”二字,但级别却比宇文宪之前的“振威将军”这个“杂号将军”级别高。不仅如此,原本宇文宪只有“军衔”并没有职务,而现在有了。

第37章 回家() 
宇文宪升任许都屯骑校尉,曹纯、严峰、张彪、张旭、孟举、魏都等人都来送行。

    宇文宪眼光从每个人的脸上扫过,最后停在曹纯身上,宇文宪对他说:“子和,白马还有我这些兄弟就交给你了。”

    曹纯双手抱拳,郑重说道:“将军放心!纯必定与众兄弟齐心协力,保白马无失!”

    宇文宪点了点头,此时他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情感的表达想来是宇文宪所欠缺的,他能做的就是给每个人来了个拥抱。最后,宇文宪终于骑上了火龙驹,曹纯等人纷纷说道:“将军(五弟、五哥)保重!”

    宇文宪最后看了曹纯他们一眼:“保重!”随后策马而去,不过,刚跑出几步路宇文宪又突然停了下来。众人均感诧异,却听到宇文宪说:“子和,下次见面,别再喊我将军了!”

    曹纯心中一暖,大声答道:“诚都!保重!”

    宇文宪欣然大笑,随后奔驰而去,逐渐消失在曹纯等人的视野中。

    数日后,宇文宪抵达阔别了两年的许都。这两年来,自从许都被定为国都后,日愈繁华,城池面积也扩建了一倍左右。

    宇文宪骑着马来到曹操的司空府,他对门外的卫士说道:“这位兄弟,劳烦你禀报司空大人,就说宇文宪奉命返回许都,前来拜见司空。”

    那门卫见宇文宪一副将军模样,也不敢怠慢,急忙进去禀报。不多时,门卫便走了出来,说:“请将军随我来。”

    宇文宪便跟着那门卫走了进去,门卫将宇文宪领到了一座房屋外便离去了,临走时告诉宇文宪说曹操就在里面办公。

    门是开着的,宇文宪转过身便看到了高坐在上的曹操正在低头批阅公文,于是他将声音稍微压低了些,而后说:“宇文宪拜见司空。”

    曹操听到声音后立即抬起了头,欣喜之色跃然脸上,对着宇文宪一阵招手:“是诚都啊,进来进来。”

    宇文宪半低着头走了进去,到了曹操面前又一次单膝下跪行礼:“末将拜见司空。”

    曹操此时已经离开了席位,走到了宇文宪面前将宇文宪虚扶了起来,曹操说:“两年不见,诚都愈发英武啊。”

    宇文宪急忙说道:“末将愧不敢当,英武二字该是用来形容司空才是。”

    曹操笑道:“两年不见,诚都这恭维的话说得倒是越来越好了。”

    宇文宪解释道:“末将并非恭维,而是实话实说。”

    曹操说:“罢了罢了,实话也好假话也罢,无足轻重,还是说正事吧。诚都,你可知我为何将你调回许都?”

    宇文宪答道:“末将不知,请司空示下。”

    曹操说:“既然你不知道,那我就告诉你吧。我认为你是个可造之材,将来必能成为我麾下一员上将。现在你只是缺少战功,白马那里虽然是个险要之处,但把你放在那里却有些大材小用了。我升你为屯骑校尉,将你调回许都,为的是让你今后随后出征,多立战功,你可明白我的用意?”

    “原来曹操是因为这样才把我调离白马,如此也好。正如他所说,跟在曹操身边立功的机会才会更多。至于曹操的用意,或许是想把我培养成可以独当一面的大将吧,就如后来的张辽守合肥那般。”宇文宪想到这里,便对曹操说:“多谢司空厚爱,末将必定不负厚望!”

    曹操点了点头,说:“好!对了,我听说你无父无母,又无兄弟姊妹,遂认了我送给你的两个丫鬟为义妹,又视杂役为弟、庖厨为兄、管家为长(这里取长者之意),可有此事?”

    宇文宪不知道曹操如何知道此事的,但他知道曹操肯定有知道的办法,他听到曹操这么问,才加上那有些责问的语气,宇文宪急忙告罪:“末将未经司空准许,自作主张,望司空……”

    “我并无责怪之意。”曹操未等宇文宪把话说完便伸出手示意他不要说了,接着曹操说:“有家人是件好事,你离家两年,我就特批你先在家休息五日,而后再去上任。”

    宇文宪听到“放假五天”喜出望外,连忙称谢。之后曹操以公务繁忙为由让宇文宪离开了,宇文宪一出司空府就快马加鞭朝着自己家里奔去。

    “咚咚咚!”

    “别敲了,这就来。”一位少年听到敲门声后放下了手中的扫把打开了门。

    “啊!少主!”少年看到眼前这人不由惊叫道。

    “是小六吧,两年不见,长高这么多!”

