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跃马大唐-第2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四一六章 大战(终)

    战斗的进程出乎意料的快速,在防线被突破不久,生猛的唐军就占据了绝对的优势。虽然兵马人数是相当甚至是小劣的,但是唐军士兵却像是占尽了优势一般猛冲猛打悍不畏死。半个时辰后,发现己方已呈颓败之势的铁刃西诺罗不得不向倚祥叶乐建议立刻往南撤退。

    倚祥叶乐也知道事不可为了,眼前的战局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一旦被剑南军堵住了往南撤退的通道,那便要死在这里了。于是倚祥叶乐和铁刃西诺罗上马在千余亲卫骑兵的拼死护卫下往南逃离的战场,留下了尚在苦苦挣扎的七八千吐蕃兵马无暇顾及了。

    主帅一跑,本就已经不敌剑南军的吐蕃兵马顿作鸟兽散,但在柳钧率领的两千骑兵的追击下,他们根本跑不了。王源也不是嗜杀之人,下达了能抓活的绝不杀人的命令,一个时辰后,七千多吐蕃残兵丢下兵刃当了俘虏。即便如此,三万吐蕃大军还是死伤近两万人。

    战事结束,剑南军上下将领自己都有些犯迷糊,不知道这场胜利为何竟然来的如此的快速。前几日还是敌兵大军压境黑云压城城欲摧,转眼间便阴霾散去天地澄清了。幸福来的太突然,让人有些招架不住。

    此战意义重大,这是一场扭转形势之战,不但一扫之前剑南军大败的阴霾,而且给予浑水摸鱼的吐蕃国一次重创。全吐蕃的兵马总数只有十几万,此战一下子损失了三万,这个打击对吐蕃上下来说简直是痛彻心扉。这就是典型的偷鸡不成蚀把米。

    更重要的战略意义在于,此战将西线之敌一网打尽,打通了通向姚州的通道,下一步便可剑指姚州。而一旦收复了姚州,那么在曲州之南的阁罗凤的大军便会遭受到腹背之敌,所以,阁罗凤要是聪明的话便会立刻从曲州退兵,这也间接的解除了曲州的危机。

    王源在剑南军眼中几乎便成了一个神一般的人物。换帅如换刀,在鲜于仲通的带领下,近八万剑南兵马于南诏对敌反被埋伏,被歼灭近半,从而引发了嶲州和曲州的两线危机。而王副帅领军数日便分别在曲州和嶲州两线取得大捷。两者相比,不啻云泥之别。

    而且,嶲州此战的计谋让人眼花缭乱,谁也没想到,原本是面临南诏和吐蕃大军近四万人的联军攻击,不知为何王副帅在一日之内便将之变为南诏和吐蕃互殴,而剑南军坐收渔翁之利。这简直是想破了脑袋也想不到这一点。

    还有一点也让人很难理解,那便是即便在爨崇道的兵马和吐蕃大军火拼之后,其实对吐蕃兵马造成的损失并非是决定性的。因为当剑南兵马发动对吐蕃大军的攻击的时候,其实剑南军的人数是占据绝对劣势的。那时候唐军总兵力不过一万七千人,而吐蕃大军尚余两万四千人。这是主动的以少攻多,硬碰硬的取得了这场大战的绝对胜利,这才是让人觉得奇怪的地方。

    想想之前,近八万大军在泸水被伏之后,面对只有五万兵马的阁罗凤的大军的进攻却败如山倒。同样是参与那场大战的兵马,怎么会前后的表现如此不一。而且从装备战力上来说,吐蕃大军超过南诏兵马许多,但结果却一个是以多对少败如潮水,一个是以少攻多势如破竹,很是让人觉得惊奇和疑惑。

    针对这个疑问,当晚嶲州城中热闹的庆功宴上,王源微醺之际抛出了一个让众人大跌眼镜的论调。

    “诸位想知道我为何敢于以少于对手的兵力正面与敌对抗么?那可不是我的功劳,我不否认有其他的原因。但在我看来主因只有一个,我称之为对吐蕃作战的心理优势,这才是我认为能够以少胜多的主要原因。”

    “心理……优势?”众将很是愕然也觉得新奇,还是第一次听到有这种优势。

    “何为心理……优势?老朽还是第一次听说这种优势呢。老朽也熟读兵书,倒也没听到什么心理优势,只知道所谓优势便是天时地利人和,便是兵力、训练、装备、谋略上的优势,只知道仁者无敌……”李宓大着舌头哈哈笑道。

