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林语堂看儒与道-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恶行有五种,其中尤以心恶最坏,什么叫心恶呢?心恶就是自满。(《庄子》外篇第二十章《山水》)

  二、双妾

  阳子到宋国,住在旅馆里。旅馆主人有两个妻妾:一个美丽,一个丑陋。但是丑陋的受人尊敬,美丽的反而受人鄙视。阳子问是什么缘故?旅馆小童回答说:〃那美丽的自以为美丽,因此大家就不以她为美;那丑陋的自谦丑陋,大家反而不认为她丑陋了。〃(《庄子》外篇第二十章《山木》)三、自显不是显:〃好〃的定义

  如果一个人改变本性去顺从仁义,即使能修养到曾参、史鳅那般有行,也不能算做好;改变本性去品尝五味,即使识味能像俞儿那样高明,也不能算做好;改变本性去辨别五音,即使辨音能像师旷那样清晰,也不能算做好;改变本性去区别五色,即使视觉能像离朱那样锐厉,也并不能算做好。

  我所说的〃好〃:不是外在的仁义,而是内在的自得;不是一般人所讲的口味,而是本性的达成;不是能听到什么,而是出于自然的听觉;不是能看到什么,而是出于自然的视觉。


第74节:第二十四章 余食赘行


  假如不是出于自然的视觉,而是想看到什么,不是求自得而是想得到什么;这是舍己效人,使别人得,而不能找到自己的得,使他人安逸而自己无法安逸。

  要是只使别人安逸,而自己得不到安逸,那盗跖和伯夷的行为同样是过于乖僻了。我自愧没有这种道德的修养,所以既不敢营求仁义的德操,也不敢做过分乖僻的行为。(《庄子》外篇第八章《骈拇》)

  四、自夸的不会成功

  孔子被围困于陈、蔡之间,连着七天没有起火烧饭。太公任去安慰他说:〃你几乎丧失了性命。〃

  孔子说:〃是啊!〃

  太公任又问:〃你僧恨死亡吗?〃

  孔子回答:〃是的。〃

  太公任说道:〃我告诉你'避死'的方法。东海有只鸟,名叫意怠。这个鸟飞行得极慢,一副毫无本事的样子。飞行的时候一定要别的鸟引导,栖息时又必定要栖在群鸟的中间。它前进时不领先;退却时不居后;吃东西的时候从来不先尝,只吃别的鸟吃剩的东西。所以在鸟群中不会被排斥,外人也伤不了它,因此能够避免祸害。

  〃大凡直的树木,会先被砍伐;甘甜的井水,会先被用尽。现在到处卖弄聪明来惊吓世俗的愚人,修养自己的行为来显明别人的污浊;你这样自炫才能,就好像挑着太阳和月亮在游行一般,怎能避祸呢?

  〃我曾听老子说过:'自夸才能的不会成功,功成不退的就会失败,名声显赫的就会受侮辱。'有谁能除去求功求名的心,而回复和常人一样呢?

  〃大道流行天下,而不自居有道;大德流行天下,也不自居有德。如果你能纯朴无华,与物混同,像是愚昧无知;削除圣迹,捐弃权势,不求功名,做到我不求人,人不求我的地步,又怎会招致这样的祸患?要知道,至德之人是从不求声名的。〃(《庄子》外篇二十章《山木》)

  有关孔子〃卖弄〃的趣闻,在二十九章之二另有说明。

  第二十五章 四大法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 (31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32 )。

  [语译]

  在天地存在以前,就有一个东西浑然而成。它无形、无休、无声;既看不见,又听不到,摸不着。它不生不灭,独立长存,而永不改变;周行天下,不觉倦怠,而无所不在。世上一切的事物,莫不靠它才能生生不息,它可说是万物的母亲了。

  这样玄妙的东西,我实在不知道它的名字是什么,不得已,只好叫它作〃道〃。如果要勉强给它起个名字的话,也只能称它为〃大〃。大到没有极限,便不会消逝;没有消逝,才称得起远;虽然远,却仍能自远而返。

  所以说,道是最大的;其次是天;再则为地;次则为王。宇宙中的四大,王也是其中之一。但这四大显然是各有范围,各有差等。

  人为地所承载,所以人当效法〃地〃;地为天所覆盖,所以地当效法〃天〃;天为道所包涵,所以天当效法〃道〃;道以自然为归,所以道当效法〃自然〃。

  本章把道及天体的运行看作是一种值得为人模仿的典范,并重申道是不能名的,如果勉强给它安个名字,也纯粹是应急的措施。同时,本章更强调以同样的程序、不同的方式来创造万物、毁灭万物的〃复归为始〃说。

  一、宇宙的神秘

  天是自然运转的吗?地是自然静止的吗?日月是争逐循环的吗?是谁主宰它们的?是谁掌握那法则的?又是谁来日夜推动的呢?是由于机关的操纵?还是真有自然的运行?布云是为了下雨,下雨是为了布云,那么又是谁降施云雨?是谁无事竟以此寻乐呢?

