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正德五十年-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让一个无肉不欢的人来吃这白粥咸菜,在他没有饿到份儿上的时候,确实是比较困难。
连城渝却是吃的很开心,对于她那小小的心灵来说,能在这样的时候,和哥哥一起吃顿虽然不丰盛但是温馨的晚餐,那就很开心了。
给他夹了一筷子苦菜,鲜嫩嫩的苦菜放在洁白的碟子里面,红里透着绿,上面还带着晶莹的水珠,看上去非常的喜人。这些苦菜,就是连子宁今天出城的成果,家里眼见实在是揭不开锅了,城瑜一个未出阁的女孩儿家,不好抛头露面,他便出城去采了一些野菜,荠菜、苦菜什么的都有。
“哥,你快吃啊!你天天读书,苦菜明目,多吃点儿啊!”
看着城瑜一双亮晶晶的眸子,连子宁只好夹起那一筷子,沾了一口酱,放在嘴里仔细的嚼了嚼。
这苦菜脆生生的,他嚼了嚼,只觉得入口先是非常的苦,苦的他几乎想要吐出来,但是仔细的一嚼,却自有一股股的甜意透出来,让人觉得很是奇妙。
连子宁赞道:“嗯,这苦菜不错。”
“那你就多吃点儿!你读书辛苦,眼见现在又快要乡试了,晚上读书到深夜,更需要补补。”连城渝一双眼睛扑闪扑闪的看着他,眼中闪过一丝喜意,把那乘着苦菜的盘子推给他。
虽说连子宁才是一家之主,但是实际上,在家里面,却都是连城渝在照顾他。连子宁从小就是被他父母宠大的,可谓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别说是缝缝补补做衣服了,就连做饭自己都不会,若不是连城渝在家里做饭洗衣,缝补衣衫,只怕连子宁早就饿死冻死了。
连子宁心中感动,道:“你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也多吃啊!”
“嗯!”连城瑜乖乖的应了一声,眼里满是笑意。
放平了心态,这些寡淡无味的饭菜在口中也是变得香甜了许多,一灯如豆,在这个时代,这样的一顿饭,虽然辛苦,却也有些别样的温馨。
吃饱喝足,连城瑜便开始手持饭桌,连子宁前生也是做惯了这种事情的,便想要上去帮手,被连城瑜给推开了,嗔怪道:“哥,你可是秀才,哪能做这种事儿!我来做就好了,你去安心读书吧!”
“秀才?秀才很值钱吗?”
虽然有些不以为然,但是那只是先带人的思维还没有完全转变过来而已,连子宁心里也是知道,一个秀才的功名,在这个时代,当然是很值钱的。
大明朝对于民间管制最严,老朱自家出身不正就怕别人也走自己的老路,所以对于各行各业的监视都是极为的厉害,但是唯独对一个职业是极为的优渥——读书人。
如今这个时代重农抑商,商人就算有钱,社会地位还不及一个只有三五亩地的小地主,连绸子做的衣服都得偷偷摸摸的在家里穿,若是敢穿靴子的话,直接就把脚给剁下来了。所以升官发财的途径几乎全靠作官,而进入仕途的主要途径就是科举考试,连子宁现在虽然只是一个秀才,但这时代,秀才身份无论在城里还是乡下,都是很了不起的人物了,有些读书人七老八十了还不见得能考上一个秀才。
大明对百姓监管最严,就算离开家乡探亲访友都要由地方开具路引,过关盖印,马虎不得。不过秀才、举人这些有功名的读书人就不同,他们有权利佩带利剑、穿青绸衫,随便游历,沿途官吏不得阻拦监押,见了那些普通农人可能一辈子也见不上的县太爷,居然不必跪拜而且还有座位,在普通人眼中这样的人自然是极有身份的人物。
