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清日落:老佛爷与光绪-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地板上;两个身强力壮的太监行刑,另外还有两个太监站在后面随时准备着,一旦前面两人打累了及时与他们换班。这样,太监们开始用竹鞭抽打秃头男子赤裸的脊背和腿。太监们残酷无情地抽打着地上的男子,他们打得不紧不慢、平平稳稳,每一鞭都落在他的背上、臂上和腿上。经过长时间的酷刑拷打,他终于感到难以忍受,甚至不禁呻吟了起来。
  耳聪目明的李莲英打个手势示意打手停下。
  “你的主子叫什么名字?”他不紧不慢地问。
  地上的人一边呻吟,一边摇头:
  “我不会说的。”他淡淡地回答。
  李莲英又做了个手势,严厉的拷打又继续进行。两个先行刑的太监已经累了,后备的两个太监就上去接替。在这漫长难熬的时间里,李莲英充分欣赏着别人的痛苦,当他觉得行刑者下手有些发软时,他便恶狠狠地示意要重重地打。不久以后,又命令停下。
  “快说,你主子到底是谁,王八蛋!”他恶狠狠地嚷道。
  那男人依然是一阵摇头。
  拷打持续了好几个小时后,李莲英向老佛爷禀报拷打的结果。
  “他拒绝供出他主子的名字,老佛爷。”他有些懊丧地报告。
  “继续打,直到打得他老实招供为止!”
  “恐怕已经不行了,老佛爷,”这个凶残成性的太监略有怯意地回答,“这人已经被打死了!因为他始终不肯招供,所以我们就一直打。现在,已经没气儿了!”
   。。

二十六、光绪的舞台(1)
中日战争的惨败结局使光绪清醒地认识到中国急切需要变法。满清王朝本来是一个可以有所作为的王朝,但是现在的中国已经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了。她还遵循着清朝第一个皇帝所创建的制度,而那些制度大多又是沿袭明朝的旧制。可以说,这种王朝体制代代相传,几乎没有任何改变。中日战争悲惨而耻辱的结局使光绪皇帝猛然惊醒。他迫切希望在世界列强的舞台上,中国也能占有一席之地。
  光绪非常敬仰他的一位老师,这位老师名叫翁同龢。此人修养高深,多年来一直备受光绪的青睐和信任。可是老佛爷对他却十分反感,其中的主要原因还是光绪十分信任他。即使没有任何诱发因素,老佛爷对光绪的不满情绪也是与日俱增。
  “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呢,翁师傅?”光绪忧心忡忡地问,“中国不行了!她在世界大国中没有得到她应有的地位。我们太需要变法了,可是我实在不知道应该怎样来进行有效的改革。另外,老佛爷又十分保守,她反对任何形式的革新。我想要做的事,没有一件不受她的干预。我现在感到必须要采取一些行动,而且一旦确定了计划,就必须立即行动。”
  “皇上,我认识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学者。他博览群书,可以说是嗜书如命,他对国外的政治体制进行过十分深入的研究。如果您真想要进行变法,再也找不到比他更合适的人了。令人遗憾的是,他的官阶实在太低,根本就没有资格接受皇上的召见。”
  “但是我们如果真的要想进行变法,一开始就必须走一条正确的道路。假如我们需要到下层官员中去寻找合适的人才,那么有一定官阶才能觐见的制度就不该再存在下去。你推荐的那位学者叫什么名字?”
  “他姓康名有为,他真是一个大学问家。至于他的官衔,正如我刚才所言,还没有资格觐见皇上。”
  “不管他官阶如何,我准予他马上前来觐见!”
  谕令发了下去。按照规矩,发布这种命令必须通过监察御史。监察御史果然抓住康有为官品不够高这一事实写奏疏谏阻。甚至,还有许多御史除了书面奏折外,还加上了口头谏阻。光绪听完他们千篇一律的陈述后,沉着冷静地把奏折撕成碎片,扔到空中任其像雪花一样飞向四方。他令御史们统统退下,然后下令召见康有为。
  从很多方面来看,康有为都是一个杰出的人物。他的确嗜书如命、学识渊博,不仅细致研究过中国的经典著作,还深入研究了外国的政治制度。要不是因为老佛爷阻挠的缘故,他很可能辅助光绪成就一番惊天大业。
  老佛爷喜欢沿袭旧制度,她是个保守派;而康有为则显得过于激进,对变法过分急于求成。中国沿用旧制度统治了好几个世纪,这样一个国家,即使没有意料之中老佛爷的反对,要想很快完成变法也是不可能的。
  光绪在接见康有为的时候,开门见山地和他谈了一系列实质性问题。他把积压在心头许久的一些事情告诉了他,说他想为自己的国家做些有意义的事情,说他渴望改变中国现存的组织形式。康有为立即提出了一个看似古怪甚至显得无聊的建议,但它实际上直接冲击了大清王朝的根基。“皇上,”康有为郑重其事地说,“我们首先必须剪掉我们的辫子!在当今世界所有的国家中,我们是最奇特的!我们头上有尾巴!好像我们与禽兽同属一类。因此陛下要谕令全国的第一件事是:立即剪掉所有的辫子!”
