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只此浮生是梦中-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子衿走在湿滑的青石板上,一不小心便摔了一跤。旁边的孩童笑着从他身旁跑过,拍着手唱着童谣。
  
  他掸了掸沾湿了后摆的衣服,加快了脚步。
  
  偶尔有几个撑着油伞的行人走过,带来一阵脂粉香。
  
  离家已愈来愈近了。
  
  他停了停脚步,凭着记忆闪入一条小道,穿过了几个巷子,抬头,正是刘府的后门。
  
  终于回来了。
  
  他心中一动,却仍是转身往另一头走去。
  
  吴钩。
  
  门上挂着的春联已经褪色,子衿细看时发觉那联竟还是自己写了亲手贴上的。
  
  他颤着手推开门,木扉发出吱吱呀呀的声响。跨过门槛,他急急地跑进前院。
  
  石桌,石椅,那人做的棋盘棋子,整齐地摆着。院落一角,藤架上的花已快落尽了,反倒是碧绿的藤叶层层叠叠。
  
  他走到屋前,轻轻敲了敲门。
  
  屋内许久没有应声,子衿直直地站着。小雨连绵不绝,而从黛瓦上滑落的水珠竟已将他的衣衫淋得透湿。
  
  过了两个时辰,屋内终于有轻轻的响动。
  
  又过了一阵,吴钩的声音传了出来:“请进。”
  
  子衿推开门,一阵暖气扑面而来,他连忙进了屋,掩上门。吴钩的衣服穿得齐整,想来是刚起身,只能用左手穿好衣裤,才弄了许久。
  
  子衿紧紧地盯着他,忽然笑了:“我回来一阵,先来看看你。”
  
  吴钩形容憔悴,喘着气,脸色发白,竟是比两年前消减了五分。子衿见他一只手撑在床上,忙上前将他扶着,半卧下来。
  
  吴钩使劲地眨了眨眼,苦笑道:“眼睛已经不太好使了。”
  
  子衿瞬间落下泪来,和打湿了脸的雨水混在一起,极其狼狈。他的手抚上吴钩的鬓—— 
 47、回乡 。。。 
 
 
  那里已有大段的银白,混在黑发中极刺眼。
  
  吴钩笑着说:“手上长茧了,看来没有偷懒。”
  
  子衿沉默半晌,问道:“屋子里药味这么浓,怎么不通风?”
  
  “大夫说不能受寒气,”吴钩捶了捶膝盖,“还是老喽,一到这时候就到处痛。”
  
  子衿闻言,又将他的被子往上掖紧了点。
  
  “你怎么回来了?”
  
  “先生说你生了重病,我……我请了探亲的假。”
  
  “怎么不先回家?”吴钩就手摸了摸子衿的衣服,“都湿了,小心生病。”
  
  “我等一下就换。先……让我在这休息一下吧。”子衿声音慢慢低下来,他已经疲倦地开始打盹。
  
  吴钩的手抬了抬,搂紧了子衿。他轻叹道:“怎么觉得两年里长大了点,却还像个孩子似的。”
  
  先生说自己重病……这两年里也不是没有。怎么这回会将子衿赶回江南?
  
  京中的事情,自己已大致听说了。叶昸赶到江南时伤口已差不多愈合,又在自己家中待了几日。此时,传来皇上驾崩的消息。
  
  李家的事情自己有所了解,然而先生所为也是惊世骇俗了。
  
  令人不解的是,前些天大哥又来了一封信,要自己保重身体,不久后便来江南,用的,是家中绝密的渠道。
  
  京中难道又要有所变动?
  
  他边想边扶着子衿的头——很重,压得膝盖发麻。也不知这孩子到底吃了多少苦。
  
  这边子衿昏沉地睡着,手却仍紧抓着吴钩的袖子,嘴角带上点笑意。
  
  两年多了,终于能睡个安稳觉。




48

48、夜雨 。。。 
 
 
  子衿晚上回到家中。母亲连忙让他换过了半湿的衣裳,拉着他坐下来。
  
  府中少了妹妹,又遣散了一些仆从,冷冷清清的。
  
  桌上父母和子衿谈了些近来的事,饭后父亲说道:“你大了,我们也管不了了。满二十的时候没时间,就别赶回家行冠礼了。京中没什么长辈,便算了吧。”
  