连子宁父亲去世,现在连家家道没落,之前的那个连子宁又不怎么会操持家业,整日价只知道死读书,虽然考上了秀才,也有一手好武艺,但是却最是不会与人相处,算是衰败的厉害。但是他在正德四十七年的县试中考中了顺天府的秀才,这等身份,若是在乡下的话,那就是正儿八经的秀才老爷了,就算是以后再也考不上,去给县尊之类的太爷去当个幕僚,或者是开办私塾教书育人,那也是不会活得很差的。就算是在北京城这天子脚下,也算得上是乡邻间尊贵的人物。
第四章走不通的路
原先的那连子宁读书都快读傻了,心思也没那么多,现在连子宁却是知道,当初老爷子在军中的时候,性格刚直,为人暴烈,得罪了不少人,若不是现在自家这个秀才身份在这儿撑着,只怕这些人早就欺上门来了。
说起来,连家还是正德皇帝改革的受益者,本来按照大明律,军户人家是不允许考取功名的,但是自从皇上废除军户制度,军户人家也都是变成了平常百姓,自然也是可以考取功名。不过军户子弟一向是舞枪弄棒的多,舞文弄墨的少,虽然对他们开放了,但是也少有人考上罢了。不过这连子宁却当真是个异数,生的七尺昂藏大汉,是天生的练武材料,却整日价喜欢躲在屋子里面读书,就成了这一片儿第一个考上功名的军户人家子弟。
连子宁给自己到了一杯白水,坐在椅子上慢悠悠的喝着,看着油灯之下忙忙碌碌的小妹,心中不由得浮现出一种温馨的感觉。
前世的时候,他是独生子,从来没有体会过这种兄妹间的亲情,而此时,在这个孤苦无依的时空了,这天地间,似乎只有自己孑然一人!而有了这个小妹子,虽说生活清苦了一点儿,但是看着她在灯光下忙忙碌碌的身影,却也是让人感觉心里暖融融的。
城瑜收拾完了东西,便去自己的西里屋取了一个包裹来,里面是一些衣物,多半都是布料做的,以青衫褐色居多,也不多多名贵的,只是上面都有些破损了。城瑜拿了个小簸箩出来,里面却是一些针线,她捻了根线儿,用舌头舔了舔,搓了搓,就这黯淡的灯光灵巧的穿到了针眼儿中去,便是开始仔细的缝补以上。
一边缝补,一边喜滋滋的道:“哥,今个儿我把那件儿青獭子的皮袍子给缝好送到王婶儿那去了,她说客人满意的很呢,光这一件袍子就挣了十文钱,顶的上缝布袍子十几件儿了。听说那边新开了一家大车店,往南能通到济南府,往西一直到宣府的,生意大得很呢,大车有几十辆,光光是车夫就百来个,他们整日价出远门儿,衣服磨损的厉害,都送到王婶儿那,我的活也就多了,等我多挣一点儿,咱家就能撑到麦收的时候了。”
连子宁听着,不由得心中一阵羞愧,却也更多了几分心疼和酸楚,父母亲去世之后,家里便断了钱路,只进不出的,他又不是个会干事儿的人,反倒是一直靠城瑜在胡同南口的王婶儿那裁缝铺里做工挣些钱操持家用。一个大男人靠一个小姑娘养活,当真也是无能之极了。
他伸手揉了揉城瑜的脑袋,心疼道:“城瑜,真是苦了你了,都是我这做哥哥的没用,连累你了。”
城瑜被他的举动给弄得一愣,脸上红了红,只是灯光暗淡,连子宁却没有瞧见,她低下头,轻声道:“哥哥你可是秀才啊!只要安心读书就好了,这些杂七杂八的事儿我来做,今年可就是三年一度的乡试了,虽说北地人文比不得南方那些富盛之地,但是咱们京师是天子脚下,竞争也激烈的很,你可是要多准备才是。”
说这话的时候,她的小脑袋已经抬了起来,一双大眼睛满是崇拜的看着连子宁,眼睫毛忽闪忽闪的,可爱的让人忍不住在她的脸上拧一把。
连子宁忍不住心中感动,若是放在后世,这个年纪的女孩儿,早就不知道混成什么狗屎样子了,那里还有这等乖巧?
只是,他心中苦笑一声:“我的这个秀才身份,只怕就已经是到头儿了!再想考,谈何容易?”
