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一军师-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耳。”

    陈翎颔首点头,思虑着,说道:“此事的确麻烦,现在青州政局稳定,有利民事,避祸逃亡的家人回来之后,于田地归属肯定会起分歧。”

    看着徐和一脸渴望的模样,陈翎硬起心肠,开口言道:“吾不能就此答应你,不过我可以为此告示青州父老,若是逾期者,田地归你等所有,如何?”陈翎说到此,就不开口说话,顺手绰起茶水,轻轻啜了口。

    徐和带着失望走了,看着他的身影,陈翎没有语言,沉默了一阵后,猛的将手中茶杯摔了出去。

    他们都干了些什么?

    体弱者为奴为仆?

    勇力者方能行劫掠之事?

    陈翎真想呵呵一笑,然后将他们全部斩杀!

    这算什么?

    弱肉强食?

    每个人的性命都是珍贵的,每个人都有自我的尊严,无论他是否贵贱,无论是男是女。

    本来这个世界已经是够乱的了,现在再加上他们,各个都是疯子!

    陈翎不用打听,就可以料想道,在太平道教义之下,那些无奴为仆者的,定然是自愿的,定然是会出口言道,为了太平教,无论做什么,都可以。

    这是邪教,这是魔鬼之源。

    徐和强行将他们改造成行尸走肉,口中还宣称着,这是为了你们好,这是为了你们将来能够过上好日子,这是试炼,这是考验。

    陈翎不敢继续放任这种行为,太平道教必须规范起来,太平道教必须世俗化。

    青州黄巾实在太多,不能说杀就杀,那样治下百姓将会如何看待吕布主公?

    这是一个问题。

    要解决这个问题,规范太平道教众,就必须深入了解,太平道教产生的缘由、经过。

    从政治上来看,大汉已经走在将要改朝换代的末路上,这给了张角机会,得以在百姓中宣传他的理想与意愿。这从根本来说,是得民心的一件事情,不然也不会有这么多百姓加入,其中不乏有朝廷命官以及富商。

    而从方仙道、阴阳五行说等神仙术来看,太平道教给了这些人希望,本来走向穷途末路的这些人,紧紧抱住这个机会,加入其中,从而加剧了太平道教蜕变,使得本来有着很好发展前景的太平道教,变得神秘起来。

    战国中期起,拜神拜仙便在楚地及燕齐流行开来。西汉中期以后,神仙术结合了黄老之说,显得更加神秘莫测,令百姓敬畏、崇拜。

    “或言老子人夷而化胡”,讲的就是老子化胡的故事。

    佛教刚进入中原,这个和中国似曾相识的宗教使得汉朝士大夫普遍认为老子西去印度度化成佛陀;而刚刚传入中国的佛教,此时微不足道,更是迫切依附在道教上发展,西来传教的佛教徒也宣称老子是佛陀的老师。于是,老子化胡的说法成为当时的共识。汉魏时期,太上老君是早期道教教团组织的最高的神。

    从此以后,人们已经把老子说成是体现自然、支配自然的伟大神力和修炼得道、不断变化的救世主,并作为祖师予以崇拜。

    而现在,张陵创立的五斗米道,张角创立的太平道,两者实际都衍生自黄老道。

    张角所创立的太平道,其奉祀的神为黄老,也尊奉中黄太乙,太乙又作太一。

    太一或中黄太乙是什么神?

    史记天官书说太一居紫微宫北辰:中宫天极星,其一明者,太一常居也。

    秦汉时期,太一被认为是紫微宫北极天帝或天帝大皇,是天中央主宰四方的最高神。

    史记封禅书说:天神贵者太一,太一佐曰五帝。

    张角信奉黄帝和老子,认为黄帝时的天下是太平世界,是人类最美好的事情。

    在这个太平世界里,既无剥削压迫,也无饥寒病灾,更无诈骗偷盗,人人自由幸福。在此基础上,张角提出了“致太平”理想。这就是太平道的基本教义和宗教理想。

    太平道的经典是太平青领书。

    书中记载“专以奉天地、顺五行为本,亦有兴国广嗣之术。”

    又说:“而多巫觋杂语”。

    太平道的宣传语最为著名的一句是“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张角以黄天为至上神,认为黄神开天辟地,创造出人类。

    黄天是谁?