  子衿一一应了。
  
  晚上子衿回原先的卧房睡下,半夜时忽然醒了。他坐起来,推开窗子。
  
  晚上雨仍在下着,淅淅沥沥敲打屋檐,一醒,便搅得人再也睡不着了。子衿任凉风吹了一阵,又伸出手去,接了些雨。
  
  真的太冷了。
  
  他披衣起身,想了想,又从柜子里翻出一件大袄,用油纸包了,打着伞跑出房去。
  
  来到后院,他看了看周围,仆人都因下雨而早早睡了,连看院子的狗也躲进了房内。他出了门,轻轻敲了敲吴钩的院门,无人应声。
  
  他将衣服和伞扔了进去,又翻身而入。
  
  他拿上东西走到房前,屋里没有点灯,却隐隐传来低咳声。
  
  “吴钩?”
  
  “子衿么?进来吧。”
  
  子衿推开门,踏进房里又迅速关上。“我……怕你觉得冷,带了件大袄来。”他边说便将大袄盖上吴钩,直围到脖颈。一低头,却见吴钩床边放着炭火,他尴尬地笑了笑。
  
  吴钩笑问道:“怎么上午是湿的,现在又淋湿了。”
  
  子衿伸手在炭火上烤了一阵,仍是冷得浑身发抖。吴钩道:“把湿衣服脱了吧。”
  
  “嗯?”子衿有些脸红。
  
  吴钩嗤笑出声:“反正我晚上更看不清楚。”
  
  子衿有些手忙脚乱地将外衫脱下,坐在床边,就着炭炉烤了一会。吴钩等他坐了一阵,掀开被子一角:“进来吧。”
  
  “不行,我现在手脚有些凉,你不能受寒。”
  
  吴钩想了想,把子衿披上的大袄揭了,又裹在子衿身上:“现在可以了。”
  
  子衿钻进被子,被子里的温暖让他身体微微发抖。他探过去,握住吴钩的手。
  
  “这两年过得怎样?”
  
  “还好。”
  
  “什么叫还好?身体怎么样!”
  
  “都还好。冷天的时候,少出门便好了。京城可比这边更冷,你受得了么?”
  
  “那边是干冷,比这边好点。”
  
  “跟着先生,学了不少事吧?见了我大哥没?”
  
  “他好得很。”子衿回了句,却又觉得语气生硬,仍说道:“我看他身体康健,在朝廷上也很得皇上信任。”
  
  “你不喜欢他?”
  
  “没……只是他,吴嵋儿……”
  
  “呵呵。我走的时候她还是个小孩呢。我记得那时候她已出落得很标致了。和先 
 48、夜雨 。。。 
 
 
  生的妻子倒是有几分相似……”
  
  子衿微微皱了皱眉。先生的妻子,与吴嵋儿长相相似?这是怎么回事?
  
  一旁吴钩倒是没有注意,只想着看来大哥并无危险,只是有些事情罢了。说起来,自己也好久没见过族人。
  
  却听着子衿问道:“我信里说的事,你去了么?”
  
  “什么事?”
  
  “就是……你肯定知道。”
  
  吴钩笑着轻轻挣脱子衿的手,将他的头搂进怀里:“别孩子气了。”
  
  “我不是孩子了,吴钩!我再过一年多便要行冠礼了!”
  
  “再过一年我已经四十了,子衿。”吴钩仍是笑,无奈又疼惜。
  
  “嗯。”
  
  “你什么时候回京城?”
  
  “探亲假,路上还要赶五六日,只能在这再待三日。”
  
  “五六日便赶了回来?”吴钩算了算,说道:“腿里的皮是不是磨破了?给我看看。”
  
  “不用了!呃……反正你眼睛也看不清楚。”
  
  “要不,自己上点药?”
  
  “没,上过药了,不疼。快点睡吧。好久没睡过好觉了。”
  
  炭火散出暖气,两人都不出声了。子衿微微挪了挪身体,将腿分开一些。从京城一路赶来江南,水路尚好,只是陆路为求快整日整日地骑马奔驰,原本已经有些薄茧的腿内侧又磨出了血,回家擦上药后还是痛得厉害。只是几年来练武健身不曾懈怠,才行走如常。
  
  他往枕头上摸了摸,牵起吴钩散落的头发。
  
  “怎么了?”
  
