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曹营上将-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发勤王诏书,然各州郡牧守均以兴义兵为名,行兼并之实,没有一人响应。现主公已经初定四州,应该早迎大驾,建都于邺城,挟天子以令诸侯,蓄兵马以讨不臣。届时,天下何人可御?”

    实际上类似的话沮授在投靠袁绍之初就说过,而且他当时所说的简直就是袁绍版的“隆中对”。

    当时沮授对袁绍说:“将军不到二十岁就被朝廷重用,名扬天下。恰逢董卓废立少帝之时,将军奋然生发忠义之心,单骑出奔,便使董卓心生恐惧。将军至勃海,当地百姓便稽首归顺,可见将军之威名。而今您拥兵数万,占据冀州,威势控制黄河以北,名声为天下推重。假使发兵向东,就可以扫除黄巾;还军攻打黑山,就可以灭掉张燕;掉转兵力向北,则必定捉住公孙瓒;以威势胁迫戎狄之地,顷刻间就可平定匈奴。横扫黄河以北,合并四州,网罗英才,拥兵百万,而后前往长安迎天子,复洛阳宗庙,号令天下,征讨不臣。将军若能如此,天下又有何人能够抵挡将军的兵威!数年之后,成就一番大业便不是难事。”

    当时的袁绍听了十分高兴,当即便表沮授为监军、奋威将军。

    此时,袁绍已经做到了沮授曾说的“合并四州”,现在天子又不在长安而是主动“送上门来”,这似乎是上天赐予袁绍的机会。

    袁绍听了刚才沮授的话,稍微有些心动了,然而在场的谋士郭图,还有大将淳于琼却提出了反对。

    郭图说:“汉室衰败,天子早已是名存实亡,大争之世,城池、兵马、钱粮才是成就王图霸业的根本。如董卓、李傕、郭汜之流,掌握了天子又能如何?董卓已然死于非命,李傕、郭汜困守关中,难成大器。由此看来,天子对于主公的大业来说并无益处。”

    审配也赞同郭图的观点,许攸同样反对,而且他的话使得袁绍下了决心,许攸说:“现如今天下大势一目了然,天子已是徒有虚名,汉室大厦将倾、摇摇欲坠。主公若在此时将天子请来,非但无用反添累赘,试问天子若在此,青、幽、并、冀四州之主人该是何人?是主公还是天子?再者,若是天子以皇帝之名对主公发号施令,今日一诏明日一旨,主公从是不从?”

    许攸的这一反问刺激到了袁绍,如今已是一方霸主的袁绍自然无法接受有人对自己发号施令。

    这时田丰听到接连有人反对沮授的“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主张,暗骂这些人愚蠢,他又上前说道:“如今汉室虽败,但仍未亡,天下心向汉者不在少数。主公虽实为河北之主,但仍有汉臣之名。现天子蒙难,主公若是不救,则有为人臣之道,世人乃至后人将如何看待主公?那些心向汉室的英才、万民如何看待主公?”

    袁绍才不管别人怎么看他,现在的他信奉的是“谁的拳头硬谁就是老大”。所以袁绍当庭决断,不救汉献帝,沮授听了是连连摇头却无可奈何。

    北方有袁绍一统四州,而南方则有两个英俊青年在他们的强强联手下,消灭了严白虎、王朗等人,一统江东六郡,这两个人就是孙策和周瑜。

    此时两个人立马与长江南岸,望着北方的中原,两个人都充满了雄心壮志。

    孙策对周瑜说:“公瑾,你觉得我才干如何?”

    周瑜说:“你骁勇善战,以数千部曲一统江东六郡,与项羽刚起事时何其相似,如今世人都称你为‘江东小霸王’。”

    孙策听了哈哈大笑:“你这话说的,好像这统一江东没有你的功劳似的。‘江东小霸王’,不,我不喜欢这个称号。”

    周瑜反问道:“如此响亮的名号你为何不喜?要知道你可是有汉以来第一个被世人与西楚霸王相提并论之人。”

    孙策说:“我不想做‘小霸王’,要做,就做‘真霸王’。项羽凭借江东八千子弟,数年之内便灭暴秦、夺得天下。我孙策一样能以江东六郡为根基,发展壮大,最终如项羽一般横扫天下、吞并群雄!”

    周瑜又问:“哦?那么吞并群雄之后呢?”

