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清日落:老佛爷与光绪-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我就不要他做我的老师!”
  于是,这位胡子先生就被开除了,从此再也没有回到宫里。接着来了一位新老师代替他,新老师没有胡子,脸颊溜光。同治让他长久地站着,并且热心地要他干这干那。而他像海绵从水池里吸水一样,从老师那里汲取着丰富的知识。
  由此可以看出,同治实际上完全是一个普通、正常的孩子。他不是在真正地当皇帝,只不过像其他孩子在游戏中扮演皇帝那样,扮演着皇帝的角色。他仍然像普通孩子那样任性,率直地表现着孩子应有的喜怒哀乐。
  同治的人生也有他自己的幸福和快乐。陪伴同治走过一生的有尚书荣禄,连同他的爱,虽然这爱相当于对他母后慈禧的爱;除此之外,同治还有自己的游戏和爱好,对马匹、射箭以及扮演四万万人民的皇帝的游戏和爱好。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这是慈禧的双眼;素手纤纤、娇柔嫩兮——这是慈禧的双手。体魄健美,英且勇兮——这是他继承了慈禧和他那擅长运动的父亲咸丰的优点。
  同治的童年生活的充满了欢笑,充满了每个孩子都渴望得到的一切、一切……
  慈禧在同治统治期间开始了她的第一次执政生涯。在她一生中,曾经三次执掌大清的政权。
  梅姑娘自从嫁给荣禄成了他的妻子之后,就不再是慈禧的女侍官了。但是慈禧仍旧宠爱她,常常把她接回宫,并且让她一住就是好几宿,似乎她不愿意轻易让梅姑娘回去。为什么慈禧会有这种感情和表现?为什么在梅姑娘与荣禄奉旨成婚以后,她对梅姑娘的爱却显得越来越深?
  这是一种极其微妙而且错综复杂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错综复杂的关系影响到了整个朝廷,乃至大清帝国。因为满洲朝廷就是大清帝国的脉搏所在。
  

十八、君王竞技场(1)
巍巍紫禁城——京城的中心,红墙壁立、宏伟壮观。从17世纪初开始,这里就成为了大清王朝皇室的舞台。大清王朝的每一位皇帝、皇后、太后、摄政王……他们都活跃在这个琉璃为顶的舞台上,一直到整个帝国灭亡。
  神秘莫测的紫禁城是满族的圣地,它承载着从顺治到溥仪整个大清王朝所有的恩恩怨怨。它曾传出高跟鞋敲击路面的声音和它的回声,那是宫眷们沿着古老的鹅卵石甬道阔步前行;它曾听到数以千计的太监们尖声细气似女人般的笑声;它曾亲眼目睹宫里的一次次谋杀和自尽;它也曾因清王朝伟人的去世而陷入悲哀和沉思之中。它的庭院中那数不胜数的每一块石头,如果它们能开口说话,都会讲出一段段催人泪下的故事。这个地方,曾经久久地站立着一个新寡的母亲,她在沉思,也在询问自己,应该到黄泉路上去追随他呢,还是应该勇敢地活下去?是否要让即将出生的儿子(如果是儿子的话)继承帝国的皇位?那儿,在一口古井的旁边,站着两个女鬼,她们身穿明朝宫服,在多少个阴霾的黄昏,她们竭力怂恿别人投井自尽,以便做她们的替身,把她们从深渊中解脱出来;远处,一幢古老的宫殿大门紧闭,那里已经有一个世纪没有打开过了,就是在那儿,一位王妃由于她的王爷粗暴无常而自刎了。多少年来,紫禁城一直是一座神秘的城堡,它的围墙因年代久远而显得陈旧不堪。而且,这个地方永远把各国来宾当成不速之客。
  南池子是紫禁城东侧的一条街,街上总是熙熙攘攘。这里的人们来自天南海北,打起招呼来也是南腔北调,喝声震天。只有当他们走过洞开的东华门——紫禁城的东门时,才会微微放低了声音。
  紫禁城是这样一个地方,那里有金銮殿,还有其他许多殿堂。其中有嫔妃的宫室,也有太监的生活用房,所有的房顶都覆盖着黄色的琉璃瓦,因为黄色是帝王和皇家的象征。这些宫室靠得很紧,相互之间只隔着非常狭窄的小巷。经过几个世纪的践踏,路面已经磨损得很厉害了,而且显得阴沉沉的——即使在中午阳光也照不进来。这些阴暗的地方似乎总有幽灵在窃窃私语,议论着昔日的繁荣昌盛,议论着这些年来离开人世的帝王贵族们华贵的服饰。宽广的庭院、宏伟的建筑、高大的围墙以及开满荷花的护城河——这是今日的紫禁城。它现在是那么寂静、那么荒凉,只有一两声吆喝在紫禁城内回荡,那是为当时军阀守护紫禁城内金银财宝的士兵们的吆喝声。
