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第5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各地收购产品;并且规定这些票据的最早兑换时间;和战争债券差不了多少;而且这个是强制性的;和自愿认购的不一样。顺带一提47年第一批票据就可以兑换了;在那之前战争最好结束;不然我们要额外发行很多马克来兑现这些票据;说不定会造成马克购买力下跌。”
“我不明白;”狐狸微微皱了皱眉头;“这个采购制有必要么?直接印马克去采购不就完了?”
“马克会流动。”林有德摇摇头;“一旦支付了马克;这些马克就会流动市场;而市面上能够购买的货品其实相当少;我们的供应已经很紧张了;这会导致什么你想一想:能够购买的货物不多;但流动中的马克却很多;这样只会产生一个结果……”
“马克会贬值。”狐狸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可是;通胀不是在流通货币数量大于生产的产品价值的时候才会发生么?”
“这就是问题所在;”伊瑟拉接过话茬;“军需品根本不是作为商品生产出来的;它不经过市场;直接由军需部门调配。所以我们虽然生产了的军需品;但这些产品不会被算在商品中。所以市面上的马克必须得到控制。
“美国也一样;但运作的方式和我们不同;他们仍然通过采购的方式来补充军需品;而不是像我们这样直接控制工业生产。所以他们需要发行战争债券;战争债券其实也是在回收采购军需品花出去的美元;这是一个循环;如果人们购买战争债券的意愿降低;现在美国的经济就会发生问题;到时候美国政府就只能采用比之前夏绿蒂的新政更加严苛的手段来应对经济波动。”
“所以;如果人民不想打了;美国政府就会面临很大的问题?”狐狸眨巴眨巴眼睛;“我好像懂了。”
“也不算很大的问题;”林有德摇摇头;“人民购买战争债券的意愿降低其实并不会对美国政府造成致命的压力;关键在于;这个循环中断会让资本家蒙受损失。资本家手里捏了一堆美元;他们不会容忍美元贬值导致他们的财富被蒸发的。”
题目说了这里再说一遍;明天我去省作协开会;大概一天时间没办法更新了;周一正常三更
942 看阅兵喽()
“听起来挺有道理。”狐狸点点头;“不过我更关心的是;从刚刚的话判断;我怎么觉得我们的状况不太乐观啊
“别装了;”一直埋头写着什么的薇欧拉抬起头瞥了狐狸一眼;“你其实也很清楚国内的状况吧?情报头子没理由不注意国内;不是么?”
“哈哈;对的。我想说的是;其实英国间谍也能清楚的了解到我们国内的状况;说不定人家会想要多拖一会儿。
“这不可能。”林有德摇摇头;“只要前线一直在打胜仗;并且伤亡被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状况下;人民是会勒紧裤腰带政权的战争。这东西其实是有阈值的;战败会增加人民反战情绪、过大的伤亡也会增加人民的反战情绪;当反战情绪超过爱国情绪的时候;人民的意愿才会发生逆转。而生活的艰辛会增加反战情绪;但效果比你想象的要低;所以;一个国家就算穷兵赎武;只要对外一直胜利;人民的凝聚力多少还会有一些;政权的率也会维持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诶;胜仗的影响这么大啊。”狐狸的语调听起来不是十分的信服的样子。
“从另一个时空的历史来看;那些正在走向战败的国家;都喜欢谎报战争结果来欺骗人民;但我之前就说过;当伤亡超过一定水准;欺骗就没用了。人或多或少都会感觉到战争正在走向失败。就连另一个时空那最后叫嚣着一亿玉碎的日本;其实人民当中很多人已经知道大本营一直在欺骗他们。因为有个最基本的逻辑矛盾:如果真的一直在胜利;为什么回不来的人越来越多;为什么美军距离越来越近?”
林有德两手一摊:“另一个时空还有个恰好相反的例子;苏联虽然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但苏军一直在收复失地;而人民大多数都因为苏军收复失地而陆续返回家乡;他们知道自己的军队真的在一直胜利;所以士气就持续高涨;尽管承受了巨大的损失;尽管经济运行已经完全坏死;政府一直在用非正常的手段来维持战争物资的生产;但他们都忍受了下来。所以;胜利是很的;人民的信心和胜利息息相关;而人民的信心又恰恰影响到了政府的公信力、以及战时经济的运转。你想想看;这边的英美已经多久没有获得什么决定性的胜利了?”
