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贞观大才子-第1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见踪影。

    大汉上前,恭敬道:“公子,小姐走时吩咐了。说是此行路途遥远且凶险未知,若公子绕道而行,不知要走多久才能到达。所以小姐请您换上我元家伙计的衣服,与商队一同出城。正好……这只商队也是要去阳关的。”

    李硕淡然一笑:“如今整个大唐估计都已收到了搜捕我的檄文。你们出的去吗?”

    汉子若有所味的笑笑,道:“公子难道忘了。沿途的商道可都是您当初以户部的名义批下来的。还有那些沿路的关卡,元家这几年来也没少上贡给他们。想来也不会故意刁难我们。只要公子一天未被找到,相信朝廷里的那些人,是不会轻易截断这条挣钱的来路的。”

    李硕:“……”

    有钱真好……

    PS:新书《***清***》,我们一起相约11月。讲一个不一样的明末清初。望大家多多支持……

第361章:阳关遇阻() 
元紫瑶的忽然出现是他没有想到的,虽然之前有些生意上的交集,但二人之间的关系也只是限于相互利用的关系。

    然而今日元紫瑶要冒着天大的风险将他送出大唐,这显然是已经超越了之前利益上的关系。

    一路行来,正如大汉所言,元家的商队从黔州到姚州基本上都是畅通无阻。就算是有人阻拦,也会有当地的官员帮忙打点。天知道元家为了打通这条商道砸进去了多少银子。

    正如大汉所说,这一路走来果真比他原定的路线快了不止一倍。以至于等他到了阳关后,萧白衣和李婉儿都还没到。故而只好停在阳关等待他们。

    ……

    然而此时的东征大军,却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原本机会快被大唐灭国的契丹,突然集结出了七八万人马,不仅突袭夺回了都城,更是将裴行俭所率领的两万人马堵在了契丹城下进退两难。

    帅账中,李世民面沉如水,苍老的面容上满是阴霾。原本必胜的局面忽然被人翻了盘,任谁也接受不了。

    正在这时,一名斥候跑了进来,单膝跪地道:“启禀陛下,查到了!契丹人的八万大军里,有两万人马乃是渤海国将士,还有三万人是高句丽的人马。”

    一旁的牛进达眉头皱起:“渤海?契丹与渤海不是一直以来都是死敌吗?他们怎么会派兵增援契丹?”

    李績沉默少许,沉声道:“想来契丹为了夺回都城是下血本了,高句丽增兵他们尚且情有可原,但渤海国定然是收了天大的好处。”

    李世民双手撑在沙盘上,冷声道:“不管他们收了多少好处,如今这契丹国必须要拿下他。河南道的船只此时才行到江左,这种情形下,已经容不得我们更改路线了。”

    牛进达焦急道:“陛下,如今裴行俭还被围困在契丹城下,我们必须要赶快采取对策了。这两万孤军最多还能坚持十天。再不救援,他们可就危险了。”

    “想要救援怕是难啊!”李績摇头道:“契丹人之所以对这两万人马只围不打,相必是已经找到火药的弊病的了,那就是威力太大。所以他们应该是想要用着两万人马做为挡箭牌,防止我们大规模的使用火药。”

    “可若不使用火药,我们很难在短时间内打通契丹这条必经之路。”程咬金也是一筹莫展道。

    帐中的君臣陷入短时间的沉默,而后李世民猛地抬头,问道:“李硕找到了吗?”

    众人皆是一愣,而后苦笑不已。若是此刻有李硕在,或许这个麻烦也就迎刃而解了。若不是裴行俭为了寻找李硕耽搁了时间,此时早已退回来了。

    ………………………………

    再说阳关,李硕隐藏在元家的商队里,住在了城中一家客栈里等待萧白衣的到来。

    可一连七八日,却依然没有萧白衣的消息。不过另一个消息倒是传来了,那就是东征大军在契丹边境遇阻,裴行俭深陷重围。

    当李硕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裴行俭估计已经被困多日了。正如当日李績的推测,李硕也同样想到了这一点。契丹人只围不打,就是想要与大唐打场消耗战,

    只是他们耗得起,大唐二十万大军可耗不起。就算有后方的资源供给,这二十万大军也最多再维持一个月。然而他很清楚,李世民绝对不会等一个月的,若到最后真的没了办法,那裴行俭和这两万孤军,定然会被自家的火药与震天雷炸的粉碎。

