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铁骨-第9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蝴蝶的翅膀正在缓缓翕动,现在就看安毅和安家军,如何翻云覆雨,改写历史了!
正文 第一三九三章远东巨变
为了巩固在东北的统治,源源不断地获得东北的战略物资,日军大本营下令,从华北日军中抽调十三个师团回援,整个东北的局势,瞬间变得危机四伏。
海参崴,苏联远东军区司令部会议室。
远东地区最高军事长官布柳赫尔元帅目光严峻:
“同志们,根据我们情报部门获得的最新消息,日本调动了近五十万军队,进攻我们的盟友抗日救国军,而我们远东红军的主要兵力,却被牵扯在贝加尔湖地区,大家说我们应该怎么面对当前的局面?”
临时担任远东地区苏维埃主席的柳申科夫道:“我补充一下:自从与抗日救国军秘密结盟以来,我们已经获得中国西南地区援助的五万吨粮食,十条经过改造后可以生产制式武器的军工生产线、一条科技含量很高的机床生产线(叙府机械研究所三三年的成果)、可月产钢铁两万吨的全套炼钢设备、一条中西药物生产线、一条电子管生产线、一条塑料化工生产线、三套高硬度合金制造工艺,而且后续的援助正在源源不断向我们送来。从这些援助物资中可以看出,叙府方面与我们进行合作是非常有诚意的,也值得我们真心交往,所以我希望大家能够站在长远的立场上,充分考虑我们与救国军的合作问题。”
会议室里窃窃私语,大家意见不一,有的认为这种合作纯粹是利益上的交换,不值得真心对待,有的认为可以进一步加大合作力度,把对方视为平等交往的伙伴,携手对抗苏维埃中央和日本施加给远东地区的压力。
讨论了许久,依旧没有结果,阿穆尔独立第二军军长安东洛夫坐不住了,站起来大声说道:
“同志们,我认为与救国军的合作还应该加强,并且把对方当做我们可以信赖的盟友,放开一切限制与之合作。现在我们虽然不能主动出兵,但是却可以帮助救国军转移民众至远东地区,来帮助我们进行生产。
“可能大家关注于我们取得的系列突破,却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的后勤补给日趋严峻。现在远东的发展是畸形的,自从我们从古格拉集中营里解救出上百万被斯大林无辜迫害的苏维埃公民后,我们的人口总数已经突破了1300万,这样的人口基数,不仅解决了我们的武器研究科研力量严重不足的问题,在物理、化工、电子等方面也组建了我们自己的研究中心。
“斯大林同志可能是担心苏维埃联盟太强大了引起世界各国的恐惧,把全国近半的科学家、学者和工程师送进了集中营,还有整个苏维埃联盟各军区中四分之三的红军指挥员都在古格拉服刑,现在可好了,全部都到了我们远东,极大地充实了我们的实力。由于吸纳了大量被肃反的红军将士加入我军,现在我们的军队总数已经突破了一百三十万,也就是说,十个人中间,就有一个是军人,还有其他大量为军队服务的人,而这么多的人,都要我们考虑他们的民生问题,尤其是填饱肚子的问题。
“随着日军重兵向北满聚集,平坦辽阔无险可守的三江平原,我不以为能够守住,因此未雨绸缪是必须的,也是当前我们唯一能帮忙的事情。一旦这些中国移民加入我们远东,将极大地充实我们的人口基数,尤其是从事农业的人口。许多同志可能担心我们的远东会不会出现中国人鸠巢雀占的事情,我认为大可不必,现在我们远东军区中的五万华裔军人,已经全部转入救国军系统,在中国境内与日本作战,我们苏维埃牢牢地控制着优势数量的军队,还有大量军工企业。救国军的补给,必须从我们这里才能获得,他们根本就不具备挑战我们的资格。所以,我认为应该从这方面予以考虑。”
从古格拉集中营救出来的原黄埔军校工兵顾问互林,算得上是布柳赫尔和柳申科夫等人的挚友,他现在担任着远东苏维埃经济部长职务,他非常赞同安东洛夫的观点:
