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兵在1917-第10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爆发直接的武装冲突。在他看来,打败德国人之前这么干是愚蠢的甚至是自杀性的。
而现在,老烟鬼提出的联合空袭普洛耶什蒂计划可以是打破坚冰的一次尝试,至少能缓和两国的对立情绪。更何况英国对普洛耶什蒂的情报应该更详实一些,这些都能保障“浪潮”行动更好的开展。
《
br /》 所以老托第一时间就向军 委提出了倡议,希望军 委能够讨论一下同英国合作的可能性。当然,他还特别补充了一句:“希望安德烈同志能慎重审阅这个建议。同英国联合空袭普洛耶什蒂暂时看来是有利的!”
托洛茨基还真的担心李晓峰搅局,好几次机会都是被某仙人搅和了,所以他决定提前打预防针。只不过托洛茨基没有想到,这一次某仙人还真没有搅和的意思。英国人确实对普洛耶什蒂的情况更加了解。有他们提供的情报空袭将更有针对性,效果也将更好。但是他对英国兰开斯特轰炸机进入苏联很有疑虑,在他看来这完全没有必要,红色空军有足够的实力完成这次轰炸,而且区区48架兰开斯特最多也就是锦上添花的作用。
并且,一旦同意联合轰炸。双方机组之间的联络和沟通将是个大问题,这涉及到了一系列复杂的通信问题和敌我识别问题。以英国人的尿性,借机试探红空军的秘密是完全有可能的。
实际上李尔文也是这么想的,她第一时间就建议丘吉尔借此侦察红军的秘密,如果能搞到红空军的通信和敌我识别方面的情报,对于未来的对抗将十分有利。
不过在这个问题上,丘吉尔却表现得十分谨慎,或者说他终究还是个政治家,知道什么叫放长线钓大鱼。
“这一次行动最好不要涉及情报工作。俄国人也不傻,哪怕是同意了联合轰炸行动,也会对我们高度防范,一旦我们有任何马脚被他们抓住了,这不仅仅将毁了这次行动,还将引起他们的高度警惕和仇恨。而这对帝国来说并不是好事!”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丘吉尔有节操,实际上他打的是放长线钓大鱼的准备,如果能通过这次行动缓和同苏联的关系,避免进一步的直接冲突,未来就有可能扩大同苏联的合作范围。那时候再去搞情报和埋钉子不迟。老话不是说了,猪还是得养肥了再杀!
可惜李晓峰并不是猪,相反,他是高明的猎手,对于英国人提出的联合轰炸计划,他一开始就明确表示反对。在托洛茨基和斯维尔德洛夫都对他施加压力之后,某仙人才表示:“如果一定要搞联合轰炸,那么我认为英国的轰炸机也不能长时间的停靠苏联的领土。英国轰炸机完全可以经伊拉克、伊朗进入外高加索加油,然后在黑海上同我们的主力机群汇合……”(。)
。。。
350 普洛耶什蒂(3)()
哪怕是李晓峰提出了苛刻的要求,丘吉尔也依然答应了下来,不得不说这个老烟鬼某些时候深谙韬光养晦的精髓。而随着英国人的突然加入,轰炸行动就变得更加复杂了。
首先就是配合问题,最初按照丘吉尔的想法,皇家空军和红色空军将一起编队一起去轰炸普洛耶什蒂。不过这个想法很快就因为技术问题和保密问题以及政治问题而流产了。
先说说说技术问题,兰开斯特和红军的图…3以及pe…8性能差距太大了,双方的巡航速度完全不一样,不可能一起编队航行。而且皇家空军的飞行员和红空军飞行员从来没有一起飞行过,双方都十分不了解,而因为轰炸任务的急迫性,双方没有那么多时间练协同配合了。
不光是配合有问题,敌我识别和通讯也是大问题。而这个技术问题比上面那个还要严峻得多,几乎一开始就判了协同轰炸的死刑。
再说说保密问题,其实这一项跟上面那条就是息息相关的。不管是红空军还是皇家空军都不想让自己的通信频率、密码泄露给潜在的敌人。所以谈来谈去,谁都不愿意让步,自然的,协同轰炸就没戏。
