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乞活-第1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你个宋大帅,老夫是被你拉下水了!”

    阎思印可不是一般太监,能出来镇守一方的都是受皇帝信任,在京里有关系的,宋青书要是把他放回去,大家都得玩完,就跟核武器一般,说炸死谁就炸死谁。

    就算现在回去,马士英就去告发,可牵扯到藩王,就算告赢了也得引火烧身,再说,你一个庐凤总督大半夜跑到贼营里干什么?至于阮大铖,他投靠过阉党,可知道那些死太监成事不足,败其事来他们称老二,没人敢称老大,悲催的看着宋青书,也只好认命下来,真是一个不小心掉入彀中了。

    听着阮大铖悲催的话,宋青书倒是理所当然的一耸肩:“没办法,谁让你们当官的套路太深呢。”

    这里有触及最小的害死马士英,他不认识阎思印,虽然吃了个亏,可也没触及骨髓,郁闷了片刻,难得马士英跟好奇宝宝一样,忽然又是向前坐近了身子。

    “宋先生,刚刚你问我们,如今大明朝灾荒连连,那你知道,究竟是为什么吗?”

    这话阮大铖的好奇心顿时也被挑了起来,禁不住也是把胡子靠近了些。

    估计永远也不可能指望两人忠于自己,可今晚能不能抓住他俩的心,让他们暂时跟着自己走,可全看这一番说辞了,宋青书倒也是提起了十二万分精神。

    “天道有常,此起彼伏,有高峰自然有低谷,前些年帮朝廷铸造红夷大炮的西人汤若望二位应该知道吧,我就是师承于他,根据西方记载,天下气候没过几百年,都会突然变冷,旋即就是连年大旱,粮食大规模减产,这种现象称为小冰河期,咱们史书中记载的西秦帝国,也就是罗马,就是在小冰河期打击下灭亡的。”

    “根据汤师傅的研究,咱们华夏,小冰河期也经历了,四次,商末,三国,唐末,还有如今咱们大明,这也是宋某肯定大明即将挺不过的原因之一,不信两位可以回去查查史料,看某说的那些时候和现在对的上对不上。”

    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宋青书要是鬼扯什么推背图,估计两人肯定不信,可推到汤若望身上,会造红夷大炮的洋和尚,还真让他俩信服了几分,阮大铖是饱读史书的,不用看都能回想起来,愣了片刻,他又是惊疑的问道。

    “那江南的萧条也是因为这个什么小冰河期?”

    “这倒不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阮翁应该听说过吧,咱大明不产银子,历朝历代都是以铜钱作为流通货币,为什么到了咱大明,就变成了银子?无他,海上来的!”

    “咱们居住的大地是个球形,也是汤师傅所讲,在万里之外大地另一面,西方那些番人发现了一片新大陆,上面富产金银,每年都有藩船带着新大陆的金银到三宝太监去过的南洋,和大明的商人交易丝绸瓷器,可就在二十几年前,西番另一番国英吉利眼红这海上贸易,和弗朗机大打出手,覆灭了弗朗机的主力舰队,引发了西方经济危机,新大陆的银船从那时候开始少了,不能继续向外出口,江南丝织业自然就萧条了。”

    “当然,如今吏治昏暗,税收不合理,而官员之间,潜规则又太多,当然也是一大重要方面,这么多灾难赶在了一起,世道自然是艰难啊!”

    宋青书的两翻解释倒是简单,可是细细品去,却都很在理,尤其是阮大铖,他可急得二十几年前,没事就听家中长者嘀咕藩人少了的话,想不到令己辈头疼的事儿,居然是源至万里之外,想的也是不忍蹉跎。

    “那大帅,目前这局面就没救了吗?”

    “这个”

    眼看两双红彤彤的眼睛盯着自己,宋青书禁不住也被问了个哑然。

第360章 同乡() 
淮西一带的局势一下子就松懈了下来,乞活军虽然终究没有诏安,可是宋青书足足出了二十万两白银,大张旗鼓捐助给凤阳府重修皇陵,一个流贼给修皇陵捐巨款,对于朝廷也是极其有面子的事儿,得到消息的崇祯皇帝甚至破天荒笑着夸了句义民,旋即兵部下命令,让庐凤总督马士英继续招安乞活军。

    可这一谈判,进度就慢下来了,明朝的大官还真是善于说大话,马士英都不例外,他许诺的淮右总兵根本就是个空头支票,还好双方对此都不在意,天天凤阳来的诏安大使大早晨从北来,大晚上又向南去,中午还在潜山混顿饭,看起来谈的热闹,可实际上诏安后的防区,编制,官职,饷银什么实质性的内容都没谈,事情就这么无限期的拖了下来。