  “看看。”
  
  “这两年头发白了很多,”吴钩将自己的头发扯了回来,“有什么好看的。”
  
  “先生寄给你的药呢?”
  
  “吃了。那些药虽珍贵,还是不能让人返老还童哪。”
  
  “别开玩笑!”子衿有些羞恼,“我也没那么想……睡吧!”
  
  吴钩的呼吸渐渐沉了,子衿的手又探上枕头,细细地抓起一缕缕发。黑白相掺的发很硬,甚至有些扎手。在一大段的长发中,有一缕发短了一截。
  
  他侧过头,看着枕上吴钩的脸,忽然忍不住笑出声来。
  
  ——红线结发。
  
  回程时,定要去云阳西边的姻缘庙看看!




49

49、再别 。。。 
 
 
  “日子过得太快了,转眼已到离别之时。”子衿坐在吴钩院里,倒上一杯酒,一饮而尽。
  
  吴钩按住酒壶,说道:“别再喝了,对身体不好。小心明日起不来”
  
  子衿推开吴钩的手,又倒上一杯:“吴钩你知道么,在京城先生要我处处小心,不得行差踏错一步。官员们什么事都要挑拣我的错处,指摘我,因为年轻办事不牢靠。我已经很久没醉过了。”
  
  “那,我陪你喝。”
  
  “不……不行!你身体不好,不能喝……”
  
  “自从到了这里,我也没喝过几次酒。明天你还得回去,我不得送送你么?”吴钩笑着拿起杯子。
  
  “吴钩……我、我还想看你的剑。”
  
  “现在……怎么舞剑?我已经老了,子衿,我已经老了,全身都是病,我连剑都拿不动了,你知道么?”
  
  “那……那就算了。”
  
  两人已经喝得半醉,半撑在石桌上。
  
  “我明天就要走了。”
  
  “嗯。”
  
  “你要说什么么?”
  
  “有什么可说的?我想不到,我嘴笨。”
  
  “呵呵。我妹妹嫁到京城的时候,她也问,问我有什么可说的。我说,没什么了。吴钩,你知道么,我都不记得她长什么样子了。这次回家的时候,发现家里冷清得像是只有父母两个人住着一样。”
  
  “嗯。”
  
  “我很想学,学你的剑。可是我一直学不会……”
  
  “嗯。”
  
  “后来,我还是一直不停地练,练得手都起茧了,先生说,重新学。”
  
  “嗯。”
  
  “先生给我一匹马,叫穆。学骑马的时候不能在大街上跑,只能骑到京郊,摔下马的时候很疼,在马鞍上颠簸也很疼。”
  
  “嗯。”
  
  “别再说我像个孩子,吴钩。”
  
  “好。”
  
  “……喝酒!”
  
  “对,喝酒……”
  
  “你别喝……我来喝。先生什么事都瞒着我,吴钩,你也是一样。”
  
  “怎么了?”
  
  “吴嵋儿跟我说过,她以前常常到你家去,你肯定认得她,对不对?”
  
  “嗯。”
  
  “你知不知道,我好不容易才甩开她?先生却告诉我,他在江南时就已经知会过你!”
  
  “……子衿。”
  
  “嗯?”
  
  “……没什么。回去京城,要更加小心。”
  
  “嗯。”子衿摇了摇酒壶,已经空了。他慢慢趴倒在有些冰冷的石桌上,睡熟了。
  
  吴钩右手轻捶着身上的关节,发出轻声的呻吟。两年来身上疼得愈来愈厉害了,如同慢性的毒发。大夫开了许多药方,弄得满屋子都是药味,自己只能在晴天出门走走,其他时日只能呆在屋里。好在江南的 
 49、再别 。。。 
 
 
  旱季已快来了,到时候身体便会好转。
  
  只是,子衿若是到了边关苦寒之地,只怕会更加不惯。他下次回来,若也是自己这样……醉意迷蒙,他看着子衿的眉眼。虽在京城待了几年,换上衣袍也仍是一个江南的文秀书生。
  
  他看着空了的酒杯。
  
  若是这两年放出的河灯真能通得神灵,千万保佑这孩子平平安安!
  
