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官城扇-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雨露送到远处一个亲戚哪里治病去了。就这样封来顺虽然做了恶,知道的人不多,他也没有受到任何影响,而李铁匠的儿子李凤鸣和齐凤露都出去当干部了,一个在乡里,一个在县城。
干了半天活的民工们就像远征归来的汗牛,累得一躺下就睡着了,很少有人听到老铁匠夫妇的哭声,也没有人去多操他们家的闲心。李冬阳没有午休的习惯,又为李铁匠女儿的不幸遭遇伤感,便信步来到李铁匠隔壁的苹果园中。此时的苹果园,花儿正争芬斗艳,妩媚极了。红的,白的,满眼皆是,令人心驰神往。置身于此,好像进入美妙仙境一般。这里没有工头的吆喝声,没有忧愁和烦恼,只有鸟语花香和宜人的春色,于是李冬阳信步向花海深处探游而去。
一声声清脆的鸟鸣,把李冬阳吸引到叶更茂,花更鲜,香更浓的地方。鸟鸣之声愈加清晰,啊,他看见了,那是一只身披绿色羽衣,面部黑白相间,肚皮纯白如雪,小巧玲珑的鸟儿。他不敢近前,因为鸟是害怕人的,他不能侵犯它的主权而占领它的领地,让它也惶惶不可终日,只好远远地站着观看。起初那只小鸟欢快地为他歌唱,好像迎接客人一般。后来却发出凄楚求救般的鸣声。
李冬阳感到十分疑惑:难道小鸟也有遭受同类欺凌的苦难么?难道它也有满肚子的委屈要向异类吐诉吗?于是他向着树荫深处走去。越来越近了,这时小鸟不安地暴跳起来,但却不能飞去。更近了,李冬阳才发现有什么东西缠住了小鸟的一只脚,使它无法腾飞。他义无反顾地跑上去,一把抓住小鸟,为它松绑。而小鸟却以为命之将绝,发出非常凄惨的鸣叫声。李冬阳把缚住它的一缕头发解开,看着它似乎含有眼泪的小眼睛在眨巴,不禁想道:如果我是个好玩鸟的人,这只鸟儿从此就要成为玩物而被无休止地折磨,直到它悲惨地死去。然而我是深深受害而决不会再加害于弱小者的人,于是把手一扬,将它放归大自然,让它重新飞上蓝天,去寻找原本属于自己的生活。
第一章(8)
鸟儿飞走了,一切又恢复到原来的样子。忽然在苹果树丛中传来人的说话声,李冬阳从树叶缝隙里看去,白团扇的大女儿如绢正和一个人紧紧饱在一起亲吻……
李冬阳不敢多看,又忍不住想看一看那个男人是谁,他看了一阵子不认得那个男人,见那个男人在脱衣服,他就赶紧悄悄离开。此时远处传来了开工的哨声,李冬阳陡然产生一种像小鸟临难时的紧张情绪,同时也在为如绢担心。正当这时,忽然天昏地暗,狂风大作,那早放的花朵被吹得纷纷落地,就连那未放的蓓蕾也将面临厄运,要经受一番风雨的洗礼。
李冬阳不禁发出感慨:小鸟被缚住,偶尔还有人类相救,但人类被困住时却束手无策,无人相救,甚至连可怜你的人都不敢可怜。更可悲的是,那些无辜的花朵被狂风任意摧残之后,又有谁能救得了它?它随风而去,不知前途到底又会怎样?就像李铁匠家那个被封来顺无辜弄成疯子的少女,她的未来究竟会如何?
柳家湾的人说,三十年前人寻病,三十年后病寻人;柳家湾的人还说,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李铁匠的小女儿虽然失踪了,可是换来了儿子李凤鸣和大女儿齐凤露后来的大红大紫,也算得失相补。
在离开苹果园的时候,李冬阳突然在想,白如绢相处那个男人到底怎么样?她母亲知道吗?那个男人将来会对她好吗?如绢面临的将是狂风暴雨还是明媚春光?
