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一品富贵-第2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显还好一点,弥柴二人除了会陷害,打小报告还能做什么?
郭贽更加怏怏不乐。
这时王府中的另一个旧人赵镕找上了门,希望为亲友谋得便利,郭贽看不起柴弥等人的做法,赵镕也是靠检举揭发赵廷美谋反,或者索性说污陷赵廷美上位的,于公于私郭贽对赵镕皆十分鄙视。于是立刻拒绝。
赵镕恼羞成怒,搜集了许多材料,揭发郭贽的失察之罪。郭贽同样也火了,俺光明磊落,不怕你这无耻之徒,于是向赵匡义检举赵镕私请行为。赵匡义将二人召来对质,在事实面前,赵镕迅速败下阵来。赵匡义只好将赵镕外放。
但事儿没那么简单。
很快郭贽就为他的“不识相”付出沉重的代价。
先是宋琪进入中书为参知政事,接着李昉也担任参知政事。这两人虽不象弥德超那么不要脸,然而与赵普藕断丝连。郭贽看不起弥德超等人,更看不起赵普。
然而他是赵匡义的旧臣,赵普不大好下手。
赵郭之争,让赵普看到了机会。
郭贽喜饮酒,那天喝高了,倒在床上睡着,但三更半夜,赵匡义忽然召他入宫。他本来心中憋着一口气,又是直性子,加上喝多了酒,君臣二人争执起来。具体争的是什么,外人不知道。为何那么晚了赵匡义召他入宫,同样也不知道。反正那天事情很严重,第二天赵匡义将郭贽贬为秘书省少监。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中书再一次成了赵普的一言堂。
西府那边却让宋九头痛了。
曹彬在,宋九认为曹彬是尸位素餐。但走了才知道曹彬的作用,有他在,就能镇住场子。现在曹彬下去,王显还好一点,他虽才能平庸,可是不多事,打仗还可以。可是柴弥二人那一个皆不好惹,差一点让西府变得乌烟瘴气。
但还好,弥德超自己儿犯傻了。
他本希望通过这次陷害,得到枢密使之职,那怕在宋九班下也行哪。但没有,反而位于弥德超与王显班下,王显一言不发,何德何能在他班上?柴禹锡又有什么本领在他班上。
一怒之下,他请了一个月的病假。
赵匡义气疯了,朕仅是因为你胡说八道,便将你提为枢密副使,你难道还不满足吗?没有理他,倒是宋九乐于其见。
过了一个月,弥德超见赵匡义没反应,于是“抱病”工作,然而每次上朝时,前面站着宋九,石熙载,柴禹锡与王显,他便忍无可忍,最后在西府咆哮:“我为国家大事而进言,有安社稷之功,汝辈何人,反居我上,更让我效仿你们害人,我实耻之!”
宋九傻眼了。
他知道弥德超是骂王显与柴禹锡的,但这样一骂,岂不是连自己与石熙载一起骂进去了?
那来的狂人啊?
赵二不管对曹彬有何想法,不能将阿猫阿狗一起塞到西府啊。
他气得不行,想跑到赵匡义面前进言,最后想了想还是没有动手。无他,赵普授使开封府尹李符污陷赵廷美,将赵廷美弄到了房州。赵普担心李符会泄露此事,便找了一个借口将李符贬成宁国司马。
若是卢多逊在海南听到了,他一定会更后悔。当初宋九不让赵普进京,他不听。赵普就做得很聪明,不但让李符下放,而且离京城远远的。
然而弥德超与李符相善,两人臭味相投,是一对好朋友,进入西府后,屡次替李符叫冤。
所以宋九忍了。
不用自己出手,赵普会替自己出手。
宋九不作声,王显却怒了,他初为殿前小吏时,性谨介,不狎同辈,不践酒食之肆,让赵匡义看在眼中,因此这次西府变动,将王显调入西府。并且亲召王显对他说:“卿世非儒门,少遇兵乱,必寡于学问。今典掌万机,更无空博览群书。”于是命左右取军戒三篇赐于王显,读此可免于面墙也。
我上位不是因为才干,而是因为秉性。
也许我才华不如你,可是秉性胜过了你千倍万倍,你这个靠污蔑曹彬上位的小人,凭什么说这句话。
看王显来火了,弥德超更来火了,他又大喝道:“汝辈当砍头,我估计陛下没能把持自己,受了你们眩惑。”
奶奶的,究竟谁在眩惑皇上?王显气得不行,跑进了皇宫,当面申诉。
赵匡义大怒,将宋九喊来询问。
宋九说道:“臣不敢狂猜君心,可两府择人,何等慎重。如今西府,臣每日几乎以泪洗面了。”
就是将王显弄到西府来混,也不能将一个神经病弄到西府来。这成了什么?
