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世富贵-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高度的白酒是酒精和水的共溶体,很难说是酒精溶于水还是水溶于酒精,与低度酒有根本性的区别,这也是传统的中国白酒都是五六十度高度酒的根本原因。白酒一旦降低酒精度,就会有杂质析出,变得混浊,特有的香味也会迅速消失,不堪饮用。至于前世清澈透明的低度白酒,那是用特殊工艺才得到的产品,在这个世界想都不用想。

    用土办法提高酒精度,有两种方式。一是低温蒸馏,酒精溶液的恒沸点是八十度左右,在这个温度蒸馏可以得到九十五度的酒精,更高就没办法了。再一个是加入吸水的物质,比如石灰和无水胆矾,有实用价值的是加石灰。

    徐平记得七八十度的酒精才有最好的燃烧效果,也就不想再麻烦去蒸馏,便出去找了一包石灰回来。

    把酒倒进大碗里,徐平放了一大把石灰进去。

    秀秀觉得好奇,过来蹲在一边看,问徐平:“官人,你做什么?”

    这种事情徐平也没有做过,心中没底,便不回答秀秀,只是看着。

    石灰一加进去,白酒变得混浊,然后,然后还是混浊。

    徐平才想起来还要过滤的,但拿什么过滤?这个时代的工具实是有点匮乏,一时竟没有顺手的东西。难道就这样放着慢慢澄清?可不能这样开玩笑,酒精会挥发的。

    想了好一会,徐平叹了一口气,对秀秀道:“秀秀,我们来蒸酒吧。”

    秀秀笑道:“官人不是让庄客在外面蒸完了吗?怎么还要蒸?”

    徐平神秘一笑:“这次可有些不同。”

    秀秀也是小孩心性,便随着徐平找了块篾片,剪了蒙在那个倒了酒的大碗上,仔细蒙严实了,又和了泥巴涂在上面。旁边再放一个空的大碗,依然用蔑片和泥巴糊了。

    又找两个陶盆来,把碗放进去,两个碗用竹管连起来。

    徐平便让秀秀去烧水,自己打了凉水倒在空碗的盆里。

    等秀秀烧好了水,便倒进装酒碗的盆里,徐平怕温度太高,急忙加了一碗凉水。也不知道里面到底是多少度,只要不到水的沸点就好。

    一切做完,便与秀秀蹲在一边看,觉得热水温度降下去,便让秀秀加水。

    过了一会,空碗里便有滴滴答答的声音传出来。徐平心中一喜,又找一个空碗来,把接酒碗的蔑片去了,里面小半碗酒,发出浓烈的酒味。

    徐平倒了一些在手里空碗的碗底,对秀秀道:“你到灶下拿根烧着的柴来,带着火星就好。”

    秀秀拿了柴来,徐平接过,拉着她退后几步,手里的柴远远伸到碗底,那酒便忽地着了起来,发出蓝色的火焰。

    秀秀吓了一跳,奇道:“原来这酒会烧!这就是烧酒吗?”

    徐平大笑:“当然当然,这就是烧酒!”

    心中大喜,果然是成了,只是不知道这酒精到底是多少度。这些复杂的问题不用管它,只要能烧着就好。

    等了一会,碗里的火熄了,过去一看,碗底一滴不剩,连水都没有。

    见做出来的酒精合自己心意,徐平便与秀秀又蒸了一会,直到凑足了大半碗才住手。

    依然用蔑片和泥巴把这大半碗酒精盖住,这次不插竹管,徐平让秀秀找了一条长长的灯芯来,就用这碗做了一盏酒精灯。

    把灯点起来,徐平望望天,明亮的阳光洒满天地,根本不知道这灯的火光到底有多亮。只好等到晚上再试了,老天保佑要比油灯亮,不然可有些丢人。

    要把酒精灯弄熄,徐平才发现无从下手。这可是酒精灯,里面装的是高浓度酒精,把火星吹进去可了不得。

    想了好一会,才找了一截竹筒,截短了噗地套在火炎上,过一会才灭。

    见秀秀在一边满脸好奇,徐平对她道:“秀秀,你可记住了,这灯只能这样才能灭,万万不可用嘴去吹!”

    秀秀奇道:“为什么?吹了会怎样?”