    孙策看了周瑜一眼,说:“你放心吧公瑾,我不会像项羽那样最后落个四面楚歌的下场。”

    其实周瑜最担心的就是孙策的性格,他太过好胜,性情刚猛,处事容易冲动,这是孙策最大的弱点!

    孙策又对周瑜说:“你看,这大江以北便是中原,数年之后,那将成为你我二人驰骋的疆场。届时,各路诸侯都将在我的武勇和你的智谋前一一倒下!”

    听到孙策这一番话,周瑜也暂时放下了心中的担忧,燃起了斗志。他说:“是啊,真希望那一天早点到来,我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跟天下的名将、谋士们一较高下了!”

    这时,周瑜又拔出佩剑直指北岸,说:“天地为证!有朝一日,我周公瑾必和孙伯符共提十万虎贲杀出江东、逐鹿中原、横扫天下!”

    孙策此时也持剑发誓道:“天地为证!有朝一日,我孙伯符必和周公瑾共提十万虎贲,杀出江东,逐鹿中原、横扫天下!”

    二人各自说完,相视而笑。

第26章 如愿以偿() 
距离宇文宪向曹操请求给尖兵营双倍粮饷的时间已经有一个多月了,然而却一点消息也没有,十天前曹纯也单独给曹仁写了一封信却也没有回音。

    曹纯便向宇文宪提出了建议:“在这样下去不行啊,尖兵营的训练强度不减,主公的批文又迟迟未到,将军,要不暂时让尖兵营恢复一般的训练吧。”

    宇文宪摇了摇头,说:“先前为了平复他们的士气,已经大大减轻了训练强度了。要是恢复和其他士兵一样的训练,万一主公不准或批文还是迟迟未到,那这尖兵营不是形同虚设了?保持现在的强度已经是最低限度了,好不容易才让他们适应了现有强度,再降下去,以后几乎又要从头再来。”

    曹纯说:“将军说得也有道理,只是我实在担心照这样下去,非出乱子不可,靠执法队一味弹压总不是办法。”

    曹纯说的宇文宪何尝不知,他现在烦得要死:“我不明白不过是五百人的双倍粮饷,主公难道还舍不得吗?”

    曹纯叹道:“或许就因为是五百人,人数太少引不起主公的重视吧,说不定主公到现在都没看到我们的请示。”

    宇文宪听曹纯一说感觉也有道理,可现实摆在眼前,他不得不面对,真要让他解散尖兵营他还真舍不得。“之前已经付出了那么多的心血,难道就这么白费了吗?”宇文宪不由问自己说道。

    这时,担任值班校尉的孟举走了进来,他说:“启禀将军,有一支人马自称是曹仁将军派来的,有两个校尉统领,现在此二人正在营外求见。”

    宇文宪和曹纯对视一眼,眼睛各自放光,宇文宪心想也许是曹操同意了他的请求,所以只是曹仁派人前来。宇文宪高兴奋的对曹纯说:“子和,走,我们亲自去迎接!”

    宇文宪带着曹纯和孟举来到营门,果然看到了双人双骑,不远处还有一支打着曹军旗号的人马。

    “这位是宇文将军,这是曹纯将军。”孟举向那二人介绍道。

    “属下孙昭、赵寒见过二位将军。”那二人报上了姓名。

    宇文宪急问他们说:“曹将军派二位来此所为何事?”

    其中赵寒答道:“曹将军命我二人率骑兵一千和步军两千五百人前来白马归入宇文将军麾下,他还特别让我二人带来了一批粮饷,还让我转告将军,说‘尖兵营之事主公已知,此为拖欠尖兵营数月之粮饷,今一并交付’。”

    宇文宪和曹纯一听都高兴的一时说不出话来,还未等二人回过神,那孙昭又说:“二位将军,曹将军还有一话要转告,说是主公原话,务必在见到二位将军之后立即相告。”

    宇文宪和曹纯听到是曹操要话吩咐,赶紧问道:“主公有何吩咐?”

    那孙昭说:“曹将军要我转告主公说的八个字,‘白马要地、不可懈怠’。”

    宇文宪和曹纯听完后当即向着许昌方向一拜说:“末将谨遵主公之命!”

    交代完这些重要的事后,宇文宪终于见到了他苦思数月的尖兵营的粮饷,笑得合不拢嘴。

    曹纯也是异常欢喜,不过他还是不忘问道:“将军,现在如何处理这些物资?一次性都发下去吗?”

