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铁骨-第6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氖敲涝毡救嘶游璧氖乔古凇�

罗斯福政府制定的果断强硬的系列金融法案的实施,并通过一系列损害他国的经济改革政策,在金融、能源和原材料贸易领域,逐渐掌握了主动权,使得美国经济迅速走出低谷,逐渐复苏,大量的金融资本除了投向因战败而被压制奴役的德国之外,另一个接受美国贷款最多的国家居然就是在美国民众心目中形象极为不堪的日本。

此番美国工商业代表团的中国之行,意味着美国人已经开始把中国当成一个新的“投资热点”,而且会比投资德国和日本收益更大,因为德意志民族和日本人强硬的民族性,资本大鳄展开掠夺的过程阻力会很大,相比之下,一盘散沙、愚昧落后的中国以及危机四伏的国民党中央政府,就像一个只披着一块遮丑布的娇弱女人。

安毅的踌躇与苦闷,让弟兄们感觉到问题的棘手,决策层的所有弟兄都是带兵打仗的高手。但是在经济领域,没有一个能为安毅排忧解难,于是很快形成一致意见:快找军师过来一起商量吧!

连续一夜的反复讨论之后,蒋先云的意见与安毅不谋而合。

第二天,一封封密电连续发出,分别飞到了江南集团掌舵人劳守道、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周崇安、南华集团董事长卢开明、东方新闻社社长何京、设置在上海的俄罗斯总商业协会会长奥杰罗。威奥吉姆斯基。亚历山德罗等人手上。五天之内,以上人员将会以各种借口和方式来到川南,共同出席安毅秘密召集的紧急会议。

在安家军川南政府内部,已经是叙府经济研究所所长、真实身份是情报局副局长的吴哲夫上校、西南理工大学商学院院长吕啓见教授,也都提前接到相关资料,准备出席五日后的重要会议。

临时召集的会议结束,安毅看到即将到晚饭时间,想了想拉上杨斌和叶成两人,一起到南郊蒋云山的那座庄园喝上一杯。

杨斌和叶成早就觊觎本地富绅钟铭璞家用祖传秘方酿制的美酒,闻言哪有不答应的道理,带上各自的侍卫长,共乘一车,紧紧地跟在安毅和蒋先云的车子后面。

车队开出城南,蒋云山询问身边的安毅:“刚才我听你和杜易说,先把从广西来的三个年轻人,安排到我们政法大学招待所暂住。等调查清楚后再决定是否转入士官学校,怎么回事?”

安毅正要和蒋云山讨论广西的事情,于是就把这三个主动找上门来的年轻人的情况详细介绍:

“这三个年轻人分别叫做黄鹤鸣、黄鹤清和刘允旗,黄鹤鸣和黄鹤清是黄季宽(黄绍竑)的同族侄子,刘允旗曾是桂军第十五军宪兵排长,三人都是十六七岁便开始跟随黄季宽征战,这次他们拿着黄季宽的亲笔信过来,想进入我们的士官学校就读。

“不怕先生笑话,我与季宽认识这么久,又是感情很好的兄弟,可是从来没有留意过他的字体笔迹,所以只能致电北平的胡家林大哥代为询问,胡大哥回电说季宽已经返回南京,我又致电让陈瑜去找他,估计今晚最迟明天季宽那儿就会有答复,要是能确定的话,我就把这三个年轻人招进士官学校,根据他们的意愿,进入相应专业就读。”

蒋云山笑了起来:“我在成都的时候,就听川军将领闲聊过你与桂系统帅李德邻、白健生之间的恩怨,却偏偏与桂系三巨头之一的黄季宽交情深厚,情如兄弟,当时我也觉得很有趣。如今季宽将军把三个子侄送到你门下就读,而不送去更有名的中央军校,可见他与你的交情非同一般啊!”