    徐平扳起脸来吓唬她:“你别管为什么,如果你去吹了,世上可就没有秀秀这个人了。”

    秀秀看着徐平,过了一会“噗嗤”笑了出来:“官人看我年纪小,便拿这种话来吓我。我又不是小孩子了。”

    徐平见她不信,有些无耐,不让她见见厉害,恐怕以后会惹出事来。

    找了一条细长的竹管,里面弄通了,拉着秀秀远远离开点着的酒精灯,把竹管对准,徐平鼓起嘴去吹。

    这竹管有些长,一下竟然吹不灭。

    秀秀看着徐平两腮高高鼓起的样子,觉得有些好笑,对他道:“官人不要哄我了,累成这样。我去吹给你看。”

    徐平一急,踮起脚来,竹管从上到下对准火苗,猛地一口气吹过去。

    只听“嘭”的一声,酒精灯炸了开来。

    好在粗瓷大碗皮糙肉厚,结实非常,只是炸成了几大块而已。

    秀秀在一边捂着嘴,早已吓得呆了。

第12章 权在手,跟我走

    这一个下午,徐平便和秀秀在小院里折腾白酒,直到快天黑的时候,他们又制了一盏酒精灯出来。

    晚饭的时候,秀秀去厨房拿了几个馒头,锅里还有煮老鸭汤剩下的鸭肉。徐平嫌腻,鸭肉一点也不吃,都让给秀秀了,让她觉得很不好意思,一直到收拾完,不知问了多少遍徐平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来到书房里,徐平点起酒精灯,谢天谢地,比昨天晚上的油灯亮多了。

    徐平来了兴致,一直写完上中下人口手日月水火山石才停下。

    秀秀看着桌上的字,一边跟着徐平念,一边小声嘀咕:“这诗也不是诗,词也不是词,读起来也不顺,更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怎么连起来的?”

    徐平也觉得别扭,其实他根本就记不起自己小时候学的课文了,印象中好像都是有小情节,并不是这样的。

    嘴上却不让人,对秀秀道:“你又不是学诗作词,只是认字,认字就要这样学!”

    秀秀撇撇嘴,并不怎么相信,好在学得还很认真。

    徐平叹了口气,再教下去他也编不来教材了,看来还是要找两本《杂字》、《千字文》之类的来教秀秀。

    第二天起来,徐平找到徐昌,带了几个庄客去库里检验农具。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更何况这是徐平的老本行。

    因为经常要取用,农具库没有落锁,几人径直进去。

    农具摆得还算整齐,徐平一样一样看过去,一边看一边叹气,这里的农具与他的前世差别实在太大。

    比如先说这犁,此时已经使用曲辕犁,这倒没错,但却不是他前世见过的实物。一般来说犁分两种,一种是中华犁,也叫东方犁,特点是原地翻土,不留明显的犁沟。另一种是西方犁,也就是欧洲犁,向侧边翻土,有明显的犁沟。中华犁适于农耕,与中国的小农社会相适应,西方犁适于大规模耕作,特别适于机械化,所以徐平前世西方犁已经彻底取代中华犁。现在正是小农社会,中华犁正好合适,但在犁应用的一些特殊场合,比如开沟,比如收取块根类作物,中华犁还是有些不适合。

    再说种地的耧车,徐平的前世已经被播种机取代。两者的区别,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耧车是利用种子的重力被动下种,播种机是利用动力主动下种。不要小看被动和主动的区别,这正是徐平农机这行的精髓所在,惟有变被动为主动,才能进行人工的精确控制。

    至于其他的镰锄之类,自然也比不了前世进行过各种优化的形制。

    除了原理上,材料上的差别也很致命。在这个时代,优质钢材还是很难得的,很难广泛地用在农具上。大多农具都用的是普通的生铁和熟铁,与此相应的只好做得粗大笨重。

    诸般看罢,徐平想了想,改造农具要分几步来。一是先要改变材料,弄到优质的钢铁,不然做出来的东西难当大用。再一个就是针对具体的农事作业,制造出合适的农机具。

    这是他的老本行,虽然没有动力,做不到机械化,但利用大牲畜再配合合适机具,争取半机械化还是有希望的。实际上他的前世中国在这上面花了几十年功夫,老站长的青葱岁月就花在这上面,他耳濡目染也学了不少。

    新中国的机械工业,本来就是以国防和农业为原始驱动力发展起来的,一直到徐平穿越的时候,农业及其相关工业和国防工业依然是世界上各国工业发展水平的标志。坦克生产国和拖拉机生产国的重合并不是巧合,自古以来,古今中外,耕战都是立国之本。

    依照前世中国农村推行半机械化的经验,钢铁先不说,有几个关键的机械零部件是必需的。一是轴承,不管多粗糙,成本多高,这个不可或缺。再一个链条和齿轮,这些虽不是必需,但最好是有。

    正在徐平冥思苦想的时候,一个阴恻恻的声音传来:“大郎真是心急,一刻也等不了吗?”

