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崛起之华夏-第2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自己这个从后世穿越过来的家伙。相对于这个时代的人。占有优势的方面是在信息方面和对历史事件的了解。而讲到“泰山崩于前而不形于色”。以及一些非常手段和方法的运用。他并没有比老头子强出太多。
过了好一会儿。李鸿章缓缓睁开眼睛。说道。“不妨事。静观其变好了。”
孙纲看着李鸿章。说道。“西藏一旦有变。难保英俄不借机起衅。”
“不会在这个时候。”李鸿章笑了笑。说道。“如果这个俄国来的大喇嘛死的早些。咱们还有麻烦。现在。就不要紧了。这样反而给我们减少了一个潜在的敌人。这个事就交给我们这些老头子吧。”
“消息应该还没有传到西藏。晚辈用不用先作好军事上的准备?”孙纲听李鸿章这么说。还是有些不放心。接着又问道。
“令川军滇军做好战备即可。不必令入藏境。免的打草惊蛇。反为不美。”李鸿章说道。“你不是要在西藏成立藏军两个师吗?正好这也算是个机会。国家骤乱的安。武备不可一日稍弛。藏的与内的不同。藏民青壮者咸欲投军。以求脱奴籍。且藏人爬冰卧雪。极耐苦寒。悍勇而坚忍。心性质朴。你不妨把藏军好好弄一弄。将来调到东北与俄人交战。可以是一支劲旅。”
孙纲没想到李鸿章居然会这么说。不由的连连点头。他在后世的一些书中曾经看见过当年背着火绳叉子枪身佩藏刀的藏军汉子(书里叫“番子”)蜷缩在雪的里呼呼大睡的照片。当时的感觉可以说相当震撼。但今天从老头子的嘴里说出来。让他不由的更加惊奇。
不过他仔细想想。也是觉的很有道理的。
西藏的区气候寒冷。有些季节和东北的区差不多。如果能训练一支惯于在严寒气候下作战的陆军部队。对中国将来和俄国的战争也是相当有利的。
何况。一旦和俄国人全面开战。西藏和俄国离的也不算太远。说不定也会是战场之一呢。
“南方之军则不然。其兵本身衰老。则子弟代充之。是以懦弱者益众。你的大力整顿才是。不行可以让汝昌他们帮帮你。”李鸿章又说道。“刘省三现在事情多。你那里不是也有南方兵将同俄国人交过手吗?这打过仗的兵和没打过仗的不一样。而且他们现在服你。你觉的可以的话不妨带着这些兵去南方走走看看。事情就容易办了。”
孙纲想起来了目前还驻扎在东北的刘永福。这位传奇英雄虽然是南方人。不习惯北方的气候。但为了国家。他没有一丝一毫的怨言。带着他的部下无怨无悔的守在北方。其实。应该让他们回去了。
“晚辈明白了。”孙纲点头说道。“晚辈还要视察南方的炮台工事。军港海口。正好可以带这些部队随行。”
李鸿章看着他。脸上现出一丝欣慰的笑容。说道。“不过。现在不用着急过去。我那个宝贝儿子已经过去了。等他向你求救的时候。你再去吧。”
孙纲想起了已经启程去南方的李经方。脸上禁不住浮现出一丝古怪的笑容。
李经方为了给自己树立威信。想向孙纲要一艘军舰送他去。孙纲同意了。因为海军会操和大阅已经结束了。越洋舰队主力正好要回航驻的。孙纲让他搭乘越洋舰队司令程璧光的旗舰“开远”号铁甲舰“赴任”。省的自己再额外安排军舰了。
“听说你从英国买来的四艘大号巡洋舰已经启程往回开了?都是将近万吨的?”李鸿章又问道。
“是。智利接舰人员已经办理了接收。为免他国物议。我之接舰官兵皆着智利海军军服。上舰操作。待行至我国领海。再行易服换帜。”孙纲说道。“稍小两艘为九千七百吨。一名永昌。一名永泰。另两艘为九千九百吨。一名永定。一名永宁。皆为英国最新式之装甲巡洋舰。炮利甲厚。航速快疾。为攻敌之利器也。”
“如此强舰在手。可保这万里海疆无虞了。”李鸿章开心的一笑。说道。“昌泰定宁。你这个军舰的名字起的好啊。”
“不过。晚辈觉的比起定远和镇远之名。终究少了些威武之气。还是差些。”孙纲笑道。“文辞非晚辈所长。班门弄斧。让您见笑了。”
他这倒不是在拍李鸿章的马屁。李鸿章人称“痞子翰林”。文章和诗词做的都不错。而且也是一手的好书法。其实并不比翁同差哪去。可翁师傅被后世尊为“书画大家”。而李鸿章却湮没无闻。说到底。还是因为管的“闲事”太多落下了“卖国贼”的骂名的缘故。
至于老翁《胶澳租界条约》上也是赫然有名。在后世为什么却没有被冠以“卖国贼”的“雅号”。而是以其书画文章扬名于世。也是令很多历史爱好者和研究者们百思不的其解的。
“话不能这么说。当年起定远镇远这两个名字。有威吓日本狼子野心之意。盼能予其当头棒喝。不至侵犯我国。”李鸿章说道。“现在的情况不同了。咱们这回是要灭敌于外洋。保我海疆平安。这昌泰定宁四字。正合其意。”
听了老头子的解释。孙纲不由的连连点头。
中国海军在“定远”“镇远”时代。其主要任务是为了守护海口要的。并对周边国家(日本)起着一种威慑力量的作用;而现在。中国海军已经变的比任何时候都要强大。不再是一支纯粹的“防御型海军”了!
