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龙起明末-第1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哼朵颜可以议和,瓦剌可以议和,为何度独女真不可议和尔等只知冲锋陷阵之徒,如何能够懂得真正的谋国之策。”袁崇焕厌恶的看了一眼杨过说道。
在天启五年之前,他袁崇焕的官职比之杨过还要低,但是现如今,他已经贵为辽东督师,而杨过这个立下赫赫战功的人还是总兵,而且还是不受袁崇焕待见的总兵。
在熊廷弼,王化贞,孙承宗时期,杨过都深受他们的器重。但是自从魏忠贤当政以后,杨过便再也不受待见了。一直被安在山海关,始终不曾动弹。
按说,向杨过这种能战敢战的人,应该深受袁崇焕器重才是,但事实却完全不是这样的。熊廷弼,孙承宗器重杨过,是因为杨过有深远的眼光。王化贞器重杨过,是因为杨过敢战,而且还能战。
但是到了袁崇焕这里,袁崇焕本人的战略眼光是烂得一塌糊涂,杨过数次当中很多人的面反驳袁崇焕的一些布局,使得袁崇焕觉得杨过是在同他过去不。至于敢战能战,他袁崇焕觉得自己更敢战,也更能战,所以根本不需要杨过从旁协助,所以极其霸道的袁崇焕自然不把杨过放在眼中。
“朵颜,瓦剌之和,接在其本身已经开始衰落或是有后背之敌的情况之下,才能议和成功,而且即使这样,他们依然是大明的边患。而建奴则不然,自努尔哈赤起兵一来,始终在不停的扩充实力,内部统一整个女真,外部同蒙古人和亲,其四周除了遥远的蒙古察哈尔林丹汗之外,再无威胁。这样的一个内部统一,外无其他威胁的势力,怎么可能真心实意的同大明议和啊”
“我意以决,无需多言出去”袁崇焕被杨过说得实在是恼怒无比,他坚信自己是对的,既然自己是对的,那么杨过这种军汉所言就是在胡说八道,在破坏朝廷的大事。
“哎”看到袁崇焕一副恼羞成怒的样子,杨过也就适可而止的不再说话了,直接离开了大帐。让大帐里的其他的总兵参将们,悄悄的为他而感到可惜。
通过这十来年的接触,杨过的品性大家都知道,从来都不会硬着同上官顶牛。每发生一件事情,他都会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如果上官采纳了,那什么都好说。如果上官不采纳,他也不会去据理力争。
不过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因为多次的对袁崇焕的决定提出异议,而为袁崇焕所不喜,虽然他从来都没有坚持自己的那些看法。
这次议和在袁崇焕提出来之后,在场的很多人都知道不妥,但是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所以都没有吭声。但是杨过就能将反对议和的理由给说明白,这样的人只当个总兵实在是屈才了,但谁让他不是进士出生呢
自十月开始,袁崇焕便不停的上书朝廷,请求同后金议和,因为朝廷之中有钱龙锡和王洽,赞同袁崇焕的声音还是相当多的。但是东江镇的毛文龙在得知袁崇焕意图同后金议和之后,便疯狂的上书朝廷,坚决反对议和
这种态度彻底的惹怒了袁崇焕,他对王洽说道::“关东款议,庙堂主张已有其人。文龙能协心一意,自当无嫌无猜;否则,斩其首,崇焕当效提刀之力。”
袁崇焕的议和决心可见一斑。但是他就没有想过,是什么人给他这个权利去杀一个镇守一方的大将了。一旦毛文龙死了,东江镇垮了,失去了后方牵制力量的后金还会同意和他议和吗?这样的人可真是愚蠢之极。
为了逼迫毛文龙就范,袁崇焕在崇祯元年十月开始,断绝了东江镇的粮饷,使得东江镇的百姓是困苦不已。
“哈哈哈张头领,是什么风把你给吹来了”听说张相铭来到了双岛,毛文龙是高兴之极,大老远的便迎了上来。
“呵呵,一年不见,今天我张相铭冒昧来访,还请毛将军见谅啊”张相铭大笑着走向毛文龙,高兴的行礼道。
“哪能呢张头领能来我的地盘,那是我的荣幸。来来,我给张头领介绍我的这几位部下。这位是黄龙总兵,这位是沈世奎总兵,这位是尚可喜副将,张盘和王汉王添田三位,就不用我介绍了吧”毛文龙将正在他身边的几个将领向张相铭做了简要的介绍。
“张相铭见过各位将军,这位是我的兄弟屠海屠海来,见过众位将军。”这次张相铭来到毛文龙这,也没带多少人。而主要的将领,只有屠海一人。
“屠海见过众位将军”屠海依言向众人行礼,王汉和小棒槌立即闪身避开,毕竟他们同张相铭及屠海的关系,不便接受屠海行礼。
“张头领还有屠海兄弟无需这么多礼,大家都是互相扶持的兄弟,将那么多虚礼干什么。”毛文龙大笑着说道。
拉着张相铭进了客厅,双方坐定以后,毛文龙开玩笑的问道。
“张头领这次来我着,不会仅仅是看望一下老哥吧?”
