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你能行-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时候生活就是这个样子,简单粗暴,那你也必须简单起来。你不需要耍一套降龙十八掌去推倒一面墙,你只需要按按开关,自动爆破就OK了。感觉不尽兴是吗?但这就是你的工作。
还有一句话说得更专业一点——“You are paid to do it”(花钱雇你来就是做这个的)。这句话颇具“契约精神”。老外的想法很简单——我出钱,你出力,你做的工作要对得起我付的薪水,至于做什么,你别管,这就是你的工作。
这两句话肯定不完美,但至少是你调节心态的底线。“这就是你的工作”——你必须接受现实;“花钱雇你就是做这个的”——你必须履行合同。于情于理,你都必须做好你的工作。
事实上,如果我们变得更积极一点,你也许会在琐碎中发现机会。一个朋友毕业后的工作就是发邀请函,一般人都会觉得枯燥无味,但是他从中看出了门道。工作中的邀请函往往过于程式化,而且信息往往不全。于是,他制作了一个模板,提供个性服务,让被邀请者不仅能看到现场的座位图,还能轻而易举的看到自己与会场的距离以及到达会场所需要的时间……现在他已经开了一家小公司,专门订制邀请函,生意尚可。
没错,这就是你的工作,无论它看起来多么琐碎、多么微不足道,你都必须接受它,并且做好它;你的梦必须从这里开始,这是一个过程,谁也逃不掉。区别在于,有些人做了很多年,还是那么微不足道;而有些人渐渐地发现了其中的奥妙!你会是哪一类呢?
如果你觉得上面的文字看起来像是在讲“大道理”,那么我们来看一个真实的故事。2009年,一位北京交警突然走红网络,他的事迹屡屡见诸报端,他执法的视频被传到网上,更有网友拿他与《爱情呼叫转移Ⅱ》中黄晓明饰演的交警相媲美,甚至他的故事还上了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
他叫孟昆玉,1981年生人,2001年参加工作,农民的儿子。
是什么让小孟成为“最帅交警”呢?不得不承认小孟的确很帅,戴上墨镜的感觉与黄晓明绝对有一拼,然而他身上令百姓交口称赞的“帅”绝不仅仅来自外表。
你可能说小孟他乐于助人,有网友测算出他在两分钟内为人指路11次;或者说他勇于创新,他发明了“孟昆玉疏导法”,让路口的通行能力提高了3个百分点;或者说他甘于奉献,他曾自制地铁站周边出租车停车点示意卡,免费发放给司机……
这些肯定都是原因,但令人震撼的绝不止这些。
看过视频的朋友会发现,小孟在岗上的指挥刚劲有力,动作标准到位,每一个动作在空中都有足够的定格时间,绝不拖泥带水。有人计算了一下,小孟平均一班岗要挥手900余次,如果我们以一周5班岗来粗略计算,8年的时间小孟共挥手万次!
想想看,你能做到吗?每一个小动作都如此,不管有没有监督,无论刮风下雨,他都能把最基本的指挥动作做到位。路边的大爷说得好:“小孟每天都是这样,动作总这么标准。”
他把小事做到了极致,而且始终如一,8年不变。“帅”就帅在这里。
你会认真地把小事做好吗?即便它再简单、再枯燥,只要它是你的工作,你就把它做到极致?短期内很多人都能做到,但时间长了就不一定了,你可能会逐渐怀疑事情本身的意义,于是你就松懈下来了。
差距就在这里。
很多朋友问我,只要努力就一定有好结果吗?我说一定会有,就看你能坚持多久。“集腋成裘”的道理大家都懂,一根狐狸腋下的毛是不值钱的,但你积累多了,做成裘皮大衣,那就价值不菲了。
很多朋友已经坚持了很久,积累的狐狸毛也足够做半件大衣了,但是不耐烦了,不做了;更有甚者,“毛”已经积累全了,就差缝制了,也不做了,于是一阵风吹来,一根毛也没剩下,落了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小孟于2001年参加工作,前3年辛辛苦苦地指挥,没啥成就。可是2004年后,逐渐有了起色,开始受到表彰,以后获奖逐渐增多,先后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获嘉奖两次,2006年被评为“百姓心中好交警”,2007年被评为“青年执法标兵”,2008年被评为“奥运交通安保标兵”和“微笑北京交警之星”,今年又荣获了首都“五一”劳动奖章。如今,小孟更是成了网络红人。
前三年,小孟就是在积累狐狸毛,如今都快开裁缝铺了。我们不知道还有什么在前面等着小孟,但可以肯定的是,只要他坚持下去,前面的路一定会越走越宽。
小孟一开始也会抱怨,刚毕业的时候也曾不适应,但是他挺过来了。他逐渐克服了高强度的工作,后来在工作中他发现自己越是微笑执法,越是帮助市民,工作就越开心。用他自己的话说,那就是逐渐地“爱”上了这份工作。
想想看,你越是怀疑自己,怀疑自己的工作,你就越是度日如年,你的坚持也就成了“煎熬”,工作还有什么乐趣可言呢?
