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跃马大唐-第2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是,次日上午,阁罗凤便亲自前往羊且咩城。他知道,即便这是个阴谋,这个险他也不得不冒。要保住南诏国,要保住自己的国主的位置,他别无选择。

    会谈在亲切友好的气氛中进行,双方的讨价还价过程其实已经没有必要,只是在归还双方的俘虏和百姓的细节上,对于大唐士兵死伤的碑文以及立碑的地点,祭奠的形势上。对于重建安定城的一些具体的事务上做了一些敲定。事实上也基本上由王源提出,阁罗凤要是觉得不太满意,也会小心翼翼的提出些异议。王源倒也做了些让步。

    到中午时分,基本上该谈的都谈拢了,更为具体的细节则需要具体之人的合作和磋商,那并不是阁罗凤和王源之间的事情了。于是将商议的内容落实为白纸黑字,双方签字确认,协议便成。

    对于王源而言,需要将这份自己签了字的协议立刻送往京城交给杨国忠,杨国忠会上奏玄宗认可,然后杨国忠代表朝廷签字,协议便可执行了。王源当然相信这份协议是一定会得到玄宗认可的,要是这种占足了便宜的协议都无法被朝廷认可,那只能说明玄宗是老糊涂了。显然玄宗不是那样的人。

    而王源和阁罗凤之间私下里的协议却以另外一种方式得到落实,那便是直接的行动。王源可不会将这种私下里协议落实到纸上,那是不明智的作法。而这种双赢的私下里的协议,其实也根本无需纸面的约束,这一点阁罗凤也很清楚。

    午饭后,王源请阁罗凤来到城东广场,那里,数千蛮兵俘虏和伤兵已经集结在此,上万套缴获的蛮兵的皮甲武器等也已装车。宋建功直接将名单和物品清单交于阁罗凤之手,阁罗凤和阿萝都很是惊讶于王源的说话算话。出兵互助只是一句口头上的承诺,而王源却真的为了这个口头之诺便兑现他的诺言。光是这份心胸和气魄,阁罗凤便自愧不如了。

    阁罗凤来时便带来了五百驭象人交给了剑南军,而此刻,王源也兑现承诺,五十头巨象也沿着街道进入广场之中,交于阁罗凤手下接管。阁罗凤激动的连连道谢,对王源行礼不迭。

第四八二章 傲娇

    (谢moshaocong兄弟的一堆打赏。)

    王源这么做当然不是犯傻,除了表示大度和坦陈之外,这数千蛮兵俘虏和伤兵也是剑南军的一个头疼的问题。杀又不能杀,用又不能用,谁知道这些家伙的身上藏着什么古怪。士兵们也不敢接触他们,生恐一不小心中了他们的道儿那可麻烦的很。

    而且,这些家伙一个个像是饿死鬼投胎,一个个看着消瘦的身躯,消耗起粮食来比同等数量的剑南军还要厉害。那些伤兵还要耗费军中的药物给他们医治,还要人手看管他们。更恼人的是,这些家伙似乎野地里生活惯了,在关押之处到处乱拉乱撒,搞得军营中臭气熏天,实在是让人难以忍受。照这样下去,迟早会疾病横行军中,这些南诏蛮兵也许会没事,但剑南军可没他们那样的抵抗力。

    所以早一天打发他们滚蛋,军中便早一天得到安宁。

    但这近八千的俘虏和伤兵显然对阁罗凤来说极为重要,南诏国这次损失巨大,国中壮年男子损失了数万。这些蛮兵的回归既解决了兵员的问题,也解决了南诏国人丁的繁衍问题,恢复国力的关键便是恢复国中人力,南诏国最缺的便是人丁了。

    “王副帅,我不知说什么才好。此次王副帅在这种情形之下放了我阁罗凤一马,对我阁罗凤而言,不啻为恩德一件。此次与大唐为敌,确实是我自不量力,幸而今日能平息刀兵之祸,还我南诏和平安宁,这全是王副帅之功德。阁罗凤在此立誓,绝对遵守和王副帅之间的约定,但你在剑南一日,阁罗凤绝对不会越雷池一步,绝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临别之际,在羊且咩城外,阁罗凤终于说出了肺腑之语。

    王源微笑道:“天下没有永远的敌人。此次两国能达成和议,对双方都有好处。对我而言,但能和平解决之事,我不欲以刀兵相逼。当初若非你拒绝了我的好意,我也不至于毁了羊且咩城。不过,过几日我大军撤离羊且咩城,你们可收复此城,加以重建。城廓防御工事我并未损毁,也算是给你们留有余地。我只希望国主能记住今日之盟,万不可私欲膨胀,不自量力。很多东西不该是你的,你要是觊觎它,便给自己埋下了祸根。”