“呵呵既然毛将军这么说了,我也不拐弯抹角的了,我这次来是向毛将军借人的。”张相铭笑眯眯的看着毛文龙说道。
借人,毛文龙和他的那些手下感到有些莫名其妙,没听说义勇军缺人啊虽然义勇军的地盘扩大了,但是他们的人口也有七八万,怎么着也不会缺少兵力来源吧
“呵呵在我东江镇危急的时候,是义勇军的好汉伸出了援助之手。现在张头领需要人手,我们自然不会拒绝。张头领,你说吧,你要多少兵力?只要我能办到,一定不会拒绝”虽然心中有些疑虑,但是双方的关系一直不错,毛文龙这个时候,也不能表现的太过小气。
“毛将军误会了。我们义勇军要的不是士兵,而是普通的百姓。毛将军也知道,我们地盘不小,但是百姓一直不多,很多事情都要不少的人手。所以,我们想向毛将军借些普通百姓回去,等那边的事情完了,我们还会把他们送回的。”张相铭的话,让毛文龙为之一愣,很快又反应了过来。人家这不是来求自己帮忙的,而是来帮自己的。
发展 四百四十七章借刀杀人
收费章节(12点)
四百四十七章借刀杀人(第一更)
袁崇焕断绝东江的粮饷已经一个多月了,而且看其阵势,如果毛文龙不向他屈服,同意和后金和谈的话,他就不准备恢复东江镇的粮饷供应了。
如此混帐的手段,如此无视东江镇数十万百姓的生命的行为,竟然在大明中枢得到了众多文官的支持,这样的朝廷还有什么值得普通百姓和普通将士的支持。
如果不是毛文龙是一个响当当的汉子,坚持忠于大明的话,毛文龙的一些手下早就反了。不即使毛文龙将其压制了下去,但是在实际的粮食危机之下,东江镇对大明朝廷的怨言是越来越多,而对大明的认同之心也越来越低。这就是末年的大明朝廷,对百姓的声音完全无视,对百姓的生死完全漠视。
东江镇,因为是有大明朝廷的粮饷支持,虽然经过层层漂没,但是毕竟还是有的,所以以前并没有将粮食生产和储存放在特别重要的位置。现在袁崇焕一断粮饷,整个东江镇立即陷入了难以维持的地步。
但是毛文龙能因此而而屈服,同意和谈吗?不能,后金根本没有和谈的诚意,其要进行和谈,只是一种麻痹大明的手段,一旦达成了和谈,那么大明必然会因为粮饷问题限制辽东和东江镇的军事力量。这种情况之下,后金想要来个突袭,连防御的能力都没有了。
所以,毛文龙始终在坚持着,他依然相信朝廷不会一直这么无视东江镇的,朝廷当中的有识之士会站出来抵制这种无稽的和谈的。
正当毛文龙为粮食而发愁的时候,张相铭来了。而且一来就是想替他分担粮食方面的压力。名为借人,实际上是要将大量消耗粮食的百姓给分担出去,帮助东江镇度过这个难关。
“张头领,毛某在这里多谢了以后我东江镇同义勇军便是一家人,只要义勇军有事,我东江镇必然义不容辞”毛文龙战起来,满怀感激的向张相铭行礼道。
“毛将军,此话差矣我义勇军那里的确在修建一些工事,人手太少,毛将军能够借人,我张相铭自当感激不尽。”张相铭那里会承认自己的真正来意。其实对大明朝廷的这种不顾后果的内斗,张相铭是真的不想插手管。但是东江镇的几十万百姓的生死,可不能不顾。
自大明同台湾交恶之后,辽东成为了台湾移民的主要来源地。但是辽东百姓现在还留在辽东的只有百来万人,其中除了后金手中的六十多万外,其他的大部分都控制在东江镇这边。张相铭对这些百姓的生死不可能不管不顾,所以他在接到袁崇焕断绝东江镇粮饷的情报之后,便第一时间打探东江镇内部的消息。
这一打探不要紧,东江镇的情况的严重程度吓了张相铭一大跳。原本,东江镇的粮饷就因为漂没而不是很足,现在断绝了粮饷之后,仅仅一个多月的时间,竟然就开始有人几天吃不上饭了,而东江镇的粮食存量也坚持不了多长的时间。
在这种刚刚进入冬季的辽东,吃不上饭是非常危险的一件事情,所以张相铭在第一时间决定支援东江镇,扛过这个最为困难的时刻。