  在明清帝国时代,紫禁城人口密集。太监、宫女、女侍官、宫眷,三五成群。他们穿过大街小巷、走过庭台游廊,所到之处车水马龙,川流不息。御花园是个人间天堂,既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又充满人们的欢笑。优伶和太监常常在舞台上表演木偶戏,这些舞台属于皇族专用;御膳房里有全国各地的珍馐佳肴,阵阵香气诱人;修鞋制衣、插花种草等能工巧匠雨凑云集,他们辛勤地劳作着,竭尽所能地给宫廷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使整个紫禁城每一个角落都显得更美。
  紫禁城虽然是大清王朝的神经中枢,却并不是最美丽的地方。皇家宫苑中“万园之园”要首推圆明园。只可惜英法联军把它作为对鸦片战争的报复对象而焚毁了;就在火烧圆明园之后不久,咸丰皇帝就仓皇逃难出奔热河,并在那里驾崩归天。这些在前文已经详细叙述过。此后的岁月里,慈禧一直为圆明园被烧毁而异常悲愤痛心,并且为它无法重建而感到万分惋惜。
  除了圆明园,另一个景色宜人的园林就是建于乾隆年间、闻名中外的颐和园。颐和园坐落于北京城与西山之间,建盖在一座叫做“万寿山”的人造山之上。众多的西方人对于把这个地方称为皇宫而感到迷惑不解,因为它占地面积极其广大,而且拥有数不胜数的宫殿和居室。万寿山的对面是一个水面宽阔的人工湖,碧波泛舟,其乐无穷!慈禧太后最喜爱乘着她的游艇或画舫在湖面荡桨,这真是一个设计得美妙绝伦的醉人之地!然而,时至今日它已经物是人非,满目凄凉。再也听不到那熟悉的脚步声,宫室殿堂全都成了穷苦出身的士兵栖息之地。

十八、君王竞技场(2)
著名的石舫位于那条妇孺皆知的长廊尽头的湖面上。慈禧非常喜爱这条长廊,有关它的故事,经过无数文人骚客不断渲染,或有意无意地进行断章取义,已经广为流传。
  西苑位于北京的中心位置,白塔像一个巨大的岗哨矗立在它中心的小山上,周围小渠曲水荡漾,池中荷花映日、碧叶连天。西苑也曾经是清廷王公贵族的嬉戏游玩之地。此外,还有前文中叙述过的热河避暑山庄。
  这些构成了一个巨大的舞台,中国几个朝代的帝王在这儿登台表演。这些地方留下了清朝上起顺治下至溥仪的历代皇帝、皇后、王爷和公主的脚步声。要是它们会说话,它们会给你讲多少生动感人的故事啊!其中有多少快乐就有多少忧伤;有多少喜事就有多少悲剧!
  这里的一切熟悉兰儿,也就是后来当了皇妃和皇太后的慈禧,它们还熟悉那不幸的小皇帝同治、光绪和宣统。
  做一个有趣的设想:这些人一个接一个走上舞台,每人花上一个小时或一天的时间,摆出各种姿态,各自讲述属于自己的那一段历史。我猜想,肯定没有一个人不认为自己在当时是英明伟大的。你方唱罢我登场,一个一个上来,一个一个再从舞台上消失,除了在陈旧的历史记录里还留下一些痕迹,谁还会再记得他们?至于他们曾经显赫一时的尊贵身躯,如今已在坟墓中化为泥土。已经迅速地被人忘怀,再也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了。
  一座空荡荡的舞台,回响着鬼魂的脚步声。
  同治年间,距离舞台变得空虚、冷落的日子还很远,紫禁城内外各处宫殿有出生,有死亡;有欢乐,有悲伤;有阴谋,有爱情;有喜剧,也有悲剧。并且,这里每天都在书写中国历史的新篇章,丰富着中国的历史。
  我们正是对那些日子拥有最美好的回忆。谁还会有兴趣对那些坟墓去沉思冥想,不管它们是多么庞大,多么令人敬畏。所以,让我们重新让那些人物登上舞台,并沿着时间隧道退回去看一看,看上哪怕是几小时或几天。把鹅卵石上的脚印重新刻上,让很久以前在这道神圣的高墙内活着的恋人们重新复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理解那些曾经在这个舞台上扮演过角色的演员是伟大还是渺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懂得,在那伟大的外衣后面,在那豪华的皇家服饰下面,在那朝廷和国家的传统习惯后面,他们和我们一样也跳动着一颗人类的心脏,他们也和我们一样地生活、相爱;他们毕竟也是大自然之子,他们也有着自然之子所有的缺点和本能。
