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军阀治世-第1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辽东特战大队的活动下,整个辽东的汉人都听说建威大将军很快便会打回辽东,收复大明疆域。

只要建威大将军的兵马打到辽东,辽东的汉人便能返回故土,留在辽东也能分到许多田产。

辽东特战大队活动期间,满清可谓是麻烦不断,不是今天被人投毒,就是明天被人拦路截杀。

这还是小事,毕竟只是死上个把人。

但大事可就多了,例如沈阳城下的工匠作坊突然半夜着火,城内的仓库、马厩突然着火,或者是饲养马匹的城区突然被人集体投毒。

种种情况可谓是应接不暇。

但辽东特战大队的成员被抓的也不少,主要还是因为告密,但被抓住的一个个都英勇就义了。

在面对这种民族敌人的时候,在山东经过长期洗脑的辽东特战大队士兵,绝对的英勇不屈。

李然在解决了城外的清军后,把那些汉族士兵和满人分开对待,一个看管一个关押,留下了三千炮灰部队在抚顺,然后便根据辽东特战大队的情报,直朝铁岭杀去。

此时辽阳已经发动攻势,清军后方定然空虚,请示参谋部显然已经来不及了,李然便直接行动,然后派人报告参谋部。

根据辽东特战大队的消息,满清在十天前突然开始在各地召集满人,在十天内,在铁岭就汇聚了上百万满人,那些满人一个个都带着许多行礼。

好像是在准备撤离。

必然是这些建奴见辽东呆不下去了,想要跑。

李然的部队坐着雪橇,一路马不停蹄的在雪地中奔行疾驰。

抚顺到铁岭,也就刚好一百里的路程。

第三营只用了半天时间就已经赶到了铁岭,然而李然来到铁岭的路上,却见官道上不断有满人骑着马到达铁岭。

到了铁岭后,竟发现铁岭竟然已经汇聚了上百万满人。

到处都是人和马,一个铁岭根本塞不下那么多人,很多人都在城外。

李然一到铁岭,许多满人便惊恐的跑了。李然二话不说,直接下令开杀。

以他这两万五千人的部队,想要把这些满人全部抓回去是不可能,那便杀了

但这些满人的马匹很多,虽然很多不是战马,但行动速度绝对不慢。第三营一发动炮击,许多满人就骑着马跑了。

四散而逃

逃窜目标不一,这些满人并不知道为什么明军会突然出现在这里,但他们却知道,辽东已经不是他们满洲人可以待的了。

许多满人直接往北跑,往西北山区跑的人却是更多。

李然的第三营到目前为止之打到赫图阿拉,铁岭西北的山区却还没有控制,往西北跑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在城外的三十多万人四散而逃,李然跑人去杀了一会,见城内的满人还在不断出城,连忙停止了追杀,而是将精力放在围城上。

铁岭的清军不多,只有一千多人,如此北部的城镇,满清向来不会放太多兵马在这里防守。

一般情况下也只有三四百人,还是因为许多满人聚集到铁岭,铁岭的守军才增加到了一千人。

李然直接让炮兵分成四个部分,然后各自带着相当数量的长枪兵和火枪兵,直接把铁岭的四个城门给堵上。

被堵在铁岭城内的满清鞑子起码有五十万,这些满人并非没有武器,很多满人都十分彪悍,手上的弓箭更是一射一个准,攻进城内硬拼显然不太划算。

把城门堵上,不用几天就会出现吃人的惨状,毕竟五十多万人的吃喝拉撒就是一个大问题。

若是没有足够的粮食。

但满清的确没有足够的粮食,这些满人在来铁岭之前,把当地的汉人口粮都抢了一空,可见他们的粮食有多缺乏了。

毕竟在黄台吉和多铎两个人的厉兵秣马之下,辽东的生产遭到了巨大的破坏,以前勉强能够自给自足的生产环境在进行武备的过程中,生产力被迅速消磨。

同时清军又已无力南犯,粮食已经愈发拮据。

围城实在是太简单了,在四百米外排开火枪兵和火炮,赶出来就一排火枪打过去,炮弹再射过去。

绝对跑不出一个人来。

李然并不怕南边会来什么援兵,毕竟冬季攻势已经准备了几个月,辽阳方面的各营都准备得非常充足,在这样的情况下,清军能不能应付辽阳的各营就是问题了,哪里有空闲来支援铁岭。

