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军神-第4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这个士族、豪强势力极大的时代,以他的背景,想要揭竿而起、割据一方,无异于痴人说梦。
陈旭只希望能够寻到一位明主,在其帐下混个一官半职,好让陈氏一族在乱世中得到庇护。
挠了挠自己的后脑勺,陈虎面露难色。对于平民百姓而言,想要读书习字,真如镜花水月一般,很不真实。
“大兄,我们家中没有书籍,也请不起先生,想要读书习字真的非常困难。”
陈旭闻言不由叹了一口气,这个时代的书籍非常珍贵,只有一些大家族才有藏书。
普通百姓读不了书无法做官,士族、豪强却人才辈出,长久下来,强、弱两个阶级的对比愈加明显。
陈旭拍了拍陈虎的肩膀,突然豪气的说道:“无妨,大兄我以后如果有出息了,一定收集很多书籍,让咱家的每个孩子都能读书习字。”
第918章 孔明之策
关羽青龙偃月刀力道极沉,太史慈每次与其交锋,都感觉血气往上涌。
可是杀到现在,太史慈已经没有了退路,他不是没有想过以攻代守,可是关羽刀法实在厉害。
无论攻击还是防御,都已经达到化境,根本无懈可击。
厮杀到了现在,关羽力气虽然消耗不小,太史慈却已经有些受了内伤,手臂都有些颤抖。
“不能再这么继续下去了。”
一百三十回合之后,太史慈好像下定决心一般,一改方才留有余地的攻势,反而招招以命博命。
哪怕身死校场之上,太史慈也不能坠了东吴士气。
关羽也感受到了太史慈的决心,亦是心中凛然,提起十二万分精神,却又不敢真的以命博命。
不是关羽怕死,而是他不能那么做。
否则的话,无论胜负,都会破坏了诸葛亮的计划,甚至会让孙刘联盟出现裂痕。
一方抛开生死,一方畏首畏尾。
战场局势居然再度转变,台下本来平静的东吴士卒,再次欢呼了起来。
关羽越打越憋屈,虽然他顾全大局,终究还是一员武将,心中有着属于武将的热血。
“要战,就战个痛快!”
“杀!”
心中有了决定,关羽当即爆吼一声,抛弃了所有杂念,奋力杀去。
“铛铛铛!”
两人你来我往,又战了二十回合,战局越来越凶险,看得东吴诸将心惊胆战。
就连孙权本人,都为太史慈感到担心,哪怕是一直镇定自若的诸葛亮,此时也脸色肃然。
“吼!”
关羽大刀,横扫天下,所向睥睨。
太史慈长枪,指东打西,专刺要害,舍身忘死。
只不过,当关羽也开始抛去杂念的时候,太史慈却是再度落入下风。
“现在,只能两败俱伤了。”
手臂上传来的麻痹感觉,让太史慈彻底下定了决心,当他看到那抹雪白的刀光之时,再也不闪不避,一枪刺向关羽心口。
正在观看比武的东吴诸将,见此情形都不由惊呼了起来,孙权更是猛然站起身子,双拳紧握。
关羽没有想到,太史慈居然如此拼命。
“这一刀劈下去,太史慈必定陨命,绝对不能那么做。”
间不容发之际,关羽猛然扭动身体,用以躲避要害,而后用尽力气收回刀势。
太史慈手中的长枪,眼看已经要刺进关羽身体,才想起这只是比武,猛然收住了长枪。
“呼呼呼!”
围观众人见到这幅情景,都是忍不住常常舒了一口气,那些与太史慈交好的将领,更是剧烈喘着粗气。
眼看在最后一刻,太史慈也没有刺出长枪,关羽才从惊魂未定中回过神来。
他收了青龙偃月刀,沉声说道:“子义,这场比试就当平手,可好?”
