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雄师-第1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以南地区。朝鲜人民军第一军团主力从正面由下高袋、新岱里发起突击。左翼第1师突破后,迅速楔入南朝鲜军纵深,打乱了第8师的战斗队形。第3师与坦克师一部最先插到广田,随后夺占536。7高地,并在467。4及400高地以北地区,协同第79师、人民军第2师完全占领横城至龙头里公路及广田以北地区,将该地区的南朝鲜军第8师主力第10、第21团全部歼灭。
19日上午,南朝鲜军第8师余部和美军第2师第9团主力在美航空兵的掩护下,向横城方向撤逃。此时,志愿军第27军80、81、94师已攻占横城。并在人民军第一军团一部的配合下,打退了北援之敌,将企图突围之敌阻于鹤谷里、夏日之间,经一昼夜激战,将南朝鲜军第8师余部及美军第2师9团主力全部歼灭。与此同时,人民军第2军团由横城东北地区发起反击,20日进至横城东南之鹤谷里、乌原里、下安兴里地区,歼灭南韩军第3、第5师各一部,有力地配合了志愿军第27军与人民军第一军团的反击作战。三月二十一日凌晨,砥平里与横城地区的反击作战胜利结束。此次战役歼敌美二师主力两个团(第23团与第9团),全歼南韩军第8师及第3师、第5师各一部,再加之阻援歼敌之人数,共达余人,其中歼灭美军近人。重要的是促使“联合国军”东线部队的全面崩溃。
我获悉砥平里与横城地区的反击战胜利后,感觉全面粉碎李奇微所谓的“霹雳战役”(李奇微将这次进攻称为霹雳战役)的机会已经到来。于是,立即令东线我军各部补充弹粮,不作休整,以人民军第一、第二军团与志愿军第26军组成左集团,由金雄统一指挥,向横城以东地区的美二师残部、187空降团及南韩军首都师、伪三师、伪五师等发起突击;以9兵团第20军、27军及第12军组成右集团,由宋时轮统一指挥,向利川及骊州方向发起突击,直接迂回“联合国军”西线进攻主力集团的侧翼;又以五野特战师和山地特战旅由李刚师长统一指挥,突袭“联合国军”东线部队设在原州的补给基地。西线:我第50军、第66军以及第15军在空军一部的支援下,将“联合国军”阻于汉江以南的内飞山、文衡山、武甲山、杨子山一带,浴血苦战十二昼夜,敌只前进了15公里。挫折了敌西线进攻部队的锐气,并使其付出余人的伤亡代价。三月二十日夜,我令五野特种舟桥旅在汉江秘密架起了五座浮桥,守卫在汉江北岸的第十九兵团的三个军连夜渡过汉江,二十二日凌晨突然出现在敌西线主力集团面前,在我空军三个战斗机师的空中掩护下,协同第50、第66、第15军发起全线反击。这一套组合拳将李奇微打得昏头转向。
李奇微得悉砥平里与横城地区的作战失败之后,已预感到大局不妙,加上东线我右集团的侧翼迂回,暗中便作了撤退的准备。但李奇微没想到的是我军西线正面反击来得这么急,这么突然,而又这么凶猛,令他有招架不及之感,只得仓促下令美一军与美九军相互掩护,进行撤退。我西线6个军趁势猛追猛打,只一个星期便将战线又推进到“三七线”附近,收复了水原、金良场、利川、骊州等重要城镇、战略要点。我东线左翼集团也攻下了下珍富里、江陵等重要城镇、战略要点。“联合国军”撤退匆忙,遗失大量的重武器装备及各种作战物资。
且说我特战师与山地特战旅接到突袭原州大型补给基地的任务后,李刚师长与山地特种作战旅旅长邓山龙商量了一番,认为原驻守原州的敌预备队美国民警卫队第41师大部主力已增援西线作战,拦截我东线右翼迂回兵团去了,其留在原州地区的守卫兵力必然空虚。于是,便决定兵分两路,由山地特战旅攻占原州附近的敌一个大型野战机场,以特战师夺取原州。李刚师长决定亲自率一团化装奇袭,其余部队随后跟进。
