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军阀治世-第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人志向不小,羽翼未丰便以盯上了万里之外,最初是派了四艘从红夷人手上抢到的战船过去,到了那里后就大肆劫掠,虽然战船少,但往往可以打败更强的敌手。”李国助接着说道。
“是不好对付啊!他们的战船皆是红夷人手上抢的,速度比我们的战船快得多,若双方激战,他们打得过,却能跑得过。山东又有钱有人,等他们造出战船,便会越打越强。”郑芝龙苦恼道。
“大哥,小弟以为,那些船匠,能拖就拖,干脆一个不给。”甘辉挥手说道,“再则我们可以和红夷人结盟,共同对付他。”
“不可,赵岩根本不怕打,他是输得起的,但我们却输不起。”李国助清醒认识到了形势,“我们海上若输,则全盘皆输,赵岩若输,丝毫不伤筋骨。”
“大不了再回海上。”甘辉毫不在乎的说道。
郑芝龙突然看向了屋顶,这间屋子用高档木料,屋顶的瓦片用的是琉璃瓦,还有几块山东买来的天窗。
在这石井,这座郑家大宅的富丽堂皇,已经超出了皇宫,虽然不如皇宫宏伟。
气氛突然变得诡静,郑芝龙半响摇了摇头,这身荣华富贵,他已经放不下了,“派人去和赵岩谈谈吧!以后双方各走各路,互不干涉。”
“大哥。”
“大哥,我们要把海贸之利拱手让人不成?”郑彩急呼道,众人皆是不甘心。施大瑄这时说道:“这赵岩势头太猛,我等最好还是不要得罪,赵杀星可非徒有虚名,若是日后其一朝得势,我等下场如何?如今天下糜烂,变数太多,赵岩又有比各路官军更为精壮的兵马,极有可能得势。”
“再则与其议和,也非将海贸之利拱手让之,他赵岩所依仗者不过坚船利砲,而我们没有,他可以造出利砲,我们一样也可以。所以,只要我们不断进取,他若是一朝失势,我们便可痛打落水狗。”施大瑄继续说道。
“大瑄所言极是。”郑芝龙满意的点了点头,接着对郑彩问道:“九年岁入几何?”
“回大哥,只有一千三百万两,日本的生意不好做了。”郑彩回答道,心里有些发虚,镇守厦门可是个肥差,每年能贪污不少。今年由于日本生意不好做,却还有两千三百万两入账,全赖福建的三千多艘商船。
这一千三百万两,还是盈余,不包括十万水军的开支。这十万水师的开支更是高达七八百万两。
郑芝龙在福建,一条商船要收三千金的出口税,三千多条商船都出海的话,就有9000万两。
当然,这是不可能的!
首先在这种高税收的条件下,贸易就存在更大的风险了,因此每年并非全部船只都会出海。
同时还有一些小船,收的出口税也会降低。
在巅峰时期,郑芝龙能岁入五千万两,绝对的富可敌国。当然,这是一集团,利润是要逐级瓜分的,因为郑芝龙本身就是海盗出身,上上下下都是匪性难改,若不用金银笼络,这个集团只会瓦解。
而刘香、李魁奇这些人,则是所需条件太高,郑芝龙无法满足的情况下叛出,或是不甘屈居人下。
一年下来,赚到的利润,大半要进下面的口袋,收上来的银子不到一半。
有时海贸也会受到影响,例如巡抚海禁时,当年赚取的利润就会降低了,郑芝龙虽然跋扈,但随着越来越安逸的日子,也不敢轻易得罪官府。
“提一百万两出来送到登莱,就说是为建威将军庆贺大捷。”郑芝龙思索了片刻后决定道。
“那船匠之事?”郑彩问道。
“拖,不给。”郑芝龙毫不犹豫的说道。
……
过年前,赵岩在赵家堡召人连日商议,商议的内容便是如何把银子花出去,同时还有内部调整问题。
在调整上,从明年开始,商行不再碰贩卖,这一块毕竟太过繁琐,而且也没有多少利润可图。
商行改为工商局,由赵全进行管理,只控制冶炼、纺织、玻璃、海贸、晒盐、银行六大块领域,冶炼、纺织、玻璃三个行业只负责生产,贩卖全部交给商贩。除了纺织业、玻璃制造业、海洋贸易、晒盐进行垄断外,冶炼、银行不进行垄断。其他利润差不多,却又不大的行业,全部盘出去,不再ha手经营。
军事上,将原登莱军改为山东军,颍州、邯郸二地二线兵团改为辽东军,山东军军力为5。5万人,辽东军军力4万人。
山东军经过不断扩编,有三个步兵营,两个骑兵营,两个炮兵营,一个骑炮营,一个工兵营,一个辎重营。