如果你踏踏实实地走下去,工作并“快乐”着,日子很快就过去了,有时甚至你还没有发觉,蓦然回首才发现——靠!自己居然也这么帅!
电子书 分享网站
自负——自叹怀才不遇的人都没有才
与不屑相伴随的往往是自负。很多高学历的毕业生,尤其是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到了企业之后往往会比较失落,现实中的工作与自己在象牙塔中期待的根本就不是一回事,于是很多人开始抱怨自己“怀才不遇”。
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别说名校的高材生了,普通人也会有这种感慨。2009年,一篇用文言文写成的辞职信走红网络,而且出自一位只有高中学历的保安之手,通篇400余字,却引用近20个典故。如此强烈的反差,被网友誉为“史上最牛辞职信”。
我们且来看看这封辞职信到底有多牛。作者开篇先作了一个自我介绍——“李云舟者,蜀中高隐,川北野儒也!”接下来便是感慨自己怀才不遇,“虽有经天纬地之才,而奈时遇不济,命运多舛……”
另起一段是作者的自我表扬:“吾之品格精神,如临风之玉树,又如当空之明月浩然,怎堪与俗流共舞哉!”最后点出辞职之意:“特向公司主管大人先生们引咎请辞!”
不得不承认作者是颇有些古文功底的,虽然文中有些许错字,个别典故引用不当,但语文老师给出的总体评价是“瑕不掩瑜”。我们不谈其文采,仅从这封辞职信本身分析一下作者的职业态度。
且不说“怀才不遇”与“引咎辞职”自相矛盾,单从行文中不难看出其“清高与孤傲”。作者不耻与“俗流共舞”,能如此称呼自己同事的人,恐怕其人际关系也不见得有多好,难怪他自己也说到“屑小共怒”。
背后有何隐情我们不得而知,但仅以现代“团队精神”的常识来看,作者却是一个不折不扣“不合群”的人,其“唯我独尊”的情绪也是现代公司文化所不容的。难怪有网友批评其文中多矫情的堆砌,更有人作文称其为“酸文人的狂欢”。
一般来说,怀才不遇的人都觉得自己是个“人才”,而周遭的林林总总却阻碍了自己的发挥,于是开始消极厌世,把自己与众人划分开来,慨叹“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于是飘飘然欲归隐了。
其实,越是慨叹怀才不遇的人,越是不敢面对现实的人。既然你命不好,没有被伯乐“遇”上,那你为什么不主动去找伯乐呢?为什么不积极的去争取,想办法让自己“撞”上伯乐呢?