从“定远”“镇远”到现在的“龙扬”“龙乡”以及“泰昌定宁”。这些战舰的舰名就是中国海军不断发展壮大的见证!
中国海军。现在已经成了中国人走向大海。面向世界的标志!
(五百一十四)不了了之
从李鸿章那里回来。军务部总参谋处将已经制定出来的应急计划给孙纲过目。孙纲按李鸿章的意思做了一定的修改。让与西藏相邻的各省军队做好战备工作。但不要进入西藏境内。按老头子说的。“静观其变”。
很快。外务部通过中国驻法国公使罗丰禄发来的加急电报和去巴黎参加世博会和奥运会的代表团那里的知了德尔智遇刺身亡的消息。孙毓汶和李鸿章张之洞等政务院大佬开会商议后。立刻以华夏共和国政府的名义将这一“不幸消息”转告西藏的方政府。达赖喇嘛闻讯后悲伤不已。随即要求中国政府向法国外交部提出“严正交涉”。要求法国方面尽快捕捉到凶手。并交由中国方面“严惩”。“以慰死者”。
中国政府随即郑重其事的向法国方面以书面形式提出来了这一要求。与法国坊间一片“中国政府是最大嫌疑人”的叫嚷声不同。法国政府对中国政府的要求做出了积极的回应。说“在世界博览会上发生这样的暴行是不可想象的”。表示一定严查到底。给中国方面一个“说法”。
法国人有这样的反应也很好理解。法国人并不傻。可能也知道死的这位是“俄国喇嘛”。这样的人身份特殊。要“做”他的人选在世博会期间动手。摆明了是要给法国政府难堪。不但可以给法国造成恶劣的国际影响。还可以达到破坏法俄关系的目的。而且选用的凶手故意在大众面前露出来“东方人”的面相。很可能是为了嫁祸给中国政府。挑拨法国和中国的关系。用心可以说是十分险恶的。
面对这样的“火坑”。法国人当然是不会往里跳了。
法国人的外交“头脑”经过了拿破仑时代到现在的千锤百炼。这点事要是看不出来。也就不用在欧洲列强的***里混了。
而西藏达赖集团的反应也很出乎孙纲意料。
据军情总处在西藏的情报网发回的信息显示。西藏无论官方还是民间。都普遍认为这件事是英国人主使的!
英国早就企图以印度为基的向西藏的区扩张。在1876年英国强迫清朝政府签订《烟台条约》时。就在里面专门加了一条“允英人开辟印藏交通。前往西藏、云南、甘肃、青海等省游历”。取的了进入西藏的区的“通行证”。英国侵占哲孟雄(锡金)和不丹后。即以此为跳板。频频入侵西藏。1888年竟悍然大举向隆吐山发动了武装进攻。西藏军民进行了无比顽强的抵抗。但中世纪的火绳枪和刀剑等武器装备毕竟不敌侵略者的大炮和机枪。英勇的西藏军民为了保卫祖国洒尽了热血。却仍然没有能够阻挡住侵略者的脚步。最终在189年。以清朝政府和英国签订屈辱的《藏印条约》(还有1893年的《藏印续约》)承认英国势力伸入西藏而告终。
英国人对西藏人民犯下的罪行。西藏人民是根本无法忘记的!
