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兵在1917-第11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实际上在历史上苏霍伊设计的苏…2/4也在苏联的攻击机领域占有一定的份额,但是跟伊尔…2比,就差得太远了。历史上的苏…2没有装甲,原因就在于其发动机功率很不够,图曼斯基的m…88b才1100马力。而伊尔…2的米库林am…38有1600马力,差了一截。
不过苏霍伊不管是历史上还是这个时空都不服气。总想要赢回来。为此他呕心沥血发展了苏…6攻击机。从飞机的性能上说,安装有ash…71发动机的苏…6要比伊尔…2的改进版伊尔…10强。但为什么历史上是伊尔…10继续胜出呢?
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就是苏霍伊得罪了钢铁同志。当年佩特利亚科夫坠机死亡之后,斯大林希望苏霍伊去接手佩特利亚科夫的工作,但是苏霍伊却推辞说他要考虑考虑。这自然让伟大的领袖火冒三丈,迅速就用米亚西舍夫取而代之,从此就很不喜欢苏霍伊。而这种情绪自然也带到了苏…6跟伊尔…10的竞争当中。
本来钢铁同志就不喜欢苏霍伊更喜欢伊尔…2,而伊尔…10又长得很像伊尔…2,你说说在领袖的意志干预下,苏霍伊有机会吗?
当然,苏霍伊的失败更重要的原因还是在发动机上,苏…6采用的ash…71发动机是苏联当年功率最大的星型发动机(2400马力),但是这个倒霉的发动机也是苏联航空史上的巨坑,掉这里面的倒霉鬼包括苏霍伊、波利卡波夫、伊留申。反正ash…71是谁碰谁死,百发百中绝无例外!
当然,这是历史上的情况,而在这个时空因为某仙人的干预ash…71没有那么坑了,所以苏霍伊的苏…6也算是顺利的出生了。忙着搞苏…6的苏霍伊自然没有时间管什么喷气式战斗机项目了。所以最后的竞争就在拉沃契金和米格三人之间展开。
拉沃契金确实有两把刷子,一方面在完善拉…9,并预研最后的拉系列活塞战斗机拉…11,竟然还有余力发展拉…15喷气式战斗机。
而米高扬和格列维奇则是背水一战,他们已经失败了太多次,实在是没有余力也没有条件再失败了,因为这对他们来说是最后的机会了,经过日以继日的工作,工作任务更少的米格先拔头筹,这就是米格…9战斗机。
不过笑得早不如笑到最后,作为喷气式战斗机,米格…9并不成功,首先平直翼在接近音速时产生激波,使飞行阻力剧增,限制了飞行速度。再者大口径航炮载弹量小,而且开炮后坐力大,精度差。更要命的是炮口突出在进气口前,每次射击发动机就会大量吞烟导致停车;此外其作战半径也偏小,仅400千米,用后来的话说就是:“仅能保卫已方机场的围墙”。。
ps:鞠躬感谢废人s、补刀王、光辉的宪章和尤文图斯同志!
。。。
452 先进动力战斗机(下)()
米格…9并不成功,至少在李晓峰看来是不成功的,哪怕是米高扬将机头进气口的那门37毫米航炮取消之后,也没有获得大规模量产的资格。不过为了鼓励米格设计局的“创新”精神,李晓峰还是给了米格…9生产100架的额度,这玩意儿就算再糟糕,也比雅科夫列夫的那个攒机货强,雅克…15的作战半径连保卫机场围墙都做不到。
