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帝国雄关:大明王朝1644年的山海关-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翻身仗之后,他开始思考军事防御方面的更长远的问题。
由至高处向下望去,在山与海之间,徐达发现迁民镇的地势特点,顿时若有所悟。
迁民镇在当时位于永平府界,横跨辽西走廊,处在汉蒙两股势力的咽喉地带,更难得的是还夹山襟海,“其地大山北峙,巨海南浸,高岭东环,石河西绕,形势险要诚天造地设”。(《临榆县志》)这一望之下,徐达得出了上述的结论,于是果断的发出了一个命令,“发燕山卫屯兵万五千一百人,修永平、界岭等三十二道关”,“九月甲申,卫城定名山海关。”
我们在这段描述历史中可以发现,山海关从建城到城破,都与“甲申”这个词有很重要的关系,在徐达逝去多年后的一###四年,是为甲申三百年,山海关再次成为决定中国命运的焦点,历史在这里出现了一个惊人的巧合。
徐达的苦心终于实现,此地成为军事关口后,给迁民镇带来的不只是驻守燕山的屯兵一万五千人以及一个崭新的名字,更让这个地方在以后几百年的时间一直成为关系中国政治命运的要塞。山海关一带成为了“关里”与“关外”分界线。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关里,关外是两个社会,关里是汉家文化,也就是农耕社会的世界,关外,则是游牧民族,游牧文化的发源地。长久以来,这两种文化的斗争与融合、争夺与取舍就从来没有停止过。也因此在当时,谁拥有了它,谁就抓住了中原大好山河的“死穴”。
山海关建成后,作为军事要地,不断地得到完善,军人政权在其中发挥着难以替代的作用。在山海关关外延伸处还有两座军事据点,因为比卫小,称之为所,东门外三十里是中前所城,再行三十里,是前屯卫,就是今天辽宁的前卫,前卫之前三十里,就是中后所城,也就是吴三桂少年时经常活动的地带。此地古来属广宁挟制,虽然占地不大,但位置很重要,正好处在辽西地段,西距山海关,东距当时明朝第一军事重镇宁远,地处两镇中枢。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关城里的少年英雄(3)
山海关不仅作为军事重地存在,这条要道还有一个作用,那就是为“朝鲜等国入贡及通辽商贾所由”,它的作用不仅仅是打仗夺权那么简单,它还是发展经济文化商贸的渠道,不光是斗争,还是民族间经济融合的产物。因此后人在研究山海关时,更要综合的看待它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多重作用,而不能一一割裂。
吴三桂就是在这座历史悠久,地处汉满两地交界的要塞中成长起来的。自小就生活在兵危马乱的地方,这对他的成长起到重要的影响,在他年少的时光里,他亲眼看见了北京的许多文官以及包括皇帝在内的大多数人都没有见到的血淋淋的事实。比如著名的广宁战役,在天启年间发生的这场战役中,熊廷弼与王化贞一退几十里,把山海关外的大片土地全部丢失了,丢弃的尸体堆积如山,有人捡了几年的尸骨都没有捡完。这些事,吴三桂都拥有第一手记忆。而这场战役对明朝来说至关重要,此后多年间,满清时有侵犯,明朝再也没有缓过手来,到崇祯十三年后,明以山海关为界,在关外仅剩八城:锦州、宁远、松山、杏山、塔山、中前、中后、前屯。山海关一带的这些狭长战线,也成为吴三桂最初的军事启蒙教育的园地。