第二天,李然继续围城。

而这时,而这时,一批十几万汉人工匠组成的庞大队伍来到了铁岭,押送的清兵也只有千余人,李然只马上派出三千人,不到一个时辰就歼灭了那些押送的清兵,将那十余万工匠救了下来。

那十万工匠自是有种劫后余生之感。

这十万人的吃喝拉撒也成了第三营头疼的问题,李然只好派个三千人马,把他们送到抚顺。

抚顺的粮食还能坚持一段时间。

但城内的满人显然就没那么好受了,直接被堵在城内,粮食运不进去,也没人来这里运粮了。

第二天,城内就发生了饥荒。杀牛吃马的现象一时在城内发生,而且那些满人之间为了抢夺食物还大打出手,上演一幕幕可笑的闹剧。

第二天下午时,林毅和秦致远二人的骑兵部队到了,还有一个骑炮营跟随而来,足有一万九千多人。

听闻满清在浑河决战中大败,十六万大军飞灰湮灭,李然决定用攻心战。

连夜,李然向城**信,大肆宣扬山东军的大胜。

城内的满清鞑子们纷纷恐慌起来,他们无敌的铁骑竟然败了,而且还败得如此彻底。

很多人以为这只是明狗玩的把戏。

但第三天,证据陆续出现。几万清军俘虏被押到了铁岭城外,这些清军全是满清鞑子,没一个汉人夹杂其中。

而多铎始终没有出现。

这让城内的满清鞑子们绝望了。

加上食物越来越少,终于在第四太的时候,城内的清军打开了城门,全城投降

对这些信奉武力的野人来说,只要打碎他们的骄傲,便能让他们很快投降,这已经是定律了。

之所以要迫降,自然是为了多抓一些满奴去挖矿。

但那些满清鞑子的后代,不能干活的却是要坚决砍掉,这些满清鞑子的后代一砍掉,用不了二三十年也就会被灭族了。

问题是这些满奴,到底能不能干个二三十年。

同时二三十年内能不能灭光地球上的这个野蛮族类,目前辽东的满清鞑子一部分跑到了西北。

那是多铎的三万骑兵部队,跑进了深山之中。另外还一大概五十万满清鞑子,跑进了东北的山区里。

剩下的大概还有一百万左右,散布在辽东各城镇中没有来铁岭。

城内的满清鞑子一一出来投降,李然让人一个个的搜身,把那些行礼,银子都搜出来,然后才让这些满清鞑子出城,关到集中营里面。

当天,第三营从出城的满清鞑子身上搜出了大概三百多万两的财物,这些银子都是沾染过汉人的汉与血。

接着李然开始让人在铁岭城内反复搜索,又搜出了几千个躲藏在城内的满清鞑子,还搜到了八百多万两的财物。

其中三百万两是清军的国库里的银子,多铎厉兵秣马当中,把银子都花得差不多了,而赚钱的,则是那些晋商。

辽东生产力就那么点,不靠进口自然不可能短时间增强实力。

其他五百万两,则是其他那些跑来铁岭的亲王、贝勒们的身家,一个个都是几万,几十万,上百万两的家身。

一个铁岭就弄出了一千一百万两白银左右的财物。

可见满清历次入寇,抢了多少富户和大明百姓。

随后,第三营在集中营内这些满清鞑子进行了分离,老的和小的分离出来。

一个浪费粮食,一个将延续满清这一野蛮种族。

挖个大坑,全部埋进去……

解决了铁岭,林毅与秦致远二人带着兵马兵分两路,骑炮营也拆成两半,一人一半。开始收复更北方的城镇,很快林毅就攻下了镇北关,驰骋向北,一路攻坚。

抓到满清鞑子,一律以上的处理方法,将可以做苦力的青壮押送到沈阳。遇到汉人,一律解救。

越往北,气候也是越是寒冷,人烟也愈加稀少。

……

沈阳

参谋部带着步兵第一营,及一万炮灰部队和炮兵营,几乎**式的打进了沈阳,轰开城墙,炮灰冲入,步兵营紧随其后……

城内的守军几乎等于没有。

一入沈阳,整个部队就以小队的单位,分散开在沈阳一路扫荡。

那些炮灰部队如同发狂了一般,见到鞑子就杀。再三约束之下,还是收效甚忧,许多炮灰部队在辽东受过的屈辱是常人所无法想象的。

面对这样的野蛮民族,只有消灭。

但消灭也要符合发展观啊那些可都是一个个可以创造财富价值的满奴。

刘恒进城后看到遍地都是鞑子的尸体,很是不悦的皱起了眉头,更加不可容忍的是,不远处就有一个三线部队的士兵正抓着一个鞑子的辫子,然后一刀割开那鞑子的头皮,揪住辫子使劲一拉,那后脑勺的头皮就那样直接被扯了下。

