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铁骨-第14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载雷达和自动防空机炮车上自带的指向雷达,侦查到敌人飞机的飞行数据后,第一时间由计算机进行高速的交叉计算,准确得出敌人飞机的飞行高度、速度、方向等数据,从而迅速地通过指向雷达给出的指向位置,操控防空炮,进行预先的提前量射击,给予敌人飞机致命的打击。
而那些操作大口径防空炮的炮兵们,也可以根据计算机指引的方向,不停地对空实施射击,给日军轰炸机带去巨大的伤亡。
当日军航空兵付出巨大的牺牲,一架架轰炸机顶着密集的炮火高速下降,距离各个防空阵地不到两千米时,各个防空火力点喷吐出猛烈的火舌,四联装12。7毫米高射机枪还有20毫米、40毫米防空炮迅速地喷吐着密集的弹丸,形成了一道道密集的火力网。
虽然肉眼无法看见弹丸飞行的动态,但是在弹丸中不时填装的曳光弹的飞行光线轨迹,使得人体的肉眼看见一片火力网的组成,日军一架架轰炸机就像是猎物般,一头钻进了火力网中,顷刻间被打成火球栽落地面和海面。
整个大汉半岛南部港口城市,完全被烟火包围,日军轰炸机损失之大,难以想象。
西线,激烈的空战依然在持续。
与东线安家军空军和地面防空部队完全占据上风不同,西线的局势却岌岌可危,德军一波波战机,不计伤亡,依次突破安家军空军前后五道空中封锁线,出现在安家军国防阵地上空。
在黎明的晨霭中,戍守边防的安家军官兵们,站在经过一年多时间建设的国防要塞里,通过设计巧妙的潜望镜和高处的瞭望口,看到一队队德军的轰炸机,傲然飞越边境线,它们在经过要塞上空由火控系统指引的75毫米高射炮和20毫米、40毫米高射炮构筑的汹涌弹幕时,一部分中弹凌空爆炸或者拖着浓烟坠落大地,大多数平安过境,在国境线后方远离防空炮火的威胁后,耀武扬威地俯冲而下,对于公路、田野或者村镇街道,进行无情地扫射和轰炸。
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德国人投入战斗机和轰炸机的数量,依然远远地超过了安家军将士的想象。
为了应对此役,西线的安家军空军以质量取胜,配备的是最新式的喷气式和混合动力战斗机,但两千架战斗机分成五个波次后,每个波次仅有四百架,他们需要同时对抗数倍于己的敌机,虽然说依靠超越对手一个时代的优良性能,在这场空中较量中根本不惧对手,但蚁多咬死象,他们的对手是像Bf109这样经过多次改进后最大飞行速度已达到686公里/小时的优秀战斗机,而且德军王牌飞行员之多,稳居世界之冠,安家军战斗机飞行员每消灭一架敌机,均需要花费不菲的时间,像项羽中央那样在照面后一两个回合就消灭对手的幸运儿毕竟是少数,这就造成了德军通过少数战斗机牵制安家军空军的先进战斗机,其余的机群依旧一波波高歌猛进的状况。
整条战线太过辽阔,需要防守的空域太多,安家军空军根本做不到面面俱到。因此,尽管德军的轰炸机质量良莠不齐,其中在北线的高加索战场,甚至大量充斥着在苏德战场上缴获的sB系列和dB…3型双发轰炸机,这些于苏德战场爆发前后苏联大批量建造的轰炸机,速度快但防御力薄弱,载弹量局限于二点五吨以下,但如果形成数百架一批次的规模飞过河流和田野时,人们就像是看到蝗灾来临,触目惊心!