    没错,这个人宇文宪,他回家了。

    “真是少主!赵伯伯!李二叔!巧儿姐姐、羽灵姐姐!少主回来了!少主回来了!”见到宇文宪的小六兴奋万分,高兴的在院里呼喊着,赵伯、李二、巧儿、羽灵四个人都出现在了宇文宪的面前。

    巧儿和羽灵见到两年不见的兄长更是直接扑在了宇文宪的怀里,激动得眼泪都留下来了。赵伯和李二同样是高兴万分,宇文宪又何尝不是。

    “好了好了,我回来了该高兴才是,你们两个哭什么?”宇文宪安慰着怀里两个妹妹,又对其他人说:“走,我们进去说。”

    六人进了客厅,宇文宪仔细打量了一下其他五个人,“赵伯头上的白发又多了,李二哥倒是发福了。小六跟吃了激素似的,原来才一米四左右,现在得有一米七了。巧儿和羽灵这俩姑娘两年不见出落的更加水灵了……”

    宇文宪看着他们,他们也看着宇文宪,一时间居然有些尴尬,大家都不知道该说什么。还是宇文宪先开的腔:“这次我回来就不走了,司空把我调回许都任职了,而且还准许我在家休息五天再上任。”

    “太好了!”众人几乎是同时发出的欢呼,宇文宪说:“这几天,我也就哪都不去了,就呆在家里。”

    巧儿一听拍手称快,说:“太好了少主,你都不知道你出去就是两年,我们每天在想念着你呢。”

    宇文宪说:“说实话,我也想你们。对了,今晚让李二哥做一顿大餐,我们好好庆祝一下。”

    李二听完后拍着胸脯说:“放心这件事就包我身上了,少主,我这就出去买菜去!”

    宇文宪说:“好,记得也买一坛好酒回来。”

    “好嘞!”李二应下后便起身离座出去了。

    宇文宪又对赵伯说:“赵伯,我不在这几年辛苦你了,家里没有主人,你们应该受了不少委屈吧。”

    赵伯一听又是老泪纵横,他说:“我身为管家这都是我应该做的,至于委屈倒没有。”

    巧儿和羽灵听完后也都“嗯嗯!”的回答着,宇文宪笑着说:“没受委屈就好。”

    宇文宪和他们闲话家常,说着说着又提到了“象棋”,宇文宪也是很久没玩了,于是众人又玩起了象棋。

    到了晚上,宇文宪把两张桌案并到了一起,让李二把菜都放在上面,他们则是围成一圈坐着,宇文宪管这叫“团圆饭”。席间宇文宪打开了酒坛,给每人都倒了一杯。

    宇文宪说:“这杯酒,大家一起喝了!巧儿、羽灵,你们也喝,就这一杯没事。”

    说完众人各自一饮而尽,李二和赵伯倒没什么感觉,巧儿和羽灵却觉得喉咙辣的厉害,宇文宪看着她们的样子,赶紧给她们各盛了一碗汤,两人喝下去后总算好受些。

    “少主偏心!咳咳!偏心!”

    宇文宪这才发现原来小六也一副难受的样子,便也亲自给他盛了一碗,这时候李二才说:“少主我忘了说了,这酒虽好,但是性烈了些,嘿嘿。”

    “你怎么不早说?”宇文宪埋怨道。

    李二说:“我也不曾想到少主会让这三个娃娃喝啊。”

    小六喝下一口鲜汤,不再咳了,便对李二说:“我不是娃娃,我都十六了!”

    “哈哈哈哈,没加冠就不是成年人,不是成年人就是娃娃。”李二回应道。

    这时宇文宪说:“话也不能这么说,冠礼也只是一种形式嘛。什么时候小六你能承担起一份责任了,什么时候你就不是娃娃了。好了好了,吃菜吃菜,酒你们三个就不要喝了,赵伯您也少喝些。”

    宇文宪的关心无微不至,这桌“团圆饭”吃的其乐融融。

    饭后,宇文宪稍微有些醉意了,因为一坛酒他一个人就喝掉了三分之二,不过意识还算清醒。这时,赵伯已经下去休息了,李二正在厨房洗碗,本来这是小六的活,不过宇文宪说有事跟小六说,所以小六就留下来了。

    宇文宪问小六和巧儿、羽灵说:“你们以前可有姓氏?”

    巧儿回答说:“我小的时候父母就叫我巧儿,他们又去世得早,所以我不知道自己姓什么。”

    羽灵则说自己姓杜,小六则和巧儿一样不知道自己的姓氏。宇文宪对他们说:“你们对我来说早已不是奴婢,以后你们都要嫁人或者娶妻,没有一个姓氏怎么可以。不如羽灵恢复杜姓,巧儿和小六跟随我姓宇文。巧儿和小六以后只做小名称呼,正式的名字,你们自己取怎么样?”

