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和平街五十一号-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百里,要赶上他们,至少也得一个星期。何况两条腿总跑不过他们的四个轮子。于是他们花天酒地,玩了两天。他们再向前行军时,已被人民解放军的炮火堵住了去路。经过激战,这支军队全军覆没,胡光球也被活捉。胡光球罪恶滔天!有仇的要报仇,有冤的该伸冤。现在,同志们可以有秩序的上台,同他进行面对面的斗争!
    宣布斗争开始后,汹涌的人群,都哭着嚷着要上台。维持秩序的解放军战士只得一一劝阻。其中有个老太婆,满头白发、一脸皱纹,干瘦得像根枯树枝,两只凹陷的眼睛如幽深的山洞。她没有眼泪,怔怔地望着战士,什么话也不说,却执意向前挤。战士征得大会主持人同意以后,她颤巍巍地登上了主席台。她先是重重地打了胡光球一个耳光,然后发出震儿欲聋、悲痛欲绝话语:
    “胡光球,你这个该天杀的恶魔,吃人不吐骨头的野兽。你霸占了我的家产,糟蹋了我的女儿,杀了我一家六口,就是千刀万剐,也不解我心头的仇恨!”说时,他把暗藏在裤腰间的一把磨得雪亮的菜刀,迅速地抽出来,猛砍下去。胡光球见了,头向左一偏,刀落处,削下一只耳朵,连同脸皮,垂吊在肩上,右颊的牙床全露出来了,还砍掉了两颗牙齿。鲜血流满了整个光头,活像个从卤缸里刚刚提出来、还滴着卤水的猪头。这一刀也耗尽了老太太的力气,菜刀咣啷一声坠地,她也一头晕倒。此时,天崩地裂,沉寂了千百年的火山,突然喷射出冲天的火焰,高昂的口号声,震彻寰宇:
    “砍死他!砍死他!砍死这个害人精!”
    “零劈细剐下油锅,让他不死也不能活!”
    “这天杀的害人精,死一百次,也不解我心头恨!”
    主持人花了很长的时间,费了很大的力气,才使群众的怒潮暂时退落。接着,极其悲愤的群众,有秩序地上台进行斗争。最后,宣判死刑,将胡光球押赴刑场,执行枪决。随着一声清脆的枪响,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顿时,全场纵情欢呼,口号声此起彼伏。尤瑜拼命地跳起来,他想自己的视线越过别人的头顶,亲眼目睹胡光头的可耻下场。可是,还矮了一点点,不管怎么跳,也看不到。他急中生智,爬到一位在通道上维护纪律的士兵的背上。解放军战士便蹲下来,让他站在自己的肩上。尤瑜向远处眺望,他看到离主席台不远的后方,两个解放军战士,像拖条死狗一样,把胡光头翻过来,又翻过去,补上了好几枪。用肩扛着他的解放军战士告诉他,这是在检查胡光头是不是真正被打死了。尤瑜高兴得在解放军战士肩上活蹦乱跳,差点摔下来了。他忘无所以地反复拍手唱:
    “胡光头,变死狗,毕格叔叔,大家为你报了仇。”
    接着“血债要用血来还”、“坚决镇压**”、“DDgmd”的口号声,震撼天地。
    yx开始了,解放军战士荷枪实弹,排成八列纵队,雄赳赳、气昂昂地呼着口号,正步走出会场,走上街头。接着,分别是学生、工人、农民、市民的队伍,都仿效解放军排成八行,相继正步前进。虽然,他们平日没有受过正规的军事训练,但凭着一颗赤诚的心,队伍还是走得整整齐齐,俨然是一支支不着军装的部队。尤瑜身着自制的军服,显得威武英俊,似乎一下子长高了许多。他掌着大旗走在彩旗队的最前面,挺胸正步,真像一名解放军战士。





    第一章(。dushuhun。) ; ;晨兴忆梦(上) 17尤瑜揶揄昌癞子,赖昌毒定报复计(一)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0…3…5 10:09:34 本章(。dushuhun。)字数:4337

    军管会成立大会开过以后,尤瑜像叫花子拾到了金元宝,高兴的劲儿,挂在眉梢,贴上脸颊,冲出唇齿。无论到哪里,他都横冲直撞,随心所欲。如今丰大哥是地区军管会副主任,二把手。听人说那个当主任的师长,官儿虽比丰大哥的大,可是他专管军队,不理政府的事。政府方面的事,实际上丰大哥说了算。姐姐也当了宣传部长,据说,官儿比县长还要大。他家世世代代打豆腐,连个保甲长都沾不上边,如今一下子冒出两个这么大的官,那真是日出西方水倒流。怎么不教人刮目相看,无限羡慕呢?他又怎么能不昂首望天,目中无人呢?