二十三日傍晚,在暮色苍茫之中,原州城西北面的公路上,乱哄哄地溃退下来一大群穿着美军及南韩军服装的部队,混杂在一起,打头的是几辆美制谢尔德坦克,后面是几十辆汽车,上面坐满了乱七八糟的官兵,样子极为狼狈,不用想也知道是打了败仗逃回来的。再后面还跟着一长溜的队伍,在岗楼上已看不清楚了。守卫城门的几个美军大兵一看是自己的队伍回来了,急忙移开了城门外的障碍物,打开了城门。而这支队伍正是李刚师长亲自指挥的一团,他们利用缴获的美制武器装备,一路上大摇大摆向原州而来。没想到这么顺利地进了城,担任前卫的一个连迅速夺取了城门及城门两侧的工事,一个排的美军被我军英勇的特种兵轻而易举地给解决了。后续大部队蜂拥而进,按照战前分工,扑向各自的目标。守卫原州城的是美41师的一个营,还有近千名的各类美军后勤人员和汽车运输兵,这些人员根本不是我特种兵的对手,不到两个小时全被缴了械。守卫原州的美军那个营还抵抗了一阵子,后在我特战师的猛烈打击下,以及强大的政治攻势下,大部放下武器作了俘虏,小数顽抭的被全部消灭。城内美军储存的所有作战物资,包括各种武器弹药、粮食罐头、医用药品等等,全被我军夺得,还缴获了200多辆军用大卡车,数十门火炮和十几辆坦克、装甲车。
进攻原州附近野战机埸的山地特战旅,也顺利地攻占了机埸,消灭了敌机埸的守卫部队,缴获了二十几架美军战机和大型运输机。捷电传至前总指,指挥所里是一片欢呼声。我也舒展了眉头,脸上露出了笑容。我立即电告李、邓二人一定要保护好缴获的物资,特别是粮食罐头、弹药等,尽快疏散隐蔽。这可大大缓解了我军后勤运输的困难。据报缴获的粮食、弹药等各类作战物资供前线大军用上一两个月也没有问题。这才是我真正感到高兴的地方。
部队追到“三七线”附近后,我下达了停止追击,就地休整及构筑防御工事的命令。至此,第四次战役胜利结束。共歼敌余人(其中美军占了一半),虽没有后世的多(后世歼敌为余人),但我军伤亡人数大为减少,只有余人(后世我军为余人)。更关键更重要的是改变了我志愿军后世那种被动的局面与困难的处境,牢牢掌握了战略的主动权。
第135章 命运之战(一)()
李奇微从二月十日发动的“霹雳战役”(我军则称之为第四次战役),于三月底落下帷幕,历时近五十天,不但进攻失败,战线仍回归到原来位置,而且还损兵折将,这令李奇微既感难堪,又无可奈何。他感到自己遇到了从未遇到过的强劲对手,这个对手不按牌理出牌,狡猾异常,战术极其灵活,只要抓住“联合国军”行动中的一点秕漏,就果断地毫不手软地集中力量进行突击,并不断地扩大战果,而且心思缜密,战役行动环环相扣,令“联合国军”无从还击。李奇微从失败中总结出经验教训:他认为中朝军队在兵力上占有极大优势,且战术灵活、作战勇猛,意志顽强。虽然“联合国军”在海空军及武器装备上占有一定的优势,但与中国军队差距不大,而中国军队的总指挥善于将劣势空军、火炮、装甲部队集中起来使用,造成在局部上的优势,这令“联合国军”进攻各部防不胜防。再加之“联合国军”兵力有限,难以应对。按目前的兵力和采取正面进攻的战术显然是不行的。因此,李奇微向美国总统及参谋长联席会议陈述了自己的建议:一、“联合国军”至少增加20万以上的兵力;二、利用海空军优势,进一步加强对中朝军队后勤运输线及物资屯积地的空中打击;三、改变目前的战术,利用“联合国军”海空军的优势及朝鲜狭长的东、西海岸线,在中朝军队的侧后方强行登陆,迫使中朝军队两面作战,以收奇兵之效。