每个步兵营8000人,长枪兵1500人,火枪兵2000人,炮兵1000人,火箭兵200人,辎重兵2000人,工兵200人,斥候300人。
骑兵营扩编最大,自从有了足够的战马后,就扩编了一倍,每个团的骑兵达到8000人,不过其中一半还在训练,一时半会上不了战场。
骑兵作战,最重要的不是骑术,而是纪律和阵形,只要冲起来阵形整齐,如一泻千里便能将骑术高超的敌人打败。
这就如同一根筷子和多根筷子的区别,一根一根筷子很容易把全部筷子都折断,但把这些筷子放在一起,想要一下折断却很困难。骑兵若没有纪律和阵形,就会很松散,而且是非常松散,极易被人攻破。
所以对骑兵的要求不是骑术有多高,只要骑术达到一定水平就可以了,主要的要求还是作战时能否保持队形,外加钢铁一般的纪律和意志。新招的8000名骑兵显然还没达到那种程度,想要上战场还得再训练半年。
炮兵营扩编到了3000人,配备200毫米口径榴弹炮10门,这种重炮重达1000公斤,能发射15公斤的炮弹,射程3000米,15公斤的炮弹,能扫荡直径10米范围内的敌人,也因为炮弹太大,因此炮管设计得短,射程只有3000米,若是炮管变长,的确可以把射程加大,但那就太重了。
这是一种心理武器,用于打击敌人意志,振奋己方士气的武器。实际杀敌作用并不如轻型火炮,因此只有30门。德国人曾经造过一种‘巴黎大炮’,用轨车移动的,在前线能把炮弹打进巴黎。但事实证明,心理武器太夸张了也没有太大效果,应为造价太高,性价比很低,移动也不方便。
另外还有300公斤的125毫米加农炮100门,这种火炮是海军125毫米加农炮的另外一个版本,专门用于攻城。炮管短了一半,有效射程只有500米,因为陆军攻城并不需要打得那么远的火炮,因为满清的火炮没那么多,就算他们有红夷炮,炮兵营也能用榴弹炮先打掉,再推进到500米内轰击城墙。
300公斤125毫米榴弹炮220门,射程2000米,射程较150公斤75毫米榴弹炮多了800米,杀伤力更大。
独立出来的炮兵营,在火力上定然要比步兵营的更强更猛,否则也就没有什么存在意义,这是一种即可以协助步兵,也可以拖离步兵的编制。因为步兵营有自己的炮兵,所以并不一定需要炮兵营的火力支援,对炮兵营的机动性没有那么强的要求,这也让炮兵营可以带重炮上阵,他们一旦对敌人进行轰炸,绝对会给敌人带去噩梦般的雷霆,同时能胜任攻城任务。
骑炮营1000人,装备的还是第一!
工兵营2000人。
辎重营5000人。
山东军共5。5万人,军种齐全,装备精良。
辽东军,四个步兵营,两个骑兵营,还有两个炮兵营,一个骑炮营,一个工兵营,一个辎重营。
步兵营7000人,长枪兵1500人(原3000人),火枪兵2000人(原1800),炮兵1000人(200门火炮),火箭兵200人,辎重兵2000人。
骑兵营5000人,用的是次等军马,机动能力和持久能力都比一线骑兵部队差。
炮兵营3000人,骑炮营1000人,工兵营2000人,辎重营5000人。
辽东军共4万人,除了马匹之外,装备与一线部队一样,后勤保障也一样,训练上不如山东军。
辽东军是从颍州团、邯郸团拖离出来的,不再受颍州团和邯郸团的统领,直接纳入作战兵团,将投入辽东战场。
编制上进行调整后,辎重营进行了扩充。每个营都有自己的辎重部队,而每个军各有一个辎重营。
每个营的辎重部队负责携带本营二十天的粮草和弹药,而辎重营则负责带全军一个月的补给。
因为营的辎重部队要跟上部队的行军,所以人较多,带的更少。而整个军的辎重部队,带的东西就更多,一般是将补给囤积在某处,然后分批量的送上战场,其中3000人是精锐士兵,用于防守囤积补给的地区。
膛线枪的换装肯定是来不及了,膛线枪的生产得等到开春后。由于米内子弹的应用,膛线枪的远距离优势让膛线枪有了应用价值,若是只能射击300米,滑膛枪的作战性能其实更好,因为滑膛枪射速更快,要分出哪个更好并不容易。
山东军与辽东军除了防御部队,其余各营都驻扎在龙口附近,龙口成了封闭军事区域,任何人不得kao近,只等过开春后对辽东发动进攻。
若是黄台吉明年开春不进攻朝鲜,那么军部就会采用‘乙计划’,直接在辽东攻城掠地。
————
第二更到!又熬夜了,郁闷。。。V
第三卷:聚敛天下 昨天喝喜酒去了,抱歉!