    而后……李硕沉默了。此刻他距离定襄仅一步之遥,只要等到萧白衣等人,他们一家人便可彻底摆脱一切的束缚,从此逍遥一生。不托大的讲,只要让他到了逻些城,哪怕是大唐举兵来袭,他也有能力守住定襄与夏阳两城,与大唐分庭抗礼。

    可如今看来,这么做的代价太大了。虽然他与裴行俭也只是上下级的关系。然而这几年来,他有多少生死时刻,都是裴行俭和那几千从洛阳便跟着他的老兵们救回来的。

    阳关的夜晚过得很慢,万物复苏的春天并没有给这里带来多少生机,反而依旧冷冽。

    翌日一早,客栈外便响起了一阵杂乱的马蹄声,惊醒了在床上发呆的李硕。正欲出门查看的他,正好对上了一路风尘将至的萧白衣与李婉儿,与李家的几个老人。有妙儿,有梅兰竹菊四姐妹,还有萧贵……而且身后还在跟着许敬宗与其一大家子人。不难想象,这么一大帮子人,想从长安悄然逃至阳关该有多不容易。

    一家人碰面,喜悦自不用多说,李硕当即决定启程,虽然他们的行踪很隐秘,但多留一日,便会多一分危险。

    ……

    然而正当众人准备出城的时候,一骑快马带着响彻耳膜的嘶鸣声,停在了车队面前,马上是一个已经累到虚脱的士兵,马停下后,士兵普通一声掉了下来。

    口中微弱且焦急的喊着:“李元帅!末将有要事求见李元帅!”

    马车里,李婉儿俏脸顿变,当下便要抽剑下车:“莫非是朝廷的追兵已经追来了?”

    “别着急,就一个人,应该不是追兵。我去看看……”李硕急忙按住她的手,如今李婉儿身怀有孕,又长途跋涉了这么久,万一查个岔子,他就只能悔恨终生了。

    不等李硕下车,许敬宗率先走了过来,道:“大人,来人自称隶属金吾卫,并拿着陛下的令牌。”

    “还是来了……”闻言,李硕苦笑一声。

    刚来到士兵面前,只见倒在地上的那名士兵顿时来了精神,强撑着跪在地上,道:“末将拜见元帅!裴行俭大军深陷重围以有五日,陛下与众位将军一筹莫展,末将奉陛下令,请元帅回程主持大局!”

    “大人,谨防有诈!”许敬宗急忙走上近前,小声道。

    如今他与李硕可是一根绳上的蚂蚱,之前他以为李硕又盘下了什么大局,所以才会如此大动干戈。只是他没想到,李硕竟然这么有种,想要拿下吐蕃自立为王……

    可奈何他已经上了人家的船,再想下来那就真是作死了。无可奈何只好硬着头皮陪李硕一条道而走到黑了。

    ……

    PS:新书《***清***》,我们一起相约11月。讲一个不一样的明末清初。望大家多多支持……

第362章:人之大义() 
什么主持大局,那都是骗鬼的。如今李世明在意的不是裴行俭那两万人马,也不是李硕到底会不会回去。

    而是他真的耗不起了,与其说是派人召李硕回去,倒不如说是想逼他给一个退敌之策。

    沉默了些许,李硕暗叹一声,对许敬宗道:“拿纸笔来。”

    后者面色一变,忍不住提醒道:“大人是准备要帮他们破敌吗?”

    李硕明白许敬宗的意思,若是他帮李世民想到了破敌之策。那么东征大军便会很快的攻破契丹,甚至一举拿下高句丽。

    可若是这样一来,那腾出手来的李世民,定然会调转枪口在第一时间将他这个“乱臣贼子”剿灭。

    但他要是就此离去,任凭李世民那二十万大军焦灼在契丹边境。那无疑是对他最好的选择。到时候他便有了足够的时间去整顿定襄与夏阳两城。等到大唐的大军讨伐而来时,他便有了更多的本钱,去与之谈判。

    李硕想都未想便正色道:“可是你有没有想过,若是我们这次不帮大唐。那定然会遭到整个朝堂君臣的记恨。到那时,陛下的怒火咱们承受得起吗?”

    虽然李硕一心想要脱离李世民的掌控,但也从未想过要与要与大唐为敌。这种想法看似很冲突,实则不然。试想一下,若是李硕有足够的筹码,或者说,能够给予大唐足够的利益,那李世民还会铁了心也要弄死他吗?

