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战将王玄策-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本章完)
第4章 弘文馆开怀畅谈 长亭外洒泪送别()
上回说到,这弘文馆中,就独独余下李世民和东野老人二人。而这李世民在这弘文馆内,约见东野老人的目的,就是为了礼贤下士;毕竟这弘文馆就是为以前秦王幕府的十八学士所建造,在这里更显得亲切又少了应有的礼数。
此刻的弘文馆,异常的安静,安静到只余下两个心跳的声音。东野老人安稳的端坐在秀墩之上,一副清雅高傲的样子;而李世民则是颇为随意的坐在御案后面的素面黄花梨御座上,默默的注视着东野老人。他们都在等待这对方的开口,东野老人不知道李世民的最终用意:虽然性命无忧,但是会放归自己归隐山林吗?李世民更是猜不透东野老人的内心世界:这人,能为我所用吗?两人都在猜测对方的内心世界,都想让事物向着自己的方向发展,可是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只能选择静静的等待!
这份安静与冷场,终究是还是有李世民将其打破。只听其诚恳的对他说到:“世民自隋末,举义旗诛无道,为的就是百姓安居乐业,还百姓一个大汉盛世;学汉武追恒景,将我大唐帝国打磨成一个耕者有其田,劳者有其利的盛世王朝。纵观华夏大地,自东汉末年,奸臣当道,三国纷争,群雄并起,民不聊生;司马昭一统华夏,可仅有三十载而已!至此以后,华夏大地又一次礼崩乐坏,纷争不断,好不容易,文帝一统寰宇,安邦治世,可是炀帝无道,好大喜功,又让老百姓奴役于水深火热之中。呜呼痛哉!于是乎,世民提三尺长剑,一展男儿本色,就想让百姓生活的好一些,国家安定一些。世民深深明了,百姓的命远大于帝王将相之命;没有百姓,何来的帝王将相之荣华富贵,百姓是国家的根基,百姓更是国家的根本。终,皇天不负,我大唐一统。为了百姓的幸福,为了国家的安定,世民愿行周公之义,习诸葛之志,做一贤臣,辅佐建成治国理政。谁曾想建成无仁君之志,竟将我逼上绝路,不得已天策府众将士才有此一举,此事完全是被迫所致,请先生雅谅,更愿先生明鉴!至如今,只求先生授世民安天之计,以造福天下万民”。谈吐之间,李世民已经起身,此时恰好走到先生对面,双手长长一揖,施了一礼!
听了李世民这样发自肺腑的一番高论,当说到愿做周公,辅佐建成之时,东野先生已经是老泪纵横,听完这一席话,柔弱的心,已经彻底崩塌,刹那间泪如雨下:几百年了,天下终于出现一代英主,即是为百姓的幸运而泣,又是被李世民的诚恳所折服。先生顿了顿神,挥泪答曰:“事已经发生,还有何求,只求殿下胸怀天下,将百姓当做汝子,轻徭役薄赋税,方可富国强兵。然微臣终究老矣,至如今已近七十,有心辅佐殿下,可是精力不足,实难从心,只求殿下放逐老朽还乡养老罢了”说着以恳求的眼神,带着无尽的仰视,深情的望着李世民。
李世民再三挽留,可是老人去意已决。望着这一颗不可挽回的心志,李世民只有颇为惋惜的答应老人:归乡养老!
君臣二人的谈话,没有多余的言语,就这样在嗟叹中结束,东野老人缓缓起身准备离开这弘文馆。李世民注视着老人的背影,略感苍凉,还记得前些日子,尉迟敬德的劝谏声,犹在耳畔:若其不为殿下所用,就一定要杀之,这样就会少了一个强有力的敌人!可是此刻的李世民真的不想再开杀戮,毕竟天下已经成了自己的了;即使他为别人所用,一个将近七十的糟老头子还能做什么呢,还能用到什么地方呢?可能他这一辈子,真的累了,是该让他好好休息休息了!
此刻的东野老人,没有想到,李世民会放自己离开。因为面对自己这样一个世人谓之的大贤,如果不被李世民所用,在这依旧不太稳定的政权之下,断不能容得下自己。虽然也料定李世民定会以礼相待,没想到的是如此之顺利。更不曾料想的则是,李世民竟还赐给金银细软!
