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铁血雄鹰-第3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双方的士兵激烈对射,毕竟中国军队人数少,在对付已经冲到跟前的大批苏军,区区数千中国人还是无法挡住苏联人的猛烈进攻,于是在防线上出现了一道口子,成群结队的苏军涌入突破口,同中国人展开短兵相接。
打完了*子弹的中国士兵,抡起波波沙*的*,抡起工兵铲,拔出军刀,同人高马大的苏军展开了激烈的白刃战。
个子矮小的中国人,明显在苏军面前吃了不小的亏。苏联人的白刃战水平,完全可以同日军相比。而肖柏部队的中国士兵,除了最精锐的特种兵和侦察兵白刃战水平在日军和苏军之上外,普通的步兵白刃战水平最多只能同日军相当。
一名人高马大的苏军士兵,抡起*,向一名中国士兵头上砸去。
那个中国士兵个子不高,最多只有1。65米左右。但是比自己高了两个头的苏联人狠狠一*砸下来的时候,这士兵灵活的躲开,随后从腰间拔出一把锋利的匕首,狠狠刺入苏联人的胸膛。只听到一声惨叫声,那个苏联人就像是一座小山一样倒下。
后面一名苏联人冲上来,抡圆了工兵铲,一铲打过来。
“啊!”躲闪不及的中国士兵发出一声惨叫,一条腿被活生生劈断。
苏联人又一铲打过来,这个断了一条腿的中国士兵却迎着工兵铲扑了上去。等到工兵铲把这名中国士兵拦腰劈成两截的时候,紧握在中国人手中的*松开,落在地上。那中国士兵剩下半截的身体,却紧紧抱住苏联人。
“轰”火光一闪,无法逃脱的苏联人被炸成碎片。
阵地上,随处可见这样的场面。
一名中国士兵在连续捅死两名苏军士兵后,被一个高大的苏联人一拳打翻。随后两名苏军士兵压住了这个中国人,一把尖刀刺入中国人的心窝。可是临死之前的中国士兵却爆发出无穷的力量,在尖刀刺穿他整个身躯的时候,这名士兵一口咬向苏联人的脖子。只可惜苏联人躲闪了一下,没有被咬到咽喉。
“啊!”苏联人发出一声惨叫声,濒死的中国士兵咬住他的锁骨,已经失去生命的身躯不再动弹,但咬住苏联人的牙齿却根本无法松开。等到那苏联人好容易脱身的时候,锁骨和脖子上一大块肉都被咬了下来。
还有多名中国士兵,在受伤之后,抱住苏联人,拉响他们身上的*。
经过顽强的抵抗,阵地上中国士兵几乎死伤殆尽。为了避免更大的损失,指挥官只好发电请求肖柏。
肖柏回电说:“你们可以撤退!天快亮了!暂时放过他们!”
因为苏联已经是强弩之末,肖柏觉得,没必要在苏联人身上浪费太多精力,付出太大的牺牲,因此对这点苏联人,就算是暂时放过他们也无所谓。
苏军指挥部。
朱可夫看了一眼手表:“还有一个小时天就要亮了!天亮之后,中国人的飞机就会出现!甚至德国鬼子的飞机也可能会来!我们必须尽快冲过去!”
就在此时,一名苏军军官来报:“报告元帅!前面中国人已经撤退了!”
朱可夫站了起来:“他们退了?看样子,他们应该是伤亡惨重!我们必须立即进入树林!不然他们的飞机来了就不好办了!”
苏军冲入树林中,这时候,埋伏在各处的狙击手纷纷打冷枪,打死不少苏联人。
第六十六章 叶尼塞河(5)()
贝加尔湖以西的丛林中,冰雪覆盖了落叶针松林,地面覆盖着没过膝盖深的积雪。
树林中,一座原本是猎户的小木屋现在变成了朱可夫的临时指挥部。尽管小木屋内点燃着炉子,可是丝毫无法抵御这西伯利亚的严寒。屋内的温度还是零下好几度,穿着军大衣的朱可夫站在地图前,脸上挂着沮丧。
屋内温度很低,可是比起在外面受冻的苏军士兵来说,朱可夫已经有很高的待遇了。他可以在屋内烤火炉,还有伏特加可以用来御寒。而外面的士兵,却因为要避免被中国人通过空中观察发现而不得点火。至于伏特加,就更不用想了,现在苏联连粮食都不够,怎么可能会有多余的酒提供给士兵!