当然,这场竞争并没有结束。前面说了,拉沃契金是信心满满的投入到了喷气式飞机的射击之中,********的想要超越雅科夫列夫,而他精雕细琢的产物就是拉…15。
这个拉…15可能很多同学都不熟悉,历史上的产量也是极其有限。但是没关系,没见过拉…15不要紧,见过米格…15就成。因为米格…15和拉…15简直是太像了,就像一对双胞胎。
实际上它们也可以说是双胞胎,航电、发动机几乎都是一模一样。唯一的差别就是拉…15的性能比米格…15稍微好那么一点点。不过强得有限。
这个时空中拉沃契金的拉…15在1944年10月首飞,而仅仅过了一个月,米高扬和格列维奇就追了上来,这两位倾尽全力的设计米格…15也飞上了蓝天。
前面说了米格…15的性能比拉…15稍差,但是没有太大的差距。按道理说米高扬和格列维奇又要悲剧,但是这一次情况稍有不同。因为米格…15在其他方面大大超过了拉…15。比如说生产更简单,比如说维护更方便。而这两项性能对生产厂和用户来说特别的重要。所以最后的结果是拉沃契金功亏一篑倒在了终点线上。
从1945年5月开始,米格…15进入生产,虽然没赶上同德国人交手,但是在太平洋战场的最后阶段,成功的给了日本颜色,也让英美大为吃惊。
而这也造成了后面一段口水仗,英国人强烈的控诉了苏联的间谍行为,因为他们发现米格…15使用的发动机几乎跟罗尔斯罗伊斯的尼恩发动机一模一样。这种离心式喷气发动机虽然不算先进。但胜在生产简单使用可靠,特别符合苏联的国情。
反正英国人对此是相当的恼火,再一次狠批军情六处和军情五处的无能,让俄国人从容的盗走了尼恩发动机。那是让李尔文相当的难堪。
当然,我们都知道实情不是那么回事,这是某仙人的在聚宝盆里买的,跟间谍没啥关系。其实英国人最不忿的倒不是苏联获得了尼恩发动机,其实这个发动机技术英国出售毫无压力。哪怕是卖给苏联也没啥。因为这种离心式发动机技术潜力相当有限,根本就不是未来的主流,未来的主流还是轴流式发动机。落后的离心式发动机卖了换小钱钱也是不错的。
比如说历史上英国人就慷慨大方的向苏联出售了尼恩发动机的实物和技术,有神马问题?
不过有一种说法是当年是工党执政,说英国的工党就是工人党,同情社会主义的苏共,所以在慷他人之慨出售了相关技术。实话实说,这真心是扯淡,尼玛工党如果跟布尔什维克是一路的,后面艾德礼能跟美帝一路扼杀社会主义和民族解放运动?
英国人历史上之所以向苏联出售部分“高精尖”技术。原因很简单,那就是这部分技术虽然英国已经完全掌握了,但苏联也即将掌握,技术封锁的意义不大,还不如卖了换钱。此外,当年的国际局势也很微妙,五个流氓里真正为头的是英美苏三巨头,而这三巨头中英国一点儿优势都没有,出于外交平衡的考量,英国人决定拉拢苏联制衡美国。这才给苏联一点甜头。等丘胖子二次上台,铁幕一拉上,你看看后面还有啥?
之所以要提一下尼恩发动机,最主要的原因还不是跟英国的口水仗。而是这种发动机的生产厂家很特殊。这种已经落后而且潜力不大的发动机是北方工业航空动力部门生产的,而且还是某仙人特别关照下生产。
在最初上马尼恩发动机时,在北方工业集团内部是有颇多争议的,因为当时最紧俏的还是活塞发动机,不管是北方工业版本的vk…100系列(原m…100系列)还是地面的北方工业版本b…2发动机销量都相当的不错,那时候订单可以说是数以万计。这时候费那个力气搞什么喷气发动机。这不是吃饱了撑的?
