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兵在1917-第7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尔文冷笑了一声,这就是无情和不讲道理的政治,从来就不需要什么真相,最重要的是要有眼色。

    “那波兰的战况怎么样?”李尔文又问道。

    这下卡拉翰的脸色好了不少,“图哈切夫斯基的部队退到了波兹南构筑防线,最紧张的时段已经过去了。我们的远征军正在不断地积蓄力量,之后将稳步推进,一举恢复波兰和俄国的秩序!”

    李尔文嘴角微微抽了抽,看得出她并不看好恢复俄国秩序的说法,她始终认为过多的插手俄国的事对帝国来说并不是一个好选择。因为俄国人和*虽然危险,但是实力不够,真正对帝国利益妨碍最大或者说最危险的是美国人和日本人。为了俄国而放任他们不管才是最糟糕的选择。

    “谢谢你,哈罗德。”李尔文站了起来,“请带我转告m女士,俄国的问题最好见好就收,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

    卡拉翰看着李尔文离开的背影,感觉怪怪的,他完全不知道m为什么授意他向这个疯女人转告如此多的机密。在他看来这完全没有必要也不合规矩。

    “你不懂!”m摆了摆手吩咐卡拉翰离开。然后在心里念叨道:“和李尔文比起来,你的政治智商太低了。”

    确实,m已经从李尔文最后一句话中听出来了。这位有些疯癫的女间谍已经知道是她授意卡拉翰故意转达消息的了。不得不承认这个女人确实很聪明,比绝大多数人聪明得多。

    但是m始终不喜欢李尔文,在她眼中某仙人就是帝国的最大敌人,而由某人暗地里撑腰的俄国自然是首当其冲的打击目标。至于美国人和日本人,不可否认他们的上升势头很大,但跟帝国的底蕴比起来根本不算什么。只要能搞定*和俄国人,帝国分分钟就能教会这两个土豪和土鳖该怎么做人。

    想到这。m将李尔文的忠告丢在了一边,继续关注波兰的局势。这一段时间里。跟海上的惨败相比,陆上的情况在稳步好转,联军已经遏制住了白俄罗斯方面军的攻势,确保了德国本土和柏林的安全。接下来需要的是稳扎稳打。

    确实是稳扎稳打。协约国干涉军逼退了图哈切夫斯基之后,并没有盲目的进行追击,而是继续囤积力量,然后一线向波兹南平推。这种战术虽然慢,但是安全。

    反正图哈切夫斯基的以退为进引蛇出洞的战术完全失效了,蛇确实是出洞了,但出来的不是一条蛇,而是一群蛇。以白俄罗斯方面军的小身板,根本就吃不下这群敌人。甚至反而有被敌人围殴的可能。

    顿时图哈切夫斯基就犯难了,原地不动很有可能被包围,而冲上去又啃不动人家。这个仗还怎么打?

    “从当前的情况看,敌人的阵线保持得相当紧密,我白俄罗斯方面军无法单独撕开敌人的阵线,如波罗的海方面军能在北面配合我军,用佯攻吸引和分散敌人的力量,为我军创造战机。则进行歼灭作战还有可能……”

    列宁收到托洛茨基转发来的图哈切夫斯基的电报时,脸上没有太多的表情。他只是淡淡地说道:“大家说说吧!”

    这又有什么可说的?托洛茨基和图哈切夫斯基的意思很明显,无非是说他们单独搞不定敌人了,需要波罗的海方面配合和支援。这么个简答的问题您老人家只要说支持还是不支持不就完了!

    可列宁偏偏就是不说他是否支持,他要下面的人先表态。首先发言的是布哈林,作为托洛茨基的小伙伴,虽然他并不是完全支持托洛茨基在波兰的行动,但有限度的支持还是有的。尤其是现在,到了必须顾全大局的时候,一旦白俄罗斯方面军歇菜了,完蛋的就不止是波兰,所以他必须支持。

    甚至连斯维尔德洛夫和斯大林都表示支持,理由跟布哈林差不多,党内的斗争固然重要,但大敌当前,连党都完蛋了,还谈什么派系的得失。

    按理说连斯维尔德洛夫和斯大林都表示了支持,列宁也就不需要考虑太多了,大势所趋嘛!但是,这个时候导师大人却偏偏反对了:“我认为这个建议很不妥!”