只因为朱可夫是元帅级别的高级军官,才能破例得到一定的烈酒供给。而且他可以在木屋内以不冒烟的炭炉取暖。
外面的士兵,即使是烧炭也不行,因为哪怕是微弱的火光都很容易被天上的飞机发现。只有到了晚上,中国人的飞机无法出动,外面的士兵才能点燃篝火取暖、炖土豆野菜吃,烧点热水喝。白天,这些士兵就只能拥挤在一起,躲在白布下面避寒。
伊尔库兹克这一仗,尽管朱可夫已经正确认识到苏军根本抵挡不住中国人,下了正确的命令,但中国人的速度和火力,都远远超出他的想象。结果这一仗苏军惨败。
丢掉了几十万民兵,对于朱可夫来说还不算什么,问题在于,苏军还损失了一万多内务部部队以及朱可夫带来的三千多精锐苏军。
若是在两年前,一万多苏军的损失对于财大气粗的苏联来说根本不算什么。可是今非昔比,现在的苏联已经不是一头强壮的北极熊了,而是一头刚刚挨过严冬,饿得只剩下皮包骨头的瘦熊。
费久宁斯基大将安慰说:“尊敬的元帅,这点损失,对于我们伟大的苏联来说根本就不算什么!伟大的卫国战争,我们牺牲了三千多万优秀儿女。在这里,我们只损失了一万多人,这损失并不大!必要的时候,我们可以请求增兵。别忘记了,我们还有一亿多人民和两千五百万大军!”
朱可夫摇了摇头说:“我们还能承受得起多少次这样的损失?一亿多人民,已经有八千多万人民落入法西斯德国手里!两千五百万大军,那只是骗人的,那大部分都是民兵,他们当中大部分都是手无寸铁的平民!”
费久宁斯基低下头,再也无法说出一个字。
朱可夫所说的句句属实,现在的苏联,已经丢失了50%以上的领土。尽管还有50%的土地,可是丢失的那50%的领土是什么领土啊!那是苏联在欧洲的部分!苏联欧洲部分,是苏联最富饶、人口最集中、工业化程度最密集的经济文化政治中心!那丢失的50%的土地上,拥有苏联90%以上的人口、80%以上的经济和75%以上的重工业。可是那些土地,都已经落入到德国人手中,现在的苏联,还剩下什么呢?
所剩下的一半国土,大部分都是不毛的严寒之地,千里冰原上荒无人烟,恶劣的气候使得那些土地根本无法种植农作物,粮食供给都已经成了问题。虽说苏联把一大批的重工业和军工业转移到了这些不毛之地上,可是没有粮食,士兵和工人吃什么?更重要的是,苏联人口也大部分都落到德国手里。
没有人,没有粮食,就已经没有未来。
目前的苏联,因为人口不足,能够组建一支120万人的军队就已经是极限了。而且这120万人的军队,绝大多数还必须用来抵挡德国人,能够调来东方的,最多斯大林再给朱可夫调拨10万人顶天了!
悲观、绝望、忧伤的情绪,在苏军中蔓延,这时候的苏军,已经完全失去了斗志。大部分的苏联士兵看不到未来,一打起仗来,只要政委和指挥官阵亡,整支军队就会立即全体投降。这样的仗还怎么打下去。
“难道我们苏联就这样失败了?”过了半晌,费久宁斯基才绝望的说了句。
朱可夫突然站起来:“不!不会的!我们伟大的苏维埃是不会失败的!我们还肩负着解放全人类,率领全世界步入共产主义的重任!”
就在此时,外面走进一名参谋军官:“报告朱可夫同志,领袖来电!”
“念!”朱可夫有气无力的说。
参谋军官打开电文,念了起来。朱可夫半闭着眼睛,听着参谋军官念电文。斯大林的电文全文很长,但大致的意思就是,斯大林对伊尔库兹克一仗的失败很生气。至于朱可夫要求增兵一事,斯大林回电说,目前苏联正面临西面最强大的敌人威胁,实在无法再拨出更多的兵力去东面。如果朱可夫连东方两个弱国都无法挡住的话,那将会被送上军事法庭!最后斯大林还说,在西伯利亚有大量的民兵和游击队可以用,要朱可夫把他们组织起来,凝聚成一支强大的力量用来对付中国人。
听了参谋军官的话,朱可夫失望的摇了摇头。
“飞机!有飞机过去!”外面突然有人大喊了声。
天空中,出现一架涂有青天白日标志的飞机,从云层中冒出,在空中盘旋几圈。很明显,那架飞机是一架侦察机。过了大约五分钟,空中的飞机似乎像是发现地面森林中有什么目标一样,压低了高度,就在朱可夫他们头顶盘旋,久久不肯离开。
费久宁斯基不以为然的说:“我们穿着白色的衣服,而且隐蔽得那么好,中国人的飞机肯定发现不了我们!”
