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军阀治世-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那样不断的重复到中午,吃完午饭继续站。下午站上一个时辰后每人手持长枪,背上几块石头开始在野地里疯跑,最少张步云是这么看。

到了傍晚,一群疲惫不堪的家丁则开始在赵家公子的指挥下扎营,晚上则围成一圈,听着赵家公子讲着什么。

张步云无法靠近,也不知道是讲什么。不过以他的观察,赵家的举动反常了些。

赵家好似想练出一支精兵,虽然张步云不太懂兵事,但也能清晰的发现那些家丁的变化。

最初那些家丁站得还稀稀拉拉,不到半个月,那些家丁已经能整齐的走动,长枪刺出时也有种一往无前的气势。

原本已经撑不住的张步云决定留下观察一段时间,因为赵家开出的条件实在是很诱惑,文人在赵家做事,一个月能领到一石粮食,还有一两银子。

张步云本想逃跑,然后等明年去参加科考,但看到赵家开出的待遇后却心动了,在走与不走之间摇摆。

所以决定再观察一些时日再说。

当他看到赵岩在大肆练兵时,却是留了个心眼,每日远远的观察。心中颇为困惑,这赵岩要做什么?

……

赵岩将训练新军的计划提上案头后,开始了对手下家丁的魔鬼式训练。

每日早晨晨跑半个小时,接着吃完饭让家丁举一百下石锁,冷兵器军队的训练上,举石锁是重要环节。

特别是长枪兵,对腰力的要求很高,所以必须针对性的每日举石锁。举完石锁后,就是练习枪术的时候了。

两上一个小时的枪术,然后开始训练站队。

训练站队虽然繁琐,但进度还算不错,十几天下来,手下的家丁基本上都能分清楚哪是左哪是右。

英国人在训练印度士兵时遇到的问题并没有出现在赵岩身上,也许英国人是用英语喊的左右,这才导致练了大半年,那些印度士兵连左右都分不清楚。

下午依旧是战斗,并进行负重越野,越野的距离一天天的都在往上提,傍晚则训练扎营。

晚上,则是赵岩给家丁们灌输信仰、战术、眼界的时间,同时也是交流经验的时间。

赵岩每天都让家丁住在营地里,他自己也和他们住在一起。

就算赵家村有房屋可住,赵岩也不让他们住。因为住在房屋内会让士兵丧失警惕性,很容易被人偷袭。

赵家的家丁被他狠练得叫苦不迭,单却只牙坚持,没有发生逃跑的事件。

军法规定,逃兵是要被斩首的。而且他们跑了,家小还在赵家呢!他们又能跑到哪里去。

另外只要成为新军的一员,每月发饷银5两,要知道登莱的大头兵一月的饷银只有1。5两,而且还经常拿不到手。

再加上赵岩每日与他们同甘共苦了,他们还能怎么样?闷头练吧!

赵家的家丁在个人的素质上比较高,原本就是一个个练把式的,更是在随着赵家贩运过私盐,上次还对上上万人的贼寇,手头也都见过血,练起来自然比较顺心,在赵岩的棍棒教育下,站队方面的进展很快。

半个月训练下来,已经有模有样,不过在站队上偶尔还是会出差错。

站队训练得差不多,是该开始训练阵形的时候了。

赵岩心中已经有了未来这支军队的模样,他来自后世,本上就是个军人,在研究所工作时也研究过古代战争史。

所以赵岩打算练出一支以长枪兵为主的军队,长枪兵的组成方阵,绝对是骑兵无法逾越的坚固防线。

长枪兵专门克制骑兵,骑兵撞上长枪兵组成的方阵那就是找死,但提前是这个方阵要足够厚。

满清的兵力大多都是骑兵,所以长枪兵是不可缺少的,四川的秦良玉所率的白杆兵就曾在对满清的作战中取得一定的战果。

但光有长枪兵是不行的,还需要有远程杀伤部队与骑兵。远程杀伤部队很有必要,因为长枪兵方阵比较呆板,万一对方骑兵以骑射的方式作战,长枪兵根本无法反击。

骑兵更是重要,步兵对上骑兵的结果就是胜不可追,败不可逃。就算是长枪兵和远程杀伤部队组合,想要彻底消灭满清那根本是不可能。骑兵的作用就是侦查、突袭、追击俘敌等。

骑兵方面,目前还没有条件,主要是没有马。

远程杀伤部队方面,赵岩心中有两种选择,一种是火枪,这自然不必说了,火枪在这个世纪已经成为了西方的主流武器,明廷的部队也大量使用火器。

第二种则是长弓,长弓的性能即使是在十八世纪,性能上依旧不弱于火枪,而且长弓制作容易。但唯一的缺点就是训练一个合格的长弓手需要很久,而且想要组织起一支长弓兵为主的军团,需要大量练习箭术的人口支撑。英国人举国练箭,也只能组织几万人的长弓兵部队而已。

