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和平街五十一号-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作多情,霸占茅坑不屙屎。你还是收起你那把臭淹菜,让位于贤吧。”
    “永,永远同学,你说,你说……”
    “胡洁,你结结巴巴说不清,还是让我先说几句。”一个人霍地站起来说。他个头不高,头发犹如一团乱麻;凸颧骨,高鼻梁,削瘦的脸上布满了青春痘。他说话句句带刺,别人笑他是块仙人掌。他爱好文学,经常在墙报上发表文章(。dushuhun。),后来取笔名,率性在原名“黎疾”二字上各加个“艹”头,叫“藜蒺”。人们都说,他的笔名不只是他思想性格的形象描绘,也是他面容惟妙惟肖的写真。不过,他今天一反往日激烈的情态,语气平和地说,“上周星期六迎新晚会后,我碰上了竹海,他问我,我们班谁当班长最适合?我说他竹海最合适。他说,‘我合适否,暂且不谈,你回答我,你是否合适?’我想了想,说,‘我过去没有想,也没有为班上做什么事,我待同学如路人,同学们充其量把我当邻居,就是我想当班长,谁又会选我?何况我决心在文学上下苦功,吃饭拉屎都在背诗文,哪里有闲心去搞工作?如果让我当班长,占着茅坑不屙屎,贻误了工作,害了大家,也违背自己的初衷,何苦啊!我不想做列宁,我要做高尔基。’竹海点了点头。我笑着说,‘英雄所见略同。你要做钱学森、华罗庚,不做蒋某人。要你当班长,那是无牛强迫马背犁。’说完,我们就相互拥抱着,大笑起来。我们讨论来,讨论去,觉得还是尤瑜热心为班集体服务,热情帮助同学,当班长最合适。至于他的缺点嘛,那是懒叫化身上的虱子,多得很。但是,瑕不掩瑜,一个月来,他做出来的成绩,有目共睹。这正像臭豆腐,臭气难闻,模样难看,可吃起来还鲜香可口。今天,他公开、诚恳、严厉地作了自我批评,这臭气消散了一半,而鲜味更浓郁了几分。因此,我慎重提名尤瑜当候选人。”





    第一章(。dushuhun。) ; ;晨兴忆梦(上) 8折扇妙喻辨贤愚,尤瑜走马任班长(二)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0…3…5 10:09:29 本章(。dushuhun。)字数:3776

    “同学们,黎疾的提,提议,我赞成,尤,尤瑜当,当班长,我,我举双手。”被黎疾打断说话的那个胡洁又站起来了。大热天,他穿件天蓝色的衬衣,仰着头,撮着嘴,像吹火似的,十分艰难地抢着说。他严重口吃,说起话来,比挑千斤重担还费劲。他的脸胀得通红,脖颈上的青筋条条凸现,像蠕动的蚯蚓。俗话说,跛子喜徜徉,结巴爱乱讲。胡洁似乎觉得不说话,就怕别人怀疑他是哑巴。因此,在会上,在稠人广众之中,他总要在权威人士发言之后,结结巴巴说几句,表示坚决拥护,或者坚决反对。这次他争到发言之后,他十分得意,因为他吹捧了尤瑜,也就讨好了黎疾、竹海,还对班主任表示了衷心拥护,一石三鸟,何乐而不为?