吴三桂也亲眼见到了与文官集团迥异的军人政权在山海关一带的成长壮大,他本人后来也成为了其中的中坚分子。他从军是受父亲吴襄的影响,但在成长为一名军事奇才的过程中,对他影响最大的不是父亲,而他的舅父——当时辽东督师袁崇焕手下第一名将祖大寿。
后人推究吴家发迹史,发现祖大寿在里面起了决定性作用。这位祖大寿虽然位在袁崇焕之下,但在辽东实力及影响似乎犹有过之。作为辽东最炙手可热的军人政权的代表,他们全家世代守护辽东,所有的男性家庭成员几乎都在宁远、山海关之间任职,到祖大寿时,已历五世。祖大寿是从最基层做起来的将军,后与袁崇焕同守宁远,获“宁锦大捷”,名动天下,升为前锋总兵,他的兄弟祖大乐、大成、大弼,子侄祖泽远、泽沛、泽盛、泽法、泽润、可法等,都上至总兵、下至副将、参将、游击的各级军官,分驻宁远、大凌河(辽宁锦县)、锦州诸城。祖氏一脉,因为颇多军事强人,终于成为辽西首屈一指的军人巨族,崇祯一生刻薄少恩,但唯独对祖家青眼有加,这也是有原因的。辽东世代征战,地处苦寒,被称为“危城”,当时朝中诸臣均以为险地,不愿驻足,祖家在这里坐镇,实属不易,故而“安抚”政策必不可少,崇祯虽愚,这层道理也还明白。
吴三桂的继母为祖大寿妹妹,这个资源对于吴家的兴衰非常重要。吴三桂的父亲吴襄也非等闲人物,他于天启二年中武举进士,此后投奔辽东巡抚李成梁处,多年征战,战功赫赫。吴家真正的兴旺,是在吴襄投靠祖家门下以后,他长年来一直在祖大寿手下任职,后来更娶祖大寿妹妹为妻,最后累官至都指挥使,留镇宁远。崇祯四年(一六三一年)时,吴襄已是锦州总兵官,位居辽东八镇首领之一,这个职位已经是明代一个军区最高的官职,可拥兵万人以上,因为这层上下级关系与裙带关系,吴三桂早早的就得以进入军中担任要职。不光是他,吴家子弟也多数都进入军中,到最后,与祖家一样,成为而控制辽东势力最强的军人集团。
与以前的名将袁崇焕、熊廷弼、孙承宗、杨嗣昌、洪承畴等文人将领不同,吴襄早在多年前就注重培养个人的势力。因为辽东地域险恶,崇祯多年来奉行的安抚政策也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祖、吴两家向军阀集团化的方向迈进。祖、吴两家人除了执掌皇家军队以外,还明目张胆的扩充势力,仅吴家就拥有数千家丁的私人武装,他们身边的亲戚、部属、心腹分布辽西地区各城镇,成为当地名副其实的土皇帝,即使皇帝,也不敢对之太过苛刻。
崇祯二年(一六二九年),皇太极率八旗兵第一次进攻明朝帝都北京,并在城外设反间计,令崇祯皇帝抓捕袁崇焕,当时祖大寿是袁的部将,他见主将被捉,激于义愤,竟然放弃勤王,率部逃离北京,掠山海关,返回宁远。这样的罪行,放在平时,早该死一千次,但是崇祯一反常态,竟然没有处罚,这固然是孙承宗力争的结果,但也看出即使是皇帝,亦对辽东望族有所顾忌,而祖大寿此举与传统士大夫“君要臣死,臣不敢不死”的行为迥异。这个事出在他身上,而不是出在比他职位更高的袁崇焕、孙承宗等人身上,也从另一侧面说明,军人出身的新贵,身上甚少桎梏。他们倚仗拥兵自重的权力,敢行其他文臣不敢行之事,是典型的实用主义者。明朝不光是祖大寿,后来的左良玉、高杰、贺人龙等都曾有过忤逆之举,左良玉更是敢直接挑战当时的兵部尚书杨嗣昌,公然抗命,杨嗣昌传诏他十九次居然都不来,其嚣张气焰尤见一斑,崇祯对此也没有办法。
。 想看书来
关城里的少年英雄(4)
清天聪五年(崇祯四年),皇太极发动了大凌河之役,对付的主要目标是守将祖大寿,他将该城围困起来,采取坚壁清野的战术。在重兵围困之下,守将祖大寿弹尽粮绝,不得不降,后来又用计回锦州救出家属,再次夺下该城。他投降的事,很快被辽东巡抚丘禾嘉侦知,密奏朝廷。崇祯再次容忍,表现出了极难见到的宽容。军人政权之威,在当时可以想见。吴三桂就是这样的氛围里长大的。