“是啊,同志们,如果我们不能解决我们从事农业劳动人口不足的问题,一旦日本人封锁了我们的港口,断绝我们与外界联系的通道,我们的粮食补充将会出现大问题。大家都知道,同等情况下,中国人是最会垦殖的,由他们经手的粮食亩产量,要比我们集体农庄的产量高出一倍以上。既然他们有这方面的专长,我们为什么不考虑充分利用呢?我们的人民可以解放出来,从事更为重要的工作,这对稳定当前的局势最为有利。
“大家都知道,现在莫斯科苏维埃联盟中央已经在《真理报》上,公开抨击我们远东苏维埃政权是分裂苏维埃联盟的罪魁元凶,是伟大的苏联红军的叛徒,是全体苏维埃联盟人民人人得而诛之的对象。莫斯科还向远东民众发出了悬赏,我们在座每一个的人头可都高达上百万卢布,可以说,我们和苏维埃之间的默契已经被打破了,战争的危险正在一步步向我们逼近。
“在这种局势下,未来我们肯定还得扩军,虽然我们自己可以研究建造枪炮、飞机、坦克等所有武器,但前线的将士们总得吃饭,科学家、工程师和工人,也都得填饱肚子,人民群众如果连最基本的生存权都无法得到保证,还会一心一意地支持我们吗?因此,吸纳中国移民,实际上已经成为关系到我们远东苏维埃生死存亡的头等大事,我建议应该将此列为除备战外最重要的事情来抓,各级政府和军队将领,必须要引起高度重视。”
太平洋舰队司令维克特洛夫补充道:“不仅仅是农业问题,渔业方面的劳动力缺口也很大。现在造船厂正在大量利用我们的优质原木生产渔船,但却受困于人手严重不足,渔业生产发展不快。
“相信大家都知道,我们远东三面临海,象一个巨大的半岛深入到太平洋和北冰洋中,海岸线漫长,边缘海众,许多地方受太平洋暖流影响,地处暖、寒流交汇处,鱼类资源丰富,如狭鲟、鲱类、鲱鳟类、鲽、沙瑙鱼、拟石蟹、雪蟹、抹香鲸、海狗、海獭等可以提供大量肉食。我们的符拉迪沃斯托克、鄂霍茨克、马加丹、科尔萨科夫、亚历山德罗夫斯克等港口都是优越的港湾,不充分利用起来实在太可惜了,所以我认为吸纳中国移民刻不容缓。”
随后,瓦西里、安德列斯、拉平等远东军事将领和维什卡夫、拉多穆夫等远东苏维埃政权官员,也表示支持从东北大举移民,于是这一计划就这样通过了。
随后布柳赫尔元帅宣布今天会议的第二个议题:既然现在已经与莫斯科苏维埃联盟中央撕破脸了,是不是要拉起一面大旗,来作为己方正义的证明?
布哈林曾经是苏维埃联盟中央领导核心之一,但在斯大林破坏列宁时代所确立的集体领导原则夺取了苏布及苏维埃联盟国家最高领导权后,对他的统治存在一定威胁的布哈林被迅速剥夺所有权利,并于去年关入了集中营。
布哈林对于斯大林可谓充满了积怨,此次他和许多从集中营被营救出来、至今依然在调养身体的老政治家、军队高级将领一起,受邀出席会议,听到布柳赫尔抛出的讨论议题后,主动站了起来,挥舞着双拳大声说道:
“同志们,我认为应该把托洛斯基同志请到远东来,担任我们的领导人。众所周知,伟大的十月革命,是列宁同志和托洛斯基同志一起发动的,托洛斯基是列宁同志最亲密的战友,红军的缔造者,共产国际的主要领导人,并且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们党认为托洛斯基同志在十月革命中居主导地位,是起义的钢铁灵魂。
“苏维埃联盟中央成立后,托洛斯基同志先后担任外交人民委员、海陆军人民委员、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等职务,他的画像,长期与列宁同志的画像双双并列挂在一起,列宁同志病逝前,布尔什维克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们发言结束均高呼口号‘我们的领袖列宁和托洛斯基万岁!’由此可见,托洛斯基同志在广大革命同志中,是拥有广泛支持力的!
