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脍炙英雄-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然后从下面弹出来,扔在一边,一副提刀四顾的牛劲。老彭一悔棋,朱德就抓住他手腕圆睁眼睛叫道:“不能赖棋,放下。”彭德怀则梗着脖子:“你是偷吃,不算。”朱德说:“吃你的子,还要发表声明吗?战术不行就不行嘛,悔棋算啥子。”
彭德怀说话难听是著名的。抗战初期,蒋介石单独约见彭德怀,施以笼络,问他家中有何困难,一定予以关照。彭德怀答曰:“承委座垂询,职家早蒙何键主席关照过,连三代祖坟都挖了,家弟二人至今流落他乡。”蒋介石气得有苦难言,只好暗恨:“不识抬举,早晚有人收拾你!”
毛泽东说朱德是“度量大如海,意志坚如钢”,而说彭德怀是“谁敢横刀立马,惟我彭大将军”,一个是坐帐的,一个是陷阵的,已经说得再透辟不过了。可惜彭大将军被夸糊涂了,有一天横刀立马杀到毛主席的帐前,毛主席一生气,就把他从马上给揪下去了。
(配图):看彭大将军,多牛!
本文部分参考资料:
《彭德怀自述》(人民出版社1981年12月),《彭德怀传》(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年4月),《彭德怀大传》(中国工人出版社2003年4月),凌辉《革命有情藕丝长——记彭德怀和他的原配夫人》(《家庭》1995年6期),王焰《彭德怀精神世界的深处》(《中华魂》1998年第10期) 郭汾阳《彭德怀婚姻中的历史悲剧》(《新晚报》),滕叙兖《彭德怀三赴哈军工》(《传记文学》2007年第8期),《彭德怀元帅画传》(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年12月),《风雨彭门》(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3月),王亚志《彭德怀遭遇“干女儿”风波》(《世纪》2007年第04期),《彭德怀的故事》(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年9月)
三、柳暗花明林大帅——林彪(1)
上回的博客,写得太成功了,老衲顾不得驴鸣犬吠,忍不住还要自吹自擂一番。不但革命群众欢欣鼓舞,还有两个反革命朋友来信,说以前把俺当成阶级敌人对待,是误会俺了,要跟俺化干戈为玉帛,从阶级敌人变成阶级兄弟。还有一位远在深圳的朋友,是唱着江水英的那段“手捧馒头热泪滚”入睡的,我想当今世界上,还会唱那段《面对着公字闸》的,恐怕不超过三五十人了吧?所以,为表达贫僧的满腔阶级情谊,今天特推出元帅情缘的重头戏——林彪一场。朋友们都知道林彪不好写,禁区重重,顾忌多多。贫僧还想多念几年糊涂经,所以写得那什么和那什么之处,还望朋友们能够心领神会,体谅小僧化缘之艰苦也。
林彪(1906…1971)是十大元帅中争议最多的人物,爱之者崇拜为天神,贬之者骂他是欺世盗名。这同时反映了中国现代史研究的复杂性和林彪在中国现代历史上的重要性。说不清楚林彪,则毛周刘邓和王张江姚等人就不可能完全说清楚也。
林总生于湖北黄冈,原名祚大,字阳春,号毓蓉。曾用名育蓉、育荣。据说早年还叫过林大勇——这个名字只配当个连长,幸亏1925年到黄埔后改名“林彪”,此名从姓名学角度来分析,通脱清俊,智勇双全,乱世能统百万兵,治世却须防霹雳。他们林家真是非同小可,一门堂兄弟三人都是中共政治局资格的。八路军一共三个师,林育蓉(林彪)任115师师长,林育英(张浩)任129师政委,毛泽东说:“如果林育南还活着的话,八路军这三师就由你们林家全包啦!”可惜林育南1931年在上海龙华被国民党杀害,林育英(张浩)1945年在延安病逝,毛泽东朱德亲自抬棺。而林育蓉年纪最小,一生的戏剧性也最大。