    还是那句话,在利益面前,一切都是浮云……李世民派人来找他,便不难看出他的想法。若是他真的想要弄死李硕,那就不是一个人来了。至少现在为止,李世民还不愿与李硕撕破脸皮。

    所以,不管是因为他出于不忍心还是出于对日后的衡量,他都不能袖手旁观。

    而后,李硕回到马车里快速的写下一封信,交给身边的一名亲信道:“速速将此信送到陛下手中,一定要快!”

    ……

    三日后,契丹边境……

    唐军的中军大帐里,李世民仔细看完手中的信,而后沉默不语,转手将信递给了下手的李勣,叹声道:“李硕之才能当真是世间罕见。”

    后者看完后,同样动容道:“若是按照李硕的计策,我们两日便可攻克契丹!甚至不费一兵一卒,契丹城唾手可得。”

    然而此刻的李世民仿佛没听到一般,眉头拧成了疙瘩,许久后,幽幽说道:“可是他为何不愿为我所用呢?难道朕真的不值得他效忠吗?”

    李勣愣了愣,而后沉声道:“自古大才之人都古怪的很,或许他是不想被约束,所以才……”后面的话他没说,然而如今李硕的举动已足以说明一切了。

    对于李硕,每一个军中的将领都或多或少带着一丝感激的情愫。自从李硕出现的这八年里,大唐不论是对外还是对内用兵,都是因为他的谋略与计谋才将风险降到了最低。

    若是以皇帝的角度出发,李世民对他算得上不错了。如今的李硕不仅位极人臣,更是前程高远,假以时日必能问鼎朝堂。

    可是这些辉煌与荣耀的背后,那是多少次的生死较量。这些都是他一次一次用命换回来的。

    “朕并没有想要杀他,只是他……朕又怎能放心的下。”李世民言语间透着数不尽的纠结。像是喃喃自语,又像是意有所指。

    堂下的李勣手指轻颤,他明白李世民的意思。也终于体会到,当年的大唐军神李靖,为何会淡出朝堂。

    有时候功劳太大能力太强,不见得就是好事。当年李靖应为大功还朝从此闭门不出,不谙世事。如今李硕亦是如此……只不过他做的更绝。历史上因为功劳太大而选择叛国的事情,也只有李硕干得出来了。

    不知为何,此时李勣心中竟然对那个满肚子坏水的混蛋,生出一丝佩服之意。

    ……

    贞观二十二年,四月十七。

    大唐新任的东征大元帅李勣,亲率两万骑兵,奔袭五十里突袭了渤海国。仅仅半天之内,无数的震天雷与火药将这个原本就不大的国家炸了个底朝天。可是令人不解的是,虽然他们的声势浩大,可渤海国却始终没有沦陷,没到危机的关头,唐军便会退兵。

    这种情形下,任谁都知道,这是大唐有意为之。和那契丹与高句丽一样,乃是围魏救赵之策。两万渤海国大军,虽知其中深意,却也不得不退兵回援。

    然而令他们意想不到的是,当着两万渤海国大军刚刚行至本国边境上时,却突然遭遇了另一股大唐骑兵。为首者乃是大唐名将牛进达,其率领一万骑兵堵在了渤海边境上,竟做出了防守之势。

    等到渤海主将收到牛进达的传话后,终于弄清了大唐的目的。差点气的他一头栽下马去。

    人家这那里是围魏救赵,分明是将他们往死路上逼。此刻渤海国士兵才真正意识到,他们太小看大唐人了……

    对面唐军的阵营里,牛进达高坐在马上,看着对面的两万渤海大军退去时,嘴里不禁喃喃道:“这小混蛋果真有点儿本事,这么坑人的计策,亏它想得出来。”

    李硕的计策很简单,就是要让大唐派兵突袭渤海国,然后做出围困之势等待契丹城下的那两万渤海军驰援。

    而后再派出一万大唐骑兵挡在渤海边境上,目的就是告诉他们,别想着驰援了。大唐想要灭掉渤海国就算没有震天雷,也是易如反掌。

    而后再开出条件,只要渤海国能够助契丹城下的两万大唐骑兵脱困,那么之前的仇怨就一笔勾销。如若不然,以大唐的势力,分分钟便能灭掉渤海国。

    正是因为那渤海国主将清楚这一点,才无可奈何的退兵。反正也打不过人家,而且如今自己的老巢也被人家包围,若是不听话,想想那漫天的震天雷,再想想之前契丹的惨状……所以他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坑队友……

