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崛起之华夏-第1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江穆齐告诉他的,江穆齐对“开议院”的关注程度,决不亚于孙文。
“他总强调民智未开,徒增祸乱,”孙文苦笑道,“可照他这么说,民智又何时得开?话不投机半句多,我一气之下就回来了,但是也不是一点收获没有,名满京师的梁卓如,就跟着我来了,你想不想见见?”
梁卓如?梁启超是吧?
梁启超的大名,对从后世穿越过来的他来说,可是如雷贯耳啊。
这位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启蒙家、政治活动家,而且也是史学和文学大家,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样一个鼎鼎大名的历史人物走到自己面前,能不让自己激动么?
据一些史书上讲,梁启超和孙中山合作过,也对立过,但从来不是为了权利和意气,而是一心为了国家,梁启超自己说过,“吾之中心思想,爱国二字也;吾之一贯主张,救国二字也。”,从某种意义上说,他和“谋国不谋身”的孙纲,在思想上其实有好多的共通之处。
从“维新变法”开始,孙纲就注意到,康有为等人在朝廷里的出现频率和活跃程度较大,而早已文章名闻天下的梁启超,却为什么没有能够参与到新政中来,只是在做一些报纸宣传方面的工作,作为康有为的得意弟子和有力臂助,这种现象不能不说是很反常的。
“这位梁大才子我可是久仰啊,怎么没见他跟你过来?”孙纲有些急切地问道,“他现在哪里?”
“果然不出我所料,难怪他也想见你,”孙文笑道,“他是南方人,初到北方,水土不服,偶感微恙,在我家里歇着呢。说等病好后再去见你。”
“别别,我去见他才对。”孙纲有些着急地说道,浑没觉出来自己的思维又发生了时空错位。
对他来说,让这么有名的历史人物来见自己一个从后世穿越来的普通人,他的思想一时间还没法接受。
孙文哪里知道他居然还有这种念头,对身居高位的孙纲这种“爱才如渴”的表现十分感动,想到自己也不过是一介布衣,他却一力保荐自己就任要职,使强国之梦得以初申,不由得感慨不已。
“若朝廷全都是敬茗这样的人在主持,何愁天下不昌!”孙文笑着说道,“如果我上回真的从你这里走了,现在恐怕肠子都得悔青了。”
孙文和孙纲接触久了,孙纲从后世带来的语言,孙文也学去了不少。
“走,你现在就带我去见他。”孙纲说道,
(二百五十二)见到了大才子梁启超
刚一见到梁启超,孙纲使劲地眨了眨眼晴,怀疑孙文是不是把别人当作梁启超给弄来了。
出现在他眼前的,是一个眉清目秀的和自己年岁相仿的英俊青年。
只是看上去,书卷气未免重了一些。
但那双眼睛,虽在病中,但仍给人一种亮如晨星的感觉。
梁启超的夫人也在陪着他,她看上去年岁比梁启超大,一看就是那种受传统文化熏陶出来的温柔贤淑的大家闺秀,看着他们夫妻的神情,孙纲能想得到,他们两口子一定十分恩爱。
看见堂堂的北洋船政大臣孙纲亲自来探望,梁启超夫妻要给他见礼,孙纲这才想起来,自己目前还处在这个“官大一级压死人”的封建王朝时代,自己的官位远比他要高,按照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他们夫妻俩给自己行大礼也是没错的,可让人家夫妻一起给自己行这种大礼,从后世穿越来的他心里还是无法接受。
“别别别,千万别这样,这些就免了,我与卓如君神交已久,那样的话,折杀我了,”孙纲手无足措地上前阻止他们夫妻给自己行大礼,握着梁启超的手说道,“卓如君身在病中,可千万保重,我急着想见卓如君,打扰了卓如君休息,还请卓如见谅。”
梁启超看他对自己这么尊敬,而且一上来就一副一见如故亲切得要命地样子。愈发感觉惶恐,一时间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孙文看他们三个都是一副“无比紧张”的样子在那里。不由得在一旁打了个圆场,笑道,“卓如现在相信我对你说过的话了么?”