育蓉刚到学龄,中国就已经进入民国时代了,男女风气逐渐开化。在武昌上中学时,已经接受革命思想的林育蓉有个比他大1岁的早恋对象叫陆若冰,长得白皙娇艳,亭亭玉立。本来二人是老乡,有一定的感情基础。可育蓉同学觉得自己不善言辞,就以笔代口,给人家写了若干比较露骨的情书,结果遭到了露骨的拒绝——陆若冰当时喜欢的是已经成家的林育南。2006年江西人民出版社的《红色情书》中有3封是林育南给陆若冰的。此事对彪哥的感情伤害比较大,但可能对林彪军事思想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刺激意义。林彪军事思想的核心就是绝对周密的部署,没有绝对的把握就不能发起总攻,而一旦发起总攻就要不惜一切代价,穷追猛打直到把敌人打垮。可见早恋的失败对于男人的成长是颇有正面价值的。陆若冰后来嫁给革命者肖昌年,但肖昌年不幸牺牲,而陆若冰的哥哥、中共早期领袖之一陆沉,却叛变后当了国民党的特务,1940年因内讧被蓝衣社杀死。陆若冰建国后在全总工作,直到90年代还深情回忆林育南。
三、柳暗花明林大帅——林彪(2)
(配图):少女陆若冰
而林彪在家里其实也已然订亲。育蓉在幼儿园时代,体弱多病,脑袋上又长了跟阿Q同类性质的贵恙,恰似陶渊明说的“黄发垂髫”。按照当地风俗,老人就找了个比他小3岁的女孩来当童养媳。可这女孩也是个病秧子,三天咳嗽两天发烧的,林家便将此女退回。到育蓉7岁那年,家里又正式给他订了一门娃娃亲,媳妇是比他只小一天的汪静宜——原名汪伯梅。
林彪早恋失败后,听别人总夸他那没过门的“媳妇”很漂亮,就跟父母提出要把汪静宜娶过门。可他父亲跟二诸葛一个毛病,查了查皇历说,今年不宜栽种,娃呀,咱明年再说吧。幸亏他老爸的这句话,否则中国就少了一位旷古军事奇才了。林彪自由恋爱和包办婚姻,两头皆不能称心如意,郁闷之下,就考入黄埔军校,与家里断了联系(一说林彪1926年被父母骗回,差点强迫成婚)。直到抗战初期,家里才知大名鼎鼎的红军神将、平型关大捷的民族英雄林彪,就是他们家的育蓉啊,于是就要把汪静宜送到延安来成亲。此时的林彪,接受了新时代的思想洗礼,已经不是鲁迅胡适李大钊那一代人了,怎能答应这个?就把自己已然结婚的照片寄回去,断绝其念。可汪静宜那痴情姑娘,却苦等了林彪一辈子,直到1963年因肺病去世,枕下还压着林家的聘礼。林彪闻讯后叹道:“天下竟有这样的奇女子!”小汪不懂得,革命没有回头路,为天下人求解放的人,自己却往往最不自由,能留下个名字就算是幸福了。
1937年,林彪在延安娶了陕北姑娘张梅,生女林晓琳。张梅是延川人,本名刘新民,号称“陕北一枝花”,因为还不到20岁,活泼好动,大概还处于当今很时髦的“无知少女”阶段,不懂得关照老公过于高深的内心,与木讷深沉的林彪格格不入。后林彪负伤去苏联治疗,二人情冷缘断,终于离异。张梅后来在苏联嫁给徐介藩(1910…1983)。徐是老黄埔生,苏军参谋,1948年归国,又任驻苏参赞。1952年入朝,任志愿军司令部办公室主任。回国后担任哈军工装甲兵工程系主任,曾抗拒总政主任谭政大将的批评,两人大拍桌子。后迁到西安成立装甲兵工程学院任副院长,晋升少将。70年代后期,张梅调到北京,在总参某部工作,离休后在京安度晚年。
林彪是十大元帅里最年轻的,20多岁就成了名闻天下的常胜将军,30多岁就成为当时进步青年的偶像,恋他追他的美女很多。而林彪却在莫斯科看中了学戏剧的孙维世(1921…1968)。
(配图):这是孙维世跟谁
20岁的孙维世,长得春花映月,秋水惊鸿(此乃洒家专为孙维世发明的两个成语),她是孙炳文的女儿,也就是朱德第三位妻子陈玉珍的表妹。孙炳文为革命牺牲后,周恩来夫妇收她为干女儿。(有些钻牛角尖的朋友认为:这不是占朱老总的便宜么?)斯大林说林彪价值15个将军,千军不换。可孙维世说是不愿中断事业,任凭林彪迂回穿插,就是不肯跟林彪回国——大概林总此时的军事造诣还未到炉火纯青的境地。这位人称“红色公主”的孙维世,不知是真的不喜欢林彪,还是另有所愿。美女加才女不可怕,美女加才女再加孤傲,则往往薄命。从林黛玉到孙维世,永远如此。