“据我所知,列宁同志原本属意由托洛斯基同志来担任苏维埃联盟中央领导人的,并给他留有遗嘱,关键时刻用来制衡篡党夺权的斯大林,但由于当时我们没有看清楚斯大林的本质,受到他的蒙蔽,反而对托洛斯基同志诸多攻讦,导致了此后一系列悲剧事件的发生。现在看来,托洛斯基同志是正确的,我们的党,失去了民主的氛围,已经被一个独裁者所掌控,所有的国家权利、政府机构、军队和警察等全部围绕一个人转动。
“十月革命时期的国家领导人,包括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托姆斯基等同志几乎全都被独裁的斯大林罗列罪名杀害,军队的领导人中,图哈切夫斯基、阿尔克斯尼斯、雅基尔、乌波列维奇、加马尔尼克等同志先后遭到毒手,列宁同志的夫人克鲁普斯卡娅被独裁者斯大林无耻圈禁,身为其妻子的娜杰日达。阿利卢那娃同志也受不了专制而自杀,我和李可夫、拉狄克、皮达可夫、克列斯廷斯基、柯拉夫斯基、叶戈罗夫同志若不是及时得到远东军区的同志们营救,我想也活不过明年。
“这样一个暴君,这样一个独夫,这样一个亵渎苏维埃联盟的可耻罪人,我们必须团结起来,坚决地推翻他,为我们伟大的苏维埃联盟寻找一个真正英明的领导人,而显然,托洛斯基同志符合这个要求。”
布哈林的讲话,犹如一颗炸弹扔到了会议桌上,所有的人都惊呆了。要知道自从二七年十二月召开的苏维埃联盟十五大上,托洛斯基等反对派骨干被开除出党,斯大林取得了对苏联的绝对控制后,托洛斯基便成了苏维埃的一个禁忌。
在斯大林的铁血手段下,托洛斯基全家都被杀光,大儿子谢尔盖。谢多夫原本是一名工程师,在莫斯科高等技术学校任教,去年被流放,今年年初被送到莫斯科枪决;二儿子列夫。谢尔盖在巴黎做完阑尾手术后离奇死亡;托洛斯基的两个女婿被枪决,一个女儿“因病”死于二七年,第二个女儿三三年死于柏林,第三个女儿从去年开始便在西伯利亚集中营接受改造,这次幸运地被救了回来。今年年初,著名的物理学家、重力量子理论的创始人之一马特维。彼得罗维奇。布龙施泰因开玩笑说他是托洛斯基的亲戚,结果立即被作为托派分子逮捕,押解到古格拉集中营接受改造,若不是远东军区及时营救,估计也撑不到年底就会死去。
至今为止,仅仅只是军队中,除开远东军区外,八十名最高军事委员会委员中的七十五名,十六名集团军司令员中的十五名,一百九十五名师长中的一百一十名,二百二十九名旅长中的一百八十六人以及所有军、师、旅政治委员和三分之一的团政治委员被逮捕、枪杀,或者送到古格拉集中营进行改造,恐怖的浪潮高悬于苏维埃联盟的上空。
会议室里沉默了一下,饱受斯大林迫害的原苏维埃联盟中央领导人李可夫、拉狄克、皮达可夫、克列斯廷斯基、柯拉夫斯基先后站起来,表示支持这个决定,正式与可怕的独裁者斯大林决裂。
在关入集中营前长期担任红军总参谋长的叶戈罗夫元帅,也对斯大林的高压统治心有余悸,站起来表示同意。
随着远东军区被肃反风潮吓坏了的将领全体站起来表示支持,布柳赫尔元帅终于下定决心,一锤定音,决定邀请流亡于墨西哥的红军老上司托洛斯基到远东来,担任远东苏维埃中央总书记,光明正大地摆开擂台,与莫斯科和斯大林对决。
由于安毅出现的蝴蝶效应越来越大,远东地区风云突变,国际局势也随之发生重大变化,中国能从这样的变化中得到什么好处呢?请听下文分解。
~~~~~~~~~~~
免责声明:本文引用之数据,大部分来自党史研究资料,与本人立场无关。本书是历史架空小说,只是阐述一个历史变化的可能性,与现实无关!
正文 第一三九四章日苏开战?
南京,憩庐。
出访欧美各国,因中日战事陡然升级,在与捷克斯戈达军备工厂签订1000万镑长期借贷协定后,赶赴德国乘坐柏林至叙府航班,然后再转机回到南京的行政院副院长孔祥熙,带着妻子和两个女儿拜访蒋介石。
孔大小姐孔令仪、孔二小姐孔令俊,一进憩庐,就缠上了宋美龄。孔令仪性格温柔贤淑,落落大方,有些与世无争的味道,但孔令俊却从小撒野成性,在学校最喜欢挑起同学打架斗殴,十岁出头就学会射击,十三岁即会开车,而且不喜女装,留着个大背头,或西装革履,歪戴礼帽,或商贾打扮,手持折扇,令人莫辨雌雄,许多人背地里称她为“混世魔女”。
“干妈,你看,这是爹地特意给我从美国带回来的‘的确凉’衬衣,穿在身上好凉快的!”孔令俊站在宋美龄面前,来回扭动着身体,引来母亲宋霭龄和吴贻芳、俞庆棠、雷洁琼等一干女名流交口称赞。
远远看着孔令俊在一群女人中间卖弄,蒋介石转头问孔祥熙:“庸之,这是美国人新发明的布匹?”
