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战将王玄策-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玄策,稍稍平静了一下心境,静心的听着师父的忠告,再三叩谢之后,跟随师父尽心尽力的学习这《鬼谷子兵书》。很多人都以为这本兵书已经失传,其实不然,只是得到者为了减少纷争,暗地里有序传承罢了。话说这《鬼谷子兵书》不知不觉竟然也有一番奇缘。

    还记得当年,鬼谷子收张仪、苏秦、庞涓、孙膑四位徒弟。前两位自然不必说了,战国有名的辨士,这后两位也是大名鼎鼎的战将,鬼谷子因材施教,就将兵法传于这二位,庞涓这一支,因为马嵬坡战败,就此失传。而孙膑这一支,因为看透世事的炎凉事故,与兔死狗烹的道理。故而告诫后人永不做官,只将兵书代代相传,这也就是孙膑后人没有做官,仅仅都是一些隐士的原因,而这东野老人正是孙膑后人一高雅隐士的徒弟。

    东野老人这一生,也算得上颇为坎坷。年轻时立志匡扶社稷,扶危济困,兼济天下,可是终生郁郁而不得志。遇到了太子建成,以为可以大展宏图,结果又出现了玄武门之变。自此之后,看透世态炎凉,也深深明了师父之教诲,故而决定归隐山林,著书立说,过一番清净日子。

    刚开始其也担心王玄策再走自己的老路,故而也未将毕生所学传授与他;但是渐渐地被李世民治国理政的实效所感动,再加上亦担忧自己这一世之学说就此失传,故而再三思量之后,也慢慢改变了原有之观念!

    经过几个月的刻苦用功,王玄策也熟透了兵书之要旨,在不懂的地方时常请教师父,师父都细心指教,一一做答。不知不觉又是几个月过去了,时间来到了次年的春末夏初。此刻的王玄策早已将师父的毕生学说融会贯通,活学活用。

    一日,天刚蒙蒙亮,只见在一高石之上,东野老人已经舒展着拳脚,看山崖耸立,听林木鸟鸣,悟泉水叮咚,闻野草花香,品清静自然。在这样一块静谧之地,的确很适合隐居与修身。清静的环境,清静的山林,一条小路通向外界,时不时的信息交换,偶尔的友人相聚,在这副秀梅的山水画卷之中,真的别有一番韵味。

    而随着昏暗的灯光,将目光引向了隐藏在一片青翠竹林之中房舍,这里早已改变了冬日的气息。五六间房舍都是竹木山石结构,透气且保暖;只见院内错落有致,水车、石磨,花花草草,一应俱全。一个青色的石槽后面几批健硕的牛马,与不远处一片开垦好的田地交相辉映,细细品读别有一番韵味。

    随着灯光的指向,来到了厨房,只见王玄策正在生火做饭。不大一会,饭菜已经收拾停当,静等师父下来,开启一天的大美时光。每天重复这样的生活虽然无趣,但却很是充实;因为安静,因为坦然,因为心归自然,因为没有了世事的尔无我诈;所以拥有的只是随心,随静。

    不大一会,东野老人从高处走下,王玄策已在院中的石桌之上,摆好了当日之早膳。看起来很是不错,一份鸡蛋,一个馒头,一叠咸菜,外加一份熬的不错的白粥,简约而不失简单。二人用过早膳,收拾完毕,天已大亮。此刻东野老人,缓缓的对王玄策喊到:“徒儿,你过来,为师有话对你说”

    当听闻师父召唤自己,王玄策赶忙走了过来,静静的站立在师父面前,准备聆听其教诲。东野老人看其如此谦恭有礼,就对其说道:“不用这样拘泥与礼数,坐吧!”于是,王玄策就坐在了东野先生对面一个低矮的刻花石凳之上。

    东野老人看着已经安心落座的王玄策,诚恳的嘱咐到:“徒儿呀,不知不觉又过了多半年,纵观你这段光景,早已将师父毕生所学融会贯通;以为师看来,你足矣下山闯荡一番事业了。”说着从怀中掏出了两封书信,两封书信的署名均是东野老人”

    王玄策也早已料到会有这一天,没想却来得这么快!就带着伤感的神情,端端正正的接过了师父递过来的两封书信!

    接着东野老人又缓缓的叮嘱到:“这里两封书信,一封是写给当朝铮臣魏征的,事关你的前途,命运!另一封是有他代呈当今陛下的。希望你下山之后好好为大唐盛世出谋划策,干出一番报国为民的事业。也不枉为师我这几年对你的栽培!今天,你就下山去吧,前去长安为国效力”。

    听东野老人如此之说,王玄策赶忙跪了下来,泪如泉涌,痛哭流涕,带着千般不舍,答谢师父!