整个西线战场均处于风雨飘摇中。
~~~~~~~~~~~~~~
第一九八六章拭目以待
穆兹镇位于幼发拉底河南岸,距离边境线二十多公里,一列火车在凄厉的防空警报声中,在距离小镇两三公里的东面旷野上停了下来,随后官兵们迅速给列车披上具有三维效果的伪装网,与周围的景色完美地融为了一体。
大约一个排的铁道兵,将类似的伪装网铺到长长的铁轨上,迅速进入铁道两旁每隔二百五十米便修建一座的防空掩体里。
从空中向下看,从穆兹镇向东,铁路便忽然消失不见,除非天上的战机降低到十多米的高度,才可以把经过特殊设计的伪装网和周边的环境区分开来,但这样的高度,对于飞行员而言实在太低了,稍有不慎就会撞地坠毁。
穆兹镇是一个以铁路和水运而兴的城市,拥有上千年的历史,镇区面积约三平方公里,这么大的区域,自然不可能像变魔术那样说消失就从地平面上抹去。
为了保护这座城镇,军区在穆兹镇部署有两个防空营,一个是装备i式75毫米高射炮的高炮营,一个是装备防空战车的防空营。
“呜呜——”
德国空军密密麻麻的轰炸机,飞过边境线后,只短短数分钟,就飞临穆兹镇上空,开始寻找目标投弹。
德国飞机几乎是第一时间就发现了小镇上的火车站,立即锁定,要知道铁路和交通线、军营、机场、加油站等均是空军优先打击的目标。
地面高炮开始射击,不断有黑烟在空中炸响。驾驶着一架ju188d…2侦察机的德国空军指挥官魏德尔上校,看到旁边一架ju87轰炸机被炮火命中炸成一团火球,皱了皱眉头,对着喉麦说道:
“第211、212、213、214轰炸机中队,你们负责把这个小镇清洗一遍,破坏他们的防空体系,便于后续机群通过。这个火车站不能留,只有破坏铁路才能阻止他们向前线输送粮食和弹药物资。斯塔特,你来负责,我率领其他战机继续前进!”
“是的,长官!”
第211轰炸机中队长斯塔特上尉应了一声,随即开始分配各中队的任务。
很快,德国机群队形开始发生变化,原本编队颇有层次的机群,突然拉低六十多架轰炸机,顶着地面上部署在小镇各处的安家军75毫米高炮的火力拦截,带着凄厉的尖啸声,以斜插四十五度角的俯冲攻击姿势,直直地向着下面的火车站俯冲下去。
车站内的行道上,一辆“闪电i式”防空炮车正在不断地移动,防空营长管策少校坐在车长位置,手拿送话器,大声吼道:
“各车保持高速机动规避!炮手全力进行火力拦截!”
话音刚落,半球形炮塔上部的双联装30毫米机炮,开始不停地向空中射击,“砰砰砰砰”的射击声中,机炮以每分钟五百发的速度射击着。
德军轰炸机群首批俯轰的十四架ju87,除有两架被高炮营部署在小镇各处炮垒的75毫米防空炮炸掉外,顿时再有两架被防空营的防空炮车射出的密集弹雨命中,临空爆炸成一团火球,另有三架冒着黑烟,一头栽向大地。
“轰!轰!轰!”
随着巨大的爆炸声传来,三股高达数十米的泥火柱,从距离火车站两三百米外的旷野中冲天而起。
可惜的是,虽然两个营携手合作,一举打下七架德国轰炸机,但德军战机这轮低空轰炸的轰炸机数目却是十四架,其余七个幸运儿钻过弹幕,降低到可投弹进行精确攻击的范围,没有丝毫迟疑,投弹仓连续拉合,携带的航弹一股脑儿地向着身下的目标丢去。
“注意规避,全速进行规避!”
管策通过车载观察仪,看见了那一串串的黑点急速落下,不由心急如焚地对着通话器大声吼道。
“轰轰——”
七架各携带一点八吨航空炸弹的ju87斯图卡俯冲轰炸机的覆盖轰炸所造成的动静,远远超过一般人的想象,一股股冲天而起的火泥柱中,硝烟弥漫,能见度极速转化至不能目视的地步。
原本还能借观察天空中炸弹落点轨迹作出规避动作的二十四辆“闪电”i式防空炮车,立时开始厄运加身,其中五辆的外部装甲被大量流弹片划伤,好在尚能继续运动,一辆倒霉的“闪电i式”防空炮车被一枚一百公斤级的航弹直接命中炮塔,装甲厚度仅为20毫米的塔顶,形同虚设,强烈的爆炸,直把这辆自走炮车炸成一团火球。
短短一轮轰炸,防空营立时伤了元气,更加糟糕的是,借着第一轮轰炸所造成的遮避效果,德军第二波轰炸机做俯冲轰炸时就相对轻松多了,他们这次的俯冲飞行,没有被地面目标的防空火力所拦截,仅仅只是被部署在小镇各处的75毫米高射炮打掉了四架。