    而后的事情就简单了,两万渤海国大军去而复返。还没等契丹与高句丽高兴起来,这两万人马突然奔袭而至,将原本两国组成的围困之势,彻底打乱。被困其中的裴行俭与两万大唐骑兵,终于迎来了宝贵的希望,趁着三国大乱之时,突袭了出去。

    PS:新书《朕的江山要亡了》,我们一起相约11月。讲一个不一样的明末清初。望大家多多支持……

    下周会有新书前言,让我聊一聊这个风雨飘摇的明末清初……还有那位无可奈何的崇祯帝……

第363章:他不敢……() 
阳关的四月依旧有些冷意,让人忍不住想要收紧领口。伴随阵阵风沙,一行浩浩荡荡的商队使出了阳关,踏在了漠北的金沙上。

    李硕骑在马上,晃晃悠悠的赶着路。之时此刻的心思却不知已经飞到了哪里。直到许敬宗打马上前道:“大人,咱们后方有驾马车,自出关后,便一直跟在后面。”

    收回思绪的李硕沉默少许,苦笑道:“差人告诉她,这是逃命不是踏青。让她哪儿来的回哪儿去。”

    “大人知道那马车里的人是谁?”许敬宗下意识问道,而后急忙又道:“是,下官这就去。”

    然而没过多久,许敬宗派人递话后,后方的马车不仅没有离去,反而加快了速度。马儿嘶鸣着向前奔跑,没过多久便追上了前方的商队。

    “李硕!”就当这驾马车行至李硕身边时,车帘猛地撩起,冷傲秀美的元紫瑶探出身子来,喊道:“停下来!”

    这声呼喊不仅喊停了李硕,更是喊停了李硕身后的马车。不等李硕下马,李婉儿率先下了马车,虽然她的小腹已经隆起不少,但依然行动敏捷。

    “何人挡路!”以为来了追兵的李婉儿抽出长剑护向李硕身前,当看到马车里的元紫瑶后,先是愣了愣神,后狠狠地瞪了李硕一眼,妖媚的俏脸上满是醋意。

    李硕一脸尴尬的跳下马车,一把拉起李婉儿的手,苦笑道:“婉儿莫生气,我和她真没关系。”

    “没关系人家会一路跟着你吗?”李婉儿气呼呼的抽回小手,而后盈身回了马车。

    这一幕更是让李硕苦笑连连,漫步走上前去,道:“前路多坎坷,元小姐就不必相送了。李硕多谢小姐护送之恩,就此别过。”

    说完便要转身,此时元紫瑶也跳下了马车,冷声道:“站住!李硕,你果真就不想看见我吗?”

    “姑娘言重了,李硕虽不是什么正人君子,但也知姑娘恩情。若不是姑娘许以重金打通了这一路的关卡,在下恐怕便不会这么顺利的走出阳关了。”

    诚然,他很庆幸元紫瑶将他拦在了黔州城。若不是他临时改变了路线,一路跟随元家的商队来到这里。恐怕在半路就会被李世民派出的人马拦截了。

    他千算万算还是小看了李世民的手段,不仅剖析出来他要去的方向,更是连路线都以知晓。不然,当日在阳关时那名金吾卫,也不可能这么快就找到他。

    “谁要你的恩情!今日我便要随你一同去定襄,你让还是不让!”元紫瑶杏眼微红,大声的打断了李硕,骄傲的神情中,却带着掩饰不住的哀求之意。

    看着面前几欲落泪的佳人,李硕轻叹一声:“何必呢?踏出了这条路,你就再也回不了头了……回去吧。”

    原本强撑着泪水的元紫瑶顿时泪流满面,摇摇欲坠的身体止不住的后退,嘴中喃喃自语:“回去……回哪儿去……?”

    “你知不知道我为了你,付出了多大的代价才与你达成合作。你知不知道我为了你,已经被赶出了家族。你知不知道我为了你,差点被朝廷追杀你的人马炸死在黔州。你知不知道我为了你……”

    元紫瑶的声音越来越小,仿佛失去了所有的力气,跌坐在地上。哭笑交织的俏脸上满是悲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