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走近钱学森-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拇幻挥薪峁阈葱鸥裨貉试跹竦眯砜衫刖车氖中裨汗僭痹谒饺私惶钢懈嫠咚梢粤腥胙シ祷刂泄舐健�
  他给国务院的信中解释他要离美的意图,要求获得必须的协助。后来,他与加拿大太平洋航空公司接洽,想经过渥太华至香港。加拿大航空公司下属的旅行社,帮助他办理途经英属加拿大领土以及香港的一切签证手续。我可以证明,他从来未曾否认过这些安排。相反,他公开进行此事,而且在学校里告诉我们这些计划。我知道他赴华盛顿时,也把这些安排告诉过你和鲍特……
  香港报纸也纷纷刊载著名科学家在美国被捕的新闻。香港《文汇报》以《我们坚决反对美帝逮捕钱学森》为题,发表评论指出:
  新中国诞生了,新的国家欢迎一切有才能的同胞投到伟大的建设事业中去,我们要使国家建设走上工业化的大道。
  钱学森在新中国这个响亮的号召下准备回到中国来了,可是美国帝国主义者剥夺了他的自由,无理地把他扣留了,无耻地给他一个莫须有的罪名:美共。我们坚决反对美帝这一侵犯*的暴行,我们要求释放钱学森博士……
  1950年9月24日,李四光以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主席的名义,发表声明《抗议美帝非法拘捕我科学家钱学森等》。
  郭沫若以中国保卫世界和平大会委员会主席的身份,于1950年9月25日致电世界和平大会委员会主席居里博士,抗议美国无理拘捕钱学森①:
  巴黎世界和平大会委员会主席居里博士:
  我国航空力学专家钱学森博士于申请回国时被美警拘捕,物理学家赵忠尧教授和学生二名在返国途中,在日本横滨为驻日美军拘捕。此等蹂躏*、摧残科学家的暴行,已激起中国科学界及中国人民的普遍愤怒。请你和贵会号召全世界科学家对美帝国主义暴行加以谴责,并要求立即释放被捕之科学家。
  中国保卫世界和平大会委员会主席 郭沫若
  1950年9月25日
  新中国的科学家们也发出强烈的抗议的声音。曾昭抡、叶企孙、陆志韦、丁燮林、饶毓泰、向达、刘仙洲、汤佩松、钱崇澍、严济慈、钱三强等189名中国科学家发表联名抗议书①:
  我们以无比的愤怒抗议美国政府非法地扣押将自美返国的钱学森博士,在日本的美占领军当局无理地扣留了返国途中的赵忠尧教授和罗时钧、沈善炯两位同学。我们认为这一连串的侵犯人身自由的暴行是美国帝国主义者想尽种种方法决心与中国人民为敌的又一次表现,既卑劣又疯狂。
  1950年10月18日,搭乘“威尔逊总统号”回国的中国留学生与回国不久的留学生汪稷曾、邵循道、沈慧等183人,致电联合国秘书长赖伊、联合国会员大会主席安迪让及安理会主席和*保障委员会,要求制裁美国政府扣留钱学森等教授,并防止此类事件的再度发生。他们还致电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提出严重抗议,要求立即恢复钱学森等教授的自由。
  加州理工学院院长杜布里奇开展多方营救钱学森的社会活动。
  在种种舆论的压力之下,联邦调查局开始按照“程序”审讯钱学森。
  9月18日,联邦调查局要求狱中的钱学森写下书面声明,保证倘若没有得到加州理工学院院长杜布里奇和海军副部长丹尼尔·金贝尔的书面同意,他决不会擅自离开美国。
  9月20日,钱学森从特米诺岛监狱被带到设在岛上的移民局,在那里接受审讯。以移民局古尔西欧主任为首的八名官员(其中也包括海关和特米诺岛监狱官员)对钱学森进行审讯。加州理工学院的法律顾问古柏律师则为钱学森辩护。由于移民局对钱学森的“间谍罪”提不出确凿的证据,审讯不了了之。
  不久,钱学森接到特米诺岛监狱通知,在交出15 000美元的保释金之后,可以获得保释。
  在当时,15 000美元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加州理工学院院长杜布里奇和从欧洲赶回的钱学森的导师冯·卡门得知这一消息,当即为钱学森保释筹款,很快筹得15 000美元。
  9月23日,钱学森终于获释,结束了这15天的牢狱之灾。蒋英开车来到特米诺岛,接钱学森回家。蒋英曾回忆当时的情景:“我去接他出来的时候,他一言不发,你问他什么只是点点头,摇摇头。我明白了,他失声了,不会说话了!”