狐狸抬头看了看无忧宫那金碧辉煌的天花板;仔细想了一会儿才回答道:“好像已经有两三年了;早些年美军在中国战场还节节胜利;结果挺进到基础设施不行的中国腹地之后战果就越来越少;而英军基本就没有在欧洲拿到过分数;啊;也许在德国登陆之初那算是得了点分吧。”
“就是这样;英国的人民士气已经很低了;加上我们这些年一直在孜孜不倦的煽风点火;丘吉尔的镇压行动也让人民对他的反感与日俱增。所以英国现在大概撑不住了。而美国;我们距离于掉一百万个美国大兵的目标还挺远的;但是有淡水河谷的活动;所以我们可能不需要于掉一百万个美国大兵;就能迫使夏绿蒂坐到谈判桌前。”
林有德一口气说完;停下来喝了口水;润了润嗓子之后换了副口气说:“现在我们需要的是保持敌人无法获得什么大的胜利;然后等到英美回应我们释放的和平信。”
“就一直等?”
“不;可以的话;我们还要获得胜利。”林有德站起来;来到墙边;伸出手指敲打着北非。“我们在北非已经囤积了半年的补给;现在应该足够机械化军团作战一个月;再加上开战之后从西西里输送的补给;我们可以发动一个为期两个月的攻势作战;将北非的战线往前推进五百到七百公里。当然了;这只是现在的状况;实际上古德里安还在部队;他可能还要再准备一到两个月;到时候我们的囤积的补给会更加充足。此外我们还有各种新式武器会投入使用;比如新组建的直升机部队;他们会负责战场伤员的后送;这会极大的减轻陆上运输的负担。”
说到这直升机;其实另一个时空二战时期也有小规模的使用;主要在低烈度战区;这时的直升机生存能力是个大问题;运力也不咋地;所以一般负责运送伤患、搜救等任务。
林有德这边早就想要搞空中突击部队;他可想复制《现代启示录》里那经典的场景了;但可惜当时根本造不出能符合要求的直升机;制造出来的原型机在试飞评估之后;德国陆军认为也就只能用来运送下不马上救治就要挂的重伤员什么的;进而觉得实在不值得;就没有采购。
现在的德国依然造不出来u-ef样的越战时代的直升机;但经过这么些年的改进;尤其是依仗着发动机功率的提升;直升机终于可以用来运送伤员了。
现在的新机型做测试的时候;古德里安正好跟着林有德一起去看了;看完之后他很兴奋;认为自己找到了一种和战车搭配的绝佳武器。当时古德里安坚持要求给直升机挂载武器;林有德没办法;下令进行了一次挂载武器的空中攻击实验;实验的结果让古德里安打消了组建武装直升机大队的想法:现在的技术水平制造的直升机的飞行稳定性根本是渣渣;就连重机枪的射击都很不准确;用机炮火箭的什么那根本天女散花;什么都打不中。
其实到了越战这个稳定性问题都没能得到很好的解决;电影《现代启示录》里那些半路出家的用通用直升机改装的武装直升机实战中根本没有那种命中率;用火箭弹打移动中的车子什么的那都是超老鸟级飞行员才能做到的事情。
不过毕竟电影嘛;而这边时空;古德里安一看那糟糕的命中;马上断了念头;决定就组建一个直升机部队运伤员好了;多少能减轻一些后送的运输压力;还能有效的避免重伤员因为前线没有治疗条件而挂掉。
除了直升机;这次战斗还有其他装备会投入作战。
“毕竟这可能是停战前最后的大规模进攻战役了。”林有德回头看了眼狐狸;“说不定这场战役打到一半;停战协定就会签订了。”
943 要看妇联2首映所以……()
北非。
人类革新同盟的非洲军和新调来的东线部队在军服上有相当大的差别。
这主要是因为革新同盟的产能被消耗得太严重;在东线部队有可以直接穿的制服的时候没有优先生产新的服装;所以东线部队就穿着东线的夏季制服到了北非。
林有德一点不担心这样会让东线部队被热死;他在北非呆了那么久;很清楚北非那鸟地方的环境是怎么回事。其实撒哈拉可怕的不是温度;而是太阳直射;温度只要保证水分是可以忍受的;但太阳直射就太可怕了。林有德刚到北非穿了几天短袖;只要出门就被晒成傻逼;然后就老老实实的穿长袖单衣了。
