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时归-第3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体两面的事情,怎么也不会对自家下手。但是对财计事有经验,聪明如蔡京等辈。看到萧言手段,都会眼前一亮。这不是萧言一下子能平白发了多大财的事情,而是他能以此种经营手段,将社会上的财富大规模吸纳过来,还是大家心甘情愿的事情。谁也不知道他还有多少新鲜花样,单单是将这些博彩手段推而广之,在富庶之地盛行,就能带来多大的收入?

这就是古今之间的差距了,现代社会,有各种融资平台(博彩业也算是吸纳游资的一种了吧…………),有各种融资手段。在中世纪,哪怕大宋,还是在土地上,在正常税收上打主意。能开海收关税已经算是开明王朝了。这对社会财富的动员能力,只怕比两个时代的科技水准差距还要大上一些。

“…………萧言经营球市子,以新鲜赛事,以大规模收集彩金。精心计算赔率。无非都是将扑社那些应用手段集中一处,以百倍规模加之。就平地生财,一下吸纳汴梁财富若此。老夫也曾打听,萧某人还尝与人言及,大宋遍地皆财,他还有百般新鲜手段可以使出吸纳之,还让人人趋之若鹜。臣因是想及,若是试用萧某人,让他使出手段,看能不能为大宋财计引来大笔财源?哪怕只是短短几年可以行此事,也足可使大宋撑过眼前艰危局面。以后也可徐徐调理…………如此不动国本,不扰攘民间,诚幸事也!

当然萧言此举,也乃小道,非国家理财之正办。可国家财计窘迫若此,老臣束手,也只有做此指望了。若圣人俯准老臣之策,则老臣还可殚精竭虑,尽力操持,看能不能有幸渡过眼前难关,还有一些指望。若圣人不能俯准,则老臣只能自请避位,留待来贤。”

蔡京一番话,让赵佶和梁师成都听明白了。虽然限于时代,有些细微曲折处不能用此时话语说出来,但赵佶和梁师成都是站在大宋顶峰位置的,对国家财计之事都是清楚明白。蔡京话中意思,再明白不过。

大宋财用窘迫,节流又一时无法指望。开源现在固有手段也早已使尽。萧言现在拿出了一套新鲜东西,可以吸纳巨量的社会财富。还不如用他试试,看他还能拿出什么本事出来,看一旦放他任事,是不是为大宋生财,能十倍于现在的球市子。要是如愿,那对大宋财计而言,真是天大的好事!

□□□□□□□□□

听明白蔡京话中意思,梁师成心下已经冰凉,连反驳的心情都没有了。如此这般,再拦不住萧言上位之途。自己如此权位,官家如此宠信,却连一个萧言都对付不了。等于是被重重的打了一记耳光,威风重挫。而此次蔡京谋定后动,大涨气焰,就是自己再难压制得了的了…………自己失却这个平衡蔡京的作用,官家还能信重多久?这世间幸进之辈尚多,只怕很快就有新人冒出,取代自己在官家身边的地位罢…………

他现在也无从进言,自家地位,在官家身边的情分宠信,怎么也重要不过蔡京做出的这一篇大文章!

现下剩下的就是官家和蔡京之间的争斗了,看到底如何使用这个萧言。官家是不会放心将萧言交到蔡京一党当中的…………可是这已经没有自己什么事情了…………

赵佶心中所想,正如梁师成所料。蔡京这一篇文章做下来,布局谋篇,都是绝妙。自己昨夜为萧言所动,不过是贪的每年两百万贯以上的应奉。现在看来,萧言能带给自家的利益只有更多,说不定是十倍以上!再弥补自家用度的同时,还能对国家四下漏风的财计有所支撑,这般人物,如何能轻易让他出外?就算萧言有百般不是,有诸多让人担心处,也不得不用了。只是绝不能让蔡京掌握此子,只能将他牢牢握在掌中,成为自家孤臣!

就算萧言曾经和蔡京是一党,然则当初王黼童贯之辈不也是?比起蔡京,官家怎么也要大上一些。自家信重,自然也就拉过来了。至于身边老臣梁师成的感受,就先不去管了罢。这老货,百数十万贯,在赵佶心中还抵得过的。数目再大一些,就只好割爱了。

不过雷霆雨露都是君恩,他还想怎的?自己还是极力周全他的就是了。

转瞬之间,赵佶就已经做出了决断。他心中此刻也微微有些讶异感慨,到底是从哪里,生出萧言这般人物?在北伐大军进退不得,士气丧尽的时候。他突然出现,结果几乎是孤身北渡,又让这场战事继续进行了下去。最后一举击灭残辽。回到汴梁,不经意间仿佛又成了挽救国计窘迫如此的指望。难道自己真的是天星转世,前生道君。但有不利,就有英才命世,辅佐自己成就此凡间帝王功业?