太史慈收枪骑在战马上,沉默半晌,说道:“你在收回大刀的时候,还有余力扭动身子避过要害。”
“若我二人都不收手,我死你重伤,所以这一场比试,你赢了。”
太史慈虽然渴望胜利,虽然不想让东吴丢脸,却也知道自己输了。
他为人堂堂正正,输了就是输了,没必要糊弄别人,这才坦然承认了下来。
关羽见太史慈如此,心中亦是产生了一丝敬意。
他刚才已经给了太史慈台阶下,太史慈却坚持着自己的骄傲。
还有,那属于武者的尊严。
真正的武者,输赢各凭本事,不需要别人的施舍与怜悯。
言毕,太史慈直接跳下战马,来到孙权身旁跪伏于地,道:“末将给主公丢脸了。”
孙权却是急忙上前,一把将太史慈搀扶起来,扶其背曰:“关将军勇猛异常,就连秦王都十分忌惮。”
“子义能够与其势均力敌,纵然略微输上一筹,也不丢人。东吴有子义这等良将,真乃孤之福分!”
太史慈闻言,心中感动无比,眼睛也有些发涩。
东吴诸将以及士卒,也并没有因为太史慈的认输而感到丢人,反而觉得自家将军坦坦荡荡。
而且,若是方才两人都不收手,纵然关羽躲过了要害,身体也会被长枪洞穿。
如果在战场上受了这种伤势,绝对没有活命的道理。故此,严格意义上来讲,太史慈并没有输给关羽。
饶是如此,东吴上下对于台上的关羽,也感觉敬畏有加。
仅仅一个人,就横扫东吴无敌手,这种勇士只会得到人们尊敬,而不是嫉妒。
事实上,达到了关羽这种高度,也的确值得别人尊敬与仰望。
见两人都没有受伤,诸葛亮才悄悄松了一口气。
半年以来,诸葛亮每日在东吴游走,与东吴文武交好,尽量展露自己的才华。
不得不说,诸葛亮所学实在太杂,只要他下定决心,无论与任何人都能相谈甚欢。
这段时间,诸葛亮已经得到了,东吴上下的友谊以及敬重,诸葛亮才华也展露无遗,为众人所称赞。
诸葛亮已经用自己的智慧,折服了东吴上下,关羽现在也用自己的勇武,得到了东吴的认可。
对于诸葛亮而言,出使东吴的铺垫已经做足,是时候该介入正题了。
在校场围观的众人散去以后,孙权当即大摆筵席,邀请诸葛亮、关羽、太史慈赴宴。
诸葛亮自然没有丝毫拒绝,施施然前往。
宴席之中,众人推杯换盏,美姬载歌载舞,好不热闹。
只不过酒过三巡,诸葛亮却是将酒杯放下,深深叹了一口气。
孙权正在兴头上,忽然看见诸葛亮叹气,不由问道:“先生可是觉得我招待不周,这才唉声叹气?”
诸葛亮勉强笑道:“这段时间,吴王待我甚厚,亮又岂会不感恩?”
“我所虑者,乃关中秦王是也。”
“也不知这种悠闲的生活,究竟还能持续多久。”
孙权心中一凛,知道诸葛亮终于要出招了,当即坐直了身体,问道:“先生有话但说无妨。”
经过去岁一战,孙权也知道陈旭太过强大,感受到了深深的压力。
诸葛亮喝了一杯酒,也不说话,只是眼中带着深深的忧虑。
孙权再三询问,诸葛亮始终沉默不语。
宴会终了,待众人散去以后,孙权却是叫住了诸葛亮,将其带入内室之中。
随后,周瑜、鲁肃、张昭、太史慈等东吴栋梁,也都聚集在了一起。
诸葛亮看到这种阵势,不由心中暗喜。
只不过,他表面仍旧不动声色,有些狐疑的问道:“不知吴王唤来在下,所为何事?”
孙权正色道:“先生出使江东,肯定不会没有目的。”
“如今东吴与荆州乃是盟友,又有陈文昭这个大敌当前,先生有话但说无妨。”
其余众人也是看着诸葛亮,想要听听他会如何说话。
事实上,他们眼中也都露出了期待之色。
因为诸葛亮这半年,已经展露了自己的才华,得到了众人的认可。
周瑜等人虽然知道陈旭势大,可是诸侯屡次伐陈,结果都是铩羽而归,他们现在也是无计可施。
诸葛亮看着众人的表现,也不再拿捏,当即正色说道:“不知吴王以为,今日之陈文昭,比之昔日强秦如何?”
孙权沉吟半晌,道:“实力犹在其上。”
诸葛亮再问:“天下其余诸侯,比之昔日六国如何?”
