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跃马大唐-第2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阁罗凤破口大骂道:“狗贼,休想威胁我,要我阁罗凤向你投降,那是痴心妄想。你有何手段尽管使出来,烧了城中的一些房舍,烧死了些百姓又如何?有本事你们便攻破我的城池。”

    阿萝公主低声道:“阿兄,为何拒绝他?何不跟他们谈谈条件?真的要毁了这座城池,那可是我南诏的巨大损失。不必为了颜面而毁了这一切。阿兄,大局为重啊。”

    阁罗凤冷声喝道:“你在说什么?大敌当前,你反而劝我向唐人俯首?之前你不是矢志抗击唐人,还说要取王源首级么?怎地现在就忘了你说的话了?”

    阿萝跺脚道:“阿兄,我不是畏惧唐军,我是不想此城毁于唐人之手,不想百姓无处安身。我是说过要和唐人周旋到底,但若能化干戈为玉帛岂非更为明智。阿兄,你想一想,若此城陷落,唐军开赴太和城,再以同样手段毁了太和城,那您这个国主还能当下去了。今后怕只能藏匿于山林之中了。”

    “呸!阿萝啊阿萝,当此之际你却来说这种话,阿兄真是对你心寒。我倒要瞧瞧唐人有什么手段毁了这座城。靠着那些火弹么?他们最远只到城内百步之外,又能如何?这王源便是来吓唬我们的,这已经是他们的极限了。我已派人领军断其粮道,只要再坚守几日,唐军粮草耗尽,他们便成丧家之犬了。我不准你再说那些话,也不想听你任何一句劝我的丧气话,你若再多嘴,休怪我不念兄妹之情。”

    阿萝气的泪水在眼里打转,大将军阿虎忙在旁劝慰道:“阿萝公主,你莫再说了,大敌当前确实不该说那样的话。公主还是赶紧下城去往东城,这里不安全。来人,护送公主去城东安全所在安歇。”

    阿萝跺脚喝道:“我可用不着你们护送,我自己会走。阿兄,我去领着百姓们去太和城了,最后劝阿兄一句,一切以大局为重,万不要做出冲动之举。忍一时不算窝囊,只要南诏国尚存,一切都还可以重新计划。就怕一时的冲动亲手毁了基业,到那时便后悔莫及了。”

    阁罗凤冷哼一声看也不看阿萝一眼,只将满是怒火的双目盯着城下飞驰回营的王源的背影。

    阿萝叹息一声,转身下城而去。

    王源飞驰回营,路过刘德海身边时沉声下令:“三号弹,发射十轮。之后换四号弹,发射十轮。”

    刘德海高声应诺,高举令旗喝道:“换五十五斤三号弹,不间断十轮发射。”

    轰鸣声中,射程达六百二十步的五十五斤木弹瞬间覆盖了羊且咩城内一百七十步范围的天空,落地后爆裂的火焰将更为密集的靠近城中心区域的大量房舍和街道覆盖引燃。

    浓烟滚滚,火焰汹汹,小半座城池完全陷入烈焰火海之中。

第四五八章 居心

    这一次的攻击再无停歇,十轮攻击之后,神威炮换上了射程最远的四号木弹,重量四十五斤的四号松木木弹射程高达七百步,覆盖范围达羊且咩城的中心位置。

    不仅是西城中城的大部分街道和房舍遭受天火之灾,连坐落在城中心的阁罗凤的行宫住所也未能幸免。花了阁罗凤不少钱财和人力,按照大唐建筑风格建造的华美宫殿和数处楼阁都冒出了火头。大批的蛮女内侍以及随着行宫中居住的嫔妃惶惶逃向东城安全所在。

    浓烟很烈焰吞噬的街道上,羊且咩城的百姓们拖儿带女哭喊着四处奔逃,躲避着一波又一波的从天而降的火雨攻击。东城门内广场百姓拥挤在一起,潮水般的往城外涌去。

    东城门口,阿萝公主眉头紧皱策马立于城门旁,手下的数百亲卫蛮兵竭力维持着人群的秩序。阿萝公主嗓音已经有些黯哑了,但任就高声提醒着:“不要慌张,不要相互践踏。老者和孩童先走,出城后径自往太和城去。我会命人开龙首关关门,放大伙儿进城。”

    城门口冲出一队车马来,数十名骑马的蛮子仆役挥鞭抽打呵斥连声,百姓们纷纷奔逃躲避,秩序登时大乱。阿萝皱眉喝问道:“谁在乱闯?拦下他们。”

    蛮兵亲卫上前拦住那夺门而逃的车队,那黑色大车停下后从车厢中伸出一个女子满是银饰闪闪的头来,一张满月一般的粉脸上满是焦急之色,开口便骂道:“你们好大胆子,我的车驾也敢拦?还不滚开。”

    阿萝公主认得此人,那是阿兄阁罗凤最喜爱的阿莞王妃,是阿萝的阿嫂。

    “哎呀,阿萝?你在这里作甚,还不赶紧去太和城去?这是你的人么?着他们让开道路,保护我们一起去太和城。”阿莞看见了阿萝,招手叫道。

    阿萝皱眉策马上前道:“阿嫂,阿兄还在城头率军抗敌,你怎可独自逃离?阿兄知道么?”