长弓之所以没有在西方的战役中大显身手,主要是英国人已经被逐出了欧洲大陆,再则这个时代的西方士兵身穿防御力变态的板甲的越来越多,长弓的威力一定程度上被削弱。

同时这个年代的西方人不太愿意花大量的金钱去打造正规的军队,所以选择招募农民,使用廉价的火枪进行作战。要知道欧洲人打仗都有一个特点,打仗的目的与土匪没什么区别,主要是为了俘虏敌人索要赎金。长弓兵没有近战俘虏敌人的能力,经常把贵族给射死。

出于各种原因,长弓在欧洲并没有大规模的出现在战争之中。

如果是一支训练有素的长弓兵军团,在战场上发挥的威力绝对比火枪部队更为强大,因为这个时代的火枪只能算是初级的火器,威力上还比不上长弓。

赵岩考虑了一段时间后决定组建一支由长枪兵、火枪兵为主,骑兵、长弓兵为辅的部队。

火枪、长弓混合,也是出于满清的装备考虑,满清的铠甲有两种,一种是明廷的扎甲,一种是棉甲。

扎甲防御箭支、兵器,棉甲防御火器、御寒。

满清经常让骑兵穿上几层棉甲去冲击明军,明军的火器在棉甲的阻挡下很难收到满意的效果。

但棉甲这种初级的防弹衣对上弓箭的话,就如同纸糊的一般。

要想建立这样的战争机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过长枪兵的齿轮已经初步打造出来,经过半个月的训练,赵岩从家丁中选拔出三人作为伍长。

分别是赵勇、林毅、王文岳三人,这三人表现最为出色,每人分统三十名家丁。是可以扩招的时候了,新招的兵勇由他们三人进行训练。

————

票票!

第一卷:潜龙在渊 第十八章:张步云的野心

一股寒流从北方袭来,一晚上北风都呼啸个不停,好在这时流民们已经将房屋修好,在济南城也带回了足够多的棉衣。

这些天流民都能吃个管饱,因此在这次寒流袭来时,并没有出现太多的死亡。

第二天,赵家村顿时热闹了起来。

人们冒着寒风聚集在一起,一个个青壮摩拳擦掌的上前接受测试。

“要是成为赵家家丁,每月能领到五斗粮食,还有一两饷银,更不用缴纳佃租,这样以后全家老小就不用愁生计了。”流民们纷纷议论着,那些青壮自是心动。

一月五斗米,还有一两银子,再加上不用缴纳佃租,若是单身汉的话,赵家还给家丁管饭,根本用不到那五斗米和一两银子。

若有家小,五都米加一两银子养活三四人不成问题,若是家小多一些,家里免除了佃租,也能自给自足。

只要成为家丁,温饱不成问题,想要成家立业那还不简单。这些流民的家庭大多已经支离破碎,对成家立业的想法更是迫切。

赵岩带着十几个家丁站在场中,一个青壮上前接受测试,只见他吃力的举着石锁,只举了五下,便已举不起来了。

“不合格。”赵岩大喝一声,“下一个。”

马上又有一个青壮跳出来接受测试,赵岩测试的项目就只有一个,那便是举石锁。他要的就是力气大的青壮,能举二十下石锁就算是合格,这石锁可是三十斤重的。

力气大一般体质都好,只有体质好才能经受住严酷的训练,不至于出现什么意外。

这次扩招的名额为三百人,七千多流民中有一半是青壮,选取的几率为十分之一,如果超出了这个数字,则裁掉成绩差的。

那个测试失败的年轻人遭到一阵哄笑,竟然这么废,只举了五下。但那年轻人并没有走入人群,而是来到了赵岩身前。

“什么事?”赵岩问道。

“东家,听说你要文书?”那年轻人出声问道,此人不是别人,正是踌躇不定的张步云。

赵岩眼前一亮,问道:“你会写字?”