一边想着,赵佶一边沉吟点头:“太师处心积虑,为国操劳,朕实深感…………来人,传翰林承旨拟旨,增太师实封三百户,增荫两孙辈入太学。若是太师孙辈早有恩荫,就在族人中拣两人承荫…………太师,朕是要留你在京师终老的。万望太师再莫说什么乞骸骨的话语,你我君臣相得始终,是要留待后世一段佳话的。这点小小封赠,太师领政事堂,就给朕一点体面,莫要封还了罢。”

他如此吩咐,旁边侍候的小黄门忙不迭的上前领旨。默记赵佶所言,出外就去召承旨前来拟旨。蔡京此刻,也颤巍巍的起身行礼谢恩,感诵道:“圣人天恩,老臣如何克当?只有尽心竭力,为国朝操持财计之事,才能聊报一二…………臣所请两策,圣人可是俯准?”

赵佶咳嗽一声,负手踱了几步:“第一策,朕自然是没什么的。不过禁中还有太后在,这奉养不能俭省了,着内诸省商议,确保奉养之资几何,再与卿议罢…………至于第二策…………”

他吸口气,避开蔡京目光,随手摆弄几案上的器物,缓缓摇头道:“萧某人小臣也,南归之人,虽有大功。但国朝用人,自有定制。三司如此要害之处,岂能轻去?国朝财计之事,也不是他现在就能轻易挑起的…………不过既然太师力荐,朕便用些心力,好好察用磨砺此人一番,看他当不当得起将来大任…………萧某人以军功立身,国朝制度,还是入西府恰当一些,看给他寻一个什么名义差遣,好好考察一番才是…………若是他真有这番格局本事,朕再将他交到太师这里,以为辅翼…………如此处断,太师以为如何?”

此刻赵佶所说,就已经是定论了。无论蔡京和梁师成再怎样进言,都无法动摇赵佶此刻的决断了。蔡京心中暗笑,西府是他的手绝对伸不进去的,将萧言留置枢密西府,自然就是赵佶准备亲手掌握了。如果萧言真有这般生财本事,也是赵佶手里的财源。

不过蔡京此来,本来就没有真将萧言拉入三司的意思。两人现在共同大敌算是梁师成一人,分开两下,倒还好说话一些。只要萧言起来,他和梁师成之间绝没可能有所调和的。只有继续争斗下去,梁师成就再无法如前一般只是压制提防他一人了。老公相自然权势大张。至于将来如何,自己还不知道有几年日子,只要仍然把持重权直到终老,将来眼睛闭上,管他们那么多?萧言能够立身,这次也要承自己情分。将来万一他地位日高,对蔡家自然也有一番承情照应。如此这般,也就够了…………

自己将来,就笑看萧某人和梁师成之间的争斗罢,梁某人在如此地位,还奈何不得萧某人,将来还怕不灰头土脸?得罪了老夫,岂能这般轻易就算了?

火候看得如此之准,今日御前这篇文章做得如此之稳。除了萧言之外,就是蔡京自己得到的好处最多。憋屈了几年的老公相,此刻差点忍不住就将喜色挂在了脸上!

另一头,梁师成却默默无言,只是在那里恭谨侍立。嘴闭得紧紧的,腮骨因为用力都凸了出来。此次是不成了,就看将来罢!

赵佶说完,就望向蔡京:“太师以为如何?”

蔡京收敛心神,恭谨回答:“圣明无过官家!老臣还有什么说得。但愿萧某人不负官家青眼,真的有所回报圣人与国朝还好,若是辜负了官家这一番苦心,就是老臣这里,也容不得他!”

赵佶一笑,摆摆手道:“今日不是常朝,到议论国事了这么久。一个小臣,倒惊动了如许人。且回去各自安置罢,明日朕去球市子看看这萧某人格局到底如何,朕之用人,向来是如履薄冰,谨慎万分的…………梁卿与蔡老卿家,都颇有年齿,就不必和朕一般吃这辛苦了。但有什么事情,朕自然是要知照两位卿家的…………就如此罢?”