孙权自然知道,诸葛亮所言乃是战国时期的其余六国,当即说道:“尤有不及。”
诸葛亮微微颔首,道:“强秦吞并六国而一统天下,陈文昭强过昔日秦国,四大诸侯却不如六国远矣。”
“若是长此以往,四国必有亡国之患。”
对于这个道理,众人都非常明白,哪怕听见诸葛亮的话,也并没有太大惊讶。
周瑜却是说道:“昔日六国联合,屡次攻秦尚且没有功成,今日诸侯联盟,又能奈陈文昭何?”
并非周瑜长他人志气,而灭自己威风,他也是以退为进,想要逼迫诸葛亮说出心中所想。
诸葛亮如何不明白周瑜打算,当即笑道:“六国之所以没有灭亡秦国,并不是因为他们联合在一起,都没有秦国强大。”
“六国之败,乃在于并不齐心。”
说到这里,诸葛亮环顾众人,继续说道:“陈文昭虽然强大,如果四大诸侯能够真正齐心。”
“无论是在谋士、武将、人口、军队、疆域、粮草、财富上面,都要远远超过陈文昭,想要将其消灭,恐怕并非没有可能。”
诸葛亮之言,倒非无故放矢。
天下十三州,陈旭只占据四州之地,虽然先后掳走了许多人口,境内人口总数还没有占据天下的一半。
如果诸侯真的能够放下所有偏见,齐心协力讨伐陈旭,就连陈旭也难以抵挡。
鲁肃却是摇头道:“话虽如此,然而诸侯分属四国,又怎能真正齐心协力?又怎能做到政令统一?”
并非诸侯不顾大局,只是所有人都有私心,想要真正联合为一,将会十分困难,几乎没有丝毫可能。
其余众人,听见鲁肃的话,也都纷纷点头。
诸葛亮却是正色说道:“想要做到真正放弃偏见,将所有力量聚集在一起,虽然十分困难,却也并非没有可能?”
周瑜急忙问道:“孔明有何计策?”
诸葛亮答道:“挑选出一位统帅,统御四国兵马,四国诸侯都要听从统帅命令,直到覆灭陈文昭为止!”
众人闻言,脸色皆变。
第919章 入徐州
诸葛亮的话,实在有些太过骇人听闻。
四大诸侯镇守一方,都是各自领地的至尊,平常更是说一不二。
现在,诸葛亮却说要挑选出一位统帅,让四大诸侯都要听从此人的命令,这简直是痴心妄想。
须知,以四大诸侯的身份地位,这个世间又有何人,能够让他们如此屈尊?
周瑜当即摇头道:“孔明想法虽好,终究不太现实,试问天下之间,何人有此才能与威望?”
诸葛亮却是轻摇羽扇,笑着说道:“昔日,管仲折服天下诸侯,帮助齐桓公成就霸业。”
“乐毅统帅五国联军,连下齐国七十余城,既然先贤有此壮举,为何我等不可效仿!”
张昭却是摇头:“管仲、乐毅何等人杰,能够得到诸侯信服不以为过。”
“可是如今天下之间,又有何人能够有此能力,有此威望,得到天下诸侯的信服!”
诸葛亮却是敛容说道:“亮虽不才,却觉得自身才能不在管仲、乐毅之下,当得起四国统帅之职。”
此时的诸葛亮,再也没有了往日的谦逊,反而变得锋芒毕露。
孙权等人听闻诸葛亮之言,亦是目瞪口呆,没想到诸葛亮居然如此大言不惭。
若诸葛亮刚刚来到江东,敢放下这等狂言,定会遭致众人的口诛笔伐。
然而,诸葛亮在东吴的半年时间,已经充分展露的自身才华,在内政、军事、杂学、律法之上,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
哪怕许多骄傲的江东文武,经过半年相处之后,也不得不承认诸葛亮的才华。
不仅如此,关羽的勇武以及白耳兵的精锐,都给孙权等人,留下了一个极其深刻的印象。
诸葛亮之所以蛰伏半年,每日只是与东吴上下闲谈,正是为了今日。
故此,当孙权等人听见诸葛亮的话以后,当即沉默不语。
就孙权个人而言,他对于诸葛亮十分看重。
孙权觉得,如果真能由他统帅诸侯联军,将陈旭消灭的话,就算暂时听命于诸葛亮也未尝不可。
只不过,纵然孙权有这种想法,曹操、袁谭又岂会自降身份?