    阁罗凤面带羞愧道:“王副帅说的极是,我便是想的太多,要的太多。我会记住王副帅的金玉良言的。协议商定之事我会积极准备,一旦朝廷使者前来宣布协议生效,我便立刻为唐军立碑祭祀,将姚州所掳掠的百姓和财物归还。”

    王源皱起了眉头,一旁的阿萝公主也皱起了眉头快速插言道:“阿兄,不用等朝廷的使者前来,姚州百姓回城后立刻护送到羊且咩城,立碑的事情也抓紧进行。”

    阁罗凤醒悟过来,连声道:“对对对,阿萝说的对,立刻便办。”

    王源赞许的看了阿萝一眼,转向阁罗凤拱手道:“那么咱们就此别过了,我也不远送了。我会派使者常驻太和城的,便于你我相互间的联络。”

    阁罗凤拱手道:“好。就按王副帅之言办理,常来常往,没准我还会亲自去成都拜见王副帅呢。”

    王源哈哈大笑,拱手欲拨马回头,阁罗凤忙道:“剑南大军何日开拔?王副帅何日回剑南道?我也好亲自前来相送。”

    王源微笑道:“总就是这几日,不过国主却不必来送了,只派人来接管羊且咩城便是。”

    阁罗凤点头答应。王源朝阁罗凤和阿萝公主微一颔首,拨马转头,带着众将和亲卫飞驰而回。

    “此人绝非等闲之辈。我阁罗凤这辈子还没服什么人,但此人的手段才能和胸襟我算是折服了。大唐有这样的少年英才在,恐还要更加的强大。他比我强太多了。”阁罗凤看着王源的背影叹道。

    阿萝公主骑在马上,双目也看着王源的背影紧咬嘴唇沉默不语。

    “阿妹,你怎么了?”阁罗凤问道。

    “没怎么,咱们回吧。”阿萝公主轻叹一声道。

    阁罗凤想了想道:“我心中微有遗憾,如此人物,若是阿妹真能得他为婿,当不污阿妹洱海公主之名。而且对南诏国而言也许是件大好事。哎,可惜了。”

    阿萝公主蹙眉道:“阿兄,你莫说了。”

    阁罗凤叹道:“今日我本打算跟王源挑明此事的,那王源不知我南诏婚俗,我南诏女子一旦出嫁行礼之后便为他人之妇,他不知道退回嫁妆和女子对一名南诏女子而言是多么残酷的一件事。城中百姓不久会对此大加议论,阿萝你这一辈子也不能嫁人来了。你为南诏国的牺牲简直太大了,阿兄愧疚难言。”

    阿萝公主面现痛苦之色,泫然若泣道:“阿兄莫说了,在决定那么做之前,我便做好了准备。这一辈子便陪着阿兄便是。”

    南诏国的婚俗中,女子出嫁被夫家退回嫁妆驱赶回家会被视为不详。而且,也不意味着婚姻的终结。虽然男子可以继续娶妻,但被赶回家的女子却不得再嫁,这便意味着阿萝公主将永远背上不详之名,且不能再嫁。虽然很不公平,但这是蛮族一直流传下来的规矩,即便是阁罗凤也不能违背这种被鬼神所认可的规矩,也就意味着阿萝也不能脱离规矩之外。

    阁罗凤默默叹气,低声道:“阿妹,不知你对王源是否有好感,我不忍见你受这样的委屈,若你对王源并不反感的话,阿兄豁出这张脸,亲自去求王源让他回心转意,让你跟了他去。”

    阿萝怒道:“我堂堂洱海公主,倒要求他收了我么?这人有什么好?若非是为了大局,我恨不得宰了他。”

    阁罗凤看着阿萝摇头道:“阿兄不笨,阿兄看的出你对他有感觉,你看他的眼神是阿兄从未见过的,你不必为了颜面苦了一辈子。”

    阿萝面色秀红,咬牙道:“阿兄,你何时变得这么啰嗦了。再说了,我自己的事情,要解决也是我自己解决,要阿兄出头算什么?阿兄是堂堂南诏之主,岂能低声下气求肯此事,惹人贻笑大方?我若想找他,自去光明正大的找他去便是,我可是和他拜了堂成了亲的,他还能否认不成?”

    阁罗凤笑道:“阿妹何不去?”