    目睹这一切,东野老人强忍着内心深处分别的伤感,又语重心长的嘱咐到:“世事难料,官场亦是复杂,当你闯荡天下的时候,要胸怀坦荡,秉承正义之念,一心为百姓做好事,做善事;要明白百姓才是基石,口碑才是你立身之本。当所有人都说你好的时候,你才是一个好人,否则说再多都是没用的。面对官场的嘈杂,为师也是一个失败者,故而官场上的事师父也教授不了你什么,只希望你可以秉承本性,一往无前,干出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为师父争光,更为你自己立身立命!为师能帮你的也就是这两封书信罢了,一定要收好,其他的都得靠你自己闯荡了。”听完师父的又一番嘱托,王玄策强忍着泪水,庄重的给东野老人叩下三个响头,以答谢这么多年来的孜孜教诲!

    虽有千般不舍,万般不忍,但终究拗不过师命!在师父的催促下,缓慢的收拾好东西,带着师父赠予的两件兵器,三步一回头,五步一望首,沿着山间小路往长安方向走去。只听东野老人在后面又一次叮嘱道:“徒儿一定要记住为师的话呀,好好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只听远去的王玄策大声回到:“师父,徒儿一定铭记在心!”

    相聚总是短暂的,离别却是伤感的,望着远去的背景,东野老人也希望这个徒弟经过这么一番闯荡,终可成才!话说王玄策走了之后,东野老人没有了授徒的艰辛,依旧奉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规律,静心修心,别有一番韵味,关于东野老人的故事,咱们就暂且按下不表。

    纵观中国历史,很多事情都是机缘与巧合。自陈胜吴广农民起义,天下豪杰群雄并起,才有了刘邦项羽争天下。而纵观西汉之开国功臣,萧何曹参夏侯婴,灌婴周勃燕王馆,哪一个不是刘邦的酒肉朋友,一个村里爬出来的,这就是机缘与巧合。回首东汉,光武帝刘秀出身布衣,依旧是一帮从小玩到大的铁哥们帮衬着,才打下东汉王朝的二百年之江山。再回到三国,曹操、孙策、刘备哪一个不是在起家的时候有几个兄弟依靠着,照应着;这仍旧是机缘与巧合。

    换个角度来考虑,历史上要没有这些人的帮衬,这些开国帝王会是怎样的结局!虽然发生过的历史,不容假设。但这由此说明,机缘对一个人真的很重要。而王玄策,这个引领了一千多年的历史狂人,一代战将,这次下山也会有这样的机缘与巧合吗?那就跟着文字,咱们一一说来!

    (本章完)

第6章 魏玄成巧言善辩 李世民悉心纳谏() 
这八年来,经过李世民君臣精心治理,天下纷争的局面也在几年前彻底结束,大唐也终归四海升平。王玄策自辞别东野老人之后,一路向长安而来。只见沿路的风光,早已没有了昔日的荒芜与萧瑟,更多的则是阡陌之间辛苦劳作的百姓,与市井间安然有序的商贩。熙熙攘攘的人群,伴随着点点滴滴的笑容,点缀这整个华夏国土,也使大唐展现出一派政通人和之相!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话分两头,书说两回。随着时光的飞逝,李世民也在贞观三年末从曾经的东宫搬入今天的大兴宫中皇帝的居所太极宫。太上皇李渊则有太极宫移驾到弘义宫养老,后改弘义宫为大安宫,这就是后来的大明宫之前身。而这大兴宫之正殿则是太极殿,算下来,其已搬进来恰好五年。只见今日的太极殿,依旧巍峨雄壮,经过这几年的修缮,更具王者气派。在这气势磅礴的广场之上,仰望巍峨壮丽的太极殿,任何人都会为之耸然动容,心潮澎湃。随着这些年平定东突厥,安定西域列国,万邦来朝的景象也渐渐的有了雏形,真是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只见,这太极殿的一间偏殿内,李世民正在与魏征等几位臣工讨论这国家政务。此时的李世民,三十五六岁的年纪,正值春秋鼎盛年富力强。头戴黑色幞头,身穿明黄色的五抓龙袍,腰缠金镶玉带,外加一块吉祥如意的玉佩垂于腰间,端坐于黄花梨的镶金龙椅之上,显得更加神采奕奕,气度不凡!御案之上不少未批阅的奏疏有序的放着,几位臣工端坐红木镂空秀墩之上,时而提议,时而思索,只见其根据他们的建言,拿着狼毫朱笔,一番思索之后,也写下自己的批语!不一会就处理完了这些奏疏,颇显君臣齐心,合力治国!