既然要用萧言,要将他笼络为自家孤臣。明日给他这个体面,就是必然的了。梁师成不必去,去了反而是伤他体面。赵佶还想着日后赏赐他点什么稍稍抚慰这个宠臣之心呢。至于蔡京,更不必凑这个热闹,以后还得百般提防萧言和他往来!

但愿这个萧言,不要负朕这番苦心!

话说到如此,蔡京和梁师成就山呼舞拜告退。赵佶自然不容他们行全礼,还遣内使以肩舆将两位老臣送出。两人出外,目光到最后都未曾碰上一下。

赵佶从昨夜到今日,一直都在料理萧言引发的诸般事情,也觉得倦了。却还来不及休息,遣出身边人,一叠连声的传诏出去,明日御驾亲临球市子之事,再无更易,相关人等,加紧准备。萧言处,参与球市子经营各将门世家处也传去口谕,正式通知他们,准备接驾!

第二卷 汴梁误 第105章 惊动和准备(一)

最先得到官家那里决断消息的,自然是在懿肃贵妃这里。

官家和梁师成与蔡京在寝殿书房当中问对,懿肃贵妃遣来的人已经在其间往还了不知道多少次。

事情进展到如此,已经不单单是萧言一人去留的问题了,说不定还牵扯着将来朝局格局变动的大事。赵佶是有宋以来皇权最重之人,对他的心意大家更要揣摩得透彻,才能在今日汴梁稳稳站住脚步,甚而过得愈发的滋润。

官家送出梁师成。遣出内使四下传信,这消息自然第一时间就来到懿肃贵妃这里。几个可以留在懿肃贵妃身边等待最新的消息的县主命妇,早就颈项都等得长了。

这个打探消息的人是懿肃贵妃身边得用心腹,在禁中面子既有,而且懿肃贵妃手面向来不小,也给相关内使使足了好处,打探来的消息既然再确实不过,甚而在私下里和蔡京梁师成问对内容,都打探了不少出来。

懿肃贵妃听完,沉吟少顷,摇摇头才展颜一笑,很是有些讶异的样子:“当真是了不得。谁知道最后竟然变成这般模样?本来想着萧言以应奉动官家之心,不过为了自保而已。老公相却翩然入禁中,这一篇文章做下来,这萧言竟然成了官家不得不看重之人!要是萧言此子伶俐,将来说不定又是一个王黼!这个南归之人。命数之奇之硬,都足供人一叹!”

旁边几名县主命妇都听得呆了。虽然她们是不大懂国家大事的,对朝局之间争斗也是有些懵懂。无非是在禁中有面子,嘴又紧,行事谨慎,才能为各家所重,成为这往来禁中打探要紧消息的人物。但是既然在其间浸淫久了,自然多少也知晓一些分寸。太过深奥的不必问,只是今日惊动了梁宫观和老公相这等顶尖人物。在天子面前,几经反复,最后还是天子亲口安排萧言如何使用,就知道萧言在这汴梁,地位一下就拔高了几层!

甚而都可以归类到天子青眼有加的将来信臣一流人物当中,谁都知道这位官家性子,只要萧言哄得好了。谁说萧言不能一飞冲天?

这几个县主命妇在那里痴痴呆呆的,懿肃贵妃笑着赶人:“还在那里乔什么痴模样?都忘了自己所来为何?这等要紧消息,赶紧传出去与各家,外间不知道急成什么模样,整个汴梁,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在等这眼下结果!赶紧传出去,少不了得一个彩头!”

几名县主命妇这才反应过来,忙不迭的应一声。就赶紧起身乱纷纷的向懿肃贵妃行礼,各自带来有使唤人,护持着她们忙不迭的赶紧出禁中去了。

几人去后,只留下懿肃贵妃在那里沉思。

她是没儿子的嫔妃,将来如何,就看手中能积攒下多少,还有女儿嫁得如何,在驸马家能不能当起家才能决定晚景如何。这和外间外臣联络是少不了的,也是多要仰仗着有力外臣才能发财。懿肃贵妃,此刻自然还谈不上将萧言视为可能驸马人选,就是想也未曾朝这里想。宋时挑驸马需要的是有根脚人家,世代与天家休戚与共才能出嫁。萧言在大宋,不管再有本事,一个缺点是天生的,没有根脚。

但是眼看得萧言要为赵佶得用,而且很可能要担负起在汴梁应俸天家的重任,为财货计,也不得不向这个南归之人略微示好。可是平白不相干的,他和禁中又没有半分关系,自家体面又在这里,不能硬凑上去。到底该如何向萧言示好。到是一个麻烦事情。

想到后来,懿肃贵妃忍不住也叹息一声。

“唉,此子出现在汴梁,也不知道平白生了多少事情。也不知道汴梁城中有多少人,今夜再难安睡…………将来这汴梁城中。他怎么也算是一号人物了!”