至于最后一条政治问题,其实这是一项最无关紧要的问题。虽然英国和苏联并没有结成同盟,但是双方有着共同的敌人,在打击德国的问题上,双方可以有默契。
但是默契也仅仅是默契,离实质性的条约同盟关系完全不同,连条约都可以翻脸不认账,更何况是自由心证的所谓默契。并且,不管是在苏联还是在英国,都存在一大批看对方不顺眼的人。苏联人认为英国人卑鄙的朝列宁下黑手,这决不可原谅,而且打击帝国主义也是布尔什维克的既定策略;至于英国人,也始终认为**是邪恶的。而俄国的布尔什维克是邪恶力量中的最极品,自然也是要除之而后快。
让这两类人暂时放下成见,可能性不大。自然的,哪怕是政治局和英国内阁通过了协同轰炸的设想。双方也不可能真正的协同。
所以这次协同轰炸实际上就分成了三块,前两块就是红空军原本的空袭计划,而最后一块就是皇家空军借道苏联加油并通过其领空轰炸普洛耶什蒂。
双方的空军几乎没有任何交集,所谓的配合也仅仅是纸面上的。不过哪怕是这种纸面上的配合也存在相当多的问题。在轰炸普洛耶什蒂的细节问题上,皇家空军和红色空军的分歧是相当大。
苏联红空军是准备白天超低空轰炸普洛耶什蒂。而皇家空军则希望夜间高空轰炸。这两个战术方案几乎是全盘对立的,不存在一点儿调和的可能。
那么为什么英国人希望进行夜间高空轰炸呢?说白了还是为了减少损失,夜间轰炸安全性高一些,而高空轰炸也能避开地面的防空炮火干扰。
只不过,阿尔克斯尼斯并不喜欢英国人的方案,在他看来这太保守了,而且效果一点儿都不会好。他希望的是彻底摧毁普洛耶什蒂,而不是去做做样子。
经过一番唇枪舌剑之后,英国人不得不同意红空军的低空轰炸方案,当然。这种所谓的同意其实就是大家各干各的,既然你们俄国人不怕死,那你们就去低空轰炸好了。而我们伟大的皇家空军将保持自己的传统。
而这个决定也直接导致了联合轰炸行动真正变成了纸面上的东西,按照双方的约定,红空军先进行白昼低空轰炸,而在评估完红空军的轰炸效果之后,也就是轰炸的航拍照片出来之后,皇家空军再去进行夜间补充轰炸。
11月10日清晨3点,塞瓦斯托波尔机场、敖德萨机场以及辛菲罗波尔机场的地勤人员开着扫雪车开始清扫跑道上的积雪,经过推土机和坦克的努力。覆盖在跑道上的积雪被清除一空。而这时已经是早上五点多了。
随后地勤人员匆匆地吃过一顿简单的早餐之后,再次进入紧张的忙碌状态,给一架架轰炸机加油挂弹,忙活了以一个多小时。才将起飞前的准备工作全部做完。
早上七点半,第一波次图…3轰炸机的螺旋桨轰隆隆的转动,带着肥硕的机场挣扎着爬上了蓝天。在接下来的半个多小时里,其余的图…3和pe…8将陆续起飞,然后在黑海上空完成编队工作,然后在从敖德萨起飞的拉系列和雅克系列战斗机的护航下直扑普洛耶什蒂。
应该说红军的运气不错。起飞效率很高,而且这一天黑海上空的天气很理想,上百架轰炸机和战斗机不费什么力气就完成了编队工作。十来分钟之后,完成编队工作的机群开始降低飞行高度躲避德国设在罗马尼亚的雷达。
机群在不到一千五百米的高度下沉着稳定的飞行着,飞行员能看到巴尔干乡村那一片恬静的田园景象扑面而来。许多人都对下面略泛黄色的大地感到心旷神怡。在炮火连天的岁月,在欧洲腹地还有这样世外桃源般的地方,多少令伊万们感到诧异。
97团的瓦尔特。斯图尔特中尉是地地道道的巴尔干人,在纳粹侵占了他的家乡之后,他只身一人逃到了苏联,很快就加入了红空军。此次更够再次看到家乡的风光,让他激动不已。而更让他诧异地是,这一趟回家之旅竟然显得那么平和:“没有高炮,没有敌机,没有阻拦气球,什么都没有,只有风光无限。”
斯图尔特中尉甚至能辨认出正在田地里辛勤劳作的农夫,正在抢收冬小麦的他们在满眼金黄色的景致中间不断地游走,色彩上唯一的差别就是一条蜿蜒曲折的河流,河水在阳光的照射下发白发亮。此时斯图尔特中尉眼帘中已经噙满泪水,他知道那就是家乡的多瑙河!