  看一眼这舞台吧,因为它印记着当年在它上面穿越而过之人的心声,他们的脚步声依然在霉烂的地板上回响,让那些理解他们的人倾耳聆听。现在,我们只有通过舞台、布景和道具,才有可能充分了解这些演员。因为演员就是剧本,舞台就是他们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人们想知其然,就必须知其所以然,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认识他们、理解他们。
  

十九、安德海出行(1)
大清朝例律规定:太监一律不得离开城京,违反规定者一经审讯,即定死罪,处以斩首极刑。通常,太监如果违反这条法令,必须立即就地受到地方官员的审讯。太监身不在京,这一事实本身就是无可辩驳的罪证。所以一旦遇到这种情况,地方官总是刻不容缓,援例行事。先斩后奏,事毕之后再将公文与太监尸首一同发送京城。
  离京一事生死攸关,对于这些安德海和宫中所有的太监岂能不明白。
  尽管如此,长居宫廷的安德海对自己的生活已经心生厌恶。咸丰驾崩之后,他越来越渴望翻山涉水,去见识一下陌生的远方。于是他前往求见慈禧。
  “尊敬的太后,我请求您恩准我病休一月。”
  “安德海,”心怀疑虑的太后慢条斯理地说道,“你要实话实说!你看上去显然没有任何病痛!”
  安德海心里确信慈禧肯定能满足他的请求,于是决定掏出心窝子话。因为他知道慈禧对他一向宠爱有加,这种宠爱使他威震皇宫内外,享有几乎是无人能及的种种特权。
  慈禧对安德海的想法总是百依百顺,完全是姑息纵容。她对他一贯地言听计从、大加赞赏,以至于他权倾朝野。对于此,大小官员、宫廷内外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万一有谁不小心与这个大总管交恶,或者是莫名其妙得罪了他,他必定会千方百计地报复。慈禧之所以对他听之任之、青睐独加,是因为他确实对她忠心耿耿,能够大胆向她揭露朝中所有官员的庐山真面目。
  “太后,我想离开北京一段儿,时间不会太长。”他说,“我想到苏州一带去散散心。”
  “可是,安德海,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你比我清楚,按照满清的例律,太监是不得允许离开京城的!”
  安德海这个刁钻油滑的老太监,听到这些他丝毫不动声色!只是继续等着慈禧发话,他十分清楚慈禧一贯把自己当作心腹,她总是会想方设法帮助他如愿以偿。
  “以我之见,安德海,”她最后说,“对于这件事,你的上善之策应该是这样的:你向朝廷请两个月的病假。你到地方游览之后,万一那里的地方官员坚持要照章办事,那么我将立即拟下懿旨,召你回宫。那样,你的案子自然就移交到了朝廷。这件事,我看我也就能如此而已,其他的我也爱莫能助了。因为我也和你一样不能破坏大清例律。”
  安德海心领神会,这实际就是恩准他离开北京。他明白自己一定能够获准出京,当然是因为他确信自己在慈禧心目中拥有不可代替的地位。就这样,第二天他便兴致勃勃启程前往苏州。
  一抵达苏州,他就首先拜访了当地知府。知府大人诚惶诚恐地接待了他,不过心中疑窦重重。因为他和安德海一样,都知道那条祖律:太监擅自离京,国法不容!但是知府深知安德海在朝廷权势煊赫,安德海最善于狐假虎威,苏州知府畏惧当今太后,又岂能不畏惧安德海?安德海看透了人性的弱点。自从他利用人们的软弱、虚荣,强取豪夺、中饱私囊之后,就一发不可收。他一眼就看出这个苏州知府对他望而生畏。
  “我奉太后特殊懿旨,专程到此视察丝绸工业,”他冠冕堂皇地说,“这项工作主要在你的辖区之内,属于你负责。我希望你在各个方面能够倾心相助,与我精诚合作。”