孙维世1946年回到哈尔滨,受到林彪总司令盛宴招待。到北京后便成了戏剧大腕,政坛一景。先是给影剧界的风流小生金山做导演,金山便与张瑞芳离了婚,娶了孙维世。金山号称中国一流美男子,表演艺术有口皆碑,但生活方面是著名的浪子,曾经同时追求过中国影剧界的四大名旦——白杨、舒绣文、张瑞芳、秦怡。周恩来没有去祝贺干女儿的婚礼,邓颖超去了,送的却是一部《婚姻法》。不久,金山到朝鲜慰问,竟然胆大包天,把金日成的女秘书给搞了,闯下政治大祸。彭德怀饶他一命,回国被开除党籍。当然,后来改正了错误,还是一位出类拔萃的艺术家,特别是在《风暴》中扮演的施洋大律师,堪称一绝。孙维世则在政治漩涡里把自己玩了进去,文革中周恩来亲手签字逮捕了她,以“苏联特务”的罪名惨死狱中。这些事儿说起来太沉重,随便议论又显得站着说话不腰疼,网上的许多传闻都是海外“民主人士”以讹传讹,多数没有可靠的根据,禁不起推敲考证。咱以后再慢慢掰扯吧。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三、柳暗花明林大帅——林彪(3)
(配图): 戏剧家孙维世
被孙维世拒绝后,林彪终于明白,他需要的不是把他仅仅当成偶像的女革命小资,而是一个真心愿意为他付出生命的女革命战士。用郁达夫的话说,我要的是“一副白热的心肠!”所以,当后来林彪重病躺在担架上,从昏迷中睁开眼睛,看见美丽的福建女郎叶群,手持短枪,护卫在旁,他确认,这个女人,才是他生命中的“另一半”。
(配图): 中年叶群
叶群本名叶静宜,1914年生,小林彪8岁。毕业于北师大附中,曾是电台播音员,夺过演讲大赛的状元,可谓“声色俱佳”,号称延安八大美女之一。据说曾经跟《野百合花》的作者王实味谈过恋爱,文革时传得很厉害。她听林彪说家里有个娃娃亲叫“汪静宜”,十分恼火,就毅然把自己的名字改为“叶群”,她愿意为林彪献出一切。享誉世界的年轻的“红军之鹰”林彪,便娶了革命战友叶群同志——还是没逃出“静宜”的阴影。生下女儿林立衡,儿子林立果,皆一代才俊。可惜林总晚节未保,此事至今疑团重重,恐怕五十年内难以真相大白。结果林彪被国人痛骂数载,还拉上我家孔圣人陪绑,真真令人扼腕。我至今最喜欢的儿童歌曲之一,就是那首“叛徒林彪孔老二,都是坏东西。”因为这首歌不但曲调欢快、歌声清脆,而且歌词极为幼稚荒诞,特别适合儿童和广大无脑人演唱也。
不过林彪在叶群生日所赠的手书:“发不同青心同热,生少同衾死同穴”(出自田汉《关汉卿》中的“蝶双飞”),不但表达了一种绝俗的情爱观,而且还当真以绝俗的方式实现了。叶群回赠曰:“教诲恩情永不忘,他年定随到黄泉。”真是让人读了,心中五味俱全。一百年后之人评价起来,必有一番公论也。
林彪有点像蒋介石,喜欢引用别人的诗文,这是因为他自己文韬远远不如武略,特别是诗词写得比较差。1966年写的《西江月·重上井冈山》,可能是他最好的“文艺作品”了:“四十年前旧地,万千往事萦怀,英雄烈士启蒿莱,生死艰难度外。壮志坚信马列,岂疑星火燎原。辉煌胜利喜开颜,斗志不容稍减。”这水平无法跟陈帅叶帅比,连朱德刘伯承也比不上,可能也就比贺龙强吧。不过却朴素明白,既是缅怀,又是辩诬,还是明志。毛泽东骂林彪“一个娃娃懂什么”,其实是骂中有爱,带有父亲对儿子般的感情。林彪军事上政治上老谋深算的另一面,是在个人生活上颇有些娃娃气了。包括发表《林彪声明》跟女儿断绝关系,还有一个堂堂副统帅,居然亲笔写了一份证明,向党中央证明叶群跟他结婚时,确实是处女,这种事让人听起来,哭笑不得,感觉只有行为艺术家才干得出来,怎么也不能跟一个天才元帅挂上钩。看来人若在某个领域太有才了,在日常生活上就难免弱智一些。林彪晚年钻研中医,可以给自己开方抓药,但却到死都认不清人民币的元角分。我们熟悉的那些伟大的科学家,煮手表的煮手表,撞电线杆的撞电线杆,大概就跟彪哥属于同一类型吧。
本文部分参考文献:
《林彪赴苏联疗伤及回国内幕》,《吴法宪回忆录》,《刁光覃文选》,《红色公主孙维世悲惨的结局》,《百战将星刘亚楼》,《林彪的两个女儿》,《林彪一生的五个女人》,《林彪死亡惊人内幕》,《红色情书》,《林氏三兄弟》,《在大漠那边》,《徐介藩少将》,《谁是共和国第一元帅?》《林彪事件完整调查》,《林彪传》,《林彪之死》,《中共早期叛徒》,《林彪将军》,《林彪的这一生》,《一个真实的林彪》,《林彪的最后岁月》,《林彪全传》,《林彪与毛泽东》,《公审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林彪死因之谜》,《林彪元帅》,《林彪将将》,《晚年林彪》……
四、玄机莫测刘军神——刘伯承(1)
十大元帅中最长寿的刘帅,号称军神。因为在战争中失去一目,早年军界有人叫他“刘瞎子”,而不知中国能掐会算的那些“半仙”,却多数都是瞎子也。刘伯承(1892…1986)论战功,稍逊于林彪彭德怀和粟裕,主要是邓小平本事太大了,没给刘帅更多的独当一面的机会——毛泽东说邓小平是唯一能够同时指挥两大野战军的,后来又劝老邓不要当元帅,还是当总书记更重要,此言意味着邓小平一个人等于两个元帅。毛把邓看作“隔代接班人”,相当于老邓看###也。但刘伯承的军事造诣,公认是20世纪一流的。在为人处世方面,则属于能屈能伸的蛟龙。
刘军神1892年生于四川开县(今属重庆),五六岁开始读书习武,除了拳法棍法外,飞石功夫也不错,放到《水浒传》里,跟“没羽箭”张清有一拼。十大元帅要是单打独斗的话——假设时间为红军时期,大家身体都还不错,党中央搞个“井冈山论剑”——我估计徒手搏斗刘帅第一,用刀就是贺老总第一,枪法朱老总第一,轻功徐帅第一,狮子吼的功夫彭老总第一,边打架边作诗陈老总第一,但最后大家都累倒了,剩下一个人轻轻巧巧就获得了实际的第一,那个人是谁呢?
刘帅13岁那年,家里给他订了一门娃娃亲,女方叫程宜芝,小他两岁。可是刘伯承不乐意,相亲时故意拖着鼻涕自损形象(从小就懂得兵不厌诈),可女方还是看出了他的不凡气质,亲事说定。刘伯承外出求学,颇有逃婚之意,但程宜芝巧设温情计,感化了伯承兄。1910年,18岁的刘伯承与16岁的程宜芝结婚,1912年生子刘俊泰。是年刘伯承入重庆将校学堂,从此投身军旅,音信渐缺。
1914年,刘伯承写下一首豪迈的《出益州》:“微服孤行出益州,今春病起强登楼。海潮东去连天涌,江水西来带血流。壮士未埋荒草骨,书生犹剩少年头。手执青锋卫共和,独战饥寒又一秋。”1916年,他指挥丰都战役,头中两弹,眼部手术而不施麻药,获得“军神”之誉。1920年,川军团长刘伯承因“千里转战,凌厉无前”而威名大震。疆场厮杀十年,多次负伤,遍体弹痕,乃悟到救国真理。1924年,川军名将刘伯承放弃军阀生涯,走上革命道路,从此“天涯孤旅”,何以家为。程宜芝独力抚养儿子,据说直到1957年去世。
这中间还有一段插曲,刘伯承1927年南昌起义后,在上海小住。他的儿子刘俊泰由于缺乏教养,好吃懒做,带着一个浮浪女人去向他要钱,受到刘伯承的训斥后,竟然跑到巡捕房告发。幸亏刘伯承早有警觉,才幸免于难。刘伯承大骂“这个龟儿子”,很快党就派他去了苏联,对这个逆子也就不再顾及了。刘俊泰1969年死于老家。
四、玄机莫测刘军神——刘伯承(2)
1930年,刘伯承回到中央军委任参谋长,在上海搞地下工作。他化名“林直木”,以教授身份娶了一位名叫吴景春的妻子。吴景春当时居然不晓得丈夫是个共产党,可见刘帅的兵法韬略真是“做到家了”。后来吴景春回忆说:“伯承同志在上海,工作是非常艰苦的,没有一点安逸的时候。白天,到外面做联络工作,到闸北等地讲军事课,夜晚用黑布罩起灯光,一字一句地翻译俄文,常常干到天亮。”人们多以外刘帅只是个“武将”,不了解他的“文才”。其实刘帅是中共最早的编译科长,堪称一名优秀的军事翻译家,很多苏联的军事理论和军事条例,都是通过刘伯承引进和落实的。是他首先将“伙夫”译为“炊事员”,“马夫”译为“饲养员”,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