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两汉往事-第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辟疆是个聪明人,这一点他完全继承了老爹基因,虽然没有“决胜千里”的本事,但察言观色的能耐绝对一流。

    巧合的是,吕雉哭丧时,张辟疆恰好在场。更加巧合的是,吕雉的表现,让这位小兄弟一览无余。

    张辟疆心头一紧,暗想要坏事。他扯了一下前排陈平的衣角,低声说道:“臣有一言,请丞相借步说话。”

    大家肯能会诧异,陈平这个时候突然冒了出来,怎么还戴上了“丞相”的帽子?似乎有些突兀。

    事实上,陈平已经在“丞相”的位置待了两年。

    我这种介绍故事的方式,难免会让大家产生一些疑惑。实际上我也很无奈,为了展现每段故事的全貌,只针对主要人物加以展开,至于其他闲杂人等,甚至一些配角,都没让他们亮相。

    虽然陈平是个牛人,但在上边很长一段故事情节中,真的没他什么事。他七年来的主要精力全部用在拍吕雉的马屁上,没什么新意,也并不怎么出彩,所以让他凉快了这么长时间。说实话,我还是很有些愧意的。

    现在他亮相的机会来了,那就请他登台亮相吧。

    这么多年来,陈平一直极尽马屁之能事,充分得到了吕雉的信任。两年前,曹参病故后,刘盈废除相国一职,恢复“丞相”称号。根据老爹刘邦的遗言,刘盈在得到吕雉首肯后,委任王陵(前边介绍过,后边还将介绍)为右丞相,陈平为左丞相。古人以右为上,王陵的位置自然要靠前一点,因此王陵和陈平算是正副职关系。

    这俩人搭班干到现在,虽然性格迥异,说起话来不怎么对路,但也相安无事,并没怎么闹腾。

    也许会有人问,既然王陵是正职,张辟疆为何不向王老头进言,而去攀扯陈平这位老滑头?

    应该说,这是有很多个人感情在里边的。

    简单点说,张良和陈平的私交密切,并且影响了下一代。

    这份私交还要从“鸿门宴”说起。

    当时陈平还是项羽的小弟,由于他比较能混,在项羽面前比较吃香,当然也有幸参加那次别开生面的宴席。

    那一次,项羽、刘邦、范增、张良以及项梁项庄叔侄都是主角,陈平无疑是配角。然而就是这一次,陈平和张良相识,俩人一见如故。

    后来,刘邦在项梁的帮助下,争取到了个“汉王”的称号。但分封之后,项羽却不让刘邦动身,而把他困在咸阳,无视他的存在,等于软禁。

    如此一来,刘邦很着急,真不知道项羽那个愣头青还会干什么出格事,因此问计于张良。

    而张良也无奈,身困敌营,脑子再活泛,也只能一筹莫展。我前边介绍过,张良长于大略,而短于谋身。刘邦那次问计,让他抓耳挠腮。

    万般无奈,他想到了陈平。这是一个危险的举动,刚认识几天,虽然聊的投机,也相互欣赏,但还没好到伙穿一条裤。此时去找陈平帮忙,无疑算是孤注一掷。

    然而,张良还是去了。场面话说了半天后,张良两手一摊,直言此行意图。这是一次投机,如果陈平去项羽面前动动嘴皮子,可能刘邦和张良的脑袋都要搬家。

    但陈平没有辜负张良的一番心意,他低头想了片刻后,说道:“若要顺利脱身,必须让范增离开几天,调虎离山,方可行事。”

    这句话,是俩人友谊的开始,并且把这份友谊一直延续了下来,的确够不容易的。

    第二天,陈平求见项羽,说“天无二日,民无二主”什么什么的,啰嗦了一大些,随后落脚到给楚怀王熊心上“义帝”尊号。最终,俩人达成一致意见,派德高望重的范增前去办这件事。