□□□□□□□□□

此间消息,自然沿着最快的渠道,一直传到了在球市子等候的诸家主事中人那里。禁中传来的消息细细说完,在这雅间等候的各家主事之人,一时间竟然沉默了下来,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不知道过了多久,不知道才听到谁叹息一声:“老公相这一招奇兵突出,却是好狠!御前这篇文章也做得天衣无缝,任谁都说不出个不是来。要说老公相和萧某人没有联络,谁云能信?然则萧言官家又不得不用,还不得不加以荣宠,将他从老公相那里拉过来。如当日王金睛等辈故事…………若是这所有一切,都是萧某人筹算的,此人心思,未免也太过深了一些…………”

一句话如一石激起千层浪,顿时引起应和声一片,人人都是感慨无比。

“此后俺们和这萧显谟如何处?却再不能等闲视之了。隐相在他面前都已经灰头土脸,俺们以后怎么好和他争多论少?”

“官家信重,自己又有百般机变,说不定还要进枢府行走,正是俺们该管上司,天然就弱了一头。隐相和俺们毕竟还隔一层,这个可就在身边!”

“听禁中传来意思,官家信重萧显谟,是因为这萧显谟许诺要应奉官家,这可是个无底洞!要是萧显谟仗了官家势头,非要攘夺了俺们的份子,到时候该当如何是好?”

“这些先是不论,俺却是真心佩服此子。实话实说,他和隐相对上,谁能看好此子?谁知道一夜一天下来,七转八折,最后却是隐相栽了跟头!明日还有官家御驾亲临来示荣宠,准定还有大用。这般手腕,在座之人谁人能及?官家身边这些年宠臣尽有。俺们也见得熟了,然则这些宠臣,谁有这位萧显谟本事?将来要是此子得大用了,朝局真不知道朝什么地方变去!”

“俺家几个犬子,比起此子来岁数差不多,本事心机就当真是天差地远了。身上也领着御前班直散指挥的差遣,和官家也时时见面的,怎么就卖不上这个好去?家中几代未曾出过横班了,都是靠着老祖宗遗泽过日子,想来就让人牙痒,回去再重重的调理他们!”

众人议论纷纷,讶异有之,艳羡有之,更多的还是担心,自己的那一亩三分地,生怕萧言一旦得宠。他又是有心机手腕的,自家在这生财生意中占的份子缩水。现在在这足球联盟中的近二十家将门世家,不少不过是禁军将门中的中等门户,恰逢其会成了发起人。他们也没什么雄心壮志,守着发财也就够了,最担心的就是利益受损。

眼看得大家议论成一团,却言不及义。一直闭着眼睛揣摩禁中传来消息的石老胖子睁眼喝道:“诸位,现下岂是说这个的时候?官家遣使马上就要来传口谕,明日御驾亲临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现在时间紧迫,容不得俺们再七嘴八舌的感慨议论了,对官家。对萧某人那里,都要先有所预备才好!”

这石老胖子——行文至此,总该称呼他的大号石崇义了。除了家资在众人当中最富之外。身上官衔也并不让人轻忽,挂着天武军四厢都指挥使的头衔。

大宋三衙制度,原来殿前司和侍卫司并立,后来侍卫司分为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司和侍卫亲军步军指挥使司,居于殿前司之下。合称三衙。这三衙当中分设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都虞侯使,总计九名最高长官,可称三衙管军。(侍卫司这个名义还长期存在,依然设官,但已经形同虚设,到宋真宗将这最后的名义才告取消。)

三衙管军之下就是上四军都指挥使也可称管军。得上四军指挥使名衔已经是三衙了不得高等武臣,身在横班之列。这脾气甚好,见谁都笑嘻嘻的石崇义正是上四军中天武军的都指挥使。比照萧言穿越来的那个时代,应该差不多就是拱卫京畿的三十八、二十七这种王牌集团军的司令官,尊崇之处还有过之。

虽然现在天武军早已废弛。名册上就一万两千多军马,实则一个得用能上阵的都未必都找出来。天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