赵匡义于是让御史滕中正审讯,弥德超不得不承认他是说这番话,赵匡义勃然大怒,将他连同他的家人一起贬到了琼州,女婿右拾遗贬为丹徒知县。赵普推波助澜,当初贬卢多逊时,李符说了一句,朱崖虽在海中,可水土颇善,春州稍近,瘴气甚毒,至者必死,不如让卢多逊处之。实际春州那有那么危险?不过人传人,传到京城里,不是那么一回事了。
于是赵普以李符与弥德超朋党之名,贬去了春州。
整成了一场闹剧,受伤的是宋九,受利的是赵普。
宋九万分疲惫地回到家中。
潘怜儿说道:“官人,可能是陛下想用他的人慢慢取代原来的大臣。”
很简单的道理,若用人,还有用王府旧臣让赵匡义更放心吗?
但肯定赵匡义在暗中悲鸣,也许他想用旧臣,可经郭贽、赵镕、王显、柴禹锡、弥德超这么一整,赵匡义也想流泪了吧。
不过宋九忽然想到了一件事,道:“不对,陛下在铺路。”
“铺路?”
“为赵普下去时政局铺路。”
“赵普会下去?”潘怜儿不解地问。当然赵普下去,她最开心不过了,可现在迹象赵普哪里会象下去的样子?
宋九在潘怜儿耳边说了一句:“大……皇……子。”
“原来如此,难怪夫君胸有成竹。”
“那是,这才是我的底牌。”
“那现在陛下铺路不成功怎么办?”
是啊,老人是赵大的人,赵匡义不大敢用,他的王府旧臣敢用,可个个不争气,郭贽操守还可以吧,但又不知变通。那么还得用赵普。
宋九摇头:“不是,新时代到来了。”
他眼中开始浮现出一连串星光璀璨的名字,还有东华门……
第三百九十二章 中策(上)
天气热了,街上行人衣着单薄起来。
但有一个变化,随着宋九推动,衣着款式多变,许多后世的款式渐渐受到更多的人欢迎。
无他故,简便。
不过在皇城内,还是原来的服装,清一色的官服。
宋九从西府去了皇宫。
侯陟将他害苦了,赵普结党没事,他走的就是黑暗路子,世人皆知。然而宋九若是让赵匡义产生结党的想法,那很不妙的。就象东方不败,也许有人恨之也有人爱之,但几人喜欢岳不群?
当然,侯陟那次举的数据,也不是没有好处,他不列出来,大家也许想不到,想到了也没有那么清晰,但列出来了,许多人不由在心中凛叹,原来宋九那么了不起啊。
确实,宋九利用金手指与领先一千年的远见,做了许多事。
有的侯陟都没有说出来。
但这个与宋九对赵匡胤所说的免出口市舶司关税一样,好了会更好,恶化了会更恶化。国家用兵北方所带来的恶化,并没有象表面上那么简单。
那个不管,对于宋九这个党不能结,这个功不能表。
于是宋九几乎似消失一般。
但时间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他有没有与侯陟结党,得让赵匡义看。
就是今天,他还是不想露面。
可这次不得不进宫与赵匡义仔细商议了。
行礼后坐下,赵匡义道:“宋卿,你那个窅娘有没有回来?”
宋九愕然。
大半天才说道:“她估计快回来了。不过她不算是臣的……”
赵匡义大笑。
实际这是一种暗示,你太多疑了。
然而宋九不会这样想,曹彬下场岂不看到了?