    看着处理完的奏疏,众人也都稍稍松了一口气,只听户部尚书长孙无忌率先说到:启禀陛下,如今四海升平,百姓都忙于耕作,屯垦令也在有条不紊的执行,荒芜之土地已经按照陛下的旨意基本开垦完毕。再加上今年雨水丰沛,秋粮又一次获得了大丰收,今年的赋税足够支撑国库三年之用!

    李世民听到这样的话语,放下手中的狼毫朱笔,面带几分悦色的鼓励到:“好呀,朕的治国决策终于略显成效了,这都是众爱卿的功劳呀。”

    只见几位臣工,听此一语,赶忙拱手施礼答曰:“这都是陛下的功劳,臣等岂敢贪功”。

    仅仅两句对话,李世民满意,将功劳悉数归功于臣工的实干,简明扼要的夸奖到众位臣工工作做得好。列位臣工也满意,不仅明了到皇上认可此等政绩,更明了这样谦让的和谐对话,定会被史官写下君臣关系之君安、臣欣的溢美之词,得以青史留名!

    所以,这自古明君圣主,始终明了如何驾驭群臣,如何唯才是用;这一点是昏君庸君万万比不了的。这也就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道理!李世民仅仅这一句话,功劳都是你们的。将整个国家的兴盛转化成了文人的内心深处青史留名的痛点;他明白什么金银珠宝都是假象,文人要的就是皇上的肯定,要的就是国家的认可。而臣工,也很满意现在的结果。李世民的直白,让他们明白辛苦付出没有白费,不仅取得了成效,更得到了皇帝的认可;才智有所发挥,价值有所展现!故而,双方各取所需,均是皆大欢喜,一片祥和的氛围笼罩这朝堂内外。而这就是李世民最普通的驭人之术!

    “好了,众卿如若无事,暂且退下安歇,就留玄成在这里陪朕下盘棋”听此一语,列位臣工缓缓告退。紧接着,只见一小黄门抱出一副棋盘,放与软塌之上。

    “玄成,请吧。”李世民看着已经摆好的棋具,欣然的对魏征说到!

    这魏征看着李世民有如此雅兴,自然也是当仁不让,安坐于软塌之上,展现一番对弈的阵势。

    也就一盏茶的功夫,已见李世民皱着眉头看着这一盘似是死局又不像死局的棋局;面对自己暗藏无数的杀机,似乎都被魏征一一化解,瞬间就不知道如何落子,弄的其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故而带着笑意的夸奖到:“我大唐第一棋手,果然名不虚传呀,这才这么大一回,朕竟然不知道如何落子了”。

    这魏征听李世民如此之夸奖,赶忙带着诚恳的语气缓缓答曰:“陛下胸怀天下,每日考量的都是军国大事,为这大唐江山指明方向;而微臣,每日想的就是如何下棋,如何混日子,自然不可比拟”

    听魏征这一通解释,李世民很是受用哈哈笑道:“这话还真不假,这些年朕时常考虑的还真是百姓富庶,安居乐业,四海升平,万邦来朝的事情!”紧接着,只见其放下手中的棋子,一本正经的问起:“对了玄成,既然说到帝王的思考方向,咱们就来聊聊这前朝之炀帝,据我所知其也是如此,可他为何会亡国呢?”

    这魏征些加思索之后,有条不紊的给其解释到:“这炀帝的确是一个颇有想法的帝王,其亡国,微臣以为在于其夜郎自大,自认为自己的聪明才智高于任何人,以至于拒谏杀谏;俗话说忠言逆耳,良药苦口,可惜的则是其丝毫听不进去,没有自我约束,更不想自我约束,以至于如此!换一个角度,不仅仅炀帝,自盘古开天辟地传至尧舜禹汤,各代帝王算下来亦有二百余位。纵观他们的聪明才智,应该是相差无几,可为什么到头来差别这么大呢?微臣以为最大的原因就是未曾斧正,未曾自我约束!

