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战将王玄策-第1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唉,多少年了,也不说找点正经的事情来做,还在做着这一个行当”王玄策也是无奈的摇了摇头说道。

    “这个乞丐,在我们桑及多国可是一个名人,老国王也知道他,虽说他多次乞讨,但是看人甚是准确,这么多年了,消息可是灵通的很呀”这一说,说的王玄策等人微微一愣……

    似乎感觉到了什么一样。

    而这一句话,也瞬间引起了这陈茂材的警觉,随即向这个乞丐投去了这详细观察的目光。只见他虽然衣服破旧,头发蓬松,浑身脏兮兮的样子,但是拄着的一根拐杖,早已被他盘索的颇为光亮。随着他清秀的面容望去,只见他这一双明亮的眸子,时不时的扫视这繁华街道上过往的所有人……

    虽说如此,但是鉴于得先去拜见这大王关紧,于是,也就仅仅的回了一眼。就跟随这守门兵士朝着王宫走去。王宫依旧是这样简朴而繁华,这么多年过去了,依旧没有丝毫的改动,当他们到了这宫门口,守门兵士随即给这的人一交代,就退了出去,而这宫人,就随即入了王宫,通禀去了……

    这个老乞丐是谁呢?跟着文字往下走~

    (本章完)

第333章 别十年情意绵长 论佛教百感交集(上)() 
    面对这久未谋面的知音,王玄策等人就在这宫门外随着侍卫们静静的候这,这么多年过去了,老国王还好吗?算下来也应该八十有余了,身体可否硬朗呢?

    只听这陈茂材在等候的间隙,这样说道:“唉,十年过去了,这桑及多国繁华了不少,但是这王宫却没有太大的变化?”

    “是呀,宫门,宫墙,还是如此,不过街道上也多了很多咱们大唐的物品,丝绸,瓷器,纸张我看也多了起来”周曾随着他的话语回到……

    “这主要是老国王,勤政爱民,本着一颗爱民之心才有这样的作为呀。”王玄策也是跟着他们的话语,闲聊这……

    “王长史过奖啦,太看得起老夫了。”

    随着这一熟悉浑厚之音望去,却见这老国王亲自来到这宫门口相迎。王玄策赶忙走了过去,躬身施了一礼:“大唐国使节,王玄策拜见大王”

    “长史不必多礼,你我都是老熟人了,这一别又是十年呀。没想到在老朽即将入土之时,还能见到老友,实在是一件幸事呀”。老国王一边扶起了王玄策,一边殷切的回着他的话语。

    “十年过去了,大王依旧是如此的精神矍铄,实在是外臣所没有想到的呀”王玄策一边打量这老国王健硕的身姿,一边说道。

    一晃十个年头已经过去了,只见这老国王今天依旧是穿着一身华丽的丝绸王服,拄着一根颇有年头的拐杖,虽说脊背稍稍弯曲了一些,但是面容却变得更加的慈善。

    “是呀,这十年过去了,王长史依旧和以前一样意气风发呀,看来这天下,以后就得你们年轻人做主喽。”老王国欣喜的回到……

    “走走走,别顾着在这宫门口聊了,快随我进宫,听闻你们这一两日就要到来,我已经让御厨,早已将这饭菜准备停当了”老国王又是一番客客气气的说道。

    于是,王玄策在谢过之后,就引着众人,随着老国王入了这桑及多国的王宫……果不出陈茂材所料,这所有的陈设,和先前的一模一样,丝毫没有一点变化……因此,这陈茂材就这样说道:“万万不曾想到,大王竟是如此的简朴,这王宫的摆设,装饰,丝毫未曾有一点变化……”

    “周将军过奖啦,只有百姓富庶了,我桑及多国才会更加的强大,而这也是我最大的心愿,况且我这桑及多国,国小民弱,不如周边的任何一个国家强大,所以,容不得一点折腾呀,我这大王只要有住的,有吃的,将百姓管理好,就可以喽,其他的也没心去享受呀”老国王以相见故友的热情,一边在前面给他们引着路,一边随意说道……

    “还是老国王贤明呀,我们的先帝,时常告诫我们,百姓是水,君是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要想舟安稳,一定要将这水给维护好,只有水安,舟亦安,大王的思想和我们的先帝可是有异曲同工之妙呀。”王玄策随着他的话语就回到……