    为什么不妥,他老人家分析道:“波罗的海方面军和东普鲁士人民解放军的兵力很少,除去守备东普鲁士和波罗的海三国的兵力,在进攻中能投入多少人马?我看充其量也就是三到五个师,甚至还没有!”

    列宁的话很明显了,佯攻不是做样子,得起到实际的效果,对于协约国集团来说,别说三个师就是五个师的敌人也不过是毛毛雨。可以说这点兵力不够牵扯他们多少注意力的。甚至投入佯攻的这三到五个师反而还有被敌人包饺子的可能,等于是肉包子打狗。

    到时候别白俄罗斯方面军的压力没减少多少,反而将东普鲁士方面的力量削弱了一大截。这根本就是得不偿失!

    “列宁同志真是这么说的?”

    面对托洛茨基的提问,乌利茨基苦笑了一声:“是的,他说服了政治局,否决了图哈切夫斯基同志的建议。”

    托洛茨基啧了一声,有点不满意,不过更多的却是遗憾。不满意的原因就不用多说了,至于遗憾,之前其实他也不看好图哈切夫斯基的建议,佯攻什么的确意义不大。但是如果能光明正大的将东普鲁士的部分兵力纳入他指挥之下,也是蛮有吸引力的。

    说白了,托洛茨基之所以向政治局转交图哈切夫斯基的建议,就是打着佯攻的幌子从东普鲁士借兵。而现在这个想法被列宁轻易的戳破了,你说他能不遗憾吗?

    当然,托洛茨基也就是仅仅有那么点遗憾而已,他早就知道这一招很有可能被列宁识破,实际上也就是用来投石问路,或者说是用来提前背书的。

    为什么背书呢?为图哈切夫斯基真正的作战计划背书。而这份作战计划之所以要背书,原因非常简单,托洛茨基预料到了这份计划可能会受到很多非议和指责,必须提前打好预防针。

    那么图哈切夫斯基究竟做了一个什么样的作战计划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ps:首先我要祝大家新年快乐,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心想事成。其次我要说今天真心不是我的生日,因为起点作者后台抽风了,我也不知道该怎么改。幸好还没给我弄成八月十五的生日,否则不就变兔爷儿了!不过还是要由衷感谢使地飞同志的红包!小钱钱什么最好了!

    好了,继续鞠躬感谢萨尤卡攻击机和尤文图斯同志,以及感谢那些在过去一年内一直在默默支持我的其他同志!谢谢你们!!

526 大战在即() 
其实图哈切夫斯基的战术用一个字就能总结归纳了,那就是退!大踏步的后退,说直白一点他准备继续放弃波兹南,一口气退到华沙去。

    可能有同志要问了,这么后退有什么用?图哈切夫斯基的意思依然是引蛇出洞,协约国干涉军不是一线平推吗?那他就退,给这帮货留出冲刺的空间,他就不信对方能一直这么保持完整的阵型不变。

    实际上也没有任何人能一直保持这种阵型,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是人就会有差异,而军队这种完全由人构成的团体不可避免也会有差异。哪怕是同一条命令,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执行方法。更何况在战功面前,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保持冷静,这样一来图哈切夫斯基就有空子可钻了。

    甚至图哈切夫斯基已经很直白的对托洛茨基说明了,如果协约国干涉军冲到华沙还没有乱,那就放弃华沙,继续向后退,他就不信到了布列斯特,或者到了明斯克协约国干涉军还能齐心协力。

    总而言之,图哈切夫斯基是准备用空间来打乱协约国干涉军齐头并进的状态,借此寻找战机。从军事角度上说,这种做法完全没有问题,甚至可以说很高明。

    但是从政治角度说,这种做法就不那么合理了。其实类似的情况二战中也有,比如朱可夫曾经力劝斯大林放弃基辅。大踏步后退收拢军队之后再维持战线。但是斯大林却承担不起一枪一弹不放就放弃基辅的政治影响。

    作为所有俄罗斯城市的母亲,基辅具有非常不一般的意义。任何一个政治家都不能轻言放弃。同理,托洛茨基跟斯大林一样也是政治家。而基辅罗斯基于俄罗斯的重要意义,等同于华沙基于世界大革命的重要意义。