其余十多架ju87斯图卡轰炸机,再次飞临高炮炮垒及火车站上空,投弹仓连续拉合,密集的航弹如鱼儿在水中产卵一般,落向大地。
这时,部署在镇子各处的防空炮车终于撑不住了,向着附近的防空洞高速驶去,炮手们再也顾不得对空射击,乖乖地坐在座位上,念叨着“菩萨保佑”,驾驶员则全力以赴,快速通过斜斜的通道,进入防空掩体。
当大多数战车驶入地下后,德国轰炸机的第二波炸弹群降临。
“轰轰——”
“轰轰轰——”
爆炸声在小镇各处蔓延,冲天而起的泥沙灰石以及溅射到天空中的火球,不断地爆开,激烈的冲击波四处激荡,把清晨的小镇笼罩在飞沙走石当中。
烟雾弥漫中,置身在小镇各处炮垒里的高炮营的官兵们,毫不退缩,不断地使用75毫米高射炮,在雷达的指引下,对空急速射击。
安家军集团军及下属各师高炮营装备的几乎都是i式75毫米高炮,这种高炮比起日本四式75毫米高射炮性能更为先进,由于合金技术全面领先,全炮重量仅为5250公斤,比日本同型号高炮轻六百公斤,弹丸重量6。5公斤,初速885米/秒,对空射程18公里,俯仰角度零度至八十五度,方位射界360度,可以说是这个世界上性能最好的75毫米高炮,精度、射程、威力、反应速度都属世界一流。
安家军一个高炮营下辖四个高炮连和一个雷达连,四个高炮连共有三十二门75毫米高射炮,雷达连拥两台跟踪和指引雷达,通过弹道计算机向炮手指引方向。
高炮营把拦截火炮拼命地射向高空,几乎两三秒钟就会击落一架敌机,不过接受把小镇“夷为平地”命令的第211轰炸机中队长斯塔特上尉对自己也够狠的,几乎无视巨大的损失,连着又是两个波次的轰炸,投光了所携炸弹才拉空盘升,高速脱离高炮的威胁。
斯塔特上尉驾驶着ju87斯图卡俯冲轰炸机,远距离地观察穆兹镇遭受连续轰炸后的情况,只见小镇内外浓烟滚滚,可是由于西亚大多数民居都是土石结构,除了直接命中导致房屋内部起火外,其余连个火星都没有,损失并不大。
在这一轮轰炸中,火车站虽然遭遇接连的攻击,但站台依旧坚强地矗立在那里。尤其无法容忍的是,由于对方高炮营的高炮全部安置在坚固的炮垒中,此番轰炸几乎没有给对方造成任何伤害,而先前那些对空射击的安家军防空炮车,再次从躲藏地钻了出来,在镇子里耀武扬威的高速行驶,不断地向空射击,威胁着持续从空中飞过的轰炸机群的安全。
随着硝烟散尽,小镇内外除了有三辆防空战车停在各处燃烧外,其他入目所及便是满目的弹坑。
斯塔特上尉大为沮丧,他不顾被中方高射炮当成火鸟打的危险,悍然下令机群俯空轰炸,所期待的无非是以更大的利益来换回稍低的损失,这下可好了,敌人的对抗射击依然在继续,不断喷射到空中的弹幕,给路过的轰炸机群造成大量的威胁,不时有轰炸机坠落。
就在斯塔特上尉下令返航的时候,心中忽然升起一个荒谬的念头——如果整个西亚处处都是这样难啃的硬骨头,这个仗根本没有打胜的希望,因为没有那么多的飞行员和资源供这样挥霍。
……
南华,新京,独柱寺的总参谋部。
由于通讯卫星的存在,现在发生在东西两线的战事,每一条战报都能第一时间反馈到指挥中心。
对于东线取得的优势,一切都在预料之中,西线面临的情况,也颇让人有些出乎意外。
刘卿面带笑容,对着地图,手拿指挥棒讲解道:
“……德军机群深入我边境线后,遭遇沿途城镇我军精心布置的防空阵地的顽强阻击……这些城镇都经过一年多的建设,高射炮炮垒完全按照可抵御一千公斤级航弹直接命中的标准建造,内置的高射炮为机动灵活、随时可转移的75毫米高炮,这样即便我们边境线失守也可以方便地把炮撤下来,留给德国人被破坏一空的炮垒!
“我们的目的,是在德军进入我们第二道防空体系前消耗其大量战机。我们的第二道防空体系,建设在远离边境线的五十到一百公里的后方,如果说我们在远东布置的已经是一股堪比中流击楫的地对空打击力量,那么在西线我们布置的,就是堪比拦海大坝的存在,能够在我们攻击下幸免的敌机完全有希望领取我们的五十万彩票大奖!