持有这种意见的包括维多利亚以及某仙人便宜老爹,这两位都是一切以经济说话,只要能赚钱杀头的买卖都肯干,而为了赚大钱,他们才不想浪费宝贵的时间搞什么喷气发动机。
当时内部的反对意见还不止这一种,另一种技术流的反对意见属于某仙人的伪娘老哥,那位根本看不上离心式发动机,认为德国线路的轴流式发动机更有潜力,强烈的反对上马落后项目。
客观上说康斯坦丁的意见有道理,喷气式发动机中离心式的确实没啥搞头,潜力有限,很快就会被淘汰。但是,李晓峰认为北方工业的底子还是太薄了,轴流式发动机固然先进,但是其技术要求更高。不要说北方工业,苏联搞喷气动力的初期,轴流式项目走得就相当的不顺利。
李晓峰很清楚,永远都不要想一口气吃成胖子。尤其是技术方面更是一点儿马虎都不能有,必须本着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一步一个脚印的往前走,想抄近道,最后的结果恐怕反而是欲速则不达。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就是后世****的“太行”发动机,最初在定型的时候为了抢进度,该做的实验不做完,最后到了生产环节一堆堆预料不到的问题全部爆发。结果导致太行实在不太行。最后只能老老实实的按照客观规律办事,补上之前想省下的路慢慢解决问题,这才让太行变得刊用。
不光是土共犯过这种错误,当年美帝一样也在这个问题上栽过跟斗。大名鼎鼎的…15一度成为机库皇后,原因就是普惠的100出了岔子(当然,有一说一,当年的100和后来的太行虽然都造成了一批机库皇后。但是当年的100不管是使用状态还是寿命都比那时候的太行强。甚至可以这么说,刊用的太行恐怕也仅仅达到了当年100的水准,而这就是两国技术水平差距的最好体现)。
李晓峰决定汲取这个教训,决不在基础研究上省时间打诳语。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咱们一步步往前追。尼恩的技术是不咋地,但是用来练手不是挺好。而且未来尼恩装配的用户是相当的广泛,以米格…15和米格…17系列战斗机的产量来说,足够北方工业******一把的了。
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李晓峰是强力的坚持。无论谁反对都没有用,所以从1941年开始,北方工业就开始上马尼恩发动机项目,到了1943年,第一台样机开始试车,其进度还是相当快的。而到了1944年,北方工业就开始量产尼恩发动机,正好满足米格…15的生产需求。
而看看同一时期苏联官方主导的喷气式发动机项目,大部分都不顺利,原因就是轴流式确实对苏联来说难了一点。比如以前曾经提到的留里卡。这位就在al…7发动机这个坑里不断地扑腾,和他难兄难弟苏霍伊一起差点就钢铁同志赶绝喽。如果不是钢铁同志驾鹤西去,这两位真心连翻身的机会都没有。
不过话也说回来,留里卡的al…7发动机其实还是不错的,比同时期图曼斯基的rd…9系列和米格…21用的p…13推力都大得多。而且基于al…7的苏霍伊苏…7系列其实性能也不错。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此时苏霍伊和留里卡这对难兄难弟还得继续苦熬,尤其是留里卡,暂时还得慢慢的磨砺,等着跟苏霍伊一起在苏…7战斗轰炸机上打翻身仗吧!
从后来的情况看。李晓峰的决定是对的,在山寨出北方工业版本的尼恩发动机(苏联型号ni…1发动机)之后,光是在苏联就销售了15000台,如果再算上出售给华夏以及世界阶级兄弟的那些。妥妥的超过两万台。
ni…1的巨大成功不光让北方工业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收益,更主要的是培养出了一批专业技术人员。在此后,应用在米格…17上的ni…2,以及适用于米格…19和米格…21的ni…3和ni…5,以及用在西科斯基新一代通用直升机上的ni…4都获得了成功。这使得北方工业公司成为和罗罗公司、通用电气、普惠之后的航空动力巨头。
而且尤为强大的是,北方工业不光涉足航空动力。在陆基、海基动力上也有相当的建树。比如就在1943年,就在苏联海量的生产b2发动机的时候,在李晓峰的要求下,北方工业就开始了新一代替换b2动力的换代产品。这种新一代柴油发动机将完全突破b2的条条框框,在最大功率和使用寿命上有了极大的突破,在苏联之外的非传统市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而在海上,北方工业生产的新式18缸高速柴油机广泛应用于社会主义阵营的驱护舰。到了五十年代末,北方工业更是第一个拿出了刊用的舰用燃气轮机。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说了也是白搭。面对德国战机性能飞速的提高,最简单和最快捷的办法还是对现有战机进行改进。比如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更换动力系统。比如说,雅科夫列夫这么干了,给雅克…3m1更换vk…108发动机。