先生带着深深的思索,缓缓的向门外走去。当其在跨出弘文馆门槛的那一刻,突然间,回过头来对李世民说到:“承蒙殿下对老朽的信任与宽恕,老朽虽老矣,但老朽在市井之间愿访天下名士,以供陛下差遣;打江山是武将的事,此时天下初定,治理江山更应是文臣的责任!”
听此一语,李世民快步走向老人,紧紧握住了东野老人粗犷的双手,带着激动与殷切的神情说到:“多谢先生,世民在此多谢先生了!承蒙先生不弃,只要有先生荐书,世民定会重用!”
听其如此肯定的答复;此刻的东野老人,通过眼神,深深感知到李世民的诚恳与雄心:的确比建成强的太多太多了!紧接着,又听老人缓缓问到:“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先生尽管言?”
“不知殿下,准备如何处置旧太子部下呢?”
这个问题其已经深思了甚久,故而真诚的答道:“愿意归我账下的,我将一视同仁;不愿意归我账下的,则放任自留吧;只要不当反贼,一切都好说。”
面对如此仁义的答复,东野老人抬头一声长叹:“殿下有如此胸怀,真是大唐之福,旧太子幕僚魏征魏玄成,具有安邦定国之大才,依老朽看来,此人才气不输兴汉四百年之张子房,开蜀汉盛世之诸葛孔明。若殿下敢用,老朽愿凭三寸不烂之舌劝其归顺殿下,以保万千黎民安居乐业!”
李世民闻之大喜曰:“多谢先生,素问先生与魏玄成均为大贤,其也是胸怀忠义之心,内书安邦定国之大志,如若真能得玄成辅佐,世民感激不尽!”说着,又是长长一揖,以谢先生!东野老人赶忙伸出粗狂苍老的双手,扶起李世民,也是长长一揖,以作知遇之恩的答礼!
随后,东野老人领了李世民的旨意到这刑部大牢,赦免了魏征的死罪。在这牢房深处,与其来了一次促膝长谈,从治国理政说到对人才的渴求,从雄心壮志说到了为国安民;从赦免旧太子一党说到了李世民的仁义之举。听得魏征也连连点头,不住称赞李世民。紧接着,东野老人说到了重点:“玄成,你我都有胸怀天下之志,可是老朽终归老矣,只想安稳的过几年清闲的日子,实在不想致仕。观太子殿下,实乃难得一见的英主,此刻我亦当一回说客,恳求玄成能够出山辅佐于他!”
只见魏征时而严肃时而无奈,经过一番深沉的思索之后缓缓的说道:“若,太子殿下想我辅佐于他,必先厚葬建成太子,人活一世应以忠义为本,我应当为建成殿下尽这最后一份孝心!”听闻魏征如此之恳求。东野先生也深感自己在这一方面与魏征相去甚远!这才是忠心的使然!
历史的年轮就这样朝着前方发展,经过东野老人的安抚,李世民答应了厚葬了废太子建成。而魏征看着李世民所做的一切,均是情真意切;于是就真心实意的归顺了李世民,进而为了大唐的贞观盛世,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开创了后世铮臣的序幕。
看着一切已经了结,东野老人也决定离开这是非之地。
一个月后,在李世民接受李渊禅让登基称帝的前一个月。只见这仲秋的长安城郊外。秋日的光影很是惬意,在一个通向四方的十字路口,几颗高大的柳树将一凉亭包围,柳叶已经泛黄,官道两旁的田地里也充斥这即将收获的粟米,沉甸甸的谷穗,预示着又是一年好的收成。初升的朝阳,将天空染黄,美丽的云彩,点缀这东方的天空,时不时走过的路人,牵着牛,拉着马,扛着农具,形成了一副惬意的秋日光影图!
迎着秋日的暖阳,只见从这延兴门走出两人,一位老者和一个牵着一匹老马的中年后生。随着身影的拉近,老者正是东野老人,后生正是魏征。不大一会,两人就走到了这凉亭之下,一番款款深情的道别之后,东野老人转身上马即将离开!
这时候又见从这延兴门冲出一魁梧英俊么样的人,骑着一匹汗血宝马,快马加鞭朝着凉亭奔来。离了好远,就听到其高声挽留:“先生缓走,先生缓走”。走进一看,原来正是太子李世民。看到太子而来,东野老人连忙下马,与魏征一同侧立于凉亭旁边,等其走近之后,赶忙躬身施礼。李世民伸出双手,扶起了二位说到:“世民知先生去意已决,没想到今早竟已动身,连忙出门追赶先生,只求可以亲自为先生送行,请先生勿怪。万望先生金安!”