    阿莞尴尬笑道:“都这时候了,我可顾不上去通知你阿兄,行宫都成火海了,我不走难道等着烧死么?你阿兄都没派人来照应我,我只好自己照应自己了。叫那些人让开道路,你也跟我一起走。”

    阿萝皱眉道:“阿嫂,百姓先走,你这么横冲直撞,别人会说我们不顾百姓死活。”

    “都什么时候了,你还说这些作甚?你不走我可要走,教人让开道儿。”阿莞沉下脸来叫道。

    阿萝一摆手道:“来人,将王妃车驾挪到一边让开大道,百姓先行。从现在起,不听吩咐硬闯者便直接格杀。”

    一群蛮兵亲卫上前,强行将阿莞妃的车驾牵到一旁,让开了拥堵的车道,百姓们立刻如潮水般的涌出城外。阿莞妃探出身子大声叫道:“好你个阿萝,摆什么威风?装什么爱民?你阿兄没本事,惹来这么大的漏子,连累的大家都快没命了。现在来装爱民,早干什么去了?阁罗凤,你个混蛋,连你的女人都保护不了,算什么英雄?我看就是狗熊。”

    阿莞妃在车上跳脚大骂,阿萝面色阴沉上前去,低声娇喝道:“阿嫂,你若再闹,我可不客气了。你身为阿兄的妻子,说的这些是什么话?平日里我不管你的事,但现在国难临头,你身为我南诏国主之妻,不能镇静安民倒也罢了,还说些这些诋毁阿兄之语么?”

    “怎么?不能说么?我说的不对么?你是洱海公主,了不起么?唐人攻来了,你能退敌么?还不是和我一样赶紧逃离,你也没和你阿兄一起去和唐人作战呢。少在这假正经。”

    阿萝面色煞白,冷声喝道:“来人,绑了这女子,堵了她的嘴巴。”

    “你敢!你阿兄知道你如此对我,瞧他如何对付你,我可是怀了你阿兄的骨肉。”阿莞叉腰怒道。

    阿萝一愣道:“你有了阿兄的骨肉?”

    “正是。为了保护国主的骨肉,我要你即刻放我离去。”阿莞得意道。

    “绑了!”阿萝沉声道。

    “好你个阿萝,你是想害了你阿兄的骨肉么?”

    阿萝逼近阿莞低声冷冷道:“阿嫂,你若识相便不要撒泼,乖乖等着百姓疏散后再离去,也还来得及逃命。你可别拿阿兄的骨肉来吓唬我,那是不是阿兄的骨肉还不知道呢。你可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做的那些事。你和大将军阿虎的事情莫以为我不知,我是为了我南诏国上下的和谐才没有揭穿你们。阿兄那么喜欢你,我不想阿兄伤心。若是你再不检点,我会亲自砍下你的头敬鬼神洗涮阿兄的耻辱。听清楚了么?”

    阿莞脸色煞白,愣了愣赶紧缩进车厢里,放下了帘子。阿萝吁了口气,回身来打起精神继续指挥百姓撤离。

    ……

    西城门上,当唐军的火弹以极远的距离落入城中,城头上的阁罗凤眼睁睁的看着半座城池成了一片火海,心中的惊恐难以形容。大将军阿虎在一旁也目瞪口呆,他也万万没想到唐军投石机抛射的距离竟然如此之远。更可怕的是,若是抛射石弹倒也罢了,这地狱般的火雨实在是此城的克星,眼看着整座城池都将被蔓延为火海了。

    无休止的火弹轰击告一段落,但阁罗凤和阿虎惊恐的看到唐军正在投石机旁忙碌。似乎正在拆除固定在投石机旁边的木桩,阁罗凤疑惑道:“他们又要干什么?退兵么?”

