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疯狂-第3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手段,他仿佛像是没听到斥骂声一样,不紧不慢地回答道:“明日微臣将会亲自拜访余侍郎,会让余侍郎明白皇上的良苦用心。”

    听杨嗣昌亲口答应去做这个恶人,崇祯皇帝大松了一口气,事情能解决,又能够保证自己的名誉,这让崇祯皇帝是相当满意。而今天之事总算是解决了一件了。

    崇祯皇帝和杨嗣昌的想法确实不错,俩人的意见似乎得到了统一。可是在事实上,在对余子琏的安排,俩人却是有着很大的不同。崇祯皇帝是想把余子琏作为五省总督熊文灿的替补人选,而杨嗣昌是想把余子琏作为熊文灿的补锅匠。虽然在表面上看来,这两者并没有什么不同,可事实上余子琏将来的地位将是天壤之别。说到底,杨嗣昌就不想让余子琏接任五省总督。

    至于余子琏去了南京以后,是否可以顺利地掌握总兵黄得功、刘良佐这两支明军?南京镇守太监卢九德和南京兵部尚书是否愿意把自己手中的权利分给余子琏?那更是一件麻烦事了。

    喝了一口茶,崇祯皇帝接着问道:“杨爱卿!湖广之事准备完全了吗?”

    杨嗣昌立刻躬身奏报道:“兵部已发文:甘肃总兵柴时华部和宁远总兵祖大弼部已从京城南下湖广,陕西总督郑崇俭率陕军出潼关趋襄阳、郧阳,而四川巡抚傅宗龙领川军入郧阳,再加上熊总督的湖广大军,已对谷城、房县一带四面围剿。这次更加上了南阳总兵李禄部和汝宁总兵吴世恭部,力求雷霆一击,一战而定民贼之事。”

    随着内地的明军主力大批调往北面勤王,除了中原各地的小股农民军还在四处活动以外,已经受抚的张献忠和罗汝才两大农民军主力也有了蠢蠢欲动之势。

    主管谷城和房县等处的地方官员不断地上报两军心怀叵测的情状,说“张献忠入据谷城,屡次不听调遣,将要待民间田熟,分其夏秋之粮,稍不遂意,就会再起刀兵”;“罗汝才诡称以所部屯田,并未让部队种地,这样带刀而耕,稍有不满,就将重新起事,铤而走险”。

    于是一直作为主战派的中坚,持着“攘外必先安内”战略的杨嗣昌就提出:趁机调集大军先发制人,把驻防在谷城和房县的张献忠和罗汝才的农民军主力彻底消灭。

    崇祯皇帝本来是一意招抚的,对进行这样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并没有什么主见,但他也感到大患不除总不能心安,因此最后也同意了杨嗣昌的计划。

    其实这次朝廷的计划倒很有道理。因为闯王李自成长时间在深山老林,已经很长时间不在外界露面了,所以朝廷以为李自成可能已经身亡,已经不构成威胁。而现在只要彻底消灭了张献忠和罗汝才,那农民军的三大巨枭就将完全剿灭,关内的民贼之乱也将一举扑灭。

    如果战事顺利,朝廷将会节省大量的粮饷,也将抽调出大批与农民军作战的明军主力至辽东,之后将在蓟辽总督洪承畴的率领下,集中明朝所有精锐,一鼓而把辽东的满清平定。

    “汝宁吴长敬?”听到了吴世恭的名字,崇祯皇帝有些意外,“那吴长敬不是已被洪督师索要,要其赴关外与鞑虏作战吗?”

    当吴世恭擅杀山东总兵丘磊以后,朝廷是一片哗然,这简直就是赤裸裸地挑战朝廷的权威。可是当众臣讨论该给吴世恭治什么罪?朝廷却一直拿不定主意。

    按理说,擅杀朝廷命官,那就是死罪。在明朝,就是平民百姓的勾决都只是皇帝才有的权利,更不用说命官了,所以那生杀大权绝对不会让一位武官染指的。

    可是吴世恭又刚立了滔天的战功,给外族敌军造成上万伤亡的大捷,这在明朝三百年的历史上也仅仅有那么几次,所以吴世恭的功过完全可以相抵。那么朝廷又该给吴世恭什么封赏呢?