    所谓“粮饷”,顾名思义粮食和军饷,但是这个“粮食”可就真的只是粮食,也就是只有“米”而已。因为古代交通不便,“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可见粮食运输的速度是很缓慢的,因此诸如蔬菜和肉类的难以保鲜的食物是不可能作为固定的供应物资的。基本上都是军队从就近的村落或市场收购(抢就不算了),又或者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比如军队驻扎在河边,那这支军队的伙食菜单里或许就或有河鲜了。

    综上所述,一直军队粮饷的构成除了粮食和军饷外,还有一部分是用来调剂伙食的钱,当然,这一部分钱也可能被用其他用途,不一定都被用在吃饭上。古代士兵的军粮多数还是以简单的干粮或者单纯米饭为主。

    宇文宪听了曹纯的话摇了摇头,说:“可提前发放给他们两个月的军饷,剩下的,依然按月分配,也就是说,接下来的每个月,尖兵营的士兵都能够领到普通士兵三倍的军饷,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曹纯点头示意,于是宇文宪又接着说:“还有就是改善伙食的问题,以后尖兵营的伙食单独供应,具体吃什么还得到详细斟酌,但是增加肉食是肯定的,这些问题我们得好好考虑,不过现在,先回去,让尖兵营集合,我有话要说。”

    宇文宪回去后让人把原计划要提前发给尖兵营的两个月的军饷抬到了将台上,一箱又一箱的铜钱让尖兵营的士兵们看花了眼。虽然说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物价飞涨,钱远不如粮食来的重要。但在作为士兵一般情况下是不用愁没粮食吃饭的,所以军饷对于士兵们来说,哪怕他再贬值,也依然有着不错的诱惑力。

    宇文宪对他们说:“大家都看到了吧,这是我曾经答应过给你们的两倍的军饷。可能有人会问,今天这个两倍军饷等了好几个月,下次再发是不是又要等好几个月。我现在可以告诉你们,从今以后,你们每个月都能到两倍的军饷,不仅如此,我还会把之前拖欠你们的那几个月的双倍军饷发给你们。这次我提前发给你们两个月的军饷,就是对你们这几个月来辛苦训练的小小补偿。不光是军饷,相信你们还记得我还承诺过给你们改善伙食,从下个月开始,你们将吃得比现在更好。”

    宇文宪的话大大鼓舞了士兵的士气,底下士兵不约而同的发出了战吼声。

    随后,宇文宪将军饷发了下去。后来一脸几天他都到尖兵营的训练场上,明显看到士兵的训练热情高涨许多。

    此时身边的曹纯也是面露喜色,他说:“这几天训练强度已经逐渐恢复到了原来的水平,然而士兵们的士气却仍保持高昂,真是太好了!”

    宇文宪也是大发感慨:“真是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啊,若无那些粮饷,只怕,唉……”

    曹纯听了宇文宪的话也深有同感:“士兵们多是穷苦出身,当兵打仗多数只为‘粮饷’二字。一支军队哪怕是从血海里杀出来的精兵,没了粮饷也是久后不战自溃。”

    宇文宪应了一声,便不在说话了,倒是曹纯突然反应过来,笑着说:“方才细细想来,将军所说‘一文钱难倒英雄汉’,倒是精辟,堪称名句啊。”

    宇文宪这时才想到这句话好像是他那个时代才有,却被他不经意间脱口而出,而曹纯也无意间将“一分钱”听成了“一文钱”,所以也就没怀疑什么,宇文宪想到这也只能是跟着尴尬笑笑。

    其实“一分钱难倒英雄汉”,这句话改编自“一文钱难倒英雄汉”,因为现代没有一文钱的说法,所以就变成一分钱。而关于句话的出处则是一个典故,故事的主人公是著名的宋太祖赵匡胤(这是文学戏说,真实性各位读者自行考量了)。

    事情发生在赵匡胤还没发迹之前,一日赵匡胤出门在外,当时天气炎热,赵匡胤正饥渴难耐。这时他看见了一片西瓜地,看瓜的人是个老翁。赵匡胤当时身上身无分文,但他又实在渴得不行,便向去碰碰运气,或许老翁愿意施舍他一两个瓜也说不定。

    结果老翁坚持“做生意”,不愿施舍,他说他的瓜一文钱一个,不甜不要钱。都说人的求生欲望非常强烈,被逼到绝路了什么事都干得出来,哪怕他之前是个好人。此时感觉自己已经快要渴死的赵匡胤就是这样,想了一个办法,他打开一个瓜吃一口就说不甜,再打开一个吃一口又不甜,一连吃了吃了十几个。老翁总算看出了他的意图,对他说:“看你相貌堂堂,怎么做这种事呢?身上没钱直说便是,何必在此耍无赖?”