    阿虎咽了口吐沫道:“恐怕不是。他们也许是想挪动位置。国主,大事真的不妙了,若是他们推进至三百步外,整座城池便全部毁了。咱们守住这座城池也没什么作用了。咱们的床弩射程实在太短,都成了摆设了。”

    阁罗凤伸手猛击城墙夯土,怒道:“你们都说阿爹英明神武,花了那么多代价换来的床弩都是些比唐军的弩箭射程都不及的破玩意儿。那日泸水岸边,唐军有射程达四百多步的伏远弩车,他却一只也没换来。上了唐人和吐蕃人的当还当占了便宜,现在全成了摆设。实在是太愚蠢了。”

    气急败坏之下,阁罗凤连死了的老爹也开骂了。

    “国主,现在莫说这些,咱们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唐军将抛石机抵近,他们的目标便是要将我全城尽数烧毁,咱们这么干等在城头怕是不成了。”

    “你是大将军,我对你信任有加,别人出入我的身边都需要禀报,你可以随时随地的进出我的宫帷。之前活着的阿豹大将军都没有你这个特权。我如此倚重你,这时候你该想办法解围才是。”

    阿虎沉思片刻道:“国主,咱们必须要毁了唐军这些投石机,我看,莫如咱们孤注一掷,突然出城和他们正面交战,就像阿萝那天一样,出其不意的举动或许会挽回败局。咱们的兵马数量也有近四万人,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的损失。而且,我们压箱底的宝贝还没派上用场。莫如我们拼死一搏吧。”

    “拼死一搏?要是败了我们可拿什么守太和城?这里败了,我们还有太和城可守啊,正面作战若是败了,我们可就全完了。”阁罗凤虽然已经满脑子浆糊,但尚未丧失最后的理智。

    “国主这是怕了么?那么咱们立刻放弃此城撤回太和城也可。或者国主去和王源谈和,但王源说了,他不再给我们机会了。又或者我们轰轰烈烈的干一场,就算败了也是堂堂正正,总比咱们在这里忍受唐人的窝囊气要好。总之一切国主决定,阿虎反正是听国主的吩咐,要战要撤,国主决定吧。”

    阁罗凤垂头沉思,眼见对面唐军正缓缓的将投石机往前推进,看看身后烈焰滔天的城池,阁罗凤已经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国主,据我看,我们和唐人迟早是要正面交战。若放弃此城,放任唐军兵临太和城下,唐军这些抛石机还会将龙首关烧成白地。龙首关甚至没有这羊且咩城坚固。到那时反倒还是要与之死战。既要死战一场,还不如在这里死战。这里两侧的山林还是我们的退路。若是落败了,还不至于无处可退。但在太和城若是败了,左右是中和峰和洱海,前后是狭窄的龙首龙尾关,那地形退无可退啊。”阿虎在阁罗凤耳边絮絮叨叨。

    阁罗凤深吸一口长气,挺起胸膛来,吐出胸中的浊气道:“你说的很有道理,到这个时候,也不能考虑太多了。你即刻整军,咱们给唐军来个突然袭击,将眼前之局来个彻底的了结。”

    阿虎拱手大声道:“国主英明,阿虎这便去准备。此战若是战胜了唐军,国主便威震天下了。”

    阿虎拱手躬身退出城楼,脸上露出一丝诡异的笑容来。

第四五九章 奇兵

    城下剑南军阵前,神威炮正在缓慢的往前推进位置。王源心里其实也很矛盾,这种无差别的轰炸会造成大量的平民伤亡,这并非王源心中所愿。但若不已强大的武力震慑阁罗凤,不将这座城池烧成瓦砾,便无法逼得阁罗凤撤离此城退守太和城。不将阁罗凤逼到绝境,这家伙便不会屈服。

    在王源的心里,其实早已经对这次讨伐南诏的结果有个大致的构想。此次出征南诏,若是兵败了,那也没什么好说的。若是能胜利,那么便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何为胜利?一路直捣黄龙拿下南诏国都城太和城算不算胜利?毫无疑问那是一种胜利。然而,这种胜利会带来什么,王源不得不慎重的思考这个问题。

    在来时路上,王源便深深意识到像南诏这种高山密林的蛮野之地,大唐王朝能做的其实很有限。大军靠武力或许可以将南诏国的所有大小城池尽数攻破占领,但绝不可能征服南诏国的高山密林洱海河溪,更不可能征服南诏蛮人的人心。

    在这种情形下,征服未必是件好事,却很有可能是麻烦的开始。蛮人可以放弃城池在高山密林中生活,而唐军不行。唐军唯一能做的便是呆在城池里。可以想象,城池是唐军的地盘,城池之外依旧是蛮族的天下。这么远的距离,这么曲折的道路,给养物资的供给将极为困难。不但是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还要面临无处不在的蛮人的偷袭和骚扰。那么,所谓的征服其实便是将自己深陷如泥潭之中。