    范增临行前,千叮咛万嘱咐,不能让刘邦回汉中。项羽答应了。

    然而,范增前脚刚走,陈平立马上奏:各路诸侯聚集咸阳,军资日重,若不让诸侯就国,恐百姓无力负担。

    项羽脑子转圈比较慢,他一听有道理,马上传旨:天下诸侯,路远的给10天期限,路近的给5天期限,在限期内作好回国的准备;唯有刘邦留在咸阳,陪王伴驾。

    项羽来这一手,实际也在陈平的意料之中。就在各路诸侯纷纷就国之时,陈平给张良送去了四个字:声东击西。

    于是,张良捧着刘邦的“请假条”来的了项羽的面前,表示刘邦想请几天探亲假,回家看看老娘。

    如此一来,项羽开始犹豫了。

    就在项羽犹豫不决之时,张良故意说道:“绝不能让刘邦归乡,若此,他定将在沛县称王。不如派他带残兵回汉中,大王你取其家眷做人质,他绝不敢做乱。”

    项羽迷惑了。他现在甚至有些感动,真没想到张良同志竟然帮自己出主意、想办法。如此一来,项羽动摇了。

    张良离开后,陈平乘机上奏:既封刘邦为汉王,业已布告天下,若不使其就国,恐难以取信天下。

    现在范增不在家,项羽脑子不好使,又没有电话,更没有手机。不得已,抓耳挠腮的想了两天,说了一个字:“然!”

    刘邦一点也不客气,也不给项羽反悔的时间,当即拔营起程,向汉中赶去。

    待得范增返回时,刘邦已快把入蜀的栈道烧干净了。

    陈平刨坑的本事太强,通常情况下都是连环坑,让人防不胜防。项羽那一次,在陈平和张良的通力合作下,成功当了一次冤大头。

    上边说了这么多,实际也只是想得个结论,张良和陈平之间的友谊是极好的。不过返回来说,陈平跳槽过来后,能在刘邦手下混的风生水起,也与这次经历不无关系。

    现在张良虽然不参与朝政,但他和陈平之间的这份友谊却一直留存着,并且影响了下一代。说白了,在张辟疆的眼里,陈叔叔是极为亲密的人。

    如此一来,张辟疆去拉陈平的衣角就很好理解了。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第十一章临朝称制—第一节走上前台(一)
    我在前边讲到过,刘盈的死,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老娘的刺激。

    但事实上,吕雉并没有刻意刁难儿子的意思,她只是做了些自己认为需要做、应该做的事情,并没有考虑到儿子的感受,更没准备把儿子推上绝路。

    客观点讲,吕雉虽然行事有些过火,但并不为错。为了弄明白这一点,就让我们重回过头来,简单分析她所做过的几件大事。

    首先是戚姬母子的死。

    我们看过很多关于帝王将相、造反起义为主题内容的电视剧,虽然大部分都是在胡编乱造,但它们惊人一致地告诉我们:“皇帝”那把椅子是不好坐的,时不时都会有人跑过来抢的。

    吕雉肯定没有看过这些肥皂剧,这一点我敢和任何人打赌。

    吕雉虽然没有看过,但她却很清楚这一点。为能让儿子坐的安稳,就必须灭掉潜在的对手。

    刘如意无疑是刘盈的对手,因为这个结论早在刘邦在世时就已经争辩了好多年。

    由此可见,问题还是出在刘邦的身上。刘邦在世时,围绕“太子”那个位置,动了好几年心思,也把戚姬和刘如意的位置抬的很高,明显盖过了吕雉和刘盈的势头。

    有点社会经验的人都清楚,这个世界上从来不缺少“墙头草”。这种人,有没有本事不重要,重要的是对“风向”把握的很准。

    既然戚姬和刘如意的势头很足,自然就有人前来投靠。虽然这些人在朝堂上不占主流,但请相信,当时参与那场博弈的任何一方,都不是在单打独斗。既然如此,就有各自的小团体。

    简单点说,经过刘邦几年的挑拨,分别形成了以吕雉母子为旗帜的吕氏集团和戚姬母子为旗帜的戚氏集团。

    当然,博弈的结果我们很清楚——吕氏集团胜出。

    政治斗争是复杂的,胜利和失败之间往往是一线之隔,只要旗帜还在,就容易滋生不安定因素。甚至有的时候连旗帜都没有,依然闹腾的热火朝天。

    有鉴于此,在吕雉的心中,戚姬母子根本就没有活着的必要。这不能完全怪吕雉残忍,只能说是形势的需要。

    然而在戚姬母子身上,吕雉做的文章却有些过火。没必要让刘如意死在自己儿子的床上,当然也无需搞那个“人彘”事件。只是要她们的命而已,搞的太触目惊心必然会滋生一些副作用。

