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贞观大才子-第1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元紫瑶的声音越来越小,仿佛失去了所有的力气,跌坐在地上。哭笑交织的俏脸上满是悲戚。

    李硕呆呆的站在原地:“你……对不起……”这一句句话,仿佛击穿了他的灵魂。他做梦都没想到,原本自认为的那些推测都是错的。李世民派出的人马不是不想杀他,而是被元紫瑶拦在了黔州。

    他更不知道,原来面前这个与他不算熟悉的女子,竟然默默地为他付出了这么多。难以想象,一个封建年代女子,需要付出多大的勇气才能做出如此令人瞠目的事情。

    ……

    这一幕不仅惊叹了李硕,更是惊叹了马车中的萧白衣与李婉儿。已为人母的萧白衣,神色复杂的看着倒在地上的元紫瑶,不只是同情还是……

    “她是个好女子……只可惜遇到了他。”李婉儿沉默了少许,声音低沉道。这一幕与她何其的相似。可是她是幸运的,因为她用命守护的那个人,恰好也深爱着她。所以她无悔,总是当日死在了突厥人的营帐里,也同样不后悔!

    “留下她吧……”萧白衣沉默些许,叹道。

    “可是相公并不喜欢她,”李婉儿面色有鞋不忍道。

    萧白衣无奈一笑:“他是不敢……”

    “不敢?那我这就去与相公说,就说姐姐已经接纳她了。”

    萧白衣轻抚了一下怀中熟睡的儿子,嘴角微微翘起,不只是开心还是忧愁:“他不敢……是因为他怕这位元姑娘,会成为当年的我们……”

    正欲下车的李婉儿戛然而止,泪水夺眶而出。她又怎会忘记这一路走来的艰难与别离。每一次都是提心吊胆,每一秒都是痛彻心扉。

    在一起真的很难吗?这句话飘荡在所有人的心中。世俗的枷锁,命运的羁绊。可为何当你付出了所有,甚至是生命……却仍然感觉一切都是那么值得,那么美好……或许这便叫做爱情。

    ……

    然而此时,跌坐在地上的元紫瑶仿佛失去了灵魂一般,慢慢地站起身来,深深的看了李硕一眼后,惨惨一笑踏上了马车,语气中没有一丝感情道:“回城。”

    “等等……”沉默中的李硕下意识的伸出了手。他不知道自己爱不爱面前的这个女子。可是她所做的一切都让他看到心疼。为了他,她倾尽所有的付出。甚至不惜与全世界为敌,只是为了跟随他一起逃亡……

    “……留下来吧。”李硕轻叹一声。留下她真的是对的吗?他不愿连累了她,可如此情形看来,若是她真的回去了……将要面临的灾难简直无法想象。

    “李大人,李元帅……这便是你的怜悯吗?”马车缓缓启程,一声剧烈的抽响后,马儿嘶鸣快速的跑了起来。

    这是怜悯吗?看着渐行渐远的马车,李硕呆滞了些许,整个人微微一颤,急忙翻身上马,像一支离弦的箭冲向了那架返程的马车……

    ……

    PS:新书《朕的江山要亡了》,我们一起相约11月。讲一个不一样的明末清初。望大家多多支持……

    下周会有新书前言,让我聊一聊这个风雨飘摇的明末清初……还有那位无可奈何的崇祯帝……

第364章:大结局(1)() 
渤海的战事已经平息,然而契丹国终归还是没有抵挡住大唐的铁骑。裴行俭突围成功后,大唐立刻开始了反攻。

    没有一点人情可讲,无数的火药被点燃,无数的震天雷肆虐在契丹国的土地上。

    仅仅两日,唐军歼敌三万,俘敌无数。整个契丹国被大唐牢牢地控制在手中。不过这次李世民却没有赶尽杀绝。而是将十多万的契丹百姓,尽数赶离到了渤海国的土地上。

    当然,渤海国对唐军的这一举动很是拒绝。可在那二十万唐军面前,他们不得不接受这一条件。突然多出可这么多百姓,渤海国顿时成了一团糟。

    解决了这一麻烦,李世民立刻下令出兵高句丽。裴行俭,牛进达各率精兵两万,兵分两路进攻。一天之内连下九城。

    然而此时的定襄也同样不平静。当李硕李硕拖家带口的来到定襄城下后,不过多久,城门便打开了。

    之间对面浩浩荡荡驶出了百余人,来到李硕近前后,其中几名大唐汉子纷纷下马,单膝跪地道:“末将参见将军!”