    中平元年春二月,钜鹿人张角自称“黄天”!

    张角他区区一介凡人,竟然敢如此胆大妄为,自称至上神!

    陈翎颤着手,仔细看着徐和送过来的太平青领书。

    在这书中,既有好的一面,诸如教义、理想;又有消极避世修仙的导引术,符祝、祈禳之法、星光体一说等,可惜残缺的厉害,根本不能得窥全貌。

    祈禳之法,就是七星坛诸葛祭风,五丈原禳北斗祈延年增寿。此法本只在遁甲天书中有,但太平青领书亦提及。

    星光体一说,即星体投射,源自佛教密术,灵体投射、灵体飞行。俗称的元神出窍、灵魂出窍。

    看完之后,陈翎沉思默想,要解决太平道教的问题,那么就从这本书开始吧。

    先剔除不必要的一部分,例如各种术法,然后就是修改教义、理想。

    其实不能算是修改,应该是补充,严格规范起来。

    陈翎边想边书写着,从老君百八十戒开始。

    第一戒,不得多畜仆妾。

    第二戒,不得淫他妇人。

    第三戒,不得盗窃人物。

    最后引用老君的告弟子曰:“往昔诸贤仙圣皆从一百八十戒得道。道本无形,从师得成。道可师度,师不可轻。”作为结束语。

    之后便是奉祀的神为太上老君,又称“道德天尊”、“混元老君”、“降生天尊”、“太清大帝”、“玉清元始天尊”。

    尊奉其余二位三清: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

    既然了有神灵,那么该有的故事架构就简单了,照搬一书中的有关内容就行。

    那书的名称是封神榜!

    混沌初分盘古先,太极两仪四象悬。

    子天丑地人寅出,避除兽患有巢贤。

    燧人取火免鲜食,伏羲画卦阴阳前。

    神农治世尝百草,轩辕礼乐婚姻联。

    少昊五帝民物阜,禹王治水洪波蠲。

    然后就是述写几段有关三清的故事,这样就差不多了。

    搁下笔,陈翎重新检视,感觉缺少了点什么,于是又添上了各种道教礼仪,“太上”“至上”“无上”成为施礼见面的唱名。觉得不够口语话,遂添上“无量天尊”四个大字。

    作者题外话:书群号:一零**三八二五肆(108938254)

第一百一十七回负重忍让() 
陈翎觉着自己将以后道教的基本组织体系提前构建出来,那么只要按着这个清律来实施的话,青州黄巾应该能够安宁下来。

    可万物自有他的发展规律,佛、道两教轮番几次成为执掌权柄的工具,“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唐高祖规定“道大佛小,先老后释”。皆说明了不经历这些苦难,道教想一蹴而就,安分守己的只为清衫客,那是极其不现实的。

    陈翎将改好的太平道教太平青领书收拢起来,现在还不能将它宣众,徐和此人,太过复杂,交付予他,自己实在不放心。可若是另寻他人的话,实在没有好人选,就算有,不如徐和有权势,新的教义不能顺利宣扬下去;而和徐和同样有权势的,如管亥,从不回自己所书之信上来看,两人关系实在太过亲密,不是最佳人选。

    陈翎考虑着,是否派遣人信仰太平道教,从而代替之?

    那么这人应该选择谁?

    年纪不能太轻,也不宜过大,年少者,不能服众;年长者,过几年就卒了,派不上用场。

    遍思军中诸人,陈翎只能哀叹一声,好像除了自己之外,并无他人。

    而自己忙于政务,岂能将时间浪费在这上,陈翎只得将这个心思存放在心中,以待将来再说。

    既然粮食问题太平道教众已经自己解决了一部分,那么陈翎也就不怎么着急了。

    首要问题下沉,次要问题提上来,就是太平道教众的一部分在向北海郡靠拢。

    这一部分有多少人,陈翎不清楚,只得传唤徐和过来问之。

    徐和进入衙内,施礼作揖不在话下。

    这是今日的第二次见面,徐和没有了忐忑畏惧感,一脸笑容的说道:“治中大人命我前来所为何事?”

    陈翎言道:“遗漏一事,忘记问起徐校尉,据你所知,此刻将至北海城下的太平道众会有多少人?”

    徐和对此心中只有一个大概数字,遂禀告道:“约在十万以上。”

    陈翎吓了一跳,吃惊站起身来道:“为何有如此之众?”