  “这恐怕是件非常困难的事,可能会引起全国的骚乱。几百年以来,辫子一直被视为忠于皇权的标志,它几乎成了中国人信仰的一部分。”
  “但是,我们必须从剪辫子开始。这是一个信号,它告诉世界上其他国家,我们的种族并不是什么奇异动物。我们不能继续成为大家的笑柄了。”
  “可是老佛爷那里怎么交代呢?一旦她听到你的建议,她就会走出颐和园前来进行干涉。虽然我是大清皇帝,但是老佛爷道德威望比我高得多,群臣百姓都听从她的意见。”
  “我们能否设法让她待在颐和园里,一直到我们下达命令并执行完毕?”
  “我们有什么办法才能做到这点呢?无论什么时候,只要她想走出颐和园,谁也阻拦不了她;更何况,她一旦离开颐和园,人们就又会像原先一样,马上对她叩头效忠,根本就忘掉了大清朝还有我这么一个皇帝。” txt小说上传分享

二十六、光绪的舞台(2)
“那么,我建议皇上现在把军队统帅袁世凯召来。”
  于是,光绪派人前去召来袁世凯。再说老佛爷那边,她在紫禁城里安插了许多耳目,这帮太监四处打探消息,随时把情报送到她那不同寻常的老耳朵里。这会儿,他们把皇帝召见康有为的事告诉了她。
  老佛爷火速召见光绪。光绪像往常一样,绝对服从太后的旨意,立即赶到颐和园。
  “康有为是何许人也?”老佛爷直截了当地问。
  “他是个聪明睿智的学者。”光绪答道,“我认为他十分值得信赖,他对外国政府的情况了如指掌,他在许多方面都对我们极有帮助。”
  “他是个广东人!我信不过广东人!”太后不耐烦地说。
  “但是我尊敬的老师翁同龢对他评价很高,而且他也确实显得卓然超群、才华横溢!”
  “我会严密监视他的!你给我记住,你私自召见一个下等官员,这已经破坏了我们的老规矩;更让我难以容忍的是,这个人是个广东人!”
  在这个时候,老佛爷还没有禁止光绪与康有为之间进行接触,虽然她表示强烈反对这种破坏传统惯例的行为。她暂时还不想对可能出现的变法采取直接行动,以避免因企图干预朝政而受到不必要的议论。毕竟她已经不是摄政皇太后了。
  这样看来,她真是个工于心计的老佛爷,做起事来滴水不漏!
  她相信一句古谚:“只要把绳子给小牛,它自然会把自己拴住的。”
  光绪返回紫禁城后,不管御史和群臣的再三谏阻大力擢升康有为,使他享有长期滞留宫中的资格。
  此后不久,又发生了两件十分重要的事情:一是袁世凯接到光绪诏书,按皇帝谕令来到宫里;另一件是一个太监手拿一本《圣经》的中译本给老佛爷,说康有为是个基督徒,说康有为正在设法改变光绪。这倒也不是无稽之谈,光绪虽然一直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但也很愿意听听基督教的教义。
  老佛爷一向仇恨洋人,特别是那些无孔不入的传教士;她曾十分严正地告诫,指出那些人来到她的国家是想改造这个国家。其实,这些人在他们自己的国家里可能就有很多机会来满足他们的“改造欲”。再则,她曾经亲身经历过许多事情,这些事说明这些传教士,也就是基督教的辩护人,在中国曾造成了许多不良舆论,招来了数不胜数的灾难。
  自然,她是绝不会容忍光绪有可能成为一个基督教徒这样的事实。但是老佛爷并非一个轻举妄动的人,她会耐心等候最佳时机。
  袁世凯受到了光绪的特别接见。光绪向他开诚布公谈论了自己改造中国的计划之后,由康有为做了补充说明。
  袁世凯耐心地听着,始终一言未发。
  光绪对康有为的推荐寄予了无限信任,于是他对袁世凯和盘托出自己的计划。
  “希望你千万不要伤害老佛爷,”光绪提醒袁世凯,“但是,我希望在我的政令和新政生效之前,你能够阻止老佛爷离开颐和园。如果她离开颐和园,她肯定会干扰和破坏我们的计划。你必须设法让她留在颐和园里直到我的政令发布并付诸实施。到时候,要是她愿意出来就可以出来,因为这时候她再想废弃我的计划已经晚了。我希望你做的就是带兵包围颐和园!在我下令撤兵之前,你要保证她不离开颐和园。千万记住,无论如何都不能伤害老佛爷!”