   txt小说上传分享

被监控的生活是痛苦的
钱学森获准保释了,终于离开了那人间地狱。他的出狱,又一次成为媒体的关注焦点。
  然而,乌云依然在钱学森头顶盘旋。
  美国移民局规定,钱学森每个月必须要到帕萨迪纳移民局去登记,并要随时接受移民局官员的传讯。另外,还规定他只能在洛杉矶市内生活,如果要超出洛杉矶的市界,必须申报,获得批准方可出洛杉矶。
  钱学森还发现,住所附近常常出现陌生人在那里晃荡。不言而喻,那是联邦调查局的特工在暗中监视他。
  夜深,电话突然响起。钱学森一接电话,对方就把电话挂掉了。显而易见,那是在测试钱学森在不在家。
  钱学森的电话受到监听、信件受到拆检。钱学森发现,就连他上街,背后也有人跟踪。一句话,钱学森虽然获释,但是仍处于软禁之中。
  得知儿子在美国遭到软禁,父亲钱均夫写信勉励他:“吾儿对人生知之甚多,在此不必赘述。吾所嘱者:人生难免波折,岁月蹉跎,全赖坚强意志。目的既定,便锲而不舍地去追求;即使弯路重重,也要始终抱定自己的崇高理想。相信吾儿对科学事业的忠诚,对故国的忠诚;也相信吾儿那中国人的灵魂永远是觉醒的……”
  夫人蒋英是音乐家。这时候她不得不暂时放弃自己的专业,在家中相夫教子。她不敢雇保姆,生怕保姆万一被联邦调查局收买,监控他们的一举一动。
  1950年11月初,钱学森的八大箱行李经过联邦调查局两个多月的反复“研究”,并没有发现内中有机密文件,决定退还给钱学森。
  洛杉矶的报纸披露那些特工们把钱学森行李中的对数表当成了“密码”,一时间在加州理工学院传为笑谈。
  钱学森一次次受到传讯。所幸加州理工学院的法律顾问古柏律师仗义执言,据理为钱学森申辩。
  经过几番审讯,1951年4月26日,帕萨迪纳移民局通知钱学森,他的案件经过审理,认定他“曾经是美国共产党员的外国人”。依据美国国家安全条例的规定,凡是企图颠覆美国政府的外国人,必须驱逐出境。因此,帕萨迪纳移民局决定驱逐钱学森!
  钱学森本来就打算离开美国,根本用不着美国“驱逐”。然而,移民局马上受到来自华盛顿的干涉,要求暂缓执行对钱学森“驱逐出境”的决定。还是美国海军副部长丹尼尔·金贝尔的那句话:“他知道所有美国导弹工程的核心机密,一个钱学森抵得上五个海军陆战师,我宁可把这个家伙枪毙了,也不能放他回红色中国去。”
  于是,对钱学森“驱逐出境”的裁定,就一直被拖着,拖着……其实,这“拖”的策略,无非是在一日千里的科技时代中,让钱学森脑袋中的那些导弹知识老化,变得陈旧,变得无用。
  没有被“驱逐出境”的钱学森,依然处于无限期的软禁之中。导师冯·卡门最能深刻理解钱学森的性格和为人,他曾经在《中国的钱学森博士》中写道:
  此举严重伤害了钱的自尊心。他去找杜布雷奇①院长当面申述,没有安全执照他无法留在喷气推进研究中心继续工作。他情绪激昂地说,与其在这里遭受怀疑,宁愿返回中国老家去。杜布雷奇以好言相劝,希望他先保持镇静,并建议他就此事提出上诉。钱不想上诉,他觉得在当时那种紧张气氛下,一个侨居的中国教授难打赢这场官司。更何况他秉性高傲,认定没有必要去向美国司法当局申述自己不是共产党人。我想,在当时情势下,要是有人利用我曾经为匈牙利短命的库恩·贝拉政府干过事而诬陷我,那么我也会作出和钱同样的反应。
  在足球场上,球员避开对方盯梢的办法是不断移动自己的位置。为了尽量避开美国联邦调查局监视的眼睛,钱学森不断地搬家。他的租房合同往往只签一年。到期后就搬家。那些从海关退回的总重量达800千克的8个大木箱,钱学森再没打开过,一直放在那里,以便一旦有机会离开美国,随时可以再度交船托运。夫人蒋英还准备好三个手提箱,放着随身用品,一旦获准回国,可以提起就走。
  在软禁期间,钱学森仍不时受到移民局的审讯,审讯的主题一直是为了确证钱学森“曾经是美国共产党员的外国人”,而钱学森自始至终否定。双方对峙着,僵持着。
  有一回,检察官突然掉换了一个角度,问钱学森道:“你忠于什么国家的政府?”