    “先帝,就是说以前的秦王已经驾鹤西去了?”老国王听到的重点是这些。

    “哦,忘了给大王解说了。是呀,在我等归唐后的第二年,先帝就因为疾病缠身,而龙御归天了。现在当皇帝的是他的嫡三子,如今我大唐的年号,则是显庆二年。”王玄策随口就向老国王说明了大唐的基本状况。

    “这贞观皇帝,可是一个雄才大略的英主呀。这走了,也真是可惜呀。”老国王不有忧伤的说道。而这份忧伤,正是因为对这一代英主的相惜之情。

    谈话之间,就到了这王宫的正殿,待老国王落座之后,王玄策端端正正的呈上了国书,而老国王也是面带笑意的以正式的礼节,接下了这份国书,紧接着就礼让他们尽数安坐。

    “这正式仪式算是结束了,咱们呀,也就别拘泥于那么多礼节了,就以朋友之礼,畅所欲言。”老王国依旧宽厚仁慈的对他们说道。这落座的各位大唐使节也都在这朝堂之上,分为两列蜷腿而坐与几案后面。

    “这么多年过去了,如今我桑及多国的繁华,你们也应该看到了,这大街之上可有很多你们大唐的物品呀,这可都是你王长史的功劳。如若没有你的多次出使,我桑及多国也不会对大唐有这么多的了解与认识”老王国看着安稳落座的众人,一方面吩咐下去让御厨准备宴席,一方面就对王玄策等人说到。

    “大王过奖了,玄策能将这条唐番古道,延续到五印度各地,主要还是列位国王的鼎力支持,才保证了这条道路的通畅,其实这归根到底,还是各位的功劳呀……”

    “对了,大王,以前前来咱们桑及多国之时,很少有卖纸张的,我看这次竟然多了不少,有好几个纸张的店铺,这也是从我大唐传过来的吗”陈茂材随着他的话语就问到。

    “自从你们第二次出使我们五印度之后,这唐番古道,就从我这桑及多国经过,我们这造纸术呀,其实是从吐蕃传过来的,据说你们文成公主嫁到吐蕃之后,也带过去了造纸术,进而就传入了泥婆罗,再接着就到了我这桑及多国了”老国王也是款款深情的欣喜道。

    “看来,咱们还真是办了一件好事哈,没想到这与各国缔结的贸易通道,如今竟能如此的繁华,看起来和丝毫不比这河西走廊差呀”周曾也如开窍了一般,回着他们的话语。

    “是呀,这些年,不仅你们大唐的丝绸,瓷器,等等这些东西传入我五印度,并且沿着这条道路,还有不少你们大唐的僧人,步玄奘法师的后尘,也来往我五印度各地;我五印度的制糖,等技术,也都通过这条道路,传到了你们大唐。”老王国再一次得意的说到。

    “大王说的对,这次前来呀,我还特意带了很多糖块,这不,快没了,还得在你们桑及多国补充一点”说着,就拿出了通过这引进五印度的技术,在大唐制造的糖块,向老国王说道。

    一句话,说的众人心中都是热血沸腾,心潮澎湃,一场相谈甚欢的宴会就这样随着各色美食的上桌,开始了……

    编者说:造纸术就是这个时候传入了五印度,并且让五印度的书写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最基本的就是改变了以贝叶经为书写载体的历史……

    (本章完)

第334章 别十年情意绵长 论佛教百感交集(下)() 
    一番推杯换盏与觥筹交错之间,这大唐使节们,又一次尝到了这地地道道的天竺美食,也是甚是欣慰。随着酒足饭饱,各位也都吃的尽兴,喝的不错。

    只见这王玄策这样开口问道:“刚才听大王说,沿着这条贸易之路,有很多我大唐的僧侣,来往两国之间,这些都是拜佛求经的僧人吗?”