  风起自北方,它的行止忽东忽西,忽上忽下,是谁没事煽动它这么做的?(《庄子》外篇第十四章《天运》)

  庄子并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但是在后面几段,他以〃天乐〃的描述法,谈到自然的运行,〃听之不闻其声,视之不见其形,充满天地,包裹六极。汝欲听之,而无接焉。〃请再看一看六章之一:〃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第75节:第二十五章 四大法


  〃如果没有至道,天就不能高大,地就不能广博,日月也不能运行,万物更无法壮大。〃

  〃道比天地先生,却不算长久;比上古的年岁大,可也并不算年老。〃

  二、道名为〃大〃:不朽的循环

  少知说:〃那么称它为道,可以吗?〃

  太公调回答道:〃不行。我们所说的'万物',并不是只限于一万种的物类,而是因为它'多',所以才这么称呼它。称呼天地的原因,是由于它们乃形体中最大的。称呼阴阳,是因为它们乃气体中最大的。总括天地阴阳就称为道。称它道的原因,就是因为它大。如果拿这个有了名字的道和无名的理来区别,那就好像狗马一样,完全是两回事了。〃

  少知又问:〃万物是如何从四方的里面、大地的中间产生出来的呢?〃太公调回答说:〃阴阳之气,互相感应,相消相长;四时的循环,相生相杀;于是产生了欲、恶、去、就。然后雌雄相交,便产生万物。万物的安危是互易的;祸福是相生的;生聚死散,也都是息息相关的。它们不但有名字,有实体,而且还可记载下来。

  至于那四时的变化,五行的运转,物极必反,终则复始等现象,都是万物具有的本质。而那些能用言语和智慧表达出来的,只不过是万物的表面现象而已。

  观察大道运行的人,既不追求物的终止,也不推究物的起源,这就是言论所以止息的原因。〃(《庄子》杂篇第二十五章《则阳》)

  三、周、遍、咸

  周、遍、咸三个字,名称不同,实质却一样,它们曾游于什么都没有的地方。但是,他们可曾无休无止地争论?可曾清静无为以致心灵调和安适?可曾和平相处度过沉闷的岁月?

  调和安适是我的心志。它来时不知停留何方,去时又不知何往。我的心意往来其间,也丝毫不知它终始的情形,仿佛处于广大虚无的境地,而这个境界即使圣人走入,也不会知道它的穷尽。

  主宰物的和物没有界限,但是物与物的本身却有界限,这就是所谓的〃物的界限〃。如果把没有界限的道,寄托在有界限的物中,道仍旧是没有限制的。譬如充盈和空虚、衰退和腐败:道虽寄托在充盈和空虚中,但它并不充盈和空虚;虽寄托在衰退腐败中,也并不会衰退和腐败。

  道可说是开始和终结,但却不是开始和终结的本身;它也是物的聚积和消散,可又不是积聚和消散的本身。(《庄子》外篇第二十二章《知北游》)

  注释

  (1)耶稣会会员认为〃夷〃、〃希〃、〃微〃这三个字的发音与希伯来字〃耶和华〃极为相似。

  (2)纪,乃〃传统的主体〃、〃组织〃、〃纪律〃之意。

  (3)另有古本作〃士〃解。

  (4)敦,如硬器之〃厚〃,与人的纯朴有关。其反义字〃薄〃,代表的则是狡猾、老道和诡辩。

  (5)朴,最重要的道家思想,有未雕、未饰、自然的善、诚实等意。一般均解作心灵的纯洁与朴实。

  (6)浑:混沌的意思。正因为混沌,所以能〃逍游自在〃、〃不特别〃。道家智言:大智若愚。

  (7)自满,自夸。

  (8)常:不变的意思。乃万物生存,及腐朽之法则,亦可解释为〃一般自然的法则〃或〃人类的内在法则〃。二者也可合为一。

  (9)全:周遍的意思。

  (10)天:自然的意思。

  (11)阴、阳、风、雨、晦、明。

  (12)鸿蒙在此被称作〃天〃。

  (13)有些古本为:〃天不知有之〃。

  (14)儒家的主要学说。通常解释为〃博爱〃和〃公正〃。

  (15)素:没有经过修饰的天生本质。在本来的〃素丝背景〃后加上彩色画面,就叫〃揭露〃或〃领悟〃。

  (16)这两句为道家的实际学说。

  (17)公元前481年。

  (18)在这儿的〃时代〃稍微有点出入。因为庄子只见到田成子第九代。〃十二〃必是近代作家安插进去的。

  (19)鲁、赵两国都献酒给楚王。楚国的酒吏借〃赵酒薄,香酒厚〃(酒吏私下将两国的酒交换)之名,奏请楚王。楚王而围困邯郸。

  (20)请参阅三十六章。

  (21)请参阅四十五章。

  (22)玄同。请参看五十六章。

  (23)三代:夏、商、周。(公元前2205一前222年)。

  (24)〃阿〃本是不赞成的声音。

  (25)想象婴儿之得母,正知人从自然之母得道一般。

  (26)德为道的表现,也是道德的原则。

  (27)以形表现。

  (28)一:万物均归于一。

  (29)明有两个意思:一为清楚(明亮、纯正);一为明朗(聪明、敏锐)。

  (30)这段若与下章前两句〃企者不立,夸者不行〃,对照表看,其意将更为明显。

  (31)另有古本以〃人〃代替〃王〃。

  (32)自然,按字面的意思是:〃自我如此〃或〃自我形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