岁月无情,时代有痕。
一个人,一个时代,都无法改变自然规律,不管他是伟人还是凡人。毛主席那么英明的人也逃不过自然规律,1976年的9月9日他与世长辞。李冬阳从春天劳动改造到秋天,毛主席逝世以后,别人要忙追悼会的事情,他们这些劳动改造的人才都让各回各家。
在离开古河大堤的时候,李冬阳这样认为:一个人能够改变社会,也能够改变自己的人生,但是改变不了自然规律,天永远比人大。
1976年毛主席的逝世,预示着文化大革命的彻底结束,庄志酬也在这个时候被安排在官城工作了。庄志酬离开家的时候,小白疙瘩偷偷把李虎彪死的时候掷到他卖油挑子里边的扇子,给了要去官城县李师公社教书的儿子庄志酬,但是他没有说明这把扇子的具体来历,也不想让儿子心理上承受什么压力。儿子和白蒲扇的恋爱他没有阻止了,现在儿子要到李师高中教书,多是冲白蒲扇去的,因为那姑娘也在那里教书。儿子曾经问过扇子的来历,他没有仔细说,只说是自己捡的。就连儿子问他为什么叫小白疙瘩,那么大白疙瘩又是谁,他也没有说,因为被卖给庄家是他心中一生的痛,穷人也有自尊心,他不想再提当年伤心的往事,他从来不认为忆苦就能够思甜。
庄志酬是一个工农兵大学生,不是造反派。1966年文化大革命一开始,全国的高考都被取消了,直到1971年,大学才重新开始招生。招生是招生了,主要问题是在经历了那样一场###之后如何招生。由于毛泽东坚决反对高考,凭一个人的力量左右了这个中国,大学生上学也恢复了唐朝以前的推荐制度。大学的新生直接从工人、农民和士兵中推荐产生,而不是通过高考。报名者必须当过三年以上工人、农民或士兵。这就是“工农兵大学生”的由来,以至于后来一个人因为当过农民,当过兵,又到工厂里当了工人造反派,就被毛主席钦点了党的副主席。
中央政府把新生名额分配给各部、各省和部队,再由它们逐级向下分配名额,一级一级地分到工厂、县和师。毛泽东认为,这样做打破了高校主要招收干部和知识分子子弟的局面,能够给工农子弟更多的上大学机会。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很快,干部子弟就又占了新生的多数。原因是,1966年以后,由于所有的大学停止招生,所有干部子弟也都去做了工、农、兵,因此也都具备了工农兵大学生的资格,指标能够到老百姓手里的很少。在1970年,只有不到1%的中国人受过高等教育,而大学的录取名额在中国许多地方不到适龄青年的千分之一。在一些地方和单位,推荐过程由于裙带关系而腐败变质。1972到1976年,百分之七十通过推荐上大学的学生是干部子女或者有政治背景的人,本科学制也从四年缩短到三年。由于在劳动中荒废了学业,以及新生的水平参差不齐,一些教授抱怨说一些大学生的水平还不如高中生。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庄志酬成为幸运者,他这个农民的儿子居然因为村党支部书记的喜欢,在1972年上了本科大学,1976年分配到李师高中去教书。
庄志酬参见工作的第二年,他父亲得病死了,医生说是因为某种思想压力长期抑制情绪所致。庄志酬不知道他父亲会受什么情绪压制,问父亲,父亲不说。其实他就是因为那把扇子而整天提心吊胆,怕别人追查扇子,怕李虎彪的案子牵涉到自己,连累了孩子,志酬可是他生命的全部。
父亲去了,庄志酬就经常想起父亲的好,有时候就到民办教师白蒲扇家里劳动一阵子,以此纪念自己的父亲。他和父亲相依为命,现在只他一个人了,就经常想起父亲的音容笑貌来:父亲是一个很老实的庄稼人,但是对他的培育是伟大的,他的成长,父亲倾注了全部的心血。庄志酬仅初中、高中就经历过三次辍学。小学五年级的时候轰轰烈烈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停课闹革命。文化大革命结束时又因为家庭困难主动提出不上高中,父亲含泪劝道:“不读书你将成为一个终生无用的人,会和我一样,还是读书吧。”他母亲是个没有什么见识的人,立即反对道:“读那么多书,识几个字就行了,咱们村里读书的没有一个有出息。”他父亲不吭声,去找了支部书记……高中没有毕业庄志酬又不想读书了,因为当时上大学是推荐的。他父亲毅然说:“读完吧,读了那多的书,不会白读,我一阵子就吃亏不识字!”父亲的话使他鼓起勇气把高中读完,后来还真上大学了……
