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跃马大唐-第6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京城。如今局面初定,百废待兴,陛下对几位王爷多有仰仗,还希望他们能尽快进京效力,为陛下分忧呢。”

    王源微微点头道:“原该如此,不过这件事我出面不太好吧。陛下和王爷们是兄弟血脉,陛下再下旨召他们回京便是。他们不会不听的吧。”

    袁明远皱眉道:“相国,您不会不明白这里边的瓜葛吧。这样吧,咱家把话挑明了说罢,几位王爷从陛下登基之日起便无一上奏道贺。陛下登基这快一年来,更无一本奏折上京,这可不是小事。外边的传言甚多,有的说这几位王爷是要做出大逆不道之事。陛下是重视兄弟情谊之人,他不想让外间流传这些言论,闹的沸沸扬扬的。但这几位王爷这么干,公然的违抗圣旨,对陛下的旨意不理不睬我行我素,陛下心里会怎么想?”

    王源咂嘴道:“是有些麻烦。陛下想要臣如何?”

    “陛下想让王相国出面劝解他们。毕竟当初他们募兵也是经过相国准许的,相国也有责任让他们收手。而且相国可不要说,他们的钱粮盔甲都是自筹的,怕都是从相国这里拿走的吧。所以相国出面,可比陛下的圣旨都管用。因为相国若不支持他们的钱粮物资,他们一天也撑不下去。”袁明远沉声道。

    王源脸色一沉道:“原来陛下认为臣在暗中支持他们,陛下这可冤枉我了。我没想到陛下会这么想。”

    袁明远道:“难道不是么?相国,咱们私底下说话,真人不说假话,就别遮掩了。相国的初衷是为了平叛,那也没什么错。但现在毕竟情形不同了嘛。”

    王源皱眉道:“当初是我同意他们募兵的,但我可没让他们抗旨。他们的钱粮物资我也并没有资助,或许是我手下的将领们给了他们些,但这事儿我可全然不知。陛下若以为是我背后支持他们抗旨,那可是大大的冤枉了。”

    袁明远忙道:“相国莫想歪了,陛下不是说您支持他们抗旨,而是请相国出面帮着调停劝解。这件事若无人调停,岂非会变得不可收拾?相国也不想看到事情演变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不是么?我们也都不希望看到。”

    王源想了想道:“好吧,我可以去问问情形,但丰王爷他们未必会听我的话。”

    袁明远往椅背上一靠,叹了口气道:“相国尽力而为的好,否则后面相国的麻烦更多。陛下说了,若相国出面调停他们还执迷不悟的话,那陛下只能摒弃兄弟之情,以国法。论事了。几位王爷若不肯解散兵马归京,那陛下只有一个选择了。而且这件事还是要着落在相国身上,他们就在相国所辖的地盘上,陛下恐要下旨命相国的神策军对几位王爷进行剿灭。到时候相国岂非觉得更棘手?”

    王源算是听明白了,李瑁这是要借自己之手解决李珙等人的威胁。这算盘打得可真是精明,明知自己是李珙等人背后的支持者,却偏偏要自己去替他解决这个难题,鬼精到家了。若李瑁真的下旨要自己出兵剿灭李珙等人,自己可真是棘手了。派兵剿灭李珙是不可能的,但若不出兵岂非便是抗旨了。

    见王源眉头紧皱,袁明远心中得意,低声道:“相国,这可是陛下要本人带的话,相国自行考虑清楚便是。咱家回京后要禀报陛下,所以子啊咱家离开成都前,还望相国给我个回答,也让我完了差事。”

    王源展眉微笑道:“不用考虑,本人照陛下的意思去办便是。明日我便派人去见丰王爷他们,让他们解散兵马尽快回京。若他们执迷不悟的话,便请陛下下旨,我将亲自率军前去,解决此事。”

    袁明远惊愕片刻,挑指大赞道:“好,相国果然干脆。我来时还有人说,相国和丰王爷他们私交甚笃,说我替陛下传达这样的口谕,相国会不高兴呢。还说相国会犹豫不决呢。现在看来,这些话都是扯谈。相国才是知大局识大体之人,岂能因私废公?”