而支援的方式不外乎直接给粮食和将那些吃不上饭的人接过来以减小东江镇的粮食压力,第一种方式,是最笨的方式。而第二种则不仅能够解决东江镇的困难,还能够给义勇军带来不小的好处。
义勇军为何能够在没有大明支持,连台湾的支持都很少的情况下,在后金的封锁中坚持下来,就在于从一开始,义勇军便立足于自给自足。
虽然在刚开始人口猛增的那几年,还需要利用缴获的粮食来补足缺口,但是在开垦出十来万亩的田地的以后,义勇军这边就再也没有缺少过粮食。这一点和东江镇是完全不同的。更何况,这次台湾给张相铭以海量的粮食支援,整整五十万石的粮食就在十天前秘密运抵义勇军的地盘,就是特意为了应对这次的事件的。
这些年下来,义勇军这边已经有了一些粮食储备,这是为了应付紧急情况而特意储备下来的,现在正好,利用上了。
“不知张头领需要多少人?”这里面的事情,大家都明白,毛文龙也不想说些什么了,直接开门见山的问道。
“不多,六七万人。”
张相铭的回答让毛文龙和他的手下倒吸一口凉气,六七万人,都快赶上整个义勇军的人口数量了,他们能够承担得了吗?
“张头领,我不得不提醒你一句,这六七万人所需要的粮食可不是个小数目啊”毛文龙善意的提醒道。
“这一点毛将军但可放心,既然我提出来了,自然能够承担这些人的消耗。”张相铭当然有这个自信。
“好,既然如此,我答应了”毛文龙兴奋的接受了张相铭的这次以借人为名义的支援。
其后八万百姓,在崇祯元年的年底前,离开了东江镇,迁徙到了义勇军的地盘。他们的到来,使得义勇军的根据地建设的速度大大的加快了。
张相铭让这些人全部进入河口地带,花费四个多月的时间,以木石建立一座规模不小的港口,目的就是为了方便台湾后续的登陆行动。当然现在还没有人知道这一点,所以从一开始,就有很多义勇军内部的人不赞成花费这么多,建立一个基本上没什么用的港口。不过,张相铭坚持,他们也没办法。
“混蛋,这些该死的乱民”
崇祯二年一月中旬的时候,袁崇焕接到了义勇军雇佣东江镇百姓的情报,当即气得是暴跳如雷。断绝东江镇粮草,是他一个非常得意的计策,他相信在饿肚子的威胁下,即使毛文龙坚持,他的手下和东江镇的军民也会逼迫着他就范的。
哪知道,义勇军半路杀出,从东江镇接出了八万人。八万人一去,东江镇在原有的粮食的支持下,就是靠打猎捕鱼,也能坚持一年多,这大大出乎袁崇焕的意料。一年多,他袁崇焕根本等不了一年多的时间,一旦局势有变,那可就坏大事了
但是该怎么对付义勇军,袁崇焕是一点办法都没有。能够对义勇军造成威胁的只有东江镇的毛文龙。但是想要让毛文龙出兵对付义勇军,袁崇焕用屁股想想也不可能。
而他控制之下的辽东明军根本没有可能隔着后金去对付义勇军。至于从海上,算了吧这年头,从山东出去的船只只能勉强运些粮饷,想要运兵出击辽东,想都别想。
“难道就没有其他的办法了吗?”袁崇焕不甘心的想道。看着手中的情报,袁崇焕越来越觉得,毛文龙该杀,义勇军该灭。不然,他一手炮制的和谈根本无从谈起。性格悖拗,自以为是的袁崇焕已经决定不惜一切代价的要将这两个阻碍和谈的障碍给搬掉。
“哼我就不信,这些乱民能翻上天去。”袁崇焕神情阴狠的自言自语道。
随后便提起笔,写了一封给后金的信。当然在信中,他袁崇焕并没有提及一个要后金派兵覆灭义勇军的字眼,但那从字里行间,都表明,义勇军已经成为了大明同后金和谈的障碍,大有义勇军存在一天,和谈就不可能实现的意思。这种玩弄文字技巧的事情,正是他们这些文人所擅长的。
“这是袁崇焕的信,你们看看”
在接到袁崇焕的信以后,第二天,皇太极便将其在召见众多贝勒和大臣的时候公布了出来。