    “是呀,基本上每个月,在我桑及多国都能见到一两个你们大唐面孔的僧人,可惜呀,这几年以来,我五印度,佛教已经远不如当年玄奘法师在的时候了?”老国王言语之间,不由得流露出来一丝伤感之情。

    “此话怎讲?”王玄策随着众兄弟疑问的目光,向老国王问到。

    “当年这戒日王在时,也是凭借着武力,将这佛教再次推广到了五印度的各地,正是因为这婆罗门教没有著名的辩师,就让这佛教一直压制着,特别是在这第六次无遮大会之上,玄奘大师更是独领风骚,将五印度的佛教又一次的带向了顶峰。虽说后来有这阿罗那顺毁灭佛教之事,但是在我五印度基本上摧毁的只是实体佛寺,而未曾摧毁这佛教体系。可惜的则是在这前几年,我五印度,出了一个婆罗门教的辨师父,名唤鸠摩利罗,此人也就三十来岁,算是这青年才俊之中的后起之秀,在你们走后没多久,那烂陀寺也在戒贤法师的带领之下,重新光复了,可是在戒贤法师圆寂之后,这个人就突然间出现了,瞬间就辨倒了所有那烂陀寺的僧众。自此这那烂陀寺也只能够闭门授课,佛教也日渐萧条,婆罗门教则日渐辉煌了”老国王就这样言简意赅的给他们回到。

    “这变化都这么大吗?这婆罗门教不是将人种分为四等,这种等级观念,如何能够打败这提倡众生平等的佛教呢?”周曾随即甚是诧异的问到……

    “其实,这些事情,都是有历史发展的根本原因的,如若从长远来说,我五印度的佛教兴盛之时,十个人中有五个人都信奉佛教。可是佛教有一根本的主张,就是禁欲,正是因为在我五印度达到了一个顶点,按照你们大唐的观点来说就是物极必反,这种禁欲主义的提倡,自然也就枯竭了我五印度男子的气概。再加上这当时各种教派纷纷扰扰,争斗不断,以及婆罗门教对佛教教义的很好吸收与溶解,再加上各族群之间的利益争斗,就引起了屠杀僧人,焚毁寺院等情况,就让这最古老的婆罗门教成了不少僧人的避难所。”

    听到了这里,王玄策等人,感觉这应该是基本教义上的问题,虽说也听玄奘法师说过,但是对深层次的问题也不甚了解,于是就这样专心的倾听这……

    “其实,从玄奘大师所在的那些年,都已经可以看出这端倪。在这五印度,各种外道僧人不停地前去这那烂陀寺挑战,说白了,这那烂陀寺也是在苦难中苦苦支撑,正是因为有玄奘大师这一得道高僧,才让佛教又在我五印度延续了几十年。随着这戒日王的溺亡,外道的僧人休养生息,造诣也日渐精深,所以就让这佛道僧人支撑不住,迫于道义上的理论,不得不败下阵来……”

    “咳,这事呀就如我大汉初年,那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辩论如出一辙呀”王玄策稍稍思索了一番之后,就说出了这样一句话。

    “愿听其详?”老国王也是带着满脸的迷惑问到。

    “在七百多年前,我华夏大地正值大汉王朝。当时的国家也是诸多思想争鸣,什么黄老学说,什么道家,什么法家,什么墨家,都是各成一体,均有自己的理论与主张。在汉高祖刘邦建立大汉王朝之后,并不提倡儒学,在后来的惠帝,文帝,景帝均用不同的流派治理国家,虽说给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但是面对各种学派的竞争,矛盾也日渐出现。自从武帝继位之后,介于当时的朝政环境,很想从从政治上和经济上进一步强化中央集权。因此主张清静无为的黄老思想已不能满足上述政治需要,同时,这黄老学说更与汉武帝的好大喜功的个性相抵触;而儒家的春秋大一统思想,仁义思想和君臣伦理观念显然与武帝时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相适应。于是,在思想领域,儒家终于取代了道家的统治地位。再后来,就到了元光元年,当时武帝召集各地的贤良方正文学之士,到长安,亲自问策。

    其中一人,名唤董仲舒就在对策中指出,春秋大一统是“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现在师异道,人异论,百家之言宗旨各不相同,使统治思想不一致,法制数变,百家无所适从他建议:“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董仲舒指出的适应政治上大一统的思想统治政策,很受武帝赏识。在经过这大辩论之后,儒术从道义之上完全胜出,而道家等诸子学说则在政治上遭到贬黜。因此,自此以后这儒家文化,在我华夏大地就成了这正统思想,一直到现在已经七百多年了。”