“在下张步云,莱州府府学痒生,自会写字。”张步云挺着胸膛回答道,但声音却是不大,显然是怕太多人知道他从过贼。

秀才!赵岩不由大喜,这些天赵全也从外面招募了一些文书回来,但文凭大多不高,很多都是童生出身,写写记记还能胜任,但能挑重担的却是少数。

“可会算术?”赵岩又问道,这几天接触的文书,大半懂得算术,但也有小半不懂得,那些学算术的文人大多是想转行当掌柜、会计之类的,自然要学。

但高文凭的人文就让赵岩有些担忧了,就说这明末的高官,有的竟然不懂算术,结果带军出动却把后勤给算错了。

“会。”张步云点头道。

“好,以后张兄就是我赵家的文书,一会去找管家,让他给你安排。”赵岩心中大悦,又找到一个文人。

张步云拱了拱手退了下去,前去找赵全。

让张步云下定决心留下的还是因为今天赵岩带人招募家丁,原本张步云还对自己的猜测有些不确定。

毕竟一个地主就算是在练兵,那也只有那么几十人,肯定成不了什么大气候。但今日竟然要扩招家丁,这更加让张步云确定赵家的志向不小。

张步云是一个十分傲气的文人,虽然只有秀才的身份,但对中举却是把握十足,让他留在赵家的原因还是个人对天下大势的猜测。

张步云不仅熟读四书五经,还经常看一些杂书,因此眼界和学识要比一般的文人高出许多。

如今天下流贼四起,天灾不断,朝廷在辽东节节败退,这一切都昭显着一个朝代的灭亡。

流贼乃是历代灭亡的前兆,秦代、汉代、唐代的灭亡,都和流贼有很大的关联,宋代则是胡虏所灭。

当今流贼四起,官军迟迟难以剿灭,已有步秦汉唐后尘之迹,再则建奴在辽东肆虐,并已统一蒙古,有大兴之势,大明亦有步宋朝后尘之迹。

天灾从万历后期开始就接连不断,在张步云看来,是天不助明,与南宋末年十分相像,南宋末年最后两个小皇帝出海,一个遭遇风暴溺死,一个被陨石袭击,所幸砸偏了。

此次登莱孔有德之叛,孔有德出海遭遇风暴,其后又投降建奴,在张步云看来亦是上天所为。

种种迹象表明,大明将亡。

但对于这个猜测,张步云也吃不太准,只是一个猜测罢了。所以才会在是否前去参加科举中摇摆不定,如果大明将亡,参加科举无异于是毫无出路。

如今看到赵岩在这收拢流民,招募家丁,为人不贪图享受,身手颇为神勇,又懂治军之道,听说还是秀才出身,家中又有财力,简直是乱世良主,让张步云感觉应该是一个可以辅佐之人。

张步云已经打定主意,若是赵岩没有称雄之心,自己亦可徐徐点播一翻,将来若能成就霸业,自己也可封侯拜象。

张步云此人颇有野心,但这野心只限于文人的最高成就,并未有黄袍加身之志。赵岩却是张步云最佳的选择。

虽说胡虏之势大兴,但那毕竟是外族,一个不好就会命赴黄泉,同时他过去不过是锦上添花,也不会取得什么成就。

若是选一流贼辅佐,那便随时可能被官军剿灭。况且流贼大多只懂破坏不事生产,之会让世道更糟。

而赵岩不同,不仅懂得收拢流民恢复生产,还懂治军之道,赵家更有财力,如若赵岩有称雄天下之志,长远来看必然比流贼更有成就。更何况赵家是铸业之初,现在投奔更有机会得到重用,这亦是锦上添花与雪中送炭的区别。

但张步云自然也做好了两手准备,若是赵岩是个扶不上墙的烂泥,那他定会离去,或赴科举,或另寻良主。

下午公布了选中的家丁名单,在一阵羡慕中,那三百名青壮挺高了胸膛。

赵岩当即宣布休息两日,两天后再安排赵勇、林毅、王文岳他们三人的练兵事宜。

赵岩练兵忙了大半个月,全身心的扑在了练兵上面,虽然这强悍的身体撑得住,但却是心神疲惫。

练兵方面还是任重而道远,赵勇、林毅、王文岳只是能分担一部分,许多东西还得赵岩亲自操刀上阵。

“你这孩子,半个月都住在那帐篷里,都瘦成这样,看你身上脏的。”张氏心疼的拉着赵岩,连忙对媛儿说道:“带岩儿去洗个澡,一会炖些汤给他补补。”