虽然还没有开始看圣贤文章,但是此时他心中却很清楚,自己绝对不是科举考试的那块料了。
从记忆中知道了自己乃是秀才功名之后,他就非常重视这个事儿,毕竟对于一个无依无靠的穿越者来说,这样一个不但合法而且算的上是尊贵的身份,无疑于是一个乞丐面前掉下了一座金山。毕竟如果可以考取科举走上仕途之路的话,那是最好的结局了,在这片土地上,无论是哪个年代,做官始终是最好的选择,君不见后世的公务员考试如火如荼,热闹无比。更何况,在这个时代当官儿还有极多的好处,退一步讲,就算是做不了官,能考上一个举人,那这辈子也是衣食无忧,而且会活得很好。
但是很快,他就很悲哀的发现,继承了这个连子宁的身体之后,脑海中的其他记忆都是相当的清楚,但是只要是和八股文章沾边儿的东西,一想起来,立刻就是满脑门子的浆糊,那些本来记了一肚子的圣贤文章,竟然是什么都想不起来了。
根据连子宁的猜测,应该是自己在占据了这个身体的时候,不知道什么地方出了差错,因此导致这方面出了问题。
想不起原先连子宁读的那一肚子的圣贤文章,没有了那等深厚的功底儿,相当于连子宁要从头开始,而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读书这玩意儿,不但要刻苦努力,更要从下培养才好,每个人应该都有这样的感觉,小时候的记忆力非常好,尤其是在上大学之前,记什么东西都是很快,而等将近二十岁的时候,记忆力有一个大的衰退期,会下降的非常的厉害。而连子宁现在已经十八岁了,再想学,真的是晚了。
这样算下来,这条路如何还能走得通?
但是这种话,又如何说的出口?面对着连城瑜那充满了信任、崇拜、期许的目光,连子宁的话在喉咙中滚了滚,终于是又咽回去了。
“算了,城瑜对我如此,我又怎能伤她的心?总要先想出个挣钱的法子来,谋个出路,再想一个妥善的理由,然后再告诉她。”
一时间客厅里面安静了下来,连城瑜静静地缝补着衣服,连子宁却是在向着心事,两人都不言语,只听得到一阵阵灯花爆响的轻微声音。
连子宁喝了口白水,斜倚在靠背上,开始仔细梳理现在手中掌握的资源,盘算着挣钱的法子。
第五章资本
第一项,是土地。
说起来,连家的土地还是有些的。大明朝立国之后,洪武帝颁布了军户制度,同时也是为了把这些军人世世代代约束在当地,给每个卫所都是分封了大量的田地,每个军户家中田产都有不少。而连家世世代代都是府军前卫的军户,虽说府军前卫乃是拱卫皇上的上二十四卫之一,但是毕竟军人们也有妻儿老小要养活,也要有一份恒产,因此也分封了田地,而且由于是上二十四卫,所以分外的优待,分封的都是膏腴之地,面积也更大一些。后来永乐大帝迁都北京,府军前卫也跟着过来,便重新划分田产耕地,土地就在正阳门之外。这个时代的北京,还不是后世被沙尘暴袭扰的困苦不堪的模样,正是全国一等一的膏腴之地,而且河流纵痕,灌溉也很方便,收成很好。
虽说大明立国百年,一些制度早就已经废弛,这卫所中的田地也被军官们侵吞了不少,但是毕竟乃是天子脚下,这些米虫们也不敢做的太过分,而后来正德帝改革,军户变成民户,便也把这些土地都按照军户家中人丁多少,官衔高低,都分了下去,当时连子宁的老爹刚刚承袭了总旗的位子,正是年轻有为的时候,而且武艺超群,所以在府军前卫的这些下层军官中也算得上是个人物。凭着这层关系,连家分得了十亩上好的水浇地,看起来不多,但是别忘了,这可是天子脚下,城外的那些有限的耕地不知道已经被多少人给瞄上了,皇上的皇庄,名门显贵的庄园,大臣的私地,都要集中于此。能在这么个寸土寸金的地方弄上十亩地,其难度就好比一个小小的连长在北京三环内买了十套别墅,已经是很不容易了。
而后来连子宁的父亲战死沙场,朝廷给的抚恤,再加上出殡的时候卫里面那些同僚们随的礼钱,加起来也很有一些,这些钱当初又是买了十亩地。不过后来母亲病重,家里面没钱,这祖宅又不能卖出去,所以便一点儿一点儿的往外卖地,钝刀子割肉一般,这十亩也变作了现在的两亩地。
不过加起来十二亩地也很不少了,一些穷点儿的京官一辈子也不见得能置上这些家业。但是连家就剩下了两口人,一个要读书,一个要挣钱,而且都不是操持田地的料子,便只能把这十亩地租给了邻家的那些农人们。本来连家的日子过得还算是凑活的,但是禁不住老天爷不高兴,去年北地大旱,河里面干的底子都露出来了,十二亩地颗粒无收,一点儿粮食没打上来,两皇粮地税都是东借西凑交上去的,于是就落到了这个境地。