他徐徐说道:“臣进宫,是有一件事要与陛下商议。”
“说吧。”
“辽东传来情报,辽国大将耶律斜轸率二十万兵马攻打乌玄明。”
“这么多兵马?”赵匡义诧异地问。不仅是辽东,如今在燕云辽国还驻扎了许多兵马,加上中京上京的斡鲁朵,其他各地的驻军,辽国那来的二十万兵马。
“陛下,辽国人人皆兵,乌玄明一度攻克东京城,虽打着渤海旗号,让一部分百姓投归,可有的将士做得不好,恨者更多。因此稍稍出几万精骑,再从当地征兵,还是能抽出十几万兵马的,就能打出二十万兵马的旗号。”
这与后来辽国征高丽一样,号称八十万兵马,实际没有这么多,而且还包括大量民夫与临时兵役。赤壁一战也是如此,曹军也没有八十万兵马,真实士兵数字可能只有其三分之一。
只能说辽国人人皆兵,所以不能用他们军队数量来估算他们能动用的兵力数字。
宋九又说道:“也未必是好事,臣在辽东教导他们建设了数十座城池,攻城战就不能一味用兵力来取胜。而且越往东北去,人烟荒凉,供给困难。这么多人吃喝,将会让辽国很头痛,必不能持久之。然而此行的乃是辽国大将耶律斜轸,此人绝不可小视,他既然能带这么多兵马过去,那么肯定有把握大捷。”
赵匡义脸上带起乌云,辽东那群小子不听话,赵匡义不悦。
不过就象后来的金小胖一样,是不听话,可怎么办呢,战略上必须要他们,否则美帝就能将军队驻扎于鸭绿江,那才糟糕不过。
辽东是一个味儿,不但辽东,就是高丽也是如此,赵匡义派使臣过去,甚至给他们大量赏赐,讨论两国联手攻打辽国。好处要,礼仪也遵守,在边境高丽也弄出一些小动作,可正式说联手,高丽人却是支支吾吾的。
一回事,还不如听宋九的建议,支持女真人,至少他们真枪真刀在与契丹火拼。
所以这不是一个好消息,乌玄明灭亡了,宋朝将少了一个最重要的棋子。
宋九继续说道:“陛下,勿要担心,以臣看来,耶律斜轸此行会大捷,但想攻到兀惹城十分困难。”
太远了,用兵多供给跟不上来,用兵少是拿不下。
事实与宋九猜想的差不了多远。
耶律斜轸春天一来,便率了数万兵力,再从辽东征来一些临时兵力,十万不到,还包括民夫,但号称了二十万。浩浩荡荡地向通州城杀去。
这一回乌玄明老实了,安份守己地以城拒之。
又从后方抽来一些兵力,城上城下相持。
实际从这时就中计了。
杨六郎也许不错,可这时还没有成长起来,石普也不错,但不是属于一流名将,也没有看出来。
耶律斜轸这么多兵力几乎是虚张声势,当然,乌玄明若出城作战,他同样欢喜不过。但主要作用是用来震慑。
南方在佯攻,北方却派了使者秘密与突吕不室韦部、铁骊等与辽国亲近的部族联系,然后派轻兵出金山,里应外合,将新建的长春州等数座城池拿下。
消息传到了通州,乌玄明大为紧张。
没办法再打下去,否则老巢也会让人家抄走的。
这就是能力问题,如果乌玄明有完颜阿骨打的本领,说不定与宋朝联手,能提前崛起,让辽国四分五裂。
或者能力稍差一点,能理解宋九的意思,忠实的执行下去,没有咸州城之败,屡屡打败辽国的进攻,那么上下一心,铁骊各部也未必敢反水。
现在乌玄明依然在犯着错误,想立即丢弃通州城杀回去。
石普等将找到燕颇商议,通州是守不下去了,一旦让各叛部与辽国将黄龙府一线全部夺下来,南北夹攻,大多数人老巢都丢了,那会比关羽败得还要惨,但也不能这样回去,随着耶律斜轸追下来,还会全军覆没。
还好,乌玄明这一回听了话。于是扬言杀回黄龙府,夺取长春州城。也派了大军佯装着一路向北。
并且撤得很果断,耶律斜轸随后派将领追击。一旦让乌玄明军队顺利到达黄龙府,那边兵力比较少,还有一些部族是忠于乌玄明的,就可能会重新将这几座讨厌的城池拿下。
耶律斜轸就会陷入绝望的僵持战。
它非是耶律斜轸想要的,他想要的是借机将乌玄明南北夹击,一口吃掉,不然那怕他逃回兀惹城,也会让东北头痛。
两万多前行兵马追了两天,眼看接近黄龙府,突然遇到埋伏,又从东方的泥沼里杀出另外一支伏兵,后军调头转向南方,三路伏兵夹击。耶律斜轸前行大败。女真人战斗力十分可观,只可惜领导他们的是一只绵羊。
这一役让后方大部队不得不慢下来,以免也遭到埋伏。乘机乌玄明果断抄小道撤向了辽东深处,还让一些忠于他的部族也及时撤离,撤向东方。虽然中途打了一次胜仗,可是自通州城到长春州一线,全部被辽国收回去。当然,这时局势还有利,乌玄明龟缩于辽东深处,又掳来了大量人口,此时乌舍国已非是彼时乌舍国了。龟缩于此,力量可观,辽国想讨灭会十分的困难。然而乌玄明也很难再危胁到辽国核心地区。他们还让辽国头痛,可比以前的局面会好得多。甚至不动手,乌玄明都能与高丽联手将辽东颠覆。
耶律斜轸到达黄龙府,将军队解散回去,留下一支驻兵,慰问各部族,没有再攻打。虽损失不轻,不过也算达到了战略目标。
但这是眼下,他就驻守在黄龙府,未来难道没有其他的手段?
