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青春脚步 之铁血少年行-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告保卫部门……。王剑开始觉得自己的讲话变得流畅,觉得自己的队前讲话能力有了很大提高,这让他有了更多自信。他咽了口唾液,打算利用难得的这次机会,再多讲些话,也算是按洪主任的要求在工作中多锻练。但是,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而近的传来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连王剑也不由得停下了讲话,将眼光也投向院子的大门。

  来人在门口丝毫没有停下,一前一后两人两骑竟然直接从院门冲了进来,这是两位红军干部。后面紧跟着两个端着步枪的红军战士也从院门冲进来,他们是门口的岗哨,但没有料想到来人会这样直接冲进院子,想拦住也已经来不及了。骑马的两人在场地中间急收缰绳,两匹马的前蹄高高抬起,发出一声悠长的嘶叫。不待马停稳,马上的两人就跳了下来,前面一人几步跑到王剑面前立正敬礼,他是师政治部保卫处的秦浩,他凑近王剑小声说:

  “报告王处长,陈昌浩政委指示立即停止执行原命令!洪主任要求将与特务案有关的人员带回保卫处,其他人先释放归队!”

  王剑脸色一变:“到底为什么?”

  秦浩用更低的声音说:“有人汇报到军保卫部了,正好陈昌浩政委在军里检查工作。他说要按木门会议的决议执行,停止这种肃反!这里带得还有一封信。”说完秦浩将一封信交给了王剑。

  王剑急忙拆开信封,打开信一看,是洪主任的亲笔。内容很简单,与秦浩说的完全相同。王剑感到有些沮丧,连忙对身后的一位红军战士说:“通知张排长停止执行,原队带回!”又忍不住嘟囔道:“只怕已经晚了!”那个红军战士立即跑步去通知。秦浩也担心误事,急忙也跟着跑去。

  王剑这才注意到骑马冲进院子的另一个人,这个人是黄可明的副政委朱宏。他显得疲惫不堪又精神紧张,正与黄可明在小声地说些什么。王剑感觉自己似乎落进了一个圈套,他严厉地向黄可明质问:“是不是你派他去报告的?你们说了些什么?”

  黄可明没有立刻回答王剑的质问。实际上他比任何人都先听到了那由远到近的马蹄声,这正是他苦苦等待的回音。早在昨天晚上王剑来团里布置肃反任务时,他就感觉到了潜在的危险。他一面让通信员们通知各连队按时赶到会议地点张家祠堂,一面暗地里安排副政委朱宏连夜去军里汇报,因为他隐隐地感觉到这可能是洪金明主任自己的工作安排。自从木门会议纠正了肃反工作中的存在问题后,这种对基层连队突发性的肃反已经完全停止了,但与王剑接触后,黄可明立刻感到了他掩饰不住的一股杀气。联系自己了解的一些背景,黄可明最担心的就是这次许为新会性命不保。他一再叮嘱朱宏,十万火急上报军领导,就说团里觉得这次行动与刚传达不久的木门会议精神不一致,是否有问题?但他的心里非常明白,这是一着险棋!如果达不到自己的目标,可能反过来会要了自己的命。黄可明虽然只有二十三岁,却是在鄂豫皖根据地战斗多年,经历过其中最惨烈的白雀园肃反。他也知道,到军部距离上百里,即使连夜赶路,朱宏能否在天亮前赶回还是个问题。但他没有别的选择了,只能赌一赌。

  当他与王剑在拖延时间时,心里一直在盼望朱宏能及时得到新命令后返回。听到马蹄声时,许为新他们已经被带走了。黄可*中明白,来人很可能是朱宏他们,如果不是因为能够改变前面的命令,朱宏也不会这样急地赶回来。黄可明一刻也不敢耽误,立即派通信员吴小春先赶上行刑人员,让他们停止行动。这是没有把握的举措,因为他们只听命于王剑。可是行刑人员可能已经开始执行,要是吴小春能够阻止他们,早一步就能挽救几条生命。但如果马蹄声带来的不是制止原行动的新命令,黄可明根本无法向王剑做出制止行刑的解释,必然要面对王剑的无情责难。可是黄可明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吴小春在秦浩他们进门前就跑出了大门,等到秦浩他们前去制止行刑时,时间已经又过去了十分钟。

  黄可明面对王剑的质问,觉得并不需要立刻回答。他知道,眼下的这场危机已经到此为止,他焦急地等待的是关于那些人性命的消息。他和气地对王剑说:

  “我们先执行上级的命令吧!王处长执行上级命令是最坚决的,我们也一样。向上级请示工作没错误吧?其它的以后再说!现在的问题是如果有人被杀,那就是被你错杀的,你自己去看看该什么办吧!”黄可明如炬的目光紧盯着王剑,象是要看透他的内心深处的角落。

  “我……,我……,”王剑显得气急败坏,说不出完整的话。他没想到事情会变成这个样子。气得他一跺脚,对身边他带来的一位干部说:“孙德龙,这里交给你,把那些人与特务案无关的都放了,然后带队回师部。”说完,拉过旁边的一匹马骑上,在马上对黄可明说:

  “我要找洪主任汇报清楚,这件事不会就这么算了!”

  说完,王剑一抖马缰,疾驰而去。

  这时,一直没有说一句话的团长张宗玉向前走了几步来到黄可明身旁。两人对视了一下,什么话也没说,但黄可明已经看到了张宗玉眼睛中悲怆的神情。黄可明小声说:“但愿还来得及!”张宗玉嘟囔了一声:“也不知要折腾到啥时候!”

引子(5)
一列队伍从院门进来,秦浩走在最前面,在秦浩的身旁是九连连长许为新。两人在小声地说着什么。黄可明一见到许为新,高兴地跑上前握住他的手,使劲地摇了起来,一边摇一边小声说:“总算是把你抢下来了!”说完又向后面的队伍看了一眼,问到:“大家都还好吗?”

  一阵沉默,黄可明在许为新难过的目光里看出,还是有人遭遇了不幸。他小声问道:

  “谁?”

  “沈新明!”

  沈新明是八班长,一个老实能干的小伙子,黄可明也认识。他叹了一口气:

  “还有其他人吗?”

  “没有了!他排在第一个,他刚倒下命令就到了!”

  许为新摇了摇头,他的在庆幸自己和其他人获救的同时,痛苦地回味着刚刚经历的恐怖和绝望。但他还是感激地拍了拍黄可明肩膀:

  “亏你救了我们!……”他的话被黄可明打断,黄可明急切地问道:“现在怎么办?部队还都在等着,我们怎么向同志们交待?”

  许为新犹豫了一下,谨慎地说:“黄政委,我只能提些参考意见,……”

  “你可以下命令!”秦浩突然打断了许为新,“我带来了陈政委签署的命令,任命你为二十九师参谋长。”说完他从随身的公文包中拿出了一封信打开后念道:

  “现任命许为新同志为二十九师参谋长,请尽快报到就职。四方面军总政委陈昌浩。”

  在场的红军干部一起向许为新立正敬礼,周围响起了一片掌声。许为新向大家还礼后说道,“张团长、黄政委,立即将部队按原部署带回各自的驻地,对于刚才受到惊吓的同志要做些思想工作。要宣传木门会议精神,开展起大规模的练兵,准备接受新任务。”许为新的眼睛里迸射出火焰一样的光彩,这是他情绪激昂时特有的神情。他疾步走到九连队前,团长张宗玉和政委黄可明紧随其后。九连的官兵用掌声欢迎他。他简短地说:“大家都看到了,组织上是相信我们的。我们要永远团结战斗,用实际行动证明我们是忠诚的红军战士”。

  许为新回过身对张宗玉和黄可明说:“尽快找到合适的人选接任九连长!”

  “是!”

  许为新走到八班队前,八班的战士都用悲切的目光看着他。许为新沉痛地说:“不管发生什么事情,革命还是要干下去的!”他的声音突然又变得激昂:“谁要是觉得害怕了,可以现在就退出。我批准!”他停下来,目光扫过每一个战士。

  八班的战士都是些孩子。他们最大的不过十五岁,最小的只有十二、三岁。当他们的眼光与许为新相对时,许为新在他们的眼光中看到了惊悸、疑虑、震惊和慌乱。但他们都选择了站在队列中一动不动。他们当中的一人说:“参谋长,我们都不走,我们就是来当红军的,没有红军我们都根本没活路!我们跟着你。”

  许为新盯着说话的人,他突然发令:

  “李正荣,出列!”

  李正荣向队伍侧面迈出一步,走到许为新面前立定。他在班里的小战士中虽然年纪不是最大,但身材却显得稍高些。他将步枪交到左手,向许为新敬礼。许为新一双如炬的目光一直上下打量着他:

  “李正荣,就由你担任八班的副班长,代行班长职责!”