  这位知府知道安德海不仅冷酷无情,而且惯于滥用职权,因此他一时糊涂犯下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以帝、后之礼接待了安德海!他竟然奴性十足地跪下来叩拜——这种礼仪只有皇帝才有资格接受。安德海见此顿时欣喜若狂,因为他渴望尝试早就被他紧握在手的至尊权威。
  李莲英诡计多端,他曾经不安好心地告诉安德海:苏州的姑娘貌美无比,闻名遐迩。安德海对此一直讳莫如深,从来没有向知府和慈禧提起过。他心想自己苏州之行的真正目的,最好不要让知府和太后知晓。
  安德海本是一个太监,为什么他会对姑娘的美貌产生兴趣呢?但是事实上,正如宫中人们所知道的那样,宫里有许多太监拥有心仪的宫女,而他们的心上人也与他们真心相爱,甚至倾心侍奉他们仿佛就是他们的奴婢。并且,清廷垮台之后,不少宫女嫁给了所谓的太监。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十九、安德海出行(2)
人们都认为宫里的太监不会有冒牌货。一个并非出生皇室的男人,只有成为货真价实的太监才能进入皇宫,此外是没有机会浑水摸鱼的。而这些太监喜欢与妇女为伴,这似乎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然而,正如我刚才所说,这些都是千真万确的事情。这是宫廷生活中的一个不解之谜。这告诉人们:有些宫廷生活荒诞不经、放荡不羁,难登大雅之堂。
  “只要你在苏州,安公公,”这位知府诚惶诚恐地说,“我的衙门就是您的家,您来去自由。我的房子就是您的房子,我的佣人都归公公您差遣,一切悉听尊便!”
  但是安德海心怀叵测,另有打算。他认为,知府衙门毕竟是官府要地,多少有些神圣的意味,实在不便于他胡作非为。在这种地方无法让他为所欲为,心想事成。所以他拒绝了这位惶惶不安的知府的一翻盛情相邀。
  “既然公公不肯赏脸住在衙门里,那我给公公安排一处私人府宅,那些楼台亭阁可是苏州首屈一指的!”
  安德海求之不得,于是欣然接受。因为他已经了解到这府邸离衙门比较远,主人是苏州首富。知府为了倾力接待安德海,就把主人轰走了。安德海扈从如云,浩浩荡荡来到这座私邸。跟差如此之众,即使用来应付一个国王的排场也不会有失尊严。这房子简直就成了安德海的府第,他只把他需要的人留在这里,其余的人严禁随便出出进进。
  此后,这里变成了淫荡的发源地、肮脏的制造所。其淫秽、猥亵、放荡非笔墨所能描述。安德海发现,诚如李莲英所言,苏州小姑娘确实风姿绰约。有许多姑娘姿色殊艳,她们认为得宠于这么一位大人物,不胜荣幸,于是心甘情愿地来到安德海的寓所。此外,安德海还让仆人为他四处猎艳,而这些女孩的父母从不敢拒绝。安德海仿佛就是个土皇帝,苏州的老百姓对他顶礼膜拜、有求必应,就像对待中国的皇太后一样,而安德海也是无所不用其极地挥霍着他手中的权力。
  苏州小姑娘到了安德海的寓所后,有的面带莫名的恐惧悲泣逃回,面色苍白无色,身上青一块、紫一块;有些则被关押扣留起来,她们的父母只得按照安德海的吩咐,带着数以千计的银两去赎身才被放回。尽管苏州老百姓上上下下都在私下暗暗抱怨诅咒,然而没有一个人敢于拒绝安德海,也没有人打算要去拒绝这个恶魔。一个应该被打进十八层地狱的十恶不赦的恶棍!然而,他毕竟在大清朝野赫赫有名、威震四方,谁也没有勇气去控诉他的所作所为。
  安德海走街串巷,欺行霸市。他喜爱的东西,总是随心所欲任意攫取,据为己有、分文不付。他甚至把这些强盗行为看作是天经地义、无可厚非的事情。他所爱之物,无不是商人手里上佳首善之品。商人们胆小怕事,对此敢怒不敢言。在他刚到苏州横行霸道的前几周里,每个商人都小心翼翼地应付着,唯恐得罪了这位横行霸道的大流氓。
  “命令知府前来见我!”安德海每一天的生活几乎都是这样开始的。按照常理,安德海应该亲自去拜访地方知府,请求召见,并等候传唤。但是,权力欲望极度膨胀的安德海根本不会这样做。他召令知府前来拜见他,而那贪生怕死、惴惴不安的知府怕被慈禧砍了头,所以总是招之即来,挥之即去。他专门为安德海准备了奢华的寓所,并到安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