    阿萝哼了一声,一鞭子抽打在马臀上,座骑飞驰而出,空中传来阿萝的一句话语来:“那要看我心情好坏了,没准哪天你发现我不见了,那便是我去找他去了。阿兄还是莫要为我操心,赶紧稳定住国中大局,那才是你目前要操心的事情。”

    ……

    三日后,剑南大军准备启程开拔,三万大军带着南诏国归还的自姚州城掳掠的大量百姓回归剑南。启程之日,王源正在羊且咩城的住所前看着众人收拾行装的时候,阁罗凤派人到来,送来了诸多礼物和一封信。信中将王源热情洋溢的好一顿夸赞,感谢王源最后的仁慈,给了他和南诏国的一次新生的机会。

    那南诏公主阮萝竹也送给了王源一封信和一个包裹,王源打开包裹之后发现是银光灿灿的一顶银冠,上边的三根孔雀翎鲜艳夺目。

    “这公主送这礼物来作甚?”紫云儿将银冠翻来覆去的看。

    “傻呀你,那是那天成婚时那公主头上的婚冠,我看多半是这公主爱上二郎了,特意送来提醒二郎别忘了带上她走。”青云儿笑道。

    紫云儿皱眉道:“这女子,跑来害人不成,现在又想玩花样,扔了算了。”

    青云儿道:“扔了多可惜,这可是银子的玩意儿,打造的也很精致,这孔雀翎好美。”

    王源笑道:“还是青儿识货,这可是南诏国公主的孔雀银冠,怎也要值个千儿八百贯的,青儿收着便是。”

    青云儿答应了收起包裹放在箱子里搬上车,王源在一旁打来了信笺,喷香的信笺上寥寥几句写着四句小诗。

    “客从何处来,今归何处去?赠以银雀羽,睹物莫思人。”

    王源微微一笑,这公主当真骄傲的很,赠给自己这银冠为纪念,还表明要自己只记得此物,不要去想她,当真是傲娇的很。倒是歌很有性格的姑娘。

第四八三章 凯旋

    大军从羊且咩城开拔凯旋而归,三日后抵达弄栋城,休整一夜后继续行军,穿行于苍山诸峰之间的峡谷和平畴草甸时,心境大为不同。来时的情景历历在目,那时道路艰险危机四伏陷阱密布,觉得这段路程漫漫无期艰难无比。但现在,则是另一番心境。带着百姓和象骑的大军本身也行军速度不快,此刻心境放松,更是缓缓而行入闲庭信步了。

    路过花甸坝宿营的时候,因上游堤坝被尽数捣毁,草地中间的大河被疏通了一番,所以这片草甸上的浅水尽皆退去。此时正是春光正盛之时,草甸上五颜六色开满了鲜花长满了青草,像是铺了一层巨大的鲜花地毯,让人流连忘返。

    虽然到花甸坝的时候才刚刚过了午后,但王源见公孙兰和青云儿紫云儿她们对这里赞不绝口,于是特意下令在此扎营逗留,权当是一次绝佳的踏春的游玩机会。

    四月初六日,大军出苍山峡谷之间抵达姚州城。姚州城南,密密麻麻站着迎接剑南大军凯旋的人影。除了李宓和其他官员之外,六七千城中百姓也站在城外翘首以盼,他们固然是迎接剑南大军的凯旋,但更重要的是,他们要迎接被南诏掠走的亲人们。剑南军从南诏国中夺回了被掠消息早已传到了姚州城中,这个消息甚至比大军凯旋更让城中百姓们兴奋。

    离姚州城数里之外,百姓们便已经无法控制了,随军回归的数千百姓开始奔跑,而在城外等候的妇孺老幼们也开始奔跑着迎上来,两下里哭着喊着冲到一起,找着各自的丈夫儿女父母,呼唤着对方的名字。找到的喜极而泣抱头大哭大笑,找不到的垂首顿足失望哀嚎。

    “好感人啊。”青云儿轻声道,眼圈都有些发红了。

    “是啊,好感动。百姓们其实最可怜,一打仗,倒霉的便是他们。”紫云儿也道。

    王源微笑道:“此情此景,才让我觉得这场大战是有些意义的,攻城掠地击败对手固然感觉不错,但其实远没有救出这些百姓让他们一家团圆让我觉得有成就感。这是我出兵以来最开心的一天。”