与此同时,由于“联合国军”在朝鲜战场上的失利,几次战役损失惨重,在“联合国军”内部也产生了意见分歧,英法等国对朝战的前途并不看好,认为不应再扩大战争规模,畏惧长期陷入朝战之中,削弱西欧力量,失去对苏战略力量的制衡。主张用和谈方式结束侵朝战争。美国国会和政府的一些政治首脑们也认为:朝鲜战争由于中国志愿军的参战,已发生了根本牲的变化,战争已趋向于长期化,这必将削弱美国在欧洲的地位,影响美国既定的“欧洲第一,亚洲第二”的全球战略方针,耽心陷入旷日持久的朝鲜战争中抽不出身,而且国内民众已开始反对侵朝战争,特别是有不少侵朝美军官兵的亲属,得到自己的亲人战死或被俘的消息,已组团赴中国领回骨灰和遗物,或探望关押在战俘营里的亲人,害怕他们回来后传播不利的言论,这将影响国内民心及军心。但总统杜鲁门及“联合国军”总司令李奇微等则认为此时还不利于和谈,必须将中朝军队赶回“三八线”以北,即以“实力政策”为基础,才能与中朝展开外交谈判,有利于保持美国在亚洲的地位。而美军远东地区总司令麦何瑟克则在东京大肆叫嚣:要扩大战争规模,以军事手段解决朝鲜问题,直到用武力“统一朝鲜”为止。并以此来恫吓中朝人民及影响美国政府对亚洲的政策。不过,中朝人民没有被吓倒,却引起了美国政府及侵朝参战国内部的一片混乱,气得总统杜鲁门一把撤销了麦克阿瑟的一切职务,由李奇微兼任美军远东地区总司令,又调詹姆斯范弗里特接任侵朝美军第8集军团司令。
侵朝参战国内部通过一番切磋后,同意了李奇微上述的三条建议。并开始向朝鲜秘密增派兵力,加强对中朝运输线的空中封锁。李奇微则暗中制订下一次战役的进攻计划。一场惨烈的大战又在酝酿之中。
我根据“联合国军”增大空中封锁的力度,已知李奇微将采取一次大的行动,而且这次行动很可能伴随着“联合国军”将在朝鲜东、西海岸的大规模登陆。于是,我在一个春寒料峭,冰雪刚融,冷雨霏霏的清晨,秘密乘专机返回北京,将自己的分析判断及中朝两军的情况向主席和中革军委作了详细汇报。主席和中革军委同意了我的分析判断,并叮嘱我做好反登陆及两线作战的充分准备。另外,主席还与我密商,让我将战线稳定在“三七线”附近,不要超过“三七线”,为今后的谈判打下基础。这次回国还得到一个好的消息,就是西安飞机制造厂已建成于三月初开始量产,月产zc一11b型战机120架左右。现在,全国各兵工厂都是“三班倒”,日夜加班生产前线亟需的武器弹药及各类作战物资。
我返回朝鲜平壤与金日成首相密谈了一阵,交换了看法,统一了意见之后,便回到了前总指。各类情况汇集在我的案头上。我详细地阅览了一遍,心中有了底。现在入朝作战的高炮师已有九个,负责主要铁路运输线及交通枢杻的空中保卫,十几个独立防空团、营已分配到前线各兵团使用。入朝作战的空军战斗机师增加到8个,轰炸机师两个(其中一个是苏联无偿援助的)。其中四个战斗机师担任交通运输线及重点目标的空中保护(另外,苏联也答应出动三个空军师协助防空),剩下的四个战斗机师和两个轰炸机师担负支援前线作战。这下,我可放了心,不太耽心后勤物资运输的问题。不过,为慎重起见,我还是汲取了后世的经验教训,命令后勤司令部将国内运来的各类作战物资不要过于集中,要分散屯积,以免造成重大损失(如后世志愿军的重要后勤储备所三登(平壤以东,成川以南)被炸,损失30万吨以上粮食和各种作战物资)。同时,除了鸭绿江大桥这条主要运输线之外,我军还在鸭绿江上架设了两条隐蔽的浮桥,用于公路运输。这样,就有力地保障了前线作战的需要。
解决了后勤问题之后,我便将主要精神放到应对下一次战役上来。根据各方面的情报我已得悉美陆战二师、美七师、美国民警卫第45师、英第28旅、加拿大第25旅等部队已调入日本,很快便会投入朝鲜战场。到时,“联合国军”的总兵力将达近60万人。看来,美国是下足了血本。这么多的部队,在朝鲜狭小的正面是摆不下的,这样,“联合国军”的意图就比较明显了,开辟第二战埸。那么最佳的选择,就是在朝鲜东、西狭长的两海岸强行登陆,就像前一次的“仁川登陆”那样,给中朝军队一个致命的打击,迫使中朝两国签订盟下之约。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的战略意图,正如主席和我所料想的那样。故而,我决定来个将计就计,有意疏忽东、西两海岸的正面防御,给对手李奇微一个机会。这是一场豪赌,也是一场命运之战。