    “辛苦众位了。”李硕同样下马,单膝跪地道。

    若是没有这些人在吐蕃出生入死,又哪有今天的他。而在这群人的身后,则是一架金黄的马车。其豪华程度丝毫不亚于皇帝出宫的轿撵。

    马车行到近前后停下,明黄的车帘缓缓掀起。其内坐着一位雍容华贵的妇人。虽然她身着吐蕃宫服。但也还是一眼就能看出她是个大唐人。

    妇人撩起车帘的手停在半空中,好似入定了一般。看这眼前的那个男人,眼圈顿时通红。似有千言无语,却怎么也说不出话来。

    李硕站起身向后看去,当四目相对。空气仿佛霎时间凝固,许久之后,李硕轻声道:“我回来了。”

    这个妇人便是李柔。当初李硕为了保护李柔的安全,也为了给自己留下后路,不得已将怀有身孕的她留在了逻些城。时隔五年,他们再次相遇,岁月仿佛并没有带走他们的思念。此刻千思万绪全部涌上心头,一句‘我回来了’便胜过千言万语。

    “我就知道你会回来的!”因为哭泣而瑟瑟发抖的李柔,终于鼓起了所有的勇气,卸下了所有的坚强,飞快的跳下马车,投入到李硕的怀抱。此刻的她不是吐蕃的王后,只是一个等待丈夫归来的女子,仅此而已。

    二人终团员,喜悦自不用多说。身后的马车上,萧白衣与李婉儿,还有后来加入的元紫瑶默默地看着面前的二人,心中同样是五味陈杂。这种感觉不是嫉妒,而是因为李柔,让她们猛然间想起了自己的遭遇,何其的相似……幸好结果是好的。

    一声叹息后,李婉儿轻声道:“她太不容易了,难以想象。仅凭她一介女子,是怎样将那亡国的吐蕃重新盘活的。为了这一刻,她付出的太多了。”

    “她就是那个辅佐小可汗登位的吐蕃女王?”元紫瑶震惊道。作为一个站在顶峰的商人,各国的局势与消息,她自然比旁人清楚的多,只是她想不到的是,这个吐蕃女王竟然也是李硕的红颜知己。

    “她可不仅是吐蕃女王,按理说,她还是我李家的大妇。她可是为李家生了长子的。”李婉儿娇声一笑道。一旁的萧白衣也是笑着点点头。

    自古以来,尤其是封建社会,传孙接待这件事情对于女人来说,那可是头等大事。能够诞下长子,那就是地位的象征。

    而后,李婉儿娇声调笑道:“那这么算下来,我们可都是妾室了。元姐姐怕是要吃醋喽。”

    被说穿了心思的元紫瑶,脸上顿时一红,俏脸低垂小声道:“我吃什么醋,要吃醋也应该是萧姐姐先吃醋才对。”而后……元紫瑶下意识的望了眼李硕,喃喃道:“只要能与他在一起,做个丫鬟我也愿意!”

    马车里的三人相视一笑,对于她们来说,能在一起,便已经是天大的恩赐。

    “可为何不见咱家的‘小可汗’呢?”李婉儿四处望了一下,好奇道。

    “妹妹小声点,莫要让人听见了。”元紫瑶急忙拉住了李婉儿的手,紧张道。

    “姐姐多虑了,就算我们不说,相公也会想办法将小可汗的身份公开的。”

    “为何?”

    “因为他是李硕……”萧白衣莞尔一笑。

    诚然,李硕此时就在想怎样将自己儿子的身份公开了。毕竟这儿子是自己的,整天被认作是别人的儿子。这不是他的性格。

    温存了一阵后,李硕拉着李柔的手,道:“我们的儿子呢?”