    就在这时候,刚接任蓟辽总督的洪承畴为朝廷解决了这个难题。因为洪承畴很了解吴世恭的汝宁军的战斗力,在以前他也很想把汝宁军调到陕西围剿农民军,只是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实现这个想法。而这次洪承畴想要调集明军精锐至辽东作战,他当然不会放过刚在与清军的大战中建立了功勋的汝宁军了。

    于是朝廷就顺水推舟地答应了洪承畴的要求,崇祯皇帝也批复了兵部的调令。可是现在崇祯皇帝又听到汝宁军将要参与农民军的围剿,这让他是相当吃惊。

    “吴总兵与李总兵在河间虽立有大功,可其部伤亡也不小,正回汝宁、南阳整军。而现在朝廷也正集中民贼四周官军剿匪,有这两支劲旅加入,也平添三分把握。等此战一结束,再调吴总兵至辽东。吴总兵其人德虽亏,可其军还是甚强。待这两战结束,朝廷再事后论功行赏。而吴总兵之汝宁营也无虑耳。”杨嗣昌答道。

    杨嗣昌的意思很明白。当时朝廷之所以要调吴世恭的汝宁军去辽东,那就是希望汝宁军能够继续与清军消耗实力。而现在有机会让汝宁军与农民军消耗实力,那消耗两次总比消耗一次效果好上许多。

    “善!”崇祯皇帝果然对杨嗣昌的安排很满意。

    见崇祯皇帝脸上显出了倦意,有些要结束谈话的意思,杨嗣昌连忙汇报起孙传庭的事:“皇上!孙巡抚又上奏乞骸骨,说其耳聋难任保定总督一职,恐其还是惧辽东鞑子在其防线内再次入关吧!皇上!此奏阁议该如何回复?”

    手机用户可访问wp。。l观看小说,跟官网同步更新.

第七百零二章 谷城再反() 
    一秒记住【。。l】,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作为陕西巡抚孙传庭,他在西北的战绩相当不错,可其为人却颇为狷狂高傲。当此次勤王,孙传庭率秦军入卫京师被任命为负责南线的总督后,他就不断地指责杨嗣昌调配指挥失当,同兵部弄得关系十分紧张。

    孙传庭的指责并没有错。因为此次抵御清军的全盘指挥确实是由杨嗣昌所负责的。虽然杨嗣昌也是一肚子苦水,明军将领之间的相互倾轧啦(例如卢象升和高起潜之间的矛盾);明军的信心丧失啦(例如孙传庭本人的秦军望风溃乱)。可不管怎么说,作为总指挥的杨嗣昌总是逃脱不了责任的。

    可是杨嗣昌这人的气量并不大,口角多了,再加上以前与孙传庭的旧恨,俩人之间的关系就形同水火,已经结下了深仇。

    但是当清军出关以后,崇祯皇帝下令让杨嗣昌主持评定文武官员的功过以后,所有人都明白,杨嗣昌不仅圣眷未失,而且更加受恩宠,所以孙传庭也不敢再顶撞,想要惹不起而躲得起了。

    这时候的孙传庭因为上火,一只耳朵聋了,更因为对杨嗣昌的不服气,于是他就屡次上疏请求去职养病。

    可杨嗣昌又怎么会放过这个机会呢?现在的他连谎报卢象升未死的事情都干得出,再陷害一下孙传庭也是毫无心理压力。于是杨嗣昌趁机屡次攻击孙传庭假托疾病,不愿担任保定总督这一危险的职务。

    所以当再次听了杨嗣昌的话以后,崇祯皇帝立刻是火冒三丈,他怒喝道:“还想要挟朝廷,心存怨望?给骆养性说一声:收入诏狱治罪!”

    王承恩立刻向殿门口随侍的小太监示意,让他立刻向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传达崇祯皇帝的口谕。就这么来回一句话,孙传庭就倒霉了。

    又一位明末朝廷的能臣就这么莫名其妙地失去了。而这一恶果又来自崇祯皇帝的随心所欲。我们一直说,崇祯皇帝为人相当刻薄,导致群臣失心。可这点还不是最重要的。

    作为天子,最好当然是仁厚,可是处在明末国难当头,做皇帝的残暴一些倒也无妨。可是看看崇祯皇帝对待杨嗣昌和孙传庭的不同做法,他驭下时连最起码的公平都做不到。没有了公平,哪里来的群臣归心呢?