    这头马士英天天把皇陵重建的进度报到京师,把朝廷的注意力都拉到皇陵上面,占据了长江中下游最重要的战略要地的乞活军反而不是那么引人注目了。

    前些日子一阵忽悠,马士英和阮大铖终究还是听进去了些,对宋青书预言的那些子大事儿也是半信半疑的观望起来,倒是正中宋青书的下怀,抓紧一切时间,乞活军加紧加固安庆城的江防。

    大别山真是个宝地,除了地形崎岖,可用耕田缺乏,这儿煤炭,钢铁,花岗岩宝石,几乎什么矿都有,天堂寨附近就有铁矿,霍山还有煤矿,崇祯九年二月,乞活军自己锻造第一批红夷大炮也是出了炉。

    这一次可不止二十门落后的大将军炮,三段水泥砌成的炮台上足足装了五十个生铁炮台,一吨多快到两吨的重炮黑黝黝散发出一股子金属光辉,把它们运出山可不容易,绕着山脚挑选宽的道路不说,十六匹马才能拉两门炮,一面走一面还得往地上铺撒碎石头,防止车轮子陷进泥地里,在乞活军缴获的多云巡检司铁匠铺子里铸造,由原本多云巡检,投靠了乞活军的天堂寨留守孙大奇监制,铸造花了三个多月,运出山又足足花了一个多月。

    “嘿呦,拉!嘿呦,拉!”

    安装这东西也相当不容易,马车直接停在炮台边上,乞活军小队长喊着号子,那些安庆城被肃清的打行打手们充当苦力,还在炮台边上搭着三脚架,几十个人一起拉动滑轮,一门炮才被吊起来,费劲的活动到炮位,放在已经准备好的炮台上。

    安装都如此费劲,三天才安装完三十门,这玩意别说退上辽东战场打机动性远高于自己的女真人,恐怕内地对战步兵居多的官军都费事,这一遭折腾,宋青书是更不想把这东西装备到野战军中了。

    不过看着麾下那些小伙子们干活,再看着黑黝黝散发着一种金属光泽的红夷大炮,宋青书心头还是满满的自豪感的,这玩意采用外铜内钢的分层铸造工艺,不比朝廷在宁远的红夷大炮差,而且造价还低下去不少。

    他半个师傅汤若望在京师给工部铸炮时候,每门红夷大炮的花费是三千两到五千两,经过层层潜规则,工部采购的铜料与工匠费用可是贵的可以,可乞活军自己矿场出产的钢铁,工匠发的工钱比工部工匠还要多,可一门造价才不过区区五百两。

    整个辽东战争前后,朝廷一共装备了三百多门红夷大炮给明军,如今安庆的火力赶上朝廷六分之一了,射程三四公里,基本上能打到长江对岸去,这次要是江南水师再来,估计连停靠在对岸湖口列阵的机会都没有,就得被削的他娘都认不出来。

    并且这次的炮台比上一次还要改进了许多,采用的链条式,左右转动的圆轴箍上了长长的链条,后面连着个钢制的转轮,两吨多重再抱着炮身转动已经很困难了,依靠着转轮两个人则能轻松快速的调节大炮方向,角度同样安上了差不多的链条把手,巡视在江边,宋青书禁不住倒是希望起江南水师再来打一次了。

    还真叫心里想啥就来啥,宋青书眺望着长江的功夫,顺着下游一叶扁舟忽然急促的出现在眼帘,顺流而上,不到片刻,就靠了岸边,几个身强体壮的护卫簇拥着个穿着青色袍子,差不多五十来岁了,偏偏没有胡子的老男人从港口下了船。

    看着那旗号,没等他们进安庆城,宋青书自己已经主动迎了过去,眼看着一身军服来巡视的宋青书,老男人还有那些护卫赶忙一起抱拳弯腰行礼。

    “拜见大帅!”