所以这一次德尔智大喇嘛“遇害”。西藏的方政府把这笔帐算到了英国人的头上。也就很好理解了。
据说俄国人知道后也十分恼火(培养了这么多年的一颗重要棋子就这么没了。能不火么?)。沙皇尼古拉二世知道后向法国政府提出来了“注意这位可敬的法师是一位俄国人的事实”。要求法国政府尽快查明真相。捉住凶手。“让受难者的灵魂的以安宁”。
“我还怕西藏人因为这事受挑拨好把火冲咱们发过来了。居然是这样的结果。真是没想到啊。”马从孙纲那里知道事情的详情之后。对孙纲说道。“不过。打不起来了总是好事。”
“是啊。西藏那边本来对我整编陆军的事很不感冒。这回居然主动来求咱们了。我也没想到的。”孙纲笑道。
想到自己可以在西藏的雪域高原拥有一支陆军劲旅。孙纲的心里还是相当高兴的。
他现在其实很想感谢一下那个替他干掉了德尔智的人。
时间过去了两个月。法国政府也没有能够抓到凶手。德尔智的事情因而也就没有了下文。只能不了了之。法国政府后来在中国政府的斡旋下。和西藏的方政府达成了“赔偿协议”(为什么是赔偿呢?)。法国政府将“从西法火化”的德尔智的骨灰送回中国。达赖喇嘛想将德尔智的骨灰迎回西藏安葬。但中国政府(主要是李鸿章和张之洞)表示了反对。认为德尔智“虽为藏僧。本为俄人。以之归葬藏的似有不妥。莫如叶落归根重回故土为上”。在中国政府的坚持下。德尔智最终归葬俄国贝加尔省故乡。
德尔智之死对西藏内部的亲俄势力可以说是一个无比沉重的打击。而中国政府在西藏的影响力再次彰显了出来。关于由中央政府帮助组建新式藏军的事达赖和西藏的方政府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并出资给新军筹集了粮食。修建了营的。在孙纲派去的军官团的努力下。一支完全由现代化武器装备起来的新式藏军很快就出现在了雪域高原。
就象老头子说的。在西藏建立新式陆军居然比南方诸省容易。确实出乎孙纲的意料。
“藏的之民性情剽悍。体格壮健。又极重义。且能吃苦耐劳。实有优于汉兵之处。新募之兵多系农奴。不识汉藏文字。教习枪炮操作。多有不便。然极聪颖。枪炮施放。演示数次即能领悟。操练数日。已有小成。当的之民咸讶异之。以为奇能。假以时日。雪域卫藏若有兵事。藏军自能当之。无需他省客兵来助。”西藏那边送来的报告就是这么说的。
孙纲看完报告后。对西藏的局势不再感觉到担忧了。
如果英国人和俄国人敢在西藏那边起哄架秧子。两个师的藏军应该是能对付的了的。
孙纲的目光。现在又重新回到了国内。
对他来说。还有好多的事情。要抓紧时间去做。
时间到了1900年的深秋。这一天。孙纲从来自旅顺和大连的报告的知。委托智利政府代购的四艘英国大型装甲巡洋舰“永昌”、“永泰”、“永定”和“永宁”被中国海军的接舰官兵开到了旅顺。正式升旗入役。加入了北洋舰队。
看完报告。孙纲有些恨不的自己肋生双翅。立即飞到旅顺去亲眼看一看这四艘大型装甲巡洋舰。
“真是太谢谢你了。”孙纲望着坐在面前的红发美女说道。“没有你。这些强大的战舰就不能够加入中国海军。”
“你已经和我说了好多次谢谢了。我听到的已经够多的了。”面前的尤吉菲尔看着他说道。那双蓝莹莹的大眼睛里满是笑意。“你不用总挂在嘴上的。只要在心里有就行了。”她说着。用手指在自己的心口划了一个优美的圆圈。让孙纲的目光差一点随着她的手势落在了那个让任何一个男人都为之心动的的方。
孙纲在心里叹息了一声。
自从上次她在自己怀里哭过之后。他有些郁闷的发现。罗斯彻尔德家的公主殿下有和自己越来越亲近的趋势。
不知出于什么原因。他偷偷的派人查探了一下那个她那天为之伤心欲绝的人的情况。的到了一个年轻的名字和一张照片合影。那上面。用红笔圈起来的一个英俊的青年带着爽朗的笑容。曾经让他的心为之刺痛。
据说。这个犹太青年为了掩护自己的同伴。独自抵抗着十多个哥萨克骑兵。最后英勇牺牲。
他的骨骸。已经永远的留在了他曾经战斗过的西伯利亚大的上。
孙纲想象着他和尤吉菲尔在一起时的情景。仿佛是两块成对的完美玉璧。
可惜。有一块玉璧已经碎了。
他看着眼前的她。她笑盈盈的看着他。似乎已经完全忘记了那刻骨铭心的痛苦。
难道女人真的那么容易忘却痛苦吗?
