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一军师-第2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法正、黄忠两人败退江阳,为张郃、马岱、张任三人帅军一鼓攻陷,复又退向犍为郡。

    此际法正、黄忠两人所帅的兵势,已经不多,止有万余人,再加上因战事不利,士气一堕再堕,早不复之前能与张郃、马岱争雄的局面,就算退入到成都,心中满是绝望之情的将卒,已不能挡士气如虹,攻势如潮的张郃、马岱两人。

    至于若是后者呢?

    面对周泰、魏延、张任三人,李严后果堪忧,不复赘言。

    如此,待陈翎帅大军抵达德阳之时,便得知这些消息,张飞死了,是被周泰万箭齐发给射死的;李严、马忠、张松等人俱弃守各郡县,帅军撤回了成都。

    而那法正、黄忠两人在据守了犍为郡治所武阳数日之后,亦退向成都。

    时至六月,除却成都一城外,刘备已无尺寸之地。

    加上张飞阵亡,战事如此不利,刘备不堪重负,整个人垮了下来,病卧在榻。于此,刘备遂将所有的大事交付徐庶、法正、陈登三人相商之后处理。

    而此时成都的兵力,仅止有三万不到的人马。

    成都一名的来历,是借用西周建都的历史经过,取周王迁岐“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而得名蜀都。

    蜀语“成都”二字的读音就是蜀都。“‘成’者‘毕也’‘终也’”,成都的含义“就是蜀国‘终了的都邑’,或者说‘最后的都邑’。

    战国时期,秦国先后兼并蜀国、巴国,并设置蜀郡于成都。秦张仪、司马错筑太城,次年,张仪在太城以西筑少城。

    秦昭襄王五十一年,蜀郡太守李冰,吸取前人的治水经验,率领当地人民,主持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并造石人作测量都江堰水则。

    秦末、汉初成都取代关中而称“天府”。

    汉元封五年,汉武帝分天下为十三州,置益州。

    王莽改益州为庸部,蜀郡为导江,治临邛。

    新朝地皇五年,公孙述称帝,定成都为“成家”。又改益州为司隶,蜀郡为成都尹。

    时至如今仍为蜀郡,刘焉为“益州牧”之时,从原广汉郡雒县移治于成都,用成都作为州、郡、县治地。

    汉武时期,成都的织锦业已十分发达,设有“锦官”,故有“锦官城”即“锦城”之称;秦汉成都的商业发达,秦时成都即已成为全国大都市,此时成都人口达到七万六千户,有将近四十万人。

第五百七十一回我欲为王() 
一城能否据守以待天下之势攻伐?

    这个问题,在笑颜逐开的诸位将领的脸上,陈翎寻找到了答案。

    就在周泰、张郃等人喜笑颜开之际,陈翎手中捻着一封来自江州陈震的书信。

    陈震在这封书信中言道,圣上甚为忌惮子仪,朝中群臣诸将众情汹汹,此次攻灭刘备之后,恐怕再无出征之日。

    陈震的消息来源,陈翎不想去知晓,他书信中所提到的吕布忌惮他这一点,陈翎看到之后,只是哼哼了两声,这事又不是一、二日才形成的,而是经历了这么多的事情之后,如今身为皇帝的昔日温侯吕布自觉的行为。

    为了维护皇权,必然会打压臣子的权势,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

    是一个充满血腥意味的过程,还是一个双方都体谅着对方,最后皆大喜欢的过程,对此,陈翎沉吟不语。

    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这是一个跌扑不变真理,纵观历代历朝,少有能臣猛将,在新皇登基之后,能得享一个安乐晚年。

    陈翎不想如此,这才有陆逊、庞统等人没有为己诛杀,这才有了通吴的嫌疑。

    就是不知这个消息,是否已经为驻守在寿春的诸葛亮获知?

    车马辘辘,将校威武,旌旗飘舞,长戟林立,站在帐门口,陈翎负手仰望着那成都城池。

    与陈震一同来信的还有赵云赵子龙,在他的书信中,他恳切的向陈翎为刘备请求,请陈翎高抬贵手,放刘备一条生路。

    虽然刘备是当世人中之雄,是当世的豪杰,但陈翎心底深处,真的不想将他诛杀。

    可若是想做到一点,再联系陈震的来信,自己似乎有意无意便会走上韩信等人的后路。

    自己不要紧,天下只要能得统一,身死何足惜,可自己的家人呢?幼平、孝起等人呢?他们的结局会如何?

