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清日落:老佛爷与光绪-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人难忘的篇章。兰儿的父亲小心谨慎地听完圣旨上的每字每句,机械地遵照礼节向代表皇上的特使叩头致谢,同时困惑地目送荣禄离去的背影。
  待客厅的大门在荣禄身后缓缓关上。他不用听都能够猜到太监给兰儿一家带来的是什么样的消息。所以,在特使宣读圣旨时,他已经快步走向花园。这一天,他已经是第二次走到这个地方。这个花园深处隐藏着精致的凉亭,那个令他魂牵梦萦的凉亭啊,他一度以为那是他实现人生梦想的地方。
  

二、穷困的小鞋匠(1)
繁华的东华门前的南池子,熙熙攘攘的人群川流不息。这条街道一直向前延伸到远处便是万众瞩目的紫禁城城门。街道上有兜售各种东西的小商小贩,有抬轿子的苦力——坐在轿子里的人被绸缎的轿帘遮住了,从外面什么也看不到。人群里,一个理发匠正在专心致志地给人理发,周围一群无所事事的人饶有兴趣地围观着。这会儿,他刚把一个苦力肥硕的大耳朵仔细清洗干净。这个苦力好不容易才攒够了钱来理发。人群潮水般涌来涌去,你不知道他们从什么地方涌来,要涌到什么地方去。你更不知道他们的人生负有什么样的使命。天南地北的方言交织成一片叫卖声,充斥着整条街道。摩肩接踵的男女老少相互推推搡搡地移动着,偶尔还有人用他们习以为常的粗话相互谩骂着。这是一个随意组合的群体,他们疲于奔命——从早到晚的奔波,只为了能够填饱自己的肚子。他们对生活的要求很低,他们相互拥挤着、谩骂着,茫然不知该去向何方,竭尽所能地寻找着自己永久的归宿。
  在一个角落里,一个年轻的鞋匠沮丧地坐在他的工具箱上。他的内心总是觉得不痛快,他有一颗蠢蠢欲动的心,总是不满足于眼前的状况。在等级鲜明的中国封建社会里,一个鞋匠的地位是非常卑微的。事实上,他已经从比鞋匠还要低微的阶层往上爬了一层。现在,没有人找他干活,他阴沉着脸眯起了原本就不大的眼睛,由于不高兴他的下嘴唇耷拉得更夸张了。他盯着远处环绕紫禁城的一圈围墙,隐约可以看到里面延绵的建筑群屋顶覆盖的黄色琉璃瓦。他不由得心想,紫禁城的辉煌壮丽与自己的穷困潦倒构成了多么鲜明的对比啊!
  他一边没边没际地浮想着,一边大口大口地啃着萝卜——萝卜最实惠,一个铜板就可以买到,而且直接就可以吃——不需要生火架锅,甚至不需要盐,也不需要其他调味品。小鞋匠和往常一样把萝卜连皮吃下,不舍得丢掉他的美餐中任何有食用价值的部分。他现在依然很穷,然而他曾经比现在还要穷得多!所以他深深知道任何一点儿食物都是来之不易,对任何可食之物他都不敢轻看。当他走进人群中的时候,摩肩接踵的人们一如既往地相互推推搡搡,小鞋匠愤愤地不断以沉闷的吼声回敬拥挤他的人。其实不是这些人的行为本身令他愤恨,而只是他觉得这个世界一向对他太过苛刻,所以他对周遭的一切都心怀难以言说的愤恨。
  突然,小鞋匠长长叹了一口气,继而把视线从他凝视已久的紫禁城移开。他并没有转头去看周围纷乱不堪的人流,而是全神贯注地盯着自己破烂不堪、打满补丁的长褂。这件长褂除了替他防御北京冬夜严寒的侵袭,还替他遮掩住自己从不洗澡的肮脏身体。稍后,他第一次注意到自己那条记不清多少年没有梳理过的辫子。他不时发出一声复仇者胜利的尖叫,那是他在用他那尖利的指甲掐死从自己身上逮到的一只又一只的虱子。这个经世不多的鞋匠,的确是一个生性残暴的家伙!