朝鲜东、西两海岸线漫长,可供登陆点较多,我军若处处设防,则兵力火力明显不足,倒不如重点设防。对东、西两海岸能进行大规模登陆处只有那么多,我军前期已做了不少准备,暗中破坏了几处港口,布设了不少*和水下障碍物,没有几天时间是恢复不了的,这为我军机动兵力和火力,嬴得一定的时间。另外,在一些重要的登陆港口,布置了一定的兵力,迟滞敌军登陆时间,以待我机动兵力、火力的到达,给登陆之敌以毁灭性打击,一战而定大局。为达成此目的,要做到以下几点:一要隐蔽我军之战略意图,给敌军造成错觉。二要加强情报工作,彻底弄清敌之登陆的地点和时间,包括派出特工、潜艇支队以及侦察机等手段。三要大张旗鼓地加强前线正面阵地的防御,既要保证不被敌强大进攻集团突破我军所设定的防线(视情况而定),又要误导敌人认为我军将其主要兵力用于正面防御,而造成东、西两海岸线的防御较为空虚的感觉。四要彻底隐藏我两大机动兵团,不被敌所察觉,以坚定敌从我方侧后登陆的决心。目前,敌对我五野部队虽有所知,但还是不完全了解,我军正好可以利用这一点,以二线防御部队一部伪装成我五野部队,以战略欺骗、伪装蒙惑敌军。
我将整个战役的初步构想,电告主席与中革军委,很快便得到了主席的回电:基本同意我对敌情的分析判断,以及战役的设想;并指示我尽量从坏处着想,预先制订应对措施,做好两手准备。我遵照主席的指示,早己做了最坏的打算:既使“联合国军”登陆成功,人数最多不过十几万人,也必将遭我两大机动兵团的夹击,只不过我军付出的代价要大多得而已。只要我军正面战场不被突破,那么就胜利在握。而我军正面防御作战的成功与否,就在于后勤保障的供给。所以,我十分关注后勤物资运输,并将缴获的一万多辆军用大卡车(这比后世多了好几倍)用来运输弹粮和兵力机动。力争在战役开始前,正面防御部队能得到两个月弹粮的储备。
第135章 命运之战(二)()
在我军进行重新调整部署,补充物资人员的同时,李奇微已从战役失败的情绪中清醒过来,不得不重新来认识中国军队和新生的人民共和国。他发现自己过去对中国军队的武器装备和战斗力还是低估了。从缴获的武器装备中,除了一部分苏联援助的和缴获的美制武器之外,还有小部分来自中国自制的武器装备,其质量和性能比美、苏制造的都不差,有些甚至性能还好一些,这令他大为吃惊,这与以前从中国了解得到的情报极不相符。在他的印象中,赤色中国这个新的敌人,工业极为落后,缺乏现代化的工业,无法提供进行现代战争所需要的足够多的重要物资。也无法提供进行地面、空中作战行动所必需的武器,如坦克、大炮、作战飞机等重型武器装备。可惜的是事实摆在了他的面前,虽然数量很少,这是受制于现代化的工业基础。一旦这个国家的大规模的现代化工业基础上去了,那将成为美国在未来世界上最强劲的和最可怕的对手。必需将它抹杀在萌芽状态中。他也感觉到为什么昼夜不停的大规模海空袭击,却给敌人的补给线没造成大的严重的破坏,这就是因为对方空中力量在不断的加强,而己方封锁的力度还不够。这为他制订下一次战役时大规模的增加了海空军力量。
自美国总统杜鲁门及参谋长联席会议批准了李奇微的建议之后,李奇微就专注于两栖登陆作战的准备,而把正面进攻的大部分指挥权交给了新上任的美第八集团军司令范弗里特。对于范弗里特这个人,我在后世略有所知:美军中有人说他是个“乱世英雄”,有人说他是个“偏激的旧式军人”。其实,他是从普通士兵成长起来的将军,在诺曼底登陆时,他是美军第二十九师中的一名团长,当时,第二十九师打得很糟,眼看局部的登陆就要失败的时候,他被视察前线的艾森豪威尔和布莱德雷看中,被升任为代理师长,结果带领全师走出困境,并取得不错的战绩。后又被提升为军长。此人不关心政治,但对战争有一种狂热。正如李奇微所说的:“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