疼的那个满清鞑子在地上打滚,发出凄厉的嚎叫声,惹得那士兵哈哈大笑。

“把他给我叫过来。”刘恒对身边的士兵说道。

“是。”

很快两个士兵走了过去,那个把鞑子的头皮扯下来的士兵连忙一正身,将笑容收敛了起来。

“长官有何吩咐?”

“参谋长有请。”



那士兵一连惊愕,看了看远处的一行人,踌躇的跟了过去。

来到刘恒面前,那士兵遭到了刘恒的一顿猛烈的呵斥,“本官再三重申,进城不可乱杀,这可都是我们山东的劳工你们知不知道?砍掉一个劳工得损失多少钱?在山东一个劳工一个月要一两银子的工钱,这些满奴起码能干个十年八年的,一年十二个月,就是十二两,十年就是一百二十两,你杀掉一个,我们山东军就损失一百二十两军费,真是气死本官了。”

“大人,这些……这些城内的鞑子一个个成天都吃喝玩乐,根本不会干活的。”那士兵心有踹踹的回答道,然后越说越流畅,“大人,这些人抓去干活只会浪费粮食啊”

“就算是不会干活,也得筛选后再说,容得你来做主吗?”刘恒怒道。

“是,是,小人知错。”

“好了,去吧”刘恒说着挥了挥手,把那士兵给打发走了。

这些三线部队的士兵虽然在沈阳城内大开杀戒,但总的来说,也犯不着为了几万鞑子的性命来责罚他们。

沈阳城内没走的鞑子全都是那些养尊处优,吃喝玩乐的满清‘贵族’,很多人迷信他们的铁骑战无不胜,认为山东军不论如何也打不过来。

十六万大军,给了他们很大的信心。

直到山东军打到城内,他们才醒悟过来,多铎那混蛋败了。

整个沈阳城内,也没多少满清鞑子,撤得只剩下几万人。

在军法的不为之下,很快放纵了杀俘之风。

不过什么该杀,什么不该杀还是清楚的。那些长得还差不多的不杀,可以抓去充ji。

城内的汉人,则先收押,然后进行排查。

辽东特战大队经常被人告密,多是其中的害群之马在作乱。先查家产,家产上有嫌疑在抓起来调查审问。

汉人在辽东的地位如同猪狗,能够攒下一笔家产的,多是汉奸。

不过暂时没去处理这些东西。

整个辽东,此刻可谓是快要忙成一团了。

抓捕满清鞑子,抄家,清点满奴数量,清点抄家所得。后勤上不仅要给那些俘虏输送粮食,还得给辽东的汉民发放粮食。

满清的统治实在太黑暗了。

汉民在辽东的地位,吃得甚至不如猪狗,前段时间满清更是把大部分粮食都收了上去,当山东军打下一个个农庄的时候,那些农庄里已经饿死了许多汉人。

由于粮食不足,刘恒连忙向山东报告粮食短缺问题,在这冬天运粮倒是简单,雪橇的运输能力可是很高的,而且只要是平地都可以是道路,稍微崎岖一点的地形也能通过。

辽东是一片平原之地,雪橇非常合适做为运输工具。

山东只要把粮食运到旅顺,就能很快运到各城镇,渤海湾也就两三天便能走上一个来回。

除此之外,辽东还需要大量行政人员,这些行政人员都得从山东抽调,整个辽东的汉民,也要进行户籍登记,田亩丈量、下分等种种工作。

不过那些满奴,先弄到旅顺去再说。

……

赵岩在山东,听着辽东的捷报不断传回,心里很是高兴。

特别是浑河大捷,这次大捷直接歼灭十三万满清部队,十三万,对于大明来说只是小意思。

赵岩若是死个十三万兵马,虽然会心疼死,但也不会到被一棒子打死的地步,他随时还可以再征召十三万人。

但满清一个野蛮小族,许多族人还是刚抓来的生女真,也就是野人,这个种族的形成,只是一个以地域为标准的种族。

人口撑死也就两百多万,绝对不会超过三百万。十三万人一死,的确可以重新拉起十三万部队,但生产就快要彻底荒废了。

经过此战,满清离灭族已经不远了,接下来就是对他们无尽的追杀。

就是跑到天涯海角,也要屠灭其族

第一百九十章:收复辽东

整个辽东,此刻已是打成一团,各营的士兵分成连级单位,开始在整个辽东四处扫荡满洲女真。