    徐和看着陈翎,心中默默想道,我已经往少说了。黄巾军众也是人,会有趋炎附势的自觉心,无论如何,来北海,总比待在州边偏远郡县,会过的好一些。

    就算现在贫穷,但将来呢?

    谁都看的出来,只要吕布不倒,北海将会成为青州重中之重,优先考虑发展北海之后,才会轮到周边郡县,如此好事,怎能不来?

    徐和沉默以对,陈翎怔了半晌,绕来绕去,还是逃不了没粮的窘境。

    看着陈翎憔悴的面容,徐和既有幸灾乐祸之感,又有当初降温侯吕布的庆幸。

    没降之前,徐和的处境与现在的陈翎一般无二,为此操碎了心,可情况好转了吗?没有!一直都处在得过且过的状态中。

    现在好了,这些都不要操心了,这些都有治中大人担当着呢。

    “华发早生,故国神游”陈翎呐呐自叹了一声,几日不曾好好休息,竟然掉落白发来了,自己可才刚及弱冠啊。挥手令徐和下去,自己得好好考虑下。

    徐和恭敬着后退离开,陈翎眼里的一丝落寞,被他所见,他暗暗记住了陈翎的话语,打算回去之后,细细查找一番,看看到底是什么意思。

    本来陈震在的话,还可以两人商量一下,做出决定,无论怎样,一人计短,两人计长,总比自己一个人冥思苦想来的强。

    而陈宫在此的话,自己所得应该还能再大一些,可陈宫不愧为深谋远虑之辈,早早请了巡视条陈前往各郡,明言是催粮,实际上就是避开这种事情罢。

    在他眼中,陈翎自度着,自己可能是一个无论如何都有应付方略的人。可是,自己毕竟不是神仙,又不能撒豆成兵,粮食变不出来啊。

    诸葛瑾刚入府中,还在熟悉长史这一职务,请他帮忙想想办法,几乎不可得。

    因眼界关系,现在的诸葛瑾仅仅是个刚刚脱离士子身份的书吏,而不是将来纵横政坛,睥睨诸侯的能臣干吏。

    好好想想,肯定有所遗虑。

    青州处在河北、中原偏东,地形为半岛,本来这样处在这里,防御上绝对是能够经受的住曹操、袁绍任何一方的进攻。可正是如此,绝了自己退路,没了纵深,想出外与他人交易购粮都显得十分不容易。

    自己早早在琅邪筑城便是为此,可没有想到吕布能够这么快攻下青州,琅邪新城所造就的船只不够使用,周泰、陈震两人出海,也仅止带上了三艘。

    本来按照自己的计划,现在这个时间点,吕布应该还在战斗中,黄巾军应该还在过着食不裹腹的日子,自己应该还在琅邪新城中。到了十二月份,吕布或攻下青州,或退兵,皆不影响大局。

    攻入青州,那么由于没有太平道教众所累,可以轻轻松松过完年,然后再出兵荡平青州境内的残余势力,之后便是发展各项事宜。

    撤回琅邪或兵败回琅邪,那也无所谓,来年可重整军势,再来一战。在无旁人支援的情况下,北海相孔融面对急于突破重围的吕布一军,应该阻挡不能,定可下得青州。而那时候,自己无论是北上辽东,还是南下江东,都显得从容不迫,绰绰有余,哪里有现在这么困苦。

    哎!

    本来徐州乃是产粮大州,可曹操,可恨呐!曹操曹孟德,为报父仇,数战之下,弄得天怒人怨,徐州自给都已经不足,哪里有余粮接济吕布一军?