我们都听到过那句话,地球离了谁都照样转。中国人多,就是不缺人才,你归隐了,正好给别人腾了位置。
回到这位保安身上,他自以为交辞职信就“从此踏破樊笼飞彩凤,顿开铁锁走蛟龙。好比那万里白鸥鸥驰,驰骋于浩荡云海之间,谁复可训也!”没想到颇具讽刺意味的是,有报道称:“大概两个月前,李云舟曾给他打电话说想回来工作。陈阿明分析,可能是小李没找到合适工作,所以才给他打了电话。”
——如果你觉得世上都容不下你,那就真的是没地方容你了。
巧的是,当天还有另一则新闻见诸报端,却与此大相径庭。
主人公是一位大学生,他刚到广州的时候,浑身上下只有200元。两年之后,还是在读学生的他却赚了300万元。这孩子也是80后,比那个保安还小两岁,来自贵州的一个小县城,他叫潘文伟。
他的第一桶金来自院服生意。新闻中对他如何做成生意有一段说明——小潘先从学生会的哥们儿那里弄到参与投标的公司名单,然后冒充顾客挨个打电话了解行情,又私下里向院系说明由自己承揽生意对质量上的保证,再巧妙地用多家公司参与投标,最终拿到订单。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个22岁学生的精明与积极。他没有口口声声说自己有才,而是在积极寻找机会。我在网上又搜索一下这个大男孩,发现更早的时候他做过家教、卖过信用卡、给人牵线搭桥做过安检生意、卖过墙砖、开过网吧,现在经营着一家网络公司。
在这里,我们仿佛看到了一双贫困的眼睛对“金钱”的渴望,一个一无所有的少年对“成功”的迫切追求。我相信他遇到过很多挫折与别人的不解,但是他没有清高地抱怨自己怀才不遇,他就像一只猎豹一样,眼睛里只有猎物,一有机会他就毫不犹豫地扑上去。
网友说,怀才就像怀孕,时间久了才能看出来。如果你觉得自己有才,但是一时间还没有作为,不妨再给自己一段时间;如果还是没有机会,那你就去创造机会,就像那个主动出击的潘文伟,把你的才展示出来。
企业中衡量人才的标准不是你有多高学历,而是你能做成什么。网络上流行过这样一句话:“所谓人才,就是你交给他一件事情,他做成了;你再交给他一件事情,他又做成了。”这句话值得每个自叹“怀才不遇”的人反思。
。 想看书来
逆反——职场上的慢性毒药
在职场上,有一种东西很要命。它不是剧毒的七步断肠散让你立刻毙命,而是一种慢性毒药,在不知不觉中吞噬了你的前途。它就是——逆反情绪。这种情绪多发生在新员工度过适应期,感觉自己翅膀稍稍硬起来之后。
为什么他的任务比我的轻?为什么别人都走了非要我加班?你又不是我的上司你凭什么命令我?即便是上司,你凭什么对我大嚷大叫?类似问题只要在你脑海中一闪念,那么你就已经处于“逆反”之中了。想想看,你是否有过类似的想法?“逆反”类似鲁迅笔下的“腹诽”,有意见不肯说,却在肚子中骂。由于没有直接发作,可能一时半会儿没人察觉,但时间久了,你就危险了。
如果你有过类似的想法,那么我要对你说——Please calm down!请平静下来!如果你不能平静,那会怎样呢?你迟早会把这种情绪传递给对方,日子久了对方肯定也会感觉到。你可能要问,我又没有说出来,他怎么知道呢?虽然你没有说,但是你的表情、语气甚至姿态迟早会出卖你。中国有句古话叫“相由心生”,你的情绪肯定会写在你的脸上。人与人之间的“气场”很微妙,如果你这头不热乎,对方一定能感觉到。
如果对方是你的同事,他可能会想:“这小子怎么这么不配合啊,不好处,以后有事不找他了!”如果对方是你的客户,他可能会想:“怎么我给你钱,你还这么大架子,会不会做生意啊?”如果对方是你的上司,他可能会想:“这小子怎么总是拗拗的?他是不是对我有意见啊?”……
只要有一方有这种想法,恐怕你在职场上的日子就不会好过。如果有一天,机缘巧合,三方意见合而为一,那你小子的命运就定了——收拾收拾,卷铺盖走人吧!
我们都年轻过,都叛逆过,甚至有一段时间我们很喜欢“桀骜不驯”这四个字,并且认为这样很酷;我们曾经认为棱角分明是个性的体现;甚至我们还总感觉“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如果你把这种心态带到工作中来,那就证明你还没有成熟。事情总是要做的,“逆反心理”让你在情绪上“抵触”自己要做的事,这不是和自己过不去吗?
可是有些人就是绕不过这个弯儿,他们或者觉得事情不公平,心理不平衡;或者觉得某人让他很不爽;或者觉得自己是对的,别人都是大白痴……于是,即便你非要我做这件事,我也要梗着脖子,让你知道我很不满意!