    “我说了,那些方面的原因肯定是有的,起码我大唐兵马的装备武器便比吐蕃人好了不少。但一个懦弱的人即便膀大腰圆身上带着锋利的兵刃,面对对手却不敢拔刀死战,那也是枉然。对手强大,但你若知道他的强大只是外强中干,根本不堪一击,即便他武装到牙齿,你只手握柴刀一柄,也不会畏惧于他。”

    “有意思,王副帅可否详细解释解释。”李宓点头道。

    “是这样的,那吐蕃国这么多年来和我大唐之间战事不断,虽然没有什么很大的战役,但小战事几乎每日发生。这百余年来,恐怕从未停止过。不过绝大部分时候都是大唐取得胜利。特别是安西之地,高仙芝大帅和吐蕃之间的战斗更是百战百胜,打的吐蕃上下闻风丧胆。面临这种经常性的失败,吐蕃军中会患上了一种心理恐惧症。虽然他们嘴上不承认,平日里一个个牛皮哄哄,说到大唐时都是一副轻蔑不屑的口气,但其实吐蕃上下内心深处的自卑感早已扎根。”

    “……好像说的挺有道理的。”李宓皱眉道。

    王源打了个酒嗝继续道:“换做我大唐兵马,面对一个长期的手下败将,从内心深处有一种丝毫不惧怕他们的心理。反应在战斗中便是自信和勇猛。即便他们身材比我大唐士兵高大,看上去也比我们大唐士兵强壮,但我们已经摸清了他们几斤几两,知道他们不堪一击,这便是长期与之交战并战而胜之得到的结论。为何我唐军一旦和吐蕃人交战,便一个个像是打了鸡血一般的悍勇无畏?那是我大唐兵马心中有战胜他们的强大信心。一个是内心中畏惧我大唐兵马,一个是内心中对吐蕃人毫不畏惧,此消彼长之下,便是一种看不到却无形存在的优势,这便是我所言的心理上的优势了。”

    众人默然半晌,纷纷点头表示同意,王源所言的这种心理上的优势看似摸不著看不见玄之又玄,但众人扪心自问确实发现对于吐蕃人好像确实有一种作战上的优越感。

    “精辟啊,细想想此言不虚,我大唐将士面对吐蕃兵马好像确实比平时勇武些。王副帅能想到这一层,当真是我等难以企及之处。老朽佩服,我等敬副帅一杯。”李宓举杯道。

    众人纷纷举杯,王源陪着喝下一杯酒笑道:“而对南诏兵马,因为交手不多,所以对他们不了解。再加上他们作战手段歹毒邪恶,又很神秘,故而与之交战心中无底。无底气便无信心,当泸水之战遭遇他们的伏击,又受其毒瘴下蛊等歹毒的手段攻击,对他们便生出些恐惧之感。一旦恐惧对手,兵力再多也没用,便只能吞下失败的苦果了。”

    “王副帅所言甚是,确然如此,和蛮兵交手总是担心他们用什么歹毒不可知的手段来,所以颇为顾忌,越是顾忌便越是无法施展,想想真是怄火的很。”一名参与过泸水之战和其后数场小战斗的将领大声道。

    王源笑道:“此战之后面临的便是同阁罗凤的交手,想必诸位心里都没什么底气吧。但其实我告诉你们,他们的那些手段我已经有了应对之策,特别是毒瘴攻击,数日内我便可找到破解之法,到时候咱们便根本不用担心他们的邪法了。”

    众人大喜道:“王副帅有破解之法了?这可太好了,最怕的便是毒瘴攻击。今日战场上南诏兵马也用了,可怕之极,瞬间便数千吐蕃士兵失去战斗力,当真邪门的紧。”

    王源笑道:“不知者畏之,知其底细便没什么可怕的了。诸位将军不必担心此事,今夜诸位便只管开怀畅饮庆祝胜利,明日起整军休整等待。今夜我便同李宓将军拟奏捷报为参战有功人员请功,其余的事情先搁在一边了。”

    众将欢声雷动,接下来觥筹交错酒水不停,直喝的昏天黑地,尽情享受今日的大胜。

第四一七章 扩军

    (谢:晴空碧玺、剑下浮云l、liuxitong、bobby75222、如火铭爱m等兄弟的月票和打赏。)

    嶲州之战的大胜的消息迅速扩散。在此之前,随便问一名大唐吐蕃或者南诏国的官员将领,他们都绝不会预测到这个结果。剑南军在只有两万不到的兵力的情形下,面对城外近四万的吐蕃和南诏联军,却将他们尽数歼灭,这不啻于一道惊雷炸响,让人们对这个新任剑南节度副使刮目相看。