这条著名的大河终于印入了人们的眼帘,却出乎很多红军小伙子的意料——它根本就不是“蓝色”的。伊万们指着底下那条“棕色泥沼状”的东西互相讪笑了一番,这条河可远远不如那首曲子美妙。
多瑙河是
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的界河。飞越它,意味着机群已经进入了罗马尼亚领空。静静地看着多瑙河的斯图尔特中尉蓦然想起,他曾经在一首诗中读过:“只有那些真正爱多瑙河的人,才能发现她的蓝色之美!”
飞越了多瑙河之后,机群再次降低高度。并小心的绕开布加勒斯特,这一段航程是护航战斗机群最担心的一段路程,如果他们被德国人发现了,这里将是敌机最可能进行拦截的地段。
之前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大批敌机拦截情况。红色空军是伤透了脑筋,之前说过,雅克3和拉…5的航程实在是够呛,战斗半径实际上就是三百公里的样子,根本不足以全程为轰炸机护航。而能够为轰炸机护航的pe…2又是该死的截击机。碰上了灵巧的德机并不能讨到好。
所以机群一旦被德国人的雷达发现了,那真心就是九死一生!那有没有一种办法不让德国的雷达发现呢?很可惜那个年月没有f117更没有b2,轰炸机群就是雷达波的强反射体,一般在高空活动的他们,实在是没办法逃脱雷达的注视。
轰炸机群似乎是十死无生了?不一定,红色空军就想出了办法,他们认为可以采用强大的电磁干扰让德国人的雷达变成瞎子。红色空军建议投放海量的干扰箔条,然后用图…3改造的电子干扰机压制德军和罗马尼亚军队的炮瞄雷达,这样双管齐下定然能保证轰炸机编队的安全。
只不过这个建议李晓峰并没有完全同意,原因很简单。黑海上空实在太窄了,在这里投放大量的干扰箔条固然有用,但是无形中也提醒了德国人和罗马尼亚人红军有大行动。在晴朗的白天,大机群轰炸机队绝对是最好的目标,哪怕是伴随干扰的图…3电子型能压制敌人的炮瞄雷达意义也不大,因为这一次轰炸机是低空轰炸,不需要炮瞄雷达,敌人的高炮也能发挥作用。
所以,李晓峰的意思是决不能打草惊蛇,否则后果很难说。当然也不能不管敌人防空雷达的威胁。只不过某仙人倾向于用更直接的手段解决这些威胁。那就是在战斗爆发之前摧毁德军在罗马尼亚的防空雷达网络。
听起来似乎难度很大,实话实说,难度确实很大。要想摧毁防空网络,首先就得找到这些雷达的具体位置。而很显然,这肯定是高度保密的,不管是德国人还是罗马尼亚人对这些雷达肯定是高度设防和伪装。
为了找到这些雷达的具体位置,kgb又一次出动了,不得不说,这个年月红军最高科技的那些工具都控制在kgb手中。这就是红军的第一代电子侦察机图…3d型电子侦察机。该机拆除了原有的弹仓。改装为大型无线电侦探设备,能够截收德军的无线电和雷达信号。
当然,有了电子侦察机还是不够的,为了搞清楚德军的雷达位置,红军还有针对性地开展诱骗战术。比如派遣轰炸机轰炸布加勒斯特,诱骗德军防空雷达开机工作。
经过数次试探,付出了一定的损失之后,红军基本搞清楚了罗马尼亚防空雷达的准确位置。在轰炸行动开始的前一天晚上,kgb精锐的信号旗特种部队在红旗黑海舰队的掩护下靠近了罗马尼亚海岸,乘坐直升机秘密潜入了罗马尼亚境内。当红军的轰炸机起飞之后,他们向着德军的雷达站发起了攻击,几乎没费什么功夫,他们就轻而易举地摧毁了这些雷达。
没了雷达,德国和罗马尼亚空军基本上也就是睁眼瞎了,这么说吧,哪怕是这两国的空军力量再强大,也不可能给红军造成什么威胁了。实际上如果不是红空军远程航空兵力量实在有限,完全可以乘着德国空军和罗马尼亚空军瞎眼的当口干一票狠的,不说彻底地摧毁其空中力量,打个半死是没问题的。
所以当斯图亚特中尉架机从布加勒斯特附近大摇大摆的飞过去,而没有受到任何拦截的时候,他的心情就很难描述了。有轻松也有亢奋,总而言之很复杂。
8时许,第一波图…3轰炸机轻松地抵达了阿斯特拉。罗马纳炼油厂上空,此时成群结队的罗马尼亚工人正准备走进工厂大门开始一天的工作,而就在此时足以遮天蔽日的轰炸机群出现在了他们头顶。然后二话不说打开舱门就开始投弹。
一瞬间天空中到处都是圆滚滚的航空炸弹,直到此时,阿斯特拉。罗马纳厂区上空才开始响起尖锐的防空警报声,而地面上的工人在短暂的震惊之后。立刻手脚并用地向防空洞和一切看上去比较结实的建筑物奔去。
根据当时目睹了这一切的罗马尼亚石油工人回忆:“早上八点,刚刚吃完早点的我和往常一样骑着自行车来到了工厂大门,接下来是一天的繁重劳动,该死的德国人简直把我们当成了牲口,对工作时间掐得不是一般的紧。迟到一秒钟都要扣工资!该死的吸血鬼!”