    然而不等李柔说话,之间城中再次驶出两匹马来。李硕抬眼看去,为首之人正是他许久未见的‘老朋友’……禄东赞。

    双方一经见面,李硕便笑着道:“国师,又见面了。别来无恙。”

    “拖李将军的福,老夫这把老骨头还能多活几年。”禄东赞爽朗一笑,翻身下马与李硕保抱拳道。

    当李柔忽然起兵想要夺回逻些城的时候,禄东赞便以猜到了这其中的悬疑。李柔是李硕的女人,这件事情不仅他清楚,而且很多当年的吐蕃官员们也清楚。

    所以当李柔放出消息,可汗之子降世后。这些人根本无动于衷,因为他们知道李柔打的什么算盘。无非就是那李代桃僵的把戏。

    然而当李柔在半年的时间里便收复了周边数以万计的邻国散兵后,他们再也不敢小看这个女人了。

    在外人眼里,李柔是个手腕冷酷的女王。可是在禄东赞眼里,与其说这吐蕃的王李柔,倒不如爽快点看清现实,其实这真正的幕后之人是李硕。

    若没有李硕远程指挥,并出谋划策。仅凭一个女人便可翻江倒海,还敢密谋夺城?甚至直到如今,逻些城落入李柔只手的消息都没有传出半点风声。

    与此同。,北突然冒出的十几股实力不弱的势力,为首者均是大唐人。这就更让人清楚李硕想干什么了。

    PS:新书《朕的江山要亡了》,我们一起相约11月。讲一个不一样的明末清初。望大家多多支持……

    下周会有新书前言,让我聊一聊这个风雨飘摇的明末清初……还有那位无可奈何的崇祯帝……

第365章:大结局(2)() 
然而无奈的是,他们明知道人家想要雀占鸠巢却仍然无可奈何。因为他们根本没有能力与人家一战,更别提将人家赶出去了。

    故而,纵使禄东赞智谋过人,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逻些城被大唐人和异族人占领。再到后来,李柔向他抛出了橄榄枝。

    不管是因为良禽择木而栖,还是因为他怕死。禄东赞都果断的选择了效忠。并且为了李柔能够名正言顺的统治逻些城,他更是费尽心力,将周边几个同样被大唐灭国的部落招揽到了一起。

    不论禄东赞虚情还是真心,李硕正色道:“多谢国师这些年来的尽力辅佐,李硕在这里谢过了。”

    “将军言重了,丧家之犬何以言功。”禄东赞目光有些悲凉,而后哈哈一笑道。

    “比起国师,李某又何尝不是呢?”二人相视一言,皆是哈哈一笑。

    对于禄东赞来讲,辅佐李柔乃是无奈之举。可对于李硕,走到如今这一步同样是无可奈何。

    “将军如今入主定襄,下一步可有何打算?”禄东赞沉默少许,问道。这才是他今日前来迎接李硕的目的。

    如今定襄与夏阳两城皆在李硕手中,就连名义上属于吐蕃的逻些城也同样被他掌控在手中。周边大大小小的部族,有半数都被他威逼利诱而投向了定襄。

    可以说只要李硕一声令下,这些依仗定襄存活的部族,将会毫不犹豫的与李硕站在一边。就算是大唐大军压境,也未尝没有一拼之力。

    “那国师以为,接下来我们应该怎么做?”李硕微微一笑不答反问道。

    ………………………………………………………………………………

    贞观二十三年春,长达一年的东征之战终于结束,在大唐无可匹敌的强兵利器下,终于将高句丽这个困扰了李世民许久的心结打开。

    整个东南边境上,半数都被唐军攻占。大唐的版图也在这一年,扩大了数倍。然而就在世人都以为大唐要趁热打铁横扫中原大陆的时候,这只战无不胜的唐军却退兵了。并且在第一时间吹起了返程的号角。

    这一年,定襄城的城墙高出了数米,在李硕玩儿命工作的情况下,无数的huǒ yào与震天了诞生了。这些神器在别人眼中是攻城略地的法宝,可是在他心中,这是他为了保命的无奈之举。