    崇祯十二年五月初九日,谷城。

    “城里的人都安排进去了没有?”张献忠问李定国道。

    “可望和能奇已经带二百弟兄混入城中。他们已传出消息:城中毫无防备,约定四更攻城。孩儿愿立下军令状。天亮前保证把谷城交到干爹手中。”李定国说道。

    对于李定国做事,张献忠还是很放心的。他满意地点点头,笑道:“官狗以为他们的调兵遣将我们不知,没想到早就在我们的掌握之中。这次我们再吃口肥肉,之后就去房县曹操那里。要好好地给官狗一些颜色瞧瞧。不过你也不要大意,到底城中还有二千多官狗。”

    “是!干爹!”李定国立刻答应道。“不过干爹您放心。有了您刚交给孩儿的兵器,打下谷城那是更有把握了。就是有些可惜,如果再给我们一些时间,我们也能多买上一些这样的兵器。”

    “你也别太心黑,有时间也多买不了。”张献忠笑道,“那兵器质地虽好。可是卖的贼贵,我们可拿不出这么多的银子啊!”

    “哦?是哪家卖的?惹得我们不高兴,抢他娘的。”李定国立刻竖起了眉毛。

    “还不是吴屠夫他家的?不知怎么的,以前卖给我们零零落落的。这些天却大方了起来,价也落了两成。听说他们在北面和鞑子干过一仗,人死伤了不少,可能要多筹些银子做烧埋银吧!”张献忠笑道。

    “他家倒富,吴屠夫对自己的兵丁也是好。他们家打造的兵器更不错。说实话孩儿也有些眼馋。”李定国也笑了起来。

    这些日子汝宁军之所以卖给张献忠和罗汝才等农民军兵器,不仅仅是为了赚钱,而且是支持他们再反。当然汝宁军的商队也把这情况封锁着,让张献忠和罗汝才他们都蒙在鼓里。

    “暂时也别惹吴屠夫,他就是一个疯子,如果动了他的人,他就会死咬着不放,算起来不合算。买他家的兵器,一方面是他家的兵器确实不错,另一方面也是攀个交情。这山不转路转,说不定以后还有打交道的地方。你也约束一下弟兄们,让他们对吴屠夫的商队客气一些。”张献忠叮嘱道。

    “是!干爹!”

    就在明廷计谋已定,正忙于调兵筹饷之时,张献忠即得到了密报,又从官府和明军的迹象中感到了迫近的危险。于是他果断地决定先发制人,于崇祯十二年五月初九日率部重举反旗。

    而明朝当地的官府和看守农民军的明军却是毫无防备。虽然朝廷围剿的命令早已传达,但是以五省总督熊文灿为首的文武官员却饱收贿赂,对朝廷围剿的命令是三心二意。而农民军对底层的那些明军士兵也是大肆收买、拉拢,所以那些明军失去了对农民军最基本的警惕性,有些甚至为农民军通风报信。

    于是在张献忠部的里应外合之下,农民军轻而易举地占领了谷城县城。知县阮之铀服毒自尽,巡按御史林铭球被杀,而监军道张大经和马廷宝、徐起祚被迫投降。其中最可怜的是知县阮之铀,他向朝廷和总督熊文灿奏报了不下几十份张献忠诈降的奏章,可是一直是石沉大海,反而被熊文灿他们连连斥责。真是死了也有些不甘心。

    之后张献忠拆毁城垣,劫库纵囚,吸纳贫民入军再次扩充了实力,然后立刻引兵向西。张献忠在离开谷城时,他把官府上下大小官员向他索贿的名单、数字和时间,都详细地写在城内外的墙壁上,使百姓看清了明朝政治的腐朽,更证明了他造反的正义性。

    而中原农民军的战火就这么再次熊熊地燃烧起来了。(,!

    手机用户可访问wp。。l观看小说,跟官网同步更新.

第七百零三章 左良玉出兵() 
    一秒记住【。。l】,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为了避免被明军包围,张献忠决定西进房县,先同罗汝才等部会合。五月二十三日,张献忠部农民军到达房县,罗汝才、白贵、黑云祥等三部立即响应,从二十四日起联合围攻房县县城。知县郝景春等负隅顽抗,到二十八日,城上已经没有招架之力了,明郧阳卫指挥张三锡打开北门投降,农民军遂占领房县,知县郝景春被处死。

    而在这时候,久无声息的闯王李自成,他也从隐伏的商雒山中重整旗鼓,经湖北郧、均地区进入河南。虽然此时他的实力还小,但总算是活过来了。

    崇祯十二年五月十九日,襄阳城外。

    “昆山!本督之身家就交由您了。”事到此时,熊文灿已经完全放下了身段,躬身拜托左良玉道。

    “督师莫要心慌!区区跳梁小丑,末将必手到擒来。但督师也要加紧,带着官军主力接应。时辰已到,末将就先出发了。”左良玉也立刻单跪还礼道。

    “拜托!拜托!”