    上任一个月,连续两次大胜,若说曲州之胜后还有人怀疑王源是运气好,那么嶲州之战后,便在无人敢说走运这种话了。剑南军王副帅之名已经威震四方。

    两日后,曲州宋建功命人前来禀报,因为嶲州之战的全面胜利,阁罗凤得到消息后果然立刻从曲州南乌蒙山中撤军,带着他的三万多兵马退往姚州。宋建功询问是否要出击拖住阁罗凤的大军。

    王源给他的回答是,不要管阁罗凤,让他退回姚州。理由很简单,王源不想宋建功因为出击而中了阁罗凤的埋伏。曲州之南姚州左近崇山峻岭连绵,密林深谷纵横,在这样的地形与阁罗凤交战无异于自取其辱。王源嘴上不说,但对阁罗凤手下的兵马极为重视,特别是在见识到了爨崇道那日施放的毒瘴攻击的手段之后。王源绝不肯在没准备好克制手段之前便轻易的与之在密林之中交战。

    故而,嶲州之战后的第三日,王源除了派柳钧率三千兵马占领嶲州南六十里外的会川城作为前哨之外,便再无动作,而是命刘德海抓紧时间招募新兵补充兵员。嶲州之战其实唐军损失也不小,兵马死伤逾八千之众,几乎丧失了一半的兵力。若不能补充兵员后面的仗也不用继续打了。

    正月十二,嶲州之战后的第七天傍晚,得到消息的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率十几名剑南道官员从成都赶到嶲州为王源进行迟来的庆功。得到消息在北城门口迎接的王源还收获了一个意外的惊喜,李欣儿和青云儿紫云儿竟然跟随鲜于仲通的队伍一同赶到了嶲州。

    见到王源的那一刻,王源甚至没来的及和鲜于仲通打招呼,便被李欣儿从马上飞扑而下,当着众人的面搂住了脖子,这让王源非常的尴尬。众官员可咳嗽着扭头他顾,不愿见到这样离谱的场景。

    “不好意思啊,鲜于大帅,我家夫人比较……比较奔放。见笑见笑了。”王源挣脱了李欣儿的手臂,这才得以同鲜于仲通见礼。

    鲜于仲通呵呵笑道:“不奇怪不奇怪,小别胜新婚,人之常情。贤夫人性子直爽可爱,对王副帅挂念牵绊,实乃王副帅之福,羡煞旁人啊。”

    鲜于仲通其实想说的是另外几句话:你可知道你这位夫人多么霸道么?得到嶲州大捷的消息后便跑来找我,说什么也要我准许她来嶲州探望,还要我在你王源面前亲口承诺说此举不违军中规制,让你不能赶他走。我被你这位夫人可真的弄得头大,这才没办法带她一起来了。

    王源将鲜于仲通迎接进城,在都督府衙门开宴席为其接风,宴席上鲜于仲通大大夸赞道贺了一番后道:“王兄弟,不瞒你说,兄弟赴任之前本帅对你是有所怀疑的,但王兄弟一出手便雷霆万钧,迅速扭转颓败之局,本人佩服之至。捷报我已经署名送往长安,左相得知这个消息恐怕高兴的要睡不著了。此次前来,一来道贺此次大捷,二来问问王兄弟下一步有何方略。毕竟夺取姚州才是左相最希望看到的。姚州收复之后下一步便可进军南诏国境,那才是此战的最终目的。”

    王源笑道:“鲜于大帅的心情我很了解,毕竟所有人都认为姚州不收复,我们便不算是扭转了局势。我只能说,姚州其实唾手可得,只是时间问题罢了。请鲜于大帅放心,写给左相的信中大可尽管放言,不用支支吾吾让左相寝食难安。”

    鲜于仲通脸色一红,内心的小秘密被王源一语击穿,杨国忠每次来信都询问姚州之事,自己正是急着要给杨国忠一个肯定的答复,这才决定亲自来询问王源。本来鲜于仲通接到捷报后只打算写封信勉励一番的,但听说王源按兵不动让人阁罗凤将大量兵马盘踞在姚州,这才不得不赶来问问。时间紧迫,光是抱住嶲州和曲州可不算是讨伐南诏的胜利。

    “你这么说我便可以放心了,你有什么需求尽管告知于我,本帅是你的后勤官,你要什么我都会给你想办法的。”鲜于仲通呵呵笑道。

    王源微笑道:“大帅这话问到我心坎里了,我之所以一直没有进军拿下姚州,其实是在作准备。只要我准备妥当,便会挥军直捣姚州了。”

    “但不知在作哪方面的准备?”