    这让赵匡胤羞愧不已,不由自嘲“真是一文钱难倒英雄汉”。

    解决了尖兵营的问题就算是了却了宇文宪的一块心病,这让宇文宪感到如释重负,心情大好的宇文宪换上了一套白色武服,一个人跑到了郊外。

    如今正是开春,万物复苏,绿意盎然。走累了的宇文宪此时躺在了山坡上的草坪上,情不自禁地发出感慨:“大自然的气息啊!”

    这个时候,宇文宪还听到了一些嬉闹的声音。这引起了宇文宪的好奇,他往山坡下走去,看到了一副别样光景——几十个青年男女在山坡下,多是成双成对,有的在聊天,有的在追逐,有的甚至是在河中戏水。

    “这是个什么情况?集体约会?古人这么开放吗”宇文宪看了半天看不出个所以然来,不过他倒是发现了一个异类。有一个女孩一直坐在一棵离那些男女稍微远一点的树的下面,既没有人去找她玩,她也没主动参与。

    “这是只单身汪吧,好巧,我也是。”宇文宪今天心情好,顿时来了兴致,正好他也想知道这些人到底在做什么,便绕过了那些人从后面接近了那个女孩。

第27章 芍药花() 
宇文宪缓缓来到了那女孩的身旁,女孩发现了他。

    “我可以坐在这里吗?”宇文宪想征求得那女孩的同意,不过对方既没同意也没拒绝,宇文宪就当她是默认了。

    宇文宪坐下后问道:“他们那是在做什么?”

    女孩并没有回头,依然是看着前方,但他回答了宇文宪的问题:“择偶定情。”

    宇文宪悄悄的看了一眼那女孩的侧脸,他感觉的出来,这女孩的脸上写满了“羡慕”二字。

    似乎是女孩见宇文宪没继续说话,以为他还是听不太明白,于是她又接着说:“今天是上巳节,每年这个时候,这小河附近的几个村子都会选择在这里举行典礼,宣布村里年满十五岁的女孩成年。典礼结束后,长者们会各自离去,只留下那些刚刚成年女孩,以及尚未婚配的青年男女……”

    说到这女孩就没有再说下去了,而宇文宪也已经明白了整件事是什么回事了,只是他从来没听过“上巳节”这个节日。

    宇文宪这时又有疑问了,他问说:“既然如此,你为什么一个人在这呢?那群人里,说不定就有你未来的如意郎君呢。”

    那女孩这个时候总算回头看了一眼宇文宪,宇文宪的身体是宇文诚都的。宇文诚都力大无穷,但不代表他的身材就十分壮硕,而是一种“刚刚好”的状态。而他的长相则属于刚毅型的,一双剑眉更给他增添了不少英气,是一种与“俊俏小生”相反的“帅”。

    这个时候的宇文宪眼睛还是盯着前面,眼睛余光看到女孩转过来看他的时候,他为了表示尊重也转过脸来。结果两人互相都“看痴了”。

    那女孩也看到宇文宪一直盯着自己,脸上顿时泛起了红晕,记得她赶忙把身子都转了过去。

    看到女孩这个动作宇文宪才意识到自己刚才失态了,赶紧又把脸转过去。

    两个人一直保持了沉默大约有一刻钟的时间,宇文宪这才打破尴尬,宇文宪说:“我叫宇文宪,字诚都,是县城里的人,我可以知道你的名字吗?”

    过了一会,宇文宪见她没有回答,一时又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只好接着沉默。这时,宇文宪看到那几十个少男少女们都逐渐离开了。

    此时那女孩也站了起来,打算要走了,宇文宪看着时间差不多,也想着要回营了。于是他也起身,打算上前跟她道个别再走。

    没想到那女孩却先转过身来,对他说:“我叫阿丑,这个,送给你。”那女孩说着便将手里的一朵粉白色的花送了出去。

    宇文宪对这个情况感到有些意外,楞了一下才接过了那朵花,还未等他说谢谢,那女孩就转身跑了。

    “阿丑?估计是小名吧,怎么起这么个名字?”看着那女孩的背影,宇文宪自言自语,而那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