    王源微笑道:“效忠朝廷是每一个臣子的本分。我自然不能例外。陛下之所欲,便是臣子之所向,臣会忠实执行陛下的旨意,替陛下分忧解难。”

    袁明远哈哈大笑道:“说的很是,完全同意。”

    王源也呵呵跟着笑了起来。

    袁明远捧了茶咂了一口,沉声再道:“第二件事,便是关于太上皇的事情。数月前,陛下派人来成都接太上皇回京颐养天年。可是太上皇却不愿回京城。太上皇给陛下的信中言道,他觉得成都住着挺好,气候适宜,对太上皇的龙体有益。陛下接信之后甚是忧虑,陛下说,虽然太上皇自己不愿回京,但叛乱已平,若不接太上皇归京,天下人还以为陛下不孝。殊不知陛下无一时一刻不希望太上皇能回到京城,好当面尽孝。所以这次来成都,陛下要咱家给相国说一声,希望相国能在太上皇面前规劝规劝。咱家呢,稍后便也去觐见太上皇,陛下还让我给太上皇带来了不少用度之物孝敬太上皇,我也得给太上皇送去。”

    王源心中冷笑不已。李瑁这出戏应该叫做以进为退。故意要自己劝说玄宗回京,做出一副他根本不担心玄宗回京的样子,装出一副极其期盼太上皇回京的样子,其实心里担心的要命。这位袁内监要去见太上皇的目的恐怕不是也不是带去李瑁的孝敬之意,而是要进一步的吓唬玄宗,让玄宗彻底打消回长安的念头。所谓让自己去劝解玄宗的要求,不过是想让自己迷糊的障眼法罢了。

    王源岂能让他的目的得逞,无论玄宗愿不愿意回京,王源就算是绑也要绑着他去京城。而且目前玄宗被自己几乎软禁了起来,也决不能让袁明远去见玄宗,否则玄宗定会将自己逼着他回京的事情告知袁明远,王源可不想让袁明远知道的这么多,免得横生枝节。

    “袁内监所言甚是,太上皇理应回京。这一点成都政事堂和各部官员们也都深以为然。然本人和韦左相等人也都尽力劝解多次了,但太上皇执意不肯。咱们做臣子的也不好忤逆太上皇的意思。所以便也只能作罢。毕竟太上皇若是觉得成都的气候适宜,觉得住在成都舒服的话,那对太上皇的身心均有益处。所以,依着我的意思,咱们不必去劝,也许太上皇哪一天在成都呆腻了,便主动要求回京了。”王源微笑道。

    “相国原来是这么想的,唔……这话也对。不过陛下觉得,这么一来岂非让天下人觉得陛下不孝。所以咱家还是要去劝一劝的,若太上皇执意不肯,那也没法子。陛下责怪咱家,咱家也认了。”袁明远笑道。

    王源点头道:“说的是。让陛下背负名声,却也不太好。不过很不巧,这一次袁内监怕是见不到太上皇了。陛下孝敬太上皇的东西,交由我转交便是。”

    袁明远愕然道:“为何见不到太上皇?”

    王源笑道:“太上皇不在成都。”

    “啊?太上皇去哪里了?”袁明远皱眉问道。

    “太上皇性好喜山乐水,这一点尽人皆知。之前因为叛乱未平,太上皇也没什么心情出去游玩。说来惭愧,太上皇驾临成都一年多的时间,臣竟然没有安排一次让太上皇散心的去处。这不,本人平叛归来后,太上皇跟我说,希望能去峨眉山去一趟,为平叛死难的将士们做法事超度他们,同时在金光顶向天祈愿,为我大唐社稷江山祈福上天之佑。你说我能拒绝么?”王源微笑道。

    袁明远皱眉道:“那倒是不能拒绝,太上皇去了几日了?峨眉山距此多远?”

    王源笑道:“袁内监是非要见到太上皇不可是么?太上皇离开成都已经八日了。峨眉山距成都倒也不远,约莫三百里的样子。但这一路上的道路曲折,行走艰难。我估摸着,太上皇一行恐怕刚刚抵达峨眉山下。再加上要礼佛参拜祈愿法事这些事情做下来,回到成都恐在一月之后。袁内监若是等得及的话便在成都盘桓一个月等待太上皇归来。不过我担心的是,此时的季节,正是峨眉山风景绝佳之时。若太上皇留连美景,再耽搁个一个月两个月的,怕是会耽误袁内监的行程。”

第一零三三章 泄露

    袁明远咂嘴不已,皱眉道:“这可怎么好?这可怎么好?我岂能等一个月的时间。相国,我若现在去峨眉山见太上皇,半个月可回么?”