“季宽大哥是个心怀坦荡之人,与我合得来,进入中央军委之后没少帮我忙,我离开北平那天,听说他在中央军团众将和黄膺白先生面前。为了我怒摔杯子拂袖而去,让我非常感动,他却从未求过我什么。对了,他酒量也不错,哪天过来,我让先生见见他,相信先生也会喜欢他的。”安毅笑着回答。

蒋云山含笑凝视安毅有些闪烁的眼睛:“还有什么事情想对我说的,就直说了吧。”

安毅指着蒋云山莞尔一笑:“什么事情也瞒不过先生的眼睛……是这样的,记得先生也曾郑重提到过,如果我们与中央交恶,很可能在对外贸易上受到严重影响,于是我就一直考虑是不是加强与桂系的合作,通过黔西石珍大哥的地盘,从广西开出一条出海通道来?这几年李德邻、黄以行(黄旭初字)把广西的交通建设弄得不错,最迟明年,南宁到柳州的铁路就要通车,而且桂系从粤军统帅陈济棠的手里借到了出海港口钦州港,自己的外贸生意也做起来了,我们大可以从这上面开动一下脑筋。只是这件事关系实在太大,主要是政治影响问题难以把握,所有我一直在权衡之中。”

“嗯,这个想法很不错,多一个选择多一条路!”

蒋云山想了想说道:“我听说黄以行这个桂系大管家相当不错。此人毕业于陆军大学第四期,却一直不显山不露水,季宽将军离开桂系之后,此人升至广西副省长之位,俨然成为新桂系的第三号人物,而且我听说此人虽然是军人出身,对经济建设和管理财政却很有一套,恐怕这两年广西的高速发展,也离不开此人的重要贡献。从一年来广西和我们川南黔西的贸易增长情况来看,这条路是完全可行的。以后咱们川南的产品大可以通过铁路从钦州港出海,想想就让人兴奋莫名啊!”

安毅点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只是,如果双方增强合作,必须让他们先提出来才行,而且在初期还得经过石珍大哥代办,想来想去,我想到了李任潮前辈,我和他私交不错,见面我得叫他一声叔。”

蒋云山微微一笑:“我明白了!李任潮曾在陆军大学当过教官,黄以行曾是他的学生,而李任潮又与黄季宽将军共事多年,当初同掌两广联军第八路军,可谓进退相随,情同手足啊!你的意思是,让季宽将军和你的副校长兼世叔任潮将军打个招呼,让他和黄以行也打个招呼,对吧?”

“是这样的,其实这事刨除政治上的影响非常简单,先生也知道咱们以设备和技术换取广西的锡矿和钨矿,就是我那世叔和季宽大哥一手促成的,而且现在规模越做越大,越做越好,三个月前他们就已经还清咱们的前期投入欠款,接下去就是赚咱们的钱了。听石珍大哥说,他们还想让咱们帮忙,筹建两个冶炼厂,随后直接将锡锭和锌锭卖给咱们,我原则上同意了,等德国莱因公司的代表过来,我就为他们促成此事。”安毅回答。

蒋云山更有把握了:“如果是这样,不妨尽快实施,再一个,与桂系和睦相处,对我们非常有益,对整个大西南的稳定发展都有益。做好了,两广都会成为咱们的经济合作者,反过来,又能促进政治上的进一步合作。在这个乱世。多一个朋友就多一个选择,有益无害,也适合远交近攻的战略原则。”

“这么说,先生也赞同了?”安毅问道。

蒋云山点了点头:“赞同,而且建议你加快步伐。”

安毅终于下定决心:“晚上回去之后,我就给陈瑜去份电报,让他交给季宽大哥,季宽大哥一看就知道该怎么做。说真的,我很佩服季宽大哥,虽然离开桂系出来了,但是心中仍然对故土念念不忘,多次建议我加强与广西方面的经贸合作,还说最好能在军事上也同步展开。可我心里一直放不下,并非因为当年北伐的恩怨,而是对李德邻和白健生将军非常顾忌,特别是这一段时间,陈济棠要搞什么另立中央,估计也想过过皇帝的瘾,我很担心桂系为了自己的利益也参乎进去,如果真这样的话,事情就不好办了,说不定我要奉命讨伐他们,伤脑筋啊!”

蒋云山大吃一惊:“陈济棠的事能确定吗?”

“基本上确定了,先生知道我仍然是参谋本部第四厅的老大,而且第四厅是我一手创建的,谁也不能越过我去指挥分布在全国各地的情报站,包括广州情报站,所以我很清楚广州那边发生的情况。”安毅低声解释。

蒋云山沉思片刻,非常严肃地说道:“今晚可别喝多了,差不多就返回研究所,我要和你好好分析一下,这件事不会那么简单,不能孤立看待,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我感觉福建那边也要出问题。只要东南一乱,我们就得加快扩张速度,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啊!”