    如此,只得这般了,陈翎长叹一声,回至帐内,疾笔驰书,向吕布这个晋新皇,呈上了自己第一封上书。

    在这一封上书内,陈翎只说了一件事,那就是欲称王!

    自己心中无欲无求,但世人不这么想,吕布也不这么看,求了一王侯,暂且将吕布消权的念头停一下,在自己攻灭了曹操之后,再来看如何罢。

    又叹了一声,时局如此,自己的时间越来越紧迫,当此之际,自己已经不能回头了,回头便是又是沦丧三年。

    三年过后又三年,三年又三年,年复一年,时至自己垂垂老矣,若是这个天下还不得统一,岂不是愧对己心?

    不能低头啊,一低头,不止是吕布一人,其他以往得罪过的人,都会借机生事。

    过往自己所做的一切,或许自己认为正确,是对的,但在他们的心中,想必不会这么看。

    无权无势的日子会如何,陈翎不敢去想,也不想在沦落到那般境地,如今只有这么这个下策了,虽然看来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但至少可以借此拖上一段时间。

    自己对于吕布来说,还算是一个有用的人,曹操、孙策两家还没灭,朝中小半的将帅侧重与自己,只要这天下还完全没有被平定下来,自己还是能够帅军在外,毋需担心其他。

    称王不止是为了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另外一个方面,同时也能震慑一下朝中的宵小之辈,令得他们再不敢以坊街之语来陷害自己。

    称王不止是为了显示自己的权威,更是一个态度,若是你吕布不同意,说不定我会反戈一击,协同曹操、孙策两家共同讨伐中原,取你而代之!

    这么多年来,想必你也已经看清楚,遍数当世俊杰,有我这般能力的不算多,也不算少,但有我陈翎这般底气称王的仅止有一人而已!

    自初平四年起,我陈翎为你吕布出生入死,几历身死之境,才有了你吕布今天的成就,若是我陈翎真的起了反意,你以为真能阻挡的住吗?

    今年方才是你吕布登基称帝的元年,想必你也不想,在此之际,就逼反了堂堂一员大将罢?

    想到这里,陈翎苦闷得笑了一声,左右一顾,见只有刘贤一人留在帐内伺候自己,乃叹了一声,传令言道:“道荣,吩咐下去,自今日起,这成都城,只围不攻!”

    眼见成都即能下,陈翎却放缓了攻势,不能说是放缓了攻势,而是完全放弃了攻城,一副另有他图的模样,只是围着成都,就是不攻伐,这事令张郃、马岱等人惊异不定。

    不说陈翎将兵事一拖再拖,拖了一个月之后,早已送呈上来的书信,为吕布颤抖的手掌捻着,身穿龙袍的他含愤对着诸葛瑾、贾诩等人怒喝道:“这个竖子,竟敢要挟朕!”

    永安为赵云所控,吕布就算想由此借道进入益州,也须经由赵云的核准同意,才能得以放行通过。如今的赵云不知为何,前者还是一个忠心于刘备的猛将,而现在的他,不知为什么迷了心窍,一心为那陈翎效力的模样。

    在没有完全表明各自立场之前,吕布也不好强行令将帅率军进入。

    听着吕布的话,群臣皆不敢言,此一事难于辨别清楚,陈翎是为名利求王侯,若是吕布这个时候同意了,今后是否会轮到自己,也是说不定的事情。

    可若是不出声发对,则显得自己似乎有私心,这事,很难唉。

    至于陈翎是否有谋反之心,这事也难说啊,此一时彼一时,时过境迁,很久没有与他见过面了,怎知晓他现在真实的想法?

    不过,陈翎一副誓要扫荡中原,还天下一个郎朗乾坤的壮志,却不能无视。

    这才是众人皆不言语的缘由,若是于此一句数言,便将一员为己方征讨天下诸侯的将帅推向了对面去,

    陈翎现在年纪还轻,自己年纪非小,不说其他,单论比拼谁活得久远一些,这事想来也是够呛啊。

    就在众人缄默之时,一人口齿清楚的说道:“答应了他罢,汉开朝之时,不也是分封了数王?何况此时陈翎他所求的仅仅是一异姓王。”

第五百七十二回受封王爵() 
此人所言的异姓王,就是齐、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赵王张耳、燕王臧荼、长沙王吴芮、韩王信七人。