    “自我约束,这倒是个新鲜的词,具体说来听听”李世民耐心追问到。

    “臣听闻,老农时常说起,要让一棵小树,长成参天大树,必须用斧头时时修正旁枝末节,只有此才可以笔直参天,成为栋梁!其实每一个帝王,除了开国之君,自诞生之日起,基本就是锦衣玉食,不知百姓辛苦,更不知饥饿的滋味。虽有一颗让国家安定,百姓富庶的本心;但是因为不了解,故而对很多事物,不知珍惜肆意挥霍。当帝王如此的时候,必将上行下效;帝王奢侈一分,大臣就敢奢华一寸;如此一来,朝堂必将污染瘴气!更有甚者,有的大臣将帝王的衣食住行,兴趣爱好揣摩的头头是道,造成了安逸之假象!如若没有大臣的斧正与帝王的自我约束,骄奢淫逸安于享乐就此形成。再加上大臣之斧正风险甚高,遇到不纳谏,不愿谏的帝王,一不小心就掉了脑袋;故而也让不少大臣三缄其口,不愿陈述!到这个时候,小树自然也就长歪了,故而要想树木成才,国家安定,帝王只能够不忘本心,时时正衣冠,规言行,方可不走偏差!

    听魏征这一番论述,李世民如梦初醒,作为帝王只有坚持本心,不忘初心,方能够成为贤明的君主。是呀,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悠悠几千年华夏史,能有几个做到的呢?思索之后,其心有所属的对魏征说道:“玄成此言甚善;你这一番高论,让朕颇为受用!朕亦感觉到治国之道也在于用人,在于扬长避短,发挥特长,只有唯才是举,方能展现臣工最大之能量;比方说玄成你,就是一不二之铮臣,朕留你在身边,时时提醒自己,亦正偏差,看来真是颇为明智之选择呀!

    听李世民如此之夸赞,魏征亦是感激涕零,赶忙放下手中揣摩了甚久的棋子,连连下拜。李世民伸出右手扶起魏征又轻松的对其说道:“玄成不必如此,不必如此;你这一世,朕要的就是你做一个实实在在的铮臣,修正朕的偏失,以正朕的衣冠!

    听得李世民这样一幅掏心窝自的话语,魏征也深感荣幸,满口允诺。

    紧接着,只见其端端正正的奏到:“臣与陛下对弈之时,细观这副棋具,外表看起来普通无比,深处却藏有甚浓之奢华气息!比方说这个这个白子,应是用上等的和田白玉精磨而成;而这个黑子亦是用上等的黑色玛瑙细磨而成;而这个棋盘更是用千年黄花梨整块细心雕刻。这样做工精细,用料讲究的东西,必定价值连城,如此奢华之物,祈求陛下弃用之”。说着,魏征对李世民长长一揖,表以深情!

    李世民万万没想到,在这个节骨眼上,魏征竟来了这么一手。不过这样的话语,让李世民更加受用,他欣赏的就是魏征这样的才能。经此一番提点,李世民犹如醍醐灌顶一般清醒了过来:对呀,刚才魏征的谏言不就是让朕拒绝奢华之风,自我约束吗!如今,国家初定更应节俭。而我竟用这样的东西,必定会引起上行下效!于是,其对魏征就好言解释道:“玄成所言甚是,这幅棋具其实是前朝朝炀帝命宫廷匠人花了三年时间制成。前几日内府在整理府库之时觅得,就将其献了出来,朕亦未曾想到竟是如此奢华之物!既如此,那就将此物撤下,永久封存,告诫后世之君,永不得用!”

    听闻李世民当场拍板,其颇为欣慰有这样的明主圣君,赶忙施礼赞到:“此乃亡国之物,难得陛下有如此雅量,这也是我大唐之幸,万民之福呀!”

    李世民又面带笑意的回到:“玄成不必如此礼细,刚说到这帝王治国之道,自古以来,他们均将臣工当成自己真正的下属;而朕却不曾这样看待。君臣虽尊卑有别,但是治国理政之想法却不曾有丝毫差别;故而朕都将臣工当成兄弟,当成知己!只有这样,他们才不会和朕生分,更不会对朕藏着掖着!故而礼节更不需要太过于细致!只有这样方显得亲近,才能交心不是!”

    听李世民这样一番贴心之语,引得魏征也是连连称善。就在这朝堂之上,二人聊了甚多,也颇为开心!魏征深感能遇到这样的明主是自己的福分;李世民亦感觉能遇到这样知无不言的铮臣更是自己的缘分!

    纵观明君之价值观:帝王富有四海,四海之内皆是帝王家!即使帝王做了再多的功绩,也终归是自己的家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