    “原来这不同的国家,还真有这相同的事情,这佛教在我五印度兴起没落,也多次都是因为这样的原因。从根本上来说,佛教的存在,一直需要依靠城市,生存在最富庶的地区。原因很简单,僧人自己不劳动,全靠这信众的施舍,如若百姓基础一变动,这佛教自然就会受到剧烈影响。而婆罗门教,提倡四种种姓,每种都恪尽职守,深入农村,扎根基层,基础颇为牢固,就算是经历了战乱,在这农村地区,受到的影响往往是最小的,所以,他们都能够幸存下来。因此,当这鸠摩利罗在这那烂陀寺,将当时的部分高僧辨倒以后,又接连去了这大珈蓝寺,等几个寺院,更是让这些僧人没有应对的本事,所以,这几年佛教已经远不如你们第二次出使时的境况了……”

    听得这一番话语,王玄策等人也是百感交集,不曾想,这才仅仅十年之时间,这五印度佛教就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听得这一番话语,也是回味悠长……

    编者说:佛教就是因为这样的模式,在五印度消亡下去的……

    (本章完)

第335章 谈舍利国王变色 到驿馆又遇乞丐(上)() 
    虽说对这五印度佛教的急剧变迁,众人百感交集;但是他们的谈话,则是依旧在这祥和的氛围中进行这。

    周曾虽说也对着佛教在五印度的突然没落,感到了诧异。尽管他在这教义的问题上,对婆罗门教如何辩倒这佛教,也搞不清楚,弄不明白;但是对目前礼佛的处境也感到了不容乐观。

    而陈茂材,这些时日,也多多少少的知道了王玄策当时被武皇后单独召见,前去谈话的原因。也已明白了这次前来五印度礼佛;最根本的目的,可能就是这两颗佛教的无上至宝。尽管隐约知道,但是他也私下里,很是同意这王玄策的主张,一切顺其自然,该是我们的就是我们的,不是我们的抢也抢不到。所以,当他感觉到这佛教在这五印度再次没落的时候,似乎嗅到了一丝天平向着自己这方倾斜的机会。

    而王玄策,这些年一直跟随这玄奘法师左右,对佛教也早有了这向往之情,当明了这五印度大地佛教之处境之时,也不由得多了很多的悲伤之感。真的是十年光阴,物是人非。

    看着他们若有所思的表情,只见这老国王又这样开口问到:“不知道王长史,这次前往我五印度是所谓何事?不仅仅就是为了这礼佛而来吧!”

    听此一问,王玄策回了一下神,就如实相告到:“一方面就是为了促进我大唐与五印度各国之间的交流,共同维护好这条已经开通的唐番古道之安全。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玄奘大师归唐之后,佛教在我们大唐又一次兴盛起来,所以另一个目的,就是为了代替陛下和皇后娘娘观瞻这佛陀遗迹,敬献袈裟礼敬佛陀。”

    “自从你上次平定这阿罗那顺篡权夺位的叛乱之后,在我五印度之威名可以说是名震四方呀,这些年虽说这曷利沙国的影响力已经远不如从前,但是我五印度还算太平,所以这次观瞻礼佛,安全不是太大的问题,你们自可放心的游历”老国王诚心实意的对他说道。

    是呀,在十年前,亲率八千骑兵,饮马殑伽河畔,不仅与五印度各国国王相交甚厚,更是凭借这番道义,而一举称雄各国。当时是何等的威风,何等的英姿。可是如自此以后,这曷利沙国经过那次叛乱,也是元气大伤。所以,这王玄策就这样回到:“十年了,没想到这五印度变化如此之大,玄策这次依旧是秉承正义而来,诚心礼佛,实在是不愿意再缠搅咱们列国之事了”

    “哈哈,长史此念甚对呀”接着老国王话风又是一转:“不知道阿罗那顺到了你们大唐之后结局如何?”

    “当初我将他们一家三口带回大唐之后,陛下也感念他为一国之国君,虽有甚大之错误,但是未曾将其杀害,并且在这长安城内赐给了他一处不大的宅子,每天衣食无忧的供奉着,前些年他和夫人阿尔米塔也寿终正寝了,是我们几个当时协助普拉摩,料理的他的后世,也算是得以善终了。”王玄策稍稍低沉的说道。

    听得王玄策说到这阿罗那顺如此美好的结局之时,老国王也是微微一愣,接着笑道:“万万不曾想到,大唐的皇帝陛下竟是如此的宅心仁厚,还能这样宽仁的对待叛贼,看来这大唐兴盛,也是上天注定的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