    张耳病死,子张敖即位,后因罪被为贬宣平侯。

    燕王臧荼谋反,被刘邦亲兵讨平。后燕王卢绾也被逼而叛变,最后老死在匈奴。

    楚王韩信被贬为淮阴侯,后被吕后处死。

    梁王彭越被贬,之后也被吕后处死。

    淮南王英布谋反,被刘邦抱病征讨,后被外甥吴回所杀。陈豨被迫投降匈奴,后来为匈奴作战时被汉军杀死。

    而得以善终的,可以说只有吴芮一人,长沙国历经五世而亡。

    以战功受封为王侯,或一时显赫,然结局除少数人之外皆凄惨无比,殿中众人念及这些,一时间不由都噤若寒蝉,不敢发出任何一丝声响。

    其因说封赏陈翎为王的非是别人,正是少年吕乔。

    吕乔幼年为吕玲绮抚养,渐知人事之后,诸葛瑾这一伯父亲自教导。

    诸葛瑾家学渊源,若只是教导一学子,自然是够了,但若教导的乃是将来的帝皇,诸葛瑾自忖学识浅薄,乃引吕乔于王朗门下求学。

    在陈翎的心目中,王朗一个被诸葛亮骂为“皓首匹夫,苍髯老贼”的人物,但真实的王朗却是一为当世所推重的经学家。

    王朗早年师从太尉杨赐,因通晓经籍而被拜为郎中。后因杨赐去世而弃官为其服丧,后来被举孝廉,但王朗不应命。徐州刺史陶谦又举其为茂才,拜治中从事。迁任会稽太守,任内获百姓爱戴。

    若无意外,王朗会著周易传、春秋传、孝经传、周官传等,文集三十四卷。

    诸葛瑾有自知之明,以他的儿子诸葛恪可知,由他教导出来的学子,为一臣子可,但为帝却不行。

    诸葛恪幼小以神童著称,成人之后拜骑都尉,孙权长子孙登为太子时担任左辅都尉,作为东宫幕僚领袖辅佐太子理政。

    之后历任丹阳太守、威北将军等职,赤乌八年丞相陆逊病逝,诸葛恪升任大将军并代领其兵。

    神凤元年孙权病危时在孙峻的力荐下将诸葛恪任命为托孤大臣之首。孙亮即位后受封太傅。开始掌握吴国军政大权。

    执政初期革新政治,率军抗击魏国取得东兴大捷颇孚民望。并因功晋爵阳都侯。

    此战之后产生轻敌之心,开始大举出兵伐魏,惨遭新城之败。回朝之后为掩饰过错更加独断专权。建兴二年十月,同为托孤大臣的孙峻暗中联合吴主孙亮,将诸葛恪及其死党以赴宴为名诱入宫中,在宴会上将诸葛恪杀害,时年五十一岁。

    由于所受教导的不同,加上性情的差异,吕布只看到了陈翎在兵围成都之际,向朝中上书自请为王,心中忿怒异常,没有直接出兵征讨,是因多年为君的气量在不停的告诫着他,于此事上一定要慎重,一定要忍让,不能因小失大,这才能含怒不发。

    而吕乔,他的见识本来就是站在最高点,自他一出生懂事以来,就有下人臣子不停的告诉着他,他吕乔是将来会为君上的人,非是平常人。

    随着吕布的疆域扩大,以及如今称帝,吕乔的气量与吕布已经完全不相同了。

    再加上,他母亲曾经有过一段在陈翎门下求学的经历,念及这些,想的还没殿下那些臣子多,因此觉得一异姓将帅称王不算大事。

    而且,陈翎的确是一有大才的人,君不见这数年来的开疆避土,都是由他一人在进取着,若是在这一事上,没有相当的封赏给予有大功的人,岂不寒了旁人之心?

    至于将来事,吕乔心中暗忖道着,君不负我,我必不负君。

    听得吕乔开口说了这么一句,殿中无人开口附和,亦无人称赞。

    吕布看了坐在侧面的吕乔一眼,叹息了一声,言道:“如此,就如他所愿罢。”吕乔这个孙儿,是当仁不让的储君,有的时候,吕布宁愿失了自己脸面,也不愿逆了他的意。

    由此可见,吕乔在吕布的心目中,是何等重要的一个存在。

    而那陈翎,吕布暗自道着,自己的确对他起过杀心,时至如今,亦没有变化,这一切都缘于他实在令人捉摸不透。人活一世,到底为何,你所求的是什么?