听李世民如此一说,东野老人又一次被其真诚打动。这种知遇之恩,不得不让人心生敬意。此刻的东野老人,竟有千般言语,可是不知道从何处说起。想了想,那就不说了;离别总是伤感的,狠了狠心,只能挥泪告别!只见李世民又一次,握着东野老人的粗狂的双手说道:“先生,别说了,一切我都明了,万望先生珍重”紧接着李世民又吩咐随后赶来的随从,要亲自为先生饯行!
接过递过来的三小坛山西汾酒,三人举坛共饮,千言万语,万般真情,就寄托在这一场酒中。擦拭这嘴角撒出来的饯行酒,李世民又豪气的嘱咐道:“请先生忽忘当日之约,为世民访遍天下名士!”
东野老人诚恳的答道:“这怎能忘记,老朽只求天下万民幸福安康”
话语之间,三人会心一笑。一番寒暄之后,东野老人跨上老马,往东出关而去。只余下魏征和李世民缓缓注视这远去的背影,看着这个背影有大变小,变成一个小点儿的时候,二人也牵着马转身回城。在回城的路上,二人相谈甚欢,李世民很是感激东野老人的举荐,魏征也很是感激李世民的知遇之恩。看着路边田地里辛勤劳作的百姓,望着路上人来人往的行人,再看看长安城的繁华与盛世,以及络绎不绝的商旅,随着弘福寺的钟声响起,贞观盛世就此拉开帷幕……
(本章完)
第5章 东行路巧遇玄奘 八年后奉命下山()
时间来到了贞观七年冬月,虽然寒风凛冽,然阳光亦是温暖。只见在这八百里太行山坳,一条小溪静静流淌;一束束暖阳,洒在水面如鱼鳞般呈现道道白光,甚是悦目。而在一处不是很高的平地上坐落着一处茅屋宅院,篱笆围满居所,各种不知名的草药晾晒于院子之间;而柿子早已挂满枝头,红彤彤似灯笼一般,煞是鲜艳。一条半结着冰的小溪随房舍蜿蜒而过,留下东北方的出口,甚是清静自然。
纵观院子深处,一小伙子正在一白发苍苍的老者指引之下,勤加习武。只见这年轻人,时而梨花带雨,时而棍棒飞舞,时而轻点枝头随风而起,时而刀枪剑雨甚是威严,这一身本事看起来很是不错。只见老者时而点头,时而注视,颇有一番满意之色。
这个小伙子就是本书的主人公王玄策,此时已近弱冠之年。
“好,很好!徒儿,休息一下,你随为师过来,”说着老者背着手往后方的茅屋走去。而王玄策借势而收剑,一溜小跑跟随其后入了房舍。
老者于正堂坐定,王玄策则矗立于老者之前。只听老者娓娓而语:“徒儿,你跟随为师已经七载,这七年来教你读书习武,今天看来,你的武功已经有些小成;日后勤加练习,必定能够称雄武林,为国杀敌立功;也不枉培养你这一程。这七年来,贞观皇帝,治理天下,能让百姓安居乐业,国泰民安,为师的心结也日渐解开。算如今,为师也渐日薄西山,但一脑子智慧与想法,需要流传于后世,找到传人。为师虽已将毕生所学之武功传授与你,可是行走于世间,光靠武功是万万不行,故而决定再将毕生之思想韬略讲解于你,以流传后世”。
听老者如此之说,王玄策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师父,你这是要赶徒儿走吗?”接着又噙泪说到“师父七年前于路上收留下我,让无依无靠的我终于有了一个归宿,我怎忍就此离开师父呢,请让徒儿为师父尽忠尽孝!”
老者听完这些,就嘱咐其:“男子汉大丈夫,该当立业的时候,就应该出去闯荡闯荡,在这山里终归没有前途,只有建功立业才能完成你该有之使命“!说着就从塌下的方格中取出一鎏金的楠木匣子,这个匣子看起来古朴大方,端庄典雅。老者细致的打开木匣,只见里面有一本颇有年头的古书,上书五个篆体大字《鬼谷子兵书》。
这位老者不是别人,正是东野老人!