“要知道在西线第二道防线,我们部署有最大射程一百公里、最大射高二十五公里、飞行速度两马赫的‘后羿’ii型防空导弹,三十个营共三百六十套地对空导弹系统,可同时发射4320枚地对空导弹,只要连续三轮到四轮打击,整个西线的天空就将变得干净纯粹!
“如果还有战机幸存,我们返航的战斗机和机场起飞的强击机,足以应对后续的挑战。经此一役,强大的德国空军,由此成为历史名词!”
听完总参制定的诱敌深入逐次消灭德军战机的计划,所有出席会议的军政要员均露出如释重负的表情。
安毅从主持位上站起来,道:
“在基本消除来自空中的威胁后,下一步我们的二炮部队,将用最新的f…3‘风火轮’三号导弹,把敌人所有的机场及军营炸成废墟!此外,处于我们导弹攻击范围内的巴库油田及巴统港,也将是f…3的重点打击对象,我们要让德国人眼睁睁看着油田无法开采,即便侥幸开采出来,也无法输送回德国!
“抵御住德国人最凶猛的一波后,接下去就将是我们表演的舞台,我相信我们的一线官兵能够经受住考验,给我们一份满意的答卷!现在大家明白这几年来我们不断加大科研投入并斥巨资生产储备导弹的原因了吧?有些人虽然当面不讲,但私下议论时却说我不务正业,为了给自己的女人正名,把国家财富白白的浪费掉……
“没错,这些年来,我独断专行,划拨大量资金给研究院,让丁墨兰和她领导的科研团队,重点研究卫星和导弹,从舰舰、地空、地地、空地、空空到空舰导弹都在研究之列,现在甚至已经开始立项研发便携式导弹,每年投入研发的资金几乎占军事总投入的四分之一,还有四分之一的资金用于生产这种被指莫名其妙的武器装备。
“许多人认为有这么多钱,不如多生产飞机坦克和大炮,根本没必要瞎折腾。我想即将发生的一幕,将证明那些观点是多么可笑。科学技术的进步,导致了战争的方式不断改变,虽然战争的最后结果,依然要靠陆军去占领,但不可否认,新武器及新战术,将有效改变战争的进程!
“我们研发的i式和ii式地对空导弹系统,还有f…3中程导弹,已经处在这个时代的最前列,从今以后,我们的对手对我们再无直接的威胁,战争的主动权,将牢牢由我们把握!请大家拭目以待。”
~~~~~~~~~~~~~~~~~~
第一九八七章辉煌胜利
截止海湾时间早上八点,德国空军已经深入边境线五十公里。
之所以耽误这么长时间,在于从中东、土耳其及高加索各机场陆续起飞的德国空军战机,形成了不同的打击梯队,各波机群需要不断地分兵应对呈波状抵抗的安家军战斗机群,同时处于箭头的打击机群,往往会分出有生力量,攻击沿途的铁路、公路以及城镇,把弹药消耗一空后只能返航,这样德军机群的突进,总是受到延滞。
不是没有头脑清醒的飞行员一再提醒——必须按照计划尽快赶到距离边境线一百公里的后方,把安家军空军的机场摧毁,以便取得至关重要的制空权。但是,沿途经过城镇的防空火力实在太强大了,严重地威胁到了后续轰炸机群的安全,必须拔除掉才敢放心深入。
同时,现在安家军已经提前发现德国空军的企图,偷袭的目的已经无法达成,因此在许多指挥官看来,次第拔掉前进路上的障碍才是正理。
五十公里的距离,放到人口稠密的中国或者是西欧地区,这样的纵深已经足以打乱守军的部署,毕竟需要防守的地方太多,随处都是人烟稠密的城镇,防空无法做到面面俱到,收获会很大。
但是在西亚却不同,由于日军残酷的大屠杀以及此后安家军与日军的作战,导致该地区人口锐减,剩下的人大多定局在城镇,因此五十公里内并没有多少实际的东西,而且这些由泥土和砖石筑成的城镇都是难啃的骨头,必须动用一千公斤级的航弹才能摧毁那些无比坚固的防空炮垒,数度纠缠无功后,德国空军的指挥员只能重新把目标盯向机场。
当德国空军密密麻麻的战机向着预定目标前进时,各地对空导弹部队的对空搜索雷达,早已锁定来袭目标。
各个导弹营根据总部指示,早已部署到位,各营所属十二套发射装置,全部进入战斗状态,一枚枚“后羿”II型防空导弹剑指蓝天,严阵已待。
当德军战机进入一百公里的导弹射程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