祖大寿数次忤逆甚至投降,朝廷都不怪罪,这个对于常年跟着舅父作战的吴三桂来说,肯定会有影响。后人提起吴三桂,常将其脸谱化和妖魔化,却不知任何事情在形成的过程中都有复杂的渐变过程,绝不可简单定性。从祖大寿身上,少年吴三桂看到了一个真理:“有枪就是草头王”。祖大寿敢如此横行,无非是他有两个实力:一是他有忠于自己的军队和势力,二是他占据了明朝最重要的军事重地,此二者缺一不可,连皇太极都知“第明国京都,倚祖大寿为保障”。“以其(祖大寿)族党甚强,且据锦州故”。(《清太宗实录》)这种实力是挟制皇帝的重要手段。吴三桂不是孙承宗或是袁崇焕,从小读忠孝节义理论长大,他生于戎马之间,十七岁就中了武举投身军队,深知谁有实力谁能胜利的道理,再加上他从小受的教育直接来自于父亲吴襄和祖大寿,所以他一生都不放弃兵权,事事以保存个人实力为重,个人利益凌驾于一切,这种军阀作风与思维,其实从少年时起就已经建立了。
就是这种思维下,吴三桂在行武生涯中时刻不忘培植只效忠于自己的军队,他手下有三千子弟兵,是他直接训练的。这些人,不忠于大明,只忠于吴姓,他们的待遇远远好于其他正规军队,用吴襄的话说:我们吃粗食,他们吃细粮,食酒肉,我们穿粗布衣裳,他们都是穿的绸缎名牌。(“臣所食者粗粝,三千人皆细酒肥羊;臣所衣者布褐,三千人皆纨罗纻绮”)这三千死士,后来成为关宁铁骑中最重要的力量。
除了三千死士,吴家父子大量用辽东子弟,辽东人骁勇擅战,崇尚武力,经吴氏父子严格训练,为关宁铁骑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吴三桂十七岁中武举后,进入祖大寿军中成为一名游击将军,此后多次战役中表现出色,功劳累积,不断升迁,但真正令他名声大振的,还是“单骑救父”的传奇经历。
事情发生在祖大寿督军建昌的时候。当时吴襄为大寿部将,有一次出城侦察,竟与大队清军相遇,吴襄等急退,清军则采取围而不攻的态度,在后面紧紧跟随,最后直至在城下将吴襄追上,围住迫降。吴襄此人倒是很有气节,决不投降,直逃到近城处,数万清军将其围个水泄不通。
祖大寿在城上观望,虽然心急如焚,但也知后金兵势大,明军开城应战,决无胜算,如若因此城门洞开,被伏兵冲进,丢了城池,罪无可赦,所以只得静观其变,不敢妄动。
吴三桂见父亲被围,急得坐立不安,他跪在舅父面前,请求发兵,祖大寿以双方兵力相差悬殊不可妄开城门为由,说:“我以封疆重任,焉敢妄动,万一失利,咎将安归!”吴三桂也知道其中利害关系,于是哭着说:“大帅不肯出兵,末将愿率家丁以死相救。”祖大寿不置可否,支吾一声,吴三桂就势得令,率家丁二十人,出城去了。
这一战以卵击石,决无胜算,吴三桂也没想着活着回来。他在左右各置一将领,自己居中,分为两翼冲过去,此举将清军吓了一跳,见明兵极少,因为疑有诈,清军竟然让开了一个缺口。吴三桂杀入清军阵营,有若虎入羊群,瞬间斩杀数名将士,一路冲杀,竟然让他找到了父亲。
这个场面在当时看来,颇有几分神助之感。祖大寿在城楼上眺望,也很激动,于是命城上明兵擂鼓助威。战鼓隆隆,杀声阵阵,吴三桂杀得性起,脸上挂满鲜血,连鼻子都被打伤了,后来一直没有好。
几乎是奇迹一般,吴三桂以区区二十骑竟然在万马丛中将吴襄救了出来,他与关宁铁骑纵马狂奔,杀出重围。清军看他策马飞奔,竟不追赶,直至入城。吴三桂生还,似乎是因为清军疑诈才能成功,今日看来未必全是如此,更像是因为清军统帅皇太极爱才,所以下了不得追杀的将令,否则以吴三桂一人之力,怎能生还?