  钱学森答道:“我是中国人,忠于中国人民。”
  检察官追问:“你说的‘中国人民’是什么意思?”
  钱学森答:“四亿五千万中国人。”
  当时,中国的总人口为四亿五千万。
  检察官又问:“这四亿五千万人现在分成了两部分,那么我问你:你是忠于在台湾的国民党政府,还是忠于在大陆的共产党政权?”
  钱学森答:“我认为我已经说过我忠于谁的原则了,我将根据自己的原则作出判断。”
  检察官问:“你在美国这么长时间,你敢发誓说,你是忠于美国政府的吗?”
  钱学森答:“我的行动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我用自己的知识帮助美国做事。”
  检察官问:“你现在要求回中国大陆,那么你会用你的知识去帮助大陆的共产党政权吗?”
  钱学森说:“知识是我个人的财产,我有权要给谁就给谁。”
  

在工程控制论中闪光
失去了安全认可证,钱学森无法从事原先与军事相关的喷气推进研究工作,他改变了自己的研究方向,把目光投向一片崭新的领域——工程控制论。
  工程控制论与美国国防机密毫无关系。钱学森似乎在向美国联邦调查局表明,他完全改行了。
  回忆工程控制论的研究工作时,钱学森曾经这样说:
  研究工程控制论只是为了转移美国特务们的注意力,争取获准回归祖国。当时并没有想到建立一门新学科。
  对于钱学森来说,时间就是生命,他不愿把时间荒废在不知道终点的漫长的等待之中,而是抓紧时间从事新学科的研究。
  是金子,放在哪里都能发光。钱学森把蒙受冤屈的痛苦掷在一边,全身心投入工程控制论这片待开垦的处女地。他的思绪放马驰骋,纵横捭阖,不时闪闪发光,不时有所斩获。
  控制论是法国物理学家和数学家安培在1834年提出的,最初的定义是“管理国家的科学”。1948年,美国数学家N。维纳把控制论运用于动物体内自动调节和控制过程的研究,把控制论建立为一门新的学科。思想敏锐的钱学森,把控制论运用到工程系统的控制之中,创立了新的学科——工程控制论。钱学森把控制论概括为“一个系统的不同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定性性质,以及由此决定的整个系统总体的运动状态”,把工程控制论定义为“研究控制论这门科学中能够直接用在控制系统工程设计的那些部分”。
  花费了三年时间,钱学森把他对于工程控制论的见解,用英文写成30多万字的《工程控制论》。1954年,署名“Tsien, ”的《Engineering Cybernetics》(即《工程控制论》),由美国McGraw Hill出版社出版。
  这是一部开创性的、奠基性的著作,引起了各国科学家的关注。1956年苏联出俄文版《ТЕХНИЧЕСКАЯ  КИБЕРНЕТИКА》,1957年*德国出德文版《Technische Kybernetik》,1958年中国出中文版。这部著作获1956年度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57年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IFAC)第一届理事会推举钱学森为首届理事长。1980年,钱学森又与宋健等人共同完成了中文修订版。
  钱学森崭新的研究成果表明,他不仅是一流的导弹专家,而且一旦转向其他领域的研究,他依然是一流的科学家。
  《工程控制论》是钱学森在被监控之下完成的学术专著。欲归不能,钱学森处于漫长而痛苦的等待中。钱学森不知道这样等待的日子,何年何月方能结束。
  

中美在日内瓦的较量
就在钱学森埋头于工程控制论研究的时候,中美之间的博弈在激烈地进行着……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美军打着联合国的招牌进军朝鲜,中国则派出中国人民志愿军进军朝鲜。虽然中美双方是在“志愿军”和“联合国军”的名义下交战,实际上中美两国成了敌对的交战国,中美关系紧张到了极点。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美国逮捕了钱学森。