第二章(1)
庄志酬的父亲有病以后并没有告诉儿子,快不行的时候庄志酬才知道,他现在非常后悔,他没有好好陪治疗疾病,他回去的时候父亲已经卧床不起。父亲病重的那段日子里,由于工作忙,庄志酬回去照顾他的比较少,可是每逢回去,父亲从来不谈病情,总是问他工作是不是顺利。有时他连笑的力气都没有了,眼睛里却放射出满意的光来,他看着父亲的腿瘦得只有胳膊那样粗,皮肤上面满是黑斑,大小便有时失禁……忍不住掉泪了。父亲却很豁达地说:“我没事的,等我的病好后去你工作的地方看一看。后来,庄志酬的父亲终于走完了人生的历程,很安详地离开了儿子,儿子抚摸着父亲安详的遗体,不禁失声痛哭……现在庄志酬很想再尽一份人子孝心,但他的父亲已经在九泉之下了。
()好看的txt电子书
有人说庄志酬后来的升官与送礼没有关系,平时也没有桃色新闻,老百姓就说这年头像庄志酬这样的干部已经不多了,不过他的高升却与他父亲给他那把精美的扇子有关。那把扇子就是李虎彪被枪杀时无意之中抛到庄志酬的父亲的卖油筐子里边的,也是文化大革命中造反派从李冬阳家里抢劫后送给上级造反派头目李虎彪的,他比较喜欢那把扇子,因此经常爱不释手,就是在毛主席死的时候他都没有忘记带那把扇子。庄志酬拿着那把扇子,看见上边是一幅画和一首词,画是李白醉酒而归,伏鞍休憩的情景,词是狂草书法,其中有几个字庄志酬还不认识,他是向一个书法家请教之后才弄清楚词的内容。那首词是林逋的作品:
吴山青,越山青。
两岸青山相送迎,
谁知离别情?
君泪盈,妾泪盈。
罗带同心结未成,
江头潮已平。
人们之所以认为庄志酬当上领导干部是靠送礼爬上去的也不无道理,人们知道文物和古董是很值钱的。于是有人说庄志酬一把扇子就卖了几万块,有了钱,他就从一个教师摇身一变而步入仕途,且平步青云,一路顺风,短短几年时间就攀升到官城县县委书记的要职。有些人不知道庄志酬是怎么上去的,只是关注他、猜测他、议论他,甚至几个关于他升官的版本也被人们议论得纷纷扬扬……其实关于卖扇子的事情不是谣传,没有卖几万块,也不能算是送礼。庄志酬从他步入仕途的那一天起,就如同禾苗盼甘露那样渴望着出人头地,想摆脱底层小人物的坎坷命运,最终他是凭着自己出色的工作表现,一步一步走向成功的,如果说扇子有功劳,也只是起了一个引见的作用。他不像柳絮远和封来顺等人有干部家庭背景,也不像他们在人们的印象里当官就是为了自己聚敛钱财。
庄志酬后来发迹于官城县委宣传部。他当初能够从一个教师调到宣传部确实是起因于一把古邑白家制造的扇子,因为扇子他调到宣传部,一步步干上来。庄志酬之所以选择进入宣传部,是因为他对书法、绘画等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并经常“挥毫泼墨”。他最爱写的字是大稳乐思。大者,气度;稳者,稳重也。而乐者,悦也;思者,智也。他说,这四个字不仅是他为官为人的做人原则,也是搞好宣传工作应该具备的素质。他在学校就坚持接近宣传部,他认为不同的宣传部有不同的益处和作用,很锻炼自己的口才和能力。
庄志酬因为出身好,是顾农成分。工农兵学员毕业的时候是不分配工作的,后来也按大学生对待安排。1976年他被安排在李师乡的高中教书。同时分配到李师高中的还有他的同学叶衬花、舒展、柳絮远、李景星、李有明和封来顺。当时学校只有一间空着的大宿舍,让叶衬花、舒展和庄志酬的女朋友白蒲扇住了,他们几个男教师没有地方住,老校长张虎山的亲戚家是李师村的,他就让几个年轻人住在他的亲戚马嘉家,直到第二年吕启明当了校长,他们才从马嘉的家里搬到学校去住。张校长退休回家之后庄志酬再也没有见过他,后来他的儿子张巍被白团扇的女儿白如绢杀害,庄志酬也只是听说后惋惜了一阵子,由于工作忙他始终没有顾得上去看望老校长张虎山。