    可是同学们并不卖他的账。他说话的狼狈相,直引得大家前合后仰地笑,女同学还笑得直流泪,教室里像颗重磅炸弹爆炸了一般。
    “笑,笑……笑什么?我,我是……是真心的。不……不信,我掏……掏出心来,给……大家……看,看。”他心里越急,说话就越结巴,脸更红,脖颈更粗,脖颈上的“蚯蚓”也就更肥壮了。大家觉得更有趣,教室里又爆发出一阵更粗野的狂笑。
    “不用掏,不用掏,你的那颗黑心,我早看透了。永远先说反对,你赞成;如今黎疾说赞成,你又举双手。看风使舵,尿桶系,两边倒。你连让人牵着鼻子走的牛都不如,是只不用牵着鼻子,就跟着别人走的狗。你是什么东西,你自己应该也知道,又何必强装好汉,逼着人家来戳你的脊梁骨。”一个身材长,头发长,白净脸皮也长的顽皮角色,笑着讽刺胡洁,转过身来,又盯着尤瑜说,“尤瑜啊,你的优点确实比我多,但我的缺点也比你少。特别是你干的那种打击别人、抬高自己的事,多于牛毛,而我,即使你打着灯笼,戴上眼镜,这种事也找不到。而且,虽然我学习不认真,生活上也吊儿郎当,数理化考试经常不及格,但是比起你‘吃鸭蛋’来,我还只是‘五十步’,完全有资格笑你这个空绝古今的‘百步’。何况我政治科考试,经常得满分。如果真要从我们两个人中间选班长,那么,我就比你更合适。俗话说,人不知自丑,马不知面长。自己的丑陋我知道,我确实脸过长,别人叫我‘马脸’,可我从来不计较。尤瑜啊尤瑜,我们都不要昂首望着空空如也的天,而要低头盯着实实在在的地,我和你都是昆阳街上数麻石的老油条,就别走上比登天还难的长安道,去做那种当班长的黄粱美梦吧。”“马脸”的真名叫乔俊,除了脸长了一点外,也确实长得俊。他舌如利刃,嘴不让人,他数落别人,往往让人啼笑皆非。他的话音刚落,教室里又刮起了笑的旋风。
    有人开了锣,评头品足的就接踵至。你提名,他附议,张三赞李四很优秀,李四说王五不够格,有的人,议事论人很公允;有的人,专循私情抬轿子。会场里像炒豆子,炸芝麻,一会儿,提出的名字写了半黑板,尤瑜急得脑门直冒汗。正在大家闹声鼎沸的当口上,洪老师缓步走到讲台中央,收起了他那一直摇着的折扇,权将它当作指挥棒,他上下挥了挥折扇,不紧不慢地说:
    “同学们,安静,请安静!”听到老师的呼喊,教室里顷刻静下来了。窗外送来一阵清风,大家像极热时冲着凉水,觉得周身舒服。接着老师又展开扇子将它举起来,问:
    “同学们,你们喜欢这把扇子吗?”,
    “喜欢!”
    “你们喜欢,我也喜欢。昨天,我约竹海谈问题,其时我正在欣赏这把折扇。竹海问我,‘洪爹,您很喜欢这把折扇?’我说,‘你看,这把扇子的扇骨坚挺有弹性,扇面纸张柔软有韧性,扇起来有劲,风大;扇面水墨山水《峨嵋秋月》有灵韵,皓月流光如瀑布,山间茂树生凉风。虽然画上沾了点红墨水,看上去像只红头苍蝇,这是白璧有微瑕,我还是喜欢它。’竹海又说,‘如果另外给您一把没有展开的折扇,那么,老师您爱哪一把?’竹海的话给我很大的启发,我以为每个人就是把折扇,特别是你们年轻人。我们班五十五个人,就是五十五把折扇。有的已经展开了,大家已经认识到了他好或坏;有的只展开了一部分,别人还没有认清他的庐山真面目;有的则完全没展开,养在深闺人未识,人们对他的认识还是个未知数。究竟哪把折扇好呢?如果你不想瞎猜,就只能将它展开来判优劣。可是人毕竟不是折扇,说展开就能展开的。人这把‘折扇’要展开,除了自己努力外,还受诸多环境因素的影响。有些人少年得志,这把折扇很早就展开了;有些人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到垂暮之年,这把折扇才得以展开。所谓甘罗十二为承相,太公七十遇文王就是。有的甚至似深埋地下的矿藏,老死林下时,还不能一见天日。因此,识人难啊!但是我们要用人,那就得识人,我们没有识英雄的慧眼,就只能紧紧盯着人们的现实表现。就如辨识折扇的优劣,首先得从它展开的部分着眼。已展露了才华的,是白璧,我们承认他优秀;虽也展露了才华,但还有缺陷的,是所谓‘白璧微瑕’,也难能可贵;污秽不堪入目的,那是粪土,当然应该改造。我们选拔人才,当然求其最优秀,但如果暂时没有,就只好求其次。总之,从实际出发,权衡利弊,用大家认同的人,我们总不能从别的班级借人才,因此,我们必须死死地盯着‘现在’,选出其中最优秀的。另外,折扇有各式各样,需求的人才的类别,也各不相同。政治家、科学家、文学家、教师、医生、工农兵学商,正像一部机器上的各种螺丝钉一样,样样不能缺。工农革命这部机器,同样需要各种各样的螺丝钉,缺了某一种,机器就不能开动。各种人才就是不同类型的螺丝钉,很难说那种螺丝钉最重要。人各有志,像黎疾说的那样,他不想竞选班干部,而在别的方面有更高的追求,做另一种螺丝钉,那么,即使他很优秀,我们也不必强求他。现在,请大家综合考虑各方面的情况,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力,做出最后的决断,投下你的神圣的一票!”