    其实这件事宇文宪想了很久了,但一直憋在心里,今天也不知什么缘故说了出来,或许是喝了酒吧。

第38章 小六习武(上)() 
宇文宪在与曹操谈话时,曹操知道了他认巧儿、羽灵以及小六为妹妹和弟弟的事。此前宇文宪就有让他们脱离奴婢身份的想法,回家后宇文宪便提出让他们改姓和取正名的想法。

    于是,羽灵恢复了她原本杜姓,小六改名宇文礼,巧儿改名宇文巧,而小六和巧儿仍未他们的小名。此后,这三个人便不再是伺候宇文宪的仆人,而是和他一样成为了这家里的主人。为此,宇文宪还特地买了两个丫鬟分别伺候羽灵和巧儿。虽说宇文宪来自后代,但到了古代这么长时间逐渐也接受了奴婢这一封建社会的产物。

    宇文宪假期的第三天,巧儿和羽灵说想到街上逛逛,宇文宪不喜欢逛街,便让她们自己出去了。

    小六自从改名后,便有了习武的想法,宇文宪问他为什么突然想从军了,小六答道:“我既然成了大哥的弟弟,总不能整天闲在家里吧。所以拜托大哥,教我武艺吧,等我学有所成后,我便投军去!”

    宇文宪心想“也是,小六现在已经不是一个小杂役了,将来他也得有属于自己的前途。既然他主动提出学武,说明他有上进心,这样也好,我教便是了。”

    于是宇文宪便答应下来了:“好,我教你学武,不过事先说好,毕竟你已经错过了学武的最佳时机,现在临时抱佛脚,如果不下苦功,是学不到上乘武艺的。要是你中途受不了,那以后就不准在跟我提习武的事了。”

    小六坚定的说道:“放心吧大哥,我一定会坚持到最后的!”

    宇文宪欣慰地说:“好!记住,‘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虽然你现在跟我姓宇文,但你终究还是你父母的儿子,你身体里流着你们家族的血脉,将来功成名就,你也算对得起你的父母和先祖了。”

    小六听完却反倒有些伤心,说了句:“只可惜我连自己的真正姓名都不知道……”

    宇文宪这才意识到,自己好像说了不该说的话,于是急忙岔开话题:“好了小六,这些事先不提了。现在最重要的就是练好你的武功,走,我们到后院去。”

    于是小六又重新振作了起来,跟着宇文宪到了后院。接着,宇文宪对他说:“练武的首要条件是要有一副强健的体魄,否则就算你把一种兵器套路学得再精也是中看不中用。好比我的凤翅镏金镋,重四十斤,要是我没有足够的力量,别说招数了,我连拿都拿不稳,这样怎么能够上阵杀敌呢。”

    这里感觉有必要解释一下兵器重量的问题。事实上,真正的兵器是不可能达到几十斤那么重的,也许有人说几十斤的重量很多普通人都可以拿得动。但是,拿得动不等于耍得动,毕竟兵器不是杠铃,你是要那他来战斗的,好比一杆长枪,假如他有几十斤的重量,使用者估计挥舞几下就消耗了大量体力,这怎么能让他在战场上持久作战呢?

    有人说古代人的身体素质比现代人要好,尤其是那些厉害的武将,然而诸多事实证明那仅仅是文学作品的夸张。也许盔甲可以达到几十斤的重量,比如宋朝步人甲,但大家都知道,那属于重装铠甲,防御性虽然高,但大大降低了激动性,这和武器也是一个道理。因此,真正兵器的重量一般都会在十斤以下,甚至更轻,这得根据不同兵器而定。

    当然,历史上不乏臂力过人的猛将使用较重的兵器,但也绝不会像小说演义中那样动则上百斤,这也是为什么《三国演义》比《隋唐演义》较为真实原因之一,《三国演义》中的兵器重量夸张的还在多数人能够接受的范围,但《隋唐演义》就夸张得过分了,动则上百斤,如李元霸的双锤居然达到八百斤,想想都是不可能的事。

    因此这里我将凤翅镏金镋的重量设为四十斤是参考了三国演义的设定,吕布的方天画戟重四十二斤(《荡寇志》中说重二十四斤,此外还有七十多斤的说法),关羽的青龙偃月刀重八十二斤,我认为这或许是关羽打不过吕布的原因之一,兵器重固然增加了威力,但也削弱了速度。吕布的力气不见得比关羽小,但他使用武器重量却是关羽的一半,因此虽然在攻击力上不占有太大优势,但在速度上肯定是有优势的。

    所谓“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吕布对于关羽的优势就在于,其力量不会比关羽逊色太多,毕竟兵器重量对于攻击力度的影响不是太多,但却会对攻击速度有着巨大影响,因此吕布才会是三国第一猛将,因为他拥有不逊色任何一个一流武将的体力和力量,但他的兵器重量却恰到好处。(张飞的丈八蛇矛重量虽然不知道,但一定比青龙偃月刀轻,同时根据张飞性格推断,其重量应该在方天画戟之上。)

    以上纯属个人看法,现在言归正传。小六在听完宇文宪的话后,点了点头,而后问道:“那怎么才能练就强健的体魄?”

    宇文宪说:“这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短则三、五月,长则一两年,而且,这还是比较快的。你应该知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