    所以像图哈切夫斯基和朱可夫这种军事家一样说放弃就放弃,那真心是行不通的,那分分钟就会被愤怒的中央委员们撕成碎片。托洛茨基很清楚这一点,所以才用了上一章中的那些以进为退的手段。

    调动东普鲁士的军队被列宁驳回了,那托洛茨基才能名正言顺地提出:“那白俄罗斯方面军只能继续后退,利用纵深空间打乱帝国主义干涉军的秩序。从而制造战机。”

    看到没有,这就是政治家的手段。跟直接提出拿空间换战机的策略相比。先投石问路无疑要好得多。哪怕就是列宁也只能苦笑着答应,否则?否则托洛茨基就会死咬着让东普鲁士出兵佯攻。

    说实话这样的手段很像是围棋中的“官子”,通过合理的搭配手法巧妙的占便宜。而很显然托洛茨基的官子技术很高明,哪怕是列宁也只能默认。

    于是乎波兰战场上呈现出了诡异的一幕。白俄罗斯方面军一枪不放就开始撤退,直接将好不容易才占领的波兹南拱手让给了协约国,他们后退的十分果断和彻底,几乎是一口气就撤到了华沙。

    这下对于协约国集团来说就是一个挑战了,向前几百公里都没有敌人固然是好事,但是也不能不管不顾一窝蜂的往前冲,否则就会阵脚大乱。到时候北极熊一个反扑就能让他们好好喝一壶的。

    这还不是全部的问题所在,更重要的是,协约国集团兵力还不足。继续向前推进,战线将越来越长,到时候原本很紧密的战线将变得千疮百孔。

    是前进还是等待。这是一个问题!

    作为协约国集团的总司令,福煦自然不想掉进这个坑里,本来联军内部就是山头并立,慢慢一线平推他还有把握一碗水端平。而一旦冲起来了,不管是英国人还是美国人能不能完全听从他这个总司令的调遣就相当难说了。

    而且作为一个军人,他一眼就看穿了图哈切夫斯基的企图。当年俄国人是怎么搞定拿破仑的,还不是利用广袤的战略纵深大踏步后退。连莫斯科都直接放弃,怎么看如今俄国佬是准备再次故技重施了。

    福煦可不是拿破仑,虽然这二位都是法国人,但这不是说他比拿破仑强,实际上自拿破仑之后,法国军队就没有什么像样的军事家了。一个个变得比英国人还保守,固步自封自以为是。

    好在福煦还是有点自知之明,保持相当程度的警惕性,反正对于协约国集团来说,已经击败了德奥同盟,胜利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修理俄国人在中欧建立新秩序完全可以不必那么着急。

    没有压力,福煦自然不会做铤而走险的事,所以他真心事一点儿都不急。恨不得再多积蓄一点力量,“努力”地一线平推下去。

    不过福煦不着急,不代表就没有其他人着急。毕苏斯基是相当着急,差一点就变成“亡国之君”的他因为丢失首都、因为丧失国土遭到了相当多的攻击,政治压力不是一般的大。所以他希望联军的动作越快越好。

    不可避免的,毕苏斯基跟福煦之间产生了不小的矛盾,两个人互相看不顺眼,互相抱怨,天天打嘴仗。而这种不团结的状态让协约国集团的首脑们也是相当的恼火。

    当然,他们内部的争议也是一点儿都不小,有巴不得速胜的,也有保持冷静要求稳扎稳打的。反正一点儿也不比毕苏斯基跟福煦之间闹出的动静小。好在一连吵了好几天之后,这帮政客达成了一致:

    “在保持冷静的状况下,尽可能快的收复华沙。”

    当福煦接到这道命令之后,相当的恼火。在他看来这是毕苏斯基这个混蛋给上头灌了迷魂药。让那一套非常危险的速胜言论占据了上风!