    在学校里,他走到哪里,都有人凑上来,亲切地呼尤瑜这个官名,或者尊他作尤大哥,再也没有人敢叫“游鱼子”。就是平日不大搭理他的女同胞,也有这种不同寻常的表现。如今他已不再是被人轻贱的阿Q,而是受人尊敬、让人畏惧的假洋鬼子。老师们对他的态度也改变了,平日,他给老师敬礼,老师视而不见,现在都笑着点头还礼,嘘寒问暖。特别是班主任姚令闻,据说,他是冬梅姐姐的同学,他对尤瑜特别关爱,他要尤瑜不必呼他老师,干脆叫他姚大哥。尤瑜自从读书以来,从未当过学生干部,这个学期,被班主任提名,班上一致通过,他当上了班上的文体委员。在他的记忆里,挨批评是家常便饭,得表扬则千载难逢。可现在,表扬好似山洪频发,他那过去被批评的烈日烤得干涸的河床里,如今每时每刻,都汹涌着赞扬的波涛。他平日单调枯燥乏味的生活,变成了五光十色的万花筒,让他目不暇接。俗话说,水涨船高,既然他姐夫、姐姐做了高官,这条河里的水也暴涨了,他这只小船的水位怎么不升高呢?尤瑜这么一想,就总觉得自己再不是龟孙,而是能一呼百应的大爷,具有别人没有的超人的力量。别人有义务对他青睐有加,悿颜卑恭,稍微对他有微尘芝麻的冒渎,他就挥舞报复的拳头。在他的眼里,从前他觉得许多人都比他优秀,如今却觉得他们都很平庸,而且他瞧不顺眼的人的队伍,正以加速度延长。
    同学们中,他最看不顺眼的要属赖昌。赖昌齐眉以下并不十分难看,热天,上身不着一根纱,黑不溜秋的,像条机灵的滑泥鳅,倒有几分可爱;冬天,棉袄处处绽开白花,光着的结了黑痂的脚丫,从未穿过袜子,虽有点像个叫花子,不十分雅观,可他超常的抗寒能力,显出让人刮目的勇敢,也曾博得同学的七分同情,尤瑜偶尔也曾投以三分敬意的一瞥。可是齐眉以上的部分,大家见了皱眉、掩鼻,避之惟恐不及。他是个癞痢头,《三毛流浪记》中的三毛,头顶还有三根黄毛,可他这个头啊,即使在高倍显微镜下,也找不到半根汗毛。浑圆而光滑,是个标准的电灯泡。如果只是这个样子,也还有几分欣赏价值,可是,它有时却像太阳暴晒下的刚修好的沥青路,泛出一层鼻涕般的黄色的粘液,结出硫磺似的黄痂,发散出恶腥奇臭。“电灯泡”总算还有自知之明,他仿效坦克外面包上厚厚的钢甲那样,不分白天黑夜,都用帽子将流浓结痂的头,严严实实捂着。可是,这不争气的粘液却无孔不“出”,在帽子上留下蜿蜒曲折的痕迹,酷似绘制不甚精工的地球仪。大家看不顺眼,尤瑜更是疾恶如仇。
    尤瑜特别厌恶的是他心地狡诈,行为诡秘,层出不穷的恶作剧。他很会抓黄鳝泥鳅,他在水田边悠来转去,发现泥里的小洞冒水泡,将食指往洞里一探,拇指随即跟上,一条泥鳅的鳃帮,便卡在他的食指与拇指中间,水面只微微一动,马上恢复平静,水丝毫不浑。别人说,他不是在抓泥鳅,而是在捡泥鳅。一个早晨,他趁同学早操整理内务之际,在每个女学生的抽屉里,塞一条泥鳅或者鳝鱼。池新荷平日最厌恶他,他就在她的屉子里,塞一条足有镰刀把那样粗、擀面杖那样长、像蛇一般的大黄鳝。上早自习,女同学打开屉子,都不约而同地尖叫起来:
    “蛇!蛇!蛇!”受到突如其来的惊吓,她们不知所措,丢下书本,就丧魂失魄地往教室外跑。许多人惊吓过度,跑得过急,摔倒了,竟哇哇大哭起来。池新荷的白嫩的面庞,擦在地上,给擦破了,还流了血。开始,男生们不知是怎么回事,以为暗藏的**分子搞破坏,在她们的抽屉里,放进了炸弹,个个面面相觑。待明白了事实的真相后,许多人惟恐天下不乱,他们或鼓眼搔鳃,伸颈猫腰,装出惊愕万分,恐怖万状的样子;捶桌、拍椅,哄笑、怒骂,显出义愤填膺的神态。整个教室,像重磅炸弹突然爆炸了一样。而赖昌却装作毫不知情,若无其事。
    尤瑜见池新荷这般光景,简直气炸了肺。他料想这是赖昌干的,一把抓住他的肩膀,重重地往前一推,赖昌的脸贴着地面,滑出一米多,差点把鼻梁都擦平了。同学们都啸叫起来。唬得赖昌如过街老鼠,爬起来便急忙逃窜。从此,课余饭后,尤瑜与同学或结伴同行,或高坐纵谈,不管赖昌在与不在,他那悬河之口,利刃之舌,都调到最佳状态,冲砍到赖昌身上。
    赖昌家里极贫,父亲靠捕鱼虾、捉泥鳅、抓青蛙维持生计。万不得已,也偷鸡摸狗。受人歧视、咒骂、殴打,也是情理中事。赖昌还在襁褓中就已丧母,父亲常将他在别人那里遭到的打骂,转嫁予他。光脚露腚,鼻青脸肿,啼饥号寒,就是赖昌童年生活的真实写照。他以前只读过四年初小,且其主要精力,不是用在学习上,而是用在解决生计,去抓泥鳅,上学只是偶尔去点个卯,吃“鸭蛋”当然少不了。尤其他的字写得糟糕,他的名字仅两个字,可每次都全写错了。“赖”写成“剌”,上窄下宽的“昌”给写作了上宽下窄的“冒”。考入初中,实属意外。可他的亲戚以为他不读书也能考上,是个奇才,都为他筹集学费,敦促他父亲送他升学。阴差阳错,他就来到了西城中学。尤瑜便抓住这个事,添油加醋,大做文章(。dushuhun。):
    “同学们,你们看,赖昌偏偏要把‘昌’写成‘冒’,‘赖’与‘戴’音近,就是热得如火烧,他也天天戴帽子,我们何不干脆就叫他‘戴冒(帽)’!”从此,‘戴帽’这个绰号就像影子一样跟随他,不胫而走,风闻全校。
    又有一次,在众人广坐之中,尤瑜又怪腔怪调地问赖昌:
    “‘戴帽’同志,每一个学期,你究竟脱过几次帽?”赖昌知道尤瑜又要取笑他,低眉切齿不理睬。可尤瑜就是不放过。
    “‘戴帽’呀,每个学期你脱多少次帽,你不知道我知道!”尤瑜翻着白眼,怪模怪样地说,“我通过仔细观察,潜心研究,精确统计,你每学期只脱帽三次。期初开学典礼,期末总结大会,期中庆祝‘五一’或者‘国庆’,向毛主席像三鞠躬时,你只好十分尴尬地脱下帽子,因为你不敢不脱呀。其他的时间,即使热到五十度,你也不愿脱。是不是?”
    他刚说完,同学们笑翻了天,赖昌低头着了地,只恨地下没有个老鼠洞,不能钻进去。可是尤瑜仍穷追不舍:
    “你为什么不脱帽?就是因为你觉得你的帽子,像坦克车的坚钢甲,如乌龟的厚甲壳,能严严实实地保护你那独领风骚、流金溢银、价值连城的癞痢头。其实,你错了,它不流金,也不溢银,只是一堆臭屎。那帽子,也只是农民怕雨水冲掉粪土中的肥气,而在上面盖的那层稻草,里面的屎已发霉、发臭。你早该把它掀掉,还它一个泛油、开花、结痂的庐山真面目。”说时,一把将他的帽子摘下,抛得远远的。大家又一阵轰笑尖叫,赖昌哭哭啼啼,握紧拳头,气愤地说:
    “尤瑜!你,你,你太欺侮人了,你不是人!”