    转过头,原来是洪婆婆,正沉着脸看着自己。

    徐平有些摸不着头脑:“婆婆说哪里话?”

    洪婆婆从身上摸出一大串钥匙,对徐平道:“这钥匙我一天没交出去,权就不在大郎手里,你来查库就说不过去!”

    徐平想了好一会,才恍然大悟。

    权,这就是权啊!官府的权是符印,而家的权,就是这一把把钥匙。新媳妇拜公婆,婆婆交权的标志就是把家里钱箱的钥匙交出去。

    看来爹娘没有食言,让洪婆婆回来交权了。

    徐平自然不会与女人做口舌之争,只管闷头不吭声接过洪婆婆的钥匙,一个一个仓库检查了。

    其实一个田庄也没什么,无非是粮仓,草棚,农具,各种牲畜,至于家里用的东西,依然是洪婆婆管着。

    徐昌带着高大全等几个庄客跟在后面,虽然心里欢喜,面上却不能表现出来。洪婆婆这个女人太爱记仇,让他看见了不知什么时候就要穿小鞋。

    诸般交接妥当,众人出了一口气,齐声对洪婆婆道:“多谢婆婆,知院婆婆辛苦了!”

    洪婆婆恶狠狠地看了众人一眼,不甘心地走了。

    知院婆婆,这名字倒是恰如其分,便如知县知州一般,很符合现在的时代特色,不过众人话里却有不少揶揄的成分。

    徐平掂了掂手里的钥匙,笑嘻嘻地对几人道:“如今大权在我手,你们随我走!”

    众人一齐笑着,随着徐平向前院走去。

    把所有庄客叫齐,一起来到门外的麦场里,大家便听徐平训话。

    徐平前世没怎么管过人,惟一的管理经验便是带着民工干活,惟一的管理理论来自老站长的一本小册子:《民兵军事训练手册》。

    老站长也是个妙人,做事一板一眼,公家发的东西都分门别类,保管得极其精良。于是他们农机站的图书室里便充斥着这种书,《民兵军事训练手册》、《赤脚医生手册》、《十万个为什么》、《简易化铁炉》、《炒钢炉炼钢》、《土法炼焦》、《土法制轴承》,诸如此类,当然最核心的还是那一套《农业机械设计手册》。这些书听名字都有历史了,全部都是来自特殊时期及其之前的年代,那时候是无偿发的吗。至于在那个时代之后的书,大多都是《怎样养山羊》《如何养鲤鱼》这种与他们的专业驴头不对马嘴的书。新一代的《农机手册》是之后很久的事了,但几百块的价格又是农机站的经费买不起的,图书室里竟然一直没有。

    徐平前世没有成家,一直一个人住在农机站里。站里的电脑老旧不堪,网络速度慢得能让人疯掉,他的很多时间便在图书室里,花在了这些带着奇异色彩的书籍上。

    看着那些发黄的纸张,徐平就像在翻看一个异世界的历史。他无法想象那是一个怎样的时代,字里行间,可以感觉得出来,整个国家从上到下的每一个人都随时准备着打仗。科技工作者们埋头干一件事,如果地球成了废墟,怎样用他们的知识以最快的速度重建人类文明,或者说是带领中国人民怎样快速重新开始工业社会。或许还有一些是他接触不到的知识,那些知识里另一些科技工作者正在研究怎么让地球成为废墟。他能感觉得出来,那时候的中国人头顶上悬着一枚随时要爆的大炸蛋,感受那时的人心真是一种说不清的感觉。他犹清晰地记得《民兵军事训练手册》的开篇:防空、防原子、防化学常识,没有任何花哨,开宗明义!