  袁世凯对光绪和康有为拟定计划的每一个细节都表示同意,并发表了自己的一些看法。看起来,他对整个计划是非常配合的,包括出兵包围颐和园他也同意。他表明他也意识到中国需要变革维新,他渴望并愿意为维新变法而出力。
  袁世凯接受命令后离开了皇宫。
  但是,他并没有去颐和园,更没有派兵去包围颐和园。他迅速赶到天津去找荣禄,现任直隶总督,太后过去的尚书。
  他历经几天时间才赶到天津。光绪对事态变化的所有动向居然一无所知,袁世凯连续数天不露面也没有引起他的任何注意。这简直令人费解。
  简直太迟钝了!对光绪在这种关键时刻的疏忽大意只能做出这样的批评。
  一切如旧,情况没有任何变化,颐和园周围没有一个士兵,这些事实他当然知道。他本来应该意识到他的计划可能在某方面出了差错。但是,他显然一点也没有往这方面想。就在这时,袁世凯已经到达了天津,并立即求见荣禄。正像宫里所有的人一样,他也知道荣禄是老佛爷最忠诚的侍从。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二十六、光绪的舞台(3)
荣禄在半夜三更被叫醒,通报人说袁世凯有一件十万火急的事情需要立即见他。这件事绝对不能等到天明再说。荣禄心怀疑虑:一个小小的武官会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告诉他?他甚至有点想对袁世凯拒而不见。
  但是,犹豫片刻之后,荣禄还是接见了袁世凯。
  “出什么事了?”荣禄询问道。
  袁世凯立即把光绪的维新计划一五一十地告诉了荣禄。但是当讲到光绪让他在整个计划中所承担的工作时,为了个人利益他编造了一个弥天谎言:
  “我的任务是发动突然袭击,出兵包围颐和园,瞅准时机冲进去刺杀老佛爷!”
  就这样,袁世凯编造了一个最可怕的谎言,他陷害了一个皇帝,玷污了自己的嘴唇,换取了他成为中国大人物的命运。光绪根本就不想伤害老佛爷,他也是这样反复叮嘱袁世凯的;但是袁世凯,他后来成了共和国的第一个犹大,现在却编了一个可怕的故事告诉荣禄——兰儿的昔日情人,慈禧忠心的仆人和侍卫,老佛爷的尚书。
  袁世凯和荣禄立即做好了准备,踏上了前往北京的艰辛旅程。在那时,从天津到北京没有火车,去北京要么坐黄包车,要么走水路。袁世凯和荣禄日夜兼程匆匆赶到北京,立即赶往颐和园,通报要马上求见老佛爷。这一要求来自荣禄,而荣禄是迄今为止老佛爷最信任的一个人;求见也来自袁世凯,据探子密报,袁世凯曾经与光绪密谈,密谈时戒备森严,以至于偷听者一个字都未听到;出于这双重原因,老佛爷立即接见了他们。
  荣禄把袁世凯告诉他的事简明扼要地向老佛爷复述了一遍。于是老佛爷召唤袁世凯前来对证,袁世凯急忙快步向前跪倒在老佛爷脚下,深深地叩头,并把他告诉荣禄的谎话又重复了一遍,终于完成了他对自己君主的彻底背叛。
  老佛爷毫不迟疑,刻不容缓地开始了行动。至于她对这个故事相信几分,谁也说不清。是不是她根本就没有相信这个故事,仅仅是从中看到了重新执政的机会?这也很难说得明白。当时众说纷纭,大家各取所需。但是,老佛爷生前曾多次说过,她完全相信袁世凯所说的情况。不管怎样,她是按着“袁世凯所说情况属实”这样一种假设去采取行动的。
  再说那位迟钝而愚蠢透顶的光绪。自从他给袁世凯下令以来,至今已经过去好几天了,按理说颐和园早就应该被袁兵包围了。
  如果袁世凯真的已经兵围颐和园,那么光绪早就应该收到来自老佛爷的强硬命令,命令他到颐和园去向老佛爷禀报事实经过,并对软禁老佛爷之事做出合理的解释。