“大人礼贤下士,怪不得麾下人才济济,乐为所用,不才今天算是体会到了,”梁启超用一种极为怪异地口音对孙纲说道,“启超原以为。=今海内大吏,求其通西学,深见本源者,博综中学,精研体要,莫吾师若。而同样学贯中西,敬贤礼士,使人如沐春风者,非孙大人莫属。”
他说了这么一大堆,叽哩咕噜的。孙纲乍一听还真没怎么听明白,在那里直眨眼睛,梁夫人在旁边赶紧给他“翻译”了一遍,孙纲才听明白了是什么意思。
他说的那个“师若”,居然还不是康有为,原来是指张之洞!
想不到梁启超居然向张之洞执弟子礼,他这还真是头一次知道。
拿自己和张之洞相比,足见对自己的敬意了。
得到梁启超这样的夸奖,可着实让孙纲有一种“飘飘然”的感觉。
“不愧为译书局总办,连夫人都是翻译。”孙文在一旁笑道。看孙纲不太明白的样子,解释道,“卓如君是广东新会人,官话说得不好。夫人在京师多年,官话流利,是以有替夫君翻译之责,呵呵。”
“让孙大人见笑了。”梁夫人含笑对孙纲说道,
孙纲恍然大悟,怪不得梁启超的口音听起来这么“耳熟”,原来是“粤语”啊。
好在孙纲在后世也是极为推崇黄家驹地歌的,对“粤语”并不感觉陌生。也没有因此取笑梁启超的意思。孙文给他们俩又介绍了一番,孙纲就迫不及待的和梁启超攀谈了起来。遇到孙纲听不明白的,梁夫人李蕙仙就给他“翻译”过来,使得这番谈话别有一番风味。
从梁启超的话里,孙纲才知道,梁启超没有能和老师康有为一道参与新政,和他这个官话说得不好有莫大的关系。
梁启超十二岁考中秀才,十七岁中举人,十八岁就学于康有为,“天下誉为神童”,二十四岁时筹办《时务报》,为总编述,发表过《变法通议》等著名文章,名噪天下,二十五岁时担任湖南时务学堂总教习,并参与创建了旨在解放中国女子的女子学堂和“不缠足会”(这个可是令中国很多有“恶趣味”的男人大为恼火的),因为他地文章切中时弊,言辞恳切,激动人心,是以影响力极大,他的名字也为光绪皇帝所知,光绪皇帝特意在皇宫召见了他,但因为梁启超官话说得不好,和光绪皇帝之间难以交流,结果光绪皇帝有些失望,召见结束后只赏了梁启超一个六品的京师大学堂(应该是现在的北大前身)译书局总办的小官,是以梁启超未能全部参与到变法当中去,这件事也给了梁启超很大的刺激,他下决心要学好官话,所以一有空就让妻子教他。
前些日子他一直没有立刻去孙纲处求见,这个官话说得不好的原因,在里面其实也占了很大的比重。
梁启超的妻子李蕙仙是梁启超中举时的主考官李端地堂妹,李端爱其年少有才,所以有此嫁妹之举,李蕙仙年纪比梁启超大四岁,又出身官宦之家,但因为爱慕梁启超的才华和学识,并没有嫌弃他的家境贫寒,是以两人婚后十分恩爱,孙纲从她给他当“翻译”的神情就能看出来。
孙纲和梁启超地话题不自觉的就转到了眼下正在进行的“维新变法”身上,据梁启超说的,目前变法的阻力已经越来越大,他们维新派内部也出现了众多的分歧,比如说另一位维新派骨干王照劝康有为把变法的“桂冠”送给慈禧太后,“若奉之以主张变法之名,使得公然出头,则皇上之志可由屈而得伸,久而顽固大臣皆无能为也”,对此康有为坚决反对,说慈禧是“老朽不可造就之物。”结果和王照大吵了一场,弄得不欢而散。
另外,康有为的一系列激进“变法”措施已经引起了大规模地反对浪潮,可他仍然不知道变通,一个劲地“硬碰硬”,连他地弟弟康广仁都批评他,说他“规模太过、志气太锐、包揽太多、同志太孤、举动太大”,但康有为不为所动,仍然“我行我素”,可以说“勇气可嘉”,但越这样下去,“变法”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小了。
从梁启超地话里,孙纲还了解到,康有为目前的权力也很有限,他只是个军机章京,另外权力较大,负责替光绪皇帝起草诏书的“军机四卿”中,只有谭嗣同和林旭同他来往较为密切,但谭嗣同和林旭是属于比较激进的一派,一直希望能够开立议院,但这正是康有为所坚决反对的,所以他们的关系并不好,康有为有一次甚至忍不住在背后向梁启超发牢骚,说谭嗣同、林旭二人的相貌举止,都不像开过功臣的样子!