    最大的“副作用”,莫过于刘盈受到的刺激,这大出吕雉的意外。

    第二件事就是立外孙女为皇后。

    吕雉这一做法的原由,我在前边是介绍过的,在此就不再复述。简单点说,吕雉这么搞无非是为了确保自己的位置。虽不怎么地道,但也算不上十恶不赦。

    只不过,这种有悖人伦的事情,做将起来,脸皮还是需要一些厚度的。吕雉无疑符合要求。然而刘盈就很不够格了,直到死,他都没能在这件事上释怀。

    第三件事是吕雉和审食其搞暧昧。

    这个生活作风问题,说实话我是不愿意多言的。经年备受冷落、空虚寂寞,搞出这等事,虽然拿不上台面,但也不值得千夫所指。

    因为别指望让所有人,为了贞节牌坊而泯灭**。道德上的谴责就足够了,如果上纲上线,我认为没那个必要。虽然这件事把刘盈刺激的不轻,但说回来,还是他心理承受力太差。

    我在上边主要介绍了三个方面,当然并不全面,比如给刘肥下药那一次,也可以归到这一类。吕雉所做的这一切,只是在按自己的意愿办事而已,并没有刻意刺激刘盈的意思。归根结底还是刘盈太老实,他只是个找错了工作的**丝青年而已。

    但不管怎么说,刘盈还是死了。逝者以往矣。那我们就不再在刘盈身上找话题了,还是让吕雉登台表演吧。

    刘盈的死,对吕雉的打击还是蛮大的,毕竟这是她唯一的儿子。

    发丧时,吕雉“大哭”。这是史书里的记载,实际上,此时的她是不该用这个词的。

    相信大家都“哭”过。在做这件事时,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有两个要素的:一是有声音,具体发声方式就没必要在此演绎了;二是有眼泪,这是伤心痛苦的副产品,具体形态和产生原因我觉得也没必要介绍。

    当然,如果两个要素不全的话,就应该用另外两个字来表示:如果只有声音而没有眼泪,我们通称为“嚎”;如果只有眼泪而没有声音,我们通称为“泣”。

    这三个字,因各自要素不同,表达出来的含义自然有些区别。“哭”是痛苦;“嚎”是无奈;“泣”则是伤心。

    吕雉“哭”的方式却另有一番景象。

    吕雉此时的“哭”没有眼泪,严格意义上她是在“嚎”。如果只是“嚎”也就罢了,关键是此时的她张着大嘴、瞪着两眼、扫视群臣。

    大家可以想象,她这是要干什么?

    这是要吃人!

    也许有人会疑惑,老寡妇死了儿子,伤心欲绝都可以理解,如此搞法有些无厘头了吧?

    事实上,她的举动也完全在情理之中的。

    吕雉这些年来虽然比较难缠,但毕竟只是“太后”,是在幕后操纵朝堂,并没有站到前台。况且,在吕泽、吕释之先后归西后,刘盈又从吕家的手中收回了京城南北两军的军权。

    吕雉这七年来,之所以能有如此大的影响力,一是在朝堂内有自己吕家的势力,二是因为皇帝是自己的儿子。“太后”这个身份,影响力自然不会太小。

    而现在呢?刘盈死了,也就是说自己的身份就相应该有些变化了,至于是变的更好,还是变的特坏,有很多未知数在里边。

    通常情况下,新一届政府成立后,往往会进行重新洗牌。至于如何洗,如何能捞到更多的实惠,这是一门很深的学问。

    也许有人会提出异议。现在刘盈死了,而那个叫刘恭的小娃是太子,自然会继承老爹的衣钵,继续革命下去。

    而刘恭是张嫣的儿子(现在是),张嫣又是吕雉的外孙女,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吕雉都是最大的受益者。