  ************************************
  
  第二日,子衿别了父母,吴钩仍是送他到郊外。
  
  这次是走的陆路,新买的马踏在地上,发出闷响。
  
  子衿牵着马,和吴钩并肩走到长亭之外。
  
  “就到这里吧,你身体不好,别再往前走了。”
  
  “嗯。到了京城,记得来封信报平安。”
  
  “你要记得回信。”
  
  “好。”
  
  “你还没告诉我呢?”
  
  “什么?”
  
  “吴钩,你要等到我下次回来的时候才肯说么?说不定我回不来了。”
  
  “别乱说。快走吧,一路小心。”
  
  “我问你呢!别再想糊弄过去!”子衿盯着吴钩的眼睛,“一定要等到我变成你这个样子的时候?你要我缺一条胳膊还是一条腿?你要我也变成一个四十岁的人,要我也把头发染白么?戳到你的痛处了?”
  
  吴钩沉默良久,突然笑起来:“怎么还这么沉不住气。自己去看不好么?我的眼睛在白天虽也不太好使,也看得出你掉泪啦。”
  
  子衿转怒为喜,忙用袖子抹了把脸。两人又站了一阵,吴钩赶着子衿上了马。
  
  子衿走出一段,又牵紧马缰停下,回头望去。
  
  吴钩向来时的路走去,背影已经看不清了。
  
  按着先生的安排,下一次回来,便是……凯旋,抑或,死。
  
  他怅然调头,快马加鞭向着云阳赶去。
  
  还有一个地方,一定要去看看。




50

50、云阳 。。。 
 
 
  云阳西十九里,姻缘庙。
  
  这里远比不上京郊热闹,冷冷清清的,想来是山路难行。子衿来时牵着马,愈走愈觉得不该叫吴钩来此处。到山里时,他已出了一身汗,腿内侧摩擦着衣裤,极难受。
  
  姻缘庙比京郊的要小一些,其它的布置却没什么太大的不同。一位掌管着香火的庙祝大概是觉得客人太少,竟趴在木案上睡着了。
  
  子衿摸出随身的钱袋,往庙门口的箱子里投了几钱,才进了庙里。
  
  庙里的院子很大,中间便是那颗姻缘树,树上绑了许多垂下的红线,线上还吊着些玉饰与祈求姻缘的纸。子衿在密密麻麻的红线中细细地找寻,直到看得眼睛都痛了也没找到。
  
  不知何时庙祝醒了过来,走到子衿身边,问道:“可是来求姻缘的?”
  
  子衿摇摇头,又走近了一点。山里刚下过一场雨,粗糙的树皮变得湿滑,树上缠捆的红线愈发鲜艳。子衿手抚上树的躯干,撑着身子又靠近了一些。
  
  庙祝惊异地看着他,半晌,又笑着说道:“看来公子是个有心人。在这里绑红线的人哪,常会留点心上人认得的信物,公子想必是来看心上人留下的东西了?”
  
  “嗯,算是。”
  
  一边子衿还在仔细看着,那边老庙祝已经在念叨了:“要说这年头,痴情人还不少。上次还有个头发白了的人来,拿着根红线往树上爬呢——幸好没有摔着!哎呦,我仔细一瞧,他还少了一只手呢,腿脚倒是还利索。”
  
  “少了右手?”
  
  “是啊。”
  
  子衿闻言连忙往树上望去。连续多日的劳累让他有些发晕,看不清枝枝杈杈。叶子上残留的水珠不断地落下,他抹了抹脸,挽起袖子往树上爬。腿内侧被老树皮磨着,血渐渐渗了出来,他咬咬牙,用力跃了上去。
  
  在树分叉的地方,一根红线缠着整齐的黑白相间的发,牢牢地绑在粗枝上。接口处绑得很牢,子衿用手指抚了抚,在树上坐了一会。
  
  山中的雨又开始落下,子衿从树上下来,牵了马,沿着山路走了下去。
  
  他赶了一会路,便到了云阳。平日说话慢吞吞的管家这次却急着将他迎了进去。大伯小声对他说道:“探亲假过了,你也不能再在云阳躲着。你妹妹出事儿了,到京城的时候先待在岳府,岳先生自然有法子应对。”
  
  *******************************
  
  京城近日出了几件事,成了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一件,是何家二公子两年前娶进来的平妻与男子私会,被婢女说了出去,交了官府;另一件,则是皇上的吴昭媛为其诞下一对龙凤胎,为二皇子、长公主,被封为贤妃。 
 50、云阳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