“好,我听先生的……”

~~~~~~~~~~~~~~~~~~~~~~~

正文 第八九四章 破茧振翅图霸业(五)

第八九四章  破茧振翅图霸业(五)

长江流域连续一周的大暴雨。开始呈现大水灾的征兆。

早在一周前,规模和设备都堪称这个时期中国第一的川南广播电台,每天都在中午十二点和晚上六点,向全国通报长江上游不断恶化的水情,提醒长江中下游地区提前做好防洪防涝准备。

包括《中央日报》在内的全国大型报纸,纷纷刊登了叙府地质矿产局中外专家的呼声,预测长江流域很有可能会爆发大面积的水灾。

两天前,川南广播电台更是取消了所有的文艺广播节目,连续报道三江水情,以少有的严肃口吻,通报了金沙江、岷江迅速高涨的水位,宣布重庆以上江段停航,动员川南各地军民,无条件地服从各级政府的指挥,同心同德万众一心,战胜洪灾。

其中,岷江暴涨致使三江沿岸三十余个村镇被洪水淹没的新闻,经信号覆盖大半个中国的川南广播电台详细报道后,终于引发了长江中下游省市的巨大恐慌,历史上十次岷江水灾就有九次波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南京政府不得不紧急发文。严殇各省政府立即行动起来,以最大的努力,将损失降低到最低点。

六月十三日,《东方新闻报》和《申报》全文刊登了特派记者对川湘滇黔边区绥靖公署主任安毅将军的访谈内容——“身体正在恢复尚未痊愈”的安毅将军,于十二日上午率领叙府三个大学的水利和地质专家、医学院医疗分队、警备部队水警大队,赶赴岷江中游受灾最严重的古柏镇指挥抗洪;绥靖公署领导的警备司令部两个旅九千官兵、已经退伍进入各大工商企业工作的一万三千余名老兵,与各地民众五万余人一起,奋战在沿江三十公里的抗洪第一线;川南各地驻军、士官学校工兵科派出七个营的工兵,分别赶赴灾害最严重的地段。安毅对自己领导的政府和军队没有任何的赞扬,而是对记者伤感地表示:因为科技的落后和人才的缺乏,绥靖公署至今没有一支从事气象研究的专业队伍,无法预测本可提前掌握的气象变化,对受灾民众充满歉意,也对长江中下游地区可能出现的大面积洪涝灾害忧心忡忡。

这是安毅“因病辞职”后的第二次公开露面,引起了全国军民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民众的一片瞩目,社会各界无不为安毅将军“抱病亲临抗灾一线,对受灾民众满怀愧疚”的动人情怀感佩万千,许多地方报纸甚至喊出了“若是安毅将军成为我们的父母官该多么幸福”这样的话。

出于对安毅的崇拜和信任,访谈内容刊登之后,长江水情获得沿江政府和民众的高度重视。

第一个做出快速反应的是江西省主席熊式辉,这位以博学稳健著称的资深将领,在一日之内三次与安毅、前往叙府看完“孙子”的劳守道互通电报之后,果断下令九江、湖口地区进入警戒状态,在江南集团的倾力支持下,仅仅只用半日时间就征集到二十万个麻袋,交与江西保安部队,很快一万官兵便奔赴九江、湖口。与当地政府组织的数万民众一起提前构筑防洪堤。

十六日中午,九江、湖口防洪堤完工后才过了一小时,洪峰到达汉口,冲毁和淹没两岸十七个村镇的消息传到南昌,熊式辉擦去脑门上的汗珠,亲拟电文,吩咐副官悄悄发给安毅和劳守道,向两人致以衷心的感谢。

熊式辉尚未平静下来,蒋介石的电话突然而至。熊式辉不敢怠慢,放下电话后立即乘车冒雨赶赴昌北码头,与蒋介石和众多中央军政大员一起,登上鄱阳湖水警师的战舰,在四艘大小巡逻艇的护卫下,赶赴湖口视察水情。

身穿军用雨衣的蒋介石屹立舰艏,在笼罩万物的蒙蒙雨中,遥望波涛起伏的浩淼湖面,水警师中将师长路程光站立在蒋介石侧后半步,不断回答蒋介石对鄱阳湖水位、长江水情的询问。

蒋介石听完路程光简明扼要的回答,冷峻的脸色好看许多,在路程光和王世和、杨永泰等人的反复请求下,才不情不愿地进入指挥舱内。

“安毅回电报没有?”

蒋介石放下喝干的水杯。低声问道。

邓文仪恭敬回答:“回了,岷江中下游受灾民众七万余人,房屋垮塌一千五百余座,死亡人数三百七十余人,失踪五百余人。安师弟在电文后补充汇报,刘文辉和邓锡侯部因岷江上游水位暴涨,已经停止了相互攻击,双方各两个师共四万余官兵,分布乐山至五通桥一线,隔江对峙。”