    王源道:“一个是兵员的补充,我正在招募新兵,补充战后的损耗兵马。没有兵力一切都是免谈。我手头加上曲州的兵马不足三万,用以攻打姚州甚是吃力,所以我必须要加快招募兵马的速度。今日大帅既然提及此事,我想请大帅帮我个忙,未知可否?”

    鲜于仲通道:“怎么帮?”

    王源道:“你能准许我在剑南道全境募集兵员么?嶲州太小,募集三千人之后便再无人力了。我总不能拉着全部青壮去打仗,那岂非老弱妇孺都要饿死了,总要留青壮耕种做工养活家人的。”

    鲜于仲通道:“你这是打算募多少兵?居然要全境州府都要募兵么?”

    王源道:“鲜于大帅,您不是跟我装糊涂吧,你以为募个一两万的兵马能管用么?要知道我们才歼灭了三万吐蕃大军,这算是彻底得罪吐蕃了,不用说,他们一定会派大军前来报复,到那时你以为凭着我们手头的这几万兵马能成么?我现在募兵是为了随时准备同吐蕃开战,难不成明知吐蕃大军要来,我们却什么都不做么?”

    鲜于仲通挠头道:“这倒是个难题,本帅没考虑到这一点。若是吐蕃大军卷土重来,确实是个大麻烦。那么你打算募兵多少?”

    王源道:“怎么也得七八万人吧。没这么多兵力根本不够用啊。”

    鲜于仲通愕然道:“七八万?你开玩笑么?你这次募兵数千都是违规之举了,募七八万兵,左相会发疯的,他如何替你隐瞒。”

    王源道:“七八万多了的话,起码也得四五万,这是底线了。”

    鲜于仲通咂嘴道:“你说的轻松,四五万兵便是四五万套盔甲兵刃粮饷,这些东西从哪儿来?左相是说过要什么给什么,要多少给多少,但也没你这么狮子大张口的,你当是三瓜两枣伸手就有么?”

    王源摊手道:“鲜于大帅,事情不难我找你商量作甚?兵器盔甲我这次缴获了不少,你再想办法跟左相要个万余套便可。至于粮饷什么的,自然不能跟朝廷要,那岂不是让人抓把柄。咱们剑南军的兵员额度可以申请增加五千一万的,那便解决了一部分。,剩下的鲜于大帅在剑南道内部想想办法,总有解决的办法的,五万士兵,一个月不过六万贯,一年也不过七八十万贯而已。鲜于大帅还在乎这点钱?再说这兵马还不是在剑南道中,还不是替咱们自己壮声势么?”

    鲜于仲通想了半天皱眉道:“没法子,先按你说的办吧,但这事儿不会长久。我看能否跟左相商量个法子,让朝廷主动给剑南增加兵额,那便一了百了了。”

    王源笑道:“法子现成的啊,就说吐蕃大军趁浑水摸鱼,剑南军急需扩充对抗吐蕃兵马,朝廷岂会不同意?但要在平了南诏之后方可提起,否则李林甫之流会找麻烦。”

    鲜于仲通点头道:“罢了,你说的对,募兵之事我答应了,只能募集四万,多了负担不起。就这我还要动用地方财税,还不知怎么拆东墙补西墙呢。”

    王源拱手笑道:“鲜于大帅一定会有法子,有您的大力支持,我只管打胜仗便是了。”

    鲜于仲通道:“丑话我说在头里,局面必须要扭转,南诏必须要平复,另外我告诉你,平息南诏之后,左相要调我赴任京兆尹之职,剑南道的烂摊子还是你自己收拾,你可要想好了,不要到时候给自己找麻烦。”

    王源笑道:“放心,我心里有数。”

    鲜于仲通肃容道:“你不是还有一件事么?若是跟第一件这么难,你也不必说了,我办不了。”

    王源笑道:“第二件事好办,也花不了多少钱,只需要鲜于大帅帮我运些物资来,另外召集些匠人来帮我办一件事便可。”

    “什么事?快说。”

    “莫急,请大帅跟我来,我给你看一件东西。”王源起身笑道。

第四一八章 防毒

    众官员簇拥卓鲜于仲通和王源出了大厅,在王源的带领下步入堂后的中庭。庭院角落里有几间屋子,王源引着众人来到屋子门口,里边顿时传来狗吠之声各种奇怪的嘈杂之声。

    “这是?”鲜于仲通疑惑道。

    王源微笑道:“大帅莫急,进去便知。来人,掌灯。”

    数名仆役忙点起烛台来,屋子里顿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