    虽然管理经验不多,徐平也知道一个团队的核心是组织能力。

    在徐昌帮助下点了名,虽然答的人嘻嘻哈哈,什么样的都有,总算是搞清楚了自己手下的人力资源。

    此时庄里的庄客一共是三十二人,其中有六人专职放羊牧牛,还有两人专职照顾菜园,三人照看果园兼杂务,平时在地里干活的是二十一人。

    二十一个人,面对几万亩地,这个玩笑开得有点大。

    然而老爹给的本钱只是一百贯足,雇人是再也雇不起了,只有从这些人身上想办法,除非徐平想出办法弄来快钱。

    看着众人,徐平的第一反应就是按照军事编制分组。在他的经验里,民工都是自然有工头的,不用他操心,他的理论来源自然是民兵编制。

    三十多人,刚好分成三个班,班里再分组,简单易行。

    徐平说出自己意思,立即引来争论,首先是在名字上,班组这种名词庄客理解不了,也接受不了。

    徐平倒不坚持,乱了一会,决定全部庄客分成三班,为头的叫做押班,下面再分伙,伙头为首。

    见再也争论不出什么来,徐平便让众人回去,自己商量如何划分。大的原则定下来,一班专门负责放牧果园菜园杂务,其他两班则跟着徐平干活。

    看着众人嘻嘻哈哈地往回走,徐平叹了口气。那本民兵手册诸般都好,就是涉及到组织时太过简略。尤其是班组的组织,极端强调的是听取普通成员的意见,而几乎不提如何维持纪律。

    偏偏徐平很清楚纪律的重要性,但他怎么会碰到与那时候的民兵那样素质的庄客呢?

第13章 粽子

    四月辛未,十四,乾元节。

    这是当今皇上的生日,若与徐平的前世比较,这就是此时大宋的国庆节,规模或有差别,但也相差不多。东京城里的官儿清早给皇上庆过生日,便开始放大假。民间也一样,诸色人等放大假给皇上过生日。当然如徐平家酒楼这种经纪人家,正是赚钱的时候,不但不放假还要更忙。

    吃过早饭,徐平换了一身新衣,优哉游哉地晃了出来。

    一众庄客见了他纷纷行礼问好,明显亲近了许多。

    快到大门口,刚好撞见一个小姑娘从外面进来,穿了一身新衣,面皮白净,一双柳叶弯眉,未开口已见笑意,手中提了一串粽子。

    门口的庄客纷纷向她问讯:“苏儿小娘子起得好早。”

    那个小姑娘笑着一一示意,进了门,刚好撞见徐平,看了一会,掩口笑道:“这便是小郎君吧?我家娘子包了些粽子,让我给你送来。”

    徐平目瞪口呆,小姑娘看起来也就是十岁左右年纪,竟然一口吴侬软语,让人一见就心生亲切。可这人自己从来没见过,甚至都没听过!

    见徐昌从自己身旁经过,徐平一把住,来到一边低声问道:“这个小女孩是什么人?我怎么从来没见过?”

    徐昌看看那个小女孩,低声对徐平道:“这是林秀才新讨的女使,给林家娘子做贴身婢女使唤,昨天秀才带回来的时候有些晚了,所以大郎不知道。她与秀才一般都是苏州人氏,流落京城,才卖与林家。因是思念家乡,秀才给她取名苏儿。”

    徐平点头恍然。苏州在吴越时代为平江军,归宋后已改回原名。林文思正是苏州人,不过他与林素娘都多年生活在汴梁,早已没有家乡口音。

    徐昌看看徐平脸色,又低声道:“苏儿小娘子据说出身于官宦人家,因家道中落才卖身为奴,是知书识礼的。”

    这话说得就有几分暧昧,徐平却没有听出意思。

    上去见了苏儿,接过她手中的粽子,道过了谢。

    苏儿道:“这是我们苏州口味的棕子,用的上好糯米,箬叶包成,与开封府的有些不同,官人尝尝口味。”

    徐平漫声答道:“林家娘子有心了。”

    心中却大大地不以为然,这很稀奇吗?他的前世满大街卖的都是这种粽子,想换个口味还难呢!只是现在宋朝棕子大多还是用粘小米,外面用的是菰叶,与后世有很大差别。

    苏儿倒也不在乎徐平的表情,又道:“我家娘子还有事要拜托官人,听说官人正在平整田地,还请有空的时候过来帮一帮,在家周围栽几株桑树,闲来无事养蚕织几匹绸绢。”

    林文思一家住在河边新起的小院里,因是读书人,要的就是清幽。徐平本来就要在庄院周围种植桑树,忙一口答应下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