孔祥熙点了点头:“是啊,据说是一种全新的布料,挺刮滑爽,耐穿易干,不用烫,颜色艳,不退色,尤其是印染出的颜色鲜亮,在美国一经推出销量就好得惊人。据说这是加州华人财团推出的新产品,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蒋介石只是随口问问,他的心思此刻全放到了孔祥熙出访欧美所取得的成果是否能够兑现上:
“庸之啊,现在中日全面开战,你签订的那些贷款合约,难道真的就此搁置了吗?我记得你五月份在美国与摩根银行达成了2500万美元的贷款协议,六月又在英国,与英方达成2000万英镑的贷款项目,用以修建铁路,七月初,又与法国银行团签订金融协议,以关税担保四亿法币的贷款……现在国事艰难,处处都需要用到钱,能够再想想办法吗?”
“唉!”
孔祥熙长长地叹了口气:“那些西方人滑头得很,眼见着我们和日本人开战,担心贷款给我们没有保障,办事突然变得拖拖拉拉,犹豫不决起来。这一个多月来,我不断穿梭于英国、法国、美国之间,腿都跑瘦了,还是没有眉目,事情很棘手啊!”
“娘希匹,这些帝国主义……可恨可恼!”
蒋介石非常气愤,这是他的习惯,一生气就喜欢把英美等国斥为帝国主义。过了一会儿,蒋介石冷静下来,才又继续问道:
“既然他们知道打仗不好,要耽误做生意赚钱,那为什么不出面制止日本人?难道他们不明白中日两国打起来,他们的利益会严重受损吗?”
孔祥熙掏出手帕抹了抹额头的汗珠,端起茶几上侍卫送上的香茶喝了一口,回答道:“原因并不复杂,还是利益二字作怪。”
说到这儿,孔祥熙一脸的感慨:
“谁能想得到,美国表面上看起来光鲜,实际上内部也是危机重重。我也是深入纽约和华盛顿的街头,默默观察,才发现异常的。到现在为止,美国依然还未完全从二九年的大萧条阴影中摆脱出来。自罗斯福总统上任以来,连续两次新政,极大地刺激了美国经济的发展,直接导致罗斯福总统去年连任成功。
“今年一月二十日,罗斯福在四年前的老地方再次宣誓就职,其就职演说中有这么一句话,‘我知道,现在全国三分之一的人还居住简陋,衣衫褴褛,营养不良。我对大家描绘这个情景,并不是由于灰心丧气,而是因为全国都看到了并且认识到这是非正义的,从而要把它消灭掉。’从这就可以看出,美国的经济状况并不好。
“四月底,美国经济运行出现问题,尽管从表面上看,美国顺利地在‘新政’指导下逐步走向复兴,但整体经济却在迅猛衰退,产业活动以美国历史上最惨的跌幅下降,至六月初,《纽约时报》上的工商业指数从110猛跌到85,将三五年以来的成绩一扫而光。短短的一个多月时间,美国的钢产量从生产能力的80%降低到19%。抛售浪潮开始冲击美国的股票市场,在六月四日星期五这一天,上演了黑色星期五,有七百万股以上的股票易手,股票交易登录器的纸带竟然远远跟不上需要,道琼斯指数突然跌落,曼哈顿的夜总会也关门停业了,新汽车在展销室里囤积起来,黄金开始出现外流迹象。
“从六月到七月,美国大约有两百万人失去了工作,到这个月中旬,美国的商业指数继续下降,很多美国人再次濒于饥寒交迫之境。纳粹德国的《进攻报》,于本月十三日发表社论,幸灾乐祸地指出:美国克利夫兰式的苦难,提供了民主制度软弱无能的又一例证。随着失业人数猛增,新闻界人士像他们一度写过胡佛和艰难岁月那样,开始书写‘罗斯福萧条’了。
“这种情况下,中日之间爆发的这场战争,对美国经济而言,不啻于一剂强心药,由于日本的需求加大,现在美国的各大钢铁厂、军工企业、船舶制造业、化工业均加班加点的生产,涉及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