  李正荣吃了一惊:“参谋长,我刚到部队,是新同志,什么也不懂!不会当班长。”

  许为新摆摆手:“谁也不能一开始就会,不会就学!你在地方时管着一百多人呢,这八班里一大半人原来就是你的‘部下’,现在还归你管! 想着你的老班长怎么做,你学着就是了,懂了吗?”

  李正荣立正敬礼:“是!懂了。”然后返身回到了队中。

  这一天是一九三三年八月十日,距李正荣十三岁的生日还有十天。

  九连回到了驻地已经是下午了,新的连长已经临时指定,由师政治部保卫处干部秦浩担任。这是许为新参谋长临走前安排的,秦浩曾要求下连队,领导上也曾原则上同意了,但还要许为新去师部后与军政治部协调后再正式任命。连排干部们召开会议,其他的人安排休息和整理内务。

  八班全体住在一家农户的厢房。此时所有人都盯着李正荣——现在的班领导,李正荣似乎还没有适应刚刚发生的所有改变。李思贵见李正荣有些发呆,就凑到他跟前问:

  “李副班长,我们干什么。”

  李正荣有些慌乱地说:“自由活动,可以擦擦枪,再休息一下!”然后悄悄对李芳武说:“我的枪你帮我擦擦!”说完独自走向门外,向北是一座小山坡,李正荣独自走上山坡,他想一个人静一静。

  坐在一棵香樟树的树荫下,李正荣回想起上午惊心动魄的经历。他想起再也看不到老班长沈新明了,不知不觉泪水流满了脸颊。忍不住思绪翻腾,回到了半年多以前那场翻天履地的变故中。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一章  绝望的岁月(1)
都说巴中县来龙乡是个山青水秀的地方,李家村就座落在这青山秀水之间。但李芳文从出生就没有心情感受风景。他时时感觉到的只是饥饿的肠胃在翻腾着告诉他需要填些东西进去,但可以填胃口的东西却总是不足。从李芳文记事起,就只记着父母一天到晚、一年到头劳作的身影。很早的事情他记得不太清了,但被他从小抱着哄着的妹妹那呆滞的眼神却总是浮现在他的脑海里。

  妹妹很乖,从不大哭大闹,也许她从来都没有大哭大闹的力气。她从没吃饱过,这也和李芳文一样。但自从李芳文能够自己跑到山坡上,他就可以独自在野外找到些美味食物。妹妹做不到这些,因为她直到四岁才能走稳。每当李芳文从外边回到家,总是将在外面找到的一点儿吃的东西带给妹妹。这可能是一只烤熟的大蚂蚱,也有时是一条烤熟的小鱼。只有当李芳文将这点食物递到妹妹手中时,他就会看到妹妹那呆滞的眼神出现灵动的光彩。她几乎是在一瞬间就将食物放进嘴里,那急速蠕动的小嘴和伴随着的急促呼吸立刻就表现出了她对于这一点点食物的无限渴望。很快地食物随着她的呑咽消失在她的小嘴中,但眼睛中的光彩仍然闪动着,带着无限的期望在李芳文的脸上寻找着可能。但当她看到了李芳文那空空的双手后,她的眼睛会慢慢停止闪动光彩,然后回到了呆滞的神情。这时李芳文总是惭愧,他不只一次地下决心下次要再多带些吃的给妹妹,但不是自己忍不住多吃了一口,就是让自己的那些小兄弟抢走吃掉,因为他们的情况也都差不多。

  终于有一天,也许是饿的,也许是由于太衰弱。妹妹的脖子上长了一个脓包,脓包慢慢变大,开始流出白色和黄色的脓。脓包又慢慢开始扩展,从脖子向胸口漫延。妹妹一直没怎么哭,倒是李芳文自己几次哭着要父母找大夫给妹妹看看病,父母能够回答他的却只是沉重的叹息和绝望:“么妹得了老鼠疮,这病是治不好的!有钱人得了都治不好,别说我们了。”李芳文追问为什么没见到有钱人得这病,父亲只是简单地说:“要是能吃饱饭,就能少生病!”李芳文发疯一样的跑出家,从地里摘来未成熟的包谷穗穗,从河里抓来巴掌长的小鱼,从树上掏来带有斑点的鸟蛋,他把这些都烤熟了捧到妹妹眼前。但妹妹呆滞的目光已经永远不会闪动了,她还是那样乖,用小小的声音说:“三哥吃吧!”说完,她的眼睛就轻轻合上了。李芳文抱起她拼命地摇着她,他感觉妹妹的身体几乎完全失去了重量。最后,父亲用了一张旧草席将妹妹包裹后埋葬了。李芳文最后看到的是那张草席上的几个从鸡蛋到拳头大小的破洞,透过破洞他看到了妹妹褴褛的衣衫。