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凡是愿意与他人配合的人,在职场上的路会越走越宽;凡是逆反心理极强,喜欢与人作对的人,他们的路会越走越窄。因为你不喜欢别人,别人也不喜欢你;你疏远别人,别人也疏远你;在你穿上“逆反”的外衣保护自己时,你自己也正在逐渐地边缘化……
突然想起网络上的一句名言,虽然不雅,但是很贴切——“你觉得别人牛B,他不一定觉得你牛B,但你要觉得别人傻B,在他眼里你也是一傻B,所以我认为牛B像单恋,傻B则是两情相悦。”
如果你想在事业上取得成功,那么,敞开心扉吧!真诚地与人沟通,认真地做事,真心地祝福你周围的人取得成绩。当你的力与团队使向同一个方向时,你才会觉得如鱼得水。
为了成功,请远离“毒品”!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委屈——职场上没有眼泪(1)
当我在MSN办公室社区中发表关于“逆反情绪”这个帖子的时候,很多网友回帖讨论。他们的观点大体可以分为两派——一部分认识到了“逆反情绪”的危害,表示欣然接受,庆幸自己没有误入深渊;另一部分表示会压制,但又担心自己会很委屈、很压抑……
为什么会觉得委屈呢?因为你有意见、有情绪,却不敢发作出来,觉得心理“堵”得慌。如果你是个美眉,你可能会一个人簌簌落泪;如果你是个大老爷们儿,你可能会一个人喝闷酒,吞云吐雾,甚至拿脑袋咣咣地撞墙……
有必要吗?日子总是要过的,工作总是要做的,委屈、抱怨除了摧残自己,没有半点用处,墙拿脑袋也是撞不坏的。
你大可不必活得这么痛苦,相反,工作本身是要“快乐起来的”。想想看,一天工作8小时,除了吃饭、睡觉,基本上工作就是你生活的全部。如果你不能快乐地工作,每天一上班就像被煎熬一样,那么你的生活也就充满了痛苦……
不抱怨、消除逆反情绪,并不是说让你压抑自己,而是让你转变一下看问题的视角,从更积极的角度去思考,成为问题的解决者,而不是一脸哭丧相的“怨妇”。
眼下经济危机刚过,各公司的日子都不好过。上司非但没给你加薪,还给你的销售任务加了100万。你会怎么想?“干嘛啊,还让不让人活了?本来就危机了,还给加码?加码就不说了,工资也不涨?”
于是你开始抱怨、怠工、辞职、找工作、失业……找到了,发现天下乌鸦一般黑,这里的任务比原来还重,于是大骂MD还让不让人活了?刚好经理进来听到了,被炒,失业,再找,找不到,吐血而亡……
还能怎么想呢?
“经济危机了,我还没被开,真幸运;我的销售任务还多了100万,上司更依赖我了,更不能开我了!噢耶!”——有点阿Q是吗?但这种心态绝对比上一种强,至少你很快乐。
如果你的眼光再高一点儿,或许还可以发现——你的上司也很难,他上司的业务组如果不能逆市飘红,他以及他所在的业务组就有可能下马,到时候你们整个团队都要走人。
你还可能发现,上司给你加了100万的量是因为他要赌一把,他觉得你小子是个可造之才,于是他把宝押在了你的身上……
如果你知道了这些你会怎么想?或许是这样——噢,原来上司很看重我,给我加100万,我是临危受命,我一定要想办法完成,不辱使命;公司现在有难处,不给我涨工资也很正常,但只要我做好了,来日一定会有回报……
于是你像打了鸡血一样,每天哼着小调去上班,无人扬鞭自奋蹄;跑啊跑啊,发现100万看起来挺吓人,其实咬咬牙也挺过来了;于是你一鼓作气,四蹄撒开,一路冲出个500万。最后搞得上司都不好意思了,后面的话自己想吧……
两种想法,两种态度,两种行为,两种结果,两种命运。
职场上就是这样,你我都承受着很多压力,谁都有理由觉得自己很委屈,但是事情总是要做的。逆反、抱怨非但于事无补,还会让你的世界变得很灰暗。
换个视角看问题,接受一切挑战,接受一切所谓的不公,接受任何压力,并且始终快乐地工作。时间久了你会发现,当初的困难都不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