    王源摆手笑道:“你想取峨眉山找太上皇?快打消这个念头吧。峨眉山上寺庙数量多如牛毛,咱们又不知太上皇在那座山上的那座庙里礼佛,你找上一年怕是也找不到。除非你在金光顶上死等,但又能知道太上皇何时上金光顶?你若要去,我也不拦着,但可莫怪我没提醒你这些。”

    袁明远叹息作罢,他知道王源所说的是实情,峨眉山乃天下佛教名山,山上的寺庙没有一千也有几百座,那要找到什么时候?再说来回的路程便要半月,在登山寻觅怕是花的时间更多。而在成都等候的话,也不知何时能见到,看来这差事是难以完成了。

    “罢了罢了,怎地如此不巧,看来只能作罢了。”袁明远搓手道,他的神色甚是不安宁,此行来正是带着李瑁的密旨,要对玄宗进一步的暗示恐吓,要杜绝玄宗回长安的念头,安心的呆在成都。

    “机会还是有的,这么着,待太上皇回来后,我上奏告知陛下便是,到时候袁内监再来一趟便是。”王源呵呵笑道。

    袁明远道:“只能如此了。那么那些陛下让我带来孝敬太上皇的东西,便只能托付相国转交了。”

    王源道:“放心,交给我便是。”

    袁明远拱手道谢,虽然觉得遗憾,但倒也并不太在意。只要那些东西到了太上皇的手中,太上皇自然明白自己此行带来的陛下的用意。

    两人重新续了一杯茶,各自品了几口。袁明远的神态放松了下来,微笑道:“陛下的口谕暂时只有这两件事。不过,李平章也让咱家带了几句话来,要跟相国说一说。”

    王源放下茶盅笑道:“李大帅么?我和他是故交呢,已经很久没见面了,此次平叛他也功劳不小。攻下长安城,收复河北大片州府城池,也是立下了汗马功劳呢。”

    袁明远呵呵笑道:“那是那是,不过他的功劳便远没相国这么大了。陛下也下旨嘉奖了他,不过是授予了国公爵位,授了平章政事的职位。依旧兼着河西朔方两道节度使,另外还兼着禁军大将军的职位。此行来时,李平章特意找到咱家,谈及和相国共事的往事,对相国大加赞扬,佩服之至呢。”

    王源摆手笑道:“那是他客气,他的本事可不在我之下,只是他为人谦逊罢了。不知他给你带了什么话?”

    袁明远想了想道:“这些话都是私话,本来不该本人来传达。但既然李平章不见外,而且本人也对这件事有所了解,故而说出来也不算唐突。相国只听听便是,若是觉得不妥,可拂袖而去,咱家也不怪你。”

    王源饶有兴致的道:“你这么一说,我倒很希望能听一听了,好像挺有趣的样子。”

    袁明远道:“那我可说了啊。”

    “洗耳恭听。”王源笑道。

    “听说相国此次率军南下平叛之时,是单枪匹马先去的扬州。坐镇扬州,指挥扬州的军民抵挡住了叛军的数番猛攻是么?”

    “正是,事急从权,叛军顺流而下,大军追之不及。情急之下我才提前赶往扬州城。天佑我大唐,扬州这一战险之又险,但终究还是险中求胜了。”王源笑道。

    袁明远连连啧嘴,一脸的敬佩之情。

    “难怪李平章对相国此举赞不绝口,这番魄力和本事,谁人能及?扬州兵马不足万余,扬州城防也不算坚固。硬是在王相国的手里成了坚城一座,八万叛军铩羽而逃,当真教人佩服的五体投地。李平章谈及此事,钦佩之情溢于言表。”

    “莫要这么说,我听不得这些赞扬的话,那都是过去的事情了。情形也不像你们想的那么太过艰难。而且也不是我一人之功。要说佩服,倒要佩服扬州军民的抗敌之志,扬州官员的通力协助呢。”王源淡淡摆手道。

    “说的是,说的是。我们也听说了。扬州百姓们也自发上城杀敌,官员们也都视死如归。特别是江南道巡察使杭州刺史崔道远,听说此战之中他崔氏和其他几族效力不小,是么?”袁明远微笑说话,眼睛盯着王源的脸。

    王源听到崔道远的名字,心中猛然一动。之前对于袁明远这个名字便有些印象,一听道崔道远这个名字,猛然间便想起一事来。那一夜杨花楼大火之后,自己和崔道远摊了底牌。崔道远能和自己达成谅解的原因之一,便是因为李瑁派人去拉拢他宣旨的同时也在崔家内部做了手脚。那晚崔道远盘问崔元戎崔元平时,这二人说出了这个秘密。而那个被派去宣旨的内侍的名字,便正是袁明远。