  1953年7月27日,随着《朝鲜停战协定》在板门店签字,标志着历时3年的朝鲜战争终于结束。这时,中美关系虽然还是那样的僵冷,毕竟交战已经中止。
  1954年4月,美、英、法、中、苏五国外长在日内瓦举行会议,讨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以及恢复印度*和平问题。以周恩来总理兼外长为团长的中国代表团来到日内瓦,出席会议,象征着新中国首次以五大国的地位和身份出现在世界上。在会场,中美两国代表相遇时,冷漠而又尴尬,没有握手,没有寒暄,甚至连点一下头都没有,彼此都把对方视为陌路人。
  当时,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美国没有外交关系,但是与英国有外交关系。曾任英国驻新中国的第一任代办的杜维廉(Humphrey Trevelyan)出面居中斡旋。美国通过杜维廉向中方表示,希望解决在华被拘留的美方人员返回美国的问题。这批在华被拘留的美方人员之中,有侵犯中国领空而被中国政府拘禁的美国飞行员等军事人员,还有一批在中国被捕的美国间谍,仅1954年11月23日经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军事审判庭依法作出判决的美国间谍就有13人。当时中国也有一批像钱学森这样的科学家以及留学生被扣在美国,无法回国。中美双方都希望解决彼此的被扣押人员。
  周恩来认为应利用时机,开辟同美国直接接触的渠道。于是,6月5日中美代表在日内瓦联合国大厦进行了首次直接接触。中方代表为中国代表团秘书长、中国驻波兰大使王炳南,美方代表为美国代表团秘书长、副国务卿、美国驻捷克大使尤·阿·约翰逊,虽然第一次会谈只有15分钟,但毕竟是中美这两个互不承认、没有外交关系的国家,举行的大使级会谈,成为世界外交史上的创举。
  王炳南有着不凡的经历,他曾经留学日本、德国。1936年,在西安事变中协助周恩来做了诸多*工作。此后,在1945年的重庆谈判中,由于王炳南在国统区人头极熟,所以毛泽东在重庆期间特地请他担任秘书。新中国诞生后,王炳南担任政务院外交部办公厅主任、部长助理,成为周恩来的得力外交助手。
  有一就有二。从6月5日起,至6月21日,在日内瓦会议期间,中美代表就侨民和留学生问题进行了四次接触。
  日内瓦会议结束以后,这种接触改为双方驻日内瓦领事会谈,从1954年7月29日至1955年7月15日,双方领事共举行了11次会谈。
  1955年7月13日,美国政府通过英国政府向中国政府建议举行大使级会谈。中国政府表示同意。双方派出的代表是老对手,王炳南和约翰逊。
  1955年7月25日,中国外交部成立了一个中美会谈指导小组,由周恩来直接领导。
  1955年8月1日下午4时,中美大使级会谈在日内瓦联合国大厦举行。
  会谈一开始,王炳南就宣布:“大使先生,在我们开始讨论之前,我奉命通知你下述消息:中国政府在7月31日按照中国的法律程序,决定提前释放阿诺德等11名在朝鲜战争期间俘获的美国飞行人员。他们已经在7月31日离开北京,估计在8月4日可以到达香港。我希望,中国政府所采取的这个措施,将对我们的会谈起到有利的影响。”
  约翰逊当即向王炳南表示谢意。接着双方先商谈了会谈议程,一是双方侨民遣返问题,二是有争执的其他实际问题。
  8月2日,第二次中美大使级会谈继续举行。
  这一回,约翰逊首先发言:“美国人民关心中国继续拘留的美国人,其中大部分关在监狱里,有的得不到出境许可。现在还有36位美国平民被拘,此事影响美国人民及政府对中国的态度。”约翰逊随即把36人名单交给王炳南。
  王炳南则针锋相对地指出,在美国的中国侨民,绝大多数的家属都在中国大陆。由于美国政府的限制,他们不能自由回返他们的祖国,无法回到他们自己的家庭。这个问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