第二项,则是现在身上这个秀才的功名。
虽然由于一些原因,自己固然不可能再往上考了,但是秀才这个功名,却是必须要保住的。在这个时代,有了这样的一个保护色,这样的一层身份,好处是不言而喻的。在自己的另外一个身份还没有高过秀才这个身份之前,是坚决不能舍弃的。这就像是后世,求职的时候人家一看你是名牌大学的博士生自然就高看一眼,而若是个初中毕业的,自然是饱受鄙夷了。
今年就是乡试,考举人自己是不成了,但是秀才的这个身份,还能保持半年——按照大明律,秀才的功名也是有限期的,定期考试,考试成绩排名最次的,就要被开革出籍,而连子宁可以预见,自己肯定是那最后几个之一——半年的时间,也要做出一番成就才行了。
第三项,这是这个身体本身所具备的人脉关系。
连子宁可谓是家学渊源,其祖上本是跟随永乐大帝起兵靖难的一名士卒,鞍前马后,立下了大功劳,甚至有一次还曾经为永乐帝挡过一支流矢,为此被射穿了脸,两边的腮帮子上各留下一个巨大的伤疤。总所周知,永乐皇帝最是善待功臣,此人虽然心狠手辣但是却是绝对不会干出像他老爹朱重八那种鸟尽弓藏的事情来,所以后来连家的先祖,这位起兵之时的无名小卒,在永乐帝登极大宝之后,直接一跃成为了府军前卫的千户大人!不过时过境迁,幽幽百年而过,连家早就没落,到了连父这一带,只是做了一个区区的总旗官。不过连父生前号称一杆河北大枪天下无敌,更是曾经在射柳大赛上勇夺魁首,乃是整个府军前卫都赫赫有名的勇武人物,当年与他交好的同僚之中,现在也有不少身居要职的。
因为连父乃是为国争战,战死沙场的缘故,这些昔日的同僚们都是颇有些戚戚然,曾经有数位流露出要对他们照顾一二的意思来,但是当初的那连子宁不过是个迂腐书生,又哪里懂得这些?不知道被他生生浪费了多少机会。
现在的连子宁既然重生,自然不会再犯这种错误,当年他在大学的时候也是眉眼通挑的人物,要不然也不会把他那位经常名动上层的导师给哄得整天乐呵乐呵的,对他比对自己的亲儿子还亲。
林林总总梳理起来,也就只有这三项优势而已,至于其它的那些零碎,不提也罢。
有了这三项优势,连子宁的心里便是清明了起来,他右手轻轻地敲着扶手,思考着如何将这三项优势进行最为细致的利用,从而发挥出他们最大的作用。
这三项所占的优势中,毫无疑问最重要的就是第三项了,虽然这种关系网,这种人脉是无形的,是隐藏的,甚至是你不去刻意想的时候都完全察觉不到的,但是实际上,其中蕴含的庞大能量,是外人所根本无法想象的。国人做什么事儿,都喜欢托关系,走后门儿,这种习惯从古就有,千年未止,哪怕是可以用正规的渠道去做也总是想着走后门儿,这实在是已经深入到了国人的骨子里面。讲人情,讲关系,求人办事的时候,你要是没有关系送礼人家都不收!
第六章感动
虽然连父生前认识交好的都没什么大人物,这些人现在也没有那种级别顶高顶高的,基本上都是一些中层或者是底层官员,但是偏偏就是这些人,却是政策的实际执行者和监督者,他们想要给你一个人好处或者是让一个人玩儿完,那实在是再容易不过了。
这一层,必须得利用好才是。
他专心致志的思考着,眼中流露出神采,正在缝补衣裳的城瑜偶尔抬头看看他,眼角便是带着笑意,只觉得哥哥这样认真思考的模样,当真是好看。
想了半响,连子宁心中已经是有了一些思量。
“不过,在此之前,却还是要赚钱才行啊!若是没有钱,我想的那些法子,可是寸步难行。”
怎么挣钱呢?拜起点那无数穿越小说的熏陶,连子宁脑海中立刻就冒出了无数个主意。
学一学那些穿越的老前辈们,抄抄诗词?脚踩李杜,拳打柳秦?成就千古文章一大家?
别闹了,这可是明朝,不是那百花齐放的宋朝,也不是那诗风万古存的浩浩大唐,而是一个以圣贤文章立本的科举皇朝。经过了几千年的文化创作,中国这些古典文人们的思维脑域几乎已经是被开发到了极限,可以说是再也做不出好的诗词来了。为什么说唐诗宋词元曲明小说?不是元明清三代的文人们不想写诗写词,实在是有了那些光焰万古的巨巨们在前,他们实在是没有了信心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