  他的名字就叫李莲英。现在他已经脏得难以用语言来形容,他的那张脸需要好好洗一洗——多少年前就需要好好洗洗了。虽然这时候他还不到16岁,但是他那张脸,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大了许多。恐怕找遍整个大清帝国,都找不到一个人会比他更令人厌恶。然而在当时那些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没有谁会想到,这个李莲英在日后竟然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一个不容忽略的人物。当然,连李莲英自己都没有想到这点。
  掌管命运的星座显示,这个出生卑微的鞋匠命里注定要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人物。他性格乖张得近乎疯狂,他对这个世界的刻骨仇恨始终难以释怀,他的心中隐藏着强烈的报复欲。现在,他又满怀妒嫉地盯着紫禁城紧闭的大门,满嘴咕咕哝哝地咒骂着生活在里面的人。一旦确认左右没有告密者,他的咒骂声会越来越大。他连做梦都希望自己能够在那个神圣的宫殿里走一走,当然他心里很清楚,那个地方绝不属于像他这样阶层的人。
  在来这个地方之前,李莲英过的是更加穷困的日子。原先,他在北方老家耕田种地,成天在干涸、贫瘠的土地上埋头苦干。辛苦一天,运气好的时候可以吃上一点点杂粮,有时候因为没有一点儿吃的而不得不挨饿;晚上,运气稍好的时候,睡在肮脏不堪的破麻袋上,要不就只能席地而睡。天长日久,这块儿土地上刨地讨生活的人越来越多,远远超出了土地的承载力。他的父亲一生受尽欺凌,胳膊上到处是鞭子抽打的伤痕。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李莲英一天天长大却从来不知道饱餐一顿的滋味儿,他的肚子总是瘪瘪的。每天晚上睡觉前,他都会咽着口水抚摸自己的肚子。脑子里浮现出各种各样的食物。进入梦乡的时候,他的周围总是平日想吃却无法吃到的东西。所以,当他一觉醒来的时候,他总是怒吼着诅咒这个残酷无情的世界。他的梦想总是成空,他饱餐一顿的愿望久久不能得到满足。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二、穷困的小鞋匠(2)
终于,他从祖辈世世代代生活的贫瘠土地上走了出来,一直走到了北京。北京这个全国人民瞩目向往的都市,在冥冥中召唤着他。在这里,你可以听到全国各地的方言,甚至全世界不同国家的语言。虽然这里的生活依然艰辛和令人痛苦,但是他毕竟永远地离开了过去那种地狱般的生活。如果他继续无休无止地躬耕劳作,一定会过早地驼背衰老。即便如此,李莲英并没有感到满足。李莲英是一个永远不知道满足的人,因为他曾经有过的少得可怜的青春岁月,被这个无情的世界剥夺得太多太多——既没有过物质上的满足,也没有过精神上的如愿。他可不愿意带着许许多多未能满足的愿望,尤其是对食物的强烈欲望进到坟墓里。若非得那样的话,他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后一样东西,必定是一声充满仇恨的怒吼。
  到了北京之后,他曾经做过学徒,干过苦力。他曾经挑着两个大箩筐,游走在北京的街街巷巷,到处捡煤核儿、香烟头以及充塞在街边的垃圾堆里的种种可再利用之物。他的劳动工具是一根装有铁钩的长棍子,靠着它不停地翻拨、不断地挑选,最终捡回各种尚且可以卖钱的东西。有这件特殊工具的帮助,他那双不记得什么时候洗过的、足够肮脏的手,不至于因为直接触摸到那些污秽不堪的垃圾而臭不可闻。那段日子,李莲英就是拿着这根棍子漫不经心地沿街挑拣着。他从不洗脸、从不洗澡,也从不梳理辫子,因此小小的虱子们算是在他营养丰富的长褂里找到了安乐窝。即便如此,李莲英还是为自己终于逃离了老家那种食不果腹的痛苦生活而感到自豪。