关城里的少年英雄(5)
吴三桂单骑救人之时,皇太极、多尔衮当时都在军中,吴三桂的骁勇一定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多年以来,明军畏战,少有良将,而吴三桂之奋不顾身,令爱才的皇太极也未免惊叹。皇太极熟读《三国演义》,吴三桂冲进军中那一刹那,他可能想起了一个人——长坂坡单骑救主的赵云。这位后金领袖可能也被感动了,也可能在内心中他把自己当成了曹操,甚至说出了这样的话:“好汉子!吾得此人,何忧天下?”(《清世祖实录》)爱才招抚之心,当时就已经有了。
吴三桂救父的一幕,令祖大寿等辽东军民无不侧目,而此战对吴三桂的意义重大,成为吴三桂的一个重要的政治资本。后人考察,此段历史中多有不属实之处,但救父之行为,确实存在,而吴三桂之勇猛,亦是当时明军中极为少见的。
这位少年新贵也由此走上了一条坦荡的通天大路。封建社会讲究忠孝,吴三桂的这一行为,使他在道德上无懈可击,在忠勇上更是帝国楷模,此事由随军太监高起潜(此人亦是吴家多年友好,这也是一个耐人寻味的角色)传到宫中,崇祯亦受震撼。此后,吴三桂的名望似乎在其父之上了,他的地位与职位随名望水涨船高,才二十三岁,就提为前锋右营参将;四年以后,二十七岁的他被任命为宁远团练总兵。六年时间,吴三桂由游击升到参将,再升到副将,由副将升到总兵,成为封疆大吏,可谓一帆风顺,平步青云。
坐镇宁远,更成为他军事生涯中第一个高峰。关外八城,以锦州、宁远两城最为重要,作为宁锦防线最重要的一环,坐镇宁远的以往全是名将,袁崇焕、孙承宗、祖大寿,哪个不是威名一时的人物?吴三桂继袁崇焕、祖大寿后,驻防宁远,这个讯息让全朝野的人都明白一个道理,朝廷对这位少年英雄的倚重,已超出了当时任何一个人。
历史如果到此截止,吴三桂将是一个光辉的少年英雄形象。可惜的是,历史是不断前进的,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接下来发生的一场战役,令这位少年得志的英雄没有成为真正的英雄,最终走上了个人利益至上的军阀道路。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松山会战(1)
这一战就是后来影响了明清两国军事形势的松山会战。此战是明在亡朝之前与满清发生的最后一次大战役,此战之后,明朝曾经的钢铁防线彻底崩溃。
在了解这场战争之前,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吴三桂与朝中文武群臣的关系。
吴三桂与袁崇焕、熊廷弼、孙承宗等这些人虽然同为镇守边关的重将,但在本质上有重大区别,他是一个非常注重培育个人实力、一心想要实现个人抱负的人,他的雄心壮志里有“公”的成分,但更多的是“私”的动力。造成这种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来因为他是武举人出身,尚武精神里就有“实力”决定一切的生存法则,二来他又是军人政权割据势力下的代表人物,以拥有兵权为重,所以在封建社会推崇的士大夫道德上,他相对要灵活得多,也机动的多。平心而论,吴三桂是晚明时期难得的军事人才,而做人又灵活机动、聪明绝顶。当他驻守宁远的时候,他不可能不会想起他的前辈们的下场,袁崇焕的死,孙承宗的不断被贬等等。这个时候,他当然会明白一个道理:如果不想重蹈覆辙,必然要取得内部的支持,防止背后的暗箭,这样才能便宜行事,实现自己的梦想。
吴三桂不光是军事天才,更是晚明以来最成功的一个机会主义者。利用救父这个噱头,他捞取了强大的政治资本,而在接下来,他更充分的利用舅父祖大寿兄弟为后盾,不断地立功创业,寻找机会,同时他也不满足于依附祖氏一脉,在父亲吴襄的协助下,他与当时的军事强人多有接触,其中包括当时的辽东巡抚方一藻,蓟辽总督洪承畴等人。为了接近这些高官大鳄,送钱送物是必不可少的,拜为门生则更名正言顺。而难得的是,他还懂得走宫中后宫势力这条线,在宫中,他还打通了大太监高起潜的关节,拜他为义父,这位高起潜曾做过监军,无论宫中宫外,能力极大,吴三桂与之来往密切,甚至在后来,与高的关系比老谋深算的洪承畴还要好。
与强横直率的祖大寿相比,吴三桂不仅打仗厉害,搞关系学也有一套,在这里面,他父亲吴襄起的作用极大,而对吴三桂的飞黄腾达起到最大作用的人,就是被他奉为恩师的洪承畴。
洪承畴是晚明最后一位具有极高政治远见和军事才能的综合型人才。他在宦海多年,有威望,有手段,有能力,同样也是机心深沉、擅长变通的能臣,李自成起事后,几乎是逢洪必败,而清军几次入关,他也均做出了正确的军事判断。
洪承畴原任陕西三边总督,主要是与李自成农民军周旋,辽东军事时局日益紧张后,明廷调洪承畴、孙传庭回师,崇祯十二年,洪承畴成为明辽东统帅。到任后,洪承畴发现军队兵士训练不足,将领作战能力低下,犹以山海关守军为重。山海关地处要道,兵士之能力、将领之优劣对整个战局至关重要,前方敌军不时压境,因此练兵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经过多方商议,洪承畴将负责练兵的任务交给当时的辽东大将吴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