朱可夫道:“不能掉以轻心!这架中国飞机不肯离开,肯定是发现了什么!你出去看看,看我们来往的人有没有扫掉雪地上的脚印和车轮印!有没有人点火!绝对不能让中国人发现我们!要不然他们的大批飞机就来了!”
有参谋军官汇报说:“报告元帅,我们的人都很小心!所有可能暴露我们行踪的痕迹,都已经被清扫得干干净净!中国人的侦察机无法发现我们的!”
“那为什么这飞机不肯离去一直在我们头顶盘旋?”朱可夫问道。
“这”参谋军官无法回答上来。
朱可夫下令道:“立即转移!我怀疑中国人已经发现我们了!快!”
“是!”参谋军官敬了个礼。
那架侦察机,确实已经发现了森林中的苏联人,因为那架侦察机上装备有红外探测装置。在冰天雪地中,人体的温度比外面高得多,飞机完全可以利用红外探测器找到地面隐藏的苏军。哪怕苏联人伪装隐藏得再好,但是当年没有防红外迷彩布,就根本无法阻止侦察机发现地面隐藏的苏军。
侦察机上的领航员发现地面有生命体的痕迹,于是对飞行员喊道:“老张,我怀疑下面是有苏联人,而不是我们刚才看到的野猪和棕熊之类的!因为这里有大量的热源,肯定是集中了一群人!我们飞低点去看看!”
于是飞机压低了高度,在距离地面500米的低空盘旋。
“肯定是苏联人!我敢保证肯定是!因为不可能会有如此庞大数量的野猪和狼群,就更不用说是熊了!”领航员说道。
“那我们进行一下火力侦察!”飞行员说道。
这架由b…25轰炸机改成的侦察机盘旋一圈,机头的77毫米炮、机翼上的20毫米炮和机枪塔上的12。7毫米机枪对准地面。
领航员根据红外探测器指引的目标,把十字星对准了屏幕上正在晃动的黄色影子,手指轻轻按下了电钮。
“哒哒哒”机枪和机关炮发出轻快的嘶鸣声,20毫米炮弹和12。7毫米子弹下暴雨一样泼洒到树林中。几乎是在同时,机头的77毫米加农炮“咣”一声射出一发炮弹,钻入树林深处。这发炮弹不偏不倚,刚好击中了那座里面点燃炭炉的小木屋。树林中巨大的火球骤然腾起,朱可夫他们刚才藏身的小木屋化为无数木屑和碎木板。
听到爆炸声,朱可夫转头一看,只见自己刚才藏身的小木屋已经变成一团大火球。
“好险!如果我们没走,恐怕已经葬身火海了!”朱可夫叹了口气。
费久宁斯基觉得十分奇怪:“从空中侦察,肯定无法发现我们的小木屋,因为这里是在森林深处,天知道那些中国人是怎么打中的!难道是巧合?”
“不是巧合!肯定不是!”朱可夫摇了摇头,“如果是巧合,他们怎么可能打得那么准?刚好击中我们的藏身处!他们肯定是发现了我们!”
说完,朱可夫又向参谋军官询问:“我们有人伤亡吗?”
“刚才中国人用机枪和机关炮扫射一阵,我们有十多人牺牲,还有更多人受伤!”参谋军官回答道。
“那些该死的中国人,他们怎么发现我们的?”
“我们应该问一下本来就在这里打过仗的老兵,或许他们知道!”朱可夫道。
不久之后,参谋军官叫来一名老兵。
“中国人怎么会发现我们的行踪?”朱可夫问道。
第六十七章 叶尼塞河(6)()
听了那名老兵的描述,朱可夫隐隐觉得不妙,凭借着敏锐的嗅觉,他感觉中国人应该是有一种新式侦察仪器问世,因为也只有这个理由才能解释为什么在夜战中,中国的坦克和战车不需要开车灯;为什么苏联人躲进森林,中国人还能发现他们。
想到这里,朱可夫焦急的喊道:“快!全体疏散!中国人的飞机马上要来了!”