面对这局势,石普很头痛。一味防守,就那么一点人儿,都怕成这个样子,士气会低落。若攻,又怕耶律斜轸又有阴谋诡计。甚至耶律斜轸都不用出兵,就让乌玄明他们无法做出选择。
这些情况石普写了一封奏呈,递向宋朝,但现在宋九还没有收到。
宋九不知道,但通过牌面,也能猜出来大约的结果。
“耶律斜轸……”赵匡义喃喃道。三人言虎,况且宋九说了最少有十几遍,一哥二珍,赵匡义也不是傻子,后来仔细回想,若无耶律斜轸狡猾地将实力保存起来,配合耶律休哥,耶律休哥没有这支生力军,敢不敢率着疲军就往他哪里冲?
“难道我朝无大将与他相比吗?”
“有啊,崔彦进,李继隆,潘美,杨业等人未必比较他弱。不过……汉武大帝养马练兵,横扫大漠,然而若没有卫青与霍去病的场场大捷,会不会因为财政最终拖垮了汉朝计划?可卫青与霍去病所以成功,一是他们的军事才华,二他们就外戚,汉武大帝信任,所以能得功也。如今辽国很相似,耶律斜轸是萧太后的妹夫,耶律休哥则是契丹的于越(契丹官员,位于百官之上)。自辽国开国以来,只有扶持阿保南称帝的耶律曷鲁,扶持世宗登基的耶律屋质二人得到此官职……”
“卿是……”
“陛下,以前辽国南侵,兵未发,先帝便得知,辽军刚到河北边境,先帝已派田钦祚抵达河北了。然而辽国皇帝去年秋天驾崩,直到年底前线才将消息传回来。”
河东乃是潘美,而且宋九更重视情报工作。
为什么会发生这件事,不仅是辽国封锁了消息,更不是潘美不知道斥候的重要,而是他总掌河东军政,拘束太多,主动让出权利与财政权,手中机动的钱帛没有了,如何侧反敌人,如何豢养一支间谍大军?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
可是宋朝诸大将束手束脚,如何能打好仗?就象高梁河一役潘美也在幽州,但为什么没有任何表现呢?
但这个问题太复杂了,宋九不想多说。于是继续说正事:“乌玄明可恨之,可若没有他,我朝未来收复燕云会更困难。然而草草用兵燕云,耶律休哥坐镇幽州,为南京留守,失败的可能性会达到九成。故臣心中有两策。一策是削其燕云根本,耶律休哥在幽州,西京那边力量却很薄弱,居然二次大败于丰州王家之手。而河东有潘美杨业李继隆等大将,可以从代州出兵,扫荡云朔应蔚,不求占领,而是掳掠百姓,河东西京人口稀少,十分空虚,将百姓散于这两处,一塞京城,二塞河东。同时又将辽国西京削弱。若是耶律休哥亲自出兵相助,潘美可以缩回边境,与之僵持。那么崔彦进等大将就可以从河北出兵,掳掠百姓。此方乃先帝之策也。”
这个计划根本所在,必须防止辽国的反扑,不过前线在宋九的调控下,建了许多堡砦,并且陆续地增防,还增加了三万乡兵,前线又囤积了大量粮草。辽国即便南下入侵,也不敢深入。
所以这个计划是可行的。
一旦将燕云百姓大半掳回宋九,那么这个重要的粮食基地与经济基地便成了荒芜之所。
那么一步步地就在无形中削弱了辽国的实力。再加上其他的计划,可能用很小的代价,在未来就将燕云收回来。
赵匡义眼中闪出兴奋的光芒,高梁河畔,他中箭了,受伤了,真的很痛,痛到内心深处了。
第三百九十三章 中策(下)
这是最好的计策。
若是用上中下区分,下策是现在就强行乘辽国孤儿寡母用兵,上策就是这个计策。
可是人生终有许多无奈,明明是上策,宋九却不能用,因此他只有采纳心中的中策。又说道:“可是臣细想后,认为不妥。养兵千日,用在一时。养兵就是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