    “事儿办的怎么样了?”难得一次,宋青书的声音都带了几分急促,老男人却是禁不住流露出了个兴奋的表情:“托大帅的洪福,和那人接洽上了。”

    还真是人不可貌相,小人物有时候也能派上大用,这老男人不是别人,当初秦王府派来追杀宋青书而后被俘,投靠了乞活军的那个青袍太监焦大林,在乞活军中,一直在后勤为大军打杂,谁都想不到这个不起眼的人物也能成为个关键,他和南京镇守太监崔斯是同乡。

    两人在万历年间一起入的宫,一起从小太监做起,宫中险恶,两人相互扶持,交情不浅,后来焦大林作为朝廷调拨给地方藩王的太监,分配往了秦王府,崔斯分配给了东宫,为太子属下,两人的命运就开始走向了截然不同的两条道路。

    万历皇帝不喜欢太子,希望立福王为储君那是天下皆知,分别前焦大林还叮嘱崔斯多保重,谁知道太子朱常洛就挺过了国本之争,当上了皇帝,史称泰昌帝。

    可惜这泰昌帝是倒霉的短命天子,好不容易熬死了万历皇帝,刚即位一个月,红丸案弄得又是撒手归天了,群臣拥立朱常洛长子朱由校即位,是为天启帝,崔斯又是作为太子属下老人儿分配给了信王,他命还真好,信王朱由检,日后也登基了,就是崇祯皇帝。

    崔斯虽然不如曹化淳,王承恩,王之心,方正化等大太监风光,但也算得上阎思印那个级别,比阎思印还强不少,毕竟南直隶镇守太监在天下镇守中,也算得上拔尖的。

    潜山县一会,阮大铖明显对有福王背景的宋青书看中不少,也是入股加多宝商号,并且主动先去南京张罗其商号事物来,不过阮大铖是著名的墙头草随风倒,宋青书信不过他,这功夫焦大林冒了出来,说从俘虏的长江水师口中问之,南京镇守好像是他同乡。

    这下宋青书还真是大喜过望,焦大林算得上乞活军的元老了,他也是用人不疑,直接给他三千两黄金,让他带着去南直隶认认门,万一是就借着关系把银子递上去,要是能有南京镇守的关系,乞活军在南直隶的势力就能有了保障。

    这焦大林还真是不负众望。

    紧跟着宋青书回了安庆府衙,屏退了众人,宋青书又是忍不住兴奋的问道:“老焦,快说说,南京那边究竟是个什么模样?”

    “回大帅,这次事情也不是那么顺利的,刚开始崔镇守那儿还真是门庭若市,小的又不敢暴露,门子是根本不接见,没办法,在镇守司门口那儿苦等,谁知道大帅洪福齐天,第二天,正好赶上崔镇守去与南京兵部尚书议事,回来时候,在大门口把小的认出来了。”

    想着这次经历,一起挨刀的穷兄弟如今已经是富贵逼人,自己却还是这么衣一副模样,焦大林那苍老的脸上也是颇为唏嘘无奈,叹了口气,又是抱着拳解释道:“崔镇守还算念旧,小的也没暴露咱们乞活军的关系,就说在秦王府恶了事儿,逃脱出来,投靠一商人当师爷,代主人拜见崔镇守,想挂靠点关系,崔镇守倒是一口答应,还没要金子,最后小的强留一千两,剩下两千两黄金带回来,还与大帅!”

    太监倒也不全是阴险小人,也有伟岸丈夫,就像三宝太监郑和,陪着崇祯帝上吊殉国的太监王承恩,李自成攻入皇宫,拼死抵抗的太监方正化,都是,焦大林在秦王府也算是个阴险太监,可在乞活军,没人把他当太监,都把他当做个正常人看带,在宋青书的命令中,他这仅仅算是身体有残疾,不属于特殊阶层的太监,时间一长,这青袍太监居然也变了些,要是别的太监,剩下两千两黄金估计早自己私吞了,他这倒是全都拿了回来。

    “不用还了,这次老焦你立了大功,这些都赏给你了。”忠诚必须要得到表扬,不然谁还效忠于你,像崇祯皇帝似得,把忠心的大臣杀得差不多了,到头来身边全都是些二五仔,宋青书倒也是当了这么多年的头了,这点自然明白,很是大方的挥了挥手。

    “谢大帅,小的,小的还有一事。”

    领了赏,这焦大林却没显得高兴,反而还是有些吞吞吐吐,看得宋青书禁不住一奇。

    “怎么了?”

    “崔镇守还想留小的在镇守司担任秉笔太监。”

    “哦?”