周瑜聪慧异常,心念急转之间,就已经知道了诸葛亮的打算,在震惊之余亦是慨叹不已。
哪怕以周瑜的才华,也没有想到,诸葛亮既然有此等豪情。
只不过,他终究还是摇头道:“孔明虽然才华横溢,终究有些名声不显,如何能够得到天下诸侯认可?”
诸葛亮轻声笑道:“昔日之管仲,为谋生计与鲍叔牙一同经商,却屡屡亏负,只不过一落魄商人尔。”
“乐毅未曾统帅五**队之前,天下又有何人知其名声?”
说到这里,诸葛亮目光灼灼的盯着孙权,而后躬身行礼道:“以吴王之雄才伟略,不可能看不清天下大势。”
“除了将诸侯实力全部聚集起来以外,还有什么方法,能够制衡陈文昭?”
“还请吴王三思!”
孙权紧皱眉头,背负双手在屋内来回走动着,过了许久才说道:“此事重大,先生还是先请回去休息。”
“待我召集麾下文武,认真商议一番,再给先生答复可好?”
见孙权似乎有些意动,而且没有第一时间拒绝,诸葛亮也不由长长舒了一口气。
只不过,他还是谨慎的说道:“若吴王果真有此意,切不可大张旗鼓讨论此事,只需召集心腹之人商议即可。”
周瑜想到了当初,庞统出其不意袭击益州的事情,不由眼神闪动,微微向孙权点了点头。
孙权会意,当即满口应允。
之后几日,孙权每日召集东吴心腹,商议诸葛亮所献之策。
众人得知诸葛亮的谋划以后,反应不一。
有些人沉默不语,有些人觉得诸葛亮之言有理,还有些人却是认为,诸葛亮没有这等威望。
无论这些人如何讨论,消息终究还是没有被扩散出去。
这种争论,也仅仅被限制在东吴上层之中。
经过再三考虑之后,周瑜、鲁肃联合向孙权进言:“若是孔明有能力说服其余诸侯,此计未尝不可行。”
“只不过其中详细事宜,还要等到尘埃落定以后,继续商谈才行。”
孙权深以为然,当即召来诸葛亮,说道:“若是先生能够说服齐王与燕王,孤亦非不顾大局之人。”
“只是先生又怎能保证,在统帅诸侯联军之时,能够做到不偏不倚,不故意让东吴士卒送死?”
诸葛亮当即正色道:“纵然亮有幸成为诸侯联军统帅,也不可能一人独揽大权,还需诸侯派人相助才行。”
“更何况,陈文昭不死,亮又岂敢自毁跟脚?此事吴王还请放心。”
孙权闻言微微颔首,道:“既然如此,孤便静候佳音了。”
耗费半年时间,在东吴展露才华,并且得到了孙权的肯定答复,诸葛亮第一站之行,可谓是完美收场。
时间紧迫,诸葛亮很快就辞别了孙权,继续往徐州赶去。
孙权亲率江东文武,出城二十里相送诸葛亮,给足了诸葛亮面子。
孙权此举,也未尝不是在给诸葛亮造势,好让他在出使徐州的时候,能够得到曹操的重视。
回到府中以后,周泰对孙权说道:“孔明虽然颇有才华,可妄图以让明公都听从他的调遣,也未免太过狂妄了。”
“若果真如此,明公颜面何存!”
孙权却是叹息道:“关中势大,除非诸侯真正联合,如何能够抵挡?”
以前诸侯屡次伐陈,结果每次都是铩羽而归,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诸侯并未真正齐心协力。
鲁肃听见周泰的话,却是摇头道:“幼平此言差矣,若诸侯都能自降身份,派遣大军听从一人调遣,合力消灭关中。”
“不仅不会有损诸侯威名,此举还能名垂千古,成为一桩美谈。”
“我所虑者,乃其余诸侯,不见得有明公此等心胸,恐怕不会同意诸葛孔明的建议啊。”
鲁肃言下之意,也就是说孙权胸怀宽广,以大局为重。
被鲁肃这么一说,孙权当即面带笑意。
却说诸葛亮离开扬州地界,星夜兼程往徐州赶去,尚且没有抵达徐州首府郯县,就碰到了曹操麾下骑兵。
“吁!”
一骑快马奔到诸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