而东线部队的夏季长袖单衣的是浅色系的;刚好适合反射阳光;现在北非又刚好是冬季;海边地带的温度多少比夏季好一点。
于是;现在北非竟然出现了两种军服的同盟部队Lf的同盟部队因为国籍太杂;所以基于战场识别的考虑采用了统一制服;不同国家只是军服上的徽章有区别;在装甲车辆方面则出现了三种完全不同的涂装;因为东线部分精锐部队换装了新研制的四战车和配套的四步战;这两种战车都采用了非常新潮的数码迷彩——之所以在这个年代能搞出数码迷彩;全靠林有德的艺术外挂;数码迷彩的样图都是林有德自己画出来的;基本完美复制了他记忆里的数码迷彩;然后外挂还很op的补全了林有德没记住的部分。
说到这个数码迷彩;林有德刚捣鼓出来的时候德军上下都觉得“这一块块的迷彩太傻逼了”——他们没见过马赛克;所以不会说马赛克迷彩。可后来涂上去试用之后;人就把反对的话给吞回去了;因为隐蔽效果真的还不错。德国人谁也没想明白为啥这迷彩效果会好;古德里安作为装甲兵总监;一开始很反对这迷彩;后来发现效果好之后就找到林有德;一副小学生请教老师的姿态询问这迷彩到底为什么效果会好。
林有德也不知道为什么会有效果;又不能告诉古德里安这东西是直接抄的后世的数码迷彩;只能下巴一扬;神秘的一笑;回答说“因为美感”。
总而言之;44年底的非洲军车辆出现了三种完全不同的涂装;这种混乱被法国随军记者调侃;说同盟军已经开始度假了。
但实际上最后攻势的准备工作依然在;古德里安原本准备ll月初就发动冬季攻势;但他临时改变主意;决定装备四战车和步战的部队;所以攻势的发动时间被延后到了十二月中旬。
这个时空因为林有德的于涉;四战车和另一个时空的四战车只是名字一样;实际上是完全不同的东西。这个时空的四战车各项数据已经是另一个时空的第一代主战坦克的水准了;它是一种四十吨级的战车;拥有大马力的发动机;所以能跑出五六十公里每小时的公路速度和三四十公里每小时的越野速度;在北非这种地形上更是全程五十公里没问题。
它装备了比虎式以及实验性的过度型三战车火控系统;虽然只是简单的火控系统。此外;虎式上装备的火炮稳定系统;为德军军工部门积累了的实战数据;因此四装备的火炮稳定系统经过重新设计;配合四的全新的稳定系统以及早期火控;四能做到比虎式更加精准的移动射击。
样车测试的时候;由精英成员组驾驶的四在波茨坦陆地装备试验场上一边以四十公里每小时的速度狂奔;一边打出了10发七中的优异射击成绩。而在射击3公里时速的移动靶的时候;也取得了十发五中。而在最终的移动射击测试中;面对以不同速度不同方向运动的移动靶;实验样车一边以四十公里的速度做非直线机动;一边进行射击;最终发射了发就摧毁了全部10个靶子。
这是个非常可怕的数据;另一个时空的德军部队;就算是卡利伍兹和魏特曼这样的精英车组;在射击移动目标的时候都没有这么高的命中率——他们大多都是停车时开火的。
总之;四的优异表现;促使古德里安决定首批换装四的部队抵达之后才发动攻势;尽管林有德提醒过他;四并未进行过沙漠地区运转测试;但古德里安仍然决定新装备的到达。
而和四配套的步战则平庸不少;这是一种用四底盘改装的步战;装备用来防空和骚扰战姬的三十毫米机关炮;唯一值得一提的就是这步战还装备了用来步兵作战的车载榴弹发射器;发射的弹药是步兵掷弹筒用的榴弹;所以射程和威力什么的和步兵步枪下面的下挂掷弹筒没什么区别;但这个车载版是用弹鼓供弹的连发版;它有一个一百发榴弹的弹鼓;可以以一秒一发的速度连续发射。
林有德的装备思路其实和另一个时空的pLa是一样一样的;就是炸逼主义;就是火力要猛;要能炸;炸得对面妈妈都不认得。