蒋介石接过王世和递来的一杯水,喝了一口,再次问道:“就这些了?”

“就这些……”

邓文仪低下头,暗自叹息,安毅已经不是原来那个满面春风有求必应的安师弟了,回复校长的电报,没有了以往那种别具一格却又无比详尽的内容,而是问什么答什么,简明扼要,惜字如金。

三百吨级的炮艇在浑浊的湖面上劈波斩浪,快速行驶,船体在波浪中起起伏伏,颇为颠簸,蒋介石坐在整洁狭窄的指挥舱里,没有丝毫不适,挥挥手让随从们自己找地方坐下。一众军政大员看到这地方仪表台和无线通信设备便占去一半,剩下的空间仅能坐下四个人,纷纷知趣地告辞离去,拐过指挥舱后方,钻到较为宽阔的底舱避雨休息。

蒋介石目送众人离开。留下熊式辉和杨永泰,仔细询问一番九江防洪堤的情况,满意地点点头不再言语,低头阅读面前小巧案台上的绝密文件,似乎已经专注其中,心里却百感交集极为复杂。

安毅挂冠而去到现在,再没有主动给蒋介石发来一份电文,每次都是蒋介石致电询问,安毅才会复电,可是回复的内容寥寥数字,完全是不负责任的应付,却又让蒋介石抓不到呵斥的把柄。比如蒋介石询问安毅对华北军事安排的意见,安毅礼貌地请他询问徐庭瑶和尹继南两位将军;蒋介石询问川南的五年发展纲要什么时候送上来?安毅回答正在研讨中,最快需到年底方有决议;蒋介石询问何时派兵协同刘湘部、对已经壮大到七千余众的黄汉部赤匪进行围剿?安毅回答待裁军及安置工作告一段落方可策划……

一系列不冷不热纯粹是公文式的应答,让蒋介石痛苦地意识到,一向信任有加的学生安毅距离自己越来越远,已经到了无法控制的边沿。

蒋介石非常清楚,安毅之所以变成这样,除了对中日和谈的妥协态度大为不满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安毅对长期的付出得不到应有的承认已经无法忍耐,所以再也不愿意忍气吞声地保持现状,含愤而去之后,突然以堂而皇之的“大裁军”这种“自毁武功”的极端方式。宣示他心中的不满和抗争。

蒋介石不是意识不到安毅的离去产生的影响有多大,在复杂的政治斗争和内外交困的窘迫境地中,蒋介石此前从来都不担心安毅会成为自己的“敌人”,无论是从安毅的性格还是目前的实力方面分析,安毅都不会冲动到失去理智的地步,因为蒋介石明白自己的这个学生是个彻头彻尾的民族主义者,是一个把国家和民族利益看得比性命还要重要的坚定爱国者,这样的人绝对不会不顾大局、为了一己之私一时之愤铤而走险,干出拥兵自立武装割据的愚蠢勾当。

也正因为蒋介石对安毅这种理想信念的准确把握,才一直没有把安毅的“率性之举”放在心上,心想顶多也就是气完就算完了。

可是从六月份开始。安毅的一系列表现以及蒋介石对安毅集团更为深入的了解,蒋介石忽然意识到问题可能已经超过自己的预料。再通过心腹智囊杨永泰及时而全面的分析报告、通过中央党部及其调查局对川南党建问题的气愤与忧虑,特别是得知归隐数年、在全国知识界和法学界都拥有崇高声望的巴蜀大儒蒋云山出山辅佐安毅之后,蒋介石更为忧虑地意识到,事态已经超出了自己的控制范围,以退为进迅速成熟的安毅,再也不是自己手中那张操控自如、对任何对手都能产生巨大威慑力的王牌了。

之前,蒋介石并没有太过在意江南集团的发展,反而认为自己麾下大将安毅控制的江南集团发展越好,对自己的助力越大,数年来面对一个个危机,江南集团在帮助蒋介石和国民政府化解和减缓危机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也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江南集团在科技、工商业基础领域的迅速壮大和高速发展,也充分证明了以蒋介石为首的中央政府的英明与进步,为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缓解整个国家的经济危机,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可如今,随着安毅的步步背离,蒋介石猛然发现,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