苏军立即散开,躲藏在茫茫的原始森林中。
就在那些苏联人刚刚疏散,空中就响起了飞机沉闷的轰鸣声。
27架b…25轰炸机以三架一小组,九架一大组,排着品字形的队形,从森林上空掠过。轰炸机引擎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飞机高度逐渐降低。根据侦察机的引导,轰炸机群向苏联人藏身之处扑了下来。
执行这次轰炸任务的机群,全部携带了凝固*。由于大庆油田、辽河油田、胜利油田和克拉玛依油田等油田的开发,中国已经摆脱了贫油的帽子,变成了一个产油大国。自己生产的石油,不仅可以提供给飞机车辆使用,还能有多余的汽油可以用来生产大量的凝固*。这种*,是一种威力巨大令人感觉恐怖的大杀器,而且这种凝固*,不仅是和当年美国用的*一样在汽油中添加了稠化剂,使得汽油变得粘稠,而且“心狠手辣”的肖柏还在凝固汽油中添加了镁铝剂和活泼金属添加剂。
这样的*落地之后,不仅仅是汽油爆炸燃起一千多度的高温,而且那些镁铝剂和活泼金属还能在高温下燃放出白色的亮光,使得燃烧中心区域温度高达四千多度以上!就算是钢铁都能烧化,更不用说是人了。
三个大机群从空中掠过,飞行员按下投弹按钮。
庞大的轰炸机机身微微颤抖,弹舱打开,成排的*铺天盖地,就像是一张黑色的地毯一样向地面覆盖下来。
三个机群排成的品字形队形,覆盖了长五公里,宽两公里的区域。*落在地面,这十平方公里的大地上,全部被点燃成一片翻腾的火海。顿时寒冷的冬季,一下就变成了炎热的烧烤房,大地上的积雪在熊熊烈火中融化,又被高温烧成了灼热的水蒸气。还有一些*里面的铝热剂和金属,碰到水蒸气燃起更大的烈火,这些活性金属,同水中的氧分子发生反应燃放着耀眼的白光,而水中被分离出的氢分子又同空气中的氧分子发生反应,引发了更加剧烈的燃烧,闪烁着耀眼的蓝光。
尽管苏联人已经分得很散,但是十多平方公里的火海,还是使得不少苏联人葬身火海。有很多苏军士兵,被凝固*爆炸后喷溅出的粘稠油块喷到身上,全身腾起大火。那些起火的苏联人,在火海中痛苦的挣扎。
身上起火的人们,在雪地中打滚,试图以雪水来熄灭火焰。可是一切都是徒劳的,活泼金属和镁铝剂碰到雪水,烧得更旺!
一些躲藏在远处侥幸没有被凝固*烧到的苏军士兵,看着他们的同伴在极度痛苦中挣扎着,纷纷跳起来,去救他们的战友。
前来救援的苏军士兵,用铁铲铲起雪向他们战友身上泼去,用衣服去试图扑灭火焰,企图把他们的同伴救出来。可是一切都是徒劳的,那些起火的苏联人身上的火焰不仅没有熄灭,反而烧得更旺!更加严重的是,挣扎中的苏联人,把身上尚未燃尽的凝固汽油喷溅到他们的同伴身上,造成二次杀伤。
前来救援的苏联人,若是被火喷溅到脸上和胸口,就是等着被活活烧死的下场。而那些只是被火喷到胳膊和大腿的苏联人,就算是不死也会落得一个终生残废的下场!
随着那些“火人”的挣扎,越来越多的苏军士兵被他们的同伴点燃成“火人”,在熊熊燃烧的大火中痛苦挣扎,直到被烧成焦炭为止。
“天啊!这简直是人间地狱啊!”费久宁斯基张大了嘴巴,目瞪口呆了半天,才勉强挤出几个字。
朱可夫发觉,这种凝固*的火焰不仅是根本无法扑灭,而且还会对救援的人们造成严重的二次伤害,于是他忍痛下令,让自己的士兵放弃那些身上起火的士兵,任凭他们被大火活活烧死。
“恶魔的武器!这简直就是恶魔的武器!”朱可夫骂了句。
轰炸机群离开之后,朱可夫下令,让费久宁斯基去清点一下伤亡人数。
不久之后,伤亡人数清点出来了,由于苏军及早疏散,中国空军的大机群对苏军的轰炸并没有造成太大的损失,只炸死了563名苏军,炸伤128人。
苏军的阵型非常分散,这时候事实上凝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