“就在我无所事事的等待上工并抽完最后一支香烟时(生产区不让抽烟),从南边传来了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仿佛有成群的马儿在天空中奔驰。几分钟之后,我能从天际线上看到一片席卷而来的黑云,它们是那么的密集,以至于最开始我并未能认出这些是俄国佬的轰炸机。”
“俄国人飞得很低,几乎就是贴着楼顶飞,机群掠过地面产生的气流吹倒了不少路人。不过所有的人都没敢像往常一样破口大骂,因为大家都被惊呆了,如此多的轰炸机想要做什么?”
“傻傻的愣了几分钟之后。我陡然清醒了过来,俄国人应该是冲着炼油厂来的,而我如果继续留在这里,唯一的可能就是跟厂子里的德国人一起被炸上天。上帝保佑,我还有老婆和两个孩子,现在还不能死!很快,我就冲着工友们大喊了一声:‘快跑!’,然后飞快地窜上自行车,玩命地蹬了起来!”
“就在我加速逃命的时候,俄国人的轰炸机开始投弹了。成串的重磅炸弹几乎是在打开舱门之后就落在了地上,其中一枚从我头顶掠过,带走了我最喜欢的鸭舌帽。再次感谢上帝,俄国人多少还有那么一点儿良心。没有选择瞬发引信,大部分炸弹投下
去之后都没有立刻爆炸,短的十到十五分钟才爆炸,长的半个钟头到一个钟头才爆炸,这多少给我们留了一定的逃命的时间!”
其实,这不是红色空军对罗马尼亚工人阶级网开一面。之所以不选择瞬发引信,原因很简单,如果炸弹立刻就爆炸,不管有没有命中罗马尼亚的炼油厂都会产生大量的烟雾。而这些该死的烟雾对后续跟进的轰炸机队将产生不良的影响。
所以,红色空军的引信设定原则是最早投弹的那一批定时一个钟头,第二批四十分钟,第三批二十分钟,第四批瞬发。从这里也能看出,红军的攻击波次间隔时间其实就是二十分钟,当大部分轰炸机完成了投弹之后,所有的炸弹将一起引爆。
当然,这不意味着,前三个波次就没有给罗马尼亚人额外额杀伤,作为俄国版的b17,图…3大大加强了机头火力,两门23毫米航炮对地攻击的效果也是相当不错的,而且因为此次轰炸航程并不算长,所以图…3携带了大量的弹药。在飞临主要目标上空时,红军的炮手和机枪手放肆地发泄了一回。
航炮的炮弹和机枪子弹像拧开的水龙头一样向下喷射弹雨,所有可见的目标都是红军枪手们的目标,很快就有大批的汽车和房屋被摧毁,杀红了眼的红军枪手甚至开始向农田扫射,横飞的燃烧弹将这些冬小麦付之一炬。
当第一波次轰炸机离开时,普洛耶什蒂已经是伤痕累累。而没等罗马尼亚人喘口气,第二波次的轰炸机又赶到了,投弹扫射这一套动作是行云流水,刚刚从掩蔽物里探出头来的罗马尼亚人又一次夹着尾巴逃了回去。
这一波的轰炸和上一波唯一有所不同的是,罗马尼亚和德国高射炮手总算是反应了过来,慌慌张张的进入了炮位开始试图还击,只不过德国人配备用来保护普洛耶什蒂的88毫米高射炮实在不适合对付低空飞行的目标,不等他们瞄准完毕,红军的轰炸机已经甩掉大串的航弹偏偏然的从他们头顶飞走了。
与此同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