    所以,王源不得不思考一种最为稳妥对自己最为有利的征服的手段。因为王源不得不为以后考虑,如果自己此次战胜了南诏,南诏国大片的区域毫无疑问将纳入剑南道的管辖之下。将来自己入主剑南节度使的时候,便不得不竭力维持这里的安定。而这种安定是绝无可能维持的住的。可以想象,到那时局面一定是一团糟。王源可不想将一个烂摊子揽在怀里,因为那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去维持,并且维持不力出现大的事端时,极有可能成为他人攻击自己的口实。

    王源绝非杞人忧天,后世大量的例子证明了,想彻底征服异族是件多么难的事情。王源来的那个时代,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为了征服异族泥足深陷焦头烂额的情形历历在目。伊拉克,利比亚,越南等等实例都证明了这一点。而以王源的认知,最好的办法便是订立城下之盟,以蛮治蛮才是最合理的办法。

    故而,王源给自己设立的目标是,逼得阁罗凤订立城下之盟,而非要拿下太和城灭了南诏国砍了阁罗凤的脑袋。王源的目的不是征服南诏,而是在完成杨国忠交代的扳回局势的前提下,尽可能的让南诏不再成为大唐西南的隐忧,或者说是剑南道的隐忧。如果阁罗凤能承诺这一点,王源觉不介意和他化干戈为玉帛。

    在王源看来,与其杀了阁罗凤造成南诏国的一片混乱动荡的局势,还不如控制阁罗凤为我所用。就像他死去的老爹皮逻阁一样,臣服大唐,成为大唐的属国,那才是最佳的结局。

    当然,王源也看得出来,阁罗凤还是有野心的,要让他乖乖听话,便只能以更强大的武力让他屈服。对付这种心比天高的家伙,必须一棒子打的情形,他才会收敛。正因如此,王源绝不打算给羊且咩城留下丝毫的死角。本来神威炮的打击已经重创了羊且咩城,但王源还是要延展打击的面积和距离,让阁罗凤看见跟惨烈的一幕,彻底打击的他的气焰。

    就在神威炮在健马和炮手们的推动下往前推进到三百步开外的距离,所有人又开始打桩固定,准备开始新一轮的火弹轰炸的时候。羊且咩城的西城门后方的广场上,原本守在城墙和城楼上的蛮兵接到下城集结的命令,密密麻麻的蛮兵挤满了瓮城和城门后面的大广场。

    唐军的攻击目标在城中的街道房舍,这里反倒成了最安全的所在。虽然广场周边的房舍烧的如火如荼,但这根本算不了什么。

    阁罗凤站在瓮城城楼上方,看着聚集在一起的黑压压的大军,脸上表情复杂。他知道,正面对敌是极其冒险的,但大将军阿虎的竭力主张,以及一想到放弃羊且咩城这道最后通向太和城的屏障所带来的风险,阁罗凤便觉得需要搏一搏。况且,他还有最后的压箱底的秘密武器没有使用。唐军军阵只在城外数百步之外,这秘密武器正好可以派上极大的用场。

    一阵喧闹声起,数千手拿弩。弓装备精良的蛮兵不知从何处涌出,穿过众蛮兵列队的间隙直奔城墙下方搭建的高大棚舍。蛮兵们惊讶的看着这群盔甲整齐,手拿弩。弓的兵马,均暗自称奇。在南诏国,除了国主和王公大臣们的亲卫队,能有全套盔甲,并能用上弩。弓的士兵堪称是稀有之物。这三千多人显然身份特殊。

    但见三千多弩兵分为三百多个小队伍,每队十余人,在一名手持长鞭的蛮人的带领下飞奔至城墙下方的棚舍旁站定。每一座棚舍门前都站着一小队的弩兵。

    众人正惊讶之际,但见吆喝声起,棚舍的栅栏门被同时打开,手握长鞭的蛮人说着连蛮人都不懂的语言,怪声吆喝着,手中的长鞭挥的‘啪啪’作响。

    一座高大的棚舍中突然发出一声昂然的嘶鸣声,紧接着数百座棚舍中都应和似的发出昂然嘶鸣,一时间‘昂’‘昂’的嘶鸣声响彻城门内外。

    有蛮兵惊愕片刻忽然醒悟,高声大叫道:“是大象,是大象。”

    众蛮兵醒悟过来,面露喜色:“大象,难道是象骑兵么?神明在上,我南诏国的象骑兵终于要开战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