    洪老师说完,兴奋地快速摇着扇子,扇子发出“刷刷刷刷”的清脆的声响。洪老师的贴切比喻,如东升的红日,顷刻扫却了晨间浓重的迷雾,眼前的天空湛蓝湛蓝,空阔无比,大家看得更远了。误入歧途的选举,又回到了正确的轨道。大家都说:
    “要全面看一个人,不能只看一时一事。”
    “选人要死死地盯着他的现实表现,不能想当然浑水摸鱼,更不能乔太守乱点鸳鸯谱。”
    “不能情人眼里出西施,任意吹捧自己的狐群狗党。”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不能因为某个人做错一件事,说错一句话,就全盘否定他。”
    经过大家充分讨论协商,一致确定尤瑜、永远为最佳候选人,还提出了其他八名候选人。最后尤瑜以微弱的多数当选为班长。
    干部选出来了,洪老师又做了总结发言。一方面向当选的干部表示祝贺,另一方面又语重心长地告诫他们:
    “我国古代有这么一首诗:‘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下士时。假使当年身先死,一生真伪有谁知。’周公是古代杰出的政治家,他一生惮精竭力辅助成王,是后代公认的完人。可是当时的人,却怀疑他要谋权篡位;王莽一心谋权篡汉,可是,当时他伪装谦恭下士,人们误以为他为国竭忠尽智。许多人都有阴阳两面,因此,周公、王莽一时难以识别。何况现在不等于未来,人是会变的,一个人的‘现在’与‘未来’,也许完全迥异。选干部,我们是看他的‘现在’,现在他在一个群体里,是人中之龙,但谁又能保证他不变成虫。现在他是周公,谁又能保证他将来不会演变成王莽?一个人的历史靠他自己来书写,黑与白的递嬗往往转念一念间。今天,你取得了成绩,同学信任你,选你当干部;明天你表现差,失去了信任,大家就会立刻把你拉下马。因此,你们决不能有了成绩就翘起的尾巴当旗杆,决不能躺在成绩的茵褥上睡大觉,而应该JJ尾巴,老老实实做人。否则,周公就会远离你,而王莽会频频向你招手。正如这折扇,好的大家抢着要,但如果破旧了,或者弄污秽了,人们抛弃它。年轻人啊,你们要警惕!古诗云:‘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还。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时间永远像东流水,一去不复返,你们一定要好好把握自己的‘少壮’,努力,努力,再努力,创造出与我们这个时代相匹配的业绩来。你们要做流芳百世的周公,决不要做遗臭万年的王莽!”洪老师的演讲,博得了大家忘无所以的欢呼,暴风雨般的掌声。
    红日的烈焰消退了,习习凉风徐徐吹送着。散会了,大家都心情舒畅,尤瑜则显出格外兴奋。他蹦蹦跳跳走出教室,走在教室外梧桐与女贞荫蔽的林荫道上,触景生情,他又激动地唱起了他与汪凤绮一道在月下唱过的那首《康定情歌》:
    “跑马溜溜的山上,
    一朵溜溜的云哟。
    端端溜溜的照在,
    康定溜溜的城哟。
    …………
    李家溜溜的大姐,
    人才溜溜的好哟。
    张家溜溜的大哥,
    看上溜溜的他哟。
    …………”
    不过,这次他没有改动歌词。他敞开心扉,唱得那么投入,那原汁原味的悠扬的歌声,久久地在校园上空回荡…………





    第一章(。dushuhun。) ; ;晨兴忆梦(上) 9西施缘由豆腐贵,豆腐更因西施香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0…3…5 10:09:29 本章(。dushuhun。)字数:2681

    两种价次相等的正负原子,激烈碰撞,发生化学反应,便产生一种新的物质;两个各带正负电荷的云团相互冲击,电闪雷鸣,就会下滂沱大雨。人们生活中也有类似的情况。俗话说,“不打不相识”。尤瑜、竹海经过激烈的碰撞、争斗,相互渗透、磨合,激发了感情,凝聚成友谊,他们竟成了须臾也不能分离的情同手足的好朋友。特别是尤瑜,此后竟把竹海当作亲人、情人与老师。他没有什么事不问竹海,没有什么话不向竹海说。周末,他拉竹海去河边漫步,到“宝聚园”吃饺子,去他家喝豆浆。甚至睡到半夜,他还要钻到竹海的窄狭的单人铺上的破被子里,简直是“新婚燕尔”,如胶似漆。一个学期未完,尤瑜的身世和他以往的生活中的趣事绯闻,竹海便了如指掌,并在他脑海里形成了清晰的轮廓,二十年过后的今天,那一个个情节曲折、妙趣横生的故事,仍然映现在他的脑际一一