精心的准备终于到了尾声;1944年2月;古德里安的冬季攻势终于发动;林有德给这攻势起了个比较吉利的名字:沙漠军刀。
古德里安的作战计划其实和另一个时空的沙漠军刀行动很像;都是以装甲部队长驱直入;充分利用北非沙漠的地形特性进行突进。
古德里安的对手乔治o巴顿此时也严阵以待——说严阵以待并不准确;因为乔治巴顿贯彻了他在登陆北非时的演说:他根本不打算坚守阵地;他要反击。巴顿手中有一整支新运送过来的装甲军;加上他原本的装甲部队;他手中的战车超过两千台;而古德里安只有一千两百多辆。
巴顿决定利用这个数量优势。
于是;另一个时空没有发生过的事情发生了:古德里安指挥的德军装甲军团;和巴顿指挥的美军装甲军团在开阔平坦的战场上开始了装甲决战。
本来今天早上三点回到家;已经累成狗了;还硬撑着看早上的m1决赛;体力透支太严重。本来想着睡起来之后三更没啥问题;但突然发现今晚妇联2首映……所以原谅我食言;今晚可能就两更;原先承诺的三更做不到了
944 看来是赶不上首映了()
1944年2月14;阿尔及利亚东部沙漠。
如果从空中俯瞰;会看见地面上有两团尘云在相向前进;一侧是古德里安的装甲部队;打先锋的是全部换装四战车的白色伤痕师;而另一侧则是巴顿的美军第三军;打头阵的是第三军第二装甲师。
相比德军大名鼎鼎的字头师;美军的装甲师名气上要小很多;但这主要是因为美军装甲师实在太多了。
就算是这个时空;林有德一上来就让德国战时生产;三班倒不断生产战车;但晚了德国那么久战时生产的美国还是立刻就生产出了数量远德国的战车;不但武装了俄国;还武装了英国和他们自己。
巴顿手中的装甲师过二十个;而隆美尔手中的装甲师才七个;当然德军的装甲师编制比较大;最近他们越来越多的以旅级战斗群来活动;但在古德里安的坚持下;大编制的装甲师还是被保留了下来;只是作战的时候会拆分成多个旅级战斗群。
回到14的对决上;双方的地面部队都已经现了对方扬起的烟尘;对这个情况;双方的指挥官下达了一模一样的命令:战斗队形一路向前。
此时双方的空军已经打起来;vb喷气式飞机赶到了战场;迎面碰上了美军的第一代喷气式战斗机eo
这vb1虽然是个样子货的鬼怪;但性能好歹是米格15比斯那个等级的;打一下eo还是游刃有余;只是不像打螺旋桨飞机那样碾压而已。
这个时空的第一场喷气式飞机与喷气式飞机的空战;就这样在北非上空打响了;从地面看上去;整个天空都布满了白色的条状烟雾;看起来怪异得很;不管德军还是美军的车长;都伸长脖子看着天空;全神贯注的看着这“次世代的次空战”。
就在双方喷气机争夺制空权的同时;双方的“舔地”部队进场了。美军方面主要由携带火箭弹和炸弹的21组成;德军则主要是魔改版的bpio9和闪电式俯冲轰炸机的混合编队。最近德军越来越少使用双战术轰炸机进行近地支援任务;主要就是因为在低空遇到同样也是进行近地支援的21编队战术轰炸机的生存能力有点问题。
很快;低空也打作一团;匆忙射火箭之后转入空战的2口pio9扭打在一起;而闪电式俯冲轰炸机则直扑美军地面部队;和另一半执行近地支援的21擦肩而过;双方交错前就像西部牛仔一样进行了对头攻击;互相交换了一下战损;幸存下来的飞机则分别扑向各自的目标。
美军和德军的地面部队都开始对空射击——这美军的装备配置都吸收了德军现成的经验;所以美军也是混成了步战在装甲集群中;也有对空射击的机关炮。
紧接着;双方的战车目视接敌。
接近到两公里左右的时候;德军先开火;美军随即还击。
但双方都是移动射击;拥有新型战车的德军命中率显然比美军更高;美军的队列里当即有十几辆战车停摆;但具体是被击毁了还是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