    宋青书还真是惊讶的一下子站了起来

第361章 殃及池鱼() 
明朝权利最大的两个机构,一个就是文臣组成的内阁,另一个则是宦官组成的司礼监,内阁大学士有票拟之权,天下奏折都需要内阁大学士先行处理,批阅上处理意见的贴黄,然后才呈给皇帝,而司礼监秉笔太监则有帮助皇帝处置周折的权利,并且司礼监太监代皇帝朱笔草拟圣旨,某种程度上,司礼监的权利比内阁还要大。

    镇守太监就属于司礼监的外派成员,镇守太监属下的秉笔虽然没有司礼监秉笔权利大,可也是处置地方事务的核心人物之一,而且南京六部远比一般镇守来的重要,如果焦大林要是当上了这个位置,可以说乞活军在南京算是套上了一层防护衣。

    宋青书还真是狂喜,扶着桌子直接朝向焦大林走来,然而没等他走到,焦大林那张老多了的脸上一股子无奈与愤懑却是冷不丁映入他眼里。

    愣了一下,宋青书才反应过来,一方面是当年一起要饭的穷伙伴现在飞黄腾达了,自己还得到他手底下干活,看他脸色,这份憋屈与嫉妒可想而知,另一方面,在乞活军,虽然挨过艰难,苦难,可却有一样是前所未有的,那就是尊严,靠着功绩起来,焦大林是可以挺直腰杆面对乞活军任何一个重将,可是去南京,一个他不愿意提及的身份就怎么也掩盖不去了,太监。

    再风光,也不过是天子家奴,而且他还得低一级,家奴的家奴。

    足足愣了好一会,宋青书终于还是无奈的摇了摇头,摆了摆手兴意阑珊的说道:“算了,你不爱去就不去,反正咱们乞活军也离不开你,你走了,就刘宗敏那小子,后勤还不得乱了套。”

    “行,你也累了,先回去休息吧,这次记你老焦首功!”

    这次轮到这焦大林愣住了,看着宋青书又绕回书桌,研究着如何把他的商业大军进军南京城,他是呆愣在书桌前好一会,旋即冷不防居然扑通一下跪拜在了地上,倒是吓了宋青书一大跳。

    “大帅厚恩,刑余之人铭记在心,为了咱乞活军,焦某,愿往!”

    看起来虽然有点虚伪,可这个时代却是如此,上位者的一点点恩义,足以令人感激涕零,其实和小辣椒也差不多,宋青书给予的一点点尊重,就换的焦大林无比的感恩,叩拜完宋青书,这青袍太监还真如同烈士一般,收拾收拾,当天又是乘船奔赴金陵而去。

    闹了这么一出,宋青书自己也是有些感慨,然而世事无常,没有太多时间让他浪费在感情上,感慨了没多久,他也是急急匆匆把渠伯涛找来,让他赶紧筹划,如何把加多宝商号开进南京。

    这年头,商场如战场,尤其是南京可不比代县,新县这些小地方,甚至连安庆都比不了,那儿是东林党的大本营,还是江南文人世子汇聚的地方,如果说京师是大明朝的政治首都,这儿就可以堪称文化中心,不由得人不重视。

    二月十五,安庆城,一支颇为大的商业船队在安庆港口组建成功,为了在石头城砸下名号,宋青书还真是下了血本,北地来的从辽东辗转出来的东珠,高丽参,鹿茸等药材,雪狐皮,鹿皮,羊皮等上好的皮制大衣,不少北地骏马,代县差不多崇祯九年出产的所有上品,都被宋青书一股脑的装船,甚至加多宝成衣铺子的首席设计师,他的乖媳妇李裹儿也被他从代县调集到了英霍,这两天就能到安庆。

    “东家放心,那头铺面,地界儿阮翁都给打点好了,这次小的定然为咱们商号立下金字招牌!”

    这可是杀去江南商业的中心啊!曾经在徽州那头没立住脚,跑一遍两广又赔的血本无归的渠伯涛渠老西儿站在船头,还真是雄心勃勃,跟要去打仗的将军一般,对着宋青书拜别着。

    “老渠,你就尽管去,放开手脚,过一段时间,本帅也会亲临南京,做你的后援!”

    跟渠伯涛道别着,宋青书亦是满面的郑重,他制定的计划,就是发展工商业,以大明的工商阶层作为自己的政治支撑,这次如果在南京立住了脚,等同于乞活军彻底完成了沟通南北的战略第一步,不容的他不重视。

    又是相互作了个揖,旋即渠伯涛那矮小干瘦的身子骨雄赳赳气昂昂的进了帆船,大喝一声。

    “升帆!”

    山西味儿浓郁的号子中,十几条长江大帆船满载着各种稀罕货物,浩浩荡荡的向繁华的秦淮河地区开进去。

    宋青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