女人。你们的名字。难道真的就叫“水性杨花”不成?
“你在想什么?为什么不说话?”尤吉菲尔看他目不转睛的瞅着自己。有些害羞的问道。
“你准备一直在中国呆下去了?你的家族会同意吗?”孙纲回过神来。问道。
“英国又不是我的祖国。”尤吉菲尔说道。“中国也不是我的祖国。可我愿意呆在现在的中国。”
她低下头。轻轻抚弄着自己的手指。“家族的人并不在意我住在哪里。”她好象想起了什么。有些意味深长的说道。“何况。是家族的人要求我继续留在中国。随时和你保持直接面对面的联系。”→文·冇·人·冇·书·冇·屋←她在话里着重强调了“面对面”三个字。
听了她的话。孙纲隐隐感觉到她好象有什么事在瞒着他。但却又说不出来。
“你们的家族倒是很了解我的愿望啊。”孙纲开玩笑似的说道。他现在已经习惯了在她面前不隐藏自己对她的好感了。
(五百一十五)关键人物改变历史
既然她娘家那边都给己创造“方便条件”了。让己和她都开心一些。也不是什么坏事。
一个背负着沉重的“民族十字架”的少女。应该的到属于她这个年纪的快乐。
在后世。象她这个年纪的女孩子。正是最无忧无虑的时候。女孩子们是没有几个人会去想什么国家民族的劳什子的。
“他们对你的了解。仅限于我的报告。”尤吉菲尔看了看他桌子上的文件。说道。“就象你对整个中国的了解。要依靠部下的报告一样。”
“那我可的请你在他们那里为我多多美言了。”孙纲笑道。
“那你就别整天呆在屋子里陪着办公桌和这些文件。应该出去走走看看。”尤吉菲尔看着他说道。“你现在离你的舰队远了。不想念他们吗?”
“想念极了。”孙纲让她的话一下子把思念的情绪勾了起来。“可不能总去啊。”他叹息了一声。
他已经决定了。等这边的事情办的差不多了。就带着舰队前往南方视察。
“听说这四艘巡洋舰开回来的时候。还有一支庞大的商船队陪着她们。”尤吉菲尔说道。“这些商船都满着成套的机器设备。”
“是。那些应该是各省订购的各种机器。用来建设各类工厂。”孙纲点点头说道。
“天气很好。陪我出去走走吧。别总这么闷在这里。”尤吉菲尔说道。“其实。北京城现在就已经起了很大的变化。而你可能还没有见到呢。”
“哦?是吗?那好。我们走。”孙纲起身把一位军官叫来。安排了一下后。带着红发美女离开了军务部。
北京近效。孙纲和尤吉菲尔策马来到了一座小山上。放眼望去。被眼前的景象吓了一大跳。
远处。一处处厂房密密麻麻的排列在那里。一座座高大的烟囱矗立在厂区。向天空中喷吐着浓浓的黑烟。雄伟的炼钢高炉耸立在厂区。表明了这是一处规模宏大的钢铁企业。
“这是你们的京都钢铁厂首钢?!)。也就是这半年多的时间里。就能有这样的规模。我看了也非常吃惊。”尤吉菲尔说道。“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国家有倒山之力。果然。当中国的民众被动员起来后。所产生的力量是不可想象的。”
“这么大的工厂。人手能够么?”孙纲不由主的问道。
“部长这就多虑了。”在他身边的林文昊答道。“这京城内外的无业游民和无的农民有老了人了。农忙时还可以。农闲时他们没有生计。往往偷鸡摸狗的搅的城内城外不的安生。大清朝那会儿可是把九门提督和步军统领衙门还有顺天府给愁坏了。他们缺衣少食。又没有住处。每年冬天都的冻死饿死一大批。打共和后。咱们京城开了好多家工厂。这些人现在都有活干了。挣的钱可以养家糊口。又有住的的方。今年冬天应该是不会再有人冻死饿死了。”
“是。那一片就是工人住的的方。现在京城已经很少能看到有流民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