    当张献忠在谷城再反的消息传到京城,朝廷顿时大惊。崇祯皇帝立刻严旨痛责熊文灿抚剿无策,命他戴罪立功。而熊文灿好像也预感到将要大祸临头,连忙派总兵官左良玉率军进剿,希望能侥幸一胜已塞罪责。

    此时的左良玉部是熊文灿麾下最有战斗力的一支部队。而熊文灿的粮饷供应虽然对其他明军十分吝啬,但是对左良玉部却一直倾斜。因为熊文灿也知道,身边还是要有一支能战的部队为好。

    所以趁着农民军休养生息的这段时间,左良玉也是在大肆扩军。这时候的他,直接、间接指挥的部队已经达到了四万六千多人马。而左良玉直属的部队更是超过了二万五千人。

    不过也是因为扩军太猛,左良玉就把自己的部队分散得很开,让他们都就地征收。也就是就地抢掠百姓。因此当张献忠再反的消息传到襄阳以后,左良玉能够急促集合的才有一万二千人马。

    按照左良玉本来的想法,他当然是要把自己的部队收拢集合起来以后。才去围剿农民军的。可是熊文灿已经等不及了,因为他害怕一拖延。会造成整个局面的不可收拾。

    现在的情形已经有些明朗:张献忠已经再反,他们在攻下谷城后转向房县罗汝才等部,要与罗汝才兵合一处攻打房县。可除了这两支最大的农民军以外,在均州一带还有“受抚”的王光恩、王国宁,惠登相、常国安、杨友贤等五营农民军二万多人。

    如果均州的那二万多农民军再揭竿相应,那真是遍地战火,难以收拾了。所以熊文灿就想让左良玉用最快的速度扑灭张献忠、罗汝才的再反农民军。威慑住在均州的农民军,不让他们呼应。以第一时间遏制住农民军再反的形势进一步扩大,为明军主力的四面围剿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

    于是熊文灿就开始软缠硬磨,一定要左良玉来个“兵贵神速”。最后在开出了一系列优厚的条件以后,左良玉终于答应先带身边的一万二千人马出征。

    左良玉此人在调入内地以后,一直转战在与农民军作战的第一线。而且至今为止,胜多负少,屡屡立下战功。在曹文诏死后,他已经隐隐地成为了朝廷眼中剿匪第一大将。

    在这里,吴世恭当然就被无视了。因为吴世恭与上至崇祯皇帝,下到地方官员的关系都很恶劣,所以对待吴世恭的军功。朝廷就是一副漠视的态度,所以导致了对汝宁军的不宣传、不奖赏。在明末这种信息传播很闭塞的情况下,朝野人士当然就不怎么了解汝宁军的情况。

    所以左良玉的军事才能是应该得到肯定的。不过他还有其他的一些优点。比如:驭下很有手段,使得其他明军军将愿意听从左良玉的指挥。当然,他驭下的方法基本上就是有财大家发,纵容部下抢掠地方。所以左良玉的部下是满意了,地方的百姓可就遭殃了。

    另外,左良玉为人也很讲义气。比如:当年侯恂是第一个把他由偏裨提拔为大将的人,所以他对侯恂就始终极为尊重。前两年,侯恂在户部尚书任上被罢官逮捕入狱,虽然那时候左良玉未和吴世恭一起上奏说情,但左良玉却仍然同侯家保持密切的关系,行军至侯恂的家乡归德府的时候,他也破例不抢掠骚扰。

    因此,当熊文灿恳求左良玉出兵后,左良玉也不拖泥带水,立刻就是出兵。既然熊文灿粮饷的供应倾斜于左良玉,那左良玉就为熊文灿出力。在这点上,左良玉还是做到恩怨分明的。

    当然,左良玉带着这一万多人马也是有着自信的。自从崇祯六年他被提升为援剿总兵官时,时年仅三十二岁的左良玉,他的部众也由原先的二千人马人增加到万余人。

    而在这几年的征战中,当时在中原和西北同农民军作战的各镇总兵官先后有几十个,但大多碌碌无为,或是战场失利被杀,或是被朝廷撤职惩办,唯有左良玉一枝独秀,始终保持着实力和体面。

    左良玉本人也是骁勇体健,虽然不识字,却很有心机,也很能团结手下的将士。朝廷的兵饷总是不足,他就随处纵兵大掠,这点在上文也介绍过了。反正各地的百姓甚至乡绅对于左军都又恨又怕。当时民间口号说,“贼过如梳,兵过如篦。”左良玉军所过之处,真是像用篦子梳头一样,把地方抢劫的干干净净。尤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