  他很自豪,因为他是李莲英。尽管在生命的这个阶段上他依然是如此的卑微,但是比起曾经的他来说,已经有了足够的提升。就这一点而言,他已经很满意了。
  他不停地拨弄着手里的修鞋刀——这是一把带双把儿的半圆形刀——有些像剃头刀的样子。他的头脑里一刻不停地回想着过去的日子,同时又不断设想着命运会为他准备什么样的未来。时至今日,他已经实现了从一个贫苦农民到一个鞋匠的人生转变。凭借着吃苦肯干的劲头,他还能有什么样的发展?他有着惊人的勤俭节约的能力!举个例子,他常常就靠吃萝卜度日,一个铜板就可以买到一个萝卜,但他几乎不用花钱去买!他凭借着眼疾手快和无赖之气,通常是很容易就把萝卜偷到手的。
  突然,李莲英印象里一向骚乱不安的人群突然出现了片刻难得的安静,他不由得抬起了头。人群依然挨挨挤挤,并没有四散开去,只是不知为什么突然鸦雀无声了。李莲英已经习惯了周围嘈杂吵闹的声音,因为北京到处都是充满了喧闹的声音和混杂的气味。眼前突然的安静反倒令李莲英不得不特别注意。这时候在南池子附近的人,都有和李莲英相似的感受。
  当李莲英抬头察看,到底是什么使眼前这群熙熙攘攘的人群安静下来时,一队人马正趾高气扬地从南池子的中心地段经过。那些男人一律穿着华贵的丝绸袍子,骑在精神抖擞的蒙古马上阔步向前。他们的马或是灰色、或是纯白,长长的马鬃迎风飘展,皇家马队特有的种种装饰之物把它们装扮得光彩夺目。这队人马中打头的是一个骑着灰色马的肥胖男子,在他身后是整个队伍中最引人注目的人。一眼看上去就知道他是一位出身高贵的人物——他傲慢地高昂着脑袋,仿佛他是全世界屈指可数的大人物。这队人马里所有的人都戴着珠光宝气的帽子,但是没有一个的人帽子有他帽子上的珠宝那么繁多、那么华贵。他的身后是一支十六个人的骑兵卫队,是专门随身保护他的。几位骑兵卫士手里握着鞭子,当马队威风凛凛地经过时,卫士们根本不顾南池子里拥挤不堪的人群,对于一些躲闪不及阻挡了马队前进道路的平民百姓,卫士们毫不犹豫地挥起手里的鞭子,无情地抽打在他们背上、腿上、胳膊上,甚至脸上。那些蒙古马,似乎也因为他们背上主人的盛气凌人而感到不可一世。
  李莲英看得目瞪口呆。他是第一次来到南池子,不懂得这条人头攒动的街道上的规矩,也不认识这位屈尊进入这条气味浑浊的街道的大人物。一个旁观的人挤到了李莲英前面,几乎挡住了他的全部视线,以至于他看不到正大步前来的马队。他用力扯了一下那人的袖子吼道:“他妈的,给我让开!”

二、穷困的小鞋匠(3)
那人吓得连忙赔礼。很快,他就对这个喜欢看热闹的年轻鞋匠感到十分可笑,因为他接着就换了一种很温和的口气向他问询:“那个神气活现的人是谁呀?就是那个把老百姓当作野狗一样抽打的家伙?”
  那人惊讶地看着李莲英,问他:“你是刚来北京吧?你竟然不认识他们!”
  “得了!”李莲英怒吼道。他哪有耐心听这种中国人对话中老套的“开场白”,“告诉我他是谁?”
  “他……”那人准备回答他,想了想又停了下来,开心地设想着如何叙述这个有意思的答案。“他叫安德海,是当今咸丰皇帝最亲信的太监总管!其他那些和他在一起的人都是太监,他们因为能被安德海选中充当巡视卫队而感到无比骄傲。安德海多么了不起啊!现在他们刚从紫禁城出来,要在环绕紫禁城的街道上巡视一圈。他们这些人真正是沐浴着浩荡龙恩,吃在紫禁城,住在紫禁城!”
  “什么是太监呀?”李莲英奇怪地问。那人愣了一会儿不禁哈哈大笑,李莲英不由一脸怒气。
  “伙计啊,你真的连这种中国特有的幸运儿都不知道?那么你可能真的什么都不知道。太监……你真的不知道吗?”
  李莲英再次正色回答说不知道。那人又朗声笑起来,接着做了一番详细地解释。“那些太监真是很有钱,”他继续说,“他们的那些钱,任他们怎么花都花不完!他们吃得可好了。你看看安德海那圆鼓鼓的肚子,简直就是一头准备挨刀的老母猪!我要说的是,已经这样了,他们还是贪得无厌。他们只吃那些一般百姓从未见过的山珍海味;对于皇上开恩从紫禁城的城门上倒出来给百姓享用的食物,他们才不屑于食用。”
  “请问,”李莲英小心翼翼地问道:“一个人怎么样才能成为太监呢?”