    油灯点上,外面已经开始慢慢变黑。

    孤坐在案几前,翻阅着有关各项事宜的呈文,张家牛被管亥部从宰杀,其老夫哭告于府衙,求清正廉明大老爷做主。

    赵家因战事原因,店铺受损,求官府予以补偿。

    公孙氏有学士居家,求出仕于帐下。

    影影绰绰间,仆从送上糕点,一碗汤,陈翎就着酱吃完,继续批注。

    临近三更,陈翎这才处理完毕所有政务,放下手中的书简,勉强支撑站起身来,捶了捶左右肩膀,举步出衙内。

    下了台阶,还是那片庭院,黑漆漆一片,几名侍卫站在灯火处警戒。

    负手仰望星空,夜朗星稀,只有一条银河灿烂无比,直似那锦带横空,深邃宽广。

    陈翎伫立,心中暗暗想道,青州现在如此局势,可谓糜烂不堪,若不能解决粮食问题,恰似雪上加霜,终不能有远大发展。

    静立良久,心中逾发惆怅,还是时间啊,时间不等人啊。

    待到五更时分,陈翎最终下了决心,移步向吕布住所而去。

    来到后院,夜色还浓,不过此时吕布却已经起身,正与吕玲绮一起舞戟。

    仆从上前报之,吕布停下手中之画戟,放置在架案之上,这才走过来,向着施礼的陈翎摆手说道:“子仪,为何还未寝下?”

    陈翎放下手,跪坐在吕布对面答道:“主公,如何解决太平道教,三十万众粮食问题,臣之前束手无策,现今思得一法,特来向主公言明。”

    吕布笑颜道:“果然不出公台所料,交付子仪之后,必有所得!”

    陈翎苦笑以对,静静停顿了半晌,这才言道:“我欲出使兖州”

    吕布猛然起身,厉声喝道:“去求曹操?”

    既然已经言明,陈翎说话顺起来,对吕布说道:“不错,主公,相比袁绍,我更倾向于去兖州而不是河北。”

    看着吕布按捺不住将要爆发的脾气,陈翎沉静若水,言道:“主公据青州,将来出兵方向只有河北、兖州两地。”徐州乃是臧霸藏宣高所领,吕布再不支也不会在这种情形下,向徐州出兵征讨的。

    “兖州曹操,其帐下文武皆为良将猛士,深谋远虑之辈,讨之不易。而袁绍此人,外宽内嫉,不念忠诚,好谋无断,见小利忘命,做大事而惜身,如此借四世三公余荫崛起之辈,非是主公之敌手矣。”陈翎心中叹着,就算袁绍如此,河北也不是短时期内可以作战的对手,主公吕布还得潜伏啊。

    听得陈翎剖析所言之后,吕布缓身就坐下来,带着怒意说道:“就算如此,某宁愿”

    陈翎幽幽接着说道:“宁愿什么?宁愿饿死数千上万人,也不向曹操低头?”

    吕布满身不耐,强言道:“就是如此”语气低缓,不复之前执着。

    知吕布心中已经意有所虑,陈翎感觉整个人都轻松起来,如此君上,不负自己一路相从,跟随至此。

    陈翎言道:“孔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主公要想图大事就必须要忍,办事要忍耐;不能因为一点小事就动辄易怒。”

    “曹操乃是奸雄,当世能与相较者,不多。其中有主公,可主公不能就此事忍让一下,将来两军对阵,必为其所趁,还请主公自省之。”陈翎谏言道。

    吕布沉默以待,思量考虑清楚之后,这才言道:“某唯一可以依仗的原只有武力而已,现在汝与公台佐助于某,遂有此青州基业。但现在汝意欲前往兖州,当知曹操与某乃是寇仇,若他起意谋害于你,”

第一百一十八回出使兖州() 
陈翎摆手阻道:“所谓两军交战,不斩来使,曹操虽然奸诈,但这点气量还是有的,至多不过是扣押不放而已。”

    吕布听闻,心中突起异样别情,脱口就将问道:“”

    未曾说话,便忽有所悟,便停住不言。

    陈翎呵呵一笑,现在的吕布似乎有些进步啊。自己若是想投靠曹操,也不会是这个时间段,在前在后,都可以,就是不可能在此刻啊。

    没有搭理这个话题,自言道:“我估摸着曹操借粮的可能性只有三成,若是公台在此的话,说不定还能有四成把握。”

    “哎!”陈翎叹了声,站起身来告辞道:“主公,话已至此,不再多言,”

    吕布没有说什么,只是同样站起身来,向陈翎施了一礼,言道:“若是曹操羁押于你,某自当引兵来救!”

    陈翎深深一鞠,转身离去。

    陈翎回至府衙,命仆从准备车马,令督军校尉跟随自己一同前往兖州。

    徐和心思叵测,陈翎不敢在陈宫与己都不在的情况下,将此人留在青州。管亥没有那个心思,而徐和不同,趁粮灾之时,徐和他若是煽动几十万人起来造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