康有为是这么说的,“今兹维新,关中国四千年大局,负荷非常,而二者起布衣而骤相,恐大祸将至矣。昔何晏、邓执政,而管公明谓其鬼幽鬼躁,必及于难。吾今俱矣。”
听了这些,孙纲的眼珠子差点没掉出来。
康有为的这番话可是让孙纲着实开了回眼。
梁启超和孙纲说这些,一方面是没有把孙纲当外人,显示了他性格当中率直真诚的一面,另一方面,梁启超也或多或少的表达了对自己授业恩师的不满。
康有为居然把自己“一个阵营”里的同志都这么比方,是不是有点太过分了?
三国时依附曹爽被司马昭杀掉的浮薄文人何晏、邓能和锐意变法救国的“戊戌六君子”当中的谭嗣同、林旭相比么?
从梁启超的话里,孙纲知道了太多太多的不为世人所知的东西了。
另外,据梁启超说,“军机四卿”的其他两人杨锐和刘光第同康有为并不熟悉,刘光第也只和康有为谈过一次,说不上有什么深交。倒是康有为一直不屑与之往来的李鸿章对变法的助力极大,京师大学堂的建立和这次的“裁撤冗衙冗员”,就得到了李鸿章的大力支持。
由于反对声浪过高,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专门召见李鸿章等枢臣“面议”此事,在孙毓汶徐用仪等人都不肯说话的情况下,李鸿章引经据典,强调了精简机构对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性,并拿出了他经过深思熟虑的“并裁”方案,就是在现在的基础上尽量合并一些不太重要的衙门,不用一下子大量裁员,而是对可能参加“并裁”的官员们进行考核,“选优汰劣”,尽量在这些官员们的能力范围内予以适当安置,这样,既精简了机构,节省了国家开支,又不会造成太大的震荡。
李鸿章弄的这个“并裁”方案其实有些类似于后世的“末位淘汰”和“竞聘上岗”的意思在里面,应该说是一个目前切实可行的办法。
(二百五十三)给梁才子“上课”
李鸿章的“并裁”方案经过枢臣们长时间的讨论,虽然刚毅、徐桐等守旧大臣及满族权贵还是表示反对,但最终在恭亲王奕的协调下得以通过,光绪皇帝后来正式下诏,以李鸿章的“并裁”方案实施,康有为弄的这个轩然大波总算有惊无险的就这么“揭”过去了。
康有为惹了这么大的乱子,让李鸿章给平息掉了,但这仍然没有改变康有为对李鸿章的成见,甚至徐世昌和康有为说了孙纲在朝鲜所采取行动的苦衷后(这个徐大翰林还真是个讲信用的人),康有为也没有改变对孙纲的看法,说孙纲“巧言强辩,混淆视听”,而且当梁启超表示想去见一见这位“斐声海内”的“少年能臣”时,康有为居然勃然大怒,身为学生的梁启超对老师敬畏惯了,吓得大气不敢出一声,但他看过孙纲给光绪皇帝写的那个“海权论”《大纲》,坚信孙纲不是象康有为想的那样,正好孙文来了,因为孙文也是广东人,他和孙文“一见如故”,谈得极是投机,知道孙文和孙纲的关系后,“求为引见”,孙文慨然答应,就把梁启超给领来了,梁启超正愁自己的官话说得不好,恐怕和孙纲沟通困难,还在那里忐忑,却没有想到孙纲居然先来了。
“吾师万事纯任主观,自信力极强,而持之极毅。其对于客观的事实,或竟蔑视。或必欲强之以从我(说白了就是死要面子不认错)。”梁启超对孙纲说道,“对大人或有不当之见,还请大人不要见怪。”
“那倒不算什么。”孙纲笑着说道。“只是我自己不怪他,怕其他人就不一定能象我这样了。”
梁启超听了也是一脸苦笑,但康有为毕竟是他地老师,在这个“天地君亲师”为大的时代,作为学生的梁启超,也是无能为力地。
两人一谈之下,颇有相见恨晚之意,孙纲和梁启超就“变法”的许多问题交换了看法。孙纲告诉梁启超,“法”的确该变,这一点没有错,但不能这么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搞“一刀切”,譬如病人得重症是应该下猛药,药效猛可以,但如果下手太急的话,病治好了,可病人也死了,那样的结果又有什么用呢?