昨天回老家喝喜酒,住了一个晚上,刚回来。忘记给大家请假了。。。。现在马上码字。。V
第三卷:聚敛天下 不行,感冒了。
鼻塞、咳嗽!好难受。。。再请假一天,明天开工。
另外春天到了,大家小心预防感冒。V
第一百零三章:议和
正月十三,一艘商船在接受检查后,驶进了青岛港,自从青岛港投入使用后,外地客商从海上前来的现象越来越常见。
不过让青岛海关官兵们奇怪的是,这艘船并没有装载任何货物,只是带来了一百万两白银。
这群人上岸后,随即拜访了驻守青岛的严世良,亮出了他们的身份!
他们正是郑芝龙派来的使者,经过几天的航行,他们终于到达了青岛,为首的是一个姓李的中年人。
严世良知道后,马上派人护送他们前往赵家堡,并派快马提前通知。
赵岩正在赵家堡内听着张氏唠叨,最近张氏正张罗着给赵岩找媳妇,原因自然是那些山东乡绅们搞的鬼。
赵岩晋升建威大将军,又是手握重兵,在山东的权势一时无两,那些乡绅一个个争着给他送女儿。
“岩儿啊!你如今身份不同往日,不要整天还亲征挂帅上阵,那些打打杀杀的事情,交给下人去做就行了。”张氏唠叨着,对赵岩说道:“三年守孝你也过了,尽快找个正经人家的闺女,也让娘好早抱孙子。”
“娘,知道了,不过也不用这么急,反正孩儿还小,再等几年也无妨。”赵岩不急不躁的说道。
“还小?”张氏不由高声说道:“都二十一的人了,你爹十九岁就和娘成亲了,有的人家,十五六岁就成亲了。”
“娘亲若急着抱孙子,选个良辰吉日,我和媛儿先成亲也行。”赵岩想了想说道。
“媛儿出身……”
“媛儿出生书香门第,与孩儿甚是般配。”赵岩连忙接口说道,媛儿的父亲因扯进阉党之中,崇祯上台后被清算,自然是出身书香门第。
“你若要纳媛儿为妾,娘亲随你。”张氏很爽快的说道,她并不反对两人在一起,只是赵岩想要给媛儿一个平妻的身份,却是张氏无法接受的。
“娘亲,孩儿现在可建威大将军,可以有三妻四妾,有两个平妻,给媛儿一个也不算什么,您还可以帮孩儿张罗另外一个平妻,还有一个正妻。”赵岩无奈万分,只得耐心开导。
“不管怎么说,媛儿家里不清白,不可做平妻。”张氏坚持道。
“好吧!那娘亲你先帮孩儿挑拣一下吧!有合适的先让孩儿看看。”赵岩只好顺着张氏的意思,但也并不代表他在妥协,反正张氏一天不答应,他就一天不提成亲的事。
“这就对了嘛!岩儿现在可是建威大将军,为娘自然会好好挑拣一番,那些小门小户就不必看了。”张氏见赵岩好似同意,高兴的说道。
“大人,严世良派人来报,郑芝龙派人来了,明天就能到达赵家堡。”这时亲卫长秦致远走进院中向赵岩报告情况。
“知道了。”赵岩点了点头,对张氏说道:“娘亲,孩儿先去处理公务。”
“去吧!别累着了,那些事缓一缓也不要紧。”张氏关切的叮嘱道,赵岩告声退,然后走出了小院。
赵岩平时就住在这间小院里,里面还住着张氏和媛儿,以及两个丫鬟,就再无他人了。小院的环境很不错,看起来很别致典雅,不过这样的规模,却是一个富可敌国,又手握重兵的建威大将军住的,更没几个仆人,外人看来实在是寒酸得很。
不过在赵岩的带头下,他手下的武将文官,全然没有奢侈之风,没有一个敢住比赵岩好的房子,这已成为不成文的规矩,哪家要盖新房,就算再有钱,也不能盖得赵岩住的地方更大。
一般大小还是可以的,毕竟赵岩住的也不大,再小就不方便了,毕竟不是谁都像赵岩这样,家里只有张氏和媛儿两人。
赵岩走出自己住的小院落后,直奔不远的办公楼,并让秦致远派人去把茅元仪、刘衡他们喊来议事。
刚劫了福建的商船,郑芝龙就找上门来了,也不知道是来干什么的,是得好好商量一番。
很快茅元仪和刘衡都来到了赵岩的办公室,赵岩把情况向他们二人说了一遍,刘衡看了看茅元仪,茅元仪去年刚从漳浦来,漳浦离石井近得很,那里可是郑芝龙的活动中心,显然茅元仪对郑芝龙的情况更加了解。
茅元仪说道:“郑芝龙手中水军十万,欧洲人、非洲黑人皆有,大战船更是有几百艘,实为东南霸主,此番派人前来,可能是来讨要被劫船只的吧!”