    说起来,尤瑜家堪称豆腐世家,谁也不知道他们祖宗从哪一代开始,操持这一行当。他爸妈都老实巴焦,节俭勤快。他们白天不知倦,晚上不嫌黑;炎夏不怕热,凌冬不畏寒,都是有股蛮劲的牛。他们一年四季,时时刻刻,从不间歇,背着如山一般沉重的犁,不知疲倦地向前走。他家的豆腐店面向街上背靠河,在昆阳长街的西头。昆阳城是条紧贴着昆江的鸡肠子街,上下十五里,窄狭的街面全铺上石板。河边有道约高三四米的防洪土堤,尤瑜家的几间平房,就紧贴着堤。尤妈天天磨豆子,筛豆浆,半夜起床干到黑,累死累活,她习以为常。尤爸每天到河里挑水不停歇,挑着一百五六十斤的重担爬楼梯似的高坡,爬到大堤顶上,又下堤送水到屋里。他天天爬梯子,下梯子,似流水,有节奏。他们如钟表的秒针,周而复始,永不停歇。
    要做出好豆腐,豆子要好,水要清亮。洗豆子要洗干净,磨豆子,要磨得粉细;点浆,卤水要均匀,烧浆,火候要恰当。他们道道工序严谨细致,做出来的豆腐堪称极品。有人说,可惜中国末代王朝结束了,不然,他们做的豆腐一定会成为贡品。他们做的水豆腐,白生生,水嫩嫩,汆入锅里不碎,吃进口里腻滑,恰似泥鳅鲶鱼顺水流;白干子,块块方方正正,层层叠叠叠起来,稳稳当当,不偏不倚,不松不碎。油炸豆腐,外表金黄,酥软,似烤熟的鹿脯,透煎的熊蹯;里面白嫩,如泡沫,似蜂窝,轻轻咀嚼,油满嘴,口溢香。猛火煮,如海味,香甜松脆;文火炖,似山珍,又鲜又腻。有人说,肉,可以三个月不吃,尤家豆腐不可一日不尝。在这十五里长的鸡肠子似的昆阳,不知道县长专员的尊姓大名的,多于牛毛,可没有一个人不知道尤家的豆腐,他们习以为常地把“尤”冠于豆腐之上,称之为“尤豆腐”。每当风和日丽之时,佝偻老翁,红颜村姑,始龀童男,垂髫稚女,不远十里八里,不惜摇船荡桨,来到昆阳,就是为了购买这闻名遐迩的“尤豆腐”。
    他们家是昆阳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只有祖传的几间破旧的瓦房,家里只有几个老实的男女。他们家历来阴盛阳衰,奢生女娃吝生男。在人们的记忆中,他家几乎代代单传。生男凤毛麟角,而生女则往往一大串。尤瑜的祖父母,生了七个女之后,才生了尤瑜的爸爸。别人笑他祖父为什么不生八个女,上门女婿刚好是一桌。他祖父笑着回答说,“如果生上八个女,八个女婿坐满一桌,自己没地方坐。”照他们家的说法,女娃是水做的,管她浊水、清水,乃至香甜的矿泉水,终究还得泼出去,是不折不扣的豆腐渣;只有带把的,才能留下来传香火,才是点豆花的真正的豆腐精。
    尤瑜姐弟五人,前四个齐刷刷的全是清水、矿泉水,是月,属阴;末一个秋瓜才属阳,是尤瑜,是他们家光焰万丈的朝阳。前四个‘月’,都像水豆腐一样白嫩,荷花箭一般亭亭玉立。春、夏、秋、冬,各生一个,名随季迁,曰春桃、夏莲、秋菊、冬梅。她们个个名副其实,真正如花似玉,人称豆腐公主或者豆腐西施,或者笼统称之曰豆腐四季花。她们勤劳、善良,做豆腐精益求精;卖豆腐笑面迎人。让人心里踏踏实实,凉凉沁沁,觉得周身舒舒服服,熨熨贴贴。老人视之为儿,小孩都呼她作姐,年轻的汉子心中有个词儿不敢说,只好红着脸儿称小姐:一句话,大家都愿意与她攀亲戚、做朋友。很多年轻人,三天两头,左折右转绕到店里来,美其名曰买豆腐,实则是为了瞧“西施”。他们如果三五天不一睹豆腐公主的风采,就站不稳,坐不牢,就落魄失魂,晚上睡不着觉。有些人,即使是大白天,拟向东走却西行,走到豆腐店前,猛抬头,见到了豆腐公主,才知道自己南辕北辙,只好怏怏地露出一脸的傻笑。急急忙忙走上前,亲亲切切地呼芳名,心摇摇品尝她的微笑,糊糊涂涂买上二三斤白干,回敬她七八句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