  后面的日子还是一天天地来了。大哥和二哥小小年纪就跟人去外乡做工,父亲还是每天在家里的几十挑土地上劳作。母亲后来又生下了一个弟弟,李芳文似乎习惯了自己的义务,他主动地对母亲说:“我来抱弟弟!”看到弟弟脸上刚出生尚未展开的皱纹,听见他的哭泣,李芳文感到家里好象多了一份生气。晚上放猪回来,他匆匆忙忙地将猪赶进各自主人的圈里,急急地赶回家。今天他想方设法将小伙伴们抓到的一条最大的鱼要了下来,打算给母亲熬鱼汤,父亲说母亲喝了鱼汤才会有奶喂弟弟。当他回到家中,听到的是母亲的抽泣声和父亲无奈的劝慰。弟弟被送走了,他甚至还没有睁开眼睛看一眼他诞生在的这个家。看到李芳文拿回的鱼,父亲和母亲都忍不住哭了起来。母亲无力地抚着李芳文的头:“芳文,快点长大吧,以后这个家只能靠你了!”

  李芳文还没来得及长大,生活却变得越来越艰难了。这一年的春荒,所有的农家都断了粮,乡亲们一开始还你借我我借你,三升两斗地加上些糠菜来维持,但后来似乎每家都拿不出一粒粮来了。李芳文记得去年秋天是个好收成,交完地主的田租后家里的余粮还比往年要多,只是保长、团丁领着些大兵隔三岔五地来征粮,先说是政府要打仗,预征下一年的税赋,然后又说前方战事吃紧,要预征再下年的税,几番征税后家里就没有存粮了。李芳文的父亲是个老实人,粮食都放在家中,来了征税的官府人员跟来了土匪结果是一样的,见着了粮就剩不下。一家人靠刨剩在地里的少量红薯,掺着红薯叶吃着渡过了冬天。到了春荒季节,连地里的野菜都被挖光了,而李芳文的母亲怀孕又面临分娩了。李芳文白天忍着饥饿去地里干活,晚上回到家中,却看到父亲和母亲守着刚生下的弟弟在流泪。那个初生的孩子只有微弱的力气轻声地哭泣,而母亲根本没有一滴奶来喂他。父亲和母亲显然已经商量了一段时间了,只见父亲目光呆滞地站起身,出去用家里的大木盆打满了水,然后到母亲身边抱起了刚出生的弟弟。李芳文突然明白了父亲的意图,其实在历年春荒的时光,这种事情不知在村里重复了多少次,只是今天亲眼看到发生在自己家中。李芳文感到他的心已经麻木了,他一声不吭地看着父亲亲手将那个刚来到人间的弟弟放到了大木盆里,这苦命的孩子甚至根本没发出一点声音就结束了短暂的生命。母亲的痛哭和父亲的无奈,让李芳文麻木了的心充满了绝望,他实在不知说什么好,只能学着象父亲一样地眉头紧锁地咬紧牙关。

  在这种苦难的岁月中,李芳文竟然一天天长到了十二岁。他的身材甚至比村里同龄的孩子都还要高些,村里的乡亲都说他命硬。在一群放猪的孩子中,他俨然是一个小头领,得到了大家的拥戴,每天他都与一些孩子结伴去放猪。在巴中的村庄里,孩子能走出门就要放猪了。这些猪有的是自己家的,也有的是东家的或是邻居的。猪在家需要喂,放在外面就能省去饲料。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一章  绝望的岁月(2)
这是一个日色明媚的秋日,对于这些放猪娃来说,这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田野里有许多收获后遗留的包谷粒,地里也会有被农民百般搜索后仍漏网的红薯,即使是路边的青草,也挂满了肥硕的草籽。对于在野地里放养惯了的猪群,找到这些可吃的食物是轻车熟路,根本不用放猪娃们费心。只要将猪群带到山坡上,用不了多久,猪群很快就自己吃的肚子滚圆,自己找个地方睡觉晒太阳。放猪的孩子们可以闲下来在一起玩儿。他们会翻跟头,拿大顶,抓蚂蚱,还可以在地边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