多铎这一跑,满清这个国家算是覆灭无存了。

辽东军第一、第三步兵营,及山东军第二骑兵营,组成的西线战场,在推进中遭到的抵抗并不强烈。

游学锋带着辽东军第一步兵营先取广宁,又沿大凌河一路攻除满清战堡二十余处,然后兵进义州。

此义州非朝鲜义州,而是大凌河防线的重要城池,在崇祯四年的大凌河之战中被满清攻取。

而吴永亮则带着四千骑兵,和第三步兵营营长石云翼,直接渡过大凌河,在小凌河对岸驻防。

在小凌河驻防,乃是纺织锦州、松山一线的朝廷官军乘机窃取山东军的战果。

山东军与清军的作战实在太快了,仅仅两天,第一天渡过太子河、浑河,第二天与清军决战浑河。

第四天,吴永亮和石云翼便带着兵马出现在了小凌河对岸。

这直接把锦州和松山的官军搞得一头雾水,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这些山东军怎么跑辽西来了?

辽西官军的夜不收连日出动,终于得到了一个令人震撼的消息,山东军在浑河竟然大胜十六万清军。

并且还攻克了沈阳。山东军正在整个辽东到处收复失地。

镇守锦州的祖大寿,连忙带着人前去拜访小凌河对岸驻防的山东军,吴永亮和石云翼与祖大寿在小凌河对岸互相寒暄了一阵,祖大寿很快从他们二人的话中隐约知道了他们的意思。

不想让朝廷大军过河捣乱。

亦或者说,赵岩看上了辽东这块地盘,朝廷一边玩歇着去。

祖大寿知道了山东军的意思,回到锦州后很识相的没有任何动作。

……

满清一灭,赵岩只感觉一身轻松。

形势已经不再像以前那般紧迫,已经不必要整天想着要怎么才能最快的壮大军事实力。

二十万职业军,好像还是有点多了。

赵岩突然生出这样的想法。

但在不影响发展的情况下,职业军多一些也是很必要的,毕竟解决了辽东,还有大明和海外殖民地那么辽阔的地盘等着去占据。

只有拥有足够的兵力,才能吞得下。职业兵前面打,义务兵后面守,这个方式还是不错的。

赵岩在感觉轻松过后,更在意的还是辽东能搞到多少银子,抓到多少满奴的问题。

就如刘恒所算的一般,一个苦力在山东起码要一两银子工钱,而在南方一些地区甚至更高。

抓一个不要钱的奴隶回来,一年就能收益最少十两银子。

一个人十两,一个百万个人就是一千万两,两百万人就是两千万两。

这有是为什么赵岩如此热衷运倭奴的原因了。

在这个蒸汽机还没有大规模投入使用的年代,奴隶是存在价值的,而且利润还很大,更不会抢了百姓的饭碗,毕竟赵岩还要修很多工程,用工量是非常大的。

用这些奴隶来修工程什么的,就会创造很大的隐性收入。这一点,明王朝是普遍存在的。

不过明王朝是将自己的子民作为隐性收入的对象。赵岩则是直接抓异族回来当奴隶。

国与国之间,没有什么正义与公平,在这个地球上,国与国只有弱肉强食,实力弱小的国家不是依附强大的国家,就是被强大的国家吞掉。

美国在后世就很嚣张,打这个国家打那个国家,很多人用这一点来批评美国是假民主,思路本身就不对,不管是否是真的民主也好,假的也好,国与国之间是没有民主的,就算是在二十一世纪也是一样。不然还要国界做什么?干脆把国界一抹,来个地球共同体。

而二十一世纪的国家,则分为两类,一种是不断强壮自己的国民,狠抓教育,大搞科研,创造一个能让公民发挥出自己潜力的环境,以求能在其他国家身上谋取到利益。

一种则是搞愚民,不抓教育,也不怎么搞科研,以压榨人民和同族为目标,也就是以统治为目标,而不思进取的国家。这样的国家最终的下场只有灭亡,在不断的发展之下,双方实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