    公孙兰在旁微微颔首。

    混乱的场面持续了很久,但王源拒绝了宋建功提出派人维持秩序,让大军尽快进城的建议,只静静勒马而立,和数万将士一起目睹着这团圆的时刻。

    终于,近大半个时辰的混乱局面渐趋稳定,百姓们也都渐渐平静了下来,相携往城中行去。忽然间,有几家百姓忽然跪倒在地上朝王源所率的大军方向磕头,顿时所有百姓都意识到还没有感谢让他们能团聚的剑南大军和声威显赫的王源王大帅。于是乎近两万百姓相继跪倒在地,朝着王源和剑南大军矗立的后方跪拜磕头,场面甚是感人。

    百姓进城之后,李宓才笑眯眯的带着一干官员迎接上来,恭喜客套一番之后,众人这才簇拥着王源进姚州城。

    并辔进城之时,李宓向王源禀报道:“二十天之前,副帅命老朽去成都见鲜于大帅,要他进京城报捷。老朽快马加鞭将羊且咩城之战的捷报送到了成都,鲜于大帅高兴的连夜出发去往京城。我想朝廷现在一定已经得知了战胜南诏国的捷报。老夫没猜错的话,陛下的圣旨恐怕已经在路上了。”

    王源笑道:“辛苦老将军了。我和南诏国签订的和议内容你可知道?半月之前,我命人送往京城时,特意命人给你过目,你觉得和议的条款如何?”

    李宓拱手笑道:“副帅对老朽的意见看重,老朽感激之至。那和议老朽看了内容,惊讶于副帅竟然能说服阁罗凤签字,老朽觉得百思不得其解。”

    王源笑道:“阁罗凤也是没有退路而已,倒也不是我的说服之功。他能同意是好事。攻太和城于我们于他们都不是件好事。既然无法彻底征服南诏国,便让他阁罗凤代管便是。我所担心的是,这份和议能否被朝廷认可。”

    李宓哈哈笑道:“朝廷当然会认可,如此和议朝廷已经捞了大便宜了。朝廷对西南的局势一向是以怀柔为主,因为朝廷也知道西南蛮族实难征服。此协议不但逼得阁罗凤回到其父皮逻阁的老路上,还要他公开同吐蕃决裂,这便杜绝了南诏和吐蕃联手的可能。西南局势其实最忌讳的便是吐蕃插手进来和南诏共同抗我大唐,能让阁罗凤公开同吐蕃决裂,光是这一条,朝廷便一定会同意了。更何况还可以重修安定城,以弄栋城和安定城建立东西两处羁縻州,牢牢钳在南诏国东西两侧出兵大唐的咽喉处,这更是保证了今后西南局势的稳定。”

    王源笑道:“然则老将军看来,此和议是绝对没有问题的了?”

    “完全没有问题。”李宓笑道。

    王源点头道:“那就好,虽左相赋予我议和之权,但我毕竟心中无底,生恐议和的条款不当,反而将好事变成了坏事,为人所诟病。现在老将军也这么认为,我便完全的放心了。”

    李宓笑道:“其实副帅根本不用问我,副帅之能老朽已经五体投地,老朽相信每一个决定都是副帅深思熟虑所为,副帅问老朽只是客套罢了。“

    王源微笑不语。

    李宓道:“副帅打算何时回成都?”

    王源道:“照你所言,朝廷的钦差应该是在路上了,那么我在这里便无法逗留,明日一早我便想轻骑北上。”

    李宓点头笑道:“老朽在此先恭贺副帅荣升剑南节度使之职,下次见面的时候,老朽便要改口叫你大帅了。”

    王源呵呵笑道:“下次见面我怕也要对老将军改口了,此次有功人员应该都会得到晋升。另外,我还要向朝廷奏请一件官职的任命,弄栋城和安定城两处新的羁縻州会设立都督府,加上姚州和嶲州两处都督府,这四处都督府是和我大唐和南诏交接的重要之地。我拟设立总督府统领四大都督府,这个总督的职位我认为老将军足可胜任。不知老将军意下如何?”

    李宓惊喜道:“副帅,这……老朽如何能胜任?”

    王源笑道:“我思来想去,除了老将军无人可胜任此职。老将军坐镇于此,不仅是和南诏之间保持沟通和协调,更是防范吐蕃的要害之地。老将军都不能胜任,那谁也不能了。”

    李宓吁了口气拱手道:“多谢副帅抬爱,老朽岂能辜负副帅的信任。若朝廷准许,老朽必竭尽心力便是。”

    王源呵呵笑道:“那就成了,这件事一了,我便放了一大半的心了。罢了,咱们也不说这些事情了,回头在慢慢细聊公务。现在我只想问老将军帐中可有美酒,我想和诸位将领痛饮几杯,共谋一醉。”

    李宓哈哈笑道:“酒水管够,副帅尽情的喝便是。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