    大家以为他与尤瑜有场龙虎斗,准备看好戏,都在一旁鼓劲,拍手吼叫着,“打呀!打呀!士可杀,不可辱呀!”“困兽犹斗。赖昌!难道你连畜生、野兽都不如?”可是赖昌心里却在盘算,“好汉不吃眼前亏,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他的怒潮很快退却了,瞪眼瞧了尤瑜两眼,转身恨恨地走了。此后,“三脱帽”、“坦克甲”、“乌龟壳”、“电灯泡”、“地球仪”等诨名,又如雪片漫天飞舞。尤瑜嘛,也自诩机灵聪明,自我陶醉,沉浸在无边的欢乐的海洋里。
    说者图一时之快,出语伤人,有时并非完全出于恶意,但在被伤害者的心田,却播下了极度仇恨的种子。兔子逼急了,也会咬人,何况赖昌不是兔子,是恶狗,是狼,他怎么会就此罢休?尤瑜身强力壮,家中达官盈门,老师护着他,同学跟着他,目前他惹不起。要报仇,硬碰硬,他碰不过。他只能操起软刀子,瞅住机会,神不知鬼不觉地、一丁点一丁点地慢慢地割。他不能让复仇的火焰地上燃,只能将它转入地下慢慢烧。他双手似乎什么都不做,可两只溜溜转的贼眼,时刻绕着尤瑜的影子转。
    时间的小溪静静地流,尤瑜生活的电影镜头,在他脑子的影幕上走马灯似地飘过。原来他早就知道尤瑜与池新荷有一种两小无猜亲密关系,现在他又隐隐约约地察觉到姚令闻,对池新荷也有一种与众不同的特别的关爱,他要从这里撕开条口子,挑起他们的矛盾,让两头牯牛你死我活地斗。他要借刀杀人,让游鱼子不明不白,始终不知道祸从何处来。皇天不负苦心人,机会终于来了。他早晚假意跑步、散步,实际是秘密跟踪,他终于看到一早一晚尤瑜拉着池新荷的手,接送她过秋千桥。要是在过去,他会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息事宁人的态度,不闻不问。可如今仇人相见,分外眼红,他要把这件事置于显微镜下,尽可能地无限放大,让同学们觉得尤瑜是个地地道道的流氓。
    一天早晨,赖昌隐匿在离秋千桥约三十米远的灌木丛后面窥视,可是看到的情况与以前迥然不同。他们过桥根本没有拉手,相反,前后的距离在一米以上。原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尤瑜与池新荷的感觉,都有了微妙的变化。尤瑜握着池新荷面包似的手,好像和自己的姐姐相偎一般,只觉得亲切温暖。可如今一握住,心里便有一种异样的感觉:如沐浴春日的阳光,周身暖洋洋的;似蚂蚁在缓缓地爬,心头怪痒、怪酸、又怪麻。这些感觉的五味,汇集成一股见不着、摸不到的电流,穿透手心,钻进血管,闯入心扉,冲上脑际,周布全身。此刻,尤瑜就像喝醉了酒,迷迷糊糊,筋骨酥软,飘飘欲仙。他觉得真像风雪夜凑近火炉,三伏天吃着冰淇淋,那种舒服的劲儿,即使是善传巫山云雨的宋玉,也不能道其奥妙之万一。大概池新荷也有类似的感觉,可女孩子多一分心计,她想,火炉的温暖,冰淇淋的透心凉,虽然有无可名状的舒服,但如果让这凉、热冲昏了头,如盲人夜半瞎撞,就会坠入自毁的深渊。因此,当尤瑜再去拉手的时候,她脸上就泛起了红云,羞涩地说,“人都这么大了,还拉着手过桥,别人会笑掉大牙!如今,我胆子大了,你看,我可以跑过去。”说着,她真的跑过去了。从此,早晚,尤瑜虽然接送,可彼此拉开了距离。池新荷走在前面,偶尔回头笑一笑,尤瑜吊着眉头跟在后面,没好声气地“嗯”两声,好像他借给她一担壮谷,她仅还他八斗秕谷,憋着一肚子无可名状的怨气。赖昌此时窥伺到的,正是后面说的这种尴尬情景。





    第一章(。dushuhun。) ; ;晨兴忆梦(上) 17尤瑜揶揄昌癞子,赖昌毒定报复计(二)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0…3…5 10:09:34 本章(。dushuhun。)字数:3166

    赖昌希望的肥皂泡破灭了,他懊恼地踽踽往回走。心想,他们闹别扭了?不对。如果真的闹翻了,尤瑜不会去接送,池新荷也不会回头笑。他正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突然想起了自己小时候的恶作剧。黔驴技穷,在山穷水尽的时候,他也只好以此管窥蠡测,来测量尤瑜与池新荷的感情之水的深浅了。
    赖昌上小学,停停歇歇,零零碎碎,加起来不过四年,许多时间辍学在家。他对同学能上学,特别羡慕,也十分嫉妒。停学在家时,他无事可做,就整天游荡田间抓泥鳅。一天,他突发奇想,在学生上学必经的一座小桥上,糊满了稀泥,自己一丝不挂,用张荷叶盖着下身,横躺在稀泥里。待女学生走近小桥时,他将荷叶突然掀掉,女学生们惊吓起来,没命地奔跑,绕道去学校。此刻,他精神上感到极大的满足。后来他长大了,也略知羞耻,觉得重演这种恶作剧,太可笑了,因而这只能成为他的美好的回忆。可如今这事启迪了他的睿智,使他重新激起了伟大的创造的灵感。他想,如果他在桥上糊上层稀泥,如果池新荷绕道,他们分道扬镳,那么,他们的感情就真的出现了裂痕。如果尤瑜仍像过去一样拉着她的手,那么,他们的旧情就依然在。这样,他可以牢牢地抓住他们的笑柄,来抗衡尤瑜对自己的嘲弄,反过来,今后自己还能够如猫玩老鼠,尽情地戏弄他们。如果他们对他的秘密活动,毫不知晓,让这种恶作剧一定会无休止地演下去,那么,好看的戏还更在后头。这时,赖昌又一次忘情地自我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