“哈哈,吃进肚子里的馍馍,还有吐出来的道理吗?”赵岩大笑道,“我倒要看看,他郑芝龙想要干什么。”
……
第二天,郑芝龙派来的使者到了。
赵岩也没摆什么架子,很爽快的接见了郑芝龙的使者。
“小人李正申,福建总兵郑芝龙郑大人特派小人前来庆贺将军大捷。我家大人对赵将军仰慕已久,此前听闻将军大胜建虏,特意让小人带一百万两白银前来庆贺,不巧海上遇见了大风,耽搁了些时日。”那名中年人讲着一口流利的官话,脸上露着谦和的笑容。
赵岩不由意外,这郑芝龙竟然是来送银子的?
不过这鬼话可不能信,他大败清军是去年九月,现在都已是十年正月了,海上耽搁的时日再多,也不可能耽搁这么久吧!所谓庆贺只是一个幌子,真正的目的还不得而知,不过倒是看出了一些善意。
赵岩笑了笑,问道:“郑总兵客气了,我与郑总兵同为大明臣子,何需如此。”
“区区一百万两,只是一个心意。”李正申突然说道:“听闻大人乃漳浦人?”
“哦!本官小时候在漳浦待过两年,三岁时随父亲来到山东,也算是吧!”赵岩微微笑道,心里却是想着,这郑芝龙打的什么主意?为何开始拉起关系来了。
“我家总兵乃是石井人,石井也属漳浦管辖。我家总兵探听到这一消息,可谓是喜出望外,不曾想我漳浦竟出了一位大将军,此次派小人前来,也是想与将军结交一番。”
李正申说着,从袖子里拿出两封书信,递给边上的亲卫,对赵岩拱手说道:“这两封信,一封是我家总兵给赵将军的,一封是漳浦赵家堡家主赵义给将军写的。”
“哦……”赵岩来了兴趣,漳浦赵家堡也参合进来了,这可是算是赵岩背后的宗族势力,赵岩忽然记起,这六年时,赵全派人去福建买红薯时,让人到漳浦赵家堡通报了赵贵身死的消息,当时漳浦赵家堡一点反应都没有。
赵岩先揭开了漳浦赵家堡写来的信,这一任赵家堡家主叫赵义,是个老头子,在万历年间修建‘完璧阁’,寓意‘完璧归赵’,对大宋还存在诸多幻想。
信里先是对赵贵的死费了些文笔哀悼,接着又说“贤侄乃是千里之驹,他日定然当光吾宗。”云云,并且表示已经开始动员宗族子弟,开春后将由水路来赵岩这帮衬。
那句话里蕴含着极大的暗示,不论是赵岩还是赵义都心知肚明,漳浦赵家堡乃是南宋皇家后代,这‘当光吾宗’是什么意思,很容易就能理解出来。
赵岩不由苦笑摇头,皇帝可不是那么好当的。不过当不当皇帝的事情,现在下定论也为时过早,还得看局势发展,赵岩并不强求皇帝宝座,但起码是死后不被清算,其他一切好谈。
接着赵岩又打开了郑芝龙的信,郑芝龙的信中的话语,对赵岩十分亲近,信中大概的意思就是,两人是为乡党,之前双方发生的冲突,全因误会所致,过去便过去了,同时他会约束手下,不再骚扰登莱的商船。
“原来是误会。”赵岩好似刚明白过来似得,对李正申说道。
“我家总兵与赵将军即是同朝为官,又是乡党关系,理因多加亲近。之前全因不知将军底细所致,现我家总兵已经知晓,自是不会再与将军在海上发生争斗。”李正申微笑道。
赵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