张氏虽然心疼,但眼中还是十分欣慰,这几月来赵家并没有破败下去,反而被儿子经营得风生水起,自是欣喜。

“是,夫人。”媛儿应了一声。

刚走出张氏的视线,赵岩就一把抱住媛儿,将她那柔软的娇躯搂在怀中,俯头吻向媛儿的朱唇。

“嘤……”媛儿嘤咛一声,直接软在赵岩怀中。

第一卷:潜龙在渊 第十九章:红薯土豆

赵岩一阵狼吻,怀中的娇躯传来一阵热力,让他的小腹蠢蠢欲动,大有擦枪走火之势,自穿越以来他不近女色,憋得好是难受。

媛儿满面红潮,软倒在赵岩怀中,这时才恢复了点力气,柔弱的纤手在赵岩胸前推拒着,唔唔两声,朱唇与赵岩分开,央求道:“公子,一会就要吃饭了,你别……”

“呵呵!知道了。”赵岩也没猴急到那地步,在媛儿翘臀上拍了拍,说道:“洗澡,洗澡。”

“嗯!”媛儿的俏脸红扑扑的,带着赵岩往浴室走去。

不一会媛儿准备好一大桶热水,赵岩浑身脱了个精光,直接跳了浴桶之中,在兵营住了半个月,身上都积了一层的污垢。

媛儿温柔的给赵岩按摩着肩膀,那柔柔的手让赵岩舒服得哼哼了一声,整个人躺在浴桶内却是不想动了。

温柔乡英雄冢,古人诚不欺我啊!赵岩闭着眼睛,心中边想着。

如果不是碰到明末这档子乱世,他才不去练什么兵,赚些银子和可爱的小媛儿坠入爱河多好啊!

可惜!这是明末。

如果不发展,一切都是过眼云烟。

“媛儿,我们一起洗怎么样?”赵岩突然回头,对媛儿露出一个坏坏的笑容。媛儿咬了咬嘴唇,红着脸摇头道:“不要。”

见她羞涩的样子,赵岩呵呵笑了一声,不再去挑逗她。

过了一会,媛儿突然出口劝道:“公子,以后可不要那么拼命了,会把身子累坏的。”

“时间不等人啊!我这不是没办法嘛!”赵岩苦笑了一声,谁都有惰性,他自然也是一样。只是想到满清统治下那遍地留着辫子,如同奴隶一般的祖先,他就感觉一阵不寒而栗,不断的在鞭挞着他去奋斗。

“公子在担心什么?”媛儿敏感的发现,这些日子赵岩好像一直在谋划着什么,还有一些让他很是忌惮的东西。

“天下就要乱了,朝廷靠不住啊!现在只能靠自己了。”心神疲惫下的赵岩不由叹了口气。

“怎么会呢?”媛儿不解的问。

“还不会啊!天下灾荒不断,朝廷又无力救助,流贼又到处破坏生产,到时候朝廷更是收不上银子。没有银子就发不了军饷,没有军饷连官军都会从贼,结果就会越来越糟。要单单是流贼还好,问题是还有建奴时不时的入关闹腾,让朝廷没办法集中力量去剿灭流贼。”赵岩苦笑了一声,女孩子总是不太关心这个。

“到最后朝廷没银子,又没可战之兵,流贼和满清就会扑上去把大明打倒,流贼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哪里能打得过满清,到大汉江山就要变成异族的了,我们汉人还有好日子过吗?所以我们要练一些兵,以后天下真的大乱了,我们也不会被人任打任杀。”

“媛儿知道了。”媛儿呆呆的听完,似懂非懂的点头道,皱着眉头说道:“都是媛儿不好,不能帮上公子。”

“呵呵!媛儿你要帮我的话,就把书读好。”赵岩笑道。

“嗯!媛儿已经在很认真的读书了。”媛儿一想到读书,不由有些兴奋,自从赵岩允许她到书房看书后,她每天都会到书房去看书。

有一次被张氏发现了,张氏问她为什么到书房去看书,媛儿说是公子让她看的,张氏却是一阵默然,没有再多说什么,显然也是默许了她的行为。

“咦!对呀!”赵岩突然想到了什么,有些出神的想着东西。

赵岩想到人才方面的难题,这个年代的人才虽然也不错,但很多还是不太符合他的要求。

自己培养人才势在必行,教育是一个民族的希望,如果早些动手的话,也许过上七八年就能教出一些能够使用的人才。

只要播下种子,形成一个符合需求的教育系统,以后这个教育系统就不用自己操心了,而人才却能源源不断的供应上来。

现在什么都需要完善,却是没那么多功夫去办学。不如就先教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