思绪回到七年前的一天。
还记得当时,东野老人离开长安之后,向东而行,后出函谷关,奔河北而来。因为前些年战乱纷争不断,百姓早已流离失所,一个村子竟然十室九空,人烟稀少。好在这两年休养生息,百姓多多少少又回来了一些,但也已疲惫不堪,生活甚是艰难,故而盗匪四起。这时候经过的一个小村庄,恰巧于昨日又过了一帮土匪,将村子洗劫一空。些微反抗的则被尽数屠杀,看着这一幕,东野老人很是为这些百姓惋惜,只能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这盛世明主李世民身上。
面对着残破的村庄,缓步行走在荒芜破落之间。在原本就颇为寂静的小村庄,突然间,由远及近的传出丝丝木鱼声,没多久,伴随着敲击声,迎面走出来一个年轻的僧人。这僧人看起来也就二十五六岁,一身土黄色僧衣,手持木鱼,身背行李架,足登罗汉鞋。目睹这横七竖八的死者,忍不住的敲这木鱼,念起了超度的金刚经。
随着僧人的身影渐渐走近,东野老人也停下了脚步,这时候只见这个僧人双手合十给东野老人施了一礼口吐:阿弥陀佛!伴随着木鱼敲击的停止,隐隐约约的听到一孩童的哭泣之声。两人相识一看,随着细微的哭声寻去,竟在一荒芜房舍旁的麦秸垛边觅到一十来岁的孩童。
看着饿的不成样子的孩子,僧人从背篓里拿出一个馒头递了过去,接这递过来的馒头,孩子瞪着大眼望着这二人,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看着稍稍安稳的孩子,东野老人转而望向了这个僧人,又上下打量一番之后,深深的感觉到这个僧人,有一股似乎不同于其他僧人的坚毅与执着。于是就随口问到:“不知小师父,从哪里来,到何处去?”
僧人看着已经渐渐停止哭泣的孩子,就答道:贫僧原是净土寺一和尚,这次往西而去,是准备远赴西域,以求佛法!
当东野老人听到这些的时候,很是诧异的问到:“此去西域,足足有上万里的路程,小师父真的能坚持下去?”
“路虽远,行者必至”说着就双手合十,默念着阿弥陀佛!
这个僧人不是别人,正是玄奘法师,此刻因为大唐的出关禁令,他只能孤身一人前去西域求法。祈求佛法之根源,重新翻译,以正华夏佛学思想的统一。听此番答复,东野老人也被这个小师父正本溯源的精神所折服!而这个目前只有十来岁的孩子,听僧人这么一说:也将玄奘,西域这两个词汇,深深的映衬在脑海之中。
说完玄奘,再回过头来说说这个孩子,这个孩子不是别人,正是王玄策。因为昨日又过土匪,对村庄又是一通打劫,早已失去双亲的他,只能藏身于麦秸垛中。当他在麦秸垛中目睹土匪一幕幕邪恶的罪行时,已经在他幼小的心灵深处,埋下了仇恨的种子。因为肚子实在过于饥饿,加上又对亡故双亲的思念,忍不住的哭了起来,这一声哭泣,就引来了恰好路过的二位!
看着这个可怜的孩子,两个人都动了恻隐之心。鉴于玄奘法师西出阳关,远赴西域,也是吉凶难料,两个人一商量,王玄策就跟随这东野老人继续东行!相聚总是短暂的,分别总是难舍的,当东野老人和玄奘法师一个往东,一个往西,两人的背影竟是如此的相似,只是抱负不同罢了。
王玄策随着东野老人,一路东行,走到了这太行山腹地,原本想云游四海的东野老人,此刻也被这美景吸引,因此就在此地定居下来。转眼间,七年已经过去了,王玄策早已从那个充满仇恨的小孩,变成了沉稳的大小伙儿;再加上自己心结的解开,东野老人才愿意将兵法传授与他。以求为天下计,为后来人计。
时光又回到七年后的今天,只听东野老人对跪在面前的王玄策推心置腹的讲到:“话说鸟儿在小的时候都是有母亲不停的喂食,当渐渐长大的时候就有母亲狠心的将其踢出鸟巢,自行觅食,只有这样小鸟才会长大,更会成长。而你也终有长大的一天,也终究会有离开为师的时候,这七年来,为师看着你一天天进步,一天天成长甚是欣慰。你要想成就一番大事之人,只有学惯古今,才能兼济天下,青史留名。所以,为师今天就将毕生所学传授于你,你学成之后,即可下山闯荡一番事业了。”
王玄策,稍稍平静了一下心境,静心的听着师父的忠告,再三叩谢之后,跟随师父尽心尽力的学习这《鬼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