    不得不说,福煦太高看毕苏斯基了,那货对协约国没有那么大的影响力。真正导致协约国集团作出加快节奏决定的。不是毕苏斯基,而是各国内部越来越不安分的无产阶级。

    随着俄国革命的胜利,布尔什维克向全世界无产阶级证明了一点——无产阶级武装夺取政权这条路子是可以走得通的!在俄国胜利的激励下,向往更加美好生活的各国无产阶级开始向榜样靠拢,集会、游行、罢工此起彼伏。连生活还算不错原本很安分的美国工人都开始走向街头,更不用说英法两国那些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无产阶级了。

    从1918年开始,工人运动空前高涨。哪怕德奥投降也无法改变这一趋势。也就是说,帝国主义集团内部确实像托洛茨基所言。很不安定,刚刚打赢了世界大战的他们还来不及品尝胜利的喜悦,就面临一场更加猛烈的内部动乱。在这一刻,帝国主义集团确实拿不出全力去对付新生的布尔什维克俄国。

    在这种情况下。帝国主义集团内部对干涉俄国定下的目标肯定是不太高的,能铲除布尔什维克那当然是最好,当然做不到(可能性很大)的话,那就严重削弱布尔什维克的攻击性,将他们圈禁在极北苦寒之地就好了。

    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协约国集团确实想通过一场快速和决定性的战役解决问题,他们实在不能再维持一战那种消耗状态了。自然而然的,越快解决问题也就越好。而之前之所以不给福煦施加压力,原因是他们还没有达成一致而已。

    福煦的压力山大。哪怕他再不情愿,也不能违抗集团内部的一致意见,除非他是不想当这个总司令了。在上层的压力下。福煦不得不调整了部署,放弃了之前的一线平推战术,终于将拳头伸出去了,而且一伸出去就是三只拳头。

    其中法国拳头居中主攻,这只拳头包括五个师,也就是一个整编军的兵力。在法国人左右两翼。担任掩护辅攻任务的是三个师的英国远征军以及四个师的美国远征军。也就是说这只打出去的拳头包括12个师十六万人八千的庞大兵力。

    这还不是全部,在这三只拳头后面。福煦还准备好了第二波次的打击力量,如果上头能按时兑现兵力的话,第二个攻击波将由加拿大、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各一个师,以及法国和美国各两个师组成。虽然七个师比第一波次差点,但是在福煦看来,只要第一波攻击打得不是太差,必然能消耗白俄罗斯方面军大量的力量。等第二波次赶上来之后,需要的恐怕是痛打落水狗而已。

    当然,让福煦比较遗憾的是,第二波次的部队并没有完全到位,绝大部分还在从法国穿越德国的路途上,乐观的估计也得一周到十天的时间才能抵达波兰。而这也是他之前那么小心翼翼的主要原因,毕竟他面前的白俄罗斯方面军也拥有四个军,超过20万人的庞大兵力。仅仅从兵力上说还超过了他。

    不过福煦并不认为自己处于下风,跟充满了游击习气的布尔什维克红军相比,他手头的部队都是经过一战考验,由德国人“陪练”出来的精兵,双方的战斗力天差地别。以他现有的12个师一口吞掉白俄罗斯方面军有问题,但是击败他们问题并不大。

    “太托大了!”

    这是李尔文听闻福煦的部署之后的评价,确实,福煦现有的部队面对白俄罗斯方面军确实占有优势,可波兰战场上可不止有白俄罗斯方面军。在东普鲁士,波罗的海方面军和东普鲁士解放军加一块也拥有二十大几万兵力,哪怕他们不能全力投入到战场中去,投入三到五个师也是能极大的改变胜负天平的。

    不过m却认为李尔文过于杞人忧天了,第二波次的部队正在赶往波兰的路上,而且第三波次和第四波次也在整备集合当中,这还仅仅只是协约国方面的正规军,将仆从军算进去,力量将更加强大。比如德国的艾伯特政府就许诺投入至少五个师的干涉军。这一批德国部队已经在波德边境集结,很快就能投入战斗,到时候波兰战场上协约国的干涉军将超过24个师。三十多万正规军对付四十万红军和东普鲁士解放军,问题很大吗?

    甚至m认为将仆从国杂牌军算进去,双方的力量对比还会发生深刻的改变,到时候反对布尔什维克的干涉军总兵力将超过六十万,而将布尔什维克能投入战场的三个方面军和东普鲁士人民解放军都算进,也不过是五十万。不管怎么看布尔什维克都没有一点优势!

    m的算法正确吗?应该说没有大问题,从历史上看。协约国集团在欧洲方向确实搞了一只总兵力超过六十万的大军武装干涉俄国,愣是帮波兰、罗马尼亚一帮仆从国在北极熊身上割下了不少肉。但是。也必须看到,这六十万人并没有消灭布尔什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