  “这很简单!”那位与他闲聊的“京城通”告诉他,“首先需要勇气,然后需要一把刀。比如你手里那把鞋匠常用的刀……”
  李莲英半信半疑地盯着自己手里的刀看了一会儿,双手不由得把刀握得更紧。他轻轻拍拍旁边那人的肩膀,恳求他介绍得再细致些。那人愉快地一一说给他听,这对他来说没有任何损失,他一边毫无保留地说着,一边观看着行进中的队列。
  不一会儿,安德海的高头大马来到了李莲英坐的地方。那位“京城通”连忙起身行了礼然后退到一旁,以免遭到随从的太监们手里鞭子的抽打。李莲英坐在那里没有起身,他大胆地盯着队列里的人看。安德海前面开道的那个人低头看到了他。
  “站起来!”他尖声叫道,那声音听起来就像一个神经质的妇人。但是,李莲英并没有依他所言站起身,他根本不去理会他的话,而是又拿起自己面前的一个新鲜萝卜放进嘴里啃起来。要不是后面的队伍在马不停蹄地往前走,以至于开道的太监无法停下来,否则他真的想要专门停下来,好好收拾一下这个敢于对皇上的太监总管不恭不敬的家伙!
  “安德海!安德海!”李莲英喃喃自语地重复着这个名字。这个名字他听起来似曾相识。在中国,要打听一个人的来历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李莲英只要记住了这个名字,就能够打听清楚他的来龙去脉。盛气凌人的马队过去许久了,李莲英还一直坐在那里低头沉思。他又一次举目远眺紫禁城高耸的城墙以及那些宫殿屋顶上黄色的琉璃瓦。这一次,他的目光里不再像第一次看到这个地方时那样充满仇恨。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李莲英是一个聪明人,尽管他从来没有上过一天学,既没有读过四书五经,也不认识那些龙飞凤舞的中国字。
  夜幕降临的时候,李莲英来到了京郊的一个贫民窟:那里住着很多和他一样无家可归的人,从他们那里他得到了很多他需要的信息。他向他们仔细询问关于太监的问题,包括一旦各种条件满足后,如何才能进入紫禁城。他也仔细了解了关于安德海的问题。他们中的一个老人,一个年事已高的说书艺人给他提供了不少有用的线索。事情的结果真令人惊讶,这个脾气暴躁、满脸麻子的小鞋匠竟然和咸丰皇帝的太监总管是远房亲戚!李莲英是一个精于算计的人,在展开了大量的调查工作并得到满意结果后,他很快做出了一个具有前瞻性的决定。他更加频繁地走街串巷,走到一个地方就偷到一个地方。他想方设法地存储食物,以便将来一段时间不能外出觅食时赖以充饥。之后,他先找到一个小饭店的掌柜充当他的亲信好友,然后寻到一个人迹罕至的地方躲藏起来,并在那里实施了自己计划中最重要的部分。这个计划是他最重大的秘密,最终成为他此后人生岁月中赖以为生、飞黄腾达的根本。
  在他的秘密计划中有一件重要的工具——他作为鞋匠的双把刀,而就在那个计划中,就如抛弃一件破旧不堪的衣服,他把曾经的鞋匠职业连同那段曾经躬耕辛劳的生活一同狠狠地抛在身后,永远地扔进了历史的垃圾堆。那件工具,他曾经赖以为生的鞋匠刀,多亏南池子那位“京城通”的提醒得以最后一次发挥作用。
  就这样,李莲英亲手把自己变成了一个太监。在经历了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过程之后,李莲英那张不男不女的小白脸出现在了紫禁城的城门口。这就是不可思议的李莲英,16岁的他,就这样把一个鞋匠的卑微生活永远地扔在了身后。
  

三、咸丰皇帝选妃(1)
对中国人来说,那是一个值得记住的日子。
  对于那十七个满洲姑娘来说,同样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她们都是出身名门的大家闺秀——父亲都是有资格佩戴红珊瑚顶珠的大臣。整个北京城都传得沸沸腾腾,大家都知道了,咸丰皇帝正准备选妃子呢。十七个满洲姑娘的父母无一例外地激动不已,因为一旦他们的女儿幸运地被皇上选中,对母亲意味着莫大的荣耀,对父亲意味着权力和威望的急剧提升。对于姑娘本人来说,则可能意味着常人难以企及的荣华富贵。因此,列入候选的十七位姑娘的激动心情与日俱增,每个姑娘都在巨大的希望和可怕的失望中猜度着自己的命运。
  只有兰儿对自己的命运没有丝毫的怀疑。她对自己充满信心,这种信心很早就植根于她的心灵深处。至于为什么她对自己有绝对信心,她只把其中的缘由告诉了父亲。她一直没有对其他任何人提起,在此后数十年的漫漫岁月中也是如此。她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从她听到自己的名字被列入候选之列开始,她就向慈悲的菩萨虔诚祈祷保佑自己心想事成。在父亲后花园的一个角落里是家中的祠堂,兰儿曾在那里上香跪拜祖先,求列祖列宗保佑她。她的意志是那样坚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