第二章(2)
后来教师可以到行政部门去当干部,有点门路的人,削尖脑袋打通关节跳槽,谁还愿意当教师?比如舒展是一个县革委会副主任的女儿,没有教几天书就调到李师公社当干部去了,后来上边要求乡镇配备女干部,她还当了公社革委会副主任、副乡长,李有明也是个有背景的人,离开教育战线调到组织部了几年,后来到下边去当了公社革委会副主任,李景星调到宣传部当了科长,封来顺到县委办公室镀金之后当了副主任,只有叶衬花、柳絮远和庄志酬仍然在李师高中教书。
教师并非天生就笨,一旦步入政界,就有可能凭着自己的知识和才干日渐高升。官城这地方的县长、副县长和十余个局委的一把手原来都是教师,现在他们可今非昔比了,一个个容光焕发,神采奕奕,走在大街上把脸仰的想比天高,好像他们不看路之看天,好像他们和纯粹的教师是不一样的,他们当初是干部型的教师,而庄志酬和叶衬花是教师型的干部。
庄志酬没有门路,参加工作已经两年多了,仍然在学校里边教书,连和民办教师白蒲扇的恋爱关系都没有确定下来。按照他的同学们说,当时如果能够有一百块钱去送礼,他就有可能到党政机关里去工作,可惜他已经父母双亡,家里穷连一百块钱都没有。他现在已经不能和柳絮远和叶衬花比了,叶衬花已经是副校长,柳絮远是宣传部长柳荫厚的儿子,提拔只怕是早晚的事情,柳絮远之所以到现在还没有被提拔,据说是他的后妈从中作梗。
庄志酬既然出不了教育界,他就自嘲般说教师怎么好,说李师这个地方怎么好,他情愿在这里干一辈子。
李师这个地方确实不错,柳家湾在山之南水之北,是一个依山傍水,绿树成荫,环境宜人的山村。庄志酬没有事情的时候爱和白蒲扇登上村东的山顶极目远眺,总能看到蜈蚣山上边温柔的云雾向村子里慢慢弥漫,团团滚滚,迷迷蒙蒙,使村庄宛如处在仙山圣水之中。
白蒲扇给他讲了这里的典故:老人们说,蜈蚣山也叫娘娘山,刘秀和王莽在中原鏖战的时候有一次出征前和妻子约定,如果旗倒就说明自己兵败了,让她自己逃生。结果刘秀打了胜仗,他想试一试妻子对他是否忠心不二,故意命令手下把旗帜放倒。刘秀的妻子以为丈夫兵败,就上吊自杀了。刘秀见到妻子的尸体时痛哭流涕,追悔莫及,人们为了纪念那个忠于爱情的女人把蜈蚣山也叫娘娘山,但是山的形状太像蜈蚣了,因此当地的人仍然叫它蜈蚣山。人们又说蜈蚣山那种美丽的景观是龙在含珠吐雾,是紫气东来,龙脉一个劲儿地向柳家湾汇聚,村里必出贵人……
傍晚,夕阳与晚霞一齐映照在柳家湾村南边的织女河里,河水如玉带缠绕,金星闪烁,把整个山庄衬托得如同蓬莱仙境。庄志酬和白蒲扇散步的时候她又讲典故:那条织女河是王母娘娘追打私配牛郎的织女时,不小心把自己的玉镜掉在河里了,因此河水特别秀美。蜈蚣山背着柳家湾,织女河映照着柳家湾,村里要么出达官贵人,要么出美女贵妇或者皇后娘娘……爷爷的爷爷说北宋名妓李师师的故乡就在李师村,李师村就是因为李师师而得名。奶奶的奶奶说李师师原来姓王不姓李,是因为当了妓女之后才改姓李的,为什么姓李,不知道,可能是老鸨儿姓李。姥姥的姥姥说,为什么织女河两边的村庄在李师师之后没有再出过贵人呢?是因为李师师的原因,她和皇帝睡过觉,是个假娘娘。就这,她已经把蜈蚣山和织女河两边的地脉给吸尽了,以后这里别指望再出什么大人物。姑姑的姑姑说是因为这里已经出过一位真娘娘,就是刘秀那个殉情自杀的夫人,不可能再出女贵人,要出也是出个男贵人,哪怕是这里的姑爷。
庄志酬不禁大笑起来,他知道白蒲扇是在拉拢他,可他就是只处朋友,就是不提婚姻之事。
白蒲扇看庄志酬心情很好,就说:“也许是因为柳家湾和李师村山清水秀的原因吧,这两个村里有不少美女,这些姑娘一个个漂亮俊俏。小伙子也一个个英俊潇洒,可就是真的没有出过什么贵人,连正部级干部都没有出过一个,如果说地区的书记柳荫功算一个贵人的话,她也只是一个正厅级干部。”
“那已经不错了,我们村只怕连正处级干部也没有出。”
“将来你填补这个空白。”
“我,凭什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