    自己是想仗着手中武器,取得整个天下,然现在这个目标看来在自己的有生之年或能实现。

    而当年问出此一句话的陈翎,他心底是如何想的?

    难道仅仅是为辅佐自己登上现在这个帝位,然后他自己做一王侯便足够了吗?

    若是自己身在他那般位置,会如何想?

    有威名在世,有大才在胸,陈翎,你的抱负只是一个王侯吗?

    若真的若此,我便遂了你愿,只求你将来

    将来,将来,将来在我去的时候,我必须

    七月间,正是天气炎热之时,不过此时在成都城外的陈翎军帐中,所有的将校都自发的为陈翎贺,陈翎为晋帝吕布封为“吴王”!

    吴王一名号来自陈翎的家乡是在吴地,非是他现在征讨的蜀地。

    历代受封此一爵位的不少,其中佼佼者有阖闾、吴王僚、吴王夫差、刘濞等。

    当然在陈翎的记忆中,最有名气的应该是那孙权,不过如今么,孙策尚在,他是称不了吴王的。

    升任王爵的好处之一,开府,这一点,其实陈翎早在受封车骑将军时候,就已经做到了。

    另外一个就是封地,既然为吴王,那么陈翎当然的领地在吴地,而现在江东还为孙策所掌控着,吕布封陈翎为吴王,其意不言自明,那就是你想要封地,自己去取!

    所有说么,这个吴王还只是个虚职,而非是实职,直到陈翎去攻取了江东,才算是个名副其实的吴王。

    王爵拥有独立的行政、司法、人事、立法以及兵权,抛开需要缴纳一定的赋税给朝廷,可以说是一个私人的王国。

    若想达到这个目标,陈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何况经由此一事后,与吕布关系更加微妙,陈翎能否在攻下成都之后,迤逦转道去取江东,前途渺茫。

    虽然吕布没有把益州封给自己,但陈翎并不气馁,相反在接受众人贺喜之时,在他的嘴角若有若无带着一丝笑意。

    非为其他,展望未来,或许江东才是自己能够依为根基的地方。

    江东滨临大洋,凭借着在琅邪布下海港,所得来经验,另外建造一出海口不难。

    这般一来,待等将来曹操不再,仅剩下一下,

    此际,在灭了刘备之后,是去战那曹操,还是麾兵取江东?

    换穿上王袍,站立在众人面前,接受他们的参拜,陈翎暗暗想道,若是先灭曹操,那么仅剩下有一孙策敌手的吕布,想必会在自己攻取江东之时,随后进兵。

    若是那般,仅有一师的自己,在吕布出言反悔之际,能否抵挡的住张辽、高顺等人的合围共击?

    有前代之事为鉴,若自己为吕布,想必也会在大统之时,顺手把一个有异心的王侯给灭了罢?

    难道要等自己在江东经营数年,繁衍几代之后,才麾兵过江来,攻灭收复最后一处,名为晋土,实为另成一国的疆域?

    “恭喜大王!”

    “贺喜大王!”

    听着这般恭贺之声,陈翎心中不由的想起那沐猴而冠的山贼水寇,蓦地就笑了起来。

    听得陈翎大笑,众人皆欢言喜哉,各个向陈翎祝贺言道:“大人进封为吴王,已是人臣极至,吾等与有荣焉,皆羡之!”

    陈翎颔首,振袍而起,左右一顾,言道:“择日不如撞日,今日便去取了那成都城!”

    拖了一月余的成都,值此陈翎受封为王之际,他才号令众人出兵攻占,张郃、马岱等将臣闻之,皆喜之。

    陈翎受封为王,身为帐下吏当然亦感荣耀,但成都一日不下,总觉得心中不安,毕竟大家一起出兵过来,就是为了攻灭刘备的,如今陈翎终于发下了命令,战功就在面前,名传千古,亦非不可能,怎得一个痛快了得?

    当下诸将帅在陈翎的号令之下,一一从帐中出,急切驰向各自的营帐,开始为攻城做准备。

    看着他们的背影,陈翎心中有些萧瑟,在此一事上,自己是冒险了的,自己的家人在许昌,张郃、马岱等人的家属亦有人在许昌,若是吕布没有同意自己的心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