  光绪深知老佛爷脾气暴躁,现在居然不见任何音信,这显而易见的现实本身就是对他的一种警告:可能出了大问题。可是他看上去仍旧十分平静,仍然按照自己的原计划进行,对事情有可能发生变化没有任何思想准备。这种疏忽极端愚蠢,它导致了清王朝最终走向灭亡。如果有人经过研究得出结论,认为清王朝灭亡的原因就在于此,那么这种疏忽实在应该受到严厉的谴责。光绪实际上是个行事顾虑重重的年轻人,他对太后真的没有任何坏心。仅仅是在他临朝执政期间,不满意她一而再再而三地干预朝政。假如光绪身边有一批称心如意的得力助手,假如他能坚持让自己的变法方案付诸实现,那么中国就不可能像其后那样长时期在混乱中挣扎。当然,历史是不能假设的。
  老佛爷接到袁世凯和荣禄的密告后,立即起身准备赶往紫禁城。她想去干什么,她并没有向任何人说清楚。但是大家看到她满腔怒火,手指像魔爪一样一会儿伸开,一会儿握紧。她那双睿智的老眼几乎要迸出火星。她自认待光绪一向不薄,在他小时候,她待他如同亲生儿子。而现在,这就是他对她养育之恩的回报!
  袁世凯这个狡诈阴险的犹大,他欺骗了荣禄,如愿以偿地让他相信了自己的谎话;荣禄出于对老佛爷的一片忠心,伙同袁世凯一起去向老佛爷告密。这时候,他俩随同老佛爷,跟着队伍离开了颐和园,一同前往紫禁城。
  凌晨3时,紫禁城内一个太监看到颐和园上方的天空中出现了一个特殊的信号。来到宫中当太监这些年来,这种信号他看到过很多次了。他知道这信号所表示的意思。这个时候,老佛爷的队伍还远远未到紫禁城呢。
  这个太监急匆匆来到光绪的寝宫,不拘礼节地闯了进去,慌忙叫醒毫不知情的皇帝,向他禀报:“老佛爷现在正向紫禁城进发!估计几分钟以后就会到达!”
  直到此时此刻,光绪才知道事情出了意外。
  “我马上意识到,我完了!”5年后,光绪回忆当时情景时说,“我真的有些不知所措。我急急忙忙穿好衣服,赶快派人给康有为送信,叫他立刻离开紫禁城,远远离开北京。而且,如果他不想死的话,就再也别回来。然后,我就准备着接受老佛爷跟我算账!”
  队列停在紫禁城门里,光绪赶紧上前去迎接老佛爷。他俯首跪在她的脚下,四肢颤颤巍巍,惊恐得说不出一句话来。因为他比谁都清楚,这个严厉刻薄的老太太在中国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在她的队列里面,他不期地看到了一张熟悉的面孔。实际上他看到了好几张熟悉的面孔,只是其中那一张面孔显得特别突出醒目。那张脸使光绪心怀仇恨、鄙视和厌恶,永世难忘——那就是袁世凯,曾一度受到光绪的信任而后来又出卖了他的人。此人靠着卑鄙无耻的背叛,步步高升,直至死去之前当上了中华民国第一任大总统。
  老佛爷并没有对光绪说什么,只是叫他起来。他战战兢兢尾随着她,知道此时她已经愤怒得说不出话来了。
  老佛爷疾步走进殿内,太监们在队列来到之前就已经作好了一切准备,他们点好了灯笼、蜡烛,迎接有史以来紫禁城内最奇特的一次会议。
  老佛爷盛怒之下,开始心怀藐视地痛斥光绪。她把从袁世凯嘴里听来的所有谎言作为凭据,一一加罪于他。她指责他对自己忘恩负义,忘了她曾待他如亲生儿子。因为袁世凯和荣禄都在现场,他们两人现在都赢得了老佛爷的信任,所以光绪知道他要否认袁世凯所说的话是徒劳无益的。这种时候,老佛爷肯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