    当然,在理论上的确如此。但如果你真的这么认为,说明你太不了解政治。

    “皇帝”那把椅子,不知道有多少人在盯着。新老皇帝交替之时,最容易爆发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这些事情的操纵者,就是一直陪在皇帝身边的近臣们。天晓得下边跪着的这些人,会不会和一些不地道的诸侯来个里应外合,倒腾出来一些令人猝不及防的事情?更何况,现在京城的军权,并不完全掌握在吕家的手里。

    在朝廷大局明朗之前,吕雉自然是不敢掉以轻心的。

    吕雉此时的表现,是一个危险的信号。与其说她是在为儿子哭丧,不如说是在琢磨陪儿子西游的人选。

    简单点说,她真的准备吃人。
第十章吕氏掌国—第三十三节 刘盈收场(三
    孝惠七年六月的一天,前边提到的那个“美人”诞下一男婴。

    随着这个男婴呱呱坠地,“美人”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因为吕雉的魔掌及时伸了过来。吕雉派人毒死这个“美人”,抱走婴儿,藏匿于自己寝宫。而与此同时,让人通知张嫣,假装腹痛。

    张嫣也不敢造次,慌忙往床上躺。但还没来得及表演,儿子早已送到了她的面前。

    也于当天,在吕雉的授意下,刘盈病歪歪地站了出来,告祭宗庙,将其立为太子。

    此时的刘盈心里很清楚,这是怎么一回事。七年了,他根本没上过张嫣的床,如果这样都能生个娃,那真是太神奇了。

    但是,他现在所能做的,也只有如此了。

    不管怎么说,吕雉导演的这场戏很成功,应该可以弹冠相庆了。

    在这件事上,的确有很多人是值得庆幸的。首先是吕雉,她一直以来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其次是那些被刘盈宠幸过、并且幸存下来的“美人”们,因为她们不会再有性命之忧。

    几家欢乐几家愁,有人“庆幸”,自然会有人“伤怀”。那个生了儿子的“美人”无疑是最为伤怀的,至死没争到个名份,也没留下名字,甚至连儿子都没能看上一眼。她是这场政治斗争中牺牲品,在这个事件中虽然出力最大,但也付出最多,无疑是极其可怜的。

    但就目前的结果来看,她还是取得了一些成绩,毕竟自己的儿子被立为太子,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个婴儿有一天将会成为大汉天下的主人。也许这一冤情,会有机会得到昭雪。

    但这只是“也许”而已。因为令所有人不曾想到的是,这个婴儿的结局和他老娘一样悲惨。这个婴儿的名字叫刘恭,这个名字是吕雉在一大串备选答案中敲定的。杀了他亲娘,还要让他恭顺,真可谓用心良苦。

    当然,目前还轮不到这个婴儿登场,他现在只知道爬乳母怀里吃奶。既然如此,那就让他接着干这件很有意义的事,我们还是继续这一节的主题吧。

    张嫣虽然轻轻松松的有了自己儿子,但现在还没弄清楚他的亲娘是个什么样的结局。

    三天后,张嫣备上厚礼,准备对儿子的亲娘表示慰问。可她令她没有想到的是,宫女悄声回答:“太后已杀之矣”。

    张嫣愣了,在这深宫中,人的生命可以如此渺小,生的能够使万众瞩目,死的却也能悄无声息。她没曾想到,太后会有如此绝情,涕泗交颐,红袖尽湿。

    张嫣失魂落魄地跑到刘盈的跟前,泪流满面地说了这么一句话:“妾所以隐忍为此者,欲救此人耳。今仍见杀。”这是她的真心话,她所做的努力,与其说是为了那个“美人”,不如说是为了安慰刘盈。

    然而,刘盈并没有惊诧,也没有悲伤,只是苦笑了几声。

    对他来说,这已是最动情的表达。因为现在的刘盈,业已心如枯槁、病魔缠身。

    心理上的毛病在于老娘多年来的努力。暴死龙榻上的刘如意,辗转泥污之中的戚姬,身居皇后的外甥女,还有和老娘搞暧昧的审食其……所有的这些,让刘盈一直沉浸在痛苦的煎熬之中。

    而身体上的疾病却要拜自己所赐。刘盈虽然没干过正经事,但吃喝玩乐却比较过分,玩过女人玩男人,在这一方面他是成绩斐然。经年的“劳碌”,淘尽了他几乎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