    虽然平日里开销巨大,但有了之前的储备,也还算富裕。更上他开心的是,当日元紫瑶派去护送他的那只商队,最后也属于了他。

    这才是真正的宝贝,有了这只商队,单凭茶叶与胰子这两样,便足以维持一个小国家的开销了。

    在整合了周边的势力后,定襄城如今的驻军以达到近十万人。虽然战力上并不足以和大唐抗衡,但也绝对不会被轻易攻占。

    城东的校场上,李硕一身银白盔甲站在帅台上,指挥着一千精锐练兵。这些人便是他最后的底牌。负责保卫他与家人的安全。

    然而此时,一身风尘的许敬宗快步跑了过来,站定后沉声道:“大人,刚刚得到消息,陛下病重,东征大军已经卓令返航。”

    原本淡然的李硕,手中长剑蓦然脱手掉在了地上,沉默了许久后,李硕长叹一声,道:“长安那边有消息吗?”

    许敬宗点点头道:“长安那边,太子亲率两千精兵前去相迎。估计再有半月,就能抵达长安了。”

    踟蹰了一阵后,许敬宗小声道:“大人,陛下真的……”要死了这几个字他还是没敢说出口。

    李硕苦笑一声:“怕是过不去今年了。不然唐军势如破竹,怎么可能说退就退。”这是他的猜测,然而历史上,李世民也同样是在贞观二十三年驾崩的。

    “若是陛下真的驾崩了,那么等到太子登基,会不会与我们开战?”许敬宗有些底气不足道。

    “害怕了?”李硕调笑一声。

    许敬宗淡然一笑:“害怕有什么用,大丈夫有可为有可不为。既然选择了这条路,那就完没有回头的机会了。”

    “放心吧,大唐不会与我们开战的。”李硕看着远方的山峦,仿佛下定了决心一般,淡然一笑。

    许敬宗不懂李硕话中的意味,但在他看来,只要李硕说的话,那就绝对能够应验。这种盲目的信任,不知从何时起,已经深入到他心里。

    ……

    贞观二十三年,七月初十。

    这一天,太宗李世民驾崩,举国悲恸。太子李治长跪在甘露殿外一天一夜,最后悲痛得晕厥过去。

    这一天,李硕坐在定襄城的城楼上,呆呆的看着远空中的星辰……他醉了。一幕幕的回忆像是幻灯片一般回荡在他的脑海里。

    身旁的李婉儿靠在他的怀中,轻声地抽泣着。虽然她痛恨李世民的绝情与冷酷。但终究是血浓于水。

    ……

    贞观二十三年,冬。

    阳关城中忽然使出一只千人的骑兵,其中凌冽的旗帜上,赫然印着属于金吾卫独有的标志。

    这只骑兵一路奔袭,半天功夫便来到了定襄城下。城楼上巡逻的将士见此情境,还以为是敌军来袭,急忙飞身回去禀报。

    一炷香后,李硕出现在了城楼上。看到城下金吾卫的标志先是一愣,而后当他看到那个为首之人时,整个人愣在了原地。

    那为首之人正是大唐高宗李治。

    一瞬间各种情愫狂涌,李硕站在城楼上,心中不知在想些什么。

    正在此时,只见城下的李治策马向前走了几步,来到城楼下,高声道:“李硕!出来见我!”一句话气势尽显,他再也不是那个软糯的晋王。这般气势,只有真正的帝王才有。

    片刻后,城门轰然打开,李硕同样是一骑而出。二人相隔数米后,李硕翻身下马,双膝跪地:“微臣李硕,拜见陛下!”

    马上的李治沉默少许,同样翻身下马,看着面前的李硕,朗声道::“李硕!朕要谢谢你!若不是你,朕断然做不到这九五之位……”而后李治话锋一转:“可朕也同样恨你。恨你背信弃义,竟做出这叛逃的事来!”

    :新书朕的江山要亡了,我们一起相约11月。讲一个不一样的明末清初。望大家多多支持……

    下周会有新书前言,让我聊一聊这个风雨飘摇的明末清初……还有那位无可奈何的崇祯帝……
96718 。
96718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