    事后王源基本知道了这个内情,但对袁明远这个名字也只是一带而过并未在意,此刻赫然想起,眼前这个袁明远不正是那个代表李瑁去江南宣旨的袁明远么?难怪刚才他说,此事跟他也有些关联,那必是关于崔家的事情了。

    “袁内监所言甚是,崔翁此次出了大力,物资人力消耗无数。我上奏的折子里也写明了崔氏和参与守城的官员豪族的功劳,陛下应该已经知道的清清楚楚了。”王源微笑道。

    袁明远缓缓点头,侧首问道:“那是自然。不过李平章要说的却非是众人的功劳,而是关于相国和崔家的一些事情。”

    王源道:“那是何事?”

    袁明远咂嘴道:“相国当知,陛下登基之后曾派人去江南传旨,让崔氏等东南几大豪族出钱出力募集兵马北上平叛。崔氏等族自武帝时便不许入仕为官,陛下这么做可谓对他们百般恩典了。那次宣旨之人便是我,所以我对旨意记得清清楚楚。陛下的圣旨之中还给予崔氏另外一个巨大的恩典,那便是陛下决定纳崔氏长孙女入宫,并封为贵妃。这件事相国不知知不知道。”

    王源心中大动,脸上却一脸平静的道:“我岂能知道此事?崔家和我却也没和睦到什么事都要向我禀报的地步。这是好事啊,陛下这么做可笼络崔氏和江南豪族的心。当此之时,正需要崔氏和其他几族出钱出力重建大唐呢。”

    袁明远笑道:“相国当真不知么?但关于相国和崔家那位长孙女崔大小姐的事情,却是传的尽人皆知呢。相国知不知道,那位崔大小姐正是陛下要纳入后宫封为贵妃的人选。相国和她不清不白传出了些桃色之事来,这岂非是让陛下难堪么?李平章要我带话给相国,希望相国能收敛自己。相国当真不知陛下欲纳其为妃之事便罢了,现在相国知道了此事,希望相国不可行为失距,惹来非议。难不成相国要跟陛下争女人不成?”

    王源面容剧变,眉头紧锁。李光弼这是疯了么?让袁明远来跟自己说这些事,这是要凌驾于自己之上了。李光弼是不是以为他已经拥有了可以对自己说三道四的资格了。

    不过王源很快便冷静了下来,脑子里思索着李光弼这么干的用意。然后王源得到了一个结论。李光弼此举显然是已经怀疑自己跟崔家达成了某种协议,故而他希望警告自己以撕裂这种协议。他或许认为,跟自己挑明了陛下下旨要那崔若瑂为贵妃之事后,自己便会退让,毕竟跟陛下争女人可不是什么好主意。一旦自己选择后退,和崔家便不可能有姻亲的联系。那么崔若瑂便会被纳入李瑁的后宫,从而重新建立起和崔氏的紧密联系。这一切都是为了得到崔家和江南豪族的支持。毕竟只有得到他们的支持,李瑁才能迅速的增加实力,才能和自己抗衡甚至对自己动手。

    李光弼啊李光弼,你也是煞费苦心了。可惜的是,你并不知道,我正是因为知道了你们的勾当,才决定横刀夺爱的。你要我放手,我却只能让你失望了。这个女人我要定了,跟陛下争女人的事情,别人不敢,我却敢。太上皇的女人如今都在我的宅子里,何况是你李瑁。

    “袁内监,竟然有这样的事么?我是真的不知会有如此内情。要是早知道陛下要纳其为妃,我又怎会去和她交往?这可怎么好?这事儿可要教人尴尬之极了。”王源皱眉咂嘴道。

    袁明远看着王源的尴尬样子心中暗笑,心道:你也知道害怕么?你跟陛下抢女人,你这不是找死么?

    “不知者不怪,咱家也不是拿这事来让相国难堪。相国是风流倜傥之人,听说你府中娇妻美妾无数。本来这也没什么?毕竟相国这样年少得志,本事又高,相貌又俊俏的人,正是天下女子们梦中都想追随之人。但相国也要看看对方是什么人,可不能看着如意便全部都纳入府中金屋藏娇啊。好在相国并未作出什么出格的事,李平章只是提醒相国一声,不要再打崔家大小姐的主意。那么这件事便自然湮灭了。”袁明远微笑道。

    王源皱眉道:“可是,怕是已经迟了啊,我可以不去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