请注意,这个vk…108并不是历史上那个w型气缸的怪物,而是基于vk…107的深度改进,增加了涡轮增压装置并优化了可靠性,最大功率提高到了两千马力,这让装备了这种发动机的雅克…3m2各项性能稳定的超越了w…190d,尤其是高空性能方面有了极大的改善。
改进了发动机的不仅仅只有雅克…3,已经投入生产的拉…7也开始换装功率更大的ash…71发动机。前面说过,历史上这种十八缸星型活塞是超级坑爹,进化成为ash…73之后才堪用。但是这个时空因为有李晓峰的干预,ash…71的性能尤其是可靠性有了极大的提高。前面苏霍伊设计的苏…6就采用这种发动机,而此前一直用ash…82系列发动机的拉沃契金也看上了这种大功率发动机。经过简单的试飞,就将其用在了拉…7的生产中。
不得不说ash…71确实是个香饽饽,盯上这款发动机的不光有苏霍伊和拉沃契金,另一边生产轰炸机的图波列夫也看上了这款发动机。准备将其用在新一代战略轰炸机上。
其实历史上也是图波列夫首先在山寨版b29也就是图…4上首先应用ash…71的改进版ash…73。根据对比试飞,苏联版本的b29比美国原版的早期型b29还强点,至少发动机上是强点。
美国人最初在b29上使用的莱特旋风的r3350星型发动机可靠性相当的有问题。原因很简单,星形发动机靠空气冷却,而其气缸环绕在传动轴四周。一般是5个、7个或者9个围成一圈。
星型发动机气缸多了发动机直径自然也就大了,然后空气阻力就大。而且圆周的空间是有限的,气缸越大一圈能容纳的气缸就越少。如果还想增加气缸数量,办法是在第一排星型气缸的后面加第二排。
你想想,气缸要靠风力冷却,自然是第一排迎风的气缸散热更好,而后面那排气缸散热肯定没第一排那么好。最极端的是二战末期美国弄出4排28缸发动机给b…36远程轰炸机用。显然4排散热会相当困难,而且b…36为了增加航程螺旋桨放在机翼后面(其实其发动机反着装)导致设计中最耐热一排气缸放在最前面,最不耐热的气缸在最后面最热的地方,结果经常着火。这就有了b…36被戏称的6台发动机两台在冒烟。两台在着火,另外两台已经烧毁了。
而最初版的b29就也是多排星型发动机,其气缸始终面临着过热的问题,美国人的解决办法是直接换了一款更好的四排28缸的r4360。
财大气粗的美国人当然可以这么干,而苏联就没有那个底气了,只能吊死在ash…71这棵树上,死磨硬泡搞出了ash…73。比较有意思的是,当美国人得知苏联山寨了b29时,表现得很轻蔑,认为苏联的山寨货一定不如他们的正版。不过实话实说。这种认识是有问题的,因为图…4还真比早期型的b29强,原因就在发动机上。
早期型的b29用的是18缸的r3350,不光是可靠性有问题。最大功率也只有2200马力。对于庞大的空中堡垒来说,这个动力是有点不够的。而苏联的图…4用的是ash…73,最大功率2400马力,比r3350强一些,自然的图…4的性能也就好一些。
只不过美国人始终认为ash…73就是r3350的复刻版,始终瞧不起俄国人。但是实话实说。ash…73和r3350没啥关系,虽然两者都是18缸星型发动机,但俄国人真没山寨r3350,其技术源头是ash…71。当然如果美国人硬要说ash…73跟他们有关系,那也能给ash…73找一个美国爹,毕竟这一系发动机都源自莱特旋风的九缸发动机。
言归正传,当拉…7换装了ash…71发动机之后,性能是直线提升,毕竟ash…82n发动机只有1850马力,而ash…71是标称2400马力,当然实际上因为生产工艺和技术的问题大部分产品都达不到这个功率,实际使用功率在2100马力到2200马力之间。不过这对拉…7来说也足够了,增加的马力数将其最大速度提高了30千米/小时样子,足以跟w…190d一较高下。
更何况性能更好的拉…9投入生产也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和拉…7稍有不同,拉…9将换装性能更稳定的ash…73,最大功率能维持在2400马力的水平。哪怕是拉…9增加了起飞重量最大飞行速度依然较拉…7有小额提升,对拉…9来说唯一的问题是ash…73的寿命很不理想。好在红军对飞机的寿命并不是特别在乎,也就凑活着用了。倒是伊留申被坑得挺惨,其设计的伊尔…18(老)客机因为采用了四台ash…73,导致经济性相当的糟糕,直到差不多过了十年全新的涡桨发动机诞生,新的伊尔…18才找到了活路……。
ps: 鞠躬感谢红太阳、阿库拉级核潜艇观察员、老学生和尤文图斯同志!
453 春醒()
ps。奉上今天的更新,顺便给起点515粉丝节拉一下票,每个人都有8张票,投票还送起点币,跪求大家支持赞赏!
1944年1月12日。莫斯科塔斯社伴随着背景音乐神圣的战争向全世界播报:“苏联红军历经183天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