“大汗,袁崇焕这是想让我大金歼灭义勇军啊”范文程首先站出来说道。因为在场的很多后金贝勒们,根本听不懂袁崇焕信中的意思。而那些听得懂的,有不少人身份特殊,并不便于站出来说明。
“嗯义勇军接纳八万东江镇的人这件事情,激怒了袁崇焕了。”皇太极低声应道,但是并没有急着表示是否同意出兵。
“八哥,那还犹豫什么。不管怎么说,义勇军我们是一定要将其歼灭的,没有了这些混蛋牵制,我们以后的行动就更随心所欲了”爱新觉罗巴布泰首先站出来说道。
同大明议和这件事情,后金所有人都知道后金根本就没有诚意,只是迷惑大明的计策而已。而袁崇焕为了议和,出手对付东江镇更是让所有人都高兴不已。他们巴不得袁崇焕能把东江镇给困死才好呢现在义勇军横插一杠,很有可能让这件好事泡汤,这怎么可以
“二哥,你觉得呢?”皇太极没有理会巴布泰,而是向代善询问道。
“大汗,我觉得不管是从和谈角度,还是为了弄清楚李永芳全军覆没那件事情,我们的确有必要出兵征伐义勇军。”代善当然明白皇太极的担忧。
自从李永芳所率领的被义勇军全歼之后,皇太极就一直对义勇军的实际实力存有疑虑。如果那支强大的军队真的存在,那么后金的一系列行动就得重新布局了。
发展 四百四十八章自废武功以求和
收费章节(12点)
四百四十八章自废武功以求和(第二更)
“哎,奈何张相铭和毛文龙一直互为依仗,我们出兵征讨张相铭,毛文龙是不会袖手旁观的。而且张相铭的实力也极其强悍,他在数个险要的地方都筑有坚固的要塞,想要短时间内消灭义勇军,谈何容易啊”皇太极何尝不想征伐义勇军,但是很多的因素,使得他根本没有把握在保证自身损失不大的情况下,取得对义勇军绝对性的胜利。
“大汗,长久的对恃于我大金始终不是个好事所以即使有困难,我们也要征讨张相铭,不然让其照现在的速度发展下去,最终会成为我们的心腹大患的。而且,即使这次无法做到歼灭张相铭,但至少要试探出其真正的实力,并且还可以借此削弱他的实力。”代善出言劝道。
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后金四处探寻在辽东惊现一撇的第一师的下落,但始终无法查出来,甚至大部分人都认为,那支军队根本不存在。义勇军之所以,传出这样的谣言,完全是为了迷惑后金而已。代善之所以这么说,也正是基于这一点。
而且义勇军的规模已经对后金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如果不对其进行削弱,任其发展下去的话,很可能能够成为第二个东江镇。那么后金将再也别想出兵大明了,就是自己现在的地盘都有可能被义勇军和东江镇给吞噬掉。
“大汗,大贝勒所言甚是。而且我大金这次根本不用一次性的覆灭义勇军,只要能够通过这一次的征伐,使得其遭到较大的削弱,从而使得其不能对我们产生较大的威胁便可”这个时候,范文程说道。
“嗯,说的有道理,既然这样,阿敏,由你率领三万人,出兵征讨义勇军。五哥,你率领两万人,出兵镇江,牵制毛文龙,使其不能支援义勇军。二哥,你率领三万人从旁接应,如果那支军队真的出现了,方可出击,不然不可妄动”最终皇太极采纳了代善和范文程的建议,采取以三万人进攻义勇军,其他五万大军从旁接应的方式来试探和削弱义勇军。
皇太极这边一动,辽东司那边便接到了情报。负责人员立即将情报送往刚刚抵达济州岛的陈元贇。
出兵辽东的日期越来越近了,前线不能一直没有一个居中统筹的人,所以新年刚过,陈元贇便被萧明乾派到了济州岛,全权负责辽东区域的军务。
“参谋长,需不需要第一师支援义勇军?”秦可仁看到情报之后,向陈元贇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