孙纲对目前“变法”的看法是。中国当前极需要一个和平的环境来发展综合国力,旧法当变,也确实是刻不容缓,就象康有为和梁启超一贯主张地那样,应该“开启民智”,唤醒民众的思想,只有这样,才能改变中国“暮气沉沉”的现状。
但开启民智光兴办学堂其实是很不够的,最主要的一点康有为和梁启超及众多的维新人士其实都没有想到,可对从后世穿越过来的孙纲来说。这就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孙纲提出来的就是,开放舆论。
大清王朝现在的实际情况是,由于壁垒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不光平头百姓不能随便上书言事。连品级较低地官员也是不行,由此不但造成“下情无以通上,上情亦不能达下”的局面,也使得民众的思想被禁锢,这才是造成中国目前“万马齐喑”的真正原因。
大清王朝的整个国家官僚机构根本不象一些西方国家那样,它没有民间舆论的监督和制约,虽然设了科道御史言官用以对各级官员的行为进行纠察监督和批评,而且监督和批评还常常发生作用。但实际上这个“国家监察机构”也是在大清王朝的官僚体系内当中的一员。根本不可能做到在“体制内”实行完全意义上的监督,历史表明。能够作到真正地监督的力量只能来自于民间舆论。
但是目前的大清朝还是一个封建专制国家,根本不可能做到完全开放民间舆论(西方的德国和俄国也是一样),孙纲地意思是可以促成朝廷开放一部分舆论(在那个“防汉”的心理下,想要全部开放是不可能的,朝廷也绝对不会允许),即允许民众在各种报纸上发表言论,“评议时政”,朝廷对此可以采取“言者无罪”的态度,官员们可以被告知要多注意这些言论,“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说得对就听,不对的也不用大惊小怪,民众不明白的可以向民众解释或者在报上反驳不同观点。这样一来,在整个社会上形成一种“言论自由”的风气,民众对国家大事的关心自然就会促成民智地觉醒,同时官员们在逐渐意识到了民间舆论地力量后,也会自觉不自觉的“收敛”自己地行为,无形当中就会减少贪腐现象的出现,促进国家的进步。
对于广大下层受教育程度不高(或者说一点没有)的民众,他们本人虽然不能利用舆论发出自己的声音,但言论一开,注意到他们苦难的人也会替他们呼吁,使“上层建筑”里的人们注意并关心他们的疾苦,从而间接的起到改善民生的作用。
关于经济方面,孙纲认为也是应该变革,但不应象现在“变法”这样,根本没有重点,想一出是一出,现在中国经济面临的严重问题是,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沿续了几千年的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因为战争、自然灾害、外国资本的侵入等众多原因正面临着一点点解体的趋势,西方诸国(甚至是日本)都已经完成了经济工业化的转变,而中国的工业文明现在才初露曙光,如何促进中国由传统的农业文明向先进的工业文明转变才是他们这一代人应该做的事,中国毕竟是一个农民占大多数人口的大国,不管哪一朝哪一代,都不可能忽视农民的问题(别忘了历次改朝换代都是从农民起义开始的),眼下的“变法”并没有深入到这个层面,下层民众对此反应冷淡,也是“变法”成效甚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个“农转工”问题孙纲和孙文经常讨论过,梁启超却是第一次听到有人这么讲,孙纲看到他的眼睛瞪得大大的,能感受到他心中的惊骇和受到的震动,不由得有些好笑。
梁启超立刻询问孙纲应该用什么办法来解决,孙纲和孙文相视一笑,孙纲告诉了他答案。
那就是,兴建全国铁路网。
乍一听起来,兴建铁路和农业问题根本挨不上边,梁启超十分急切地想要知道二者之间的关系,孙纲没有直接从中国目前所面临着的状况给他讲起,而是给他举了美国的例子。
美国一开始由英国在北美大陆的十三块殖民地独立组成国家后,也是以农业经济为主体的,但为什么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转变成工业经济,其实主要得益于铁路的修建,“即使再偏远的乡下农民,也知道乘坐小镇上的火车去集市上,卖掉自己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